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大宋北斗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斗姆天尊得意冷笑,徐徐道:“此时言败尚早。本尊…还有一招伏棋。”

说完,他沉默片刻,低声狞笑起来。

皎洁月光从地宫顶上的洞口洒下,清冷的照在穿黑衣披黑斗篷戴似鬼似神狰狞面具的两名神秘人身上,云雾迷蒙中,二人的身影犹如九幽恶鬼,显得分外阴恶。

第二天一大早,刚吃过早饭,丁谓府中就迎来了宫中旨意。

传旨的是丁谓的老熟人雷允恭,此时的雷允恭,神色冷漠,身侧站着两列小太监,昂然的立于丁谓面前。

“陛下口谕:念丁谓还有些苦劳,朕对他的糊涂事就不深究了。明日早朝,让自辞官,乞归故乡吧,也算朕给他的一点体面!!”

丁谓眼神迷茫,似乎没听清雷允恭在说什么,一时无言。

“丁谓,还不领旨谢恩?”雷允恭等了一会儿,见丁谓一言不发,眉头一皱,沉声喝道。

“啊?”丁谓愣愣的抬头,看着雷允恭。

“还不领旨谢恩?”雷允恭有些不耐烦。

丁谓回过神,浑身轻颤,绝望地叩首在地,闭眼涩声道:“老臣…领旨谢恩…”

雷允恭眼睛斜睨了一眼丁谓,神色恢复了冷漠,淡声道:“咱家已把圣上口谕传到,丁相公,你好自为之吧。”

说着,他一甩袖子,转身带着小太监们离开。

雷允恭一走,丁谓马上万念俱灰瘫坐在地,双目失神,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

一旁侧厅里,丁夫人快步走出,蹲下身摇晃着丁谓,哭诉着询问发生了何事:“老爷,你为何突然要告老还乡?老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老爷你说啊?”

丁谓被她摇得身体不停晃动,可他此时眼中神采全无,一句话都没说。

第二百一十一章 暗流再起

夜里,丁谓和夫人躺在床上已经睡熟,窗前桌上一盏烛台发出啪啪的轻响,一只飞蛾落在桌上,翅膀上冒起黑烟。

“不要啊!”这时,床上丁谓突然惊坐起来,大呼出声,显然噩梦缠身。

他汗流浃背,慌忙摸向自己的脑袋脖颈,发现头颅还在,不由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他从眼角忽然看到有一双脚立在床边,吓得他惊恐后仰,瞬间看到一张似鬼似神的面具。

丁谓在床上连连后退,忽然想起自己的夫人一直睡着,他赶紧晃动自己的夫人,却如何都晃不醒。

“夫人!夫人!”

斗姆天尊不以为然道:“我点了她的昏睡穴,她暂时醒不了。”

丁谓连咽着口水,胆战心惊问话,声音不自觉的发抖:“你、你是何人?”

“我是何人?”斗姆天尊冷哼一声:“你当初七年时间完成原本需十五年才能建造完成的玉清宫,从而名声大噪,封侯拜相,如果不是我命偃正全力配合,你以为你能成功?“

丁谓闻言怔愣:“什么?偃正?你命令偃正?你究竟是谁,偃大匠为什么要听你吩咐?”

斗姆天尊不答,接着说道:“到后来你为了邀宠,盛情邀请德妙进京,可她偏偏惹上了人命官司。如果不是我暗中帮你们毁灭罪证,逼泰安知县翻供,不但她要完蛋,就连你,也要灰头土脸。”

丁谓突然惊闻此事,不由骇然,惊愣地看着斗姆天尊:“你…你到底是谁?”

“我是谁,并不重要!你现在该关心的是你自己,大难临头,尚不自知!”斗姆天尊冷笑。

丁谓一听,顿时垂头丧气,是啊,等天一亮自己就要乞骸骨了,还想那么干嘛?

“唉!老夫一生追求功名利禄,如今尽是一场空,不日就要告老还乡了,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大难临头?”

斗姆天尊仰天笑了几声,忽地低头,凌厉地看向丁谓:“你以为,皇帝真的不想杀你?天真!”

丁谓一惊,身子猛地一抖:“你说什么?陛下…陛下想杀我?”

谁知斗姆天尊却摇头道:“不,皇帝当然不想杀你…”

丁谓松了口气,疑惑地看向斗姆天尊:“那么?”

斗姆天尊冷笑:“皇帝现在不杀你,是想留着你,等太子继位之后再杀,用你的人头,为新皇帝立威!”

丁谓惊住:“什么?”

