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大宋北斗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哈梵和另一个带着面具的神秘人呢?”谛灵眼睛缩了缩,紧接着又问道。

洞明微微一笑:“哈梵已经被我们擒获,现在囚禁在天牢,只是那能驭使雷电的神秘人,则被哈梵杀掉了。”

“死了?”谛灵神色不变,沉吟片刻后说道:“家师地藏丧命于哈梵之手,贫道此番入世,只为报师门大仇,希望先生能把哈梵交给贫道,让贫道手刃仇人。”

洞明一听,马上摇头,神色严肃。

“此事万万不可,那哈梵虽然可恶可恨,可他毕竟是辽国国师,杀了他固然痛快,但后果太严重了,甚至会就此引发两国大战。到时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道长又岂能心安?”

说到这里,洞明摊了摊手,露出苦笑:“更何况,就算我答应把他交给道长,朝廷也不会答应,陛下和太后也不会答应啊!”

谛灵一脸失望,还要说话,这时一旁玄玄子出声打断。

“师兄,既然哈梵已经被擒,那神秘人也生死不知,两个罪魁祸首都已经遭了报应,以后的事,不如就交给官府去办吧。你我到底是世外之人,又何必太过执着?听师弟一句劝,咱们还是回山吧!”

谛灵摇头,神色悲痛又透着倔强:“师弟不必劝我,大仇一日未报,我岂能静下心来修行?就算回到山中,也不过是煎熬度日罢了。再者,当初师叔和朝廷曾有约定,找到推背图后要将其毁去,此事至今没有结果,若现在就回山,师叔问起,你我如何交待?”

玄玄子摇头叹息,不再规劝。

洞明在一旁听着也跟着感慨叹息:“唉…道长,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那哈梵身份敏感,不能妄动。至于推背图你倒尽可放心,只要一寻到,我们马上就会将其毁去。”

谛灵一听,马上疑惑的看向洞明:“那副偈语真的那么难?这么长时间还没破译出来?”

一提起这事儿,洞明也只能摇头苦笑,叹息一声:“道长有所不知,那副偈语字句并不多,分开看每个字的意思都能看懂,但是连在一起就让人看不明白了,可以说毫无规律可言,我们试了很多办法都解不开,只能慢慢来了。”

谛灵缓缓点头,沉默下来。

可没多久,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猛然一亮:“洞明先生应该知道,推背图本就出自我道家两位祖师之手,偈语里很可能也会掺杂些道家术语,若真是如此,你们当然是看不明白的,何不让我们看看呢,或者会有所发现!”

“咦?这倒是个办法!”

洞明露出欣喜之色,但紧接着,他又犹豫起来,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之色:“这个…事关重大,本官不敢做主,容我进宫请示陛下与太后再说吧。”

谛灵和玄玄子都理解的点了点头。

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秘面具人

夜色如稠,乌云遮天,天地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房间内点着烛火,乙辛脸上透着焦急和惶然之色,正在屋子不停踱步。

“国师已经失踪六天了,这么长时间过去,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当初出使大宋时就跟陛下约定好,每十天传一次消息,可眼看着再过三天就到了约定之期,若国师再没消息…这可如何是好啊?”

乙辛素有大志,此次出使宋国,为的就是立功升官,对于哈梵,他心里其实是鄙视的。在他眼中哈梵就是一个武夫,一个被人驱使的刀子。顶多就是这把刀足够锋利,可以用来杀人罢了。

不过,虽然他心里对哈梵很不屑,可架不住皇帝陛下看得他啊。

此次出使,哈梵为正,自己为副,从这点上就能看得出来二人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地位了,若是哈梵真出了事,自己又岂能得了好?

“唉!”乙辛长叹一声,停下脚步,心里暗恨不已。

你说你一个堂堂国师,身份地位何等尊贵,一些事情,就非得亲自出马吗?现在好了,闹得生死不知,你死就死了,可别连累我啊!

