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波滟滟作品春花灿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孟举人不如郭探花英俊潇洒。”

“听说孟举人家里还很穷。”

“二小姐的嫁妆只有不到一万两银子,小姐的嫁妆只是首饰一项,一万两银子就打不住。”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连胡妈妈也参与进来。春花说的不错,要是她不好,这里的几人都不会有好结果的。

如诗气愤得脸都有些红了,“那次去庙会,遇到了郭家的人,郭探花来给夫人行礼,二小姐就看上郭探花了。还和人家眉来眼去的。”

“那郭探花呢?也对二小姐眉来眼去的吗?”春花心理上还把自己置身事外,纯粹是出于八卦才问这个问题。

没想到,接下来的就是一片沉默。春花挑了挑眉,没想到还问出了些内幕,“说吧,我要听真话。”

如琴说:“我看见郭探花也对二小姐笑了笑。”

胡妈妈马上说:“那时候二小姐和三小姐站那样近,郭探花也可能是对三小姐笑呢。”

春花不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家小姐,事实上她由于工作的原因,她接触的人可以说是三教九流都有,一听就知道谁说的是真话。

如琴低声嘟囔,:“虽然站在一起,可那时侯夫人正拉着三小姐说话呢。”

“是啊,侯夫人可喜欢三小姐了。”如诗马上说。

春花笑了笑:“听说郭家还是侯府?”

“是啊,郭家祖先从龙立下大功,太祖皇帝封了武成侯,还赐了丹书铁券。郭探花就侯府的嫡出二公子,那气派、那长相,就不用说了,前年殿试时皇上亲点的探花。”胡妈妈大约也觉得刚才说了假话有些不安,马上把郭家的事仔细地讲给春花听。

“郭探花出身侯府,年少有为,多少人想把女儿嫁进郭家,可郭侯爷亲自到咱们家里求的亲,老爷和夫人才答应。”

“郭侯家原来出过什么事吗?”春花从琼花的话中听到了这件事。

胡妈妈不愧是老人,什么事都知道,“那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呢。郭家是宁王的外家,与宁王一贯交好。后来宁王谋反,郭家虽然没有参与,却在此之前为宁王祝寿时送了大笔的财物。”

“宁王兵败,郭家用尽家产,才保住了爵位,在京里也大不如前。这次郭家的二少爷进了殿试前十名,皇上虽然钦点了探花,但也没多说什么。”

“小姐,开国以来,能中三甲的都是读书人家出身,勋贵家的还是第一个。所以将来郭探花,一定能登阁拜相!”

好吧,就算郭探花将来一定会富贵无边,可自己还觉得他就是个陌生人。春花问:“郭探花这样的出色,怎么会与我定亲呢?”

胡妈妈却信心满满地说:“老爷仕途正好,又是郭探花的座师,小姐是老爷和夫人最心爱的幺女,嫁妆一定丰厚。郭家是有眼光,才选对了小姐。”

看来自己蛮有利用价值的,春花笑问:“那在庙里遇见郭探花可是两家安排好的?”

胡妈妈面色复杂地看向春花,小姐生性天真,从来不会想到这些,现在还真与平时不一样了。自己虽然不知道是不是郭家与自家约好了在庙里见面,但出门前,夫人亲自过问了三小姐的衣饰,十有八九是知道要见郭夫人了。

但这样猜测的话,胡妈妈如何敢说,她笑着说:“老奴哪里能知道这种事呢?”

春花点点头,心里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再问郭家的事,却问:“那孟举人是怎么回事?”

还是胡妈妈开口,“二小姐比三小姐大两个月,自然应该二小姐先说亲。也不是没有人上门提亲,只是那赵姨娘天天嫌这挑那的,夫人生了气便不管了。”

“原来三小姐的亲事没订,倒也不急。可郭家来提了三小姐,二小姐的事就得先办了。老爷就挑中了孟举人,说是学问也好,家风也好,就是穷了点,自家帮帮也没什么的。”

“赵姨娘和二小姐不同意?”春花想应该是这样的。

“赵姨娘闹了一场,老爷发了怒,理不也理她,就让孟家下了聘。”

“不过,这孟举人时运不济,刚中了进士,没做上几天官,老父亲却突然没了,只好回了家守孝,现在孝还没满呢。”

“原来婚期就定在五月,现在只得延后了。不过,这样三小姐先成亲谁也说不出什么。”

“那我什么时候成亲?”

