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清水慢文作品重生之将门弱女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沈汶打断说:“没用!不管多么贤明,十个都挡不过一个败家子!更何况大多皇帝都是昏君!远方的国度有一个特别贤德的皇帝,嗬,又敬神又慈悲,对百姓特别好,还写了沉思录之类的书,鼓励人们追求崇高和善良,算是人中的圣者。可是他传位给了他的儿子。他儿子一上台,先杀了万人,许多是过去和他比过武,把他打败的人。他让对方持木头剑,他自己拿真刀真剑,体会亲手杀了他的那些仇人们的快感,自然这个国家也没持久。”

季文昭苦笑:“他毕竟还是登了皇位,太子现在是未登天子位,先置杀人刀。已经开了杀戒。”

四皇子小心地说:“三皇子,不是这样的人。”

沈汶看他:“他的儿子呢?他的孙子呢?肯定都不是?日后被外夷夺了江山,外夷的皇帝可是会仁慈?而不是杀人如麻?”

四皇子哑口无言。

沈汶说道:“这种将权力和对资源调动的利益结合起来的制度,把权力的得失高置在了道德人情信仰之上,人们为了谋得权力和其后面附带的种种好处,就会不顾所有准则……”

四皇子说:“严老夫子说了,利欲熏心者,会不择手段。那么用道德来教育人心,是否有用?你看,我们沿途遇上了吕县令,还有这个坚守岗位的何县令?”

沈汶问:“国家的治理怎么能靠着个人修养?那个靠拍马上任的太守,那些贪污结党的人,难道没有研习过道德经典?太子难道没有读过圣贤书?”

季文昭说:“人说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

沈汶说道:“这种分粥的人也管着分配,就好比管钱的人也可以花钱,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贪欲横流。”

季文昭问道:“你就知道批评,能不能说说如何能改变?”

沈汶看季文昭:“你已经知道该怎么改了呀。”

季文昭一愣:“我怎么改的?”

沈汶说:“你那天分那一罐酒,不是分了,然后让大家自己挑吗?”

季文昭恍然地啊了一声,然后久久地沉默。

四皇子想了想,摇头道:“可是治国时,怎么才能让能分酒的人不分配呢?”

沈汶说:“就是法治和民治……”

季文昭举了下手,不让沈汶说下去,半晌后说道:“我知道民治,是让民众自己选择,就是自己选哪碗酒。我知道法治,就是有人在一边看着,不让人乱来……”

四皇子插嘴说:“不让分粥的人和分配的人勾结……”

季文昭连连点头:“对!比如我和你说好了,分出最大的一碗,你挑了,给我一个回扣……可是谁来分配呢?不是皇帝吗?”

沈汶摇头:“不能是。”

季文昭把拳头一下拍到了自己手掌中:“对呀!分配的人不能是皇帝!”

沈汶觉得季文昭的确很聪明,赞许道:“在这个世道中,你能明白到这种程度,已经不容易了!”

季文昭长叹道:“这是无法做到的,怎么能让皇帝退位?那主事的不就成了曹操了吗?”

沈汶说:“有别的国家,有皇帝,但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就是皇帝还在位,但是只干些慈善事业,治国交给了首辅。首辅几年一换,是由内阁选举出来的。首辅的职责是分配粥,可是怎么分,要从众议,具体治理,依据律法行事……”

季文昭点头说:“从众议?就是那天我们说到我是不是留在边关,大家都同意了,你也得同意。”

沈汶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季文昭真的摇头了:“这是做不到的。”

沈汶赞同道:“的确做不到。哪个当皇帝的想放弃权力?只留个虚名?哪个权臣私心不想着当皇帝?如果想保证那种制度,还要有律法。这就又与我们的习俗冲突了。农耕文明讲究的是亲族,人情,谁能真的铁面无私?律法里讲究诚信,但是民众没有粮食,可以吃人,怎么讲诚信?所以要民富足,经济命脉强大,才能说到什么诚实之类的。况且,你想这么干,许多人会说这不符合祖先之道,因为我中华已经有了许多年的朝拜习惯,总要对什么人拜倒在地,要一统天下,这就是见识上的短缺……诸如此类的事,没有千年,不死上几亿人,不被西方的强国打得头破血流,不会醒过味儿的。”

季文昭郁闷地皱着眉:“会这么糟糕吗?皇权,也有好处吧?太子要修水利,如果没有北戎,朝廷一呼百应,比之众人来回商讨,行事岂不方便?”

