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可姜首辅不是愿意联姻?”殷之黎疑惑的问。

“姜元柏是只老狐狸,怕是也在权衡利弊,摇摆不定了。就是要看我们与国公府谁的实力更强罢了。是我低估了他。”殷湛笑道,只是他的笑容里,多了些冷淡。

殷之黎不说话。

“这件事不是你的过错,并非是你不如姬蘅,没能夺得姜二小姐芳心。实在是因为姜家早就有备而来,做了两手打算,咱们漏算了一层。”

殷之黎苦涩的想,不是的,并非如此,姜二小姐是真的喜欢那个人,她看姬蘅的眼神,还有有关扇子的暗示,他的确是输给了姬蘅。

“这些都是小事,之黎,你不要为此受到挫折。”殷湛道:“姜家如此不守信,日后自然也会付出代价。当务之急,是我们要留在燕京,等留在了燕京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肃国公姬蘅。”

殷之黎张了张嘴,想问为什么,最终还是沉默了,他其实以前也问过殷湛这个问题,但殷湛不肯告诉他,殷之黎也只能作罢。今日就算他问了,他也得不到答案。他只能麻木的称是。

从殷湛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殷之黎的脚步十分沉重。

身后,书房里的灯火明亮,似乎要彻夜烧到天明。殷湛就是这样的人,他有数不尽的公务要处理,即便在云中的时候,很多人嘲笑他成了个空壳将军,一辈子都回不到燕京城的时候,殷湛还是如此。小时候殷之黎很疑惑,不明白殷湛在云中,天高皇帝远,每日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事。后来长大了,这个疑惑也没有解决,但殷之黎却学会了不问,大约是习惯了。

他走的很是缓慢,一步一步,不知不觉中,竟然走到了殷之情的院子外。

等回过神的时候,殷之黎摇了摇头,转身要走,忽然间,一个声音叫住了他:“殷之黎!”

殷之黎回头,就看见院子里,殷之情坐在石桌前,难过的看着他。

她平日里叫他“哥哥”,私下里总是直呼其名,殷之黎也纵容她,他将殷之情满脸是泪,心中叹息,走上前去,左右看了看,没看到殷夫人的身影,就问:“母亲呢?”

“我说我要睡了,让她回去了。”殷之情道。

“你怎么回事?”殷之黎道:“快擦擦脸吧,满脸都是眼泪。”

殷之情拿袖子胡乱抹了把脸,今日为了去宫宴,她是精心打扮过,描摹脂粉,如今眼泪把脂粉都洗干净了,倒是别样的美。若是旁人在此,定要为梨花带雨的美人心疼,可惜美人梨花带雨,却又是为了别人。

“爹说什么了?”殷之情问:“这门赐婚可还有转圜的余地?”

殷之黎道:“那是圣旨,抗旨是要掉脑袋的。”

殷之情闻言,大失所望,看着殷之黎,心中戚戚,道:“你我真是同病相怜了。”

她倒是没有对殷之黎隐瞒自己的心思,当然了,殷之黎的心思也没有瞒过她。想来两人也是,他们兄妹看上的心上人,却阴差阳错成了一对,这要写在话本子里,只怕听戏的人也不会相信。

“爹一定安慰了你吧。”殷之情闷闷的道,“告诉你不必伤心,下一个会更好?”

殷之黎苦笑,众人都认为他受宠,殷之情自然也理所当然的认为,殷湛会对他所有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但事实上不是的。其实有时候殷之黎自己也很费解,他知道父亲对自己好,那些手把手教导的父子之情,他心中充满感激。所以殷之黎从小到大就严格要求自己,做父亲心中最完美的儿子,最出色的那一个。他的确也做的极好,无论是用兵排阵,还是文章华篇,他都能做的出色至极。每当看到父亲脸上露出的骄傲笑容,他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殷之黎如今也只有二十多岁,小时候可以遵循父亲的心愿做事,长大了以后,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父亲在很多时候,不告诉他为什么,只让他这么去做,久而久之,殷之黎自己也会生出抗拒。

