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非天夜翔作品相见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是什么?”段岭发现在河滩高处,有一座哨楼。

“王大人,这是曾经的哨塔。”孙廷答道,“浔水附近,从前也有些村庄,后来元人常来,老百姓便都走了。”

“都走了吗?”段岭随口问道。

都走了,不过是说得好听点,想也知道这种村庄里头的人,都被杀了,并且被一把火烧了,唯余砖石垒砌的高塔与被烧成黑色的墙。段岭在一片废墟中发现了不少东西,譬如砸碎的陶片与耕地用的铁器。

“让人找找。”段岭说,“能用的锄、铲都捡了,木柄扔掉,把铁带回去,以后也好用。”

武独站在一旁笑,段岭自己都觉得像个捡垃圾的,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省着点过,总是好的。”

废墟下埋着不少东西,这儿实在太荒凉了,连老百姓们也很少过来,段岭站在村外,抬头看那哨塔,朝武独说:“上去看看吧。”

“走。”武独答道。

两人进了哨塔,哨塔足有近三丈高,外头是坚实的砖墙,里面则以木桩加固,空空如也。

“上头应当有个钟…”

“小心!”武独瞬间喝道,紧接着左手一抖,抖开指虎,刹那间段岭全身的血液凝固了——

——有人偷袭!是什么人?!

第136章 探查

那是一名黑衣人,段岭还未来得及反应,面前寒光闪烁,一枚细针飞到面门,紧接着被武独一扑,两人翻身从哨塔上坠下。

又是三枚飞针,紧接着一刀砍到面前,还有一名黑衣人!

两名刺客同时挥刀斩下,段岭身在半空,踩上台阶,翻身一扑,以背脊护住了武独,两刀砍在他的背上,有白虎明光铠在身,只是砍破了外袍。在这短短瞬间,武独已抱着段岭,反身踏上内墙,借木桩的支撑一跃,飞身跃过刺客头顶。

一声轻响,两道药粉飞出,随即刺客摔了下去。

段岭甚至未看清武独的动作,武独却已牵着他的手,顺着楼梯飞奔下去,两名黑衣人一前一后,冲出了哨塔。

孙廷正在指挥手下翻找,突见塔中有人冲出,吓了一跳,吼道:“有刺客!”

士兵们各自拔刀,武独喝道:“都闪开!”

黑衣人在前疾奔,段岭马上弯弓搭箭,两箭射去,那两名刺客听得箭矢破空之声,一个翻身躲过,落地时继续狂奔,逃向浔水,眼看就要跃入河中的一刻,突然脚下一个踉跄。

两人几乎是同时倒地,武独依旧站着,握住段岭的手,段岭心脏狂跳,眼看两名刺客痛苦地在河滩上挣扎,抽搐,最后蜷成一团。

士兵们慢慢走上前去,不知这两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别碰他们。”武独吩咐道,并与段岭靠近。

“是你的毒药吗?”段岭问。

“嗯。”武独皱眉,用树枝挂去对方的蒙面布,段岭问:“你认识吗?”

武独疑惑,缓缓摇头,答道:“不像元人。”

“会不会是…”段岭蹙眉,观察武独表情,武独与他对视。

“有可能。”武独低声道。

段岭的意思是会不会是蔡闫派来的人,而武独也猜到了这一点,两人当着孙廷等人的面不便多说。

“是元人?”孙廷问,“方才当真凶险。”

段岭仍在沉思,点了点头,说:“放在这里,不要去碰尸体。”

段岭知道刚刚武独怕有危险,一出手用的就是剧毒,毒药见效居然这么快,从前极少见识过他这般本事,竟忘了他的看家本领就是下毒。

“还要上去吗?”武独问。

“要。”段岭说。

发生了这事,一下让气氛变得沉重起来,但该办的事还是得办,孙廷要去排查,段岭本想制止,毕竟以他们的功夫,真的发现了刺客也不是对手。但武独使了个眼色,示意还是随他去,莫要直说出来,免得对方伤了自尊。

进哨塔后,武独说:“应当是影队的人。”

段岭问:“影队一共有多少人?”

武独答道:“正好一百个,简直是阴魂不散。”

“没关系。”段岭说,“现在冒头,反倒是件幸事,否则要是找个你不在的时候杀出来,说不定真要玩儿完。刚才下的是什么毒?”