沈汶望天:“朝廷派下的银两是否会被层层盘剥?官员是否会贪污?材料是否会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所建之工程是否只是渣子工程?费时费力费人费物,最后一事无成?”

四皇子感慨:“可见治旱治涝之前,要先治吏!”

季文昭绝望了:“这不就又回来了?现在的制度下,官吏为维护官位,必然是官官相护,帮派结党,世家联盟,纠缠难明。上令下不行,下情不上达……”

四皇子惆怅道:“民众怨声载道,里面有多少是帝王不贤,又有多少是官宦无力,谁能说清楚?”

沈汶说道:“这跟人没多大关系。在所有的角力中,相关利益的规定是最有控制力的。比如,我让你用船运人,按上船的人付你钱好呢,还是你到了彼岸,按下船的人付你钱?”

季文昭笑起来:“当然按上船的人付钱好了!”

四皇子问:“为何?”

季文昭低声说:“我收了钱就把人都赶下水去,再回来运一船!”

四皇子心惊:“竟然可以如此?!”

沈汶点头说:“真的是这样的,历史上发生过。有一个政府……朝廷就这么干了,结果发现船上的人死了许多。换了付钱的方式,人就不死了。船没有变,船员也没有变,结果却变了。这里面,利益是只无形的手。”

季文昭拍了下手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遍览群书,也没有读过这种道理!”

四皇子对沈汶说:“你知道这么多,可以去当帝师。”

沈汶皱鼻子:“我最烦的就是皇帝!对他说什么?请你为国为民,为了我中华的未来,放弃你的权力?别娶那么多老婆?别住几百间房子?每顿别吃上百个菜?别给你喜欢的人高爵厚禄?像个平民般生活?但是在有灾有难的时候,去安抚难中的人们,给他们希望和鼓励?你觉得哪个皇帝想听这话?想当皇帝的人,哪个不是心中打着占尽天下便宜的主意?我去说这些疯话,是想找死吗?”

四皇子说:“其实三皇子心性豪爽,也许他会同意你!”

沈汶甩了下手:“我可不信。他同意了一时,也不可能同意一世!没有人能抵制住极端权力的诱惑!你想想,所有的人都对你奴颜婢膝,对你说好话,把你捧到了天上,你不喜欢吗?你有着天下无数的珍宝,可以为所欲为,大家还会把各地的好东西时时献给你,你不觉得高兴?汉初时,宫女才十几个人,可是后来,就几千人了。当皇帝的,一代比一代奢华好色,这其实很自然,你可以有成千上万的美女赏玩,你不动心?”

四皇子结巴着:“不……其实……那些……没什么意思……”

沈汶问:“你觉得什么有意思?”

四皇子想说,我已经有了够用的珍宝,有了绫罗绸缎,有人对我不错了,有了最美的女子……我并不想要太多,他怕被沈汶指责显摆,回答道:“我就想……有人和我下下棋。”

沈汶扯了下嘴角。

在一边皱眉沉思的季文昭忽然说:“其实,如果君臣同心,还是可以试着开始。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要是开始变革,一日一夜不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还不行吗?我从少儿开始教习新的制度理念,让两三代人改了想法,这个朝代不就可以改变了吗?”

沈汶说:“季大官人,你也太乐观了。这里多少人是文盲?多少人依存着家族或者门第生存?怎么教育人?怎么从众议?如果你想让民众自选有才之人,那么就会有人拿着金钱去贿赂民众,以求当选。如果想让官员守法,就要有完整的律法,还要有独立的监督,可是天天想钻营的人,就会想办法行贿勾结,让监管的人同流合污,监管机构形同虚设……这些事情,牵一发动全身,失之分毫谬之千里,我想都懒得想!”

