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大宋北斗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太岁点点头,摆了个跟柳随风之前差不多的架势,不过掌变成了拳,微侧的身体变成了正身。

“别动,就这么站一会儿。”柳随风道。

太岁点头,摆着姿势不动,没一会儿工夫,就觉得腰间肌肉有点发酸,两条手臂也开始发僵,目光不由看向柳随风。

这时,柳随风才笑着开口道:“感觉有点难受吧?”

太岁点头。

“那你试着像我之前那样,拳变掌,身体朝后侧一些。”

太岁听话的改变架势,柳随风上前帮忙把太岁姿势扶正:“这回再试试,按你平时的心法吐纳就行。”

太岁点头,双目微闭,开始吐纳。

说来也神奇,只是展开手指拳变成了掌,身形稍稍侧了一些,本来僵硬酸麻的感觉马上就不见了,随着吐纳呼吸,一缕缕空气吸入腹中,反而变得换身暖洋洋的,甚至闭上双目,隐隐能听到自己心跳和血管的脉动。

他大吃一惊,睁开双眼怔怔的看着柳随风:“这是怎么回事儿?”

柳随风沉吟片刻,笑着道:“行了,你行停下吧。”

太岁起身停下,只觉这么一会儿工夫,手臂腰腹两条大腿都已经发热,心里略一计较,发现比平时练功效果要好上至少一倍。

“你怎么也会八卦游龙拳?”太岁惊讶的看着柳随风。

瑶光也是好奇不已,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柳随风。

柳随风笑而不答,反问道:“太岁这功夫是跟你师父学的?”

太岁点头:“是啊。”

“那时候你几岁?”柳随风又问道。

“应该是五岁吧。”太岁想了想,肯定的答道。

柳随风恍然点头:“那就对了,不是你师父教的不对,而是你那时候太小了。”

“什么意思?”太岁不懂,瑶光也不懂。

柳随风解释道:“这个就要从武功的源头说起了,说来话长,我就简单说吧,一般来讲,武功一共可以分为五大类。”

“五大类?”瑶光惊讶的张大嘴巴,这种说法她也没听说过。

“没错,像瑶光你练的就属于兵家拳,讲究的是直来直去,一击必杀,这类拳法最适合在战场上使用。”

柳随风解释道:“战场上一但打起来,周围全是人,根本没有躲闪腾挪的余地,拼的就是短时间短距离的爆发力,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两招就分出了生死,所以身法,步法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一击之下能爆发出最大的力量。你父亲和叔伯练功时你应该见过吧,如果不出我所料,他们练的应该都是些直来直去的砍杀吧?”

瑶光想了想,恍然的点头。

柳随风又看向太岁:“太岁练的是道家功夫,道家功夫最重养生,目地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活跃血气,舒展筋骨…修练道家功夫,一般都会配合吐纳术,从而强壮五脏六腑,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地。”

见太岁一脸懵懂,柳随风又笑道:“当然了,道家也有杀敌克胜的功夫,不过我估计,当时太岁可能是年纪太小,你师父还没来得及教你。”

太岁恍然,神色一黯。

瑶光没看到太岁神色,好奇的问柳随风:“你刚才说一共五类武功,还有什么?”

:求点赞!

第一百零五章 媳妇师父

柳随风看了眼太岁,心知他想到了师父,也没法开口去劝,见瑶光好奇,就解释道:“比如说兵家拳法,或是刀法剑法暗器什么的,这些都可以分在一类里,算是杀人术。道家是养生功,目地是延年益寿,还有一些是模仿野兽禽类的功夫,像当年华佗创的五禽戏,这些都可以分在道家功夫里,主要练的是内腹筋骨。再有就是佛门的功夫,重在炼皮骨,与十三太保,铁布衫一类相似,都属于硬功。当然了,佛门也有内功,但重点都是炼皮骨的,练起来很辛苦。”

瑶光追问道:“那还有两类呢?”

