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试试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清水慢文作品重生之将门弱女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塔娜公主行礼,用北戎语说了些话,翻译给翻译过来,大家听明白是北戎愿意和亲!

文武朝臣们都感叹:看看人家的风范!一眼对上了,马上就要嫁过来!一时殿中种种私语。

皇帝心知这个女子精通汉语,不愿让大家多加议论,就问道:“可汗陛下可有具体的想法?”

塔娜公主终于露出了一丝羞涩,从袖子里抽出了一封信,递给了皇帝。

皇帝读了,大声说:“可汗希望公主与我朝段增郎中结为燕好……”

殿中的议论声骤然爆棚:公主要嫁给一个郎中?!郎中是医,士农工商,医卜星相!医只是个中流之人,这个段增虽然因为治好了皇帝的腿而出名,可怎么也不算是豪门,堂堂北戎公主,怎么能这么自贱?!定是因为打了败仗的缘故……

皇帝却面露愁容,对塔娜公主说:“这位段郎中以前在边关救治伤病,可是现在行医天下,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万一段增不喜欢可怎么办?

塔娜公主行礼后又说了一句,翻译说:“可汗心意已定,只需得到陛下的认可。”

这是让皇帝松口,认可这亲事。

皇帝只好点头道:“若是段郎中同意,我定颁旨。”把这事推在了段增头上。

塔娜公主施礼,用北戎语说道:“您的手,堵住了可汗心头的血,这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等翻译转述成了汉语,大家只以为是北戎人爱打比方,皇帝说道:“两边友好,才是双赢大计。”

签了和平协议后,北戎的使节队离开了。

谣言在北戎的使节队还没有离开南朝时,就到处都传开了:北戎的公主要嫁给一个姓段的郎中。那位郎中是个神医,北戎的公主要么是长得不好看,要么是需要郎中给她治病……

段增听了,赶快向施和霖告辞,要去周游,不在家待着了。

施和霖的医馆现在火爆得很,堂上挂着皇帝赐的玉匾,人们趋之若鹜。他的医馆旁边就是自己师弟秦全开的药店。病人这边看了病,就到隔壁去抓药,特别方便。

他唯一难受的就是段增要走,施和霖带着哭腔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你怎么能忍心丢下我?我把这医馆弄得这么大,就是为了你和我一起看病人的。我可给你做了黄杨木的桌椅呢!很贵很贵的!我年轻时都没有用过。唉,北戎那个公主为何一定要嫁给你呢?你认识北戎的公主?”

段增使劲摇头说:“我可不认识什么北戎公主。”他想了想,“也许是因为我救的那个人成了可汗,他想把妹妹给我报恩?”

施和霖恍然道:“是这么回事呀!”他马上着急了:“你可不能要啊!”

段增说:“当然!施恩图报非君子!”

施和霖说:“……他们说北戎之人茹毛饮血,长得雄壮,你可打不过他们,那个公主一定比你高……”

段增怒:“这是什么话?!”

施和霖说:“你先出去躲躲吧,等风声过去再回来。可要时常给我带信儿,如果时间长,我就去找你……”

段增离开了京城,大江南北地走,看了无数风景,也医治了无数病患,可是有一天还是让曾家找的杀手围在一个小城的街头。五六个人把段增堵在墙边,几把尖刀直对着段增捅来,一个人说道:“你这背祖灭宗的……”可是话没说完,一道白光划过,正打在那个人的太阳穴处,那个人噗通一下,倒在了段增面前。头上一支钢镖只露出了尾部。其他人忙扭头,又是一道白光飞来,一个人大叫一声,捂着脖子跪倒在地,其他人见事不对,四散跑开。段增抬头,见一个身着短装的青年男子从暗影里走了出来。他个子不高,眼亮如星,段增马上认出了他——正是自己在北戎见过的神箭手。

远处传来了衙役们的吆喝声,段增一把拉住那个人的手臂说:“快走!不然还要上堂,你不是这里的人,会有麻烦的。”拉着那人一口气跑出了小城。

到了野外,段增才喘着粗气停了下来,他对那个青年说:“谢谢你……救了我!”