季文昭说:“所以女的都干不成事!畏难惧险,胆小怕事!我怎么都要试试!你有空给我讲讲这些什么议院内阁的事,我日后真的要去当官,就要当个大的!得了丞相之位,我就变法!”他看到自己成了丞相,所以很自信。

四皇子特别鼓励地说:“修明才华横溢,一定能成功的!”

沈汶不以为然地扁了嘴,季文昭摩拳擦掌:“我得投其所好,先争取到皇帝的信任!”他问四皇子:“那位三皇子殿下喜欢什么?他爱下棋吗?”

四皇子摇头:“不,他……听说他喜欢刀剑,你去找些宝刀宝剑什么的给他,他会喜欢的。”

季文昭摸下巴:“你别说,我还真读了有关宝剑什么的书,叫乾坤兵器谱,我可以给你说说,你告诉我那位三皇子殿下大概会喜欢哪样,我让人去仿制一两件……”

沈汶对季文昭这种政治热情不感兴趣,跳下车,帮着苏婉娘做饭去了。

其实,四皇子在心里在沈汶说的捉摸了一遍,也懒得再多想了,他更愿意到苏婉娘那边去。这种改天换地的艰巨任务,真不是他这种人想干的。但是季文昭竟然不畏艰辛,开始大谈特谈他的宏伟构思,他作为棋架子,得季大国手看得起,经常和他下棋,此时怎么也得借个耳朵。

------------------

京城的平远侯府中,平远侯反复翻看几张密信,眉头稍皱。张允铮他们进入了受灾地域后,就失了踪迹。平远侯有些后悔没有及早建立起信息点,不然此时还能大概知道他们的动向。可是他也知道,灾荒之年,祸乱横生,哪里能保证信息的传递?就是有据点,也无法保全……

平远侯叹息了一下,又拿起另一张纸,是张允铭写来的,说他要回来一趟。

这又是让平远侯生气的一件事:张允铭就这么张嘴说了,也不问自己是否同意!府周围全是皇帝的眼线,明哨暗哨的,就是等着自己这个儿子来投罗网。有事没事的,他回来干什么?!平远侯怀疑张允铭是听到了五公主出家的消息。张允铭虽然比张允铮不知道成熟老练多少,可毕竟还是少年心性,大概是想回来见见五公主……

平远侯摇头,准备让人带信给张允铭,不准他回京!

他把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到了晚饭时分,平远侯去和李氏一起用餐。李氏与张允锦和张允钊已经在桌边等着了,张允锦自从沈大小姐来过后,就重新好好吃饭睡觉,恢复了健康。张允钊练武练得脸红扑扑的,看着比以前壮实了。

两个孩子见礼后,人们就开始上菜,张允钊瞪着眼睛追看着菜碟,明显饿了。跃跃欲试地只等着平远侯下箸,他好开始吃饭。

李氏对张允钊说:“儿啊,不能那么盯着看。”

张允锦一般自己在院子里用餐,李氏怕她不好好吃,才让她过来,在自己鼻子底下吃饭。听见母亲这么说,张允锦笑着看张允钊:“就是呀,那不像个小叫花似的了?”

一提叫花,平远侯想到张允铮现在就在灾区,他准备的那些衣服就是流民的式样,肯定是叫花般流浪……一时心酸。

李氏瞥了眼平远侯,两个人二十多年的夫妻,都有心灵感应了,她也开始忧郁起来。

饭后,李氏找了个没人的时间,问平远侯:“那两个……有什么消息?”

