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只一句话,所有的因果瞬间明了,不必再去问更多,也不必再去怀疑什么,殷湛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和殷湛相处了这么多年,殷之黎早就知道殷湛说真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就是现在这个表情。

“不、不可能…”理智知道是真的,然而情感上,殷之黎怎么也接受不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是私通子!这恶心的罪名会伴随他一生!

但殷湛只是看着他,就如同过去无数次,对他的教诲一般,他道:“你知道我不会骗你。”

殷之黎却突然恍然大悟。

从前那些总是不明白的事情,好像突然就全都明白了。譬如他的生母,为何府里几乎没有人提起她,问起殷湛,殷湛也好像并不在意。他从来不主动说起殷之黎的生母,可对于现在的殷夫人,殷湛也谈不上多喜欢。他有时候会觉得,父亲的心中或许有一个珍视的人,但那个人一直没有端倪,如今他明白了,原来那个人是当今太后。

从云中到燕京,从成王到姜家,他不明白为何殷湛要这样做,要那样做,殷湛也从不给他理由。如今这个理由出现了,如此理直气壮,却让殷之黎无法接受。

“你想要我做什么?”殷之黎冷笑道:“和姜家联姻,是因为你有狼子野心吧!我是太后的儿子,那又如何?因为当今皇上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太后所以还是希望由我来继承大统,你们想要起去谋朝篡位吗!做出这样的事,你们怎么敢!我没有这样的母亲!”

“啪”的一声,殷湛的一巴掌,狠狠的摔在了殷之黎脸上。

他沉声道:“我不允许你侮辱她!”

殷之黎红着眼反驳:“做了就不要怕人说!”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是林家小姐,我们两情相悦,我准备上门提亲的!林家贪慕虚荣,得了赐婚,她就嫁给了皇兄。皇兄得了她却不珍惜,她在宫里过的生不如死,若不是我后来出现,她恐怕就要死在宫里了。殷之黎,”他连名带姓的叫殷之黎的名字,仿佛怒极,“是我强迫她,你的母亲是无辜的!她本可以不生下你,至少那样她不必有把柄和危险,但她还是生下了你,因为她舍不得!你可以恨我,你不可以恨你的母亲,她没有任何对不起你!你明不明白?”

殷之黎的眼泪,一下子忍不住流了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眼下的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做了。他不能去怪太后,因为太后冒死生下了他,他也不能去怪殷湛,因为殷湛将他抚养了这么多年,悉心教导。那他能怪谁?他娘的他能怪谁?

他的喉咙里,逸出一声悲惨的哭嚎。

殷湛看着面有不忍,他知道这样对于殷之黎来说,无异于摧残。但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情,他心太软,说好了些是善良说难听是优柔寡断。殷之黎吃软不吃硬,这样说,他对太后就无法硬起心肠。

殷湛并不在意殷之黎恨不恨自己,他只担心殷之黎不肯与林柔嘉相认。

“你的血液里,留着皇家的血。”殷湛短促而坚决的对他道:“听着,接下来,我要去做一件事,这件事很危险,也许我不会回来。倘若我回不来,殷家的一切就都交给你了,太后也会受到牵连,答应我,保护你的母亲。”

殷之黎的哭嚎一顿,看向殷湛,他意识到了什么,道:“你想干什么?”

“早年间的恩怨,是时候该了结。”殷湛道:“我不惧怕接受结果,我只是放不下你们母子。”

殷之黎摇头:“不,你不要做。”

“没有回头路的。”殷湛突然笑起来,他的笑容一如既往的爽朗,只是目光里,有一股偏执的疯狂,他说:“从当年遇到你娘开始,我的命运就注定了。我这一生,谁也不为,只为她而活。之黎,你也是一样,你的命运就是这样,我会替你扫除前面的障碍,但剩下的事情你必须自己做。你千万不能功亏一篑,殷家所有的人,还有我的兵马,日后就交给你了。”

