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波滟滟作品春花灿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因为坐月子,从年前的祭祖开始,到守岁、拜年,春花什么活动也没参加。顾梦生却因为在京卫指挥使司有事情,不能全部休息,再加上侯府的一些活动,他们见面的时间倒比平时还要少了。

正月十五那一天,入更没多久,春花刚刚带着儿子躺下。顾梦生进了屋子,春花欠了身子问他,“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皇上崇尚节俭,宫里的仪式很快就结束了。”顾梦生告诉春花,“我就赶紧回家。”

“侯府的人都去看灯了,你也去看看吧。”春花告诉他:“京城里的灯可比定辽前卫好得多,现在去还来得及。”

“我从外面经过时看到了一些,”顾梦生笑着说:“本想给你和儿子买盏灯回来,又一想,你也没看过京城的灯,不如等明年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看,挑喜欢的买,便没心思细看,赶紧回来了。”

春花曾说过自己在武成侯府时想去看灯却不能,只好自我安慰,想以后一定会有机会看灯的。顾梦生记在了心上,他笑着说:“明年,我们一家三个人都是第一次看灯,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嗯,”春花答应着,心里甜蜜蜜的,对顾梦生撒娇柔说:“到那时,我喜欢哪盏灯你就要给我买。”

“那好,我们就说定了!”顾梦生抱起了儿子问:“听到没有?”

儿子才不肯理他,自顾自咬着手指头,顾梦生忍不住上前亲了一下,结果他脸上的胡子茬把儿子扎到了,本来睡意朦胧的儿子马上大哭起来。

春花抱过过儿子哄着,又点着他的额头说:“早就说不许你亲儿子,要亲也要在睡着的时候亲。”

顾梦生被批评了,不敢反驳,在一旁转了一会儿,拿出一把称来,“来,称称多重了。”

大晚上的,称什么称!可是春花看着顾梦生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和儿子,还是把睡着了的儿子放到了称盘里。儿子长得很快,从最初时皱巴巴的变成了胖乎乎的小肉团子,不到一个月竟长了三斤多。

“我儿子长得多快,”他得意地对春花说,又把手放在不该放的地方捏了一下,“当然,也是吃得好!”

“我以为你一定会说是因为像你才这样呢!”春花笑他,儿子不管怎么样,顾梦生都觉得好,而且都要认为是像自己。

“当然也是像我的缘故。”顾梦生大言不惭地说。

“我觉得你在儿子面前,智商只有平时的一半。”

顾梦生却理直气壮地说:“在儿子面前,要智商干什么!”

对于这样的傻爹,春花无奈,又催促他,“儿子的大名,侯爷没赐下来倒不急,可是小名你总得定一个吧,总不能一直儿子儿子的叫!”

顾梦生一听太太的话,也不睡了,马上将蜡烛拨亮,翻起放在一旁厚厚的一叠书来,又发愁地说:“起个名字怎么这么难?”

为什么会这样难?还不是两个人的观点产生了大冲突!顾梦生认为儿子的小 名定要起个贱名,那样才好养,可是春花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狗剩拴儿之类的名字。于是想定下一个两人都能接受的小名,用了这么多天还没结果。

春花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想弄清楚,那就是梦生的小名叫什么?从她无意问起来开始,顾梦生就顾左右而言它,拖了几天也没说。这反倒引起了春花的好奇心,“快告诉我你的小名叫什么,我也参考一下。”

“这怎么能胡乱参考?”顾梦生义正辞严地拒绝了,然后就埋头于一堆书本中,不肯与春花再讨论这件事。

春花看了看嘴巴闭得像蚌壳似的梦生,下了决心,今晚一定想办法来把他的小名套出来。于是她便笑着说:“已经这么晚了,我们先睡吧。”

顾梦生一上床,春花拿出了看家的本领,终于在得了无数好处的顾梦生嘴里哄出了“二丫”两个字,她当时就笑喷了。

“我就说你知道后一定会笑的。”顾梦生尴尬地说:“小时候我也很讨厌这个名字,可是我娘说我本来是老大,又是男孩儿,叫我二丫,小鬼们听了就不知道这是我,也不能把我的魂勾走了。”