青年人开口道:“不必谢,他们逃走了三个,我得去追踪,杀了他们。”

段增一扯嘴角:“你别费这劲儿了,就是他们都死了,我的仇人也会找新的人,他们只是拿钱办事的人。”

青年人皱了眉:“你的仇人是谁?”

段增哼了一声:“该是我的几个伯父。”

青年人爽快地说:“我去把他们都杀了吧!”

段增惊讶地看他,猛然想到这个人是北戎人,没有礼教的熏陶,他哈哈笑起来:“你大概是天下唯一和我想法相同的人。”

青年人也笑了,段增发现他其实很好看,青年人说:“我跟着你,可以保护你。”

段增忙摇头:这是中原地带,怎么也不能让一个北戎人在此行凶,这个人如果被抓了,无论自己的理由多么充分,他都无法活命。段增说道:“你回北戎去吧,咱们扯平了!你不用跟着我了。我不需要什么保护。就是他们杀了我又怎么了?我虽然没有要了他们的命,可也已经夺了他们为之杀了我亲人的财产,让他们没了依靠,算是报了仇。而且,说到底,他们也是我的长辈,朝廷都没有置他们死地,我若是真的杀了他们,怕从此再没有立足之地了。”

青年人对段增说:“你医术如神,不如去北戎吧。”

段增又摇头:“不行,那边太冷,我义父不耐寒冷,不会去那边生活,我得为他养老。”

青年人半垂下眼睛说:“我发了誓,一定要和你在一起,你们的皇帝都同意了。”

段增一愣:“皇帝?他同意你和我在一起?……等等,你叫什么?”

青年人脸有些红,小声回答说:“塔娜。”

段增傻了……

反正最后两个人还是成婚了,曾家因买、凶0杀-人再次被追究,变得一贫如洗,无法再找段增的麻烦了。可是鉴于塔娜公主的特殊身份,段增觉得留在京城很不自由,就说服施和霖秦全,一起去了沈汶和张允铮所在的岛屿。施和霖开了一家诊所,秦全自然在旁边开了药店,段增有时坐堂,有时出去行医。塔娜公主开了马场,正赶上岛上和内陆都需要运输货物的牲口,塔娜公主的马匹卖得很贵,变得富甲一方,和她的神医丈夫同样有名。

-----------------

老镇北侯,现在是安乐侯,人称“老侯爷”,回府后就与夫人杨氏扶柩回乡,去安葬老夫人,沈坚和从庙里回来的严氏随行。

老侯爷见到严氏时,脱口惊道:“严军师?!”

严氏低头不答,沈坚忙说:“她与兄长是同胞兄弟。”

杨氏也知道严氏去边关了,可是这种事绝对不能泄露,也说道:“是呀是呀,她和她兄长长得可像了!”

老侯爷半信半疑,但是后来再也没有说起这事。

镇北侯府中,柳氏和苏婉娘掌管着事务,沈汶经常夜里出去,与张允铮在京城游荡,有时去湖边,有时去林间,正经谈恋爱的姿势。

老侯爷他们从乡间回来,已经是半年以后了,各种婚事的准备突然提到了日程上。三皇子和沈湘都在燕城,得了赐婚的旨意后,还是要回京来举行仪式,沈卓自然与他们一起回来了。当初新帝做了捆绑交易,自己能娶到苏婉娘,别人才能成亲。于是,他正式发了旨意——要迎娶老镇北侯的义女苏氏婉娘,并把婚期排到了三皇子的婚事之后。

这时,吕氏因苏长廷之案已经不敢竭力反对新帝,怕新帝抓着苏长廷的案子不放,其他家自然为新帝大造舆论,说新帝如何顾念旧情,如何一诺千金之类的,礼部出面,迎娶苏婉娘的程序正式开始。只是这种皇家的亲事,手续特别繁复,怎么也不可能迅速到位,最后新帝的亲事还是排在了大家的后面,新帝对此暗自不满。

