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波滟滟作品重生农家幺妹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偏周指挥使夫人身后又出来一个人笑着圆场说:“说起来我们都是亲戚,我们家嫁到许家的姑奶奶平日回娘家常说起卢夫人又大度又和善…”

这话假得宁婉皱起了眉头,周氏如果回娘家说起自己,一定没有一句好话!她看也懒得看一眼说话的是哪一个,“我倒不知道什么亲戚关系,娘家自是够不上指挥史府的,就是嫁到了卢家也没有长辈告诉过我,至于许夫人,则更不熟了。”说着径直进了院子,直奔上房而去。

周家人就是再不要脸,这时候也不能跟着过去,随宁婉进来的几位姨娘就一路小跑跟上,小声地劝,“夫人,你也太不给周家面子了,我们毕竟还住在周府上,吃穿用度都是周府的供应,老爷受了伤周府也极尽心的。”

宁婉猛地停了脚步,面向她们待笑不笑地问:“”

几个姨娘就赶紧退了两步,唯有费姨娘却笑道:“不是,不是,我们就是好心。”

宁婉就又是一句顶了回去,“我一向最不识好心了!”四周终于清静了,她上前几步,到了门前方才停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见几个姨娘终于识趣地上前打了帘子,才款款走了进去,脸上也现了笑意。

公公受了几处箭伤,据大夫说虽然疮口已经平复,但因为夷人的箭都带了毒,定要静心养上一百日将余毒都清了才能真正无事,因此自己可以横眉冷对别人,但公公面前还是要温和相待的,毕竟是病人,且又是为了守城受的伤。如今夷人南下,生灵涂炭,国难当头,家里过去的事情自不必再提。

屋子里很闷也很热,又有一种特别浓郁的药味,宁婉前些日子在虎台没少照顾伤兵,因此倒不在意。但又因为是公公,倒不好看看伤口什么的,就笑着上前行礼问候,“公公如今饮食睡眠还好?伤口还疼得很吗?”

公公卧在炕上,面色红润,看起来很是不错,见了宁婉点了点头,“没什么,不过是几处小伤而已,也不是第一次受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又问:“铁石怎么没进来?”眼下兵荒马乱的,儿媳妇不可能自己来安平卫。

宁婉见公公尚不知铁石接管安平卫之事,就笑道:“他如今先去办公事了,一会儿就能过来看望公公,打发我过先来。”

“原来是有公事啊!”公公似乎还想问什么,却又没有问。

宁婉就笑道:“公公有什么缺的,或者想吃想用的,只管说出来,我去办。”

“现在就很好,什么也不缺,都不必了!”公公说着一挥手,不由自主地“咝”了一声,原来是牵动了伤口。

费姨娘便一步上前扶住公公,垂泪道:“大人,你可要好好保养,大家都靠着你呢!万一大人有什么三长两短的,我们这些人可怎么办呢!”说着拿眼睛扫了一下宁婉。

宁婉瞧她这作派十分看不入眼,但公公面前却也不好说什么,只道:“公公还是要经心些,大夫人说这一百日一定要静养,非但不能多动,就是心里也要清静。”

公公点了点头,颇有些不耐烦地说:“没事,哪里就那样娇弱了起来?过去我们打仗时,受了伤随便拿布裹一裹就还要上阵的,也没见怎么样。”说着将扶着他的费姨娘推了一把,“别总哭哭啼啼的,我还没死呢!”

宁婉反倒要劝:“费姨娘年轻,没经过这些,所以不知道,不好在病人面前这样,更何况大夫们都看了,说公公的伤已经平复,只要再养一养就没事了,赶紧将眼泪擦干净再来伺候。”见公公嘴唇有些干,就倒了水递给一直站在旁边的宝璐,“给公公喂点清水,我在虎台也照顾过病人,听大夫说多喝些清水能早些将毒排出去呢。”

说了一会儿话,只怕自己在公公有什么不便的,便笑道:“公公如今养伤,我也不好打扰太久,这些日子我们都在安平卫,不论有什么事,只管叫谁传话吩咐就是。”说着便退了出来,在厅堂里侯着。