平远侯不想让李氏担心,回答道:“嗯,还好……”就看到李氏捏着绢子的手指紧绷起来。平远侯忽然注意到了李氏眼角有了皱纹,原来美丽紧绷的脸有些松弛下来了,胸中又有些感伤,非常想让李氏高兴,就说:“大郎,说要回来一趟……”

李氏的眼睛突然亮了:“真的?!”可接着她就连忙说:“不行!你快去让人跟他说,不要回来!这里不安全!”说完,她眼睛里有了泪光。

虽然这些年也没少见李氏落泪,可平远侯对此总是不能等闲视之,冲动之下就说:“没事,我会安排好的。”他在心里给自己找理由说,张允铭那种阳奉阴违的人,大概不会听自己的。何况此时弄不好他已经在路上了。到时候布置下人去,在京城外拦截张允铭,带他去李氏的一个庄子,只要不进城就行。

李氏非但没有高兴起来,反而哭了:“真要回来?还是别回来了……我害怕……”

平远侯连连安慰:“不让他进城,只在城外,你那么多庄子呢,他们不可能每个都把着。”

李氏这才停了哭泣,嘀咕起来:“我得给他准备些东西……”

平远侯忙说:“什么都不用。”

李氏开始向往起来:“这么长时间不见,你说他会不会像那个孩子一样,也长高了些?”

平远侯扯嘴角:“他早就长成了,不像那个小子!”

提到张允铮,李氏又担心了:“我最近心里总有些不舒坦,对他惦记得很。那孩子说话直来直去的,就爱得罪人。这次他出去,大郎没有跟在他身边,他不会在路上和人打架吧?”

平远侯知道张允铮是与镇北侯府的二小姐走的,看张允铮对这次旅程的悉心准备,那小子大概不会在那个女孩子面前使劲犯浑,就选择着词句安慰李氏:“他同行的,有很稳重的人,该不会让他惹祸。”

李氏惊讶:“真的?他连你的话都不听,竟然有人能让他不惹祸?”

平远侯也有些心里不平衡,咳了一下说:“这个小崽子,长大了吧。”

李氏说:“只要能让他平安就好,回头我们好好谢谢人家。”

平远侯含糊地应了一声。

--------------------------

太子最近感到了朝堂上的冷意。

过去,他一有建言,总会有吕氏方面的文官为他助和。他对三皇子一加挑剔,那边就会有人给添砖加瓦。可是现在,他说出话来,后面竟然没有人接茬了!大殿下的屋宇显得格外空旷,太子有种自己光溜溜地站在众人面前的错觉。

一天两天,他还以为是偶然,可是三天后,他就知道这是吕氏在有意冷落自己!

太子从心底感到愤怒:你们是什么东西?!怎么敢这么对待本宫?!本宫日后是皇帝!可灭了你们满门!但是接着,他就被恐惧所控制了。

再次出言不被人接应后,太子在朝堂上沉默了。而三皇子一如既往地说:“父皇,现在灾情深重,百姓流离失所,正好可以招募流民,组成备役兵士……”

过去,那些太子的文官们就会跳出来说:三殿下差矣,若是集结流民,恐为大患……

可是现在,朝上的声音却说:“三皇子殿下所言有理……”“风闻北戎边境陈兵,此事不可小觑……”

这事说完,竟然有人启奏道:“三皇子殿下年事已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可违俗,该议亲事……”

冷汗从太子的腋下流了下来,一瞬间,他的心跳得极快,他觉得脸开始发热,可接着,心又跳得慢了,他周身冰冷,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

下了朝,他回到东宫,好容易将几个心腹幕僚叫来,支走了那些可疑的太监宫女,太子低声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人提起了三皇子的婚事?!”如果三皇子娶妻生子了……

一个人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前一月,镇北侯府的沈三公子与三皇子一起出城,有人听见他们说三皇子认定了与镇北侯府沈大小姐的亲事。所以,有传言说有人大概要上书皇帝允其婚配……”

太子拍桌子:“无耻!他们敢这么去应和他!”

一个幕僚忙安慰道:“殿下莫急,现在,皇上并不想让三皇子娶沈大小姐,以免三皇子一方做大,无法控制。所以,如果三皇子真认定了沈大小姐,殿下倒是不必担心,皇上肯定不会应允的。”

太子握拳击案:“那他最好一直这么死心眼!别改主意!”