他说的如此郑重,仿佛知道自己这一去便必然不会再回返似的。殷之黎的心中,突然涌出深切的悲哀来。可他仍然摇头,道:“不要,不行。”不知是在抗拒这强加于身的命运,还是在拒绝这不可知的、并非他想要的未来。

但同时他也明白了,早在许多年前,殷湛就开始做的准备。他教自己兵法,又教自己治人之道,如今看来,这怕是从老早以前就开始的计划。可能从他出生开始,甚至是他在太后肚子里的时候,殷湛和太后,就已经为他谋划了一条,在他们眼中无比灿烂辉煌的未来——坐拥天下。

“你是在骗我对吗?父亲,”殷之黎茫然的,恳求的看着殷湛,“我并非是太后的儿子,只是你希望我能按照你说的做,才这样骗我是吗?”

这个温雅俊美的贵公子,是所有人眼中的佼佼者,何曾有过这般卑微的时候。殷湛却只是硬着心肠,道:“我没有骗你。柔嘉生你的那一年,刘淑妃陷害,为自证清白,去红山寺面壁思佛,就是在那里,生下了你…”

说道过去,殷湛的面前似乎又浮起了往日的画面。那可真是步步惊心的一段日子,要防止整个红山寺的人泄露秘密,如今那些战战兢兢的日子都过去了。而未来却又像是走近了死胡同。

这或许是他的命运,他也无从选择。

殷之黎又忍不住颤抖起来。他不曾有过这么无助的时候,殷湛道:“之黎,我不管你如今怎么想,但是没有时间了。我必须要把接下来的事情告诉你,你必须听着…”

殷湛的院子里,听不到丝毫声音。外面屋里,殷之情坐在殷夫人的身边,担忧的问:“殷之情是不是闯了大祸,我刚才看爹的脸色,实在很可怕。”

“不会的。”殷夫人温声安慰,“你爹自来疼爱之黎,便是之黎真的犯了错,也不会过分责怪。”

殷之情这么一想,觉得殷夫人说的也是,这才放下心来。这倒是不假。殷湛对于殷之黎的疼爱有目共睹,都说父亲偏疼女儿,尤其是殷之情是小女儿,但殷湛对于殷之情和殷之黎的区别,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

好在殷之情从小到大也习惯了,况且殷之黎也对她很好。

“不过他们进去了说了这么久还没出来,真是令人担心。”殷之情道,“前些日子殷之黎就因为姜二小姐的事情难过了一阵子,这要是被爹骂一顿,肯定更不好了。”

殷夫人看着殷之情,心中叹了口气。都说殷之黎因为姜梨的事伤心,殷之情又何尝不是?这个傻子,自己都消瘦憔悴了不少,还想着别人。真是和自己一样,平白长了一张美艳精明的脸,实则比什么人都吃亏。她不由得心酸。

过了很久很久以后,殷湛从院子里走了出来。他出来的时候,目光冷漠,面色阴沉,下人们谁也不敢上前。殷之情和殷夫人也不敢说什么。他走出院子,直接出了殷府大门,这么晚了,也不知道去做什么。

殷之情对殷夫人道:“娘,我去看看殷之黎。”

殷夫人点头,殷之情便飞快的跑到了殷湛的院子,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殷之情推开书房的门时,第一时间竟没有看到殷之黎的影子。她心中尚且还在纳闷,怎么殷之黎一转眼就不见了,正要出门去院子里找找,扭头的时候,脚步却顿住了。

殷之黎躲在门后。

他是真的“躲”在门后,仿佛受到了巨大的惊吓,整个人蜷缩成一团,抱着自己的头,殷之情吓了一跳,连忙跑过去,道:“殷之黎?”