一时二姨娘三姨娘并卢宝璐都出来陪着她说话,唯费姨娘还留在屋子里,二姨娘便向里间指了指道:“她一向如此,我们也厌着呢。”

宁婉知道她们的小心思,周老夫人走了,公公的军职给卢铁城袭了,如今寄居在指挥使府上,将来还不知会如何,她们两个有儿女的自要为儿女打算,见铁石如今有了权势,便赶着巴结上来,因此就便摆摆手,“我倒没什么,只是费姨娘的话也不为错,你们可不都要指靠着公公?这时候一定要小心伺候,旁的事都待公公好了再说。”又冷冷地瞧她们一回,“我一向丑话说在前面,若是没有服侍好公公,我再不会客气的!”

二姨娘、三姨娘和卢宝璐就红了脸,“我们哪里会不尽心?”说着就都进里间去了。

宁婉便叫住了宝璐,“你陪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吧。”虽然受伤的是亲生父亲,但家里有这么多姨娘,她一个女孩也不必贴身服侍。

卢宝璐本就是寡言少语的性子,且她又胆小,先前宁婉来卢家过年时,两人也不过打个招呼而已,现在想说什么半晌也没说出来,只憋得一张脸通红。宁婉原也没心思说话,只是等铁石过来,一时间倒是沉默无语。

总算铁石回来了,宁婉便携了他的手一同又进屋里,听铁石将军务上的事情简单说了两句,父子相对无言,竟还不如她方才说几句门面话时热闹呢,便想找个话头儿。可是婆婆的事不能说,周家的事不想说,军中的事也不是她一个女人可以随便谈论的,一时之间竟也想不出什么来。

好在,就在这时,大夫过来换药,换过药正好有了话题,“大夫说公公平日里身子骨好,伤口长得很快呢,我们就放心了。”

就连铁石也道:“大夫说爹千万别生气,好好养着,爹一定照着做。”

公公便也道:“如今安平卫保住了,我无端有什么气可生的,没事的,你们都回去吧。”却又想起来,“指挥使府上定然要给你们拨院子,便选一处离这里近一点儿的,早晚过来也方便。”

宁婉就赶紧道:“我们就住在公公院里吧,这样才是真正方便。”

费姨娘就说:“我们这院子小,现在也没有什么屋子了。”

宁婉笑道:“我们只两个人,随便腾出一间小屋即可。”

二姨娘笑着说:“把铁垣的屋子给你们住正应该,让他们搬到我屋里去。”

三姨娘突然也醒悟了,小声说:“要么住宝璐屋里吧,让宝璐跟我住还方便些。”

公公就在炕上说:“你们别吵了,就让他们住正房,我用东边的,西边的两间不是空着。”

铁石马上辞了,“我们哪里能与爹住在一处,那样于礼不合,就请几位姨娘随意帮我们腾间小屋就可以了。”刚刚交接了安平卫的兵马之后,周指挥使便说为他准备了一个院子,他原打算带着媳妇住过去的,但媳妇既然说要住这里,那就一定按媳妇的话做。

宁婉也陪着笑,“这些小事哪里还要公公操心,我与几位姨娘商议就好。”

第318章 致奠

公公住的西院原本就不大,身边人又不少,如今内宅果真没空屋,宁婉拦着二姨娘三姨娘要给他们腾屋子,“不必那样麻烦,我们不如再到外院看看。”

外院里公公平日起居的房舍如今正闲着,外面是个小厅,里面一间小耳房,出了门便是面向府外的影壁,绕过去就是西门,她便向铁石说:“我们正好住这儿,你平日出入也方便。”

卢铁石自然点头赞同,“我看这里也不错,两旁的小屋正好让亲卫们住。”遂让人将带来的东西都送了进来。

其实这里别的都好,却没有火炕。别看火炕不算什么,但在辽东的冬天,没有火炕晚上会十分寒冷。但是媳妇既然选了这间屋,那一定是有道理的。是以,周家的人来了好几拨相劝,铁石都打发走了,又吩咐亲卫和丫头,“你们去再买几床被子、几个手炉分给大家!”

