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大宋北斗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赵恒闻言大惊,身子微微前倾,注视着德妙,神情冷峻:“当真?娥娘她…中了魇术?”

洞明也猛然转头,目光锐利地盯着德妙。

德妙从容回答:“不错!有人暗中以巫术诅咒娘娘,才导致娘娘昏迷不醒。只要找到施术之物,娘娘便可不药而愈。”

赵恒拍案大怒:“岂有此理,何人大胆,敢害娥娘!”

须知自古以来,但凡皇家最忌讳的就是后宫里有人行巫蛊之术,再仁善的皇帝碰到这种事,也绝对会大开杀戒。

例如汉武时期的巫蛊之祸,就是代表。

史书有载,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或为自保,或为诬陷仇敌,纷纷胡乱指认他人犯罪,至少数万人因此而死,被牵连入狱者更是不计其数。

要知道汉武时期,整个中原也不过三千多万人口,仅此一事,就使得全国死了百分之一的人,甚至连当时的太子刘据都被人趁机陷害,因此而被害,改写了后汉时代的历史。

当时汉武天下布武,更是把大敌突厥打得分崩离析,可就算如此,也给后世江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祸事,到了汉武末期,全国人口直接减半。一者是因为长年征战,再者,就是因为巫蛊之事而死。

可见其祸之大,其患之深。

这种祸事,若真发生在外敌环绕的大宋…

想到这里,洞明心砰砰直跳,一股寒气从脊椎涌上脑海,再不敢耽搁,上前一步急声启奏。

“陛下,臣也以为,德妃娘娘昏迷不醒,并非是病…”

赵恒惊怒:“果然是中了魇术?”

洞明摇头:“不然!经臣诊断,德妃娘娘乃是中蛊。”

赵恒吃惊:“中蛊?朕这宫中,何来蛊物?”

雷允恭和德妙惊讶地互望。

洞明摇头:“这个,却非臣所能知了。”

赵恒想了想,问道:“那么,你可有办法为娘娘解去蛊毒?”

洞明犹豫一下,禀道:“陛下,这蛊术千变万化,奇妙无比,就算是同样的症状,也会有数百种下蛊方法。若不能确定娘娘中了何种蛊毒,贸然诊治会伤及娘娘性命,臣不敢鲁莽。”

雷允恭见状,赶紧上前进言:“官家,德妙仙师道法高深,岂是凡夫俗子所能比拟的。依老奴看来,定然是德妙仙师所言为真,应该马上彻查宫中,找出施魇之物,以解德妃娘娘之苦。”

洞明赶紧上前劝阻:“陛下,万万不可,自古以来,宫闱之中常有以巫魇之为借口,挑起一场场腥风血雨,还请陛下三思。”

赵恒沉吟考虑,他虽然有些昏庸,但却并不傻,也同样是自幼熟读史书,自然知道巫蛊之事一旦发生,必然导致人人自危,一时间难免犹豫。

雷允恭看了看他脸色,心里一急,马上进言道:“德妙仙师说娘娘是中了魇术,防御使大人却说是中了蛊毒。不管是中了魇术还是蛊术,总之是有人加害德妃娘娘。既然如此,自然要把这凶手找出来,防御使大人,你说是不是?”

德妙也上前进言:“陛下,解铃还需系铃人!德妃娘娘突然昏迷,并非疾病,而是有人暗中加害,若不及时找出凶手,只怕娘娘就没命了啊。”

赵恒一惊,是啊,无论怎么样,无论是巫是蛊,总之先救人才是正理,而且,他心里隐隐另有想法,后宫森严,可就算这样娥娘也会被人所害,万一那暗中人朝自己动手,自己能躲得过去吗?

想到这里,他一脸后怕,肃然坐正了身子:“德妙,朕予你便宜行事的权力,任你宫中行走,彻查凶手。”

德妙欣然下拜:“贫道领旨。”

雷允恭暗喜,快步引着德妙退下。

第一百六十一章 风雨欲来

洞明露出忧虑之色,微微侧首思索一下,对赵恒道:“陛下,既是有人加害德妃娘娘,恐怕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还请陛下恩准我北斗司派员入宫,保护陛下和娘娘。”

赵恒犹豫一下,摇头否决:“宫中本有禁卫,何必多此一举。再者,魇术也好,蛊术也罢,都是些杀人于无形的邪术,使些武士贴身保护又有何用。”

洞明焦急:“陛下!”