柳随风笑道:“还有就是那种江湖功夫了,比如说铁砂掌,不练别的地方,就光练一双手掌,这一类功夫威力也很大,但对身体没好处。最后一种嘛,可以说是武功,也可以说是异术。”

“异术?”这回不但瑶光好奇,连太岁都好被挑起了好奇心。

柳随风一笑,道:“比如说,佛门的狮子吼,龙吟梵唱,道家的风雷咒,掌心雷,还有我练的咆哮神功,都属于这一类。”

瑶光看了眼太岁,眨眨眼:“那太岁的不死之能也算是一种异术了?”

柳随风摇头道:“太岁的不死之身,和你的天生神力,说是异术也可以,不过相比起异术来,更像是一种异能。你想啊,就算太岁不会武功,没有内力,难道就会失去这种能力吗?你就算没练过武功,可力气摆在那儿了,同样不会消失,可是我就不同了,若我没了内力,自然也就使不出咆哮神功了。”

太岁瑶光恍然点头。

太岁疑惑:“那你之前说,我武功没练对,是因为当时太小了?”

柳随风点头:“我刚才说了,道家功夫是为养生,为延年益寿,可以说,最适合中老年人修炼。人在年纪小的时候,筋骨都还没长成,而且本来筋骨气血就很旺盛,练起功夫时,自然要有些调整。比如说太岁你吧,如果从小就按大人的方法练功,就会出现气血过于活跃的情况,气血过于充足,人就会长得快,没准儿五六岁的年纪,就会长成十多岁的个头…”

“长得快难道不好吗?”瑶光不解打断道。

“人的身体最是奇妙,道家更是崇尚顺其自然…”

柳随风想了想,换了种说法:“这么说吧,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有限的,打个比方,把潜力成一桶水吧,如果人长得太快,就会提前耗费潜力,就好像提前把这一桶水喝了一半,等成年后再口喝了,剩下的半桶水就不一定够喝了…你们应该见过,许多小孩子年纪小时个头很高,可等长大以后反而比同龄人矮。”

太岁和瑶光想了想,都点头。

“这就是提前耗尽了潜力的一方面,再有,个头长得太快只是骨胳发育,但五脏六腑和皮肤眼睛等身体器官不一定能跟上这种发育速度,难免就会出现外强中干的情况,一但染病或是受伤,反而不容易痊愈。”

太岁瑶光都点头,露出恍然之色。

柳随风一笑,又道:“所以一般来讲,大人在教小孩子练功时,都会注重打根基,不会拔苗助长。太岁的情况就是这样,我看了下,你刚才摆的架势有很多地方都有调整,我猜你师父的目地是让你先熟悉套路,等你长大些,再依次调整…这应该是为你打根基着想,不过只适合你小时候练,长大了以后反而不合适了。”

太岁神色一黯,不过很快又打起精神,问道:“柳大哥你怎么会八卦游龙掌的?难道你也是学的道家功夫?”

柳随风点点头,温和笑道:“刚才洞明和隐光两位前辈已经说了,咱们北斗司是陈抟老祖首创,他老人家有睡仙人之称,也是道门前辈,传下几套功夫有什么奇怪的?而且八卦掌本来就是比较常见的武功,流传很广,也有很多不同流派,可以说是江湖上常见的几种打根基的功夫之一,别说我会,你随便找几个江湖人都会打上两手。”

太岁恍然。

柳随风想了想,道:“这样吧,这几天瑶光先带你熟悉咱们北斗司,每天我抽出点时间,来帮调整一下功法。”

太岁一喜,拱手道:“那就多谢柳大哥了。”

见太岁有收获,瑶光心里也很高兴,不过脸上却表现得不乐意,娇嗔道:“喂,别忘了我才是你师父啊。”

太岁一乐,朝瑶光也拱拱手,嘴上道:“我知道了,西父(媳妇。)”

瑶光只当他有些方言口音,完全没有听出其中玄机,不禁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柳随风却听得清楚,不由暗乐。

