第3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石头与水作品千金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先去了西蛮,又去了北凉,换了不少皮货、红参、宝石回来,都在找店铺交易。”

宋荣笑,“看来,这次能赚不少。”

宋嘉言眼睛也亮亮的,“具体能赚多少还不知道,不过,这次把铺子赎了回来,手里的活钱我估计不会太多。我想着,这些银子还给李睿,叫他继续做生意。”

“跟李睿对半分成?”

“这是早就说好的,当然不能变了。”宋嘉言道,“我想着,年前给伙计们多分些东西,再给他们一些银两,叫他们好生过个年。明年再用人,也好用。”又不是做一捶子买卖,这些小钱,宋嘉言向来不会吝惜。

看来,不必提醒,宋嘉言也做的很好。宋荣问,“想好分什么东西没?”

“过年,就是吃的吧。起码大米一人分一袋,剩下的再一人分半头猪,怎么样?”

“要按职位高低轻重不同来分年货,不要都一样。”宋荣道,“若是掌柜分的与伙计一样多,伙计自然高兴,掌柜会觉着受了轻贱。还有,做事要低调,每一行都有行规,你是个大方人,但在这上面也要有自己的分寸掌握。去打听打听别家店铺过年分什么,你再仔细想想。”李睿给宋嘉言的皮子,宋嘉言就留了两件大毛衣裳的量,其他的都送了人。这种大方,宋荣很是赞赏。

宋嘉言认真听了,一一记在心里。

及至腊月二十,李睿来宋嘉言这里交账,账本子与银票,一并交给宋嘉言,道,“当时,东大街的铺子当了五千两,连带你给的一千两。现在除去赎回铺子的银钱、掌柜与伙计的工钱,一共还有一万两千三百八十九两。这里是一万两千两的银票。”

宋嘉言微惊,“边境贸易竟然这么赚?”家里那么些庄田铺面,一年也不过上万两银子的收入。

李睿笑而不语。

宋嘉言数出一半的银票给李睿,道,“早说好的。”

李睿接了压在桌间,听宋嘉言问,“其他店铺,过年会不会多给掌柜伙计们发些银子?”

“有。掌柜们会多发一个月的银钱,至于伙计,扯上三尺布拿回家给老娘做件衣裳,他们就很高兴了。”

“这一趟,我们比别人赚的多,掌柜伙计都是用了心的。”当然,最用心的是李睿。不过,这是应该的,她与李睿是合伙人。宋嘉言道,“我想,拿出一部分银子来打赏他们,但是,又不知如何做才妥当。“

李睿笑,“说说看。”

“掌柜多发两个月的工钱,管事们多发一个月的,伙计们起码过个肥年,发些米面肉食。”宋嘉言从银票里数出一千两给李睿,李睿道,“用不了这么多。”

“我有一些别的想法。”宋嘉言温声道,“我们做的生意,与平常的店铺的生意是不一样的。因为要来往于西蛮北凉,路途格外的远,一去就是几个月、小半年。一起去掌柜、伙计,多是有家的人。这些人出远门做生意,家人若是有个病啊痛的,那些远行的掌柜伙计难免牵挂。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拿出一点银子来,做为保证金。如果有哪家的家人有急事求到铺子里,可以应个急。这也是店铺的应尽之义。”

“银子是赚不完的,我们不要亏待了那些跟随我们的人。”

李睿微微动容,笑,“好。我正要跟你说,若是明年再带着掌柜伙计们出去,铺子不能没人看管,你派个可靠的人过去吧。”

“就从你手下里选一个出来,熟悉店铺生意的。”

李睿做人向来有原则,道,“这是应有的规矩,那你就派个账房到铺子里来。”两个人的生意,不可能只他一人做主。

宋嘉言方应了,把余下的银票交给李睿,“明年还要用,我就先给你了。”

李睿笑,“我也放五千两进去,明年依旧照这规矩。”五五分成。

宋嘉言并未推却,“好。”

宋嘉言眼中含笑,唇角弯弯,道,“在帝都最好的馆子,请掌柜伙计们大吃一顿。山珍海味什么的,让大家都尝尝。让他们知道你的恩惠,日后出门,自当更忠诚于你。”

