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波滟滟作品春花灿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想当初,自已诈死,也就将杨府与郭侯家的姻亲关系拆开了,杨家也不必再有这个拖后腿的亲家,可是雪花竟是傻傻地往火坑里跳。

而且一般的情况,姐姐去了,妹妹嫁进去做继室,也没什么。可是,郭家和杨家的情况却不一样,妹妹没了,已经定了亲的姐姐嫁了过去,怎么觉着都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更关键的是,杨家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是雪花设计的,她一直觊觎春花的亲事,以前就有过类似的行动,而郭少怀自然愿意与杨家继续姻亲关系。

这种恶心的事,琼花心里一直很不爽,她本来不想说,可是必须告诉春花,她从自己这里知道要比从别处知道要好。

春花倒真心觉得无所谓,雪花既然那样喜欢郭少怀,就让她嫁给他好了。反正她从不认为自己与郭少怀有任何关系的。

“总是杨府的女儿,你父亲哪里下得了那样的狠心?”于夫人听出琼花口气中对丈夫的不满,便替杨松说话,又说:“我们不提她就是了。”

琼花和春花均点头答应,可过一会儿功夫,大家不得不又提到了雪花和相关的事情。

原来春花大哥家里的长女,名唤杨敏的,嫁给了雪花以前的未婚夫孟举人。雪花出了这样的事情,与孟举人的亲事自然作罢。杨松自认为正人君子,不愿意这样解除婚约,让人笑话杨家毁诺。恰好,杨敏已经十五了,便将孙女重新许给了孟举人。两家以往并无亲故,不存在辈份不同的问题,孟举人本来订的是杨家的庶女,如今改为杨家的嫡孙女,自然愿意,待自己孝满,杨敏过了十六岁,高高兴兴地办了亲事。

后续的事情就是,孟举人成了杨阁老的孙女婿,没多久就补了官,娶了杨敏后更是仕途顺利,年纪轻轻的已经是五品大员了。这其中,杨阁老的作用有,但他个人能力非常强,肯努力,机遇又好也很重要的因素。

从这一门亲事里,又引出一件事来。

孟举人感激杨阁老的高义,景仰杨家的家风,便仿照杨家的家训,编了一本孟家家训,规定子弟要尊师重道,立身清正,诚信坦荡,勤勉上进,不可流连内帏,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比杨家的家规还要森严,而且自己身体力行。

杨敏成亲后日子过得就特别舒心,婆婆善良老实,真心疼爱儿媳,夫妻间恩爱和顺,身边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才几年的工夫,先后生了一子一女,前些日子又封了诰命夫人。

听了这些,春花便笑着问:“雪花后悔了吗?”

“她怎么能不后悔?郭少怀自从出事后,郭侯就病了,熬了两年就去了。郭少怀守了三年的孝,一点长进也没有,只是到处鬼混,后来,父亲没办法,只好想办法把他又弄进了翰林院,在那里混日子总比在外强。”

“两年前,他在妓院与一些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马城兵马司的人过去时,他竟然大声说是杨阁老的女婿,给父亲丢尽了面了子。后来,新武成侯把他关在家里几个月,这事才淡了下去。”

“还有那个谢氏,又故技重施,将雪花的嫁妆弄去了一大半,后来婆媳妇两个差一点翻了脸,雪花才保住剩下的几千两银子。”

“郭少怀的妾室众多,每天争风吃醋的事情层出不穷,雪花嫁过去没多久,就闹了好几场,听说,眼下还有几个妾不怎么服她。”

琼花最后总结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她后悔的日子还在后面呢,侄女婿将来的成就哪里只有眼下这些,若是顺利,将来登阁也不是没有希望,那样敏儿就能成为一品夫人!何况侄女婿这样教导子弟,将来孟家一定会人才辈出。”

琼花又与春花说了些朝廷的事情,“当今皇上尊祟儒家、喜欢读书,性格也颇为和善,与先帝嗜武不同。皇太子从小敏慧异常,甚得先帝喜爱,可与皇上虽然是亲生的父子,却并不十分相得。这些事情,你在妹夫面前提上一提,他刚从辽东来,什么都不清楚。”