沈卓与张允锦的婚事原来就走了大半,现在不过是旧事重提,还不算繁琐。苏婉娘及笄时,蒋家送来了重礼,镇北侯府再稍微添些,自然就是她的嫁妆。杨氏早就给沈湘准备了嫁妆,但是如今沈湘要嫁个王爷,是不是嫁妆就上不了台面?杨氏觉得有些心虚。等到她接了三皇子的聘礼单子,就更担忧了。

本来,三皇子没什么钱,府邸中的东西早就卖了,现在还没有去封地,没什么进项。三皇子知道沈湘不会在意这些了,也没放在心上。可是下聘前,新帝给了三皇子一份礼单,三皇子看得眼睛都直了。他赶快去宫里见新帝,问道:““你怎么能给我那么多东西?!”金银珠宝,古董器皿,外带无数皇家珍藏的兵器……

新帝说:“我给父皇和太……大哥留了足够的东西,能供养他们一辈子了。余下的分了三份,你我和五妹,每人一份。”

勇王目瞪口呆:“有你这么过日子的吗?!我带不走!就留在这里吧。”

新帝忙摇手:“不行不行!我准备把皇宫分出大部分成立个皇家书院呢,这么多东西在宫里,没地方放!你带走吧,沿途卖了,也算是钱呢。”

沿途卖了?!三皇子看着新帝摇头:“我原来觉得我心胸大,其实你比我更想得开!”

新帝笑了:“三哥,我听人说,丝绸之路那边,有许多国家,风情各异,资源丰厚。你若是往那边走,可要把新鲜的事情告诉我。”

三皇子哈哈笑了:“太好!你这么一说,我得往那边去!好好看看。”

新帝又忙说:“不要打仗,要和平共处,我们可以做生意。”

三皇子点头说:“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去走走,开开眼界!”

新帝羡慕地点头,三皇子拍了拍新帝的肩膀,“你好好的!”没把他当皇帝看,可是新帝很感动,说道:“三哥!千万别忘了我!我是你的四弟!”不要把我只当成一个皇帝。

三皇子完全明白新帝的意思,郑重地说:“四弟,我懂的。”

兄弟两个含着泪拥抱了一下。

于是,三皇子的礼单一到镇北侯府,杨氏更觉得自家的嫁妆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沈汶看到杨氏反复看沈湘的嫁妆单子,就建议把自己的嫁妆匀过去一些,杨氏自然说不成。正在此时,平远侯府来为那个远房张二公子来给沈汶提亲了,杨氏对这个孩子印象很好,后来这个孩子还昏死在了自己府门前,虽然后来平远侯府说是他劳累过甚,杨氏认为一定是他对自己的小女儿有情。至于他怎么就看上了沈汶,杨氏一厢情愿地认为是自己小女儿为民祈福什么的得的好报。马上就允了婚事。

沈汶知道自己的婚事最好越低调越好,早就与张允铮商量好了,那边聘礼不要多,自己这边嫁妆也寒酸些,最好悄没声地成亲,于是,死缠活缠地从杨氏那里要了自己的嫁妆单子,在给沈湘添妆时,把金银细软都给了沈湘。沈湘虽然拒绝不要,可是杨氏最终觉得沈湘嫁为王妃,还是得充些面子,就同意了。

给沈湘添妆的还有平远侯府的张六小姐,她给沈湘带来了三辆马车的东西。

沈湘对张允锦急了:“你给我这么多东西干吗?!我不要!”

张允锦笑着说:“你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怎么都得准备些。我让人给你做了冬天的裘衣,可以骑马的。还有什么丝绒衬座的马鞍啦,镶了宝石的马鞭子什么的,都是你能用上的,你千万别跟我客气。”

沈汶笑着说:“就是呀!这可是我们三嫂哪!对小姑们好是应该的……”

张允锦脸红着打沈汶:“就你说嘴!”