赵恒摇头:“不必再说了,朕自有考虑。你既说德妃是中了蛊,那就回去好好琢磨一下,如何解蛊!”

“臣遵旨!”洞明想再说些什么,可见他态度,只能无奈地退下。

太子犹豫了一下,凑近赵恒,小声询问:“阿爹,身边多些人保护总是更安全些,何况北斗司高人无数,为何你不肯让他们进宫呢?”

赵恒摇摇头,深深地望了太子一眼:“有些事,你现在不必知道!”

出了皇宫,洞明心事重重的回到北斗司,刚进议事厅,众人就纷纷上前关心询问。

隐光:“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如此着急宣你入宫?”

洞明放下药箱,叹了口气,缓缓道:“德妃娘娘今日忽然晕倒,宫中御医束手无策,于是陛下便宣我进宫,为德妃诊治。”

开阳皱眉:“德妃娘娘病的很重吗?”

洞明摇了摇头:“德妃娘娘不是生病,而是有人对她下了蛊!”

众人震惊,柳随风更是脸色大变:“蛊?我听说那是盛行于南方苗疆地区的一种东西?”

洞明点点头:“不错!德妃娘娘在深宫之中,居然中了蛊,这本就十分蹊跷了。我更担心,会有人借此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太岁不解:“凶手是谁,抓出来不就行了,为什么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洞明摇头:“陛下还找了德妙入宫,而德妙告诉陛下,德妃娘娘是中了魇术。”

开阳失声道:“巫蛊!”

除了太岁瑶光,其他人几乎瞬间想到了汉武时期的巫蛊之祸,一个个脸色都阴沉下来。

太岁有些纳闷:“什么巫蛊?”

开阳:“你方才所说盛行苗疆的那种虫蛊,也叫毒蛊。以人的生辰八字为引,暗中以巫术加害的,就叫巫蛊了。”

隐光也严肃起来:“其实毒蛊也好,巫蛊也罢,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做个人偶,写上被害人的生辰八字,插上几根银针,那就是罪证!故而极易伪造!”

洞明脸色黑得吓人:“所以,一旦发生巫蛊案。难免有人趁机兴风作浪,陷害他人!”

众人面面相觑,柳随风更是少有的神色沉重:“若真兴了巫蛊案,恐怕京师百万人口一夜之间都会跑光。”

“有这么严重?”太岁大惊。

柳随风缓缓点头:“有史为鉴,谁不敢受到牵连?据说,当年汉武时期因为巫蛊案死了最少几万人,受到牵连入狱或是贬低者,更是不计其数。就像隐光前辈所说,这种案子证据最容易伪造,若有人想陷害他人,只要随便弄个人偶就行了,到那时,人人自危,京城谁还敢呆?”

隐光也点头,脸色沉重道:“前朝唐太宗的王皇后就因此被废,纵然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受此蒙蔽,先有陈阿娇皇后因为巫蛊被废,后有卫皇后又因巫蛊案惨死,其中还牵扯到两位公主一位太子,大臣勋贵被因此而处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太岁大惊:“竟然这么严重!”

洞明忧心忡忡的感慨道:“巫蛊案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但发生,每次都会有人借机大做文章,清除异己。我只怕眼下这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再也无法保持这表面的平静了。更可怕的是,一旦发生这种案子,不但京城里,就算地方上也会人人自危,上下离心,而如今契丹西夏对我大宋虎视眈眈,若是趁机举兵…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都静下来,想到可能出现的那种天地翻覆的场景,一个个不寒而栗。

好一会儿,开阳才犹疑道:“德妃娘娘与世无争,谁会害她呢,可别是有人想要加害陛下,却误中副车!”

隐光:“对啊!洞明,当此多事之秋,咱们北斗司该派人进宫保护陛下才是!”