垂拱殿。

皇帝赵恒身着九龙袍,高坐龙椅上,正在翻看手中奏章,周怀政和雷允恭一左一右的侍立,几个小太监侍立左右。

这时,一个小太监快步进来,行礼后禀报:“陛下,德妙法师到了。”

“哦?快宣。”赵恒一喜。

“是!”小太监应了一声,小跑到门口,高唱:“宣德妙法师觐见。”

很快,一身素白道袍的德妙从门口走入。

龙阶下,周怀政面容严肃看了德妙一眼,双目微垂,而对面雷允恭则是满面笑容看着德妙,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德妙面色平静,走到了皇帝赵恒面前稽首一礼:“贫道德妙,参见皇帝陛下。”

赵恒饶有兴致的看着德妙:“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妙法师?”

德妙神情从容,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区区薄名,有辱圣听。”

赵恒听后大笑:“来来来,朕也不是那迂腐之人,你有什么本事,且展露一二,让朕开开眼界。”

德妙面露愠色:“陛下可是把德妙当成了街头杂耍的艺人么。”

赵恒一怔。

雷允恭见状赶紧打圆场:“哈哈,德妙仙姑真是性情耿直。官家此言别无他意,只是对仙姑的神通法术有些好奇罢了。”

德妙正色对皇帝稽首:“德妙乃方外之人,原本该隐居山林,潜心修道。只因与陛下与缘,又有仙家感陛下向道虔诚之心,委托德妙,德妙这才进京,晋见陛下。”

赵恒面露惊喜之色:“仙家竟然也知道朕虔诚向道?”

德妙颔首:“陛下乃真龙天子,仙家自然对陛下会有所关注。”

“好好好!”赵恒一连三个好字,脸上喜色盎然。

:求点赞!

第一百零六章 老子化身(第四更)

对这些世外高人,赵恒心里其实很矛盾,他们一个个本领高明且奇异,但有一点,却多数都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一个个要么自恃风骨,要么就是傲气冲天,说实话,对自己这个天子也并不太敬重,苛刻一些来说,就是并未把皇帝看在眼里。

其实在德妙之前,赵恒也曾下令寻访过高明的佛道高人和奇人异士,可多数人要么不予理会,客气点的还只是推辞,自称本领低微,不客气的,甚至连使者的面都不见。

其实赵恒心里也清楚,这些人指不定在背后怎么骂怎么昏君呢。

好容易请来几个所谓的奇人异士吧,一试之下,要么是江湖骗子,要么就是只会几手简单医术,与高人之名委实不相称。

可眼前这位德妙却不同,一身本事虽未亲眼所见,可从传来的消息来看,至少妙手回春的本领是有的,至于什么令铁树开花,开降金凰之类的能力,对于他来说到是可有可无,他最想学的,却是能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之术。

最关键的是,此人能在泰安拥有诺达名声,显然对名禄有所求,这就好办。

天子坐拥天下,名利就是他最大的武器,若人人无视名利,谁又会供他敬他?

只不过赵恒毕竟是一国天子,九五至尊,自有帝王心术,不想让别人知晓自己真实情绪,虽心里大喜过望,但脸上却只笑了几声,就又恢复平静威严。

打量德妙几眼,赵恒淡笑道:“来人啊,赐座!”

一个小太监马上摆上椅子,德妙谢了一声,并不急着坐下,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匣子,道:“初见晋见陛下,德妙备此薄礼,聊表敬意,还望陛下喜欢。”

周怀政接过匣子,捧到皇帝面前,雷允恭打开,里边是一个木鱼。

赵恒瞅了一眼,讶然看向德妙:“这是…”

德妙微笑解释道:“鱼日夜不合目,贫道将此物赠予陛下,是感念陛下勤修道业,心志虔诚之意。此外,贫道这只木鱼,每七日可以询问一个问题,届时只需以手轻叩,心有所想,便能得仙家指点迷津。”

赵恒又惊又喜,脸上再也绷不住了:“竟有这般法宝?快快呈上前来。”

雷允恭从匣中取出木鱼,小心翼翼地放在御案上,放下木鱼后,他刚要退走,却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珠子一转,拦在了皇帝赵恒面前:“官家且慢。”

赵恒停下了动作,疑惑的看着他,雷允恭笑着说道:“陛下,这天人沟通的大好机会,岂可仓促行事,若还没有想好问题,便贸贸然叩向木鱼,惊动神仙,岂非不敬。”

“嗯…有道理。”赵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沉吟片刻,自言自语道:“那朕该问些什么好呢?”