苏婉娘没有多少钱财,就亲自动手给沈湘做了一套红色的衣服,让沈湘很感动——这套衣服她一辈子也没舍得穿。

沈湘出嫁时,沈家军的军士们一水的黑色短打衣服,个个身板笔直,一路抬出了嫁妆,让围观的人们沿途喝彩,算是过关了。

勇王想让沈卓与他同行,可是沈卓得先成亲,而张允锦不能在兄长之前出嫁,所以勇王的婚礼后,很快就是平远侯长子张大公子和五公主的婚礼。据说五公主向新帝倡议节俭,谢绝另置公主府,要直接入住平远侯府。

平远侯夫妇为此连忙修缮平远侯府,但是府邸不大,怎么修也无法弄得像个宫殿。

五公主虽然没有公主府,但是新帝给的嫁妆简直贵重得到天上去了。各色皇家珍稀,络绎不绝地从皇宫送出。自然谁也不知道新帝想的是,三皇子搬不了大的东西,五公主就住在京城,肯定有地方放,所以他一点都不手软,把皇宫里笨重占地方的大件家具,怕摔怕碰的细瓷,巨大的花瓶什么的……都转给了平远侯。

沿途的民众们算是参观了一遍皇家的瓷器、铜器、铁器、外加种种首饰桌椅等等的展览会,嫁妆从清晨运到傍晚,把平远侯府塞得满满腾腾,花园路边都是东西。因为是皇家的物件,每样都得小心,不能碰坏一点。

平远侯有苦说不出,觉得这是新帝折腾他,算是薄惩他参与谋算先帝和戾太子的事情吧,得赶快让张允铮娶沈家二小姐了!

外面百姓才不觉得,人们感叹了好几天:人说平远侯府富可敌国,可是你看看皇家的东西!富不等于贵!皇家一个瓷碗不就是百两银子?!

张允铭成婚后,就领了京城提督之衔,掌管京城及皇宫的安全。

接着就是老镇北侯第三子娶平远侯次女的婚礼,这次京城的人们真是过了眼瘾了。

前面有五公主晒了嫁妆,平远侯府的嫁妆就有些逊色了,可是也称得上是鼎富之家。

从平远侯府到镇北侯府,前面的嫁妆进门了,嫁妆的末尾才出府。

婚宴上,已经成婚的三皇子和张允铭把沈卓灌得大醉,沈坚怎么拦也没拦住。

三场婚礼之后,就是新帝迎娶苏氏婉娘。

为苏婉娘添妆之时,几乎全京城的豪门都出动。镇北侯府外的几条街拥挤了一天。

无数珍宝如水一样倾入,可是守门的沈坚夫妇和沈卓夫妇以及从严氏书院回来的苏传雅,死把着门户,只收百两以下的贺礼,其他全部退回!

苏婉娘只见了自己过去认识的女眷,送走了蒋大夫人,她就回院子,去见沈汶。

沈汶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几个人偶,见她来了,给她看说:“二嫂给的,你看,雕得多像!”

苏婉娘接过来,是四个人物,自己与当初的四皇子,沈汶和张允铮。

苏婉娘说:“我带走吧。”

沈汶点头,苏婉娘要哭,可是压抑了下来,含着泪说:“你可不能……日后不理我……”

沈汶挽着苏婉娘的胳膊说:“婉娘姐姐,我们是姐妹,永远都不会变的。”

缘生此世,必将延续永远。

苏婉娘抱着几个人偶说道:“是的,永远都不会变的。”

相比前面婚礼的奢华,新帝与苏婉娘的婚礼更多的是贵气。

从天蒙蒙亮,礼部的仪仗都出发了,就这样,经过各种的礼数步骤,到了镇北侯府时,已经天大亮。等到接上苏婉娘,入皇宫与新帝拜天地祖先,礼拜半躺着的老皇帝,对拜成礼,就到了下午。

晚上大宴群臣后,新帝已经累得快走不动了,被丁内侍扶着回了寝宫。

一进了寝宫,丁内侍就把宫女太监全遣开,自己也只守个外门。

苏婉娘已经换了贴身衣服,却更显艳丽。新帝半醉半醒,一把扑上来,抱了苏婉娘,只说了句:“你可来了!”就要哭。可是他知道大喜的日子不兴落泪,只把头埋在了苏婉娘的胸前。

苏婉娘看着雕梁画栋,虽是精美,但在烛光下都有深深的暗影,忍住伤感,抱着新帝说:“我来了,没事,日后,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新帝只觉肩上的僵硬少了许多,不抬头地说:“要一直陪着,一天都不能少!”