“好日子定在十一月初十。嫁妆夫人都准备好了,现在又请了有名的绣娘来府上给小姐绣嫁衣呢,明天,小姐过去看一看。”

“现在是几月几日?”

如诗赶紧抢着说:“七月十八,刚过了鬼节。对了,小姐摔了那天就是鬼节。”

自己就是因为鬼节才来到这里的?这样的问题可以以后去追究,眼下最关键的是自已刚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就又要嫁到一个更陌生的环境去了。

杨家有疼爱自己的父母,而那里又是什么样的呢?

春花沉浸到思考中。

“小姐,小姐!”胡妈妈在叫她,几个丫环也同她一样,满脸的担心。

看来春花从秋千上摔下来的事情让她们还是心存恐惧,只要春花略一走神,大家就万分紧张。

“没什么,我们早点睡吧。”春花又想起了一件事,“如琴,这个给你。”她从头上拨下来一支簪子。

“这个太贵重了,奴婢不敢要。”如琴急切地摆着手。

春花并没仔细看那是一支什么样的簪子,只知道是一早上如诗给她梳头时替她插在头上的。她拉过如琴的手把簪子放上去说:“说给你就给你,不许不要。”

如琴跪下来行礼说:“谢小姐赏。”

春花挥挥手表示不用了。现在什么簪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需要对自己实话实说的人,物质奖励永远是有效的。

果然她在胡妈妈、如诗和如画的眼里看到了羡慕和嫉妒。想要簪子,那就好好表现吧,对春花来说,最好的表现就是说实话。

春花又盘算了很久才睡着。

从这天开始,春花就进入了杨家三小姐的正式生活。早上起床后,先去于夫人那里请安,然后就在于夫人处吃饭。之后,就是自由时间,通常她会与于夫人聊聊天,据说春花从秋千上摔下来之前也是这样做的。

这之后她会去花园里玩一会儿,当然有时于夫人也去陪着她。中午还是在于夫人这里吃饭,下午先睡午觉,然后还是玩一会儿,晚上还要去请一次安。

晚餐时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她的父亲杨大人会在,她的二哥前几天去了京郊,现在也回来了,还有二奶奶。

大家坐在一起吃饭,但其实只有春花的父母与春花兄妹坐着,二奶奶站在母亲身边侍候着。对了,还有一个周姨娘,她也算是这个家里的一个成员,她站在父亲身边侍候着。

吃饭时是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春花小心翼翼地,跟着于夫人一样动作。

饭后就好多了,大家品着茶,在一起说说话。

春花注意观察二奶奶,大家吃过了饭,她到外间匆匆吃了一口,就又回来站在于夫人身边,还好,于夫人对儿媳并不严格,只是大体上按规矩,小处上还是很放松的,每到这时候每次都会让二奶奶也坐下来说话。

但周姨娘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她应该也是匆匆在外面吃了一点,又回来站在了父亲和母亲身后。

几天过后,春花已经非常熟悉这些规矩了,而且她也熟悉了这个家。当然只是这个家中内院的部分。

于夫人住的是正院,周姨娘就在于夫人后院的一个小院子里,正院两侧的院落是几个哥哥的,春花的绣楼在花园里,雪花与赵姨娘也住在花园里,但却不是绣楼而一个院子。

内院通往外面的门有几道,南面为仪门,与前院相通,北面的是后门,为杨送柴米物品和下人出入专用的,听说府里成家的下人所住之处就在北门的那条巷子里。这两个门都有人轮流看守。

其余东西两面都有一个到两个角门,但一直锁着,春花听说钥匙都在二奶奶手中。

唉,想出门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的都不行!春花苦恼地一屁股坐在树荫下的一个石凳上。

“小姐,这样可不行,会着凉的。”如琴大惊小怪地说着,扶起春花,把一块手帕铺在了石凳上,才又扶着春花坐了下来。

“如琴,你去过外面吗?”

“去过啊。不过,外面可没有府里好。”

“你怎么出的府啊?”