春花突然不笑了,她完全理解婆婆当年为什么给梦生起这个名字,她一个人带着儿子,有多么怕儿子会被小鬼带走!这个名字她一定是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

“儿子起名还是按你的想法来吧,既然婆婆这样说了,你又长得这样健康,一定会有用吧。”

“我突然想出一个名字,你听听好不好?”梦生猛然间来了灵感,“儿子就叫小瓦吧。”

“这是什么意思?”春花被搞糊涂了。

“《诗经》上说,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我们这样叫了,小鬼就会以为是女孩了。”

“书读得真不错!”春花先赞扬了顾梦生,“这个名字我觉得也好,但小瓦听着不够响亮,不如叫阿瓦好了。”

“好,就叫阿瓦!”

第二百五十一章

阿瓦满月了,春花也出了月子。好好地洗了个澡,觉得浑身上下都轻所松了不少。到了第二天一早,春花抱着阿瓦,坐了暖轿去上房请安。

因为还在正月里,顾梦生不用天天上衙,便陪着春花一同去请安。而上房里也非常热闹,整个府里的人差不多都在。

月子期间,长辈们不到小辈的房里,没成亲的女孩们自然不便来,只有二奶奶和三奶奶每人来过一次。因此屋子里的人,春花都有些生疏了。她笑着给老夫人、侯夫人、二太太请安,又给大家拜了年。

然后将阿瓦抱过来给老夫人看。其实自从春花进了屋子,就感觉出来老夫人的冷淡。这是自然的的,春花也有心里准备,在屋子里养了这么多天,她已经想好了要怎样与老夫人打交道。

回想起来,老夫人虽然脾气大些,喜欢多管事,但对自己并没有下什么黑手,至少她入侯府时的很多担心没有了。

想与老夫人处好关系,突破点自然是孩子。果然,老夫人本想冷着梦生媳妇的,但孩子抱了过来,还是禁不住去看,然后就眉开眼笑的说:“这孩子像侯爷,眉眼嘴巴都一个样。”

大家也纷纷赞成,孩子虽然还小,但看着轮廓就知道与他的父亲和爷爷非常相似,与老夫人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侯夫人虽然还病着,想来是过年的时候不出来不好,因此也到了福寿堂,见大家都围着看孩子,只是远远看一眼,就退到了后面的一张椅子上坐着。

原本坐在一旁的侯爷踱过来看孩子,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孙子,“这孩子长得很壮!”

春花笑着说:“小家伙特别能睡,还能吃,一天吃了睡,睡了吃,自然长得快。”

“月子里的孩子都这样。”老夫人告诉春花,“虽然丫环婆子一大堆,可带孩子还是要自己用心。”

“是,”春花点头答应,“从生下来到现在,每天晚上都和我一起睡。”

老夫人又指导春花一些带孩子的事情,春花也认真地听着,她确实很需要这些知识。大家都以为她生过一胎,所以并没有人多给她讲。

“挑个好日子摆满月酒,”老夫人终于露出了笑意,对二奶奶和三奶奶说:“请亲戚们都来乐一乐。”

老夫人心情好了,老夫人的女儿,大家都叫她大姑奶奶、二太太三个人就张罗着打牌。侯夫人从不玩牌,二奶奶和三奶奶都有事情,恰好阿瓦睡了,春花也被拉着上去。她以前玩过,算起牌来很厉害,正好坐在老夫人的上家,放了几次水,很快让老夫人赢了满满一匣子的制钱,老夫人脸上就现出了笑意。

春花见自己做赌注的制钱快没了,正想让人取些来,就有小丫头过来说:“同知大人让少奶奶送几吊钱过去,说是一直在输,快输光了。”

侯爷带着男人们就在屋子屏风的那一面掷骰子赌钱,这是习俗,过年时就是清正的文人家中都可以开赌。春花听了便笑着说:“我也一直在输,好在今年有老夫人赏儿子的压岁钱可用。”又叫人赶紧回去拿几串钱过来。

老夫人、大姑奶奶、二太太、二奶奶几个人听了她的俏皮话,都笑得前仰后合的,老夫人也绷不住指着她笑了,“你们怎么输我不管,要是敢动我曾孙子的压岁钱,我可不饶!”