“蚀命散。”武独说,“一触到眼睛、口腔等地方就会中毒,跑出百步便将毙命。”

“多吗?”段岭问。

“不多。”武独答道,“是少数能直接毒死人的药。”

段岭刚与武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打翻了他什么药瓶直接毙命,后来发现武独很少放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剧毒,便放松了警惕。今天一见,又顾虑起来。

“手上没事吧?”段岭问。

他刚才似乎看到武独是用手把毒粉弹出去的。

武独说:“不必担心,放毒是用内劲的,内力弹出毒粉,便不会在手上残留。”

上了哨塔顶上,段岭仍有点不放心,武独便在塔顶的一洼雨水中洗了下手,坐在一旁,让段岭坐在他的腿上,两人望着远方。

“影队不知派来了多少人。”武独说,“连邺城也不安全,得找个机会把人全部收拾了。”

段岭说:“要么派人把尸体送回江州去,若朝廷能认尸,也可警告他。”

武独答道:“有乌洛侯穆在,不会让尸体被押送回江州。”

段岭一想也是,郎俊侠一定会出手收拾,想必他最擅长杀人灭口了。让人送尸回江州,只会害了押送者的性命。

“你不必再想这事。”武独说,“这是我该费神的。”

段岭点了点头,知道有他在旁,也没什么好害怕的,什么大风大浪都经过了,不差这几个刺客。

一阵风吹过,从哨塔上能看到河对岸的群山与平原,当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元人从北面过来。”段岭说,“在哨塔上是能看见的。”

“嗯。”武独仍在想刺客的事。

眼前的景象证实了段岭出发前的猜测。

“那边应该还有村落,应当每个村庄都有这样的哨塔。”段岭又说。

“不知道,去看看?”武独回过神,问,“你想做什么?”

“走。”段岭拉着武独下塔,召集士兵们朝远处而去。果然,将近十二里地外,又有一处废墟,这里也有一座哨塔,塔上还有钟架。附近则是错落的四间瓦房,以及大片荒置的田地。

十余年前陈国在此处与辽国有过一番交战,每当辽人入侵时,百姓就会敲钟警告。后来陈军打过去,辽军又打过来,彼此打得不可开交,疲惫不堪,最后辽人走了,钟也被熔成了铁,打成了武器。

“这儿已经没有人住了。”武独说,“否则敲钟警告,倒是不错的办法。”

孙廷说:“风大的时候,是听不见钟声的。”

“可以看到远处。”段岭说,“两座哨塔之间距十二里路,点起狼烟的话能看见。”

段岭铺开地图,朝士兵们说:“大家分头行动,找这些哨塔,画出大致地图,在地图上标记,去,现在就去!”

段岭为这发现兴奋不已,如果能把邺城与河间之间的哨塔全部利用上,建成烽火台一般的哨所,也就意味着有一条小长城般的防线。元军每次过来都要渡过浔水,而不管是进攻邺城,还是进攻河间,有了这些哨所的传讯,都能给予元人致命一击。

武独却始终一脸严肃,眉头像个打不开的结。

除了地势平缓的平原上有着哨塔之外,在起伏的丘陵与悬崖上,还可以建起临时的哨所。依山而建,地势险峻,完全不用担心有被元人拔哨的危险。

段岭用了整整一天,与武独跑了小半路线。及至入夜时士兵们都回来了,段岭便吃着干粮,对着火光看地图。

“想到办法了吗?”段岭朝武独问。

“暂时没有。”武独已经暂时放弃了解决影队,朝段岭说,“有什么发现?”

段岭给武独看地图,上头是孙廷的部下们找到的哨塔,两城之间共计十二座,俱是曾经的村落所在,远远不足以成为烽燧的据点。

“不够。”武独说,“其中好几个离得太远了。”

“不够的话,咱们可以建。”段岭说,“在这些地方,全是山上,挨个建亭,作为亭燧使用,而山里的哨点之间,用钟声传讯,既有烽燧,又有钟声。”

元马不适合走山路,浔水南边荒山甚多,反而成为了建立哨台的有利区域。这样一来,使用钟声与烽燧结合,还能大致判断元人的入侵是在哪一个区域。

于是这么一来,当真是放下了心头大石。

段岭决定回去后就划分哨所区域,定下三十哨,每一哨驻五名士兵,在平原上的哨所还可自己种点粮食,权当补贴口粮。

翌日他与武独到了河间城,看得出武独对周遭的风吹草动高度紧张,时刻提防着。

“王大人。”那姓秦的裨将名唤秦泷,朝段岭行礼。

那天秦泷已经被武独教训过一次了,这人浓眉大眼,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带着部下亲自朝段岭谢罪,又准备了吃食与热水,供段岭与武独休息。

