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大宋北斗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这时薛凉忽然回过神,叫住薛一凡:“一凡啊,你跑一趟,去把何县丞唤来,就说本官有事找他。”

“是,大人。”薛一凡连忙转身,躬身应是,快步而出。

很快,一个身形消瘦,二十七八岁的年青人走进来,拱手行礼后,恭声问道:“不知大人召我前来,有何吩咐?”

薛凉起身,将太岁画像递给他:“照此多画几副,发海捕文书,全县通缉。”

“是。”县丞躬身应是,接过画像,就要退走,但看到薛凉面有忧色,忍不住问道:“大人,究竟发生何事,以至大人如此忧愁?”

薛凉看他一眼,叹气道:“唉,郑御史的案子已经上动天听,又迟迟不结,本官今年的考评…恐怕…”

县丞想了想,宽慰道:“北斗司声名赫赫,远比六扇门的捕快厉害得多,如今既有他们出马,一定能让此案水落石出,大人不必担心。”

“希望如此吧!”薛凉长叹口气,抬头望着外面天空,眼中忧虑之色却并未减少。

:求点赞!

第二十二章 毛遂自荐

七星观,偏院。

“道爷,您就帮我引荐下德妙仙姑吧。我家老爷真的不是普通人,他是御史,是朝廷命官呐,只要德妙仙姑帮我家老爷做了法事,等我家大娘子赶到泰安,一定会奉上谢礼的。”

一个衣服上打了几块补丁的小厮正跪倒在一个道士面前,苦苦哀求着。

那道士年纪不大,看样子只有二十来岁,虽然相貌堂堂,但却一脸倨傲,不但不像是出家人,反与那些为富不仁的豪门公子哥儿更加神似。

听了小厮的话后,道士一脸的不屑:“我呸,一个连十两银子都付不起的穷鬼也敢说这种大话。还御史?就不怕被风闪了舌头。”

说罢,道士大袖一摆,就要离去。

小厮连忙扑上去抱住了道士的腿,泪眼婆娑的哀求道:“道长,求求您,你就行行好吧,我不会不给钱的,就算我家大娘子没赶来,可等朝廷的抚恤银子一到,我也会给仙姑补上谢礼的。我家老爷今晚就过头七了,等不得啊!”

小厮说得情真意切,但那道士却铁石心肠般,不耐烦的抬腿踢着小厮,想要挣脱对方纠缠。

可那小厮却似抱住了最后希望的模样,只顾紧紧抱着对方大腿,对落在身上的踢打不理不问,只一个劲哀求:“道长,道长,求求您了,您就发发慈悲吧。”

那道士深吸口气,低头看着小厮,恶声道:“你叫墨砚是吧?你给我听清楚了,道爷我再说最后一遍,没钱就别学人家做什么法事,这个也要欠钱,那个也要赊账,你让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让仙姑吃什么喝什么?”

小厮墨砚不甘的求道:“我们不是不给钱,只是…”

“别只是了,滚滚滚,赶紧滚开。”道士脸上满是厌恶,一边用力抬腿想要摆脱对方纠缠,一边大声的招呼左右:“来人啊,给我把这个穷鬼赶出去,免得害咱们观里头沾染了他的穷气!”

他这一喊,马上从屋里窜出几个少年道童,一拥而上掰开墨砚的手,也不等他站起,拖着他一直走到七星观大门外才用力扔出。

“赶紧滚蛋,穷鬼还学人家做什么法事?净给我们找事儿。”扔完人,道童们拍拍手,一脸晦气的转身而回,只剩下一个尖耳猴腮满脸疙瘩的道童刻薄的讥讽一句,转身“砰”地一声关上院门。

被人扔出来,墨砚狠狠的摔倒在地,可他却顾不得身上伤痛,只绝望得坐在冰冷的地上,望着紧闭的大门,泣不成声。

周围行人来了又走,但却无人理会他,只远远的指指点点。

墨砚心丧若死,越哭就越委屈,心里暗叹:老爷啊!您为官清廉,一生无愧,说是呕心沥血也不为过,连带着夫人们都跟着受苦。可是结果呢?老爷啊,您若有灵,就睁开眼看看吧,不是我们不尽心尽力给您办后事,实在是这个世道,没钱不行啊!