这一次来燕京城,和姜梨联姻,殷之黎一开始本来也是拒绝的。若不是后来听到了姜梨的那些传言事迹,亲自所见姜梨,殷之黎的心里,也不会十分意愿。可惜的是,他鲜少和父亲同样的想法,愿意去做的某一件事,就在这么突兀的情况下失败了。

殷之情十分难过,殷之黎道:“别哭了,没事的。你瞧我也跟你一样,不也没哭。你这么漂亮,自然以后能找到更好的。”

“可以后更好的人我也不喜欢。”殷之情回答的倔强。

殷之黎闻言,不以为然,她才见过姬蘅几次面,甚至话都没怎么说,不过是一时兴起,说的决绝,其实很快就会淡忘。反而是他自己,看上起云淡风轻,实则…没有人知道他的沮丧。

都过去了。殷之黎看着天上,深深地吸了口气。

愿赌服输。

宫中,华宴散去,灯火幽微,热闹消失后,看起来反而比平日里更加冷清。

太后和洪孝帝正往御花园走去。

洪孝帝让妃嫔们都散去了,他今日饮了些酒,却还未醉,不过看起来心情十分愉悦。太后看着他的模样,微笑道:“皇上今日很开心。”

“自然。”洪孝帝道:“朕记得几年前的时候,姬老将军就跟根朕提过,如果遇到了合适的姑娘,一定要指婚给肃国公,国公府缺个女主人。都几年过去了,朕总算是满足了姬老将军的愿望,也算是不负所托。”

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丝毫也没有掩饰。太后跟着笑道:“今日的事,哀家也吓了一跳,原本还以为会赐婚给郡王世子的,没想到肃国公倒是先了一步,皇上之前可没告诉哀家,有这么回事。”

“母后不知,是因为肃国公自己找到朕面前的。燕京城里都说肃国公此人喜怒无常,何曾把什么人放在心上。却主动在朕面前提起想要娶姜二小姐,朕恰好觉得姜家不错,姜二小姐之前在桐乡案上的表现也有勇有谋,肃国公的眼光不差,朕也就顺水推舟,做个成人之美。”

“只是可惜了郡王世子。”太后感叹,“哀家今日瞧着他,很受打击。”

“那是他与姜二小姐无缘,怨不得别人。”洪孝帝笑道:“再者大丈夫何患无妻,不必如此耿耿于怀。”

“说的也是,肃国公这回真是得偿所愿了。”太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面上带着些回忆的神色,“哀家还记得他小时候,被姬将军带着进宫,真是像画上走出来的娃娃般。小时候性子倒也还乖巧,反倒是越长大越教人琢磨不透,令人害怕。”

洪孝帝不以为然:“肃国公只是行事张狂了些。别人不去招惹他,他也不会去找麻烦的。”

这话却是明明白白的站在姬蘅这一边了。太后笑着看了洪孝帝一眼,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二人走过御花园最后一段路,天色不早,太后称乏,就先回慈宁宫了。

洪孝帝站在花园里,面上还带着愉悦的笑容,静静的看着太后和宫人的背影远去。苏公公站在一边,低着头,不知为何,心中却划过一丝不安。

“走吧。”洪孝帝道。

太后回到了慈宁宫之后,便先回软塌上坐着了。宫女们忙过来为她锤肩暗腿,上茶打扇,殿里还燃着香,太后的心情似乎平静了些。

“昨日肃国公进过宫?”她皱眉问道。

离太后身前最近的一个宫女回答:“并未看到肃国公的踪影。”

太后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些。过了片刻后,她对面前的宫女道:“你去传个信,让殷湛现在不要轻举妄动,皇上…防着他。”

那宫女点头称是,抬起头来,赫然是一张熟悉的脸。更是当初永宁公主最信任的贴身丫鬟梅香。

不管怎么样,事情都已经发生了。

在这个夏末初秋的时节,姜梨的亲事就这么被定了下来。而且还是赐婚,当年和宁远侯府那桩亲事,只是口头上的约定,周彦邦说毁就毁,说换人就换人。如今变成了皇帝的金口玉言,谁敢毁,谁敢换人?都只得乖乖准备。

