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波滟滟作品重生农家幺妹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宁梁牵着毛驴摆手,“不必了,我们骑毛驴就好。”

“哎,毛驴哪有骡车快!坐着还舒服!”老杨就笑道:“送你们家的人,我不收钱的!”

宁梁一听赶紧说:“果真不必了,我们是回三家村,进了山骡车就上不去了,只能骑毛驴。”

老杨也只得罢了,“以后若是去别处只管说一声!”

两边分开,宁梁就慨叹,“老杨真是个好人,给我们家送货时也时常帮忙搬东西!”

于氏也说:“老杨媳妇见了我也总笑嘻嘻地打招呼,十分和善。”

“镇子上的人都不错,我们搬来就对了。”

宁婉听他们闲话,就问:“爹娘,你们说三家村的人好还是坏?”

“三家村的人自然都是好的!”

宁婉又问:“那三房,还有郭老爷子郭老太太呢?”

爹和娘想了想,“只除了他们这一两家以外,就都是好人了!”

宁婉便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及进了三家村,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十分亲热,个个笑着问候,又让他们,“家里许久没有住过人,先到我家里喝杯热茶吧。”

宁梁和于氏自然十分感动,一一招呼了,又笑着推让,“早把钥匙放在大哥家,应该替我们收拾过了,我们便先回家里,改日去各家串门儿。”

有人知道,就笑说:“前两日我就见春玲把你们家的被子都拿出来晒过,又将炕烧了,现在回去,一定是样样都好了的。”

果真如此,宁家人回到了老宅,见各处一丝灰尘都没有,炕早烧上了,屋子里暖洋洋的。春玲嫂子笑着说:“估计着你们就要回来了,这两天我就把屋子又打扫一遍,”又道:“你们回来的正好,明日大河成亲,正好来吃杯喜酒。”

宁家虽然是从镇上回来,带的东西有限,可是家里什么都不缺,二房种了大房的地,现在早将一样样的粮食都拿过来许多,又有窖藏的秋菜、晒干菜、腌鱼、咸肉,杂七杂八的一大堆,又赶着杀了两只鸡送来,于氏一个劲儿地说:“太多了,不必再拿了,我用什么只管过去取!”

又有几家也送来几样吃食,虽然都是村里的土物儿,但都捡家里好的,宁家人也都爱吃,什么豆包、炒面、豆腐、炸糕,各式各样,情谊十足。

因路上想得多了,宁婉自进了村里多少有些不大自在,但现在慢慢却消了下去,其实三家村里的人如同世上所有的人一样,大多数是平平常常、随波逐流之辈,他们的好和坏是要看对方。

自己若是强,那么遇到的人就多是好人,因为他们不敢对你不好;自己若是弱,遇到的自然就是坏人多,因为他们敢于欺负你了。

过去的爹娘,性子又软又没有能力,自然不被人看重;可是现在的他们,已经是三家村最有本事的人了,因此整个村子的人都向他们十分和善,就连郭家和三房也摆出笑脸过来打招呼。

可见人必须要自己强大起来呀!

宁婉正在感慨,就又被二房请了过去。原来明天是宁大河成亲的日子,二房今天就要杀猪,用来给女家送离娘肉、家里办席等,今天晚上又有杀猪菜。

第123章 喜事

到了马驿镇上之后,吃肉比在三家村方便多了,只要想吃,到相隔不远的肉铺子里就可以买到,除了猪肉,其余猪头、猪下水、猪蹄之类的也都尽有,提前打了招呼,还能帮忙留下自家想要的五花肉,或者剁好肉馅、切好排骨。而且肉铺子里还兼卖羊肉、鱼、鸡、鸭、鹅等等。

只说大黑二黑,也就是家里两只小狼狗的肉骨头就从没断过。

但是回到三家村吃杀猪菜,宁婉还是觉得味道远非肉铺子里的肉能比得了的。同样是猪肉,但是三家村的肉吃起来就是香,再用村里自己腌的酸菜一炖,一点也不腻;再有煮的血肠,煎的面肠、切成细丝的猪耳朵、吃起来不大雅观但她一向喜欢的猪蹄子,宁婉不知不觉竟吃撑了。