墨砚又哭了一阵,眼泪渐渐干了,这才揉了揉眼睛,抽抽啼啼的准备起身。

就在这时,一双穿着布鞋的脚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抬起头,就见一个身穿破旧道袍的少年道士站在面前,正冲着自己微笑。

墨砚怔了怔,一时无言。

若是换柳随风或是瑶光站在这里,恐怕一眼就会认出,这少年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戏耍过他们的卖艺少年。

太岁微笑的看着墨砚,弯腰轻轻拉起对方,语气温和的问道:“你是要请人做法事吗?”

墨砚一听,刚止住的眼泪又下来了:“嗯,我家老爷今晚就要过了头七,我想请人给他做一场法事,让他安心上路。”

之前在七星观里又磕又拜的折腾了那么长时间,然后又被几个道童扔在地上打滚,墨砚身上脸上早布满了灰尘,身上衣服还好,可经过泪水来回几次洗礼,他本来还算清秀的小脸早变成了一只大花脸。

“你家老爷是郑御史?”太岁点点头,实在看不过去了,从袖子里摸了摸扔出一块手帕,指了指墨砚的脸道:“先擦擦再说话。”

墨砚接过手帕,一边擦脸一脸落泪,点了点头突然反应过来,抬头看着太岁愣愣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太岁脸上露出一丝得色,不过很快又绷紧,摆出一副正气凌然的模样:“别管我怎么知道的,总之算你运气,我就是干这个的。走吧,你家的活儿我接了!”

墨砚一愣,随后大喜,可或许是想到了之前的经历,他又紧张的抓紧腰间钱袋,磕磕绊绊的道:“可是,可是…我没钱。”

“没钱?”掏了掏耳朵,太岁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他本想说没钱也没关系,可话到嘴边却顿住——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虽然少见,但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遇上,可若掉的不是馅饼,而是金饼,那可就太假了,换成谁也不敢相信啊!

心里想法一闪而过,太岁轻咳一声,问道:“你有多少?”

墨砚摸了摸钱袋,一咬牙,全倒出来在手上数了数,可怜兮兮的看着太岁:“一共…一共十个铜板。”

太岁手一伸:“成了,这些就够了。”

墨砚怔了下,连忙高兴的把手中铜板全推在太岁手上。

太岁也不数,随手往怀里一揣,拉着墨砚就走:“行了,收了钱就得干活儿,走吧。”

:求点赞!

第二十三章 头七

与外人眼里的仙姑不同,德妙一回到房间里,马上就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说是道姑,不如说是一个喜好享受的贵妇。

德妙的卧室非常宽敞,进门入眼就是一展檀木屏风,屏风上彩绘着白鹤青松,远远看着就透着股大气飘逸,若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倒也符合她道姑的身份。

只不过,这张屏风展开足有七尺长,整个儿的由檀木所制,其上彩绘更是栩栩如生,显然出自名家之手。不说手工,只说这么大的檀木材质,若没有千两白银,根本就是想都别想,不可能入手。

而什么样的道姑,能用得起如此奢侈的屏风?是公主出家,还是妃子结发?

绕过屏风入内,一张巨大的花梨木书案吸人眼球,书案长有近丈,宽有五尺,不像书案,倒像是衙门里的判台。

书案一角处垒着两叠纸,厚的一叠是十几份名家法贴,稍薄的一沓却是上好的罗纹宣纸。

宣纸旁,一方朱红陶砚摆得端端正正,其形古朴,隐现云纹,如龙鳞般层层叠叠隐现紫光,显然名贵非常

砚台前方,立着一个湛黄色椭圆形的竹制笔筒,笔筒上阴雕着岁寒三友,图纹略显模糊,边角处光滑如鉴似乎用了很久,显然是一件古物。

笔筒中插着三支毛笔,这三支毛笔虽然看着普通,可若被行家看到,必然大呼不可思议,因这三支笔竟然全都是宣城诸葛笔,若碰上喜欢此道的文人墨客,恐怕让其拿出全副身家来换都不会拒绝。

另一侧桌角处,摆着一方白瓷盘,盘上一方书墨,正正方方,仅四寸厚,不用靠近就有淡淡松香透出,显然也不是寻常凡品。

不说那花梨木书案,仅说这案上几样文房四宝和名字法贴,若没有几千两银子,跟本就不可能买得下来。

不知情者,进了此门,恐怕会以为自己误闯了某个之家的书房吧!

