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波滟滟作品春花灿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曹姑姑三十多岁,长相很是平常,但身上却带着浓浓地书卷气,气质非常的好。她行云流水般地给于夫人行了礼,又受了春花的半礼,寒暄了一会儿,琼花就对二奶奶说:“不知道弟妹是不是为曹姑姑准备好的住处?”

二奶奶笑着说:“早就准备好了,就在花园里,离三小姐的绣楼不远,就连上课的地方我也布置好了,大姐姐要是有空,不如一起去看看?”

琼花却说,:“弟妹布置的自然妥当,还请弟妹将曹姑姑送到院子里。本来应该让春花去的,可是我有些事情要对春花说,还请曹姑姑谅解。”

曹姑姑自然客气了一下,就同二奶奶告辞出去了。

于夫人也看出了琼花有事要说,挥了挥手,让屋子里的丫头婆子都下去了,只留下了母女三人。

琼花本来气场院就很强,现在尤其的明显,于夫人和春花都感到有大事要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章

琼花一开口就是重磅炸弹,“郭少怀和她的表妹有了私情,现在已经胎珠暗结,家里正闹得不可开交。”

“什么!”于夫人一惊,“什么表妹?”

“是两姨表妹,郭少怀母亲一母同胞的妹妹家的女儿。”

“那郭家打算怎么办?”于夫人又问。

“听说谢氏与郭少怀想在成亲前将表妹纳为妾室,郭侯不同意,正闹着呢。”

“你这是听谁说的?”于夫人问:“消息准吗?”

“谢氏妹妹的夫家在京里有个远亲,她知道郭少怀与我妹妹定了亲,偷偷来告诉我。”琼花喝了口茶说。

“那可怎么办好?”叶夫人急得搓了搓手,“还得等老爷回来商量商量。”抬头看见了春花,又说:“春花,你先回去吧。”

琼花马上说:“让春花听一听,她也该懂点事了。”

于夫人不再反对,却更愁了。

“听说郭少怀与这个表妹小时候定过亲的,只不过两家没有留下表记,后来又隔开了。现在姨夫没了,姨母只这一个女儿,就投奔姐姐过来了。表兄表妹出了这个事,姨母哭得都要断气了。”琼花略带嘲讽地说。

春花心头却是一喜,本来到了这里,莫名其妙的就要成亲,对她纯洁的心灵就是极大的冲击。现在听琼花的语气,对郭少怀极为不满,要是能就此退婚就好了。

哪能怕以后还得定婚,但起码可以先拖延一定的时间,那时候自己也许就有办法了。

“郭探花此举确实不妥。”于夫人沉吟着说。男人有成亲前收两个丫头,或者在外面有点风流事,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可是若是与表妹私通,可就是变了个性质。不过,春花已经与郭少怀定了亲,还能怎么样?退亲是不可能的,那么,于夫人难得的坚决地说:“怎么也不能让郭家先纳妾!”

没成亲就纳妾,名声不好不说,对女方非常的不尊重,尤其还是这种先有了孩子的情况。将来春花嫁过去,要面临的局面就很困难。琼花自然明白这些事情,她叹了口气说:“郭家知道春花摔了一下,恐怕要拿这个做借口纳妾了。现在外面传出去的信息就是他家人说出去的。”

“是?”于夫人迟疑了一下说,用手指了指院子里。春花明白她是怀疑雪花和赵姨娘。

“我找人查了,赵姨娘有个兄弟,很不成器,最喜欢赌钱,欠不不少的债。春花出事后,他去过郭家。听说出来的时候还拿了赏银。”

赵姨娘被送到庄子上,雪花被关了起来,赵姨娘的兄弟不满也是正常,到郭家去告密不但能让杨家无法隐瞒事实,还能拿银子,何乐而不为?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想通。

“郭家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于夫人奇怪。

既然想结亲,还这样做,很不正常。不只于夫人奇怪,春花在一旁也觉得不对,如果是郭家想退亲就太好了,她满怀希翼地看向琼花。

“上次我听说春花摔下来的事就很奇怪,于是让人去查了查。结果,是赵姨娘的兄弟告诉的郭家。”琼花冷静地说:“有人说是郭家让人把消息放出来的。我一直不大信,也没有明白是什么原因,现在知道谢氏的外甥女肚子里有了才明白过来。”

“谢氏的外甥女肚子里的还不到两个月,现在纳进了门,等孩子一生下来就说是早产,还能混得过去。所以郭家现在急着找借口,把纳妾的事先办了。”

“我听说谢氏还对人说春花天真不知世事,又摔了一下伤的头,就先给郭少怀纳妾,说是将来帮扶着春花。”