李睿正色道,“不是我,是我们。”宋嘉言考虑事情这样深入,李睿也做不出架空宋嘉言的事。

中午,李睿陪宋荣在书房用的饭,用过饭喝过茶,李睿便起身告辞。

出荣府时,正见到秦峥一袭玉青氅衣,如风中青竹,温润儒雅,迎面而来。秦峥笑,“阿睿,你回来了。”

李清与宋荣宋耀是同一科春闱,又都是榜上有名之辈,恰好那科的座师是秦老尚书。李家与秦家素有往来,两人年纪相仿,早便认得。李睿见了秦峥也挺高兴,道,“这些天一直忙些庶务,听说你在准备明年的秀才试,便没去打扰。”

秦峥笑,“再准备考试,我们喝茶的时间还有的。现在怎么样,还顺利么?”眼中带了几分关切。

李睿眉间自信浅浅,“还好。”

看来他家言妹妹是赚着银子了,秦峥笑,“那就好,你这次可是行了万里路啊。有空我去找你,咱们好生聊聊,你也让我开开眼界。”

“行。”李睿见秦峥手里握着两本书,道,“你来找叔父请教文章吧?”

“那我先进去了。”

李睿回了家,李太太闻他身上有几分酒味,问,“中午吃酒了?”儿子应酬颇多,喝酒更是难免。小小年纪就要出去打拼支撑家业,李太太很是心疼。

李睿笑,“陪宋大叔喝了几杯,没多喝。”

李太太问,“银子给大姑娘送去了吗?”

“都办妥了,母亲不必担心。”李睿数出一千两银票给母亲,道,“母亲用作家用。”

李太太看那一小匣子银票,问,“你真把银子给大姑娘了?”看里面的银票可是不老少。

“哦,给了,言妹妹又叫我带回来,留着做明年生意的本钱。”

李太太此方放下心来,李睿笑,“看母亲,难道我还会坑了言妹妹不成?”

李太太道,“你是我儿子,我自然信你。只是,银钱的事,最易生隙。俗话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大姑娘为人很好,架不住旁人有别的心思。你也要把账做明白,这样才能长久。”

“我知道。”李睿说,“言妹妹挺不错的。”

“这还用你说。”李太太笑,“大姑娘跟你妹妹早就是很好的朋友。朋友不以贵贱论交,你爹官位低,大姑娘却不是那种势利眼的人。所以,你跟她做生意,我也放心。”

李清平日间,除了去翰林院当差,就是在家酿酒,如今儿子初初经商,李清也相当关心。

别看李清正经、科举出身,不过,他并不以行商为耻。且今年儿子赚到了一些银子,晚间,李清在书房问儿子,“明年是如何打算的?”

“言妹妹将今年赚的银子又给了我,明年我想先去南下购得丝绸茶叶,再转去西蛮、北凉,继续做生意。”既然头一票开门红,李睿自不可能赚个千把两银子就收手。

李清点点头,“去吧,按你的心意过日子。”

“你做生意是行远路,伙计的忠心尤其要紧,不要亏待了手下人,过年的时候多多赏他们。”

李睿想了想,将宋嘉言说的保证金的事说了。李清忽地一声长笑,“这下子,宋子熙该伤心了。”李睿尚不明白父亲何意,李清已笑道,“宋子熙不知道有多恨老天爷没把嘉言那丫头给他生成儿子呢。”

看父亲这种没头脑的幸灾乐祸,李睿实在无语。

笑一阵,李清又叹口气,道,“可惜我无能,不然,把那丫头聘来给你做老婆倒不赖。”哪怕李睿未行商贾事,凭他如今的官位,宋子熙也不可能把闺女许给他儿子,更不必提现在了。

李睿忙道,“父亲,这话可不好乱说。”在他心里,也就是拿宋嘉言当个妹妹罢了。当然,宋嘉言的聪明灵慧的确让人很有好感,而且,跟那丫头说话,也叫人舒服的很,完全没有鸡同鸭讲的麻烦。不过,若是真有这么房媳妇,他…

“就咱们父亲说一说,有何妨。”李清就是这样疏狂的性子,并不以为然,也没注意到儿子若有所思的神色。

李睿想着秦峥往宋家请教功课的样子,约摸宋荣是有联姻之意了。

李睿心中暗暗一叹。

当夜风凉,第二日一场大雪落下。

丫环撑着油纸伞,李思披着暖融融的大氅,站于红梅之畔,怡然赏梅。

李睿出来正瞧见,笑她,“傻丫头,待雪停了再看梅花,是一样的。看冻着。”