好在二房明日迎亲有许多事要做,她便跟着宁大娘、春玲嫂子张罗着,也算是消食吧。娶亲不比嫁女,男方家要准备的东西多着呢。三家村相好的人家都过来帮忙,几十个人忙着搭棚子、砌灶、借桌子碗筷用品等等,总算到了天黑前事事齐备,宁大娘又请大家明日再来,除了吃席,还各领了差使,给厨子打下手、端茶送菜、收碗洗碗…

宁婉原本要到灶上帮忙,她觉得自己的茶饭颇拿得出手,可是宁大娘却把最体面的差使给了她,“婉儿,你穿得这样好,哪里能去灶上?你只帮和宁叶陪着新娘就行。”

新娘接进门后就迎进新房,而新郎成了礼还要出来招待了客人,到回洞房期间要有许久,总不好让新娘一个人在洞房里枯坐,通常都是小姑陪着说说话,帮忙送些茶饭。

大河有妹妹,按说不用再请别人了,因此宁婉就说:“叶儿如今也长大了,要她陪着就好,我去帮忙做菜吧。”

“做菜雇了厨子,你只帮着陪新娘子,叶儿不大会说话呢。而且让新娘子也看看我们家里原也有体面的亲戚。”

原来自己竟成了金字招牌,宁婉只得应了,“放心吧,大娘,我保证把新娘陪好。”

娘也有差使,就是今天晚上帮忙铺新被褥。这个活儿其实就是象征的,将新做好的被褥拿出来铺在新房的炕上,扫一扫,再说几句吉祥话儿就行了,主家还要给一份厚厚的喜钱。但是这差使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总要儿女双全又有福气的人才行。

先前娘没有儿子,自然没有人请她,当然就是宁婉的哥哥还活着的时候也一样没有人请,眼下却是第一次。拿不着喜钱倒还无所谓,但有这样的面子,于氏十分地喜悦,笑说着吉利话儿将被褥都铺得整整齐齐。

就连小小的石头,也被选来压床。原来三家村这边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成亲的头一天晚上,要有一个小男孩子与新郎一起住,以示延续子孙。这与娘铺新被褥是一样的道理,能选上是非常荣光的,因此娘和宁婉回去时就将石头留在了二房。

宁梁吃杀猪菜时喝了几杯,现在已经有些多了,因此就说:“现在已经不早了,赶紧睡吧,明天还要陪客呢。”他是大河的亲叔叔,如今又在镇子上开铺子,自然要招待亲娘家送亲的人。

一家人睡下,第二早于氏第一起来,却先去了二房。原来石头长到现在还是第一次晚上离了她,她总是不放心,要过去看看。

没一会儿抱了石头回来,一进门就笑了,“石头一早还没睡醒就在二房尿了,你二爷、大伯、大娘他们都笑得合不上嘴。”

原来压床的孩子若是不小心尿在炕上,那就是喜庆再加上喜庆的事,更是吉利。

宁婉正起来做早饭,听了便奇道:“石头平日不尿床的,怎么偏偏今天尿了?”

“昨晚大伯家用山里红加糖煮了水给大家当茶喝,你大娘特别多给石头喝,再说昨日石头玩了一天,也没午睡,自然就尿了炕。”小儿子的事于氏一向上心,有什么不知道的,笑着将石头抱到屋里换了衣裤,一会打扮一新送了出来,头上戴着红缨球小帽,身上穿着红缎子棉袄,黑缎子棉裤,两只鞋上也各有一个红缨球,又哄他,“等吃了饭娘还带你去二哥家里玩。”

宁婉就说:“娘,石头也大了,你就让他和村子里的孩子们一处玩吧。”娘四十岁上才得了石头,未免有些溺爱,因此宁婉时常提醒她,“别像三房的拴儿似的,养得不成样子。”

于氏听了拴儿,便也点头,“昨个儿见了拴儿,竟还是混不讲理的性子,他娘虽然管他,可三叔三婶却暗地里纵着,怕是难改好。”想了想果真放手让石头跟着春玲家的老大出门玩去了,毕竟村里一向没有外人,孩子们出去玩从不必担心。

三家村这边一向清早就去接亲,亲事都要在上午办,若是下午办亲事的,那便是二嫁的,是以尽管路不近,但亲事都办得早。

新郎新娘一行人刚到三家村口,早有等在那里的人放起了鞭炮,大家听了声音便都赶了出去,就见宁大江穿着一身大红的新衣牵着毛驴,大冬天里额上还冒着汗,而新娘一身红彤彤的骑在驴背上,头上盖着大红的盖头,什么也看不到,只见后面跟着几个拿着红布包袱和送亲人。

