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作品开学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她想说,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支教经历,她可能永远也不能理解母亲当年的选择,她和她的母亲,终其一生,可能只是熟悉又陌生的甲乙关系。

她想说,原来自己不止长得像她,想的也像她。

她想说,因为这次支教,她见到了默默选择家庭而留守的女人得到的是什么样的人生;

因为这次支教,她知道了什么叫“放下砖就不能养活你,拿起砖就不能拥抱你;”

因为这次支教,她明白了什么叫“负责”,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失望”。

她在这里汲取了很多,见识到很多优秀的人,他们曾彼此陌后然后又各自熟悉,她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敬业、责任、胸怀、奉献、包容、谦逊和幽默,这些是她曾经没有,现在却想努力得到的。

秦朗说,孩子们会感激她不放弃他们,她却想说,她感激他们,是他们让自己找到了未来继续在“教师”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勇气。

她做出的不是“牺牲”,反倒是满心感激之下的一种“反哺”。

曾经,那个面试官问她,“你认为支教的意义是什么?”,她选择了网上推荐的最“标准”答案,说了一大段冠冕堂皇的语言。

而现在的她,一定会回答:

——“支教的意义不是付出,而是共同成长。”

因为,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她终于和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

作者有话要说:

很多时候真的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比如我小时候,很少被父母带出去旅游,我爸妈每次出去都不带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埋怨这个。后来我自己有了孩子,我的儿子很乖,我的女儿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皮,然后每次出门的时候我简直想跳车(自我嫌弃),吵闹到影响了一飞机一车厢的乘客不说,一落地还老是不管不顾自己跑,什么都好奇,一不留神人就没影子了,心累不爱,瞬间就理解了我爸妈为毛不带我,再也不埋怨了︿( ̄︶ ̄)︿。

我想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人生,有些人选择了“付出”,也有一种选择是“实现自我”。在定义“女儿”、“母亲”这样的身份时,还有一种定义就是“我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勇敢的选择“实现自我”。因为当你成为一个很好的“自己”时,你也会成长为别人眼里的“骄傲”,也依然会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也会成为儿女眼中的“标杆”,并不是一昧“付出”才是最好的选择。

譬如杜若,也许她觉得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淡漠,但不可避免的是,她的母亲是个很优秀的人,她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的以她的母亲作为“标杆”,渐渐也长成了一个优秀的人,虽然她不这么认为。在某个成长中的阶段,她自然而然就会和一切达成和解。(比如钢铁侠和他的父亲?)

第77章 梦想VS攻略(上)

重新回到办公室的杜若一身轻松,倒是要走的秦朗和苏丽一副表情沉重的样子,尤其是苏丽,拿着每一张卷子都翻来覆去,批改卷子的人要比写卷子的人还认真。

她负责的是高年级的考场,三年级以上的作文题目是一样的,都是“我的梦想”。

原本是想用“我的老师”的,但听说这个题目去年支教的李老师他们用过了,便将其改成了“我的梦想”。

苏丽本来就是个感性的人,现在更是每读一篇作文就要红了眼眶半天,看着张小虎长大后想变成“飞人”,刘小丫希望妈妈“有一天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接我去住”的梦想一个人悄悄抹眼泪。

更有一些“希望爸爸病能好”、“希望我能一直读到大学”、“希望我姐姐不要嫁人”之类的梦想,本身就像是某种**。

“都怪我,就不该选这么催人泪下的命题作文的!”

秦朗一边给苏丽递纸巾,一边试图调剂气氛,“当初定个什么‘我最难忘的一餐’就好了,保准全是写那顿自助餐的!”

苏丽接过纸巾,眼泪却一直擦不干,为孩子们经历过的苦难和孤独,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当初定下这个“命题作文”,其实也夹带着他们的一些私心,如果孩子们的梦想是他们能举手之劳就实现的,他们准备在结束支教的时候顺便帮他们实现了,也算是一份有意义的“临别礼物”。

然而大部分孩子的梦想,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更多的却是他们也无法揭穿的现实。

有个叫赵理的孩子,成绩在班上是最好的,性格也最踏实稳重,他的梦想是读上最好的大学,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作,挣上大钱。

在他的作文里,只要能上最好的大学,就能在最好的城市工作,能留在繁华的大城市,挣到一个月超过两千的钱。

在农村孩子的眼里,一个月超过“两千”就算是挣上了大钱,可以买得起房子、留在北京上海,却没有人告诉他北京上海的房子一个月租下来要多少钱,北京上海的房子一套又要多少钱。