二奶奶笑着说:“我也快输光儿子的压岁钱了,老太太要是真可怜曾孙子,就再给一份压岁钱!”

二太太也笑指着儿媳说:“再给一份,亏你说得出来,让我说今后也都不给了,老太太直接攒着给曾孙子娶媳妇,免得让你们这些做娘的都输光了!”

大家在一起说着笑话,春花却一眼看见躲在一旁的三奶奶,知道这话刺伤她了,就赶紧看着手中的牌说:“我这把牌却不错,一定要大赢的!”

正说笑间,突然屏风那一侧“当”的一声,接着又是一片哗啦啦声响,一个桌子被掀翻了,隔在屋子中间的屏风倒了,就见侯爷脸色铁青地责骂着,“孽子!在家里还搞鬼!”

被泰宁侯训斥的是三爷。说起来到侯府已经几个月了,春花还是今天才第一次见到这个瘦弱苍白的青年,听说他是因为过年才被放出来的。

侯夫人赶紧过去拦住侯爷,他已将三爷一脚踹倒,正要过去打他,“侯爷,大过年的,你就饶了小三吧!”说着她抱着三爷哭了起来,边哭还边断断续续地说:“我只剩下这么一个了!”

老夫人连手里的牌都没放下,一眼看了过去说:“大过年的,大家在一起玩玩不算什么,生什么气!还有正月里是不兴哭的,要是哭了,一年的运气就都坏了。”这话分别是对侯爷和侯夫人说的,然后她又对三爷招了招手说:“小三过来,帮祖母看看牌。”

泰宁侯不吭声了,侯夫人也掩住了哭声,早有下人过来收拾地上的东西。而阿瓦大约被惊到了,他本在隔壁的屋子里睡觉,大声地哭了起来。

春花赶紧将牌递给身后的丫头,“我要去看孩子,这把牌你替我打完吧。”说着与老夫人等招呼一声出了福寿堂。

顾梦生也跟了过来,他们顺势一起回了折柳院。

孩子吃上了奶,顾梦生照例在一旁帮忙,虽然他的帮忙一直被嫌弃,可他总是乐此不疲。春花就问:“刚刚怎么了?”

“三爷的骰子是特制的,里面灌了水银,一扔一个准,十回里有九回他赢。”顾梦生说:“后来二爷提了一句,父亲明白过来就发火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还是想管教好三爷。”春花叹息。

顾梦生问:“你是说祖母不想三爷改好了?”

“祖母已经对三爷完全失望了,所以只是随着他混日子。”

太太还真敏锐,顾梦生自己并没有想那么多,见祖母帮三爷说话,以为祖母溺爱孙子,现在想想真是这样,祖母是对三爷不抱任何希望了。

接着的几天春花再过去时,看见三爷就跟在老太太身边,陪着她斗牌。泰宁侯也不管,可见他对三爷也死了心,而侯夫人又病倒了。

不过,顾梦生竟然很赞同老夫人的决定,他背地里对春花说:“我听母亲说,吃喝嫖赌,其中赌是最沾不得的,要是上了瘾,怎么也戒不掉。祖母这样做,是壮士断腕,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顾家的事,春花不想参与,但因为明了大家要在一个府里生活很久,她还是要努力与老夫人及大家和平共处。

有了阿瓦的帮忙,她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效果,她与老夫人的关系一点点好转了。尤其是听到春花为了儿子身体好,不顾会伤了身子亲自哺乳后,老夫人还赏她一些药材补品。

对于老夫人的误会,春花才不会解释清楚呢,哺乳对母亲肯定也是有好处的,当然道理她也不明白,但前世时到处都在宣传她不可能没听过。春花只是笑着说:“只要阿瓦好就行了,孙媳妇不要紧的。”

老夫人听了很满意地点头赞许,对于老夫人来说,阿瓦是血脉亲人,她不过是外人,偏心阿瓦是很正常的。

她还时常在老夫人这里提到梦生,“梦生说他常说祖母不是一般的女流,非常有见识!”