洞明一脸无奈:“我说过了,可惜陛下不准。”

隐光若有所悟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陛下这块心病,还没有去啊…”

太岁好奇地询问:“心病?陛下有什么心病?”

洞明摇头,默然走开。

太岁看着洞明的背影,一脸的莫名其妙,转头看了眼一直默不出声的瑶光,好奇道:“你今天怎么这么老实?”

瑶光不耐烦的翻了个白眼,转头朝外走:“这种事我又掺合不上,理那么多干嘛?”

太岁怔了下,也笑了:“没错,管他天翻地覆,反正不关我事,不说了,我去练功啦!”

说着,他转头走了出去。

柳随风开阳对视一眼,都无奈苦笑,却又隐隐羡慕,古人诚不欺我,无知是福啊!

太岁刚出门,就见隐光负着手站在门前,仰望远方,面色愁苦,不由停下脚步。

这时开阳和柳随风走出来,柳随风跟众人打了声招呼,溜溜达达的朝外走去。

太岁撇了撇嘴,心知这家伙之前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可转头又变回原来的德性了,估计不是去红袖招,就是去寻芳阁了。

“隐光前辈,防御使大人怎么那副模样,咱们北斗司不能入宫么?”太岁站在隐光身后,想了想问道。

隐光听了太岁的话,轻轻叹了口气,转过头看他一眼:“其实,我北斗司原本就是皇帝最亲近的卫队,怎么可能不许入宫,只是…”

太岁和开阳都看向隐光,一脸好奇。

隐光犹豫一下,道:“当年,太祖皇帝急病驾崩,民间有‘斧影摇红’的传说,说是…”

见他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开阳见状,不禁微微一笑:“这里又没有外人,隐光前辈何妨直言。”

开阳微笑着转头看了太岁一眼,向他解释:“所谓‘斧影摇红’,是说太祖皇帝驾崩当晚,太祖的弟弟后来的太宗皇帝曾与他在殿内饮酒,有宫人听到兄弟二人发生争吵,还看到殿内墙上,出现太宗皇帝举斧砍向太祖皇帝的影子。接着,就传出太祖皇帝驾崩,传位于二弟太宗的事,所以民间有许多传言。”

隐光面带隐忧,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不只民间,我北斗司也因这个谜,发生了分裂。”

太岁一脸吃惊,开阳也惊讶地看向隐光:“发生分裂?这件事,连我都未听说过。”

第一百六十二章 辛秘往事

隐光点了点头:“是啊,那时,你还小,你师父已然是我北斗司的一员,不过,这是我北斗司的痛事,也是丑事,有什么好宣扬的呢?所以,不只你师父没告诉你,我们对北斗司后进的人员,也从未提起此事。”

想到往事,一向洒脱的隐光也有些唏嘘,顿了一顿,又看看二人,觉得这件事也应该让他们知道了,这才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不过如今既然事涉从我北斗司中分裂出去的那些人,我觉得,还是把当年这件事告诉你们为好,你们跟我来!”

隐光当先向前走去,开阳和太岁相视一眼,举步跟上。

带着二人回到自己房里,隐光在桌前坐下,向二人随意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自己坐吧。”

开阳和太岁在桌旁坐下,看着隐光。

隐光也不废话,直奔主题:“开阳方才所说的没错,‘斧影摇红’的说法流传甚广,不仅民间百姓议论纷纷,就是朝廷中许多人也心存疑虑。其中反应最激烈的,就是我北斗司上一任隐光星君。”

太岁一脸好奇,开口询问:“上一任隐光星君?是前辈您的师父吗?”