他的梦是如此清晰有力,可又如此的缥缈虚弱。

也许高中读书的食宿费用就能击垮他,也许一年上万块的大学学费就能让他的家庭犹豫,也许他费尽全力来到了北京、上海,而那座城市却完全不是他心中的那个样子…

还有个叫方芳的女孩,她的妈妈告诉她等到她读中学的时候就会接她去打工的城市上学,可她却在家里听到奶奶跟老婆婆说等初中就不给她读了,送她去她爸爸妈妈的城市打工,会说让她去上学,只是怕她知道真相不愿意去而已。

她心里很怕这件事是真的,却又不敢去问自己的妈妈是不是真的,所以她的梦想也很简单,只是希望妈妈答应她“读书”的事情才是真相,她最终能在妈妈的身边读上初中。

“他奶奶和老婆婆说的八成才是真的。”

杜若见苏丽皱起眉头,看完整个作文后推测:“除非她妈妈所在的城市私立学校并不贵,否则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按规定应该是在户口所在地完成教育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按照父母工作地的教育部门分配学校就读。我看她家条件不太好,留在当地就读最省事,出去读书反倒麻烦,没理由舍近求远。”

“也许是先找好了能接收的学校?”

苏丽抱着最好的打算猜测。

杜若沉着脸摇头。

“这孩子会在作文里写这件事,是心理上一种下意识的‘求救’;同样的,另外一个女孩子希望‘姐姐不要嫁人’,其实是在心里祈求自己不要早早年纪就嫁人;那个希望能一直读到‘大学’的孩子,八成是感觉到了家里想要让他辍学…”

除了张小虎“希望自己能成为飞人”这样的愿望,很多孩子的“我的梦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篇篇作文,而是一封封“求救书”。

他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抗击来自原生家庭、来自这个地方的社会形象的桎梏,便下意识地在作文里向他们看起来“厉害”的老师表达出了内心的诉求和恐惧。

于是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着。

他们的支教期很短,哪怕杜若能够从头到尾坚持下来,也不过就是一年而已。他们看不到孩子们读高中,也看不到孩子们会不会早早嫁人。

即使能看到,到那时,他们也远水救不了近火。

苏丽在听到杜若的“求救论”时就已经擦干了眼泪,捧着试卷冥思苦想。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我们就教他们怎么办!”

突然,她拿起笔袋里的笔,开始在一旁的白纸上写起“梦想攻略”。

“《梦想攻略》:

亲爱的赵理同学,你的梦想很坚定,也很远大,老师先预祝你的梦想可以达成,并附上《梦想攻略》一份。

北京、上海最好的大学名称如下:

北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XX、中XX…

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XX大学…

这些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分别是XXX分,XXX和XXX分,按照分数和排名,你只要在高考时达到全省排名前六百,你就一定能上XX大学、XX大学和XX大学,如果你在高考时达到全省前两百,那所有的大学你都可以尝试着报名。

等你考上这些大学,恭喜你,你离你的梦想就完成了一半,你终于可以前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了。即使没考上这些学校也没关系,并不是只有考上最优秀的大学才能前往上海和北京,这两座大城市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大学,你可以咨询你的老师,或者上网查资料,完成志愿的填报。

在踏上梦想的道路时,你会遇见很多困难,其中最多的可能来自于经济上的,但不要害怕,只要你的成绩足够优秀,会有很多很多的组织能帮助你。老师会把可能帮助你的公益慈善组织和他们的联系方式留给你,你现在也学会上网查资料、发邮件了,即使没有手机、电话,老师相信你也有获取帮助的能力。

此外,无论是初中也好,高中也好,学校都会有帮助贫困学生的政策,你可以积极的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成为自己完成梦想的助力,大学也是有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的,别害怕没有路可走,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努力,所有人都会帮助你。

等你进入了大学,梦想才刚刚开始,你必须要抓紧所有的时间学习这些来之不易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课后多完成社会实践、多和同学交流和学习,努力为未来能留在这座城市工作打下基础、积累经验,争取在毕业时找到一份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获得留在自己喜爱的城市的机会。

接下来的人生,就全要靠你自己努力了,毕竟老师也还没有开始工作、挣上大钱,哈哈。

希望这份《梦想攻略》对你有用,当你有任何疑惑的地方,老师都欢迎你用邮件向我们询问。

爱你的苏老师。”

苏丽洋洋洒洒地写完一份《梦想攻略》,然后用胶水把它贴在学生试卷作文的上方,用它代替了批阅意见。

一旁的杜若和秦朗看完了她的《梦想攻略》,眼睛都是一亮。

“这办法好!”