“从后门出的。”

“想出就能出去?”春花问。

“那可不行,除了那些在外面住的婆子们,其它人想出去得报夫人或二奶奶同意。就是像如诗那样,家就在后街上住的,也得报管事妈妈知道了,才能出门。小姐,你问这些做什么?”如琴狐疑地看着春花。

作者有话要说:这周要结束另一篇文,就不加更了,下周起每周末加更。

请给作者鼓励!

欢迎大家收藏、评论!

第八章

春花只是笑,并不回答如琴的的问题,又问:“那你要买些东西怎么办?”

“找看门的婆子帮着传个话,让外头的小厮给买就行了。不过,府里什么都给,奴婢也不买什么,月钱都攒着呢。”

“噢,你攒了多少银子了?”

“有几十两了,还有小姐赏的东西。”如琴自豪地说。

大概是个不小的数字吧,否则如琴不会这样骄傲。春花又问:“那簪子,你怎么不戴?”

“那簪子要值上百两银子呢,我怕丢了,收起来了。”

“那如琴,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这几天三小姐到哪里都带着自己,还不是看自己肯说实话。如琴扭捏了一下,还是红着脸说了,“我想等小姐嫁人后,给我指一门亲事,做个管事娘子,要是能给小姐的小少爷当奶娘就更好了。”

这样的目标,春花点了点头说:“我尽量帮你吧,不过,你喜欢谁呀?”

“奴婢没有,真没有!”如琴有些急。

春花笑着拍拍她的手说:“没事别怕,我不是怕给你指错了人吗?”

“我相信小姐。”如琴说。

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先背负了一个责任。不过春花想,如琴的要求真不算高,就看在她天天陪着自己到处乱跑的份上也应该替她办好,不过想当奶娘的事可不好办,自己要是真的生了孩子一定会自己喂奶的。

哎,想哪里去了,春花也红了脸。

回绣楼的路上,春花和如琴两人都有点心不在焉,还是春花先听到了路边的呜咽声。

呜呜的哭声越来越大,两人循声向小路一旁的葡萄架下一看,听琴先认了出来,“是如诗姐姐!”

春花头痛,这几天如诗每天都是一副忧怨的样子,好像自己是那负心的男子辜负了她一样。

其实自己让如琴陪着,不只是因为如琴老实,说话直爽,也是因为如琴是大脚,能走得动。如诗的小脚比自己还小,走上几步就累了,哪里能跟上她现在这样的运动量?

明知道如诗在这里哭就是在等着自己,不过春花还是走了过去。寻芳居的这几个主要人物,就好比企业的中层干部,她这个经理必需团结好。虽然也可以换,但换了也未必比现在的好。

“如诗,怎么了?”春花温和地拍着如诗的后背说:“有什么委屈对我说。”

如诗哭着跪到了春花面前,任春花怎拉也不起来,“小姐,你是不是讨厌我了?”

“没有,”春花说:“我怎么会讨厌你呢?”

“那,那…”如诗眼睛瞄着如琴,吞吞吐吐地说。

春花看了眼如琴,如琴正露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只好说:“如琴,你先回去吧。”送给了如琴一个安慰的眼神。

如琴只好走了。

如诗哭泣着说:“从小,小姐就待我最好,现在小姐把我忘了。”委屈得不得了。

春花温和地说:“你知道我忘了事,还不肯告诉我实话,现在又委屈上了,能怨谁呢?”

“是我错了,不过,我不想让小姐不开心。”如诗抽着鼻子说:“本来郭探花对二小姐笑的事,小姐并不知道。”

“噢。”春花只能答应一声。

“小姐天真善良,从来不注意这些事。二小姐害你,是我没照顾好小姐,不过,我对小姐的心,日月可鉴。要是我红口白牙地说谎,叫我天打雷劈!”

唉,春花只好说:“我相信你,你快起来吧。”又加大了力气拉如诗起来。

无奈自己的力气太小,而如诗又比自己高了不少,怎么也拉不动。还是如诗看了看春花的表情,自己爬了起来。

“小姐,你不生我气了?”

