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九斛珠作品权相养妻日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彼时令容正跟韩瑶陪着杨氏,瞧了眼重伤昏睡的韩墨,见到傅益时, 霎时愣住了。

自去岁傅益科考传胪, 她回府道贺之后, 算来已有一年没见面。傅益的个头又蹿高了许多, 先前锦衣玉面的书卷气稍稍收敛,身上一袭茶色劲装,脸上也吹得黑了些许,倒是一副英勇小将的模样。他瞧了令容一眼, 暂时没多说话,帮着将韩墨抬到春凳, 才退到人群后面, 朝令容点了点头。

兄妹重逢, 傅益无恙, 令容本该欢喜的, 却不敢在这场合表露, 也只颔首。

杨氏招呼着人小心些,在前引路,连同二房的刘氏婆媳,一道往丰和堂走。韩征跟傅益说了句什么,傅益摆手,叫他自管去忙。

令容帮不上忙,不敢再紧跟着碍事,正好落下两步,挪到傅益跟前。

“爹娘都好吗?”傅益离家太久,最先开口。

令容颔首,“都还跟从前一样。就是担心你,祖父头上都添了许多白发,生怕你在战场出岔子。”令容压低声音,尽量不让旁人听见,只打量傅益面容,见他消瘦许多,忍不住鼻子一酸,“哥哥在那边吃了不少苦吧?”

“这算什么,七尺男儿,自该腰带吴钩,为国征战。”傅益拍拍她肩膀,“你呢?”

“我也很好。哥哥放心就是。”

这显然也不是细说她在韩家处境的时机,令容只诧异他的突然出现,“哥哥怎么跟…”

“我从楚州逃出来就从了军,后来几次辗转,正好到了河阴节度使帐下。这回对抗冯璋时,跟韩小将军在一处,后来韩大人被冯璋捉走,我跟他一道冲杀过去,救了回来。战事一起,路上总归不□□稳,所以应他所请,一路护送回京。”

这样算来,傅益对韩墨倒是有些救命之恩了。

令容稍稍放心,眼瞧着一群人簇拥着进了丰和堂,便加紧脚步跟过去,“父亲伤势如何?”

在相府日久,因杨氏疼爱,令容早早改口,素日提起韩墨,也以“父亲”称呼。她叫惯了不觉得怎样,傅益却愣了下,片刻后反应过来,才道:“伤势很重,被人砍伤了大腿筋脉,流了许多血,险些没保住性命。别处也有伤,我瞧着有点悬,就看他能不能撑住了。”

令容见过韩蛰手臂被伤得血浸透衣袖的模样,不敢想象那场景,心里突突直跳。

为方便太医往来,韩墨被安置在丰和堂的外厢房。

兄妹俩进了丰和堂,里头已有两位太医候命,除了杨氏和韩征留在身边,旁人都在外等着。不多时,才从衙署回来的韩家和韩蛰、韩砚也匆匆赶来,韩镜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被儿孙左右搀着,满脸焦灼。

他的旁边,韩蛰脸上是惯常的冷厉之态,眼中却分明焦灼。

祖孙三人进屋,候命端水递药的丫鬟仆妇自觉让开,走近跟前,就见杨氏悄然垂泪,韩征面色憔悴苍白,韩墨躺在榻上,昏睡不醒。

韩镜一生见惯风浪,瞧见这模样,也是一阵晕眩,身子微晃。

韩蛰牢牢扶住,抬脚勾了近处的方椅扶他坐下,旋即近前道:“父亲伤势如何?”

“腿上筋脉断了,流血太多,还虚弱得很。当时伤口碰了脏物,虽用了药,却仍溃烂,烧了一路。”那太医是惯常伺候韩镜身子的,何曾见过韩墨这种重伤,躬身擦了把汗,不敢打包票,留了个余地,“卑职自然要竭尽全力,但这烧若不退,就还悬着。能不能撑住,还要看韩大人。”

旁边的孙太医年纪虽轻,却是锦衣司常用的,极擅治这些外伤。韩蛰从前重伤过一回,便是赖他施救。

见韩镜瞧过来,孙太医也颔首道:“卑职自会尽心竭力,还需韩大人能撑住。“

韩镜听罢,清癯有神的眼睛里竟有些浑浊,“撑住,一定得撑住。”