想到边境陈兵的事,太子问道:“北边怎么还没有信来?四公主到底怎么样了?你们派了多少人?”

幕僚说道:“已经有七拨人了。”

太子心中有种非常不好的感觉,但隐隐里又有种兴奋。

一个幕僚低声说:“我们的使者都没有回来,有没有可能出事了?”

另一个幕僚说:“若是出事了,就证明了北戎的确存了不轨之心,可那样,四公主就……”凶多吉少。

太子觉得苦涩和希望同时涌入心头,想哭也想笑,好久才说道:“再派人去,分开十天,一直派,直到有人回来!”

众人似乎安静了片刻,一个幕僚小心地问道:“殿下,能否与太子妃重修好合?”

太子焦躁地问道:“又怎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得失

一个幕僚低声道:“我们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吕太傅曾遣刘侍郎去见三皇子,想将一个嫡孙女说给三皇子为侧妃,三皇子拒绝了。可是,有人传言,吕太傅说皇上可以做主,要对皇上提一下……”

这是得到了确切消息后,幕僚们商量出的结果:还是告诉太子,吕家也许是想以此方式警告一下太子,毕竟,太子妃失宠于太子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太子必须与太子妃修好,不然吕氏这边的助力可能就没有了。吕氏也不是在诈唬,太子迄今无子,若是三皇子娶吕氏一女为侧妃,太子就彻底出局了,吕氏则又有了一个新的政治支持,算是左右逢源。

“原来是为了那个贱人!”太子气得顺手抄起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家赶紧劝道:“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太子妃不过是一个女子,将其拢在羽下应该不难。”

“是啊,只不过稍施恩惠就能巩固朝廷上的辅助,殿下何乐而不为啊!”

“殿下三思!三皇子并没有答应吕氏之请,想来吕氏也事先知道如此结局,只不过派人去做出个姿态,向殿下表示一下不满哪!殿下,长子为嫡乃是世家名门之传统,并非无理之求。”

“殿下!趁着现在三皇子持意要娶沈大小姐而皇上绝对不会允许,他们还不会成亲,赶快与太子妃和好,要个孩子吧!”

太子知道大家说的有理,他心中还隐约有些庆幸:这几天发现吕氏不再支持他,他以为是因为对方觉得他没有能力,才想放弃他。现在看来,只是为了给太子妃撑腰而已,并非大事。可是他十分愤懑地说:“并不是本宫不要她,是她自己不能生养!不下蛋的鸡!没用的贱人!”

大家都觉得太子这样辱骂自己的正妻实在过了,可这时不能责怪太子,只能继续劝道:“太子妃现在已经长大成人,找御医给开些补养的药,也许殿下就能如愿了呢。”

太子烦躁地挥了下手,大家停了口,转而说了些朝政要事,见太子神情不爽,众幕僚渐渐不再开口,太子示意他们都退下。

等人都走了,太子怒气又起,一个劲儿地低声说:“贱人!贱人!”她竟然去找娘家给她撑腰了,为她出手来教训自己!这是要强压着自己低头啊!这个无耻的贱人!这么多年不让自己有孩子,最后还要用毁掉自己太子之位来逼自己就范!有一个瞬间,太子真想过去把太子妃掐死,一了百了!

……可是,不行!母后已经死了,四公主杳无音信,现在自己还有谁能依靠?虽然户部和兵部听自己的,但那些人是吕氏的人!自己的东宫心腹幕僚根本不能出任朝廷的高层命宫。没有了吕太傅的支持,就没有了朝廷的势力,那自己这个太子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父皇打个响指就能把自己换了。

……父皇不换太子,是因为与镇北侯较着劲儿,压着三皇子,可父皇也有过世的一天!只要三皇子不死在父皇之前,父皇一死,不,不用等父皇死,父皇往床上一躺,自己这个只有头衔而没有文武支持的太子,不被杀了也被废了,哪里有活路?……