殷之黎抬起头,殷之情想要出口的话顿时说不出来了。

她记得她从来没有看过殷之黎哭过,从小到大,殷之黎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脸上随时挂着从容和煦的笑容。哪怕是和人比武被人从马上摔下来,也是笑着安慰家人。殷之情虽然觉得殷之黎有时候太好欺负了些,心软了些,但骨子里,还是为殷之黎感到骄傲,如今这个脆弱的殷之黎出现在面前,殷之情一瞬间竟然不敢相信。

她想要摸摸对方,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下手,只得放轻了声音,问道:“你怎么了?父亲对你说了什么?”

殷之黎眼神的麻木让她心惊。

“喂,殷之黎!”殷之情使劲儿推他,“你不要吓我!”

殷之黎这才慢慢转过目光,看向了殷之情。这个时候,他也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难怪殷湛娶了续弦,之前百般恩爱,等殷之情出生后,就开始冷落殷夫人,陌生的像是换了个人。以前殷之黎以为,是因为殷湛害怕他多心,认为继母和继妹会分走殷湛的宠爱,所以故意这么做。殷之黎还对此对殷夫人母女感到抱歉,但也天真的认为,这是因为父亲足够疼爱自己,事事以自己为先。

现在想想,那都成了一厢情愿的笑话了。殷湛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避人耳目,娶续弦生子,只怕是为了让皇帝放心,让人不会将他和林柔嘉联系起来。殷家母女根本就是一对牺牲品,殷之黎不知道该为殷家母女感到悲哀,还是该为殷湛和林柔嘉自私的爱情感到恶心。

殷之情蹙起眉头,她实在很不喜欢殷之黎看她的眼神,像是在可怜什么东西似的。她问:“你到底怎么了?是闯了什么大祸,爹才把你说成这幅模样?”

她心里也很疑惑,就是殷湛教训殷之黎教训的狠了些,殷之黎也不至于做出这幅姿态来。殷之黎收回了目光,站起身来,他不知是不是蜷缩的时间太长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浑身上下好像使不出什么力气,差点栽倒下去,还是殷之情扶了她一把。

等他站稳后,他才慢慢转过头,看着殷之情,道:“之情,你和母亲,回云中吧。”

“什么?”殷之情一呆,不可置信的盯着他问:“为什么?你和父亲呢?你们一起回云中?”

“我们可能没办法回去了。”殷之黎朝她笑了笑,只是殷之情觉得,他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

“你和母亲回云中去,越快越好,其他的事,我来安排。”说完这句话,他就跌跌撞撞的往外走去,不顾殷之情在背后的质问。

国公府的夜,到了冬日,还是花红锦簇的,但并没有因为花朵开的繁盛就多出暖意,反而有种诡秘的萧瑟。

花圃边,有人负手而立,他站在一棵树旁,这棵树到底还是一棵小树,还没长大,迎来了它的这个冬日。它站在这里,脊背挺得笔直,很有几分倔强的样子,让姬蘅的脑海里,浮现起另一个人来。

他嘴角一勾,笑了。

“这些花又开了。”他的身边,司徒九月道。

司徒九月穿着一身黑衣,身上,头发上,手腕上都缀着铃铛,她自来都是冷冰冰的,今夜却显得有些奇异。

“我不在的日子,它们就托你照顾了。”姬蘅道。

“当然。”司徒九月回答,“我会好好照顾他们,如果你回不来,这些花就全是我的了。”

“司徒,你这话说的难听了啊。”闻人遥在一边不满道:“实在很不吉利!呸呸呸,百无禁忌。”

今夜的国公府,似乎比往日来的热闹一点,陆玑和孔六也站在一边,只是不如往日得闲,各个神情凝重,仿佛要发生什么大事一般。

小红似乎也觉得气氛的不对,站在树枝上,歪头瞅着这些人,平日里聒噪得很,今日却一言不发,安静的要命。

陆玑道:“大人准备何时动身?”