旁边韩蛰沉默冷肃,见太医正褪了韩墨外裤清理伤口,凑过去瞧了瞧,也自心惊。

——他出生入死数年,也曾重伤过好几回,却从没一次跟韩墨这伤似的,大腿险些被斩断,过了半月仍还有血迹渗出。且他每回负伤都及时施救,忍痛清毒,韩墨和韩征都欠缺经验,救治不及,感染后未能根除,哪怕医治好了,那条腿必定也得废了。

那样的伤连他都未必能熬住,韩墨是个文人,重伤昏迷,仍危在旦夕。

要想撑过来,还需韩墨咬牙挺住。

——重伤在身,命悬一线之际,韩墨为何死撑着回来,韩蛰心知肚明。这阖府上下,能让韩墨挺住的,恐怕也只有一人。

他退开些,见杨氏红着眼圈站在外围,过去安慰了两句,又请她到侧间说话。

一番兵荒马乱,韩镜许以重金,将两位太医留在府里,方便随时照看。韩墨算是为公事负伤,永昌帝自然要关怀,二话没说就点了头,还派人送了些上好的药材来。

韩镜见韩征神色憔悴眼圈乌黑,怕他撑不住,叫他先回去歇息。

韩征垂着头不说话,也不肯走,只苍白了脸看着韩墨。

旁人劝了都没用,韩蛰没奈何,只好揽着他肩膀,强行拖到侧间,将韩征按在榻上,“父亲的伤自有太医照看,等他醒了就叫你。府里的事不能乱,祖父能靠的只有你我,不能垮了。”

“大哥。”韩征声音极哑,“是我没保护好…”

“战场之上必有生死,连我也不能担保。”韩蛰在他肩头拍了拍,“放心,府里这么多人,父亲能撑过来。”

韩征欲言又止,对上韩蛰冷淡却沉稳的目光,终究颔首。

“好。”

韩蛰直等他躺下,才出了侧间。

屋门半掩,院里还站了不少人,韩蛰一眼就扫见了令容和她身旁站着的傅益。

先时韩征来信,也提过傅益出手搭救的事,方才忙着照看韩墨,没瞧见,也没顾上谢他,遂出门走至跟前,拱手道:“家父这回遇险,多谢舅兄搭救。”

傅益比他年幼三四岁,加之韩蛰行事老辣震慑朝堂,气度上更有天壤之别。

他不敢叫韩蛰妹夫,只客气回礼,“韩大人客气。”他护送回京的任务已毕,方才韩家慌乱忙着照看病人,他总不能不辞而别,此刻正好韩蛰出来,他也帮不上忙,遂出言告辞。

韩蛰要留他住下,傅益说离家日久,思念父母,想快马赶回去瞧瞧。

这就不好拦了,韩蛰颔首。

令容知韩蛰此刻心中担忧,便软声道:“里头还得夫君照看,我先送哥哥出去,待会再过来。夫君陪着母亲吧,瑶瑶说她这两日睡得不安稳。”

韩蛰垂眸看她,瞧见杏眼里的担忧安慰,缓缓颔首。

令容遂送傅益出去,各自说了些近况,至垂花门处驻足折回。

丰和堂里,因韩墨包扎已毕,刘氏婆媳探望过,便先回去。令容跟韩瑶陪杨氏坐着,待天色暗沉后用了晚饭,被杨氏打发回去歇息。

这里祖孙几人连同杨氏守了两个时辰,韩墨才从昏睡中醒来。

失血太多,伤口又感染,其实最宜寻个地方静养。因当时伤得极重,韩墨怕他挺不过,心里有放不下的人,不想耽搁。且他这回担任招讨使,本就没指望冯璋归降,对战事影响不大,韩镜叮嘱的事也都做完了,待伤口的血止住后,便执意回京。

京里的太医药材都比正逢战乱的光州齐全,韩征寻了最好的马车,拿软毯一层层垫厚,又铺上薄席隔开闷热,路上走得慢,加之回府的信念撑着,韩墨倒撑得住。只是伤势沉重,发烧不止,这会儿视线还是模糊的。