姜元柏亲自去了一趟国公府,回来的时候告诉姜梨,同姬老将军商量过了,因着这赐婚来的有些突然,姜家什么都没准备,所以要等到明年夏日才能完婚。姜梨猜测是姜元柏还想拖一些时间,大约是觉得姬蘅的确还是不容相信,但这一切仍旧只是缓兵之计,皇帝的圣旨还能有改变的?除非姬蘅不在人世了,但就算不在人世,说不准还得守望门寡。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还是要一桩桩一件件做的。

姜家对这门亲事,是无可奈何,因此称不上多热情。卢氏不晓得其中利害关系,只是单纯的认为殷之黎比姬蘅性子温和善良多了,好几次在姜梨面前长吁短叹,表示遗憾。

姜梨不以为然,最高兴的还是芳菲苑的丫鬟们,确切的说,是白雪和桐儿。她们二人自来都是以姜梨的喜好为喜好,姜梨能和喜欢的人成亲,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所以关于嫁衣首饰,还有荷包上该绣什么图案,桐儿和白雪反倒是比姜梨更加热络。

姜梨哭笑不得。在得知赐婚以后,姜梨还去了叶府一趟,叶明煜拉着她就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容易安抚了叶明煜,轮到薛怀远和薛昭面前,姜梨又有些不知道如何解释。

不过就连这件事情,薛昭也提前帮她做好了。薛怀远竟然表示早就知道了姜梨和姬蘅之间的关系匪浅,倘若姜梨是真心喜欢姬蘅,薛怀远不会有任何异议。姜梨一听就知道薛昭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父亲,薛昭还得意洋洋,说要不是他,现在姜梨光是要和薛怀远解释也要花费好大一番功夫。

总而言之,在姜家难以办到的事,在薛家轻而易举的就得到理解了。薛怀远还告诉姜梨,他没有见过姬蘅,不过听薛昭所说,应当不是传闻中那样的无恶不作。加之薛怀远也相信,姜梨是个有分寸的姑娘,倘若姬蘅真是那样的恶人,姜梨怎么会喜欢?他相信姜梨的眼光,不过,还是希望有一日能亲眼见见姬蘅,这样他才放心。

姜梨自然是答应了,只是回到了姜家之后才开始犯难。叶明煜看姬蘅横竖不顺眼,如何会主动让姬蘅去叶家。再说姬蘅去叶家看薛怀远…要是被人知道了又该如何?

她觉得有些头疼,不由得按了按额心。

桐儿正在描花样子,见她如此,就道:“姑娘怎么了?是不是累了,要不去塌上歇一会儿吧,都看了大早上的书了。”

“该歇会儿的是你吧。”姜梨回答,“你从早上起来就坐在这里描花样子,不累么?”

“不累呀。”桐儿笑嘻嘻的道:“奴婢做的可开心哩,姑娘你看,绣的荷包上做成牡丹花样怎么样?要么蝴蝶也好看?奴婢把几个花样子都描了出来,姑娘仔细挑一个,其他给别人的奴婢们做好,给国公爷的,姑娘得自己做。”

姜梨无言以对,道:“我为何要给他做荷包?”

“现在不比从前了。”桐儿仍旧乐滋滋,“姑娘和国公爷都有了婚约,自然要交换信物的。”

“我不爱做针线。”姜梨道。其实她倒不是不爱做针线,从前做薛芳菲的时候,她也给薛昭薛怀远做衣裳。嫁给沈玉容后,也是如此。不过成了姜二小姐以后,虽然不至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许多事情的确不必自己亲自动手,她都没怎么摸过针线。

现在也是如此。

“可是姑娘要是给国公爷做荷包,国公爷会很高兴的。是不是,白雪?”桐儿问在一边晒茶的白雪。

白雪猛地被喊道,她是个实诚人,愣了一会儿,才道:“我不是国公爷,不知道他会不会高兴。”

姜梨狐疑,姬蘅会高兴吗?这人对穿的衣裳可是极为讲究。姜梨都见过好几次了,他的衣裳料子上乘,每日都要换,虽然都是红色,图案却不同。她的手工虽然不算差,可比起来,也实在很寒酸了。