大家便数着陪嫁的红布包袱,竟有四对八个,便悄悄议论起来,“真不少了!”“听说那家是山下的富户,中了宁家人品好,家境亦好,大河又能干,所以才陪送了许多嫁妆将女儿嫁了过来。”又有孩子们围着送嫁的队伍笑着闹着,手里拿着系了红绳的铜钱,自然是宁家人一路上发的。

到了宁家门前,又是一阵鞭炮,比方才还要热闹,请不的主事人就高声喊着“下轿!”其实就是下驴,这时宁婉和宁叶就上前一左一右扶着新娘从驴背上下来,新娘盖着盖头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由着她们搀着。

一进院子,正中间放着一个盆子,里面正烧着木头,主事人又高喊:“跨火盆!”新娘便扶着她们两个从火盆上方迈了过去,这意味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接着又到了正屋,听主事人的安排拜堂成亲,二爷爷早换了干净体面的衣裳坐在炕上,接着宁大伯和大娘也都坐下,拜了长辈后便将新娘子扶到新房里了。

宁大河的新房就是他平日住的西厢房,现在从里到外收拾得焕然一新,宁婉和宁叶扶了新娘坐了下来。这时村里的大娘大婶姐姐妹妹的便都进来,看着宁大河拿了根称杆将盖头掀开,露出新娘的面容,宁婉就赶紧说:“新娘子可真好看呀!”

这时候都要说好听的话,但是也会有人出于什么原因专挑别人的短处讲,因此宁婉就先发制人,也不待看清新娘的容貌就赞扬一番,反正听大娘说新媳妇长得不错。

宁叶一直记着娘的嘱咐,因此也赶紧跟在宁婉后面说:“我二嫂长得真美!”

有她们俩的赞扬,接下来大家便也都是好听的话。其实细看新娘,果然长得很美,黑黑的头发挽了起来,容长脸,脸色被粉盖住了,但能看出底子不黑,一双眼睛因为害羞一直垂着,睫毛长长的,小巧的鼻子,红红的嘴唇很是可爱。

大家又都向大娘说:“你也算有福气了,两个儿子都成了亲,还有一个叶儿,再过几年嫁了,什么事都了了,就可以在家做老太太享福了。”

在三家村,人们都认为成亲生子是人生的必经之路,然后将儿女们养大,再帮他们成亲生子,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宁大娘自然也这样想,因此她今天穿着一新,满脸笑容,说不出的满足,“是啊!我再给叶儿攒些嫁妆说个好人家就成了!”

这些大娘们的话倒将站在一旁的宁叶羞得脸红通通的,好在大家今天关注的不是她,而是新娘子。而且外面的喜宴就要开了,因此又议论了几句便都出去吃席。

宁婉便倒了杯热茶向新娘子笑道:“路上冷吧,嫂子喝杯热茶。”

新娘子也知道这边陪着自己的是小姑,因早知宁家二房的情况,便将宁婉和宁叶是谁都猜得差不多,现在众人又都退了出去,因此便抬头一笑,“是叶儿妹妹和婉儿妹妹吧,多谢了。”

都是青年女子,三人说了会儿话,原来新娘姓计,叫红英,因为是新嫁娘有些害羞,但熟了些便觉得性子也是爽快的。

宁婉看看外面,流水席已经开了。原来三家村里,哪一家也没有足够的地方、足够的桌椅、足够的碗筷请全村的人,所以办宴都是办流水席,也就是让客人们像流水般地吃席,一波吃过了再来一波。

如今宁家二房就是如此,在院子里临时搭了喜棚,摆了几张桌子,除了款待送亲的那桌之外,都是上了一桌酒菜,大家坐下吃过了离开,然后重新收拾桌子碗筷上菜,又开始新的一桌。

这流水席要吃上很久,宁婉便悄悄去了新砌的大灶,因做的菜多,家里灶间摆弄不开,因此

要在屋外砌灶做菜,见厨师正头也不抬地做着菜,一旁放着许多大盆,里面盛着煎过的鱼、洗好的菜、切成块的豆腐、打好的鸡蛋等等半成品,便在炖菜的大锅里盛了酸菜猪肉,又拿了些炸好的肉丸子、又拨了几样炒菜,最后拿了几个馒头回来,“嫂子一大早出门,一定饿了吧,赶紧吃点东西。”