伫立一旁的周怀政深深地看了雷允恭一眼,侧身拱手道:“陛下贵为大宋天子,何不问问我大宋国运几何?”

赵恒沉吟:“这个…”

雷允恭眉头一皱,抢先道:“兹事体大,恐怕不妥吧?”

赵恒看向德妙,德妙微微一笑,一脸从容:“陛下自然可以问,不过…泄露天机,是福是祸,却非贫道可以预料的了。”

她这一说,垂拱殿里顿时安静下来,见赵恒脸上犹豫,一旁雷允恭谄笑道:“老奴倒是想起一桩趣事来。官家可还记得前两日丁相公敬献的神龟吗?丁相公说那神龟已经活了三千三百岁,而且是大有来历的神物,寇相公和周公公都不相信,不如咱们今儿就验验它的真假,问问它的来历!”

赵恒眼睛不由一亮,抚掌大笑道:“对啊,我怎么把丁相公送来的那只神龟给忘了。快,叫人把神龟送过来,若是它不满千岁,咱们就去拆了丁相公家的房子,哈哈。”

雷允恭吩咐身边的小太监去拿神龟,周怀政冷眼在一旁看着,眉间忧色一闪而逝。

很快,小宦官将神龟送来,雷允恭接过,呈到了皇帝赵恒面前。

这是一只青黑色的甲龟,只有巴掌大小,背上龟壳古朴,中间微微凸起,像是一座陡峭的山丘,周围是一条条相连的裂纹,如同河流。裂纹组合起来,不多不少,一共十二个大小相近的六边形,显得很是神秘。

赵恒抱着神龟,急切而期待的看着德妙问道:“德妙仙姑,这个可以吗?”

德妙从容的点头微笑:“自然可以。请陛下想好心中所问,叩一下木鱼,便自有答案。”

皇帝赵恒一手托着乌龟,一手好奇地屈指叩响木鱼。

木鱼咚的一声发出闷响,从口中吐出淡淡烟雾,赵恒一下子神思恍惚起来,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恍恍惚惚中,赵恒醒来,眼前垂拱殿已经模样大变,或者说,自己已经来到了另一处所在。

白茫茫的天地,云雾缭绕,分不清东南西北,赵恒站在云中,左右张望,可入眼尽是云烟,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

他心里恐惧,不由张嘴喊道:“这是哪里?有人吗?有人在吗?”

“笃、笃、笃…”随着他的呼喊,一阵拐杖点击地面的声音响起。

赵恒心里一喜,左顾右看,忽然,眼前云烟散开,一个慈眉善眉、仙风道骨的老人拄着拐杖驾云而来,脸上一团微笑,如同传说中的仙翁。

赵恒看着来人,神色略显紧张:”你…你是何人?”

老翁朝着赵恒哈哈一笑,朗声道:“陛下手里正捧着老夫,却怎么还要问老夫是何人呐?”

赵恒当下吃惊的叫道:“莫非你是神龟!”

老翁微笑着摇摇头:“那曳尾于涂之辈,不过是老夫的一个化身罢了。想当年老夫骑青牛过函谷关,见它有一丝玄武血脉,却懵懵懂懂不懂修行,便留一道神识在这小龟身上助它成道,却不曾想竟有一日落到陛下手中啊。”

老翁一脸感慨,而皇帝赵恒则十分吃惊。

皇帝赵恒回过神来,整整衣冠,往前一步行礼道:“敢问老先生可是…可是曾著下《道德经》的太上老君。”

老翁轻捋长须,微笑的点了点头:“正是老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听他竟然开始讲起道来,赵恒心中惧意骤云,神色专注,认真倾听,时不时点头,面露陶醉之色。

垂拱殿中,赵恒一手托着小龟,一手扶在案上,神思恍惚,频频点头,仿佛听得十分入神。

周怀政和雷允恭站在御案左右,互相看看,一脸疑惑。

:诚求点赞!