弄巧不如藏拙,这是姜梨深知的道理,她没道理去自讨苦吃。

“姑娘,要不要过几日再去逛逛首饰铺子?新做些首饰。啊呀,咱们府上没有姑娘出嫁,也不知道出嫁的时候要准备些什么。”桐儿道:“奴婢还是去问人打听打听吧。”

姜府里的小姐里,也就只有姜玉娥嫁了人,还是做妾,没有良辰吉日,也没有八抬大轿,根本称不上出嫁。

“还早得很。”姜梨道:“不必心急。”

几人正说笑着,明月气喘吁吁的从院子外跑了进来,道:“姑娘,国、国公爷来了!”

桐儿和白雪都是一愣,紧接着才回过神,明白明月说的是肃国公,姜梨站起身来,道:“怎么会?”

“真的!奴婢才从晚凤堂过来,国公爷正在和老夫人说话,老夫人还想叫珍珠姐姐来找您过去,国公爷就说不必了,他来找你就是。”明月一口气说完。

姜元柏和姜元平现在都不在府里,姬蘅来这里干嘛?

姜梨正想着,就听见姬蘅的声音从院子门口想起,他道:“你的丫鬟还真是机灵,这么快就来通风报信了。”

姜梨回头一看,姬蘅正从院子外面走来,他一袭红色衣袍在风雅的姜府里格外显眼,明月几个丫鬟连忙行礼,姜梨就让她们去做自己的事,不必在这里待着。

芳菲苑的小丫鬟们脸红的能滴出血来,姜梨瞧着有趣,似乎还是第一次见她们这幅模样。不过姬蘅也是第一次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姜府,从前那些夜里不请自来不算。他的容貌的确是没得挑剔,闻人遥虽然也温柔俊美,却不如他会勾人,小丫鬟们都正值妙龄,哪经得住他这么无意识的撩拨,便是看着也怕会心生向往。

这人分明是故意的,姜梨心中恼怒。抓着他的袖子,让他进了自己的屋,将门一关。忽而又反应过来,这么做似乎有些不妥。她当做了是从前,夜探国公府的次数多了,两人独处也就做的无比自然。

姜梨正要去把门打开,姬蘅就道:“打开做什么?省的别人看见了。”

“别人看见?”姜梨问:“看见什么?”

“看见你对我垂涎欲滴,上下其手的画面。”他含笑道。

姜梨瞪了他一眼,道:“你怎么会来?”

姬蘅靠在姜梨书桌的边缘,顺手拿起姜梨之前看的书翻了几页,随口道:“过来看看,你我都有婚约在身,我来看看岳父。”

姜梨正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闻言差点把嘴里的茶全吐了出来,她道:“你在胡说些什么?”

“没有胡说。”他复又放下姜梨的书,挑眉道:“这边这位岳父我是见过了,虽然他不大喜欢我,我也不在意。叶家那位岳父大人,阿狸,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

姜梨怔住。

她险些怀疑姬蘅是她肚子里的蛔虫了,父亲想要见姬蘅,姜梨还在犯难如何对姬蘅开这个口,他就自己出动说了出来,倒是免了自己的尴尬。姜梨看向姬蘅,轻声问道:“你愿意去见吗?”

“为什么不?”他一手握着折扇,身子探过来,另一只手摸摸姜梨的脑袋,道:“这不是应当的?”

姜梨一下子笑出来。

女孩子笑容灿烂,仿佛快乐怎么也绷不住似的。因他这一句话,整个人都被点亮了。让人瞧着心都要化了。

“谢谢你啊。”她道。

“你真要谢我…”他突然坐到了姜梨身边,两张椅子挨得极尽,姜梨猝不及防之下,他的脸已经近在咫尺,他声音温柔,含着些诱哄的蛊惑,道:“就给我唱首曲子。”

姜梨蹙眉,道:“我不会。”

“我知道你会。”他气定神闲道:“我听过。”

“你何时听过?”姜梨诧异。

“唔,明义堂校考的时候。”

姜梨这才想起来,《胡笳十八拍》前,她唱过一首桐乡的歌谣,想来姬蘅是在那时候听到的。她道:“闻人遥还说你会唱戏,你怎么没有唱给我听?”