斗姆天尊冷冷地从袖中甩出几本账册和奏折,丢到丁谓怀里。

丁谓赶紧捡起一本,就着灯光翻看。

斗姆天尊讥讽道:“你看看,这是我从宫中盗出来的东西,除了你贪污的账册,就是御史弹劾你的奏章,你以为,皇帝为何留中不发?是为了他的儿子啊,呵呵…”

丁谓看着账册,惊恐万状,越想,越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见他神色大变,斗姆天尊轻哼一声,缓缓弯腰俯视着丁谓,声如恶魔:“你已走投无路了,但是你只要肯归顺于我,我不但能保你一命,还能保你富贵荣华,甚至更进一步,封侯封王,也不在话下。”

“你是谁?我如何能信你?”丁谓一惊,但到底是多年宰辅,定力自是不凡,当下抬头直视对方,神色也变得沉着起来。

但斗姆天尊见此却冷笑连连:“不信我?你…还有第二条出路么?”

他的腰弯得更深了,对丁谓低低耳语几句。

听了几句,丁谓刚刚恢复沉稳的面色大变,目瞪口呆看着对方,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斗姆天尊不以为意,伸出手慢慢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按我说的做,你就能,逢凶化吉!否则…你自己应该明白!”

说完,他身影一个恍惚,瞬间消失,好像之前从没出现过一样。

丁谓愕然,摇摇头,四处看看,根本找不到对方身影。直到他低头看到自己手中奏章,这才肯定,之前发生的一切不是幻觉。

大庆殿中,太子赵祯坐于皇位之上,俯瞰殿下众臣子,神情略显紧张。坐于太子身旁的皇后刘娥,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母子相望,轻轻颔首鼓励。

雷允恭一扬拂尘,高声宣唱:“陛下龙体有恙,暂时不能料理国事,即日起由太子监国,皇后听政。各位大臣,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这时,丁谓捧笏而出:“皇后娘娘,陛下只是龙体有恙,还是病情沉重?”

刘娥微微一怔,冷峻地看向丁谓:“丁相公这是何意?”

丁谓脸色有些苍白,但此时却一脸严肃,抬头看向刘娥,沉声道:“娘娘,陛下的病情,可瞒不得人,如今已是天下皆知,自欺欺人,与民何益?”

底下不少大臣小声议论。

丁谓一脸大义凛然,上前一步,继续道:“老臣一生为赵宋江山殚精竭虑,忠心耿耿,当此时候,不敢不直言进谏!皇后娘娘,臣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实则是中了奇毒,无药可解,如今已是危在旦夕。而太子年少,岂可当国?”

说着,他霍然转身,面向群臣,慷慨陈辞:“昔日,我大宋开国太祖驾崩,本应传位于皇子。只因皇子年少,为社稷黎民计,太祖不传皇位于皇子,而是传位给了皇弟,即为我大宋太宗皇帝!故此,兄终弟及,也算是我大宋朝廷的规矩之一!如今太子年少,天子病危,老臣以为,当循旧例,请天子废太子位,改立八王为皇太弟!”

丁谓此言一出,大臣们纷纷震惊,哄的一声乱了起来。

台上刘娥大怒,愤然起身,指向丁谓喝道:“丁谓,你大胆!竟敢妄议立储!”

太子有些紧张地看向母亲。

丁谓徐徐转身,面向刘娥,夷然不惧道:“八贤王勤政为民,威仪天下,受万民敬仰。拥八贤王为皇太弟,是民心所向。更何况,先皇太宗帝继承大统时,曾许诺,将来势必将皇位还给太祖子孙。那么!眼下朝局,臣以为,应当拥八贤王为皇太弟!有何不可!臣一片公心,何来妄议!”

他神色凛然,一番言辞恳切,底下已有不少大臣议论中表示认可丁谓的的说法,也有不少大臣站出来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刘娥脸色大变,眼中露出惊慌之色,但紧接着又强行忍住。而一旁太子却小脸苍白,一时不知所措,只能惶恐的看向母亲。

刘娥沉吸口气,目光扫向底下百官,心里凄然,正要开口说话。

就在这时,寇准捧着笏板出列,转过身怒目圆睁的看着百官,又怒视丁谓一眼,厉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太宗皇帝时候的事,岂可强行附和当前情形?八贤王固然宅心仁厚,恩泽天下,可若是他在此时被立为皇太弟,天下百姓会如何说他?对我大宋虎视耽耽的各方势力会不会趁机作乱?”

寇准声如洪钟,震得满朝文武一怔,又是一阵窸窣议论,方才还出列附议丁谓的大臣,神色都犹豫起来。

震住了场面后,寇准转身看向台上母子,再言道:“此时另立新帝,如同制造内乱,动摇朝纲,给外人以可乘之机!万万不可!”