房内四壁更是挂满了字画,每张字画下角都至少印着五六个红玺,不用说,这些都是名家字画。

德妙的床也很大,说是床,不如说是高榻,几个人同时坐倒床上,也不见拥挤。

此时德妙正微眯着眼倒在榻上,头顶发髻已经散开,正枕在一个女童腿上享受着对方小手的软按轻捏,她的两腿也同样搭在两个清秀白嫩的小女童腿上,正享受着她们的轻捶慢敲。

她在塌上闭眼享受,而在塌下,却有一个手拿账本的道士站在床头不远处,正点头哈腰的跟她汇报。

这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之前驱赶小厮墨砚的那个年青道士,不过此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鄙夷和厌恶,只有谄媚和阿谀奉承。

“城西李员外这次又捐了五十两香油,托小的给您递话儿,请您有时间上门帮老太太祈福。还有城北米铺的吴老板,这次捐了七十两银子,说是他家那个独苗小子最近精神萎靡,请您有空的时候,帮忙给看看。还有李夫人今天也来了…”

道士小声汇报着,而德妙却眯着眼倒在榻上享受,除了偶尔轻哼一声,表示听到,否则的话还以为她已经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道士收起手中账本,谄媚的笑道:“仙姑,就是这样了,今天的香油钱一共是三百九十七两,另外刘夫人送了三十两,想要在三清面前供一盏灯。”

德妙闭着眼睛,微微颔首:“嗯,知道了。”

等了等,见德妙再没吩咐,道士本想转身离开,可犹豫了一下又下身形,有些试探的说道:“此外周大户还送了五十两的订金,说想出一百两银子,请您三天后给他家老爷子做场法事。”

德妙皱眉想了想,微微睁眼看向道士:“三天后…我记得不是有李家的法事吗?”

“可是,李家只愿意出二十两银子。”道士一脸嫌弃,紧接着又恢复谄媚:“仙姑,您现在是什么身份,二十两银子怎么配得上您的身价?所以我就自作主张地把李家的法事给推了,仙姑你看如何?”

德妙微微颔首,又闭上眼睛,满意的道:“嗯,你做的很好,到时候你就跟我一起去吧。”

似乎能跟随德妙一起做法事是多大的荣幸,也可能是有什么其他好处,道士惊喜不已,一脸兴奋的连连点头:“多谢仙姑提拔,徒儿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嗯!”德妙脸上露出淡淡微笑,显然很满意对方态度。

见她今天似乎心情不错,道士一时也不急着走了,眼睛一转,想起一件趣事,乐呵呵的说道:“说来也好笑,这年头穷鬼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今儿就有个什么姓郑家的童子,说他家老爷是什么御史大人,今天过头七,指望您一文不花的给他做做法事呢,您说有没有意思…”

听到这里,德妙一下子睁大眼睛,震惊的望着他:“你说,姓郑?御史?”

“对,就是那天当街被斩的那疯子,您…”

道士一脸得意的说着,冷不防德妙猛得起身,挥手就抽了他一个狠狠的耳光,怒斥道:“蠢货!他现在在哪儿?”

道士被打得愣住,捂着脸呆呆的看着德妙,讷讷的道:“驿,驿馆。”

德妙狠狠瞪了他一眼,骂道:“混蛋,误我大事!等以后再跟你算账。”

说罢,她焦急的起身下榻,走到内室准备换上道袍,同时开口吩咐道:“还傻站着干什么?快去吩咐人备车。还有你们几个,去准备好做法事用的香表灯烛,我们现在就去。”

:求点赞!

第二十四章 深孚人望

柳随风和瑶光出了县衙,一时无事,开始在街上漫无目的闲逛。

柳随风脸上挂着明朗的微笑,手中摇着折扇,双眼微眯,似是在微笑,实则是在眯眼欣赏大街上的少女少妇,碰到对视的,他就会微微一笑轻挑眉头,与对方来个眉目传情,暗送秋波,一时间倒也玩得开心,只是他这么一弄,泰安府大街上却不知多了多少满脸通红的女子。

而瑶光虽也在闲逛,也在左顾右盼,可她却只看年轻男人,目地自然也与柳随不同,她只是为了找出那个可恨的小贼。

二人走了一会儿,瑶光当先受不了了,转头问柳随风:“我们这是去哪儿?”