他笑了笑,道:“我以后唱给你听。”

姜梨本想反驳,一扭头,差点撞到姬蘅的脸上,他的唇挨得极尽,呼吸相闻间,心跳似乎也停止了。年轻人的目光落在她娇嫩的双唇上,她的唇饱满,没有擦口脂,却如樱桃一般红艳,他慢慢的凑近…

姜梨猝然别过头去:“姬蘅!”

他也实在太明目张胆了!只因为如今可以以“姑爷”的身份随意进入姜府,也没人敢说什么,可即便有了婚约,青天白日的,还没嫁过去呢,就敢在屋里这般轻薄,日后下去岂不是要上天?

姬蘅看着她,笑了起来。

姜梨有些慌乱,有些恼怒,狠狠地瞪着他。姬蘅却又安抚似的摸了摸她的头,说的话却十足威胁,“你不唱的话,小姑娘,我就要亲你了。”

姜梨:“唱!”

她带着恼怒,心不甘情不愿的唱起来。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树影鹧鸪鸣…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囊风露前。月落乌啼**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她的声音清亮温暖,听起来别样的动听,原是有些气愤的在唱,唱着唱着,却温软起来。

姬蘅伸手揽住了她的肩,他个子高,下巴抵住姜梨的额头,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垂了下来。 )

第 223 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亲家

姜梨是什么时候唱完的,她自己都不知道,只是感觉抱着自己的姬蘅一动也不动,她想要仰头看一下,姬蘅的声音就从头顶响起来,他道:“别动,就这样待着。”

不知为何,这一瞬间,姜梨似乎能捕捉到他一些异样的情绪,那是一个陌生的姬蘅,脆弱的,茫然无助的。

她便安静的一动也不动的。

秋日的日光不如夏日热烈,温和泛着金色,慢慢的照在他们身上。她其实应该推开姬蘅的,倘若被下人看到,万一有多舌的,难免麻烦。然而她却什么都没做。

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姬蘅帮助了她。即便这帮助可能打乱他的计划,他也没有计较。如果现在的她还要吝啬于一个拥抱,那就是在有些忘恩负义,而且,他的怀抱没有想象中的冰冷,姜梨觉得很好。

过了很久很久,久到姜梨以外姬蘅都睡着了,维持着一个姿势,她也觉得疲倦的时候,姬蘅松开了手。

他端详着姜梨,唇角一勾,道:“小姑娘,你真可爱。”

他像是真心的赞扬,不像是调侃或是**,因此姜梨也不觉得害羞,只是有些担忧的问:“你怎么了?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

“没有。”姬蘅沉吟,“我只是想,什么时候去见岳父大人更合适。”

姜梨道:“你说了算。”她倒是时时刻刻都能去叶府,姬蘅却不一定。他要盯着殷湛的动静,未必有许多的时间都在燕京城里。

“就这几日吧。”姬蘅道:“我让赵轲给你口信。”

姜梨点头,想了一会儿,道:“殷家那边可有什么动作?”

姬蘅嗤笑一声:“正想方设法留在燕京,看来也是沉不住气了。”

“你多小心。”

“放心。”姬蘅回到。

短暂的温情很快就结束了,在姜元柏回来之前,姬蘅离开了姜府。虽然姜元柏现在也管不着他,他未来是皇帝亲口赐下的姑爷,真要进姜家,大可大摇大摆的做就是了。不过大约是不想和姜元柏互相揣测,你来我往,姬蘅走的也很爽快。

桐儿和白雪进屋的时候,面上都忍不住笑,姜梨问:“你们笑什么?”