苏婉娘微笑着点头:“好,一天都不少。”她这么说了,真的一日都没有离开过皇帝。

新帝,史称“文帝”,很长时间被人认为“软弱无能”,与他娶了这位强势的苏皇后不无关系。苏皇后未嫁前,在镇北侯府就已经闯下了彪悍的名声。她把持着沈二小姐的院落多年,不容任何人插手,曾手刃太子的侍卫,还登墙指挥人抵抗对镇北侯府的抄杀……她成为皇后之后,更不收敛,将她的横行霸道发扬光大,穷尽其一生,把持着后宫,愣没允皇帝另纳一人!

一登后位,苏皇后就显示出了史无前例的嫉妒心。她将宫中所余宫女,除了十几个无家可归的,全部发放回家。结果,就是加上她自己从沈家带的几个丫鬟,也把一个偌大的后宫,变得女子还没有一门富贵人家多。然后她借着皇帝要办书院的由头,划出了大片皇宫为书院所用,只取一处宫殿作为皇帝起居之所,在院子里种花种草,架上紫藤,特别小家子气!

臣子们纷纷奏谏,可是皇帝一提到苏皇后就面露惧色,说后宫的事他不管。有传言说,新帝一下朝,苏皇后就与新帝形影不离,把新帝看得死死的。新帝每次去探望老皇帝,苏皇后必然同行,以防那些借口侍奉先帝留下的嫔妃借机接近新帝。老皇帝一过世,她就把人全数送出了皇宫。

自从新帝成婚,所有要给皇帝送嫔妃美女之类的事,皇帝一概推给了苏皇后,说让苏皇后定夺,苏皇后竟然敢全数否决,没允过一次。有人说要选秀,苏皇后就召集了京城命妇,大讲不可骄奢淫逸,如果有人想打着皇家的旗号去扰民的话,一定会官途受损。弄得选秀之事,无人敢出头承办。

皇帝成亲后的五年,苏皇后为皇帝生下了三个公主,而西北勇王,则是添了三个儿子。一时间,朝中经常有人跳出来要皇帝充实后宫。很快,这些人家的夫人们就被传入宫中,苏皇后带着让人不寒而栗的绝美笑容,“好心”地告诉她们自己想给其家中的未婚男女赐婚……这些夫人们回府后就严厉告诫夫君,千万别为了给皇帝添子孙而坏了自家的香火……

久而久之,人们都说这位苏皇后心狠手辣,比前皇后没好多少。即使苏皇后终于给皇帝生下了两个儿子,也没有完全堵住人们的悠悠之口。

后来,苏皇后的义弟沈强进入了司法界,她的亲弟弟苏传雅成了文官,苏皇后腰杆更硬了。如果再有人对后宫指指点点,苏皇后就会对那家的女眷聊些沈强又怎么替民伸冤,揪出贪官污吏定斩不饶的事迹,或者苏传雅新领了政令,要开办皇家的报刊,全国发行……此时,经过叶相十年的肃整,做官的人开始爱惜自己的羽毛,最不想和沈强苏传雅这种人沾上关系,于是,对皇帝个人幸福关心的人越来越少,苏皇后坐稳了后宫霸主的位子。

大概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名声,苏皇后常与皇帝去视察灾情,慰问穷苦,还亲自督建孤儿院养老堂,向皇帝进言,为流离失所者提供安身之处,为病患提供免费医疗,为被夫家欺凌的妇孺设立庇护之所……皇帝怕老婆,无不一一听从,朝官怎么反对都没有用。

苏皇后过世时,千万她救助过的人们入京城为她送葬。前身是皇家书院,后成为国中最高学府的皇家法学院,为苏皇后举幡致哀,以感谢她当初的支持。

据说苏皇后要求墓葬从简,只是特别叮嘱要带走四个木雕人偶。那四个雕像出自木雕大师长安之手,他雕刻的发簪为皇后所喜,皇帝当初娶皇后时,曾专门派皇宫的人去边关燕城采买他所雕的木簪为聘礼,长安的作品从此供不应求。