从娘家出门到婆家,中间是不能停的,因此新娘通常只吃一两个鸡蛋就出了门,不用说现在

一定饿得很了。红英瞧瞧两个小姑子,有些不好意思,就说:“不如我们一起吃吧。”

宁婉见知道红英不好一个人吃,因此就拉了宁叶,“我们在这里吃了也好,一会儿也不必再出去吃了。”便又去多拿了两付碗筷回来。

吃了饭,又陪着红英洗洗漱漱,都收拾好了,闹洞房的小伙子们就簇拥着新郎官宁大河来了。

在三家村,闹洞房的都是没成亲的小伙子们,他们对着新郎和新娘往往会说些过格的话,又让他们做些过格的事,但是这了是办喜事的人家都愿意的,因此这样能使得喜事更加热闹。

宁婉和宁叶自然要退出来,宁大娘就说:“你们也累了一天,赶紧吃席去吧!”

两人一笑,“我们陪着红英嫂子吃过了。”

冬日天黑得早,流水席也已经到了尾声,宁婉和宁叶就又去帮忙收碗收桌子收剩菜,这些剩菜放在一处就叫折箩,就分给来帮忙办喜事的亲友们,大家拿回去可以热了吃。宁家现在日子过得好,自然不会吃折箩,宁婉就拣了几样肉菜回家喂大黑和二黑。

刚准备睡觉,就听院子里大黑和二黑大声叫了起来,宁婉心里奇怪,三家村哪里有偷东西的人?为什么狗会叫呢。赶紧披了披风出来,却见两只狗正扑着两三个人,见了宁婉赶紧说:“婉儿,快拉住狗,你们家的狗太厉害了!”

宁婉喝住了狗,“幸亏怕有孩子来我们将狗拴住,否则大黑二黑早咬你们了!”又问:“怎么到我家院子里了?”

爹听了声音也出来了,就笑着说:“他们是想听壁角的,所以先躲在我们家院子里。”原来这几个小年青的,闹过洞房还不够,被宁大娘赶出去就想藏到大房的院子里。爹就说他们,“赶紧回家吧,这大晚上的多冷啊!这洞房的事,等你们成亲时自然就知道了!”

第124章 黑心

第二天宁大河认亲的时候又将大房的人都请了过去,大河带着红英给长辈们磕头行大礼,先是两位爷爷和三奶奶,接着是父母叔婶,新嫁娘行了礼又送上做的鞋子,而长辈们自然要给礼钱。一早上宁婉就见娘给爹拿了两个小银锞子,又挑了一对银丁香耳钉,现在拿了出来,自然是亲戚中最厚的礼了,自家做生意挣了钱,礼自然不好太薄的。

接着就是平辈了,先是新人见了兄嫂,虽然不行大礼,但是也与长辈所差无几,但对弟弟妹妹们,就正好反过来。宁婉如今已经是宁家未嫁孩子中最大的,带头给大河和红英福了一福,然后得新嫂子一个绣得十分精巧的小荷包,里面装了许多香花,只与宁叶一样,别旁人的都要好。

在三家村这边,有一句俗话就是“娶了媳妇好过年。”冬日农闲,正是成亲的好时节,接着就是过年,日子过得更加喜庆。宁梁和于氏见二房的日子过得越发好,着实替他们高兴,毕竟是亲亲的堂兄弟,一个爷爷传下来的血脉,都是一家人。就是对三房,也因此许久不见,过去的嫌恶也少了许多,大家也能在一处说说话了。

宁婉心里最惦记的却是罗双儿,刚到村里时见了一面,那时人多没来得及多说话,后来宁大河成亲时她并没有过来,原来她竟然有了身孕。而在三家村这边,有了身孕的人是不好参加婚礼的,只怕有冲撞。

到是那天郭夏柱来了,肩膀上扛着小豆儿,还笑嘻嘻地向她说:“我们家的小豆是有福气的,这次给我们带个弟弟过来,一家人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因此宁家二房的喜事之后,宁婉便先去了罗双儿家里。

罗双儿的肚子已经鼓了起来,宁婉着实觉得稀奇,用手摸了摸那圆滚滚的肚皮竟说不出话来,明明罗双儿一直没有孩子的,现在竟然真有了身孕,而且她并没有看诊,也没有去拜神,就有了身孕。

不想罗双儿与郭夏柱说的一样,“这孩子就是小豆儿带来的。”

过去村里也有不生养或者一直生女儿的人家,领了别人的孩子就改名叫带子、招弟什么的,说这样就能引来自己的孩子。宁婉先前是不信的,但是眼下却由不得她不信了,罗双儿确实有了孩子!