“明日。”

“走之前,不和姜二小姐打个招呼么?”孔六迟疑的问道,“毕竟你们如今已经订了亲,她是你的未婚妻,这种事,还是与她知会一声为好。”

“不必。”姬蘅道:“她知道了会担心。”

众人沉默,这一趟有多凶险,谁都知道。姬蘅和殷湛之间,注定会有这么一场生死较量,他们彼此互为诱饵,兵行险招,谁都藏有后手,谁都想做那只最后的黄雀。谁也不会善罢甘休,但这一场谁是最后的胜者,都说不定。姬蘅筹谋了几十年,殷湛何尝不是?

也许甚至于他们之间的差别都只在毫厘,全凭老天偏心,多赏谁一些运气罢了。

“我已经准备好了。”孔六道,“燕京城这边都安排妥当。”

“好。”姬蘅道:“陆玑,你也留在燕京。”

“大人,”陆玑眉头一皱,“此番你一人前往,恐是凶险至极。如今正是关键时候,万万出不得闪失,以身涉险并非上上策。”

“殷湛的兵马留在北燕各地,燕京为重,他离开为诱饵,身边不会带许多人。我要诱他出来,当然不能兵马围绕,但也不是全无办法。”姬蘅淡淡一笑,“这一次,非置他于死地不可。”

他说话的时候,慢慢抚上了面前那棵小树的树枝,随即笑了,“他也是一样。”

国公府花圃里的事情,似乎无人知道。姬老将军的书房里,却是点着灯。

他虽老当益壮,精力旺盛,但每晚都歇的早,说是早睡早起有助于延年益寿。这么多年,他的确看上去比同龄的老人都要强壮年轻。但老将军是不可能和年轻将军相比的,就譬如这满屋子的兵器盔甲,全都生了锈,落满尘埃,即便他经常擦拭,也像是迟暮的英雄,令人惋惜。

他慢慢的从这些兵器面前走过,他伸手抚过金色的甲胄,坚硬的盔甲,威武的长枪,凶悍的大刀…每走过一件兵器面前时,他都在驻足停下来,静静的站一会儿,似乎在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他的脸上,显出一些回忆的神色来,到了最后,他走到了一方宝剑面前。

宝剑的剑鞘上,镶着晶莹的红宝石,雕刻着繁复的花纹,而剑身通体雪亮,轻巧纤薄,从剑鞘里抽出来的时候,却夺目令人不可逼视,一股凶悍的杀气扑面而来。

这是上过战场的宝剑,名曰“青冥”,从他开始,到姬暝寒结束,姬蘅却不肯用剑,他平日里只用一把扇子,姬老将军说过很多次不要让他用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但姬蘅却自顾自根本不听。

他喜欢那种顷刻之间取人性命,还姿态优雅好看的东西。

姬老将军把“青冥”从墙上取了下来,他走到桌前,找了一方布,慢慢擦拭起来。

随着布巾擦拭,宝剑越发雪亮,拿在手上,似乎有一种错觉,剑在鸣动,铮铮然发出声响。

“老伙计,”姬老将军爱惜的擦拭着,将它拿在手中,仿佛面对一个阔别多年的朋友,还是多年以前一同上过战场的兄弟,“我老了,你还是这么凶猛。”

剑握在老将军的手里,依稀可以看得见当年画面,年轻的将军手持宝剑,驰骋沙场,英勇无畏的英姿。然后时光匆匆打碎,物是人非,剑是此剑,人非故人。

他呆呆的握着剑,惆怅的坐了好一会儿。旁人看到,定会讶然这向来开朗快乐的老人,何以有这般悲伤的时候。

他擦好了剑,把剑放回了剑鞘,搁在桌上。灯火静静的燃烧着,照亮了老将军的眼睛,也照亮了他眼里的泪。

“暝寒啊,”他喃喃的道:“二十多年了,我们父子,也该再见面了。”

第 227 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灭口

燕京终于到了隆冬。

天上飞着的雪花,从盐粒变成了鹅毛大雪。街头到巷尾,一夜之间覆满了厚厚的积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间变成了银白色。偶尔哪家的黄狗没有拴紧,从雪地上跑过,就留下一道深深的梅花状脚印。