“我也来写。”

秦朗随手拿起张小虎的试卷,也开始写起给他的《梦想攻略》。

“给张小虎的《梦想攻略》:

作为一个每次都勉强才能跑完八百米的胖子,秦老师对你梦想当‘飞人’的愿望非常钦佩,所以老师给你送上一封《梦想攻略》。

首先,你要先去上初中,然后参加初中的田径队,那里有老师会对你进行的专业训练,包括怎么控制步伐和气息、怎么才能跑的更快;

然后,你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跑步比赛,只要你跑的足够快,参加的比赛就会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去市里或者省里进行比赛,这样你就可以去报名参加市体校或省体校,如果你希望往体育方向发展,又是个厉害的运动员,就会有专业的运动队接收你。

等入了体校,恭喜你,你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半,因为要想跑的和‘飞人’博尔特一样快,你需要继续接受更专业的训练,甚至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在那之前,你还要完成文化课的考试(别想着跑步就不需要读书了哈哈)。

一旦成为了职业运动员,你就不必担心生活费和学费的问题了,因为国家会给你发工资,也会根据比赛成绩而颁发奖金。你以后还可以选择成为裁判员、教练或者是进入体育大学读书,也可以当体育老师,江昭辉老师就是体育大学毕业的,很可惜他不在这里,否则这封攻略由他来写,可能会更完善…”

秦朗全程面带着微笑写完了这封《梦想攻略》,期间,他通过手机查询,确定了镇中心中学是有田径队的,又查询了市体育局、体校和省体校的地址、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一并写入了攻略里,确保张小虎长大后至少能够找到实现梦想的地方。

等他把这封《攻略》贴上了张小虎的语文试卷上,那边杜若写给“方芳”的攻略也已经完成了大半。

“给方芳的《梦想攻略》:

首先,你应该先打电话给你的妈妈,直接问她你会在那里读什么学校,什么时候报名,你在这里应该准备些什么。因为从这里换到外地去读书,学籍是要提前准备转移的,有些学校还会提前报名,你现在已经六年级了,还有半个学期就要毕业,东西都要尽早准备;”

如果你的妈妈说不清楚在哪里读书、什么时候报名,你可以通过给你妈妈所在城市的教育局打电话询问,也可以请老师和张校长帮忙替你打电话,我们会将如何报名、如何异地上学的方法教给你的妈妈。它的电话号码如下:&…¥#。”

此外,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义务教育是国家强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业,也就是说,假如你的奶奶和家人执意让你初中不读书就出去打工,那是违法的,你可以自己拨打教育局和县/政/府的电话,或是委托你将要读书的中学要求强制执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各级主管部门会帮助你入学,他们会帮助你和你的父母解释清楚什么是‘义务教育’。

老师希望你的愿望能够实现,但如果你的妈妈没办法帮你实现这个愿望,我也希望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坚持你继续读书的梦想。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许多的好心人,比如每天和我们远程视频的哥哥姐姐们,还有上次来我们这里采访的记者阿姨李薇薇,他们都有很多的办法帮助你继续读书,上学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失望,也许你会伤心,但无论别人说什么,你都要记住,我们都会帮助你。

你的‘坚持’将是你最好的《梦想攻略》。

爱你的杜若老师。”

“给姜圆圆的《梦想攻略》:

圆圆,在我们的国家,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在这之前结婚的婚姻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也是不合法的。同样的,我们的国家婚姻法第三条是严令禁止包办婚姻的,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如果你的亲人遇见了这种情况,杜老师建议你悄悄帮她报警…

在报警之前,你需要做一些准备。你可以借学校的录音笔在某些场合…”

第78章 梦想VS攻略(下)

在杜若、秦朗和苏丽的认真对待下,一封又一封的《梦想攻略》经过他们在网上反复的查询资料、咨询公检法行业和教育业相关人士后,被详细又完善地撰写了出来,这一封封《梦想攻略》已经不仅仅是一篇篇作文的批阅,而是一份对他们人生进行指导的可行性指南。

他们几乎是拿出了些论文的劲儿头在写这一封封“攻略”,不但内容要转换成孩子们能看懂的浅显语言,在涉及到具体的地址、电话时还必须反复确定他们都是真实有效的,有些电话晚上没办法打,还得委托杜若在白天再进行确认一遍。

明天下午他们就要走,有那么多份卷子要批改,再加上几十份“攻略”,三个老师一直忙到十一点都没忙完。

张校长期间来了好几次,一直想帮忙,却被三个老师“赶”回去了,马上就要结束这个学期了,他们都想为孩子们再尽点心。

隔壁,苏丽的爸爸在宿舍里左等右等没看到秦朗和女儿他们回来,心里实在放心不下,爬起来灌了个热水袋,想给在办公室的女儿送去。

他悄悄推开办公室的门,只见杜若和秦朗已经困倦到趴着桌子睡着了,只有苏丽还强打着精神,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继续批改手里的卷子。

显然她已经适应了这里寒冷的天气,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带着半指手套,完全没有被冻僵的感觉。

整个办公桌上铺满了贴上了《梦想攻略》等着胶水干的语文试卷,苏爸爸打开门时带进了一阵风,有张试卷随着门带起的风恰巧飘到了他的脚下,他捡起一看,女儿熟悉的字迹就这么撞入了眼里。

“《梦想攻略》?”