春花笑着说:“我从来没生过你的气。”

“小姐要是愿意听,我把过去的事都讲给小姐。”如诗破泣为笑。

如诗果然给她讲了不少的事。不过,大都数都是没什么用的,多是春花与一些小儿女间的杂事,像春花与她的大侄女杨敏好,跟她的大外甥女珠儿不好,还有大嫂的陪嫁比二嫂多之类的。

春花也就笑着听了,就连如画也找机会对她说起过去的事。

所以这天早上如诗给春花打扮时,春花就指着一盒子珠花笑着说:“如诗、如画、如琴,你们每人选一支。”

又给胡妈妈拿了一对金手镯。

还让胡妈妈给寻芳居的小丫环们打赏。

寻芳居里,大家都笑逐颜开

春花也开始实施她的小计划。

“小姐,要不我们别出去了,我害怕。”如诗看着春花利索地换上了一套她从小丫头那里借来的花布衣裙。

“快点,如诗。”春花手脚不停,又催着如诗帮她把头发梳成简单的发式,上面只插了支普通的银簪,“别怕,你不是告诉我,上次我们瞒住了大家,一起爬上了花园里的假山。”

“不过,现在我们是想出府啊。”

“别人不会知道的,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春花感到如诗的手都有些抖了,她用力地握住如诗安慰她。到了后门,如诗被春花在后面推了一下,只得走上前去。她笑着对两个看门的婆子说:“两位妈妈,我娘让我回家取点咸菜,三小姐上次尝了说好,还想再要点下饭。”

这事是真的,是前两天春花已经运作好了的,管事娘子已经同后门的婆子打好了招呼。唯一有问题的是应该是如诗带一个小丫头出来,而这小丫头留在了花园里,春花出来了。

“这小丫头是你们寻芳居里的吗?怎么瞧着眼生?”一个婆子笑着问。

杨府里下人极多,像这样看门的婆子基本没什么机会与春花这样的小姐打交道,春花又换了身打扮,看门的婆子根本不会想到她眼前的人是三小姐。

如诗强笑着说:“我们寻芳居的人最多,妈妈哪能个个都认识呢?”说着拉着春花出了门。

春花听出如诗的嗓音都有些颤了,但好在看门的婆子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只是笑着说:“三小姐吃了你们家的咸菜,你们家可是走了大运了,夫人一定会大赏。”

如诗顾不上再搭话,春花已经拉着她快步走了出去。

杨府的后门外就是一条窄窄的巷子,如诗家就在巷子里。

出了杨府后,如诗更迟疑起来了,在春花的催促下,她推开了虚掩着的院门,带着春花走了进去。

窄窄的院子里面光秃秃的,没有树也没有花,露出来的凸凹不平的泥土地面。

如诗紧紧拉着春花的手,两人进了屋子里,眼前一暗。窗子的透光性极差,春花看到窗子上不像寻芳居那样糊着轻纱,而是厚厚的窗纸。

北面全部是土坑,上面铺着泛黄的席子,炕的一面摆着两只上了红漆的柜子,还有一只同样上了红漆的炕桌,时间久了,红漆都有些斑驳。地面上铺了普通的青砖,一张桌子和几只椅子零散地摆在中间。如诗家的一切,给春花的感觉就是灰暗无光,与她这些日子在杨家看到的光鲜漂亮正相反。

炕上躺着的一个人听到声音跳了下来,说:“你这丫头进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如诗放松下来,不客气地说:“哥,让你雇车,你雇好了吗?”

如诗是个大眼睛,高鼻梁的美人,她的哥哥吴强长得也很不错,五官俊朗,穿着一身府里给小厮发的棕色的衣裤,热情地对春花说:“姐姐坐,请吃杯茶。”

因为如诗一直拉着春花的手,所以春花无法坐下,只好向吴强点了点头,微微一笑。

吴强说着说,拿起炕桌上倒放着的白瓷茶杯翻过来,从茶壶里倒一杯茶放到了春花所在方向的炕桌上。然后又对如诗说:“车早就雇好了,在巷子口等着呢,巷子太窄,进不来。”

如诗没有让春花喝茶的打算,还是紧紧地拉着她,对吴强说:“那我们马上就走吧。”

吴强笑了笑说:“你怎么总是一会风风火火的样子,姐姐到我们家里来,总得喝杯茶再走吧。”

  如果觉得春花灿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波滟滟小说全集重生农家幺妹春花灿烂浮生小记万里随波行枇杷花开戏凰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十样锦,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