姜梨站在院子里,房檐上倒挂着晶莹的冰凌,仿佛深宫里美人寝殿里的珠帘,一早起来,雪还未停,姜梨披着雪白的披风,几乎要和雪色融为一体。

“天儿可太冷了。”桐儿一早起来就在院子里扫雪。放在院子里的铁桶一夜之间便成了个冰疙瘩,竖在院子中间。

姜梨望着天边,心中浮起一阵担忧。到了冬日,姜家的花圃里没什么花了,连花匠都不在。姜梨却知道,赵轲是随姬蘅办一件事去了。这件事姜梨也不知道是什么,姬蘅离开燕京城的时候也没告诉姜梨,反倒是赵轲离开姜府的时候提醒了姜梨一下,示意这些日子不在姜府,姜梨自己多注意安全。

姬蘅不告诉姜梨,要么是实在不值一提,要么便是此事事关重大,不愿意姜梨多担心。虽然可能对于姬蘅来说,世上大多数事情对他来说都是不值一提,但这一回,姜梨却从赵轲的神色上敏感的察觉出和往日的不同。

这件事可能比她想象中的还要重要,而且一连十几日过去了,赵轲没有出现在姜府,也没有任何姬蘅的消息。

姜梨的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她想了想,决定还是主动去国公府一次,至少姬老将军还在,可以问问姬老将军,再不济,或许司徒九月或是闻人遥,陆玑也能知道一星半点。

“我们去国公府吧。”姜梨道。

桐儿和白雪不明白,以为姜梨是有事要去找姬蘅。如今姜梨和姬蘅是陛下亲口赐的婚,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妥。燕京城不像前朝,嫁人之前的姑娘是不能见夫君的,所以姜梨这么做无可厚非。姜老夫人得知了,也没说什么,只让姜梨早去早回。

姜梨乘坐马车,和桐儿白雪一道去了国公府。

街道上,到处都是嬉闹的顽童,冬日里最高兴的大约是孩子了,可以在雪地里打滚儿。红彤彤的糖葫芦在白雪之中,衬的格外鲜艳。

国公府门前的灯笼,一如既往地华丽鲜艳,府门口的小厮看见姜梨过来,脸上登时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这还是被赐婚后,姜梨第一次登门国公府,国公府上上下下都知道姜梨未来会是国公夫人。这个府里已经许多年没有女主子了,多了一个,便是稀奇都要多看些。

姜梨走了进去,她都不必人引路,走到了姬蘅的院子外面,果然,院子里外没有姬蘅的身影,也没有文纪和赵轲的身影——他果然还没回京。

姜梨这么想着,就找了一个书房门口的小厮,问道:“姬老将军此刻在府里么?”

那小厮摇了摇头,正要回答,姜梨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他失踪了。”

姜梨转过头,司徒九月从后面走出来。她手里还拿着一个竹编的筐子,似乎要去花圃里采花。到了冬日,她也穿了狼皮袄裙,依然是黑褐色,鹿皮靴,腰间绑着梅花刺,分明是娇美灵动的眉眼,却打扮的生人勿近。

“九月姑娘。”姜梨道,司徒九月常年都住在国公府,因为国公府的花圃里,有她炼药的材料,她问:“你刚刚说,姬老将军失踪了?”

“是。”司徒九月道:“姬蘅离开燕京的第二天,姬老将军不见了。孔六和陆玑派人去找,到现在也没有下落。”

姜梨心中一紧:“是被人…”

“不是。”司徒九月道:“他拿走了书房里的剑。”

姜梨的心,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姬老将军既然拿走了剑,可见是自己离开的。为何要拿剑,寻常人第一个想法,大约就是复仇。可姬老将军已经年迈,何以如此。姜梨就道:“九月姑娘,你知道姬蘅这次离开燕京城,究竟是去做什么事?陆大人和孔大人不在吗?或许闻人公子也能知道一些。”