隐光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我北斗司的官职,并不是师徒传袭的。开阳继承了她师父的职位,是凭着她自己的本事。”

太岁点了点头,隐光吁了口气,继续解说:“北斗司,是上一任洞明星君和上一任隐光星君联手创建的,所以,他们二人就是我北斗司草创的第一代。第一代洞明星君,你们都知道了,乃是我大宋开国皇帝的方外好友陈抟道人,而第一代隐光星君,却是我大宋太祖的第一心腹――苗训。”

太岁和开阳一脸惊奇地看着隐光。

开阳皱眉起漂亮的眉毛:“苗训?我听说过这个人,据说当年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可是做为太祖身边第一高手护卫,他却没有接受太祖的封赏,不肯入朝做大官,依旧追随太祖,担任近卫。”

隐光苦笑点头:“不错!说起来,建立北斗司这样一个衙门,就是苗训向太祖皇帝提出来的,作为太祖的方外至交,陈抟道人只是挂名帮忙,所以整个北斗司的组建几乎全靠苗训一人,也因此,我和现任的洞明都不清楚我北斗司曾经招揽过多少高手。”

太岁缓缓点头:“原来如此!”

隐光道:“太祖急病驾崩后,苗训认定是继位的太宗皇帝害死了他,矢志复仇,要杀了太宗,把皇位抢回来,还给太祖的儿子――如今的八贤王。我北斗司中一部分人不赞成他的主张,留下了。另外一些人,却追随他而去,从此离开了北斗司。”

太岁和开阳听得入神,开阳忍不住追问:“他们真的去刺杀太宗了?”

隐光缓缓点头:“不错!可太宗身边不乏高手,太宗本人也是一个武道大行家,他们失败了。从此,他们就从江湖中消失了,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又有多少人还在。”

开阳和太岁面面相觑,开阳试探地询问:“因为这件事,所以太宗皇帝对我北斗司既用又防,不肯再让我们担任皇室护卫?”

隐光脸色苦涩:“不错!当今皇帝是太宗皇帝的儿子,先帝防着我们,今上自然也会有所提防。”

隐光看了二人一眼,神情凝重:“我今天之所以和你们说起这件往事,是因为…偃正,很可能就是当年追随苗训离开的北斗司高手之一。偃正既然大隐于朝,必然有所图谋,看来他们并没有放弃夺回皇位,还政于太祖一脉的打算。他们是北斗司的前辈,又隐在暗处,你们要对付他们,须得处处小心。”

太岁和开阳脸色凝重地点头。

开阳说道:“这件事,等文曲和瑶光回来,我也得告诉他们一声。”

隐光点了点头。

太岁开阳又坐了一会儿,转身出去。

出了门,太岁脸上挂起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开阳不由好奇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呃!”太岁愣了下,回过神儿,笑道:“我在想,既然皇帝不信任北斗司,那么,瑶光的藏兵术是怎么传下来的?这好像是一门刺杀术吧?”

开阳恍然笑道:“这其实也不算什么,一来瑶光的身份不同,再一个这门功夫皇室也有防备手段。”

开阳又笑了笑:“曹家一门六将,若真有异心,皇家岂能信任?而有了防备手段,自然就不惧她能携兵入宫,所以不放在心上。”

太岁一听,恍然点头。

延福宫寝宫内,刘娥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赵恒坐在床前看着赵娥,看着看着就打起盹来。

这时,周怀政从门外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小太监欲叫,周怀政连忙摆手,轻手轻脚的走到了赵恒身边:“官家,官家。”

赵恒被惊醒,有些茫然的抬头四顾:“娥娘醒了?”

周怀政摇了摇头:“官家,天色不早了,官家明日还要上朝,该回去歇息了。”

赵恒抬眼看着床上的刘娥,摇摇头,轻轻抓起刘娥的手:“朕不走,朕要留在这里陪她。”

周怀政轻声劝道:“官家,娘娘现在虽未醒来,身体却也没有更加恶化,官家不用太过担心。如果您不寝不食,就这么守在这儿,万一伤了龙体,娘娘醒来岂不伤心?”

“哎,身不由已啊!”

周怀政说得道理赵恒岂能不懂?无奈之下,叹了口气,恋恋不舍地站起来,替刘娥掖了掖被角,又深深地望了刘娥一眼,举步向外走去。

赵恒站在床前,几个太监围绕在他旁边捧着各种洗漱用具,周怀政为他更衣。

有巡逻的侍卫的影子印在窗户上,赵恒看了一眼:“今晚的守卫加强了?”