宁婉接受了这个事情后又不禁生了另一种担心,“万一要是生了女孩呢?”

“女孩也没什么,我们可以再生啊!”罗双儿的眉稍嘴角都是笑意,人看起来喜气洋洋的,“就算真生不出儿子,女儿也一样能招女婿呀!”

宁婉看看自己的好友十分开心,知道她如自己一般走出了过去的不幸,十分为她开心。两人一向亲密,宁婉与她说话也直接,“我们家铺子也要用人,双儿嫂子和夏柱哥想去马驿镇吗?”

“你还是和过去一样,有什么好事儿都先想着我,”罗双儿就笑了,拉着宁婉的手,“如今村子里有不少人家想去你们家铺子里吧?你却来问我,你对我真好!”

可不是,自家才回了村子,就有好几个人上门,想把人送到自家铺子里做事儿,想来过上几天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呢。宁婉点了点头,“不过,他们怎么能与你一样,只要你想来,我第一个答应。”

除了罗双儿不仅与自己好,而且还是干活儿的好手,她手巧心思细,又不怕吃苦,宁婉是愿意帮她一把的。

可是罗双儿却捧着肚子摇了摇头,“婉儿,我领你的情,可是我和你夏柱哥就是乡下人,平日里种地,再采些山菜卖,你又让我帮忙管着收山货的事,还开着工钱,日子就过得很好了,就不去镇子上了。”

在宁婉的梦里,她有了离开三家村的打算时是与罗双儿商量过的,也想劝她一同离开,毕竟她在三家村过得不好,出去之后也许会有一番新的际遇,但是罗双儿就是像现在一样摇头拒绝了,她一直认为她就是乡下人,就应该在乡下住着。

乡下的日子自然也是不错的,但是宁婉毕竟见了更多,因此就劝她,“到了镇上虽然不能再种地了,但是你和夏柱哥都到我们铺子里做事儿一样挣工钱,而且比三家村还要多,将来做得久了,也许你们还会自己生意开铺子呢,我倒觉得比在三家村里好。”

“就凭我们两个还能做生意开铺子?”罗双儿摇头笑,“我们啥也不会,就会种地采山货!去了镇上也是给你添麻烦。”

“哪里啥也不会了?”宁婉一直认为罗双儿是极聪明的,与自己差不多,但是她与自己不一样的是总以为她不行,胆子太小,“你帮我们家收山货,就收得特别好!到了铺子里一定能帮我们很多忙的。”

三家村里有罗双儿和春玲嫂子张罗,收来的山货宁婉从来都是最放心的,东西量足,收拾得干净,又都按等儿分得清清楚楚,到了马驿镇上,宁婉只看看就可以送出去了。

“那算什么!都是你教我的,”罗双儿赶紧摆手,“你雇的伙计一定比我们能干。”

又急忙告诉宁婉,“如今我和你夏柱哥分了出去,日子过得好着呢。自己单住了,吃什么用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干活儿挣了钱也是自己的。你夏柱哥每天也让我吃一个鸡蛋,还说你娘就是天天吃鸡蛋才将石头生得那样壮实,又时常给我买肉买鱼什么的…”

“对了,你还不知道吧!我和你夏柱哥把秋柱的地买了下来,现在我们就有五亩地了。而且明年我爷还让我们我们种原来冬柱的地,每年种出来的粮食交给爷和奶七成,我们自己留下三成,又有你夏柱哥采山菜我的工钱,我们家的日子过得真很好!”

人各有志,宁婉也就不再劝了,“双儿嫂子,你和夏柱哥要是什么时候去镇子上买东西,就到我们家里住几天玩儿。”

“那当然好了!”罗双儿笑着应了,“其实我早就想去看看你了,可是先是有小豆儿,接着我这肚子又大了。”又下了决心,“等肚子里这个生下之后,我一定去镇子上找你!我还是成亲前跟着我爹去镇子上买了两块花布,别的地方都没去过呢!”