就在乙辛心里骂娘的时候,传来了敲门声。

“大人,该吃晚饭了。”丫鬟在外面叫道。

“滚。”乙辛怒喝一声,心里暗骂:吃,吃个屁,最多三天,如果再没哈梵消息,所有人都别再想吃饭了。

门外丫鬟不敢多言,脚步快速远去。

“唉!”乙辛继续长吁短叹,过了一阵,门外再次传来了敲门声。

乙辛大怒,快步往门口走去,拉开门的同时大骂:“让你滚没听…”

可不等他说完,眼前突然出现一根手指,直直的点在胸口上。

“呃!”乙辛闷哼一声,只觉身体一软,整个人就朝后倒去。

不等他倒下,一个全身黑衣,脸带面具的神秘人快步走进来,一闪身来到乙辛身后,小心的扶住他,把他放在椅子上。紧接着他回到门口,警惕的朝外望了望,见没惊动什么人,这才轻轻关上了房门。

乙辛惊恐万分,可此时被点住了穴道,既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只能骇然的任由那面具人摆布。

面具人走到他面前,认真的看着乙辛好一会儿,才哑着嗓子,低声说道:“我问,你答。听话,我就不会伤害你。明白了眨眨眼。”

乙辛连忙眨眼。

面具人点头:“很好。”

他走到一旁,坐在乙辛对面问道:“你知道我?”

乙辛眨眼。

面具人点点头:“那就好办了。”

说完,面具人手指在乙辛身上连点,解开了他的穴道。

解开穴道后,乙辛长呼口气,想站起身,但被面具人一抬手按住。

“时间不多,我长话短说。我知道他被囚禁在哪里,今晚我先去查探一番,明日就去救他出来。你把国师打造的火器交给我,我需要些利器开道!”

乙辛惊喜,刚要开口询问就被面具人低声打断:“我说了,时间不多,有什么话等救他出来你自己问,现在把火器交给我。”

乙辛连连点头:“好!”

后宫,太后刘娥一身锦袍,肩头披着一层薄薄的羊绒毯子,柔美的脸上洁白如光,正斜倚在榻上翻看奏折。

塌下不远处,站着一个清秀俊逸的小太监,正在垂首等候。

过了一会儿,刘娥放下奏折,揉了揉稍显干涩的双眼,随后伸手接过宫女端来的热茶,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这才看向小林子。

“小林子,我儿最近出宫,都与什么人接触?”

小林子神色从容的躬身行礼,柔声道:“回娘娘,陛下每次出宫,都是去找北斗司太岁星君。”

此时的小林子已经身居高位,位列内务府总管一职。

所谓养移气居移体,一年过去,他已经不再是当日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太监了,说起话来,也是圆润柔和,虽然似男似女,但却带着一股独特的韵味,令人听了就心里舒坦。

对于宦官们来讲,巴结主子自然是必修课程,除此之外,无论是说话,走路,行礼,表情神态,待人接物…其实都有专门的学问。

可以看得出来,小林子很聪明,至少在仪表方面学得很到位。

刘娥听着他的声音,满意的点了点头,闭上双眼靠在榻上,沉吟道:“太岁嘛…我倒认识,你说说看,此人如何?”

小林子想了想,才慎重答道:“依奴婢观察,太岁此人虽然出身市井,但性格开朗,人品正直,对陛下也很关心爱护,算得上一位益友。”

太后脸色淡漠,朝旁边一伸手,很快有宫娥知机的递上茶杯,刘娥接过,闭着眼睛抿了一口,放下茶杯后,才不紧不慢的问道:“说说看,他们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小林子仔细想了想,柔声答道:“回娘娘的话,前几日太岁带陛下去了郊外放纸鸢,陛下玩得很开心。昨天在京里逛街,太岁带陛下尝了些淮南小吃,然后去仙踪楼喝茶,听了一段折子戏…”

“啪!”