“爸?”

苏丽被冷的一哆嗦,抬头看到了爸爸,压低了声音问:“你有什么事儿吗?”

“给你送个热水袋。”

已经读完《攻略》的内容,苏爸爸将试卷轻轻放在秦朗面前的桌子上,递出怀里抱着的热水袋,咽回了让她去睡觉的劝告。

“天已经很晚了,小心着凉。”

“我知道,还有一点,我批完了就和他们回去睡。”

苏丽怕吵醒刚刚趴下的两个同事,匆匆用手势催促爸爸回去睡觉。

然而她却不知道,回到宿舍里的苏爸爸,辗转反侧了一夜,怎么都没睡着。只要一闭眼,眼前就会出现女儿的那篇《梦想攻略》。

连自己“梦想”都不知道有没有实现的女儿,那么认真地用她仅有的人生经历,“指导”着孩子们如何去实现梦想。

哪怕有些想法在他这个成年人看起来有些幼稚,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孩子们得到了支教老师给出的“指引”,就等于得到了“成年人的支持”,至少有抗争一下的方法和勇气。

重要的不是能不能成功,而是敢不敢去做。

在他看来,自己的女儿苏丽也还是个孩子,能做出“不辞而别”瞒着家人出去支教这种事的孩子,现在根本就不适合在社会上生存。

可每个在社会上生存的人,一定就要世故、油滑、老练吗?就没有什么工作,仅仅只靠着一份赤子之心,就能做的吗?

如果是个世故、油滑、老练的人,会像他的女儿这样,在零下的温度里,裹着羽绒服,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的写什么《梦想攻略》吗?

他知道女儿要成长就要学着她的同伴秦朗那样,可私心里,他却希望她能一直保持这个单纯的样子。

没有受过伤害、秉持着对人的信任和真诚,闷着头向前冲的样子。

苏爸爸的脑子里乱七八糟闪过一大堆念头,最后全化为黑夜里的一声叹息。

***

考完试的那天下午,老师们向孩子宣布了苏丽家人来接她,老师要提前回家的消息。

孩子们都知道苏老师要提前走了,第二天没有一个迟到的,所有孩子都穿上了自己的校服,秦朗提前和孩子们说了,他们要和孩子们一起合个影。

因为黛老师和江老师提前离开,秦朗也表现出这学期结束后不一定再来的态度,张校长和几个老师担心孩子们的情绪,没有人在孩子们面前提起“苏老师是偷偷来的,家长并不同意她支教”这件事。

许多孩子们还以为苏老师只是因为怕春运太挤不安全才提前被家人接回家,一个个都羡慕的不行,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父母这样的“照顾”,他们很多在镇上上中学的哥哥姐姐才十来岁,无论过年过节都是自己回家的。

苏家家境不错,苏爸爸和苏家舅舅也是那种“体面人”,比起几个支教老师来,显得没那么容易亲近,于是孩子们虽然对他们都很好奇,这几天却没几个敢凑过去搭话的,苏家两个长辈也觉得自己在这里有些尴尬,尽量在屋子里不出来。

等过了第一堂课,负责几个班教学的老师们从讲台抽屉里拿出昨天晚上就批改好的卷子,底下的孩子们纷纷发出哀嚎的声音。

苏丽负责发的是五、六两个班的卷子。

从考试后,两个年级就一直在一起上课,期末考试都结束了,课本上的课都上完了,她这段时间都在给孩子们读一些有趣的书,有科幻,也有武侠故事,大部分是学校图书室里没有的,很多孩子都喜欢,就连张小虎都迷上了,每天往自己腿上绑两个沙袋跑步,嚷嚷着自己在“练轻功”。

离这学期结束还有半个月,不少孩子还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想着这种好日子能多过一段时间,怎么的考试成绩至少要几天才能下来,谁知道才两个晚上,卷子就批改完了。

在“希望成绩出来的晚一点”这条上,城里的孩子和被支教的山村学校没什么区别。

“红星小学”的孩子们普遍很难拿满分,并不是老师的底打不好,而是孩子们没有回家以后继续努力的学习习惯,很多孩子回了家以后还要干活,甚至带小孩子,没办法像城里孩子那样一放了学就扑在学习上。

在这里,考了八十分朝上,就算成绩很好的了。

但有一个孩子除外。

  如果觉得开学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小说全集开学全息网游之出灵鹫宫开奖来自异界的你开盘老身聊发少年狂寡人无疾人人都爱马文才木兰无长兄,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