宁婉就在后面说:“再找几个盘炕的人预先付些工钱,明天一早过来给这几间屋子盘上炕,大不了我们走的时候再拆了。”

看着大家都走了,铁石就悄声笑问:“你这是做什么?”他并不明白媳妇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屋子不住,却非要挤在这里,只不过在外人面前,他必须完全站在媳妇一边儿。

宁婉还未及回答,卢铁垣跑了进来,急匆匆地说:“二哥,你怎么非要到这里住!舅母给你准备的春晓院,那里面什么没有?服侍的丫头也都是极漂亮的!快赶紧跟我过去,什么东西也不必带!”拉着卢铁石就要走。

卢铁石就什么都懂了,抬手将他拂开,“既然那样好,你就去住吧!”

“你当我不想去啊!”卢铁垣就说:“那样好的地方他们哪里舍得让我去住!”

“那你就去你该去的地方吧!”

卢铁垣一向是脸皮极厚的,被赶了也不难为情,倒坐在椅子上不动了,“二哥,都说你卖石炭发了财,给我一千两银子用用吧,弟弟在外面欠了债还没还呢。”

卢铁石如今也有了官威,不再自己动手,便喊了句“来人!”两个亲卫进来便将卢铁垣拖了出去。卢铁垣一面挣着,一面又回头高声喊:“一百两也行,不,那就十两,算是我借的,我可以给你立字据,过两日就还!”

宁婉看铁石的神色十分不屑,就替他斥道:“公公受了重伤,你还在外面混闹,万一公公知道了生气,伤口再不好了,不必说你哥哥,我就叫人打你!”才挥手让人将他推出去了。

铁石就叹道:“我刚听说爹给他谋的差事早被免了,弟媳妇被他气得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无怪刚刚在公公那里没见到董氏,宁婉就说:“其实也不全怪他,他和宝珠、宝璐一样,都被养废了。”

“我当时也差一点儿。”铁石就是原先有些不明白的,现在也都清楚了,却因为爹受了伤不好说他的坏话,就向媳妇笑道:“婉儿真是神机妙算,竟早早就猜到了周家的打算,一招就将他们的诡计破了!”

周家一向这么无耻,铁石这番来安平卫岂会不再用美人计?宁婉哼了一声,“偏有些人就是那样傻,竟一点也没有想到!”

卢铁石也觉得自己的确傻,周家安排了住处自己竟还答应了,“我真没想到,幸好有媳妇儿这个女诸葛提醒我。”不过他赶紧又捏捏媳妇的手,“虽然我会过去,但是若看到有人想扑上来,一定就会立即走了的!”

“我也相信你,但是从现在开始你的地位又不一样,再扑上来的人可不是大伯娘二婶子家的乡下丫头们,已经变成官宦人家的小姐了,你可要小心!”宁婉酸溜溜地说着,“都比我好看,比我年轻,还知书达礼,又会琴棋书画什么的。”

卢铁石就哈哈笑了起来,将媳妇拉在怀里,着实香上几口,“其实媳妇你是在称赞你自己吧,又年轻又好看,又知书达礼,字写得漂亮,棋下得也好!”又兴致勃勃地说:“好久没摸过棋子了,明天我去买一付棋,待闲了我们手谈两局。”

宁婉点了点头,却又哼了一声,“记住!不许去周家内宅,一步也不许踏入!”

“我是傻点儿,但有了媳妇教我,周家就是布下天罗地网,我也不会上当的。”却又为媳妇打算,“明天起我也给你这边多添几个亲卫,你有事情也方便些。”

“那倒不必,周家怎么也不至于动手,他们在朝中有人,只要想法子把知州的事情交待过去也不至于如何,此时正要夹着尾巴做人。就是他们勾引你,也不是没有目的,如果能上折子陈情说是周指挥使的女婿带兵救援,力保安平城没有破城也说得过去。”

对于守城的武官来说,城破与没有破有着巨大的区别,朝廷在处理时态度是截然不一样的。安平卫城墙虽破,但是最后又将夷人赶出城去,的确也能勉强算得上没有破城,那样周指挥使就更容易摆脱罪名了。

卢铁石一向自负武功韬略不凡,他自投军后也一直所向披靡,但今日竟发现自己对阴谋懂得还是太少了,敬佩地说:“真没想到媳妇儿果真比我聪明多了!”