韩墨十分虚弱,目光扫过韩镜、韩蛰和韩砚,最终落在杨氏身上。

夫妻俩各自沉默对视,半晌,杨氏别开目光,一滴泪滚下来,渗入衣裳。

韩墨仍盯着她,半晌才又看向韩镜,“父亲,儿子无能。”

“先养好伤。”韩镜花白的胡须微颤,“太医说了,你能撑住,这伤就不算大碍。”

韩墨缓缓点头,有些疲惫,暂闭上眼睛。

他一醒来,韩镜总算放了心,一面叫人给他喂药,一面派人去庆远堂给太夫人报信——韩墨重伤的消息递来时,太夫人受惊,病势愈发沉重,几乎卧床难起。

祖孙坐了会儿,知道韩墨执意回京的心病,没再打搅,留杨氏在旁照看,各自先回。

韩蛰拖着满身疲惫回到银光院,令容已铺好了床,在桌边坐着。

因怕丰和堂有事来不及换衣裳,她没换寝衣,只穿着白日里的交领半臂和玉白襦裙。见韩蛰进门,她忙起身迎过来,“夫君,父亲醒了吗?”

“醒了,精神不太好。”

令容入内倒茶给他——即便神情沉稳,他的唇上却颇干燥,显然是心焦之故。

韩蛰连着喝了三杯,瞧她一双杏眼里满含担忧,不由道:“父亲能挺住,放心。”

“我还担心夫君。”令容瞧着他冷硬的脸颊,低声道:“这两天夫君都没睡好。父亲病着,夫君肩上的担子更重。我才叫红菱熬了碗汤,夫君先喝些。”遂去外间取了食盒里温着的汤,揭开盖子,里头已晾得温热了。

韩蛰晚饭没胃口吃,这会儿确实饿了,自取出来,喝得一滴不剩。

“父亲那边得有人守着,母亲熬不住,我待会就过去。”韩蛰起身,面目沉着。府里两个病人,朝堂上大事一堆,他也不是铜打铁铸的,见韩墨那副样子,面虽不露,心里忍不住胶着,眉梢带点疲惫,将令容揽进怀里。

令容乖乖贴在他胸前,“夫君明早想吃什么?我让红菱做好了送过去。”

“后半夜我回来,那边有二弟。母亲跟前有鱼姑,放心。”韩蛰随便报了两样吃食,将她抱得更紧,察觉她双臂也越抱越紧,有些害怕似的,安慰道:“别怕,这么点事,你夫君撑得住。”

第81章 兄弟

韩墨熬过颇凶险的一夜,在太医妙手调理下, 烧稍微退了些。

太医怕病情反复, 时刻守在丰和堂外, 按着时辰给他换药, 加之回府后照料得当,又有杨氏守着, 韩墨昏睡了几次, 到次日傍晚时,精神总算好了些许。两位太医见状,稍松了口气, 仍不敢掉以轻心。

杨氏已按太医给的方子, 熬了汤备着, 带韩墨醒来, 命人给他背后垫上软枕。

韩墨的脸色颇苍白,就着她的手喝了几口汤,目光只落在她脸上。

夫妻俩成婚二十余载,如今年逾不惑, 韩墨甚少那样瞧她。屋里的丫鬟仆妇都在帘外候命,静悄悄的就只剩夫妻独对。杨氏被看得不自在, 别开目光, “何必赶着回京呢, 平白耽搁了几天。”

“怕我撑不住。”韩墨缓了片刻, “快死的时候, 我只想见你。”

杨氏瞧了他一眼, 沉默不语。

“这二十年——”他顿了下,想去碰杨氏的手,杨氏轻轻避开。

“孩子们都大了。”杨氏搁下汤碗,“太医说你得歇着,不能费神。”

“睡着的时候我很迷糊,总觉得疲累,害怕醒不过来。”韩墨闭上眼睛,身体虚弱,头脑仍旧昏沉,像是不断往下坠,喃喃道:“要不是有你,昨晚我兴许就…”