刘娥一伸手把茶杯摔在塌下,脸色阴沉下来。

小林子吓得跪倒,赶紧闭上嘴巴。一旁伺候的宫娥们也一个个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也就是说,他们整天都在吃喝玩乐?”刘娥神色阴沉,声音中透着刺骨的寒气。

小林子身体一颤,知道太后是动了真怒,换了旁人如此惹怒太后,他一定不会多说,甚至若有怨仇,还会借机落井下石。

但是太岁却不同,不说当初的救命之恩,就算是后来的交往中,二人也早成了朋友。

小林子身为阉宦之人,心思最是敏感,他能感觉到太岁对自己很真诚,而且不像其它刻意结交自己的大臣似的,要么就带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地,要么,就是明面上阿谀奉承,背地里鄙视嘲讽自己的身份。

似乎在太岁眼里,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能谈得来的朋友。

这种平等交往的朋友,小林子以前根本没有过,因此非常珍惜。

也正因为有这份珍惜,所以见太岁发怒,他心里只是犹豫了一下,马上替太岁开口解释道:“倒也并非如此…”

他说到这里,偷偷抬头看了眼太后脸色,发现太后正怒视自己,连忙吓得低下头。

第三百一十二章 母子交锋

刘娥脸色阴沉,眼神冰冷:“说,说清楚!”

小林子声音颤抖:“回娘娘的话,为了不让皇上发现,奴婢不敢靠得太近,只在远处偷听他们交谈,发现太岁每每给陛下介绍东西,都会告诉陛下此物来历…”

“说重点。”刘娥轻喝。

小林子一颤,马上加快语速:“是!比如说,太岁昨天带陛下去尝淮南小吃,就介绍那些小吃的来历,价格,材料产地,以及类似的小吃在京里有多少家,养活了多少人,这些百姓靠经营这些东西有多少收入…”

刘娥听到这里,脸色稍稍好看了些,不过还是冷哼一声,挥了挥手:“行了,你下去吧。”

“是。”

小林子跪行退后几步,这才悄悄起身,退了出去。

一出门,他就身子一凉,发现不知何时,自己里衣已经被冷汗沁透,他抬起袖子抹了抹额头冷汗,心中苦笑不已。

太岁啊,兄弟我可就能帮你这么多了,你可千万别惹出什么麻烦来,否则谁都救不了你啦!

次日一早,下了朝后,赵祯几乎是小跑着回到寝宫里换上一身便装,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突然门外传来太监唱名。

“太后娘娘驾到。”

赵祯稍有些吃惊,娘亲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不过尽管心里疑惑,他仍是快步出门迎接,可他刚走到门口,太后刘娥就已经闯进来了。

几个太监宫女连忙垂首跪下,刘娥面无表情,朝外摆了摆手。太监宫女一个个连忙起身出去,不敢说话。。

这时屋里只剩下一对母子。

“孩儿见过母亲。”赵祯忙行礼拜见。

往日里刘娥在宫中一向穿着便服,可今天却少见的穿上了一身沉重繁琐的凤冠霞帔,站在小皇帝面前,威风凛凛,气势迫人。

赵祯有些透不过气来,一时不敢说话。

刘娥身形笔直,看着赵祯的一身便服打扮,本来就阴沉的脸色更难看了。

“我儿这副打扮,准备去哪儿啊?”

赵祯见母亲脸色不好,犹豫了一下,仍然实话实说:“儿子正准备出宫。”

“又是去找太岁?”刘娥声音冰冷,眼中透着寒光。

“是。”赵祯嘴角蠕动一下,点了点头。

刘娥深吸口气,强忍着怒火,缓缓踱步,走到一旁桌前坐下,淡声问道:“今天,又准备去哪儿玩啊?”

见她如此态度,赵祯有些不高兴了,眉毛微微皱起反驳道:“怎么是玩呢?儿子出宫是办正事儿。”

刘娥冷笑,斜睨儿子一眼,表情不屑:“正事儿?那说说看,是什么正事儿?”