李思笑,“我正想剪一枝来叫人去送给言儿赏。”

李睿便在一畔给妹妹出主意:“这枝好”“那枝佳”“那枝也不错”“咱们自己也剪两枝装点屋子”

待大雪初停,李清持美酒来赏红梅雪景,就看到一株半秃的红梅在瑟瑟寒风中,抖啊抖…抖啊抖…

作者有话要说:扑朔迷离啊,谁是男主啊~~哈哈哈,石头是死都不会剧透滴~~~还有一更,会稍晚~~~~~

第59章

今年,秦家也送来了年礼。

往年,都是宋荣打着孝敬恩师的名头给秦家送。今年,秦峥带着年礼来了。

宋荣拒不肯收,道,“你拿回去,即使我指点你几句功课,也是看在恩师的面子上,不至于此。”

秦峥恭恭敬敬地,“这并不是家里的年礼,是侄儿孝顺叔父的一点心意。侄儿知道叔父不便收侄儿为徒,侄儿心中待叔父如师如父,还请叔父不要嫌弃小侄的心意。”

宋荣看礼单上面的东西不算丰厚,道,“你若想送,以后中了进士再送吧。下不为例。”到底没让秦峥再退回去,对秦峥道,“回去好生准备秀才试吧。”

秦峥磨磨蹭蹭地,“不知侄儿能不能去给老太太请安?”或许能瞧言妹妹一面呢。

宋荣打量着秦峥愈发清俊的五官,依旧道,“好生准备秀才试。”

秦峥遗憾的叹了口气,对着宋荣深深一揖,“那侄儿告退了。”

秦峥走后,杜君又来了。

过年事情多,宋荣也不好不见杜犟种。

杜君倒没给宋荣送年礼,他也没这个钱。杜君是捧着自己的文章来的,宋荣一目十行的看过,问他,“明年你也想考秀才?”

杜君点头,“小子想勉力一试,即使不中,权当积累经验了。”

“你较秦峥还小一岁,急什么呢。”这一年,杜君长高许多,少年的眉眼开始长开,细细瘦瘦,竹竿一般。若是宋嘉言见了得吓一跳,这人个子也蹿得忒快了吧。

姐姐都做小老婆了,杜君急的自虐了好几个月,宋荣还问人家急什么?杜君闷不吭声,宋荣也懒得再问他,指着他的文章道,“两可之间,看运道罢了。”

杜君一揖,“谢大人指点小子。”也没求着宋荣指教他文章,反是道,“大人,快过年了,不知小子能不能见一见姐姐?”

宋荣素通人情,“去吧。”

接连打发了两个不讨喜的小子,宋荣准备去内宅转转。

一进老太太的屋里就闻到浓浓肉香,宋嘉言宋嘉诺正守着个炭盆,在上面覆了细丝网烤肉吃呢。丝网上面还摆了红薯片,故此,肉香中还夹带着丝甜糯的香味儿。

宋嘉言一面拿着长筷子翻烤肉串和红薯片,一面跟宋嘉诺说,“别看是粗粮,这红薯烤出来的也超好吃。”

宋嘉诺咬着手里的肉串,说,“是很香诶。”

两人一见宋荣进来,连忙站起身来给父亲见礼。宋荣摆摆手,“继续玩儿吧。”自己给两位老太太请了安。

宋老太太笑,“你怎么有空过来啦?”

“前头没什么事了,我来瞧瞧母亲和舅母。”看一眼宋嘉言宋嘉诺,宋荣问,“言儿,你不是跟着太太管家的么?诺儿,你功课念好了?”

宋嘉言道,“太太那里,上午就没什么事了。”

宋嘉诺也说,“我头晌就把今天的功课念好了。”

“爹爹,你要不要吃烤肉?”宋嘉言问。

“拿来我尝尝。”闻着怪香的。

宋嘉言拿两串搁盘子里,冲宋嘉诺抬抬下巴,宋嘉诺给父亲端过去了。宋嘉诺又倒了盏正温着的酒递给父亲。宋荣接过喝了,感叹,“还是你们会享受。”果子酒,酒味不重,配来烤肉吃倒不错。又叮嘱一句,“吃两串就得了,过会儿就要吃晚饭了。”

宋嘉言手里捏着块烤的软软的红薯咬一口,道,“今年祖母种的大白菜,长的可好了,晚上炒个醋溜白菜,开胃又好吃。”

宋嘉诺跟着宋嘉言混久了,也学会了点菜,“上次拌的糖醋萝卜也好,就是吃了不停的放屁。”

宋荣笑,“萝卜本就是通气的,你一吃就小半盘子。”问,“你二姐姐和表姑呢?”宋嘉言说头晌就没事了,那两个怎么不见。

宋嘉诺老实的说,“二姐姐和表姑在盘绸缎庄的账呢。”他问,“大姐姐,你不用盘铺子的账么?”