宁婉笑笑,“你的性子哪里会想这些,但世上的人就有周指挥使这般的。”

“不过我还是比你聪明!”卢铁石就一本正经地点着媳妇的额头说:“因为我知道要娶你呀!”

宁婉被他逗得也笑了起来,也赶紧去点他,“不!我最聪明,因为我嫁了你!”

两人正吵得不亦悦乎,就听门口“当”的一声,原来盛儿来送手炉,冒冒失失地一推门,结果见两个人正相拥着逗趣,想退回去不料一失手便将一个铜手炉掉到了地上。

宁婉脸一红,赶紧推开铁石说:“喏,你眼睛里的沙子我给你取出来了,你有事便去吧。”

“果然舒服了,”铁石就眨了眨眼,“周指挥使原要接风的,我没答应,一会儿再巡城一圈就回来。”

宁婉也正色说:“我们如今住在指挥使府,但一应用度还是不好叨扰。我们索性就再开个小厨房,自己采买做饭也省事。还有,公公那边的用度也由我们出钱,只人都是用熟的,先不必换了。”

“不错,你看着安排吧,”铁石便出了门,又嘱咐道:“我晚上回来吃饭。”

“知道,给你留着。”

安平卫较虎台大多了,铁石巡了一圈城回来就过了一个多时辰,两人先到公公屋子里问了安,宁婉便端出饭菜,两晚稻米饭,一盘萝卜,一碗酱,“今天才到安平,肉铺子里去得晚了,肉早卖光了,唯剩下些肉皮。集市也早散了,只遇到一个卖大红萝卜的没收摊子,我们将就些。”

菜色果然简单:红萝卜洗净连皮也不去,竖着切上两刀,然后再横着切成三四分厚的片,用开水焯一下盛在盘子里,红色的皮成了略浅一些的粉色,雪白的瓤变得半透明,就这么堆在盘子里,什么调味的东西也没放;一碗酱是用肉皮炸的,先把肉皮仔细地去了毛和油脂,用小火炖了一个时辰,再切成小小的丁,多放油,将花椒、大料、葱、姜都炒得香香的再将肉皮炒成金黄色,这时候加了大酱烹熟,正配焯过去了辣气只有一点淡淡甜味的萝卜片吃。

两样都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菜,就是农家请客时也不好意思拿出来待客,但其实配上白米饭,真是咸香醇厚,最下饭了!尤其是肉皮,煮得恰到好处,既不难咬,又有一种弹弹的感觉,连宁婉也吃了一大碗米饭。

铁石吃了三碗饭,最后又将剩下的萝卜蘸着肉皮酱都吃光了,放下筷子感叹,“回家吃媳妇做的饭,外面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了呀!”又向宁婉眨眼一笑,“而且还放心。”安平卫如今的情况,的确乱纷纷的,也不怪媳妇小心谨慎,住处吃用都要亲自安排。

宁婉见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思,就笑着说:“我还顺便熬了一锅皮冻呢,明天凝住了拌上蒜、酱油当小菜吃,我小时候最爱吃了!”其实她倒不担心谁给铁石下毒什么的,他们不敢!但是这些下流的东西没准儿会弄些勾栏里的药,他们不要名声了铁石总还要的。

结果卢铁石竟不知道什么是皮冻,宁婉少不了要讲给他听,“就是把肉皮切成小丁加水用小火熬,一点油盐也不放,一直熬到汤水奶白奶白的,然后放在盆子里就好,过上一晚就凝成了冻,切成小块蘸了调料吃,我特别喜欢那种滑滑弹弹的感觉!”

媳妇说起好吃的,眼睛就眯了起来,神色间无限的陶醉,说得原本不大注重口腹之欲的卢铁石不禁也想往起来,“明天早上我要好好尝一尝!”