河间较之邺城要繁华一些,曾经是直面辽人的河北重城,城市中央乃是校尉府——也就是武独的官邸。校尉府为了抗击辽人,调动军队方便,是以常驻河间。没想到这许多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场,邺城反倒变成了打前锋。

“其实你一直以来,都把河间守得不错。”段岭用热毛巾擦手,秦泷在一旁亲自服侍,答道:“大人谬赞了,缘因元人不常走河间路而已。”

河间与邺城不同,上一任校尉将军战死之前,两城便各自为政,城中军队名义上服从河间校尉,实际上则是秦泷的私军。段岭一看秦泷就知道此人满肚子算计,定会阳奉阴违,说不定那天夜里在城上早已看到了自己与武独,只是他故意按兵不动。

今春窝阔台来犯时,上一任校尉身先士卒,最后也没能等到本该是自己兵马的救援,死于敌手。

若武独不来,最有资格擢升为校尉将军的,就是秦泷了。

“县丞呢?”武独突然问。

段岭知道武独也感觉到了,秦泷虽居裨将之职,实际上却相当于河间城的城主。迎接太守与校尉将军时,县丞未曾露面,接待之人只有秦泷,多半这县丞就是被秦泷打发走了,免得碍事。

这人迟早是要除掉的,但现在不可直接拔刀砍死,须得搞清楚他会有什么对策。虽说除掉秦泷简单,但这样一来,自己与武独都分身乏术,不可能再顾得上河间。

果然,秦泷答道:“林大人出去巡视村庄,未知大人与将军前来,在下已派人去召他了。”

段岭心道好吧,就容你再总揽大权一段时间,等我处理完了再来收拾你。

另一名裨将抱恙在家,武独也不多过问,只是朝秦泷盘问军队布置、军饷、物资、人事调动等。不同于邺城的是,秦泷并未开口哭穷,谈及饷粮时,只答道自己会妥善解决。

“够吗?”段岭问道。

“够的,够的。”秦泷笑道,“总不能让大人自己掏钱来垫军饷吧。河间这几年打仗不多,弟兄们勉强还是够过日子的。”

“不够你得开口给我说。”段岭说,“秦将军,可千万别不好意思开口。”

“王大人爱民如子。”秦泷说,“乃是河北幸事,如今只盼大人能尽快迁来河间,施政泽民,就是大伙儿的愿景了。”

段岭答道:“迁府一事,是前任吕大人的打算。到我这儿,自然是不会迁的。”

上一任太守几次嫌弃邺城地理位置太差,风沙也大,希望迁到河间来,只是文书往来,一来一去,耗时太久,且太守又抱着调任回京的心思,便迟迟未办。

段岭知道秦泷不可能希望他把郡府从邺城迁到河间来,不过是试探。自己也不想迁,但他实在不大喜欢这种卖弄聪明的下属,若是上级或平级,玩玩心计也就算了,你一个管着两千人的裨将,僻处边陲,守着个鸟不生蛋的城,来这一套做什么?

“秦大人想回调吗?”段岭心想要么开春写封信,把他给调回去,从邺城分出一名裨将来管河间算了。

第137章 强援

孰料秦泷不仅没有回答段岭的问题,反而同样反问道。

“王大人想回调吗?”秦泷问。

段岭:“…”

这一刻他似乎感觉到秦泷话中还有话,也许这家伙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好对付。

“京官任职期是三年。”段岭说,“迟早会走的。”

“但也可不回调。”秦泷端了杯茶,恭敬地放在段岭面前,说,“三年京官之任,不过是一纸空文,富庶的地方人人都想去,穷乡僻壤,人人都不想来。何况邺城乃是边关,边城向来通融,不受三年轮任所限。”

段岭不得不承认,秦泷说的话自己无法反驳。

“吕大人在任之时,天天想回去。”秦泷说,“也无心在此处安居,如今王大人来了,若愿意长居此地,也不失为一桩幸事。一见大人的面,便知大人您是务实的人。”

段岭知道秦泷是在暗示自己——你迟早也是要走的。大家一边来当官,一边又想着怎么回去,迟早要回去。

连同甘共苦都做不到,只将此处看作升官发财的跳板,怎么可能当得好太守呢?