“那你去了我带你把镇子从头到尾都逛遍!”

两人说着,却不想罗双儿自生了这一胎之后就一个接着一个地生了下去,一直过了好几年才出了三家村去看宁婉,不过那时宁婉已经搬到虎台县里了。

因说好了正事,两人又闲聊,宁婉就问:“刚刚你说你和夏柱哥把冬柱的地也种了,是怎么一回事?”秋柱去了多伦,再不能回来了,郭老爷子把他的地卖给二儿子也算是寻常,可是冬柱的地为什么也不自己种了呢?

“哎呀!我忘记了这事儿你也不知道呢!”罗双拍拍脑袋,“我自有了身子,这脑子也不好用了!”这才告诉宁婉,“冬柱年前到七里屯入赘了,先前分给他的地也留在家里了,大房那边地本来就多,忙不过来就让我们种,我爷亲口答应的。”

原来如此!

但其实宁婉也不应该吃惊,因为当年郭家不肯郭冬柱到自家入赘反要逼着自己嫁入郭家,自己被逼无奈卖了地离开三家村后,郭冬柱竟也没有娶上媳妇,也是入赘了七里屯。现在想来还是那门亲事!

夫家的兄弟入赘出去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罗双儿在宁婉面前一向什么事儿都不瞒着,“其实你夏柱哥都说了,家里如今又不是拿不出钱来,我们也可以帮衬一二,给冬柱娶了亲多好!可是现在爷病得糊涂了,奶又是不讲理的,看上了七里屯女家给的聘礼,就应了下来,如今又把地租给我们种,她在家里收租子,只这些粮食就足够养老的了…”

宁婉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才劝道:“双儿嫂子,如今你和夏柱哥日子过得好,都是你们辛辛苦苦干活挣来的钱,可不要像我爹和我娘过去一样,被你爷你奶欺负。”

“这话我和你夏柱哥也悄悄说过呢,二叔二婶多好的人,先前被三奶奶天天骂着,就是因为人太好了,还是婉儿大了硬气,三奶奶才收敛了的。”又低声说:“先前冬柱那份地,我奶想要八成的租呢,我和你夏柱哥就没答应,说我们就不租了,谁愿意租谁就租吧。后来我奶见没人肯租才租给我们的。”

有宁家现在的例子,大房将地租给二房,只收六成的租,郭夏柱和罗双儿交七成就已经不少了,郭老太太竟然还想要八成,宁婉就说:“你奶的心真是黑透了!”

宁婉对郭老太太黑心的程度还是认识不够。

郭老爷子在年三十咽了气儿,白事还没办完,郭老太太就当着全村人面前撒了泼,要郭夏柱

不只要将原来冬柱的地交七成租给她,就连秋柱的也一样交租给她养老!

当初郭夏柱分家出来时,之所以分的地少,就是因为将郭老爷子和郭老太太的养老都放在长房,也就是郭大伯和郭春柱身上。这正是三家村这边的习俗,分家时长房要分得多,因为他们与老人在一处过日子,将来也要给老人养老送终。

但是郭老太太不是个讲理的人,她就是还要郭夏柱再出一份粮食给她养老,至于郭秋柱和郭冬柱她是指不上了,否则以她的不讲理的性子一定也要让他们也出一份的。

第125章 惊骇

郭老爷子一死,郭家就出了一堆乱事儿。

虽然是郭家自己的事,但是闹得大了之后总要村子里出面的。

此时又有一桩事,那就是平日里三家村断事儿的几位长辈已经少了一个领头的了。尽管郭老爷子早就因为郭家一件件的丑事不大出头了,但毕竟还是三家村里辈份最高的几个长辈之一,名义上还是管着三家村一应杂事的。如今他一去,余老爷子因为闹事的是他的亲姐姐也不大好出头,至于宁二老爷子久不出头,而且也压着弟弟不许他出头,因此三家村里就没有能主事儿的人了。

因此郭老太太在家里闹得沸反盈天的,竟没有一个人上前。

初一的下午,余老爷子来了宁家,向宁梁说:“二郎,你过去看看吧,如今只有你们宁家能出面,既然你二叔什么也不肯管,你总要出面帮帮忙。”

宁梁虽然回村主过两回事儿,但都是情面上的,并非真正管过事儿,且以他的性子,其实最不愿意揽事的。因此就为难地向余老爷子说:“余叔,我现在已经不在村里住了,村里许多事都不大知道,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了。”