“这几天她就要来看春花,到时候她会想办法让母亲答应纳妾的事。我这样急着来,就是想让母亲有个准备,无论她怎么样说,母亲一定不能松口。”

于夫人点了点头,“好。”

“我估计谢氏一定会询问春花摔下来的事,现在郭家的人只知道春花头伤了,却不知道她忘了过去的事。我们也不要提,只是大方地承认荡秋千时摔了一下就可。”

于夫人还是点头,连连答应说:“好”

春花见她们自行商议,问也不问自己的意见,就小心地说:“母亲,姐姐,我想郭家这样打我们家的脸,我们何苦让他们下了面子,如果郭家来人说什么,我们就退亲好了。”

“好!”琼花笑着点头说:“春花这一次摔了一下,还摔明白了。母亲,要是谢氏说要纳妾,母亲你只管说退亲好了。咱们家的面子还轮不到郭家来下!”

春花惊喜交加,琼花姐姐真是太好了!她真想上去亲她一下。不过琼花接着笑道:“谢氏一定不敢真的退亲。”

春花垂头丧气,她不甘心,想了想说:“万一谢氏真的就想答应了,那我们家退不退呢?”

“退,”琼花斩钉截铁地说:“不只是我们家不能丢这个面子,而且对春花也不好。如果春花就这样嫁过去了,还能在郭家抬起头来吗?”

于夫人频频点着头。

春花想再说些什么,看了看面前的两个人,觉得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暗自想:“怎么能让郭家真想退亲呢?”

于夫人与琼花计议好了,心情也放松下来,笑谈起其它的事。

春花则走了神。

“金钏。”于夫人喊她外面的丫环。

金钏打开纱帘进来行了个礼,“夫人,有何吩咐?”

“过来,让我看看。”琼花招手。

金钏低着头走了过去,琼花拉着她笑着问了几句话,又看了看手,让她提了裙子看看脚,“还不错。”

看着金钏红着脸,春花不知道这对母女又在想什么,刚刚她们说话自己一分心没听到。

“这两个月没有好日子,又是这样的热天,老爷发话等到秋天再说。”于夫人说。

“虽然还没开脸,但怎么也见了面,这个就赏你吧。”琼花说着从手上褪下来一个玉镯,碧绿清澈,看着就给人带来一丝凉意。

“谢大小姐赏。”金钏跪着接了下来。

琼花挥了挥手说:“起来说话吧,以后不要再行这样的大礼了。”

春花终于明白了,上次母亲与琼花说过,要再给父亲收个人,应该就是这个金钏了。

春花看着金钏,五官秀丽,身材窈窕,是个美人,因为她一直在于夫人面前侍候,春花也早就认识她了,确实性格温和,老实听话。

金钏才年方二八,而父亲已经过了五旬,实在太不般配了。春花自己的事还不知怎么办,又替金钏发愁。

不过,金钏看起来却没有发愁的样子,而是娇羞地红了脸,却又老老实实地站在于夫人身后,等着于夫人吩咐事情。

晚饭后,于夫人很快让大家都回去,只留下父亲和二哥,说是有事情商议。春花知道于夫人要说什么,既然于夫人不让她留下,她就回了自己的绣楼。

第二天开始,春花正式上了学。因为二哥家的女孩还小,只有她一个学生,所以曹姑姑只是先问了问春花的程度,然后同春花一起定下了上午读书一个时辰,写字半个时辰,下午做针线半个时辰,弹琴半个时辰课程表。

结果才读了一小会儿《女诫》,就有丫环来传话,让春花换了衣服去于夫人那里见客人,春花想肯定是那个郭探花的母亲侯夫人过来了。

于夫人身边的常妈妈亲自来给春花选衣服,也证实了这个消息,她一面嘱咐春花要好好应对,一面选了嫩黄色粉花交领琵琶袖短襦,配素白六幅裙。

腰系绿丝带编成的宫绦,中间打几个环结,中间串上一块莹润的碧玉佩,然后下垂至地。

梳成双髻的头发上两边各插了朵珠花,两颗大珠子耳坠在耳边晃来晃去。

看着镜子里的俏佳人,春花的打算落了空。她本想要穿上一套不得体的衣服,谢夫人不是嫌她不懂事吗,那她就打扮成不懂事的讨嫌样子就好了。

不过衣着并不是最主要的,还有言行呢,春花打定了主意。

春花进了屋子,一反平时的活泼朝气,她板着脸,木讷讷地站在于夫人和一位中年贵妇人面前。

于夫人笑着对春花说:“见了侯夫人,怎么不行礼?”