“外面都说国公爷这人心肠歹毒,无恶不作,他们那是没看到国公爷是如何对姑娘的。奴婢们觉得,只怕那殷家的郡王世子,也不及国公爷来的温柔。况且殷家世子对什么人都温和,国公爷却只对姑娘一人温柔,奴婢们为姑娘感到高兴,姑娘没看错人。”桐儿说了老长一串。

姜梨就笑了:“你倒是知道得多。”

她的心里,那些原来的不安和迷茫已经完全无影无踪了。过去彻底成为过去,关于薛芳菲的小心和谨慎,复仇和痛苦已经没有,她如今很喜欢现在的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未来。

只是想到了不知姬蘅什么时候会去看薛怀远,姜梨就无端的有些紧张。父亲会喜欢姬蘅这样的人吗?毕竟姬蘅这人实在太过张狂无常。对父亲姬蘅又会如何,倘若他们不和,她要如何化解。

还真是难题。

十月初五的时候,燕京城的天气,已经非常凉爽了。甚至清晨和晚上,已经有了初冬时候的影子。燕京靠北,冬日来的早,姜梨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也已经习以为常。这一日早上,她用过饭,披上衣裳,准备出门。

姜梨打算去叶府,她和姬蘅已经约好,今日一同去叶府见薛怀远。还没出门,外面就下起小雨来,一场秋雨一场凉,白雪还去给姜梨取了件披风,姜梨才坐上马车。

上了马车后,姜梨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免有些担心。

姜元柏和姬蘅见面,姜梨并不担心,平日里朝堂宫宴之上,姬蘅和姜元柏已经见过面了,且姜元柏也懂得面子上的事情。可薛怀远不一样,当年就是因为看不惯官场黑暗才辞去工部尚书的职务,姬蘅平日里又独来独往惯了,和薛怀远在一起,也不知道能说什么事。薛怀远大义,正气,公正,和姬蘅根本就是两个人,姜梨想想,只觉得惨目忍睹。虽然有薛昭在可能要好些,但薛昭也经常好心办坏事,火上浇油啊。

这么一想,姜梨心里越发担忧,催促了车夫几次,恨不得早些到叶府,省的姬蘅要是先到了叶府,和薛怀远先见了面怎么办。

桐儿见她焦急,心中奇怪,劝慰道:“姑娘,雨天路滑,可不敢走的太快了。今日咱们出门的时间也早,很充裕的,不会迟,叶老爷不会怪责姑娘的。”

姜梨勉强笑笑,好容易才看到了叶府的大门,马车夫勒住缰绳,马车在叶府门口停了下来。白雪先下了马车,打着伞,桐儿扶姜梨下了马车,三人一同往叶府走去。

门房小厮熟稔的给他们打开门,姜梨问:“可有其他人来了?”

小厮一愣:“其他人?没有哇,今日不是只有表小姐过来?”

看来姬蘅他们是还没到,姜梨方才松了口气,门口又响起马车的声音。这辆马车却比姜家这辆要大得多了,看起来极为华丽鲜艳。姜梨看过去,那马车帘子就被人一掀,一个熟悉的身影跳了出来,跟着的还有他跳脱的声音,“姜二小姐,好久不见了!”

姜梨愣住,竟然是闻人遥。

今日不是姬蘅来此,闻人遥来做什么?紧接着,姜梨就看见闻人遥身后,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却是姜梨从黄州救回来的林尧。林尧自从跟着闻人遥回到燕京城后,姜梨很少见到他,不知道被闻人遥拉着鼓捣什么,如今小小年纪就穿着道童的衣服,倒是颇有仙气,看上去也瘦了些,也许是长高了。

再然后,司徒九月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再然后是姬老将军,最后那马车帘子被一只漂亮的手挑开,姬蘅慢条斯理的从上面走了下来。

姜梨目瞪口呆。

她实在不知道本来是姬蘅一个人来,怎么突然就变出了这么多人。难怪要用这么大一辆马车,姜梨愣了愣,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行人先走近了叶家的大门里,外面不再有人看到。闻人遥才道:“姜二小姐,听说你和阿蘅定亲了,我十分高兴,今日阿蘅要来看你的叶家舅舅,我想,他一人总归不好,作为他的朋友家人,我们也应当在场,不然,人家还以为国公府无人,孤零零的,虽然确实是这样。”

“滚犊子,”姬老将军中气十足的喝道:“国公府怎么会无人!姜丫头,我听说你和你舅舅关系很好,你舅舅又是个江湖英雄,老夫很欣赏!特意来看看他!”