柳随风那边明目张胆的用目光调戏女子,倒是没人说什么,一来是他本人长得剑眉星目,英俊潇洒,被这种男人欣赏或是眉目传情,很少有女人会生怒。

再者男人看女人本来就天经地义,不但男人这么想,连女人其实也是如此想法。

所谓女为悦已者容,试想女人但凡上街,谁不会整理好仪容?为的不是就吸引异性目光吗?被看两眼又怎么了,只要对方不上前骚扰,就算隐隐有些无礼也是因为自己有魅力嘛!

柳随风如此放肆倒无妨,可换成瑶光就不行了。她毕竟是女子,而且还是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本来男人看到她就会本能的多看两眼,她再一回视,很容易被人误会是在眉目传情,或是回眸一笑啥的。

一次两次她还没反应过来,可这一路上,几乎十个男人就有七八个是这种反应,就算她再笨也明白过来自己这举止不太合适了。

简单来说,柳随风看女人是调戏别人,是占便宜。而她却是被人调戏,被人占便宜。反应过来,瑶光自然不肯再吃亏了。

“说话啊,咱们去哪儿?”见柳随风正与路旁一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美女人眉目传情,竟不理会自己,瑶光不由一怒,伸手拉住他的胳膊,用力一摇。

“哎呀…你轻点儿。”瑶光那是什么力气?几十斤重的铁棒锤都舞得虎虎生风,所谓天生神力说的就是她这种人。被她这么一摇,就算柳随风本身也是高手,也觉得混身骨头都快散了。

“让你不理我。”见柳随风一脸痛苦的表情,瑶光哈哈一笑,满意的松开手。

柳随风一边哼哼唧唧的揉着肩膀,一边苦着脸道:“我说小姑奶奶,下次你可别再摇我了,我这小体格真受不了。”

“哼!就你这样的也配叫男人?”瑶光鄙视的白了他一眼,道:“行了,别废话了,快点说,咱们去哪儿?回客栈?”

柳随风摇摇头:“这么早回去干嘛?走吧,去驿馆。”

“驿馆?”瑶光皱眉:“去那儿干嘛?”

“到今天,郑御史就过了头七,他在此地没有几个故旧,我们去他灵前上柱香,送送他吧。”柳随风脸色一正。

瑶光微微点头:“也好!。”

这时,二人身后突然有人高叫:“让一下,麻烦让一下。”

柳随风和瑶光顺着声音回头,就见一辆华丽奢华的马车从后面驶来,马车速度倒不算快,只是车厢异常宽大,若两侧行人不让路还真不好走。

二人侧身让开一些,等马车从身边驶过,这才对视一眼。

“这马车可真漂亮啊,比我家的车都大。”瑶光喃喃嘀咕一句,踮脚观看。

柳随风赞同的点头,眼中也露出赞叹之色。

二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柳随风常年走南闯北,自然见多识广。而瑶光出身将门,祖父是开国大将曹彬,说是谈笑有鸿儒有点不靠谱,可若说往来无白丁却一点也不夸张。

就算是她自小生在京城,也很少到如此华丽的马车。

不说别的,就说这拉车的马就很不一般,虽说不是什么汉血宝马大宛名驹之类的名马宝马,可也是少见的高大,特别是这马体型优美修长,毛色雪白,混身上下竟不见一丝杂色,仅凭此点,就算送进皇宫当做贡品都足够了。

马漂亮,车更漂亮。

马车四面都是由精美的丝绸装裹,两侧窗棂处更是包镶着一层金帛,一帘洁白色绉纱做为小窗挂帘,为了防止挂帘随风飘起,帘下竟然还吊坠着几颗珍珠。

除此之外,这马车连车辙车轴都与一般马车不同,不但更高更大,而且在阳光还,还反射着淡淡的银光,显然是镶嵌着白银。

柳随风啧啧嘴,感叹不已,正好一旁有位胖员外路过,他连忙凑过去打听:“这位兄台,在下有礼了。”

那胖员外一听柳随风说话,就笑了:“兄弟是外地人吧?是问路?”