站在于夫人身后的二奶奶向春花做了个行礼的动作,她站在这个位置于夫人和那位贵妇人看不见。

春花生硬地行了个礼,就不吭声了。

被称为侯夫人的谢氏看着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勉强够得上年轻美貌,但气质上就比于夫人雍容华贵的样子差多了,特别是她身上带着一种无法掩饰的尖酸刻薄的感觉,让春花不由得对她就没有什么好感。

从这些天接收到到的信息中,春花知道她是武成侯的继室,比侯爷小了十几岁,郭探花是她亲生的,而封了世子的则是原配的儿子。

谢氏笑眯眯地拉着春花的手说:“可怜见的,听说从秋千上摔了下来?”

“是啊,小孩子淘气,”于夫人一面说着,一面向春花使了个眼色,让她打起精神,“只不过蹭破了块油皮,早就好了,连疤也没留下。”

“怎么看着没有上次见面时活泼?”谢氏狐疑地问。

春花抢到了于夫人的前面说:“大家说我摔傻了,什么都不记得。”

于夫人明显也是吃了一惊,马上说:“小孩子家瞎说什么!春花你先回去上课吧。”

谢氏却不放开春花的手,“都不记得了?还记得我们在庙里见过一面吗?”

春花摇头。

“那天少怀也去了,还记得吗?”

春花再摇头。

还没等春花进一步表演,平时默默无闻的二奶奶已经上来从谢夫人手里把她抢了回来,动作之敏捷,让春花大吃一惊。她手里虽然动作着,但脸上却笑意盈盈,温柔和善,对着于夫人和谢氏一面行礼,一面笑着说:“刚刚妹妹正上着课,女先生说小姐书读得好,不要耽误了功课,请夫人还让春花回去接着读呢。”

于夫人配合着说:“我正让她上课去呢。”

春花就被二奶奶带出了屋子,当然她也可以在地上打个滚什么的,不过一是过犹不及,二是她实在做不出那样的动作。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二章

二奶奶将春花交给了门外的常妈妈,让她带着春花回去上课,自己又回了屋子里侍侯。

常妈妈刚刚就在门外,春花的表现她刚好看到听到了一些,所以便对着春花唠唠叨叨的,可春花根本也不往心里去,她在暗想,以她的表现,谢氏应该对她失望极了吧,那就退亲好了。

一个成亲前就与表妹有私情的男子,她怎么也不会看上的,实在是太恶心了!

重新回到教室,曹姑姑发现春花有些心不在焉,刚刚还认真地学习,回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不用说是于夫人找春花有什么事。曹姑姑想了想,就给春花放了假。又不是男子要参加科举,用不着抓得那么紧。

春花也没客气,她马上回了寻芳居。如诗已经先她一步回来了。

“快说说,怎么样了?”春花急切地问。刚刚她被通知要去于夫人院子里时,就告诉如诗也跟着她一起去,她出来时,如诗则要想办法留在那里听消息。

现在正是夏天,门窗皆开,只用轻纱糊着窗子,门帘也都是罗纱做的,一点也不隔音。只要能留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屋子里的人说什么。

要是有人问,春花已经给如诗编好的借口,替春花去找掉了的帕子。

“小姐,”如诗吞吞吐吐地说。

“没关系,把她们的话全告诉我。”春花鼓励地说。

“上次在庙里见过面,侯夫人说她特别喜欢小姐,原来是装的!”如诗还是先发表了感慨才说:“小姐一走,侯夫人就说,小姐这样,配不上郭探花。”

“对了,小姐,你怎么能说出来什么都不记得了?”如诗又想起了春花的话,她一直没进屋子,还没有看到春花的表情,要是也看到了,更得吃惊了。

“我们不能骗郭侯家,当然要说实话了。”最好郭家听到实话后马上就退亲,春花祈祷着。

“小姐真是。”如诗不赞成地说。

“还是赶紧说说你都听到什么了。”春花提醒她。

“小姐一走,侯夫人就说,小姐既然什么都不记得了,郭家就得先给郭探花纳个妾,也好帮着点小姐。”如诗忍不住又说:“哪有成亲前先纳妾的,多不给小姐面子啊。”

“小姐,你说,郭夫人是不是在家里就想要给郭探花纳妾了?要不,本来她说是来看小姐的,怎么立刻就想起来纳妾的事了,这也不是小事,不可能突然就决定。”如诗分析得还很对。

春花急着问结果,“你先说夫人怎么说的?”

“夫人就冷冷地说,我们杨家是书香人家,从没听过没成亲先纳妾的,要是郭家执意那么做,就退亲吧。”

“那侯夫人呢?”