“我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他没有告诉我。也许他告诉了陆玑和孔六,但他们也不会告诉你,因为他们现在也不在国公府,我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我只知道姬蘅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件事很危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姜梨闻言,并没有因为司徒九月的回答而生出不满。她知道姬蘅不告诉她并非是不信任她,正因为是姬蘅太过看重她,才希望她不要被连累。

这个人…总是习惯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即便被人误会。

姜梨心中叹息,看来她是束手无策了。一个知道姬蘅情况的人都没有。

司徒九月没有再继续和姜梨说话,而是走到了花圃里,开始采花。国公府里的花,到了冬日还是很鲜妍,却和寻常的花朵不一样,生的奇形怪状,有的扁扁长长,有的长得像一只动物,还有的拨弄一下居然还会发颤。姜梨帮不上忙,她不知道司徒九月要挑哪一些花,只得在一边看着。看着看着,就想到有关国公府的传言来。

她道:“原先以为姬蘅是因为爱华所以才在府里搜集奇花,现在看来,姬蘅之所以在花圃里花重金来搜集这么多奇花,是因为九月姑娘容易炼毒。或者这些花其实根本就是九月姑娘搜集来的,不过是借了姬蘅的名。”

姬蘅的两个爱好,一个爱花,一个看戏。可若是真爱花之人,又哪里有他那么苛刻,还寻得是天下难得的有毒的花,还不如说他搜集的是天下炼毒的原料。而原料对姬蘅来说显然没什么用,他又不会制毒,可见是为司徒九月准备的。

“不,这些的确是姬蘅搜集的,但目的也的确是为了让我炼药,因为他希望我能炼出一种奇毒,来让他父亲醒过来。”

姜梨瞪大眼睛,这件事,她是第一次听到。传言中,姬暝寒当年回府,得知虞红叶身死的消息后就离京,后来再也没有出现。世人都传言他早就死了,可是司徒九月这话里的意思,姬暝寒竟然还活着?

这是怎么回事?

“他…金吾将军还活着?”姜梨问。

“不,他死了。”司徒九月正在拔一株蓝色的花朵,她动作很小心,用小铲子将花朵旁边的土掘好,采花的时候,也不伤到根茎。

“可是…你刚才不是说…”姜梨难以理解。

“因为我没有炼出那种毒,反而失败了,所以姬蘅的父亲非但没有醒过来,还因为毒性而去世。”说到这里,司徒九月的手似乎颤抖了一下,虽然她神情竭力保持平静,可到底还是泄露了一丝异样。

“九月姑娘,”姜梨尽量小心的,认真的问,“能不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司徒九月转过头,平静的与她对视,过了一会儿,司徒九月才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动作,一边道:“天下人都说姬蘅搜集世间奇花,其实只是因为世上毒性烈的花,大多生的鲜艳夺目,异形怪状。姬蘅要找的不是奇花,只是奇毒,他要找毒,只是为了治好他父亲的病。”

“他父亲的…病?”姜梨轻声道:“传言里,金吾将军多年前就已经失去踪迹了。”

“并非如此,姬将军一直尚在人世,也没有失踪,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我第一次来国公府的时候,姬将军就已经在国公府了。这么多年,姬蘅一直留我在身边,甚至不惜帮我躲避漠兰的追杀,是因为天下间,也许只有我能够让姬将军醒过来。”

“姬将军出了什么事?”

“他受了很重的伤,还中了毒,无药可救,我已经竭力维持毒性的蔓延,一直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替他续命,这么多年了,他一直没有醒过来。他中的毒没有解药,三年前,毒性已经蔓至咽喉,我没有办法。再这样下去,他至多活一年。这时候,姬蘅的手下在沙漠里找到一株毒草,我以毒草炼药,但并不知道结局会怎样,姬将军服下这药,也许会醒来,彻底解毒,也许…会加快毒性的蔓延,立刻毙命。”

“一边是续命一年,一边是可能醒来,可能毙命,我无法替姬将军做出这个决定。老将军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姬蘅,姬蘅决定让他的父亲服药。”