春花认真地点点头,又问琼花官场上的一些事情,特别是卢梦生将要任职的京卫指挥司。

“军中的事情,我并不太清楚,回去后,我替你问问几个侯府里的夫人。”琼花笑着打趣说:“当年郭少怀被人告了,也没见你有一点动容,如今妹夫的事情却这样事事关注。”

春花大方地笑道:“这是自然,郭少怀不把我当成妻子,我也从没把他当丈夫,而梦生和我是结发夫妻,自然要事事关心。”

于夫人看着春花的笑脸,心里高兴,脸上也一直带着笑意。

夏日里天长,直到天气暗了下来,琼花才离开杨府。于夫人打发身边的婆子将春花送进了寻芳居。

春花回到几年前的旧居,看着摆放的东西,有过去的旧物,也有于夫人新选出来的放进去的,自有一番感慨不提。

第二天一早起来,她先是到留儿和孩子们住的院子里看了看,见留儿自己住着一个小院,有几个小丫头伺侯,陈妈妈和冬青陪伴,其余的孩子们分了男女,住在两处,杨府里也派了仆妇丫头们照顾,并不用她操心。

春花便与他们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带着他们去见于夫人。

大太太和大奶奶几个正在于夫人跟前凑趣。

春花过去把孩子们引见给于夫人,于夫人赶紧让人拿了金银锞子打赏,让人带他们出去玩,却独让留儿坐在自己身边。春花笑着对大太太和大奶奶说:“我带孩子们来就是想请大嫂和大奶奶,帮着孩子们请两位先生,在路上已经荒废了一个多月,再不重新学起来,可能原来认的几个字都忘光了!”

于夫人笑问:“听老爷说你曾亲自教卫所里的孩子们读书,孩子们学得怎么样?”

留儿见姑祖母问,就规规矩矩地站起来说:“千户所学堂里上午学《论语》,下午学些记帐、算术,然后男孩练武,女孩做针线。”

“既如此,就先和家里的孩子们一起上课。”大太太笑着说:“家里如今请了两个先生,内院外分别开了书房。”

春花摇头拒绝,“卫所里的孩子学识比不了杨家的孩子,在一起耽误了大爷他们的功课倒不好,不如专门请先生来教。”

“大爷和二爷都在外面的书院里上课,家里这些小的如今所学尚浅,先一起上课没什么。”大奶奶也一力劝道。

于夫人也说:“男孩们的课再让大爷看一看,在一起上合不合适?女孩子们就让她们在一起,读几本书,不是睁眼瞎子就行了。再就是一起做做针线,人多还能热闹些。”

于是大奶奶便让人带着孩子们分别去了内外书房上课,自己去料理家务。于夫人过了一会儿,又将大太太打发了,只剩下母女二人在一起,她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卢梦生是第三天上午进的杨府。原来这些日子,他一直侍卫皇太孙,留在宫内,轮值三天休息一天,春花回来时,他正在宫中。今天轮到他休息,出了宫打听到消息就过来了。

听着外面的通传,想到老太爷、大老爷和大爷都不在家,于夫人就让直接带进来,又笑着对大太太和大奶奶说:“都是一家子骨肉,也不要讲什么避嫌不避嫌的,大家见个面吧。”

春花迎到了院门前,见卢梦生身着从三品武官官服,英武不凡地向她走来,开心地叫了声“梦生!”因为这里人多,不好扑过去,便看着他笑。

卢梦生也看到了春花,见她的肚子又大了一圈,精神却非常好,快走了几步上前说:“外面的热气上来了,你出来做什么?”说着扶着她进了屋子。

不等春花介绍,卢梦生就在于夫人面前跪了下来,行了大礼,口称“姑母”,

于夫人是第一次见到女婿,刚刚看到卢梦生体贴地扶着女儿走进来,心里就很高兴,如今见女婿给自己行礼,嘴里虽然称姑母,行的却是拜见岳母的大礼,便笑容满面地说:“赶紧起来吧。”