“我在院子里听屋子里有一会儿没了声音,然后就听侯夫人说了句,那就退亲好了。然后就走了出来,夫人只让二奶奶送客,自己都没亲自出来。”

“太好了!”春花欢呼。

如诗却呆住了。

春花不等于夫人找她问为什么她会在谢氏面前摆出呆傻的样子,就主动地去了于夫人的院子。既然早晚都得被问,还不如早点去,把准备好了的说辞讲一讲。

于夫人院子里静悄悄的,春花刚探头向屋里看,二奶奶就迎了出来,她拉着春花的手进了西屋,低声对她说:“侯夫人走后,母亲就说头疼,正躺着呢。”

于夫人的声音就在东屋响了起来,“是春花来了吧,让她进来。”

二奶奶只有拉了春花的手进了东屋。

王夫人靠在临窗的小炕上,还穿着与谢氏见面时穿的衣服,目光有些散漫。也不待春花行礼问安,就问她,“你刚才为什么说什么都不记得了,还做出那副样子?”

“娘,郭家明明是因为表妹有了孩子,才想纳妾,却瞒着我们不说,只想找我们的错处。这样的人家,人品如何的低下?”

“我们家与他们不同,世代书香,父亲和哥哥们都是正人君子,自然要实话实说。郭家不愿意那就不结亲,女儿宁可不嫁也不想靠骗别人嫁出去,那样做与郭家人有什么两样?”

“好,”父亲突然进了屋子,笑着摸了摸春花的头说:“我们杨家的人就得有这傲气。”父亲这样早就回了家,应该也是关心着这件事。

要说杨松的本意,也是不想与郭家退亲的。春花的亲事一直不顺,虽然来求娶的人并不少,但不是家世差些,就是本人差些,拖了几年也没定下来。正当自己和妻子已经打算放松些条件时,郭家来求亲了,那时他还想这大概就是缘份。

郭家虽然有几十年前的事压着,但毕竟已经过去很久了,只看皇上能点郭少怀做探花就知道已经不介意往事了。

郭少怀是侯府的嫡子,一表人才,虽然郭家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力量,但有自己帮着,早晚会出人头地,与春花堪称良配。

听妻子说少怀与两姨表妹有了私情,自己也心里不痛快,但年少时谁不犯点错误呢,年纪大些明白过来就好了。

郭家不要脸面想收那个表妹做妾没什么,不过,想赶到结亲前办确实不妥,自己也就由着妻子按大女儿的想法做了。

没想到,郭家竟然答应了退亲。他从一早起就惦记着这件事,到了吏部转了一圈,看没什么事就提前回来了,结果一进家门就知道了这个坏消息。

本来心里很不痛快,不过,听了小女儿的话后到是另有了一番思量。自己从来自诩为正人君子,不料在此事上还是不够坦荡,当初春花摔了后,不记得过去的事,就应该直接告诉郭家。

女儿虽小,却有见识。君子坦荡荡,女儿把忘记过去的事当着侯夫人的面说清楚,何等的磊落。虽说女儿家退亲名声不好,但既然郭家有了这个心思,强扭着结亲恐怕不会好,退亲就退了吧。再说,就凭女儿的这番见识,将来也能嫁到不错的人家。 

杨松本来就豁达,转眼间已经不以退亲为意。看夫人要起身,就摆了摆手说:“你若不舒服只管靠着,让丫头们侍侯我更衣即可。”说着就踱进了里间。

二奶奶见公公回来了有些不便,就说要下去看着摆午饭。

杨松在里间换了件纱袍再进屋子时,于夫人勉强地一笑说:“老爷想来也是惦记这件事,要不怎么这样早就回来了。”

“恰好也是没有什么事情。”杨松安慰于夫人说:“你不要担心,春花是有福的。”

于夫人苦笑了一下说:“琼花说郭家不会退亲的,没想到也有她说错的时候。”

春花心想,琼花的预计是建立在自家不说出自己摔了后忘了过去的事的前提,而自己不但说了出去,还加了一项装傻表演,事情自然就不一样了。

春花能想到,于夫人自然也能想到,她奇怪地问春花,“你是不是想退亲?”

“婚姻大事,女儿哪能作主?只不过,我见了侯夫人心中非常害怕,自然就不敢说话。”

于夫人信了,春花是不可能愿意退亲的,谢氏看着确有几分刁蛮,这孩子真是害怕。

杨松却没有怀疑女儿,他对于夫人说:“哪有这样问女儿的,春花的亲事自然由我们做主。明天我问问同僚,看谁家有优秀子弟的,你也多带春花多出去走动走动,还有琼花,让她也帮着问问。”

春花乖巧地上前说:“父亲、母亲,不用着急。二姐姐还没成亲,哪有我这个妹妹先嫁出去的?还是再等一两年再说吧。”

杨松和于夫人都是一怔,于夫人小心地问:“你想起雪花来了?”

  如果觉得春花灿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波滟滟小说全集重生农家幺妹春花灿烂浮生小记万里随波行枇杷花开戏凰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十样锦,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