“别胡说!”杨氏打断他。门下侍郎是三省长官之一,也算宰相,只是有尚书令韩镜和中书令甄嗣宗在前,风头并不显露。但韩墨毕竟居于中枢多年,平常虽不像韩镜沉稳老辣、韩蛰锋芒毕露,行事也稳重有度,碰见难事不退缩,更不曾说丧气的话。

杨氏回想昨晚的凶险,鼻头毕竟微微发酸。

“不是胡说。”韩墨睁眼,“到了快死的时候,好些事情才能想明白。这辈子一转眼就走到了头,我总是对不住你。路上我总在做梦,梦见你刚嫁给我,意气风发,英姿飒爽,骑马射猎的时候,比瑶瑶和蓁儿好看很多。幼微…”

幼微是杨氏的闺名,从前夫妻情浓时,韩墨便是这样温柔唤她。

已有很多年没听到了,有几回韩墨只在梦里这样叫她。

杨氏偏头不语。

“我很后悔,却说不出口。”韩墨病中昏沉,寻常的理智克制尽失,只哑声道:“一念之差,终身后悔。辜负了你,也断送一条人命。”

这种话他以前从没说过。

年轻的时候各自气盛,高门贵户娇妻美妾的不少,沉闷喝酒时,朋友总会劝他,收个通房不算什么。韩墨心里其实很清楚,夫妻情浓,这种事总归伤人,是他的错,也愧疚悔恨。对着杨氏的决绝姿态,却难宣之于口。且韩墨幼时读书,刀剑都没碰过,赵氏又是长辈跟前的人,做不出打杀的决断。便想着等无辜的稚子出生,送赵氏回老家,不闻不问就是了。

直到杨氏的态度毫无松动,他才慢慢醒悟,于是除掉赵氏,生平头一回手染鲜血。

回府后纵然追封姨娘,却抹不去赵氏将死的情状。

彼时他才二十岁,满腹诗书,胸怀报复。酒后一念之差,那女人纵然有错,他也难逃责任,却不得不将他的过失尽数清算到一个女人头上,亲手取她性命。

夫妻不睦,心中愧悔,韩墨意志日渐消沉,更不敢跟杨氏吐露半字,只沉浸公务之中。后来杨氏对他相敬如宾,即便有了韩瑶,也是跟惯常的官场夫妻毫无二致,她操持内宅,他忙于公务,虽也会说些贴心的话商议内外要事,却不会掏心掏肺。

就这么耗了二十年,韩墨甚至想过,那些话他能带到棺材里,余生好好待她,再不犯错就是。

然而濒死之际,却仍舍不下。

“不想就这么带着心结死了,到了那边,仍不敢见你。”他声音渐低。

屋里安静得针落可闻,腥苦的药气窜入鼻端,让人嘴里都觉得发苦。

杨氏见他又要睡去,眼角温热溢出,迅速渗入秋香色的衣襟。

她深吸口气,竭力让眼前清明,“若是这样死了,没个交代,我到哪里都不见你。”

她端坐在榻边,帮着掖好被角,盯着憔悴昏睡的韩墨。

从前觉得日子难熬,而今回看,二十年也就这么过去了。除了夫妻感情不冷不热,其实她过得还算不错——婆婆固然可恨,却没能耐压制她,公公要借杨家的力,也肯容让几分,儿子成器,女儿活泼,妯娌也算和睦,待韩蛰和令容添个孙子,更有孙辈饶膝,添些趣味。

唯一意难平的,也只韩墨。

当年誉满京城的俊面郎君,温柔知意,夫妻和美,也曾羡煞旁人。

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

韩墨有点转危为安的架势,让韩蛰祖孙都松了口气。

丰和堂里有杨氏在,暂且让韩征回屋歇息。韩蛰往衙署走了一趟,想着韩征昨天的颓丧模样,有点心疼惯于言笑不羁的弟弟,顺道去买了几样他喜欢的糕点吃食,拎着回府,前往韩征住处。

韩征站在朝西的窗边,夕阳挑在山头摇摇欲坠,给他身上镀了层猩红般的光。

韩蛰进去时,就见他保持这姿势,不知站了多久。

看了半晌,韩蛰才开口,“二弟。”

韩征仿佛没听见,仍手扶窗沿。

“二弟!”