“梦生说让我把这碟子奶酪带来给祖母尝尝,是我们在辽东的牧场里产的,味道很醇厚。”

“梦生说祖母赏的小菜很下饭,每天早上都要吃。”

老夫人就和一起聊起阿瓦、梦生,在春花的曲意迎合下,也就不再板着脸,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有一天,她把春花单独留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梦生说你们间有誓言,他定是不会违背,还让我把折柳院里的几个大丫头嫁出去,这事还得你劝劝他,在辽东没什么,在京城里勋贵家的爷们身边不放两个丫头,出门让人笑话。”

春花知道自己迟早会面临这个问题,已经准备好了答案,“其实誓言什么的,又不是写在纸上的契书,哪有什么效力!梦生每天在外面,他若是有想法,我哪里能拦得住?就是他瞒着我,我也不可能知道。”

“说到底,梦生是个重情义的人,他一心只想我们这个小家和乐融融,我自然也愿意。过去我们在辽东,三舅家里只有五个女儿,日子过得照样好,千户所里还有一家姓陆的,就为了生儿子,弄得家不像家,孩子们也跟着吃苦。”

春花将三舅家和陆总旗的事情一一讲述了,当然在很多方面加上了有利于自己的倾向,“见了这样的事,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孩子,就想好了不纳妾。现在有了阿瓦,以后我还能生,就更没有必要了。”

春花可是在外面做过生意的人,与什么样的人没打过交道?她若是想把老夫人说服,自然有自己的手段,“梦生这个人特别讲义气,当靖远堡被困时,定辽前卫的军官们带兵拼死去救援他,虽然也有上峰的命令,可是若不是因为他结交下的那么多朋友,大家也不会那样奋勇上前,这些有过命交情的人比自己的亲兄弟并不差。”

“阿瓦将来若是从军,一定会长成像他父亲一样的男子汉,四海之内皆兄弟。若是只指望着几个异母的兄弟,不说人数的多少,也未必能靠得住。就是同胞兄弟,为了家产还有打得仇人似的呢。”

“至于别人笑话,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若是只听别人评说,就跟邯郸学步的那个人差不多了。更何况男人不好美色,是人人称赞的美德,就是圣人的书里也是这样写的。”

“祖母,你也是女人,也年轻过,”春花最后诚恳地说:“这些事情你也曾亲身经历,如果能和夫君一心一意地,哪个女人会亲手把夫君往别人怀里推呢?”

老夫人没想到春花会有这样一番发自肺腑的话,倒让她一时怔了一下。无论春花想怎样推脱,老夫人都有把握用规矩礼法将她压住,但唯有真心话,她实在无从驳起。她想到了自己年青时的所作所为,突然疑心孙媳妇是暗讽自己,可是再一看到孙媳妇眼睛里的直率,便把这个想法放下了。孙媳妇只是想拢住丈夫,说了实话而已。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能不说,春花这样的低姿态,赢得了老夫人的好感,孙媳妇独占丈夫的私心并没有瞒着她,她也能够理解,就像春花说的,她也是女人,也经历过这些。

老夫人勉强笑了笑说:“我还不是为了你们操心,若是家里收了姬妾,总比在外面学坏了要好吧。如果梦生有了外室,索性不回家,你那时哭都来不及了!”