春花拉着卢梦生,告诉他,“这是大嫂子,这是侄媳妇,这是侄女们。”大家见了礼。

于夫人说:“听老爷说,表姑爷来请过安,可是却不肯留在家里住下,现在可不能再走了,就与侄媳妇一起住上一阵子,也不用急着搬走。”

春花才知道卢梦生来过家里请安。卢梦生解释说,他第一次休息出宫后便到杨府来请安,因为太太没到,他就没有留下来住,而是住在宫里专门给侍卫们休息的地方,在那里,一切也都方便。

大太太也说:“杨府虽然不大,但闲着的房舍还不少,一家骨肉不要客气了。”

卢梦生和春花都笑着点头答应。

又说了几句话,于夫人便说:“你们夫妻也好久没见面了,表姑爷又在宫里当值回来,一定累得很,常妈妈送他们先回去休息吧。中午不必过来,晚上老爷回来大家再见面。”

春花和卢梦生回了寻芳居,门前一个小丫头见了上前拦住说:“这寻芳居里面是不让进男人的!”

常妈妈在后面笑着骂道:“小丫头子知道些什么,还不赶紧打帘子!”

那丫头却有些固执,说:“老妈妈们告诉我们,当初三小姐说过不让男人进来,老夫人就吩咐了,自那以后男人就不许进寻芳居。”

春花绷不住笑了,卢梦生听春花讲过以前的事,也露出些笑容。常妈妈见三小姐夫妻都笑了,便说:“这小丫头倒也有趣,去找管事妈妈领一吊赏钱,这里的事就不用你管了!”

进了寻芳居里,春花携卢梦生上了楼,只剩下夫妻两个,卢梦生关切地摸着她的肚子说:“最近孩子会动了吗?”

“会动了,”春花扶着他的大手说:“每天都要动上几次,你就这样等着,一定能摸到。”

果然没多久,卢梦生就感到了孩子在太太的肚皮里动了一下,他高兴极了,“我儿子动了!我儿子动了!”

春花看着他的傻样子,哈哈笑了半天,两人说起了分手后的事情。

卢梦生告诉春花,“皇太子听说我和温同知都把太太带进京,就赏我们一人一个小院子,在离皇城没多远的胡同里。我们去看了,两间院子紧挨着,里面还不错,只要收拾一下就能住进去。”

可他又打量一下寻芳居屋子里的布置,把下面的话咽了回去。虽然知道太太的娘家富贵,可是亲自看到还是震惊,那个小院子实在差太多了。

春花却很开心,“真的!”京城的房子价格不斐,而且还不好买。自家虽然有了不少的家产,可是若是先有一个不用花钱的院子可以用,还真是一件好事。便追问院子的情况。

原来皇太子赏的是个两进的小院,“看样子是由一个大宅子分成的几个小院子,每个都一样。里面的布置相似,家具用品也差不多。”

春花找了纸笔,“你把图画出来我看,想想以后怎么布置好。”看了卢梦生画的,倒底还是没看到过,又说:“哪一天你带我亲眼去看看才好。”

卢梦生迟疑了一下说:“我以为你不会喜欢那样小的房子呢。”

“不是比我们成亲时的房子大一些吗?”春花说着,看到卢梦生小心翼翼的样子,明白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了,“这里再好,我还是想要个自己的家啊!”

她告诉卢梦生,“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对我本就比别人好,可我偏又在亲事上不顺,她就更疼我几分。这次回来,一定要我还住在寻芳居里,就当我还是她那个没长大的小女儿一样。”

“我是为了母亲高兴才住在这里,可是,时间久了,家里有这么多的人,我一个表小姐,总会生些事端,特别是我很快就要生了,总得搬出去。我们自己有了房子,什么事情都方便多了。”

卢梦生听了非常高兴,作为一个本时代的男人,并不愿意长期寄住在岳家,但太太的情况特殊,他本不想多说,如今太太的一番话说到了他的心里,“我下次休息时带你去那边看看,太太说怎么弄,我有了时间便一点点地做了。等太太生的时候,一定都布置得舒舒服服的!”