姜梨看向司徒九月,目露疑惑之色,司徒九月冷道:“我不是来看谁的,薛昭身上的伤口还需用药,我过来送药。顺便看一下伤口情况,方便制新的毒。”

姜梨觉得这话怪怪的,司徒九月这分明就是在为薛昭好,是在做好事,何以要急不可耐的否认她的好意,反而强调一下是为了“制毒”。姜梨心中摇头,只道大约是司徒九月是个面冷心热的姑娘,在这件事上有些别扭,所以才不愿意人察觉她的好心。

姬蘅含笑道:“他们都是来参观的,走吧,阿狸。”

他这话说的,也是十足嘲讽了。姜梨都能想到,除去司徒九月不说,这群人死乞白赖的扒着姬蘅的马车,非要跟着一块来的景象。

叶府门口的小厮也惊呆了,万万没料到如往常一样的表小姐来叶家做客,怎么会带来这么大一帮人。不过这一群人看起来各个都不是普通角色,当即不敢怠慢,一边叫人过去通报,一边热络的令人引路。

姜梨觉得古古怪怪的,她和姬蘅并排走,低声道:“你没有劝过他们么?”

“劝过。”姬蘅眼眸一眯,“不过,你难道不觉得,这样更好?”

姜梨呆了呆,才明白过来姬蘅是什么意思。单从姬蘅自己本身来看,虽然姜梨知道她千好万好,但不是每个人都和姬蘅深入交往过,不晓得姬蘅是什么性情也情有可原。但是姬蘅带了这么多人来,也就从侧面否定了肃国公喜怒无常,无恶不作的传言。

倘若他是这样的人,身边决计不会有亲人朋友的。但姬老将军、闻人遥和司徒九月,甚至林尧都来了,这就说明,姬蘅并不是传言中那么冷酷无情,他对于自己人的厚爱和保护。

而且闻人遥那么聒噪,大约是可以让大家开怀的吧,姜梨只能这么想。

才走到叶府院子,还没到厅中,叶明煜已经闻讯赶来,他先是看了看姜梨,道:“阿梨,你怎么不是一个人来的?”目光落在姬蘅身上,顿时又没有了声音。

每一次看到姬蘅,叶明煜是男人,不会为姬蘅的美貌而倾倒,他是江湖中人,只会觉得这人身上的杀气怎么也遮不住,危险极了。要把姜梨交给这么危险的人,叶明煜是决计不放心的,但圣旨已下,他们一介商户,似乎也别无办法。他又看到姬老将军,顿时为姬老将军身上的正气和坚毅所摄。

毕竟是上过战场的将军。

叶世杰跟在后面,脚步一慢,他看到了姜梨和姬蘅并肩而行,姜梨对于姬蘅的信任。

这是她最珍贵的东西。

两方人马见面,彼此都有些尴尬,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时候,一个高兴地声音打破了沉默,他道:“姐姜二小姐!司徒大夫!”

司徒九月目光动了动,薛昭推着轮椅从后面走过来,他在叶府的这些日子,看上去比在国公府呆的时候高兴很多,面上都有了些少年特有的飞扬,笑容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暖。

“阿昭,”姜梨道:“我们来看看舅舅,也想看看薛先生和你。”

叶明煜心中嘀咕,姜梨来看他他当然欢迎,但带着这么一帮子来路不明的人来看他,他就有情绪了。然而当着外甥女的面,这些想法还不能表现出来,便挤出一个格外虚假的笑容,道:“那你们先说,我让人去看看厨房。”

他才不想和靠美貌骗小姑娘的男人说话!

叶明煜就走了,叶世杰抱歉的笑了笑,他其实也看出来,恐怕姜梨带的这些人,主要是来看薛怀远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姜梨和薛家的关系,本来就颇为奇特,叶世杰是个聪明人,便道:“我去看看三叔,你们先去找薛先生吧。”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