这个借口是高门大户人家的婆婆们最常用的,听着好像有理,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男人若是生了外心,还分在家里还是外面吗?在家里纳妾就比在外面收外室好吗?作为妻子,春花不觉得。

但是对于母亲,或者祖母,她们愿意自己的儿子孙子在家里收人,只要不离开家里,就没有摆脱她们的控制嘛!老夫人喜欢赐给儿孙们妾室,在春花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想控制儿孙。在她看来,儿孙是她的孩子,她并不想分给媳妇,所以就赐下妾室,分薄儿孙的爱,而且她能在这种内院的平衡中取得更大的权威。

就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婆婆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春花并不想与老夫人辩论,这种辩论是很难分清胜败的,而且马上把双方放在了对立面,她幽幽叹了一口气说:“祖母,梦生若是有了心,我哪里会拦着呢,更何况拦也拦不住,不管家里还是家外,都随着他。我有儿子了,清清静静地带着儿子过日子也不错。”

哀兵必胜,看着春花楚楚可怜的样子,老夫人就是心狠,也有些下不了手,她总不能说让孙子与孙媳妇形同陌路,与小妾通房们和乐一家吧。而且,就是她想,梦生也不想啊!

“绣婷和小鹊年纪也不大,你先不要放出去。”老夫人斟酌一下说:“过一年半载的再看梦生的意思吧。”

春花一点也没犹豫地答应了,人留不留不是主要的,就是硬把这两个嫁出去,也会有别人被送来,顾梦生能不能有外心也不在于院子里有没有人。

老夫人恰好不这样想,她并不相信梦生会一辈子只对孙媳妇一个人好。男人,男人是怎么一回事她会不清楚吗?梦生眼下是刚到京城,又赶上了国丧,接着媳妇生孩子,还没有时间看清这个花花世界,以后少不了要见到各种的女人,国色天香的、妩媚多情的、风骚迷人的…到了那个时候,他也会像别的儿孙一样,进了福寿堂,把眼睛只盯在自己身边的俏丽丫环身上,磨着自己要,收到房里做身边人。

到那时候,梦生媳妇会怎么样呢?还不是一样要认命。而且她也会懂得了,男人是靠不住的,讨得太婆婆的欢心更有用,要知道老夫人最终还是会维护正室,她决不会允许家里发生宠妾灭妻的事。

横亘在春花与老夫人间的最大障碍虽然没有去除,但暂时总算是平息了。于是,这一天顾梦生回来后在正院里看到祖母和太太在一起笑着逗阿瓦玩,祖母的表情比平时和蔼多了,他心里也松了一大口气。

“太太果然聪明,”顾梦生回去后赞扬春花,又疑惑地问:“你是怎么把祖母哄高兴的?我说了那么多次怎么都说不通?”

春花就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你对祖母说的不全是实话。”

“我哪里没说实话了?”春花很奇怪地问。

“我若是有了外心,你一定会抱着儿子离开我的。”顾梦生非常肯定地说。

当年春花嫁进武成侯府,看到丈夫的不堪,她一点也不肯将就,想办法跑了出去。那时她还是个娇弱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小姐,又有杨家女儿身份的限制,竟然就有那样的决心。换了现在的春花,若是死了心,一定会要和离的。

自己的太太,谁也没有顾梦生了解,就是疼爱太太的岳母和大姐也比不了。太太表面上看着非常和气,骨子里却坚强,对着瓦刺人都没有一丝一毫的退却,谁也不可能真正让她屈服。

“我说的是实话,”春花凑上去亲了顾梦生的鼻子一下,“因为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有外心的!”

梦生哈哈地笑了起来。

“小点声,孩子睡着呢。”春花赶紧指着儿子说。

梦生止住了笑声,但脸上的笑意不减,太太明白自己的心,真好,“你平时总是叮嘱我,我还以为你不信我呢?”