到了晚上,春花起身换了衣服,又帮卢梦生找了件浅色家常衣服,准备收拾了去花厅,看时间父亲就快回来了,大太太已经告诉大家,晚上在花厅吃饭。

卢梦生看着那件便服,犹豫了一下对春花说:“我还是穿官服吧。”

“这是在家里,穿什么官服啊,我父亲和大哥回家后都要换便服,到时候,只有你一个穿着官服,多别扭。”春花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就觉出了他的紧张,“怎么,你…”

卢梦生低下头轻声说:“我有些怕岳父。”

春花捧着肚子笑出了声,“你不怕瓦刺人,却怕我父亲?”

卢梦生的脸刷地红了,他确实有些怕杨阁老。除了他第一次出宫到杨府给岳父请安外,他还在宫里见过他几次,每次杨阁老都非常严肃,也没说过几句话,而他每一次见面后都要出一身的汗。

春花不明白卢梦生怎么会怕父亲,她笑够了后说:“我父亲性格非常和善,对子女很爱护,特别是女儿,他从来不责骂。你是他的女婿,他一定对你比哥哥们还要好。”

可卢梦生还是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春花重新正视这个问题,问:“你为什么会怕父亲呢?”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他是阁老吧。”

其实卢梦生害怕杨松,不只是因为他是阁老,还有女婿对岳父的一种敬畏,只是他说不出来,而春花也没有理解到,可是她却想起了樊老爷子,“我原来也怕大外祖父,后来,你对他说了我很好,我就不怕他了。我一定在父亲面前说你的好话,你就不要怕他了。”

留儿下了课也换好了衣服过来,看到了卢梦生,高兴地扑过来“父亲!”

卢梦生笑着将留儿举了起来,“听说留儿特别懂事,一路上知道照顾母亲了!”

春花也问:“在杨府上课怎么样?”

“杨府的小姐们真厉害,她们学问都很好,针线也好,说起话来,文文静静的,就像画里的美人一样!”留儿在千户所里,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可到了这里,总算知道了一山还比一山高。好在,她并没有沮丧或嫉妒,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别人的优点。

春花笑着点头说:“知道自己不如人,就明白应该如何努力了,这样很快就会进步。”

卢梦生也教育她,“先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有了留儿,卢梦生和春花就不提刚刚的话题,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去了花厅。

大太太已经在花厅里摆下了席面,因为是国丧期间,布置很是简单,菜肴也不多,但总是家里的宴席,所有的人都到来了。

杨松和于夫人面前都摆着四个小几,而春花这一辈的都是两几,而再小一辈的只是一几,几个非常小的孩子们不能吃什么,也应个景摆了一桌菜。男昭女穆,分两侧坐好。

席间,春花偷眼看了几次卢梦生,见他最初很是紧张,可过了一会慢慢好多了。再看父亲,正问他些学问上的事情,“你说你认字是跟太太学的?”杨松原以为这个女婿一个大字不识,没想到还曾读过些书,说起话来也不乏见识,倒不是个什么也不懂的粗人。只是听说是春花教的,让他有些不信,春花什么水平,他还不知道吗?

“太太学问很好,只是有些书她不喜欢看。”卢梦生听出岳父话中对春花的不信任,他赶紧为太太说话。

听女婿这样维护小女儿,杨松就笑了,“你的字是什么?”

“我还没有字。”卢梦生回答。

一直注意着这边情况的春花想起来他们成亲不久,卢梦生让自己帮他取字,可自己没敢答应,便想开口说请父亲帮忙,可又想到自己如今的身份是于夫人的侄女,便停顿了一下,没想到父亲捋了捋胡子说:“我给你取个字吧。”

说着让人拿过笔墨来,写了“致远”两个字递给卢梦生,卢梦生赶紧躬身接了,还望向春花这里看了一眼,春花回了他一个笑容。父亲不只是阁老,还是有名的诗人,字写得也好,给卢梦生赐字,这是说明对这个女婿满意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太爷的意思很明显了,大哥也说:“表妹夫,你若是喜欢读书,有空到我那里去,我收着不少的珍本。”

卢梦生谦虚地说:“我没什么学问,珍本恐怕看不懂。眼下,我按太太说的,正在读史书。”

“读史可以明志,这倒使得。”杨松听了点点头,也不禁看了小女儿一眼,她真能懂得这些吗?