两人又说了会儿安平卫里的事方才上了榻,原来这屋子里有一张数尺宽的木榻,其实就是偶尔歇息时用的,但如今他们俩人住在这上面,倒是分外有趣!平日的大炕最少也有十几尺宽,怎么滚都随意,但现在两个人只能紧紧地贴在一处,一个人若动了另一个必然知道不算,还要小心不能跌下榻去。不过相爱的夫妻俩儿住着并不难过,他们反正只需要一点点的位置就行了。

过了会儿宁婉就笑着说:“你快些睡吧,明日还不知道有多少事等着你呢。”

“你也一样,也会有许多人许多事找上来。”

不过,这又算什么,他们都年青,心气儿都胜,打定了主意要将安平好好整顿一番,现在实在不像样子!

待宁婉一早起来,身上热乎乎的,原来正抱着一个手炉,脚边还有一个,铁石却不见了踪影,只当他练拳去了,起来将昨天熬的皮冻拿出来切了一盘子,人便回来了,伸头道:“原来皮冻是这样的!”

“你尝尝,”宁婉就将一块皮冻蘸了蒜泥放到他嘴里,却见他头发上竟沾了一丝丝的白霜,突然悟道:“你昨晚就出去了吧?”

“城墙还有一处缺口,我过去看看。”卢铁石就笑道:“这皮冻真合我口味!我们俩人喜欢吃的东西都一样呢。”

宁婉便明白原来他怕自己初来乍到有什么事才回来,待自己睡着了就又走了,再想想也是,以铁石的性子哪里会放任城墙上有一个缺口就能回家安歇呢!不由得内疚起来,“原来我到了果真是给你添乱的。”

“哪里,若不是你来了,我怎么能吃到这样好的饭菜?”铁石笑着香香她,“这几日我会忙一些,然后就好了。”

宁婉服侍他吃过早饭就说:“你去吧,先把城墙重新合上才是正理。”至于自己,她也有事情要做的!

吩咐了盘炕垒灶的事,又到公公面前问了安,宁婉将接来的一堆帖子都放在一旁,却先去了知州府上。

知州府上如今更是大张旗鼓地办丧事,府衙前的大街上满是素服吊唁的人,宁婉自敞开的大门而入,到灵前上了香,便被知州夫人接进了后堂,便轻声劝道:“节哀顺变。且天日昭昭,朝廷定有公断。大人既然已登仙路,我们留在世上的还要为国为家勉力振作才是。”

虽然没有人看见,但所有人都明白知州一定是被指挥使杀了,知州夫人早悲愤欲绝,更恨的就是指挥使竟然还污蔑自家的大人通夷,这让她几乎疯狂,而安平城里所有的文官们都与她同仇敌忾,将知州府上变成了讨伐指挥使甚至武官们的战场——当然只是在嘴上和纸上。知州夫人见了卢夫人便立即骂起了周指挥使,又反将通敌之罪推到了他的身上,“若非他引夷人入城,安平卫岂能这样快就破了,我们一家也都差一点没命!”

文武官员之间一向矛盾重重,安平城里闹得尤其凶,带累得虎台县里钱县令与许千户也水火不融,宁婉还曾利用钱县令对周指挥使的不满唆使宁清打官司告倒了刘五郎。但对于文武间的陈年老帐她其实也分不出是非对错。

如今满城的文官都站在知州一方,而武官们虽然不完全支持周指挥但也对于知州的死却幸灾乐祸的多,没有人前去祭奠,就是铁石到了卫城,也没有过来。

男人自有男人的立场,铁石奉命到安平只负责防卫夷人,因此连问也不会问破城前那桩案子。

但宁婉想着一则是死者为大,再就是她身为铁石的夫人,过来上香纵不能立即解了两下的矛盾,但也做出一个缓和之态,毕竟安平被夷人一番糟蹋,如今竟与过去完全不同了,先前街面的繁华都不见了,到处都在办丧事,哀声动天,真是让人心里难过——当此之时,不管文官还是武官,其实都应该一道守城安民才是。

第319章 完工

宁婉只在知州府上略站一站便告辞了。

对于知州夫人的话,她听过了也就算了,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

知州是浙东人,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自小小的县丞一步步高升,千里为官到辽东任知州,他恐怕连夷人都不认得一个,哪里会通夷呢?但是,周指挥使也不可能通夷呀!周家人几代在辽东为武将,与夷人是有血仇的,且通了夷又有什么好处?放着三品的指挥使不做,到大漠上放牧去?