柳随风微微一笑,竖起大拇指赞道:“兄台好眼光,在下京城人士。”

“啊,原来是京城来客,难怪老弟仪表堂堂,器宇不凡,失敬失敬!”胖员外眼睛一亮,拱手做礼。

京城来客就仪表堂堂,器宇不凡?一旁瑶光听得差点没笑出来。

“跟老兄您打听一下,这是谁的马车啊,这么华丽?”见这员外有点自来熟,柳随风连忙打住话头,问起了主题。

“哦,这是德妙仙姑的座驾啊,估计又是哪家请她去做法事了吧。对了,德妙仙姑你也不知道吧,她是七星观的主持。嘿,这可是位真仙姑,能生死人肉白骨,可令铁树开花,鸟兽吐人言…”

柳随风与瑶光对视一眼,都有点无奈,似乎运气不错,随便碰上一位员外就好像是德妙的忠实拥簇,一提起仙姑,马上就变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胖员外说了一阵儿,见柳随风好像不太感兴趣,脸色马上就拉下来了:“既然这位兄台还有事,那就此告辞吧。”

说完,也不等柳随风回话,竟转身就走了。

柳随风瞠目结舌,看着他走远,转过头就见瑶光已经笑得弯腰捂肚子了。

“这…这还真是…”以柳随风的伶牙俐齿,一时间竟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哈哈哈…”见人已经走远,瑶光这才张嘴哈哈大笑。

等她笑够了,柳随风这才招呼一声,二人继续朝驿馆走去。

“别说,这德妙仙姑还真有钱啊,不过也是,毕竟人家能生死人肉白骨,可令铁树开花,鸟兽吐人言嘛…有这本事,赚得多点儿也很正常,不是吗?”

瑶光眉开眼笑,看着远去的马车,嘴上赞叹,实则却在映射之前柳随风在那个胖员外身上吃瘪的事,心里更是大爽:“哈哈哈哈…让你整天一副臭屁的德性,原来你也有今天啊!真是报应!”

“是啊,可真有钱啊!”只可惜瑶光一番讥讽却好似落空了,柳随风随口轻笑应和着,似乎没听出来瑶光指桑骂槐一样,只是双眼微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瑶光一拳打空,讨了个没趣,本来大爽的心情也冷了下来,撇了撇嘴,狠狠的给柳随风扔了一个大白眼,一时也没了说话的心情。

:求点赞!

第二十五章 主动登门

驿馆是给公人、官员们传递公文和临时住宿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养了不少健马用来给驿卒换乘之用。

而因为要养马,自然就需要一些宽敞的环境,毕竟养马不像饲养猪羊一样关在圈里等着长膘就行了,因此一般来讲驿馆都是建在宽敞的地方,比如城外主路的驿道旁,或是每个城市的城门口等边缘地带,一来方便公人使用,再者也是为了方便遛马。

泰安府的驿馆与其它地方没什么不同,除了在四门外都设有简单的驿站外,还在靠近东城门的地方有一个大院做为常设驿馆,一者是为了招待来此的外地官员,再者也是因为这里很空旷,特别是后院地方很大,建了一个小型的马场,就算是不出城也能偶尔溜溜马。

而前不久当街被杀的郑御史,被杀之前就一直住在这里,也因此就在这里设了灵堂处理丧事,而后院马场地方够大,正合适做法事。

墨砚本来受了夫人吩咐去请德妙仙姑,可却因囊中羞涩,不但被拒之门外,还受到几个小道士的羞辱,本来已经绝望,却不想碰到了另一个好心的道士只要十个铜板就肯来做法事。

虽然峰回路转,夫人交待的事情勉强也算办妥了,可毕竟短时间内经历了大悲大喜,人情冷暖,小小年纪的墨砚一时间只觉身心俱疲,只要快点办完法事能好好休息一阵,可天不从人愿,就在他正抱着各种法器祭品准备往后堂交给那个名叫太岁的道长时,一个道姑带着几个道士道童上门了。