于夫人倒是高兴地笑了,“看来侄女学问不错啊!”

于夫人这样打趣她,春花脸红了,要不是有别人在,她早就闹着不依了。

晚宴后,卢梦生和春花送了留儿回院子,然后两人在花园里走了走。明天一早,卢梦生还要进宫里当值,三天后才会出来。他们约好三天后去看新房。

到了那一天,春花已经跟于夫人打过招呼,卢梦生接着她坐车出门了。

新房子位置不错,离皇城只有半刻钟的路程,距杨府也没多远,只是门前的道路狭窄些,马车进不去。春花扶着卢梦生的手走了过去。

看情况,房子里原来住的人搬走时间并不长,而且搬的还很急,里面乱七八糟的。春花看了看,觉得那些家俱用品都不大好,便说:“我们找个牙行,将这些东西都卖掉,让工匠把屋子里的火炕重新修整一遍,再把墙壁全部粉刷干净,大门也重新上漆。这期间,找木匠打家俱,再将我们带来的东西挪进来。天冷前弄好,我也快生了,正好搬过来。”

每间屋子的用途,春花心里也有了数,与卢梦生商量,“外院给你用,布置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两侧的厢房留给军士们,内院里,我们住正房东侧,把西屋给留儿用,内院厢房让孩子们住,你说可好?”

卢梦生自然同意,又说:“眼下,皇太子并没有发话,我还一直跟在他身边,也不知什么时候去京卫指挥司里。在宫里又不能随便出来,我就让小武他们几个先搬到外院,帮着照看工匠做活。”

卢梦生从定辽前卫出来时,身边带着十几个军士,其中就有小武一个,他已经袭了勇子的总旗,成了一名正军了。

春花自然同意,又问:“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呢?”

“宫里不能随便进,他们就在一家客栈里。”

“那我让陈妈也过来吧,帮着他们做饭、洗衣服。”

两人商量妥当,也不再多留,出门时,看到隔壁的小院院门大开,有下人正在搬东西。卢梦生便说:“这便是温同知的院子,想来是他们夫妻过来了,我们过去打个招呼吧。”

春花与他携手走了过去,见牛妈妈正指挥着下人收拾整理东西,见他们,赶紧过来行礼。春花便问温太太在不在。

“太太在侯府收拾呢,让老婆子先过来把这里打扫一下。”

春花见这院子里的情况与自家相差不多,知道温太太非常讲究,就问:“总得先将屋子里修整一遍再搬,不知温太太打算怎样做?我们也要收拾好搬过来,看看能不能借鉴一番?”

“九月初七是个好日子,宜搬迁,我们就定在那一天搬家。”牛妈妈说:“只是先将屋子打扫一下,再把墙壁粉刷一下就行了,别的等搬过来再收拾来得及。”

现在都已经是八月末了,离九月初七只有不到十天,这样急着搬家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春花想明白后就笑着说:“温太太的嫁妆里什么都是全的,家俱也不用重打,想搬家自然快。”

牛妈妈听卢太太这样说,放松了下来,她最怕卢太太问她为什么急着搬出来。赶紧回答道:“是这样,是这样。”

卢梦生见温峻不在,便没有说话,他和温峻各自轮值,也不常见到面。

回了杨府后,第二天,琼花又回来了,她对春花说:“听说你正收拾房子,准备搬出去?”