两边都拿通夷攻讦对方,其实就是瞪着眼睛说瞎话!为了相互攻击,他们已经什么都不顾了!

倒是铁石的话她觉得还算公允,在这一次守安平城之时,周指挥使和知州都犯了大罪,正是因为他们只顾着找对方的毛病,将夷人攻城的事当成儿戏,安平卫才会在几日内就被攻破。

如今知州夫人痛失丈夫,难过得失了分寸,劝是劝不动的,但愿其他的人看到她想缓和文武关系的态度,不至于一直糊涂下去,能将心思放在安置百姓,重建安平上面吧。

接着宁婉便去了路家。

铁石和自己都是从无到有开始打拼出来的,并没有什么人脉,特别是在安平卫,唯有路家算得上与他们交情不错的官宦人家了。宁婉想帮铁石将安平城的防卫做好,少不了要与路家的女眷们商量,请她们帮忙。

因宁婉早让人捎了话,因此才到路家门前,便有婆子媳妇们候着,还没进内院,就见路夫人路少夫人都迎了出来。其实离上一次见面时间并没多久,但隔了这一场战争,却又不同,竟恍如隔世一般,路少夫人顾不寒暄先垂泪道:“竟不想还能见到你,当日夷人入城,我们家首当其冲,惶惶然逃命之时只当必死无疑!”

宁婉一样历经了生死,也是感慨万千,拉了路少夫人的手温言安慰,“没事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又向路夫人道:“听闻老夫人和夫人们都平安,我就松了一口气。”

“多亏了我这个儿媳妇,我和老太太才能活命!”路夫人便与儿媳妇一人携了卢夫人一只手,“外面冷,进屋里说话,老夫人也想着见你呢。”

路家如今住的官衙原就是当年公公做指挥佥事时住的,路家搬进来后又重新修缮过,极富丽雅致。但现在有几处已经破坏了,一时也没有修,就那样残破着,路少夫人就指点给她看,“夷人实在是太坏了,抢东西也就抢了,抢不走的东西还用刀乱砍!他们在安平卫里不过停了几个时辰就已经如此,若是真的城破,还不知会如何呢!”

宁婉自然十分赞同的,“我们卢家在城外的宅子也进了夷人,也是一样的情形,如今还没空收拾。好在祠堂是老宅改的,看着不起眼,他们倒没有进去。最可怜的是虎台城外的房舍,夷人大军在那里驻了两个多月,如今还留着房子就是幸运了,多半烧得只留个残垣断壁。”

大家骂着夷人进了正房,路老夫人见了宁婉就招手笑道:“卢夫人,赶紧到我身边来,一处说说话儿。”问了几句安好的话后,就不由自主地也说起了安平城的那一日。

“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了,千奇百怪的事也瞧了不少,但怎么也没想到安平城能破呀!”路老夫人感慨道着,“那日我们正在家里,就听外面一声巨响,房顶都震得掉下了尘土,把我唬得差一点死了过去。”

路夫人也说:“谁知道西墙下面竟还有一个烟花作坊呢?竟又将城墙炸塌了一段,安平卫这样坚固的卫城竟就这样破了。”

路少夫人就道:“当时就听得大街上到处都喊着‘城破了!’,我们在内院里面听得清清楚楚的,真真是吓得脚都软了。”

“虽说吓得脚都软了,但还不是你张罗着把人叫齐了,一起出府去的!”路夫人亦心有余悸,“若非那样,我们恐怕就被夷人们砍死在府里了。”当日夷人并没有来得及将全城都占了,但是路府正当夷人自城墙损毁处入城的大路旁,因此这一带伤亡尤重,宁婉过来时便见几处家家都在办丧事。

又有路家别的太太奶奶们插言,宁婉听大家七嘴八舌地将当日的情形讲得活灵活现,彼时路指挥佥事与路家的男丁们都在城墙上,路少夫人当机立断带着太婆婆、婆婆、婶娘们、小叔子、小姑子、儿子、女儿、下人等等一大群人出了府,后来才逃了命。

路少奶奶就说:“当日我就想留在家里就是死,怎么也要走出去。可出了门也不知向哪里去好,正在茫然,幸而你公公带着亲兵们路过,见了我们就叫我们赶紧去指挥使府,我们就依言过去了,方才无事的。”

路老夫人和夫人也都道:“卢老指挥佥事不愧是当年有名的战将,当时大家都乱了,只他还镇静如常,将城里的人马都拢到了指挥使府里,撑到了铁石将军过来救援!”