“您说得是。”段岭客客气气地一揖,答道,“这句话,我这辈子都会记得。”

这下轮到秦泷大出意外,毕竟自己的身份是下属,这么说,只是几句场面话,顺便捧对方几句,哪怕你只办三年,大伙儿也希望你一直留下来,说的人不当话说,听的人也不认真听,大家笑一笑就完了。

没想到这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太守,却品出了另一番意思。

“大人还很年轻。”秦泷笑道,“来日定大有作为。”

武独起身道:“既然林大人还没回来,稍后转告他几句就成,我们这就先回去了,余事照旧。再过几日,元人就会来攻城,回去后我有安排,大伙儿齐心协力,且先共度难关再说。”

秦泷意外道:“元人攻城?从何得知?”

武独听段岭说过,拔都立下十日必将拿下邺城的豪言,仔细询问过拔都的性格,得知这人向来说到做到,从小就是这脾气,如今已过第四天,还有五天半。

“明日会有书信前来。”武独也不解释,说,“须得加紧时间。”

秦泷要留段岭起码住一夜,武独却摆手道不必了,秦泷又说:“河间城后的山上有一温泉,洗去疲劳甚好。”

武独神色一动,段岭却忙得团团转,实在不宜留下,拖着武独走了,笑道:“以后再来吧。”

段岭开始有点喜欢这个聪明人了,但之后怎么样,还得走着瞧。

“你不喜欢他吗?”段岭与武独一起换乘奔霄,走在前头。

“不大喜欢。”武独答道,“太油了,话里有话的。”

武独的目光是游移的,随时瞥向河间两侧道路,观察这附近的人。河间修建得比邺城好,但城里的百姓却仿佛比邺城更穷,一个个衣裳褴褛的,站在路边看他们。

偶尔还可见些男人,懒洋洋地坐在路边纳凉,虽是正当三四十的壮年人,却并未出去耕作。

“太懒了。”段岭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股匪气。”武独说,“你看那酒肆里头。”

他们经过一家酒肆,里面的男人个个强壮,不像当兵的,也不像吃不饱的老百姓,围坐在一起喝酒。段岭能感觉到,秦泷是河间最大的掌权者,主管多年来,城里头养了不少闲人。极有可能与附近的土匪勾结,或者说,秦泷就是这里的土匪头子。

“改天再来收拾。”武独说,“回去找严狄,走!”

奔霄一骑绝尘,把亲兵都甩在后头,穿过草浪起伏的山野,拐下荆棘丛生的道路,仅用了不到半天,在黄昏时就抵达了邺城。

“把严狄叫过来。”武独说,“马上开始烽燧工程。”

武独依次圈出地图上的各个点,吩咐严狄。严狄一看便嘿嘿笑,比了个大拇指,说:“大人是懂的。”

严狄身上还带着酒气,说:“可是如今人不够。”

“调当兵的去。”武独说,“三天之内能全部整出来不?”

严狄道:“那怎么成?”

“只要一个坯子。”武独答道,“过得几天,元人就要来了,能把信息传出去就行。”

“那简单。”严狄说。

“给你分好人,这就去。”武独答道,“全部用邺城的人,送一封信去河间,让秦泷随时注意最后一个烽燧。”

武独写了名单,让孙廷跟着严狄去调人,段岭说:“你得亲自去。”

武独指指外头天色,意思是太晚了,而且不能单独行动。

“不能离开你半步。”武独说。

“就一会儿,没关系的。”段岭说,“城重要还是这么一会儿重要?”

“当然是你的安危重要。”武独答道。

段岭没辙了,心想还是得想个办法,否则武独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的,什么事情都办不了。待此事解决后,得尽快出击,把影队的刺客们分批解决掉。否则实在没法干活儿。

“你既然觉得他会来,就一定会来。”武独朝段岭说,“那天火牛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只是冲垮了他们的营地,并未杀多少人,这五千人,迟早会杀过来的。”

  如果觉得相见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非天夜翔小说全集相见欢武将观察日记王子病的春天图灵密码天宝伏妖录金牌助理江东双璧国师帮帮忙国家一级注册驱魔师上岗培训通知二零一三夺梦定海浮生录北城天街,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