春花点头,又怕在一旁的于夫人不高兴,便说:“皇太子赏的房子里面很旧,我打算重新收拾一遍,再打些家俱,等收拾好了,我也快生了,那时候再搬出去。眼下我还要住在府里陪母亲。”

琼花赞成,母亲就是再想把妹妹留在身边,妹妹生孩子之前,也要搬出去才好。她告诉春花说:“皇太子赏的房子是做皇太孙时的属官住的。先帝的时候,皇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处境艰难,皇太孙虽然得皇上的喜欢,但也是小心翼翼地做人,他的属官们也都不敢张扬,那几间房子很差,马车都进不去。”

“但院子离胡同口还很近,离家里和皇城也近,还算不错。”春花说:“我去看过了,也打算好了如何收拾。”

“你不要住那里,”琼花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给你看好一处房子,本想等些日子再说,如今就告诉你吧。你还记得苏侍郎家吗?”

“苏侍郎?”春花想了想说:“是不是我们去过他家花园里赏海棠花的那家?”

“正是。”琼花告诉她,“前两年苏侍郎的儿子在外面鬼混,被人套了麻袋打了一顿,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苏侍郎夫妻查了许久也没查到是谁下的黑手,又加上年纪大了,又急又气,没过多久也都跟着去了。苏太太带着个庶子过活,没个进项,硬撑了两年撑不下去了,便想将那院子卖了出去,托了我帮着打听,我想妹妹买下来正好。”

春花想起来那个喜欢海棠花的美丽的才女,不禁唏嘘不已,“苏少奶奶,啊现在叫苏太太了,她还好吗?那时她还送我好几盆花呢!”

“她娘家早就没了亲娘,否则也不能将她嫁到苏家去。现在一个人守着孩子过,能好到哪里?”琼花说到这里,又看了看春花,当初,春花的处境也很不好,甚至不如苏太太,可是她就是敢跑了出去,几年后再回来,依旧明艳动人,而苏太太却憔悴得不成样子了,其实她们俩人不过差三四岁而已。

于夫人听了琼花的主意,非常赞成,说:“苏家我去过几次,房舍虽然一般,但园子比我们府里的还要大,里面有个大花房,海棠花长得尤其好。你若是嫌贵,我帮你出买房子的银子。”

“我们有银子,我不是让常妈妈告诉母亲和姐姐了吗?我在辽东开了二十多家酒店,还养了上万头的牛羊猪鸡,再加上福记的收入,我的银子够用了。”春花赶紧解释。

“绸缎商行的收益也是你的,妹妹不必再推让了。”琼花告诉她说:“既然妹夫调到了京城,总要置办好房子,这可是件大事,你若是在那个小院子里住,家里没有马棚,车子也没处放,等有了孩子,出门都不方便。所以一定要选个差不多的,好好修缮后搬进去,孩子长大前就不用再动了。”

琼花能力强,但也特别喜欢做决定,但她的决定春花觉得很对,“以前之所以想住皇太子赏的房子,主要是梦生忙,没有时间去找新房,既然母亲和姐姐说苏家的房子好,那我就买苏家的房子好了。”

“只是有一点,苏太太舍不得满园子的海棠花,她想留下园子西面的一个院落,从苏府隔出去,带着孩子住在那里,而且请主人答应她平时可以进园子看花。

“这倒没什么,”春花回忆着苏家花园的情况,“我们也用不上那样大的地方,隔出去一些也行。”

于是,皇太子赏的院子还没开始动工,春花和卢梦生又去看了苏府的房子。卢梦生看到后非常满意,他原来就觉得那个院子太小,又没有个花园,太太和孩子将来没有个玩的地方,但初到京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置办。他本就想先搬到小院里,过些日子等他不那么忙了,再换个大房子。

如今大姐为他们想得这样周全,他感激地给大姐行了礼说:“我从辽东镇压来,对京城不熟,要不是有大姐,我们哪里能找到这样好的房子!”

又对苏太太说:“我平时不在家中,您可以随便到花园里看花,正好陪着太太,她一个人也寂寞。”

  如果觉得春花灿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波滟滟小说全集重生农家幺妹春花灿烂浮生小记万里随波行枇杷花开戏凰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十样锦,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