大家都赞叹,“这一次安平卫多亏了卢家父子呀!”又羡慕虎台一直守住了城,赞道:“幸亏有铁石将军,百姓都跟着借光,不必受罪了!”

宁婉少不得谦逊几句,便也将自己的情形说了,又道:“虎台城小,但众志成城,虽然夷人猛攻了十数日,但终究是无功而返。她不多说铁石的功劳,反而讲了钱县令、钱夫人和自己做的诸多协助守城、劳军等等事情。”

别人听了倒也罢了,唯有路少夫人免不了十分惊奇,“钱县令钱夫人原都是不通事务的人,现在竟能有如此本事!”她原就是虎台人,且从小在典史家长大,少不了耳闻目睹县令府上的一些人和事,私下里对他们瞧不大上眼的。

宁婉其实原来也这样认为的,钱县令和夫人确实算不上精明能干的人,但是现在比比安平卫,她却更明白了,“但他们真正用心去做了呀!钱县令那些日子带人清理城墙四周,官袍脏得看不出本色的了,话说得嗓子嘶哑了;钱夫人也是一样,一早起来准时到小厅里办事,从来没耽误过一次,晚上还亲自跟着送姜糖茶。”

路夫人就说:“瞧瞧我们安平卫的那两个,夷人在城下,指挥使和知州不去做正事,反而打了起来。”

路家的男人多半在军中,所以女人们就都说:“周指挥使是很可恨,但城墙下面竟有烟花作坊,夷人攻城时也没有及时拆掉,到底是知州的错,他被杀了也不可惜!”

宁婉就摆手说:“我一早先去知州府里上了一柱香,不管怎么样,人已经没了,再说这些也没有用。如今过来一是看看大家,二就是想请你们帮着我为安平卫做些事。”

方才大家听过虎台县里的女人们如何接替了男人们将城里的诸事都理得妥妥贴贴,早被打动了,且如今宁婉的身份又不同,她的提议大家自然要赞同的,连与男人们商量也不必,就都笑道:“卢夫人吩咐我们自然从命,有什么事我们全家人都可以上阵!”

宁婉笑着谢了,又道:“不敢劳动老夫人,我厚着脸皮将少夫人借去帮忙,婶娘姐妹中有空的也请一并过去,至于有了需要扯虎皮拉大旗的时候,再请路夫人出面登高一呼,想来没有事情不成的!”

大家就都笑了起来,“卢夫人这般风趣,我们自然从命。”

宁婉婉就请路少夫人带她拜访安平卫的武官家眷,“如今闭门写折自辩的周指挥使家自不必理,接下来还有一位指挥佥事,四位指挥同知,我只与须家来往多些,别人竟不熟,还要你引见呢。”

此时路少夫人已经引着卢夫人回了自己的院子,让人拿出门的衣裳换上,又道:“安平卫孙指挥佥事自夷人入城时便带着家小兵马逃出城了,至今没回来,府里也空无一人,我们不必过去,只去四位指挥同知府中就好。”

宁婉一一拜访,联络了几位夫人,再说服大家一同去拜见州判夫人,安平卫文官中知州之下便是州判,亦是朝廷从六品官员,如今新知州还没有派来,正由他接了知州府的所有事务。不过她虽有和解之心,但在州判家中坐了半晌,说了几句话,到底话不投机,很快就冷了场,宁婉也只得无奈地告辞了。

大家便又回了路家,原来宁婉如今的住处太过狭小,因此借了路家一处房舍做议事厅,方才她们出来前路少夫人就吩咐下人收拾了。

到了议事厅,因都是武官夫人,自是一家,大家就纷纷抱怨道:“真看不惯州判夫人的嘴脸,当初城破时也就是文官的衙门都在东边,夷人没能立即过云,便多挨一会儿,铁石铁将军又及时赶来一刀斩了哈尔朗,将夷人赶走了,否则她早就连命都没有。如今竟说武将本就应该保护大家的,一点也不领情道谢,真是忘恩负义!”