第一百零七章 唾面自干

德妙站在前面,望着被迷药迷昏了神志的皇帝赵恒,微微露出笑意。

等了一会儿,见赵恒仍然神思不属,周怀政有些担忧,紧张地小声呼唤道:“官家?官家?”

“嗯?啊!”赵恒一惊,缓缓回过神来,看看身边,自己已回到现实当中,不禁惊叹不已。

“朕真的见到神仙了!朕刚刚见过老上君,还亲耳聆听老上君诵道德经呢。”

周怀政一脸狐疑。

雷允恭却满脸惊喜,夸张的对皇帝赵恒夸赞道:“哎呀,官家竟能亲耳听到老上君诵道德经,果然有仙缘。德妙仙姑的神通当真了得啊。”

德妙浅浅一笑,矜持得额首:“公公谬赞了。”

赵恒满脸兴奋:“不错,天下方士何其多,朕见了也不知有多少个了,却从未有哪个像德妙仙姑这样有本事的。让朕想想,该如何封赏德妙仙姑才是。”

雷允恭和德妙偷偷交换了个眼色,两人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略微思索了一下,赵恒眼睛一亮,朝雷允恭道:“朕不欲德妙仙师离得太远,以便随时请教,打算封仙师为皇家供奉,你看如何?”

雷允恭马上露出欢天喜地神色,奉承道:“官家圣明,依老奴看来,这样最好不过。”

“很好,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吧。”赵恒非常满意,把手中小龟递给雷允恭,一脸喜色道:“此龟来历朕已得知,实乃当初老君西出函谷关时碰到的一只玄武神兽,虽然血脉微薄,但毕竟不是凡物,老君一时怜悯,在其身上留下一道神识助其成道,你送予后园莲池,好好供养,切不可怠慢。”

雷允恭神色一肃,恭敬的接过神龟,行礼道:“老奴遵旨!”

周怀政在一旁看着,眼中露出警觉。

政事堂。

几个官员正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寇准手里拿着一本奏折走门口过,听见门里传来说笑声,转头看来,皱着眉头咳嗽了一声。

官员们抬头看到寇准,都吓了一跳,忙站直了身子向寇准问安。

“寇相公好!”

寇准轻哼一声,黑着脸训斥道:“尔等身为朝廷大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岂不有失体统!”

官员们脸上都露出苦色,不敢说话。

一个身着红袍的中年官员无奈,老实的上前认错:“寇相公说的是,下官知错了。”

“你们刚才在议论何事?”寇准看了他一眼,问道。

几个官员面面相觑,却是说不出话来。

寇准看到了其中一位身着绿袍的年青官员手中拿的文书,当下一指:“拿来!”

年青官员苦着脸,不情不愿的将着手中的文书递过去:“这个…官家召见了德妙仙姑,深觉其道法高深,于是下诏封为皇室供奉了。”

寇准一听,勃然大怒,两只眼睛像是要往外冒火,吼道:“荒唐,子不语怪力乱神,一个乡野村姑,也敢蒙蔽圣听,真是岂有此理!”

官员们不敢说话,一个个像是受气的鸵鸟似的垂着头,寇准见此,更是怒不可遏,气愤的将文书扔在地上,愤然离去。

年轻官员从地上捡起了文书,无奈的问自己上司:“怎么办。”

中年官员摇摇头,轻叹一声:“这事儿咱们可管不了,还是送到丁相公那边处理吧。”

垂拱殿。

赵恒正坐在书案前看奏折,雷允恭在旁边研磨伺候.

寇准直接闯了进来。

  如果觉得大宋北斗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大宋北斗司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