太子深深地吸了口气:好吧,就容她猖狂一时!日后,总有自己登基的一天。何况,现在初容已经有了孩子,太子妃再怎么折腾,孩子一生下来,自己赶快抱去给父皇看,她也没有办法……

太子拿定了主意,脚步沉重地出了书房。

临近年关,太子的东宫很热闹。太子妃情绪高涨地指挥着人们搬动家私,腾挪书籍箱笼,准备年前的大扫除。

太子远远见到太子妃的身影,就一阵厌恶。想避开走,可是理智上却逼着自己向那边走去,想着也许找了机会说上几句话,缓和一下关系。虽然太子自我安慰说夫妻间打个招呼是自然的,可是他知道这是自己在低头,心中格外难受,脸上也不会好看,有种横眉冷对的感觉。

太子妃眼角见太子走了过来,不禁唇边浮起淡淡的冷笑:这个小人果然是个软骨头,祖父的估计一点也不错。

太子屈尊纡贵地说道:“太子妃真有闲情,这些小事也来亲自操办。”

太子妃无热情地笑了一下:“臣妾哪里有殿下的宏才大略,自然只能做些杂务。”

太子听这话很刺耳,再看太子妃薄瘦的鼻梁,精致的小脸,更觉无趣。反正已经主动说了话,太子自觉算是对太子妃不错,她该领情了,就要走开。

忽然一阵哭声传来,有人阻拦着:“不行……不行……”

太子妃笑着说:“这是谁呀?让她过来吧。”

太子又皱眉:自己还没有发话呢,太子妃就张了嘴!

片刻后只见刘侧妃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对着太子大声说:“殿下,请给妾身做主啊!妾身知道为何东宫一直无子了!”

太子皱着眉不开口,旁边的太子妃笑盈盈地问:“那是为何呀?”特别温柔的口气。

刘侧妃满脸眼泪,哭得头发散乱,扑到太子脚下说:“殿下!妾身长久不孕,心中怀疑,借着回娘家的机会,请郎中诊了脉。郎中说,妾身被下了断子之药,这辈子再也无法怀孕了!殿下!想来东宫的这么多姬妾,一年多来无人有孕,必是都被下了药!太子殿下,请给臣妾们做主啊!”

虽然猜测到这种可能,可真知道了,太子气得咬牙切齿,脸色青白。

刘侧妃抓着太子的衣袍哭诉道:“太子妃有损天良啊!……”话语未落,太子飞起一脚,生生将刘侧妃踹开,刘侧妃张嘴惨叫,一口鲜血飞溅出来。

太子铁着脸,冷声说:“竟然污蔑太子妃,打入柴房,听凭太子妃处置!”

刘侧妃满脸的鲜血,怔愕地看了太子片刻,才惨笑起来:“是因为我说我不能有孩子了吗?哈哈,是因为这个吧?殿下,你好狠的心!”

太子妃笑着叱道:“你信口开河,污蔑本妃,当受重罚!你忘了谁才是正妻了吧?侧妃叫得再响,也不过是个妾!”她语带轻蔑,说话时,眼睛撩过太子。

太子的母亲就是侧妃出身,可他此时只能紧咬牙关。

刘侧妃眼睛轮流看着两人,哭着笑:“你们真是一对好夫妻,我咒你们都不得好死!”

太子妃哼道:“竟然诅咒皇储,拖出去,打死!”

几个太监过来将还在狂笑的刘侧妃拖了出去,太子妃见太子黑着脸没有反应,就笑着对太子说:“这些后宫的人,许多都这么嚣张无礼,殿下,这要传出去了,人们会说殿下治家不严,何谈治国,可是对殿下的名声大不利呀。”语气轻飘,可是重如泰山。

太子冷冷地说:“后宫嫔妃,除了出自官宦之家的,都由太子妃发落吧!”

  如果觉得重生之将门弱女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清水慢文小说全集重生之将门弱女三救姻缘爱莫能弃断簪记,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