赵祯此时的年纪本就处于青春期,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叛逆的年纪,在这个阶段里,最讨厌的就是被人问来问去,管这管那的。

这一点,是人的共性,无论是何种身份地位,就算是贵为天子,也是一般无二。

当下赵祯心里就有火气上涌,理直气壮的看向刘娥,硬声道:“川蜀大旱,有流民进京,听太岁说最近一段时间城南那边每天有富户在施粥,儿子就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有错吗?”

太后冷哼:“就这事儿?”

小皇帝看母亲态度,终于忍不住生气,声音大了起来。

“这事儿还小吗?流民一路从川蜀走路进京,要花多长时间?这么远的路,有多少人半路饿死?沿路的官员们都是怎么做的,有没有赈济灾民。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儿子不亲自去看看,又如何知道到底有多少流民,又如何知道官府是如何安置他们的?”

太后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猛得站起身,抬手指着小皇帝恨铁不成钢的训斥道:“你还记得自己什么身份吗?你是天子,你是皇帝啊!有流民进京,你可下旨命户部赈济钱粮,也可以下旨命工部择地修建棚房安置流民,这些事情只要你坐镇宫中一句话就能解决,有必要亲自出宫吗?哼,我看又是那个太岁出的主意吧?”

赵祯不服气的看着刘娥,气道:“娘,我看您是对太岁有成见。没错,这是太岁出的主意,但朕也觉得没错。每次上朝,百官们都说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可事实呢?若非听太岁提起,儿子至今都不知道川蜀之地已经几个月没下雨了,这就叫国泰民安?这就叫…”

“住口!”太后不等他话说完,就怒声打断,喝道:“我不管你什么原因,总之今天你就是不能出宫。”

赵祯气得浑身发抖:“娘,您…您怎么不讲道理啊?”

“我不讲道理?”刘娥气得站起来,脸上露出一丝不健康的红晕,显然气得不轻,她手指轻抬,指着赵祯大声斥道:“我最大的道理就是保护好你。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身为天子,一身肩负天下,万一外出时碰到意外,后果如何你想过吗?”

赵祯不服气的反驳道:“哪来的那么多意外,我只是去看看给流民施粥,又不是上战场。”

“你…”刘娥气得不行,深吸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好一会儿才压下心里火气,沉声道:“你也知道是给流民施粥啊?你知不知道,流民有多少?他们都是什么人?万一有歹人混在其中对你行刺,你怎么办?”

“我有禁军高手和太岁他们保护,就算有歹人刺杀也不怕。”赵祯撇了撇嘴,一脸的不服气,显然这个理由根本说服不了他。

刘娥气急,起身恨恨的朝外走去,头也不回的说道:“哼,你还没长大,翅膀就硬了?给我留在宫里反省。”

她走到门外,大喝道:“来人,给我把门关好,不许皇帝出寝宫一步,若他溜走,哀家唯你等是问。”

“娘,娘,您不讲道理!”赵祯一听,马上大惊,起身朝外冲去,可是这时已经有两个太监过来飞快的大门关上,把他关在了房间里。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刘娥快步回到后宫,脸色难看之极,恨恨的坐下后,朝外挥了挥手。

太监宫娥们见状,一个个都吓得寒噤若蝉,快步退了出去。

“混蛋,混蛋…”刘娥越想越气,随手拿起一盏白瓷茶杯,啪的一声摔在地上。

门外守门的两个小太监都吓得混身一颤,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惊骇。

这位太后平时虽然看起来很温和,脾气很好,很少拿下人出气,就算犯了些小错,一般也是一笑而过。

但宫里下人们却没一个敢在太后面前放肆的,能活到现在的人哪个不清楚当初的血案?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后赐婚

小皇帝刚刚继位时,宫里太监、宫娥、禁军、侍卫一共死了多少人?就算已经过去了一年,他们还时常在梦中听到那几乎无处不在的惨号悲鸣。【。m】

那几乎染红了整个皇宫的血色,更是令人一生难忘。

这位主子,不发怒还好,若是发起火来,那真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啊!

“来人,宣曹玮觐见!”