“是。”周怀政脸色担忧:“宫中不太平,老奴已经加强了官家、太后以及太子殿下身边的警卫。”

赵恒点点头,伸出手臂让左右为其宽衣。

周怀政欲言又止,赵恒瞥到他的模样,皱了皱眉:“有什么话就说吧。”

周怀政一边帮赵恒宽衣,一边劝解:“虽说加强了警卫,可老奴还是不放心呐。北斗司当年虽闹过乱子,可留下来的人,都是忠于官家的,北斗司的人都是有大本事的,官家何必弃而不用呢,官家身负整个天下,这要一旦出点什么事情,那可是会动摇国本的呀。”

赵恒沉默不语。

周怀政扶着赵恒走到榻边,为他撩起帐帷:“陛下就算不喜欢他们,为着娘娘着想,也该召那些人进来…陛下是万乘之尊,娘娘身子骨儿也弱着,这要是有哪个狗胆包天的小贼做点什么事儿…咱们玉瓶儿怎么舍得跟瓦罐碰?”

赵恒坐到榻上,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顺势躺下,周怀政忙为他盖好被子。

赵恒双手枕头,轻叹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当年那件事,毕竟过去很久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帅太监

赵恒抬眼望着宫墙一角,脸上神色不定,怔忡良久。

周怀政谨身恭立,不敢说话。

赵恒闭上眼睛,手臂放下:“明日,宣北斗司进宫吧!”

“老奴遵旨。”周怀政欢喜行礼,小心的退下。

周怀政从殿内走出来,雷允恭迎面走来,看到周怀政,停步脚步上前问道:“今儿轮到周公公当值么?官家可是已经歇着了?”

周怀政淡淡地瞟了他一眼:“官家已经歇息了,你有什么事?”

雷允恭轻笑一声:“哦!没什么,咱家来,就是想提醒周公公,近来宫中多事,还该加强侍卫才是。”

周怀政回以淡笑:“放心吧,明天陛下就会召北斗司派员入宫护驾,有北斗司的人在,谅那歹人也再下不得手。”

雷允恭呆了一呆,惊讶地看着周怀政:“北斗司?先帝可是说过,北斗司不得担任内廷侍卫。”

周怀政轻哼一声:“非常时行非常事!何况,这是当今皇帝的旨意,怎么,你雷公公不满意么?”

雷允恭笑容可掬,连连摆手:“不不不,雷某怎敢质疑陛下的旨意。呵呵,有北斗司入宫警卫也好。”

周怀政淡淡地瞟了他一眼,举步离开。

雷允恭欠身向周怀政施礼:“送周公公。”

等周怀政走远,雷允恭慢慢直起腰来,眼珠转了一转,嘴角不屑地一撇。

次日一早,北斗司众人皆身着公服,拱揖听旨。

周怀政身后站着四个小太监,扫了一眼,轻咳一声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敕北斗司:北斗司国之柱石,多奇人异士!今宫中不靖,北斗司可择男女要员中武艺高强者入宫,护卫皇帝、太后、太子等皇室要员之安全。敕如右牒到,奉行。乾兴元年二月七日。”

周怀政念完圣旨,北斗司众人齐齐长揖:“谨遵圣谕!”

洞明上前双手接过圣旨。

周怀政办完了差使,又嘱咐道:“防御使大人,宫中情形诡谲,陛下的安危,可要拜托你北斗司了。”

洞明肃然:“北斗司必竭尽所能!”

周怀政点点头,带着四个小太监转身离开。

洞明缓缓拱手:“送,周公公!”

等周怀政等人走远,众人马上围到洞明身边,隐光有些惊讶:“陛下居然改变主意了?”

洞明转身,朝向众人:“文曲,即日起你入东宫,保护太子,要注意太子的饮食起居,不能让任何人抓到机会,伤害太子。”

柳随风抱拳:“是。”

洞明又看向瑶光:“瑶光,你守在德妃娘娘左右,小心看护。”

瑶光抱拳应道:“是。”

  如果觉得大宋北斗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大宋北斗司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