可是余老爷子再三恳请,“你虽不在村里住,可毕竟从小生在村里长在村里,也不过出了村子才一年,谁家的事你不知道?再者我们村里也没有比你再有见识的人了。”

说了半晌,宁梁终拗不过村里的长辈,只得起身站了起来,却道:“我虽然是长房的,可是总越不过大哥,我去请了大哥一起过去。”

宁婉一直在炕上听着,心里十分不屑,明明余老爷子的姐姐不讲理,可是余老爷子自劝不动,却让宁家人来管。但是三家村的事她原也不爱管,因此才由着爹,但不想爹竟然也学得十分聪明,有事知道拉着大伯。

大伯这个人,虽然十分寡言,但心里却是有数的,为人也端正,与爹在一处,就算不能将郭家的事断好了,但也不会吃亏。

爹过去了大半天才回来,进了门摘了貂皮帽子,脱了披风叹气说:“郭老爷子一去,郭家算是完了,现在连面子都不要了!”

大家先前都敬重郭老爷子,可是后来经历了许多事才慢慢觉出他其实只是表面上十分公正无私,但其实心里却自私得紧,但好歹他要面子放多事情就不能太过分,总强于完全不讲理的郭老太太。

娘就问:“郭家的事怎么样了?”

“还是维持郭老爷子活着时说好的条件。”

宁婉听了也奇怪了,“爹,你和大伯竟这样厉害,将郭老太太说服了!”她原想着,虽然郭夏柱和罗双儿有理,但是郭老太太又是长辈又能撒泼,他们说不定也只得退上一步的。

爹就尴尬地一笑,“其实不是说服的,是打服的。”

娘也吃惊不已,“你们打了郭老太太?”郭老太太坐在上撒泼的样子实在太可恨了,于氏见了也会在心里升起打她一顿的想法,但是小辈怎么能动手打长辈呢?她只是在心里想一想罢了。

宁婉心里想法也差不多,也目光灼灼地盯着爹看。

“没有,我们怎么能打郭婶呢,”爹摆了摆手小声说:“我和大哥没一会儿就说服了夏柱和罗双儿,让他们把冬柱的地又加了一成租子给郭老太太,然后就一直劝郭老太太,整整劝了半天,把嘴都说得干了,可是郭老太太就是不松口,还一个劲儿地在地上打滚骂人,大哥被气得晕了头,就抓住郭大郎和郭春柱痛打。”

于氏宁婉娘儿俩儿都有些遗憾,“原来打的是他。”

“嗯,大哥多有力气,几拳头就打得郭家父子鼻子嘴都出了血,可吓人了!我就在一旁说,‘郭大娘,你要是还不答应,你大儿子大孙子就被打死了。其实这事儿也是怪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不给你养老你才非要夏柱加租子的!’郭老太太心疼儿子只得答应了,可是你大伯犟性子上来,说什么也不让郭夏柱多给租子了!”

于氏瞧瞧丈夫,“不管怎么样,你们兄弟果真把事儿断得不错!”

宁婉早下了炕摆桌子,又将做好的饭菜都端了上来,“算了,不提他们的事了,我们吃晚饭吧。”

接着就是初二,大姐和大姐夫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宁清早说好了不回的,只是不见大姑和大姑夫,大家不免要问:“冬天时回梨村前不是说好了初二一起回来的吗?如今怎么没来?”

宁贤就说:“喜姐订了亲,好日子就在二月里,大姑和大姑夫正忙着张罗嫁妆,不能回来了。”

宁梁和于氏就都奇怪“这才一个多月没见面,就已经订了亲,可真够快的。”又急忙问:“是什么样的人家啊?小伙子做什么的?”

宁贤就吱吱唔唔地说:“就是虎台县里赵典史家,在梨树村旁有庄子的那个。”

宁梁和于氏就都笑了,“也无怪喜姐儿眼界高,这门亲果然比先前说的那些人家好,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宁婉一听赵典史家,心下一片骇然,竟彻底呆住了,半晌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问了出来,“喜姐儿到底说给了谁?赵国茂还是赵国葆?又或者是给赵国藩做妾?”

  如果觉得重生农家幺妹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波滟滟小说全集重生农家幺妹春花灿烂浮生小记万里随波行枇杷花开戏凰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十样锦,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