姜梨听到这里,心忍不住紧紧揪了起来。她已经知道结局是什么了,刚刚司徒九月已经说过了,但她此刻仍然忍不住替姬蘅感到伤痛。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奇迹的发生。姬蘅从来不信命,给姬将军服药前,也去祭拜了他的母亲。不过很遗憾,就如姬蘅自己说的,哪怕是台上的戏班子,唱的喜剧也太假,并没有什么奇迹发生,我失败了,姬将军死了。”

雪一片一片打着旋儿落下来,落到了司徒九月身上,她像是浑然不觉,既没有拂去那些雪花,也没有打伞。任由那些冰冷落在自己身上,姜梨甚至觉得,司徒九月可能在打哆嗦。

“这不是你的错,”姜梨轻声道:“这也不是姬蘅的错。”

“我当然知道。”过了一会儿,司徒九月才开口,她道:“但姬将军死后,我还是离开了燕京,一直到了去年,才回来。”

去年,也就是姬蘅让司徒九月替薛怀远治病的时候。

“我不喜欢亏欠任何人,但那件事后,我仍然觉得亏欠姬蘅。如果不是姬蘅要我来为薛怀远治病,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燕京城。所以一旦有弥补的机会,我都会尽量弥补。所以你问我为什么给薛怀远治病,给薛昭治病,我都轻易的答应了,不过是因为三年前,我的毒害死了他的父亲。”

姜梨忍不住再次道:“这不是你的错,九月姑娘,你已经尽力了。”

“但结局是一样的,我尚且如此,姬蘅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司徒九月道,“我从未见过一个人,一生这么专注的做一件事。从我认识姬蘅开始,他就建了这么一座花圃,为的就是给姬将军解毒。可惜的是,这么多年,他只能每年看着毒性一点点蔓延,束手无策,到最后,眼睁睁看着姬将军死去,只因为他做错了决定。”

姜梨沉默,即便是想象,她也能猜得出姬蘅那一刻的心情有多绝望。

司徒九月采完了最后一株花,站起身来,道:“这就是答案。其实我原以为,在他父亲死后,他会拆掉这座花圃,没想到这座花圃仍然保留了下来。也许是为了掩人耳目,也许是为了有备无患吧。”

姜梨道:“那么,姬将军葬在何处?”

“不能大动干戈,为怕人发现端倪,也是他父亲临死前的心愿,将他尸身烧为灰烬,放在他母亲墓中。”

姜梨听出司徒九月话中的关键之处,道:“为怕人发现端倪?姬将军的中毒是有人有心为之?这人藏在暗处,还在京中?”

司徒九月看向姜梨:“不错。你既然猜的出来,我也就不必说了,但其他更多的东西,我也并不知晓。姬蘅并不会完全的信任某人,但也许你是个例外,但为了保护你,他不会告诉他很多,所以最可怕最丑陋的一面真相,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姜梨到了现在,突然明白了姬蘅为何是那样的性格。说他喜怒无常,杀人如麻,大约是真的,不过在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后,也许还有更多可怕的事实,少年时候的姬蘅就学会了独自一人面对黑暗,从黑暗里走出来的人,如果想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东西,首先要学会的是在黑暗里生存,要让他变成如阿昭一样的,如薛怀远一样磊落正直的人,根本不可能,在姬蘅眼里,甚至天真的可笑。

姜梨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她只觉得自己心中仿佛压了一块石头般,沉重的喘不过气来。这满花圃层层叠叠的鲜艳风流,每一株都是姬蘅从年少起开始的期望,可惜的是,花仍然繁盛,期望却落空了。

她又想到那一日深夜来国公府里,姬蘅在院子里种树,他种的格外缓慢,看着满花圃的花,眼神却很寂寞。

她突然不忍心再想下去。

司徒九月端着装满花朵的竹筐走进了炼药房。但她并没有立刻炼药,而是将竹筐放好后,又走到了院子边上,看着雪地出神。大约又想到了当初姬将军的事,任由她语气多么冷漠,面色多么平静,心中却不是毫无起伏。