就在两个小太监战战兢兢的时候,刘娥的冷厉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二人不敢犹豫,当下大声应是,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快步跑出去宫去宣旨。

等曹玮进宫时,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刘娥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对曹玮很客气,先是赐座,随后又让人上茶,她这才柔和的笑道:“这是大理国王前不久上贡的新茶,好像叫云叶茶,除了味道甘甜,据说还有养生暖胃之效,大将军不妨品鉴一二。”

曹玮连连摆手,尴尬道:“不怕太后见笑,臣一介武夫,若论喝酒或许还有两下子,但对茶道的确是一窍不通,这么好的茶给臣喝,实在是糟蹋了。”

刘娥轻笑一声,温声道:“大将军不必客气,茶嘛,本就是给人喝的,快趁热尝尝吧。”

曹玮见无法拒绝,只好点头,硬着头皮举起茶杯抿了一口,闭目点头。

“好茶,真是好茶,虽然说不出来哪儿好,但绝对比臣家里的好多了。”

刘娥脸上露出笑容,朝身旁一个小太监吩咐道:“去包一斤云叶,给大将军送到府上。”

小太监连忙应是,小步退后离开。

曹玮连忙放下茶盏起身,慌乱摆手道:“不用,不用,臣不是这个意思,太后…”

刘娥抬手打断他的话头,后掌下压,示意对方坐下,笑着道:“大将军不必客气,且不说曹氏几代忠君爱国之心,就连瑶光当初都救过哀家的命呢。区区一点儿茶叶,大将军何必推辞?”

“那…臣谢太后恩典。”曹玮无奈,只好谢恩坐下,只是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太后如此厚待自己,是何用意?

不等他再多想,就见刘娥突然一笑,似乎随意的问道:“说起瑶光,好像她还未曾婚配吧?”

来了!

曹玮一听,马上明白过来,这才是今天的正事啊!

别看他长得五大山粗的,但他既然能混到如今这个位置,固然有祖上荫庇这故,可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的本事。

所谓人不可貌相,若真有人把他当成什么都不懂的莽夫、笨蛋,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曹玮心里虽然有了些猜测,但面上不显,只是苦笑着点头道:“嗨!这丫头整天武枪弄棒的,臣都担心她以后嫁不出去了。”

刘娥摇头一笑:“怎么会呢?瑶光聪明可爱,人也漂亮,哀家就很喜欢,每次一想起她啊,哀家就羡慕大将军有这么个好女儿。”

曹玮摇头苦笑,低头饮茶,心里隐隐有了些猜测,不过这事儿却不好自己主动开口。

刘娥看了他一眼,见曹玮神色,也是心知肚明对方差不多猜出了自己的打算,当下脸上笑容稍敛,正色说道:“我儿登基也有一段时间了,眼看朝政渐渐稳固,也到了该立后的时候了。哀家这段时间一直操心的就是这事儿,可等我把朝中上下文臣武将的女儿都了解一圈儿,最后发现,还是瑶光最合哀家的心意。”

曹玮怔了下,抬头看着刘娥,一时无语。心里却念头急转,莫非,是小皇帝喜欢上了瑶光,所以央求太后求亲?

嗯,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过,这事儿合适吗?

想到瑶光和太岁之间的感情,曹玮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

刘娥看了看曹玮神色,见他虽然面色犹豫,但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拒绝之意,心里不由大定,当下开口直言道:“今天找大将军来呢,就是想跟你谈谈这事儿,看咱们两家能不能结个亲家?”

“这个…”曹玮神情犹豫。

太后顿了一下,直接掀开底牌,笑道:“瑶光出身高贵,不但是开国功臣的孙女儿,她二伯还是兴平郡主的郡马,嫁过来以后更是亲上加亲,也只有皇后这个身份配得上她。”

曹玮一听,不由暗暗心动。

皇后啊,那可是女人一生最能达到的最顶点了,从制度上来讲,与皇帝是相敌的身份,也就是说,二者的身份是对等的。

这比起什么一人之下,还要高贵啊!

  如果觉得大宋北斗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望古神话之秦墟大宋北斗司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