“没盘。”宋嘉言干脆地,“有那空还不如来吃些好吃的呢。”她又不是账房。

“那,大姐姐不怕被底下人糊弄么?”别看宋嘉诺小小年纪,他知道的还挺多。

宋嘉言叫丫环收了烤肉的这一套家什,自己倒了盏果子,喝一口,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么。再说了,盘账之类的,找个账房就成了。谁天天有空盘账啊?”李睿给她的账本子,她就大致的翻了翻,依李睿的为人作派,不会有问题的。“你二姐姐和表姑是因为刚学着管理铺子,盘账是为了练练手,以后她们做熟了,也不会盘账的。”

宋嘉诺勉强的接受了这个解释,肚子里却觉着大姐姐也是头一遭做生意啊。

老太太对于铺子啥的没兴趣,问儿子,“让哥儿什么时候回来啊?”大孙子一走已是大半年了,老太太记挂的很。尤其这眼瞅着就年了,老太太天天念叨。

宋荣笑,“说是跟着老二的年货一并回来,您别急,也就这两天的事儿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这会儿老太太念叨了一下午,到傍晚天刚擦黑的时候,宋嘉让就回来了。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宋嘉让较离开时又高大许多,如今与宋荣只差半头了。

宋嘉让浑身风尘,眼角眉梢还沾着雪花,头上摘了暖帽,咧嘴一笑,先给老太太嗑了个头,怪异的公鸭嗓,“祖母,孙儿回来了。”可怜的宋嘉让,一去福闽就开始变声。

老太太高兴的嘴都合不拢,连声道,“快起来,快起来。”扶着孙子的胳膊,老太太瞧了又瞧,说,“高了,也壮了。”

一家子都围拢上来,大家见礼后,纷纷说着话。宋嘉言问,“哥,你还没吃饭吧?还有外头跟你回来的管事小子们,他们吃了没?”唤了老太太屋里的一个小丫环,宋嘉言道,“你去太太的院里说一声,二叔的年礼到了,问太太,送年礼回来的管事小子们要如何安排。”又叫人去厨下拿热汤热饭给宋嘉让吃。

晚上小纪氏与宋嘉语都是回主院用饭,故而并未在老太太屋里。

老太太一见到孙子,除了满肚子的欢喜,啥都想不起来了,宋嘉言这样一提醒,她方道,“是哦,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外头又飘雪花儿呢,晚上还没吃的吧?冷不冷?饿不饿?”

宋嘉让生就爱舞刀弄棒,比同龄的小子们都要高大勇猛些,如今这一回来更是了不得,眉宇间竟有一股子彪悍之气,人也黑了许多。宋嘉让笑,“路上垫补了些,也不是很饿。”

于是,不是很饿的宋嘉让连扒了三碗米饭,吃光了四盘子菜,喝光了一大碗汤。宋嘉言一看这势头就知道不够吃的,厨下又端来一盆新热的排骨,宋嘉让啃巴啃巴也吃光了。此时,肚子里才满足的响起了个幸福的饱嗝。

宋嘉诺看的目瞪口呆,吞一口口水,“大哥,你更能吃了哦。”以往大哥的饭量也很惊人,但是,完全没有这样惊人啊。

宋嘉让嘿嘿一笑,得意地挑挑两道浓眉,“那是!”

尼玛,这有什么一星半点儿值得骄傲的地方么?

宋荣默默地,原本饭桶是骂人的话,到他儿子这里,竟成了货真价实的陈述,一种不能言喻的悲愤充斥着宋荣莫测的内心。他十分想知道,儿子怎么出去一趟就变成饭桶了!

这欠捶的宋小二,竟然把他的儿子养成了饭桶!