两个姑娘都站在院子里,天地白茫茫一片,各自有各自心思,却觉得世事无常,人间变换,说不出的无奈苦涩。

过了许久许久,久到雪都停了,久到笼子里的小红睡醒,睁开黑豆般的眼睛,飞到了房檐上,歪头瞅着姜梨二人。

姜梨道:“九月姑娘,我想去叶府看看舅舅,你要不要去给阿昭看看伤。上次答应阿昭给鞭子制得毒,不知制好了没有,如果好了,今日就去个阿昭送去吧。”

她的心里憋闷的出奇,迫切的想要用别的事情来缓一缓心中的窒息,否则她会被这种悲伤的情绪压垮,脑子里一时半会儿想不到别的事。她想去看看阿昭,看看父亲,看看叶明煜叶世杰,也让自己的心,暂且的歇下来。

她想司徒九月也是一样,倘若姜梨不再,司徒九月一人,决计是不肯去登门叶府的。

司徒九月怔了一怔,疑惑的看向姜梨,她上回见到薛昭的时候,的确说了可以为薛昭的鞭子炼毒的事情,没想到姜梨还记着。

“九月姑娘,一起吧。”姜梨道。

司徒九月没有拒绝,她道:“好。”

她们二人离开国公府,上马车,走的都格外迅速,仿佛是为了逃避某种情绪似的。桐儿和白雪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觉得司徒九月和姜梨的之间的气氛,有些奇怪,也安静的出奇。

马车遥遥,在叶府门口停下来。姜梨和司徒九月一道跳下马车,大概是因为天太冷了,叶府门口的小厮都不在。桐儿上前,用叶府铜狮的门把手叩了叩门。

半晌无人应答。

姜梨觉得有些奇怪,莫非叶明煜不在?可就算叶明煜不在,叶府的小厮也总该留在府里,总不能硕大一个府邸一个人都没有。姜梨想着是不是叶明煜在府里练剑什么的,没有听到,自己上前几步,刚想要再敲门,忽然间,她的目光顿住了。

从叶府大门口,门缝之间,逸出了一丝红色,这红色实在是很细很细,加之天气太冷,血色在门前就凝固住了,若不凝神认真去看,几乎会以为是人的错觉。

姜梨的目光凝固,司徒九月也察觉到不对,上前一看,眉头一皱,二话不说就推门而入。

“哐当”一声。

甫一推开,一股夹杂着浓重血腥气的风扑面而来。离门口不远的地方,那个看见姜梨总是笑脸先迎的小厮倒在血泊中,一只手朝门口伸着,仿佛想要拉开门,然后,他的生命就被永远定格在这里了。

桐儿尖叫一声,姜梨心慌意乱,提起裙子就往里面跑,一路上,横七竖八的都是叶家的小厮和护卫。这些人都是被一刀毙命,伤口从胸口前穿到后背,格外凄惨。姜梨忍不住道:“舅舅!薛先生!阿昭!叶表哥!海棠!”

司徒九月紧随其后,可并未听到人的回答声,姜梨惊得眼泪都要落了下来,几乎快要昏厥。叶明煜和叶世杰拿她当亲人对待,自不必说,薛昭和薛怀远,他们一家人刚刚团聚,难道又遭此厄运,上天难道在戏耍他们不成?

姜梨快要疯了,她找了一圈,并没有找到亲人的尸体,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接着,她听到了司徒九月叫了一声:“薛昭!”

姜梨心中一跳,什么都没想就跑了过去,便见司徒九月呆呆的站在院子里,院子里一片狼藉,几个护卫的尸体倒在地上,薛昭的轮椅侧翻在地,一条鞭子断了半截,在雪地里埋着。

司徒九月将那鞭子捡起来,手有些发抖。

整个叶府里里外外都找遍了,没有他们的身影。其余的人无一生还,仿佛一片地狱。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