苍老的文帝安排了所有的典仪,为苏皇后写下了感人肺腑的铭文,半年后就泯然长逝,与皇后同葬入皇陵。人们说皇帝是思念苏皇后而死,去那边和她团圆。

-----------------------

几件大婚事都完成了,镇北侯府在要离京的勇王妃沈湘的坚持下,平远侯府在张允铮的催促间,都决定赶快将沈二小姐和张家远房二公子的婚事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7

媒人们迅速地往返,落实了必要的手续,两家定了日子。相比之下,杨氏觉得这场婚礼该是最省心的,对方是个远方子侄,沈汶嫁过去就是图个轻松,不要弄得张扬。

沈汶根本没把婚礼放在心上,她想尽快去南方,开始造船,还要沿海北上,找到那个洪二,把他拉进来……什么嫁妆什么聘礼,到时候不都得留下来?有李家真金白银的支持就行了。所以她特别支持杨氏,要求一切从简。

平远侯也想着赶快办了事,张允铮好带着人去开辟海岛。他这辈子心性多疑,如果没有一个后退之地,总觉得不踏实。他希望这婚事别惹起任何人的注意,尤其是新帝的,最好到时候去轿子把人抬入府中,如平民家庭一样过得去就行了。

平远侯把张允铭张允铮张允钊都叫入了书房,对他们说:“现在这种情形,允铮先不能入家谱。”如果是平远侯次子娶亲,可就不能是这么小的规模了。既然要张允铮离开,也不该认这个儿子,否则就多了麻烦。

张允铭搂了下张允铮的肩膀说:“没事!我知道他是谁,家谱什么的,过几年再添上就是。”

张允铮说:“我无所谓。可是……”他扭头对张允钊说:“你小子得叫我二哥!懂吗?!”

张允钊暗翻了下眼睛,在父亲面前,不好说什么,行了一礼说:“二哥。”

平远侯很满意地看着三个儿子:“你们日后要互相帮助,谁都不要忘了……”

三个人几乎同时抬眼看天,张允钊说:“爹!我们都是大人了!”

平远侯怒目:“滚!什么大人?看着还是小崽子!”

平远侯把家谱的事儿说开了,就去找李氏。张允铮的婚事近了,李氏有些不高兴。她对张允铮跳过自己选了媳妇,心里总有些别扭,即使对方是救命恩人,情感上怎么也亲不起来。婚事不大办,她只觉得对不起张允铮,倒没觉得亏待了沈二小姐。聘为妻,奔为妾,她固执地对沈二小姐存着一丝不满。

平远侯深知李氏的心态,劝解道:“你别这么计较,他们成亲后很快就会离开,一去至少几年,眼不见心不烦……”

李氏要哭了:“他们要走?我的儿,才住了几天就要走?!这是怎么了?!”

平远侯也不能细说,只好说:“不还有大郎和媳妇吗?我看允钊那小子也大了,你可以给他看看人家。”

李氏握拳道:“这次我得瞪大了眼睛,好好看着!”

张允铭刚刚与五公主举行了个大型婚礼,很怕张允铮心中不平衡,就拉着张允铮出门喝酒,转弯抹角地问张允铮需要什么东西。张允铮其实想给沈汶一个光明正大的婚礼,以平远侯次子的身份迎娶沈二小姐,可是新帝对他们的了解让沈汶紧张,张允铮也知道这事不能胡闹。新帝旁观了沈汶的手段,如果大操大办沈二小姐的婚事了,弄不好被新帝看成是张扬和挑衅,再好脾气的皇帝,大概也不会不往心里去。

听张允铭问他,张允铮毫不客气地说:“我要的东西多了,首先就是得问问我们找的那些工匠,有没有愿意和我们出海的。他们现在该是从燕城回来了吧?我们一去海岛,就要修路建房,需要人。她说了,那个岛可大了,一开始,可用分地来吸引人才,日后,可以让人参加城建,来换取田地。……”