老太太十分心疼孙子,一径的唠叨,“路上哪里吃的好呢,我可怜的让哥儿,这一路千里,不知吃了多少苦呢。唉,好孩子,以后可千万别再出门了,心疼死我了。”

因夜色渐晚,大家说了会儿话,便都散了,也好叫宋嘉让早些休息,歇歇乏什么的。

宋嘉诺与兄长一路,站在兄长身边,小小声的说,“大哥,你早点儿睡啊。明早我来找你,我有好多话想跟大哥说。”

宋嘉让摸摸宋嘉诺的头,憨声憨声的应了,“今年你们放假放的早么。”

宋嘉诺道,“先生病了,就早些放了假,我现在都自己在家温书。”

“好容易放假,大过年的,就玩儿几天呗。还温哪门子书啊!”宋嘉让向来视念书为恶梦,刚说完,宋荣回头看他一眼。

严父积威犹在,宋嘉让缩缩脖子,不说话了。

宋嘉诺偷笑,其实这几天的功课并不重。

兄弟两个唧唧咕咕的说着话,父子三人到了前院儿,宋荣道,“嘉让,到书房来,我有事问你。”

与父亲打声招呼,宋嘉诺就自己先回院子了。

宋嘉让随父亲到了书房,宋荣问,“路上可还顺利?”

宋嘉让点点头,“我们沿途都是住的驿站,一切都好。”

宋荣道,“你出去这一趟,长了不少见识吧?”

“可不是么。”说到这个宋嘉让就忍不住眉飞色舞,“儿子还跟着商队的大船去杜若国走了一遭,那茫茫大海,一望无际,真个壮阔!”

宋荣眉心一跳,“你还去了杜若国?”这小子信上提都未提啊!宋小二也没跟他讲一句!

“我跟谦弟一起去的。”一路千里回到帝都,宋嘉让脸上没有半分倦意,依旧目光灼灼,精神完足,道,“我看妹妹的信上说,李睿都带着商团去西蛮北凉了。爹,明年我想跟他们去西蛮北凉起一遭。”

宋荣道,“不成,你走后,我想了又想。你虽无甚文采,也念了许多年的书,字面儿上的东西还能应付的来。秦峥与你同年,明年准备考秀才试了。明年,我给你请个武进士回来,教你怎么应对武进士的考试。就是武进士的功名,你也去考一个回来,这样安排差使也好安排。”宋嘉让是他的长子,宋荣指点别人家的孩子都会用心指点,何况自家儿子?眼瞅着小一辈的都开始奔前程,宋荣也终于想好了宋嘉让要走的路。反正宋嘉让年纪小,还是叫宋嘉让先试试武举。若实在考不中武进士,再给儿子捐个官儿。

出门一趟,宋嘉让胆量大了不少,道,“爹,武进士什么的过两年再考,也没关系吧?”他现在就想着明年跟着李睿的商团出去西蛮北凉长见识呢。

宋荣淡淡的不容置疑,“先考了武进士,北蛮西凉好端端的在那儿,又跑不了,什么时候去不成。”

见老爹的脸发黑,宋嘉让只得不情不愿的应了,说,“那,过几日我去瞧瞧李睿。”

宋荣问,“你认得他?”

“去见见不就认得了。”宋嘉让性子疏阔,喜交朋友,道,“爹,你和李翰林不是好朋友么。”关键,两家先时并不来往,宋嘉让与李睿也就是个脸儿熟的关系。现在就不一样了,李睿在跟他妹妹做生意,这就不是外人。何况,出去一趟,宋嘉让的心开始野了,早想着回来跟李睿结交一二呢。而且,既然老爹与李翰林早为旧友,这就更好说啦。

宋荣与李清多年不来往,因李清常摆臭架子,宋荣也不大鸟他,说,“什么好朋友,一般朋友,说起来,勉强算朋友吧,说不是朋友也成,其实也算不得朋友。”如果那姓李的当他路人,他才不会上赶着承认俩人是朋友呢。

宋嘉让内心抓狂:那你们是个毛关系哟!

作者有话要说:有一点点晚了~~~~晚安,我的心肝儿们~~~~~~~

第60章

宋嘉让这次出去,长进的绝不仅仅是眼界。

  如果觉得千金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石头与水小说全集千金记千山记美人记龙阙皇帝难为欢喜记红楼之林家谨玉和珅嫡子难为元配野心家红楼之开国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