“你们是谁?来这做什么?”墨砚意外的看着眼前几人,疑惑不解。

德妙此时已经换好了道袍,挽好了发髻,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听到墨砚问话,她也不急着说话,眼睛往身边一个十五六岁的女童一撇,女童目光微垂以示了然,迈步朝墨砚走去,抬手揖礼道:“施主,这是德妙仙姑,我们家仙姑听闻今日是郑御史头七之夜,特意赶来,想为郑御史做一场法事。”

“德妙仙姑?”墨砚疑惑的打量着德妙等人,想到之前自己的遭遇,心里升起一股怒火,嘴角勾了勾,阴阳怪气的冷笑道:“你们弄错了吧?我们可请不起德妙仙姑!”

女童眉头一皱,或许是习惯了一直以来人人都对自家仙姑礼遇有加的态度,此时突然碰到一个无视仙姑名声的人,她心里不由愠怒,张嘴就想呵斥,可一张嘴,却又顿住,想到仙姑还在身边,还轮不到自己威风,于是转头看向德妙。

本以为德妙会大怒,可没想到她只是微微摇头,竟自己走上前,更是朝那无礼小厮露出了和颜悦色的微笑:“你就是郑御史身边小厮墨砚吧?这些天你一个人为郑御史的身后事奔走,贫道很敬佩你的忠义。”

墨砚微怔,睁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德妙仙姑,不知对方怎么会这么客气,之前她手下的道士可不是这态度啊?

德妙眉眼通透,一看对方表情就猜到了其心里所想,当下收起笑容,一脸郑重的沉声道歉:“你今日在七星观受辱的事情我已知晓,是我管教不严才会出现这种唯利是图之辈,我已经将此人严肃处理!郑御史为官清廉,贫道虽是出家人,也钦佩万分,贫道想为郑御史做一场超度法事,聊表心意。”

墨砚毕竟只是一个小厮,平日里受郑御史熏陶,虽然比一般少年要见多识广些,可比起德妙,无论是见识经验,还是心思计谋,都差得太多了,而且他早闻德妙之名,知道对方在泰安府里是什么地位,眼见这种人物竟然会跟自己低头道歉,一时间生起受宠若惊之感,连说起话来都变得磕磕绊绊:“这这这…仙,仙姑,您太客气了!”

“无量天尊!”德妙微微垂首。

灵堂后院,已经布置了香案、果盘等物,太岁穿着一身道袍,正在祭台前摆放祭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一回头,就见小厮墨砚正急匆匆的从旁边跑上来。

太岁见是墨砚,心道正好能省几分力气,于是迈步下来,抬手将手中果盘递给对方,懒洋洋的道:“哎哟,你来了,正好正好,帮我把这个果盘端过去。”

墨砚接把果盘,随手放到一边,见太岁转身又上祭台,他连忙伸手拽着太岁袖子:“等等,这儿不需要你做法事了。”

太岁一愣,转头看着墨砚,脸上满是意外:“不需要了?不做法事了?”

墨砚有点不耐烦,拉着太岁就往下走,眼睛往太岁腰间钱袋看去:“是的是的,我家老爷不需要你做法事了,赶紧把钱还给我,然后走人。”

太岁一时倒是没听出对方话里意思,不是不做法事,而是不用他做法事了,可就算这样,他也气愤不已,见对方看着自己钱袋,连忙用手捂住,嘴里大叫道:“哎哎哎,你这人怎么这样,咱们先前可没说过退钱的事啊。我这人一言九鼎,既说了帮你做法事,那就一定帮你做法事,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墨砚有点骑虎难下,急的直跺脚,一时也顾不上得罪人了,连说话声音都高了起来:“哎,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知趣?我现在让你走是为你好,德妙仙姑要为我家老爷做法师,人现在就在前堂,你这小道士,能跟德妙仙姑比道行?”

“德妙?”太岁一下愣住。

墨砚趁太岁呆住,眼疾手快的从他手里一把扯过钱袋,得意洋洋的说道:“可不是,德妙仙姑钦佩我家老爷的品性,特意免费登门做法事。她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要跟人家比道法,你这不是自己找没趣吗?”

  如果觉得大宋北斗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大宋北斗司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