“那是因为我太喜欢你了,所以格外担心你。”春花如是回答。

梦生把太太抱在怀里,心情好得不能再好。

接着是给儿子摆满月酒的日子,请的都是亲戚们,虽然人不是那么多,可也热闹非凡。宴会的主角阿瓦只管呼呼大睡,抱到宴席上都没醒。

几天后春花与老夫人说起了回杨府的事情,“摆满月酒的时候,姑母嘱咐我去杨府住一个月,说让我把杨府当娘家一样。我想正月里不好去别人家,但过了年,再不去怕让姑母不高兴了。不如我出了正月带着阿瓦去杨府住些日子。”

这件事,吃满月酒时杨阁老的夫人也亲口对老夫人说过,当时老夫人也答应了。谁会不答应这样的事呢?别人想去攀上杨家都不能,自家当然认这门亲。至于在生孩子前不让梦生媳妇回杨府,不过是给她一个下马威而已。现在她既然知道温顺听话了,老夫人也就答应了。

“去杨府带的礼品我来准备吧,你们年轻弄不好,别出了差错让人笑话,杨家可是百年世家,家里讲究着呢。”

“梦生和我正愁不知准备礼品好,有老夫人掌舵,我们不但省了东西,更省了心思,还分外有面子!”

“嫂子的这张嘴,就是把我这样的捆上十个也比不了。”二奶奶在一旁掩着嘴笑道,“祖母可不要有了少奶奶,就把我们全忘光了!”

老夫人最喜欢听的就是这样的话,她也笑着说:“你们哪一个回娘家的东西不是我亲手挑的,哪一次让你们丢过面子!”

春花笑着对二奶奶说:“二奶奶不许这样小器,我是从边城来的,什么也不懂,祖母自然要帮我,你是当家奶奶,精明能干,什么事也要同祖母一样,帮我好好打点才对。”

“嫂子的吩咐我自然要听,我这就把老夫人吩咐的东西挑出来拿给你们看看行不行?”二奶奶笑着说,“这样就不会说我小器了吧。”

“要么梦生媳妇也跟着二奶奶去库房看一看,有什么喜欢的挑出来。若是有合适给阿瓦的,也只管拿。”老夫人发了话。

“是啊,少奶奶,”二奶奶也一力劝着她,“府里的库房你还没去吧,里面收的东西可不少,自己挑怎么也比别人挑的合心意。”

“我可不成,不用说阿瓦整天缠着我,一刻也离不了人,就是到祖母这里也不能坐久了。”春花马上笑着反对,“就是我一天没事情,也弄不来那些,京城里的规矩太多,我可不清楚。”

库房是个敏感的地方,春花可不想在这个时候掺和进来。老夫人和二奶奶想把她拉出来,并不是真心疼爱关心她,一定会有着自己的目的,春花才不要上当。

见春花拒绝,老夫人转向二奶奶问:“四爷的亲事安排得怎么样了?”

春花听她们谈起了家务,马上就站起来说:“今天外面冷,我就没把阿瓦抱过来,现在没准已经醒了,正闹着找我呢,我告罪先回折柳院了。”说着行了礼退了出来。

出了正月,春花便在顾梦生的陪伴下回了杨府。

结果杨府里也有一桩喜事,金钏有了身孕!

父亲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没想到能传出这样的好消息。春花仔细观察于夫人,终于确定她的开心不是假的,便放下了心。

接了消息也回府的琼花看着春花的表情,笑指着她说:“将来不过多花个一两万银子的事,母亲还没有那么小气!”

“你们父亲身子这样好,我怎么以能不高兴?”于夫人笑着说:“不管生的男孩还是女孩,我亏不了金钏就是了。”

好吧,既然大家都高兴,那么春花也就很高兴。

母亲和琼花也问了春花在泰宁侯府的情况,听了春花的讲述,都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泰宁侯府毕竟是真正的簪缨之家,大方向不错。至于太婆婆给梦生塞通房、家中规矩森严等问题,哪一家都有,女儿家出嫁了,成了别人家的媳妇,都是这么熬过来的,春花的情况已经很好了。

  如果觉得春花灿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波滟滟小说全集重生农家幺妹春花灿烂浮生小记万里随波行枇杷花开戏凰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十样锦,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