听了他的话,百官议论再起,很快有人捧着笏板出列,朝台上刘娥和太子躬身行礼,口称:“臣以为寇相公所言有理。”

“臣附议。”

“臣附议。”

:求点赞!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八王拒储

丁谓斜眼看了看寇准,侧耳听着朝中细碎嘈杂的议论声,丁谓暗动心思,再次谏言:“太子监国,则主少国疑!岂不等于自毁社稷!况且,兄终弟及,在我朝并非没有先例,以八王之贤德,一旦被立为皇太弟,必然天下归心,万民拥戴,又何致产生内乱?”

许多臣工又是一怔。

届时,朝中乱作两派,有支持寇准的,有支持丁谓的,双方激烈争论起来,整个大殿里乱哄哄的闹成一片。

刘娥站在上面,看着争论的群臣,心中发寒,暗暗握紧拳头,心中暗暗后悔:“早知如此,昨日就该直接下旨,罢了丁谓的宰相之职!陛下一念之慈,给了丁谓机会啊!”

她有心说些什么,可毕竟刚刚被册为皇后,心里也清楚,自己此时还没什么威严可言。这些大臣们就算表现恭敬,但心里却不一定在乎自己。特别是寇准,此时虽然在帮着太子说话,可刘娥注意到,他从始至终都没称呼过自己一句皇后。

对皇后之名,刘娥其实并不太在乎,就像她之前与赵恒说的一样,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别人承认与否,又何必在意?

但是,她不在意自己皇后之名之位,却不能不在意太子的名份。

好在她到底是见过世面,又熟读史书,心里很清楚,在眼下这种时候,万言不如一默。自己不说话还好,万一张嘴说错了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可能惹出无法想像的后果。

想明白了这一点,刘娥深吸口气,扭头看了眼满脸惶然的太子,嘴角挤出一丝强笑,给他递了一个安慰的眼神,缓缓坐下。

转眼半个时辰过去,下面两派大臣还在激辩,看着他们一个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当着自己和太子的面就无所顾忌的大声讨论着废立之事,刘娥脸色越发铁青,紧紧握着有些慌乱的太子的手,一言不发。

一片嘈杂中,一声太监尖利的高呼,令全场突然安静下来。

“八贤王到!”

众大臣听闻八贤王上朝了,纷纷向左右让开。刘娥脸色有些发白,握着太子的手不知不觉加了些力,疼得太子脸一抽。

好在太子年纪虽小,但毕竟出身摆在那儿了,比起一般同龄人要懂事得多,尽管手上疼痛,但仍强忍着一言不发,两眼熠熠的看向八贤王,露出一丝期待。

八贤王一身蟒龙袍,头顶紫金冠,面色惶急的快步上殿。

到了殿中,八贤王当先抬手向皇后娘娘揖礼,又朝太子递了一个安心的眼神,转身看向众列大臣。

八贤王声音沉磁,器宇轩昂道:“诸位大臣为官多年,难道只剩下一肚子诗书礼仪,至今还不懂辅政治国吗?枉费我赵宋皇家,推心置腹地要与士大夫们共治天下!”

八贤王一番话说得刚烈,激得满朝文武瞠目结舌。

他神色稳重,不怒自威,见低下大臣们都不说话,这才又道:“当今圣上公平直正,明德惟馨,治理出如此富饶天下,你们是要否认这咸平盛世的功绩吗?太子乃宗室首嗣,天位所属,自正位东宫以来,克俭端重,毫无瑕疵,岂可言废?”

众人噤若寒蝉。

丁谓见状,惶恐上前:“八贤王,老臣也是为了…”

“你住口!”八贤王怒喝一声,打断丁谓,目光如炬,扫视整个朝堂,俄而转身,向皇后和太子行礼。

“皇后,太子,赵德芳在此一诺,绝不继承皇位,誓此一生效忠赵宋江山,若违此誓,神鬼共诛之。”

八贤王一席话,说得丁谓目瞪口呆。

皇后刘娥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太子快步走下御座,到了八王面前。

刘娥激动地看着八王,对身旁太子道:“儿啊,还不谢过你八叔扶保之恩!”

太子听了,忙向八王长揖:“八叔,侄儿定当励精图治,以谢八叔扶保之恩!”

八王急忙上前搀扶,恭敬道:“太子怀瑾握瑜,定能大有作为。”

见八王如此表态,百官大臣们也算是明白了,这事儿过去了,以后不用再提了。提也没用,反而会获罪于皇室,里外不讨好。

底下寇准欣慰地笑了,一边缕须,一边点头,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

而另一边,丁谓则满脸沮丧,眼中更是露出绝望之色。

龙椅旁,雷允恭依旧稳稳地站在御阶上,轻轻撩了一下眼皮,又慢慢垂下。

寝宫中,赵恒咳嗽不止,刘娥坐在榻边扶着他,脸上满是担忧。

好一会儿过去,赵恒才算咳完,慢慢攥紧手帕,但仍露出淡淡血丝,看得刘娥眼圈一红。

“现在…不能罢他的官了。”赵恒喘息着道。

“怎么?”刘娥一怔,神色不解,她虽精明,但毕竟不是天子,没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没那种眼界,想法也自然不同。

在她看来,丁谓妄言废立,就算不斩杀,也应该马上罢官流放。

“丁谓刚刚提议由老八继位,此时罢他的官,不管什么理由,天下人都只会认为…认为…咳咳咳咳…”

刘娥连忙轻抚赵恒的背,一脸悔恨:“我明白了!没想到一念之仁,留下这么个祸害!”