张允铭听着张允铮滔滔不绝地讲去海岛的计划,羡慕地叹了口气。

因为不想大办这次婚礼,平远侯府只备了一个院子,三四桌酒席,准备到时款待一下家里的人。外边来参加这个名义是张家“远方”子侄婚礼的,只有张允铮的师傅逍遥公。他与平远侯一起回京,到了京城外面,见有众多百姓欢迎,就没跟着进城,自己去游荡了。他回江南见了李老官人,给李老官人报了胜利的消息,还向李老官人反复吹嘘自己在严氏酒窖喝到的醇香无比的酒,把李老官人说得酒虫大动,也想尝尝。他就请逍遥公去找严三官人,看看能不能合建酒窖,李家餐馆酒家遍布南北,该能打动对方。

逍遥公打算参加完了张允铮的婚礼,就往严氏书院那边去,可是他刚到京不久,就赶上了皇帝借着大婚过后,再次大肆嘉赏抗击北戎有功的人士,这次,还包括了女眷。严家一门三子,都得到了封赐,严大官人以着书立说,鼓励抗敌得文华阁大学士之衔,严二官人因在燕城参与保城之战,严三官人因献酒窖都获了功名,新镇北侯沈毅之妻柳氏,次子之妻严氏,镇北侯军师季文昭季严氏,和严家两位夫人或因协助夫君保家卫国,或因贞淑守德而被赐凤冠霞帔。

许多人认为这是新帝对严氏一门支持自己的回报,也是对镇北侯府善待苏皇后的奖励。有朝臣认为新帝赏赐太过!这样显得新帝一点都不强硬,日后很难掌握朝臣。可谁知,这还不算完,就在张允铮和沈汶成婚前的三天,新帝下旨,封沈二小姐为“慧心县主”,以她为民祈福,为父兄伸冤,机智过人,当受皇家礼遇。还封本无侯位的张家远房子侄张允铮为“建功侯”,以嘉赏他率百人设伏,力挫北戎西北大军之功!同时宣布,皇帝和皇后将亲自参加张二公子和沈二小姐的婚礼。

一时间,京城愕然。沈二小姐虽然去了庙里两次,还到宫里去喊了冤,但怎么也不到被封“县主”的份儿!这肯定是苏皇后强迫新帝干的!新婚伊始,苏皇后就开始吹枕边风了!为了让这位沈二小姐的夫君有个名号,竟然连平远侯的一个远房子侄都封了侯!新帝也太拉拢平远侯了!而且,皇帝皇后还要亲自去观礼?张二公子只是平远侯的一个远方亲戚好不好?!

苏传雅凭着去见苏婉娘的借口,跑入皇宫找到御书房,要见新帝,新帝正等着来京参加了他的婚礼还没有离开的季文昭来下棋,就让苏传雅进来了。苏传雅进来一见温和地对他微笑着的新帝,一时悲从中来,哇哇大哭:“我要当文官!我要当文官呀!”

新帝洞察了他破碎的小心灵,安慰道:“你还太年轻了。沈二小姐成亲后要离开京城,与夫君去南边。你在严氏书院好好学,中举后……”因为你是外戚,大概够呛……

苏传雅泪眼宣誓:“她成了亲我也要跟着她!”

新帝立刻决定,一定要继续督促苏传雅在科举中奋斗,他若中了,赶快给他一个官,千万不能让他跟着沈家二小姐跑了。他很深沉地摇头:“那样太不潇洒了,怎么能追着跑?得端着架子才行……”

苏传雅立刻说:“当初你就是追着我姐来着!”

新帝按太阳穴:“你去跟你姐说,我头疼了,让她给我准备些天麻汤。”

苏传雅说:“这事还用得着我去说?”

新帝说:“当然,这是机密!别人我还不告诉他呢,你快去!”

 

  如果觉得重生之将门弱女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清水慢文小说全集重生之将门弱女三救姻缘爱莫能弃断簪记,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