韩征总算回过神,见是韩蛰,叫了声“大哥”走过来。

韩蛰将糕点吃食搁在桌上,看他脸色仍然泛白,有些不放心,道:“父亲挺过昨晚,又有母亲陪着,应当不会再有事。先吃点东西。”遂提壶给他倒了杯水。

自他进了锦衣司,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兄弟间碰面的机会也不多。

韩征喉头一动,取两块糕点吃了。

韩蛰仍穿着锦衣司使的官服,腰间佩刀仍在,将他看了两眼,才坐在桌边,“当日在光州,掳走重伤父亲的是谁?”见韩征微愣,补充道:“带兵的人。”

“晁松,原本是楚州一员小将。”

韩蛰颔首,“他作战手法如何?”

韩征微愣,见韩蛰神色冷凝、目光阴沉,陡然明白韩蛰或许是想亲自去讨贼复仇,虽不知此事能否实现,仍如实回答。

他在光州作战数回,虽因初入沙场武职不高,于战场情势仍观察过,加之韩墨有意安排,听河阴节度使帐下的人商讨对策,于晁松的手段知之不少。不过河阴节度使帐下也颇多纸上谈兵的,对阵晁松的那位更甚,虽对晁松看得透彻,打仗却不行,即便知己知彼,仍节节败退。

韩蛰听罢,尽数记住。

“父亲的腿,也是他伤的?”

“是他身边的人。”韩征不认得那位,默了半晌,才沉声道:“父亲原本不必受遭这场灾,若我当时在他身旁…”韩征拳头不自觉的握紧,回想当时韩墨腿上鲜血淋漓匍匐在地的模样,心里就像是绞着似的。

“你在沙场是要对敌,不是保护父亲,这事无需自责。”

“大哥!”韩征担心后悔了一路,每个晚上守在韩墨身旁,瞧着他命悬一线,肠子都青了,听韩蛰这般安慰,心里愈发难受,拳头愈收愈紧,最终单膝跪地,“父亲原本要先去别处,为了看我,才来军营。结果我…我赌气骑马跑出军营,听见贼兵攻打,回来时父亲已被擒走——”

他声音微微颤抖“若我当时在他身边,总不至于如此。大哥,你罚我吧!”

韩蛰微诧,垂头看他。

从初回府时,韩蛰就觉得韩征不对劲,只是韩墨伤势摆在跟前,未及细想。

他盯着韩征,半晌才道:“所以,为何赌气跑出军营?”

韩征嘴唇翕动,片刻后低声道:“父亲告诉了我姨娘的事。”

屋内霎时陷入死寂,韩蛰的手僵在膝头,一动不动。

赵氏的事,他其实早有猜测。韩镜的性情、韩墨的性情,他都一清二楚,进了锦衣司后办案无数,自有鹰鹫般洞察的目光,回想所谓赵氏为救韩墨而死的说法,更是疑点重重。当年随父亲外出的人或死或散,当然不可能去查,但他曾试探过韩墨,从韩墨话语中,也能窥出蛛丝马迹。

韩征得知真相后赌气跑出军营,也印证了他的猜测。

韩蛰并没多问,沉默片刻后起身,托着韩征的臂膀,将他拉起来。

“等父亲伤愈再提此事。”他将小食盒推到韩征跟前,“养好身体,跟我去活捉晁松。”说罢,在他肩头拍了拍,大步离去。

韩征没有兄长那样处变不惊的定力。

韩墨半身是血的模样深深刻在脑海,即便他有意振作,也没法抹去。韩墨即便杀了赵氏,也是他血脉至亲的父亲,这些年抚育教导,也没给过他半点委屈。杨氏更是尽心教导,略无芥蒂,算来恩情深重。这些天她眼圈不时泛红,韩征瞧见,更是难受。

过了四日韩墨伤势好转,韩征趁着没旁人时,跪地向杨氏禀明经过认错。

光州的事韩墨没提过,这些天父子间古怪的相对沉默也让杨氏诧异。

  如果觉得权相养妻日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九斛珠小说全集谢池春权相养妻日常前夫攻略嫁给奸雄的日子皇家妻很美的远方帝阙春宠后养成史花媚玉堂娇宠王妃,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