赵恒舒服了一些,轻轻喘了口气,慢慢靠在被上,长出口气:“幸好,老八无意于皇位,当众表态,打消了他的妄念。”

“可是,丁谓显然是孤注一掷了,他为相多年,党羽重多,恐怕不会就此罢休。”刘娥有些担心。

赵恒轻轻点了一下头:“我明白,所以…才…才召人来,商议后事。”

刘娥听到“后事”两字,眼圈儿一红,默默抹泪。

这时,周怀政蹑手蹑脚地走进来,低声对赵恒禀报:“官家,三位大臣到了。”

赵恒点点头,又坐正了些。

周怀政忙摆摆手,宫娥和太监们都低头退下,他自己也踮着脚步,快步走出去。

片刻后,周怀政引着寇准、杨亿、温仲舒三位大臣进来。

三人向皇帝长揖:“见过陛下!”

赵恒闻声,微微抬眼,看着三人气息微弱说道:“都免礼吧!”

“是!”寇准、杨亿、温仲舒三人起身,皆恭敬上前,周怀政悄然走到一旁书案旁执笔站定。

刘娥抬袖擦擦眼泪,退了出去。

“朕…不行了。今日召你们来,是要拟立传位遗诏…”刚走出门,里面就传出赵恒虚弱的声音,刘娥脚步微微一顿,继续前行至前殿。

殿内除了大门洞开区域白亮,其他区域则被对比得晦暗无光,就好像刘娥此时的心情一样。

她杵立在前殿门前,裙幅挽迤三尺有余,一身凤披,却柔弱的不如一般普通女子。

门外的阳光恰好照进来,照在她泪痕斑驳的脸上,熠熠生光。

刘娥缓缓闭上眼睛,眼泪默默流下。

过了一会儿,她摆了摆手,声音疲哑的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吧。”

“喏!”跟在她身后的众宫娥侍女都是福了一礼,柔声应是。

待侍女们转身退出殿门时,顺手将殿门关上。

殿门渐渐闭上,整个大殿里只剩下一道孤寂的身影,过了一阵,刘娥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除了哀色,还有一丝倔强和不甘。

:求点赞!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传位遗诏

炎阳炙人,令人心燥烦乱。

午门外,丁谓满头大汗,将官帽揽抱在腰间,徘徊于宫门前,不时以方巾作扇兜风,擦拭额头和脸颊的汗水。

他愁眉苦眼,望着天估算着时辰,嘀咕道:“这都几个时辰了?他们也该出来了吧?”

丁谓话音刚落,远远的就瞧见了寇准、杨亿、温仲舒三人心事重重地往宫外走来。他连忙戴上官帽,整了整衣袖,大步朝他三人迎去。

寇准三人看见丁谓迎来,不由一顿身形,都是皱眉。

“丁老鬼冲咱们来了。”杨亿胳膊肘朝身旁温仲舒撞了撞,下巴一扬。

“别是他听到什么风声了吧?”温仲舒眼中透出厌恶之色。

“传位遗诏一事,现在声张不得!两位大人先走,我来对付他!”寇准看着丁谓,眼中露出疑惑,但他实在太了解这位老对手了,当下对温杨两位低声嘱咐道。

杨亿和温仲舒微微点头,警觉地看着丁谓,又迈开了步子。

丁谓赶过来,向三人拱手,脸上带着惊喜似的笑意:“哈哈,寇相公,杨学士,温枢密,这么巧啊。”

杨亿和温仲舒放慢了脚步,但并未停下,一边和丁谓拱手打招呼,一边朝外走。

“丁相公,好巧,好巧!”

杨亿:“杨某还有事情,不多聊了。”

温仲舒:“温某公务繁忙,先告辞了。”

二人匆匆走过,丁谓左右虚拦了一把,一见寇准站住,赶紧上前拉住寇准衣袖。

寇准微微一笑:“丁相公今天怎么有空,跑到这里来散心呐?”

丁谓叹了口气,脸色变得沉痛:“寇相公,你就别开我玩笑了。”

寇准鼻息一哼:“落得如今这步田地,还不是你咎由自取?”

  如果觉得大宋北斗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望古神话之秦墟大宋北斗司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