“我最看不惯她那故做清高的神态,都是朝廷的官,谁又比谁更高贵些,明明她家州判的官品还比我们家老爷低呢!”

两边积怨甚深,宁婉就笑道:“她说的原也不错,铁石来救安平的确是出于份内。再者州判夫人毕竟答应与我们一起捐款做事的。”

“捐款?她才捐了十两银子,也不嫌丢人!”

宁婉带头捐了一千两,路家女眷们凑了五百两,四位指挥同知夫人每人捐了二百两,因此宁婉就笑,“也许是家底不厚罢了,总之我们已经有了两千多两银子,便拟个章程,好抚恤亡者、安置百姓、慰劳军中。”

路少夫人见卢夫人如此大度,倒不好再说州判家里根本不穷的话,便叫人备了笔墨,“我们原都是内宅里的女子,并没有什么见识,倒是卢夫人在虎台县便协助铁石将军守城,实为巾帼英雄,我们都钦佩不已。如今还请吩咐才是,我来录下。”

“若说巾帼英雄,陈百户家的羊夫人才是,我差得远呢!”宁婉就笑,“便是平常办理各种事务,你们诸位当家的夫人太太哪个不比我能干?我不过因在虎台经过一回,又于此之时不好推让方才出来张罗罢了!还请大家用心帮忙,毕竟安平与虎台不同。”

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里都舒服,便以宁婉为主,大家为铺,一会儿就列了几项急需要办之事,接着又议如何办为好。。

路少夫人看看天色已渐黄昏就道:“我们马不停蹄地忙了一天,便是中午回来家里也没有先预备,只随便传了点东西吃,不如晚上我做个东道,也算开宗第一件事!”

宁婉摆手笑道:“你若做东倒也好,只是我们商定的事今日就要做起,是以先熬了姜糖茶送到城墙上,回头再吃饭。”

大家听了便都拍手道:“开宗第一件事便慰问军士们,如此甚好!”说毕也不吃饭了,便出门找了一处茶楼租了下来——如今茶楼里正生意惨淡,闻言十分愿意,要的价也不高,大家索性连他们的伙计也一并租用,立即派人去买生姜、红糖熬了起来,再用茶楼里的大茶壶、茶碗送到城上。

最先送的是西城墙一带,今日铁石带兵在此修城。辽东此时天寒地冻,其实无法真正动工,只得先将周围的碎砖石清了,然后立起两排高高的木板,有如夯土一般地将用水混起来的泥土砖块填进去。这样的天气里,泥水没一会儿就冻实了,然后再向上夯。

宁婉她们到的时候缺口已经夯到了一半城墙的高处,泥水冻起来的新墙与包了砖的城墙比起来粗糙多了,样子也难看,但毕竟是城墙,而且十分结实,足以将城重新围起,保护安平卫。又因为这法子着实出奇,便有许多人站在一旁看热闹叫好。

这些夫人们到了近前也不由得大开眼界,西城墙下面架起了几十口大锅,烧着热水,蒸气氤氲,仿佛降下了大雾。铁石令大家用热水将先前被炸倒的城墙残土混各均匀装筐,在泥水还没有冻住前将筐运到残墙上将泥土扔到木板内。兵士们排成长队,一溜小跑地将泥水源源不断地填在城墙的缺口,眼见着那里一点点地升高了。

宁婉就惊叹了一声,“你们还真有办法!”

铁石一笑,“虽然昨天就想出这个法子,但一开始并不顺,这一会儿才好些,你们正好过来看到了。”

  如果觉得重生农家幺妹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波滟滟小说全集重生农家幺妹春花灿烂浮生小记万里随波行枇杷花开戏凰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十样锦,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