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长白山的雪作品长白山下好种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老爷子一听就笑了,“文昌啊,这东西可不是经常能弄到的。山上是有不少,不过啊,这东西长得快,今天你看着它长得小,可是明天再去看说不定就变老了。你们能遇上这么些没老的树鸡蘑,还真是运气呢。”老爷子给孩子们讲起了树鸡蘑。“说起来啊,咱们这山里还真就有不少好吃的蘑菇呢,你像是榆黄蘑、树鸡蘑、猴头蘑,挺多的呢。这榆黄蘑更是味道鲜的很,可是不能晒干,一大背筐也就能晒一小把就不错了,而且一干了味道就不好。猴头蘑倒是能晒干,可是太少了,一年能遇上几个就不错。树鸡蘑就更不用说了,时间短,一老了就跟木头似的,不能吃。唉,要是这些蘑菇能多些,那该多好啊。”老爷子感叹道。

静涵一听这个,心中一动,对啊,她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前世的时候,不是已经有人工养殖蘑菇的了么?现在他们在山上,就是不缺木头,只要能够弄到菌种,种在木头上,不就和野生的一样吗?对了,她应该琢磨琢磨这个的。这些蘑菇味道鲜美,又营养丰富,都是难得的好东西。这里的人一般都用来送人啥的,那可是非常受欢迎呢,要是能够种出来,应该会很好卖的吧?静涵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法子。

这事不能太着急,要一点点的来,得先把菌种培育出来才行的。静涵心里有了计划,就开始慢慢的琢摩着这个蘑菇该怎么种了。

虽然存了心思想要人工培育蘑菇,可是这并不是急切之间就能干成的,所以静涵依旧是每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早晨依旧去看看那些虫子,然后白天去林子里采药材。文昌每天早晨都和志明一起进镇子,去卖鱼和蝲蛄。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在陷阱里捡到野物,大夏天的,吃不上就会坏掉,所以一般也会捎到镇上卖掉。

参地里的活是干不完的,今年志新和老爷子商量了,要三十丈参土。这样正好可以把去年拦的那些参籽也都撒上,以后慢慢的发展,就可以栽很多的棒槌了。这参籽并不是直接撒在地里就能出苗的,而是要经过发酵才能开口,只有开了口的参籽,撒到地里才会出苗。

这个把参籽提前发酵,让它开口的过程,就叫做发参籽。发参籽又分干籽儿和水籽儿,干籽儿一般是在六月里。在地里找一块地方,底下用黄土夯实,然后铺上一层薄布,上面再铺上沙子和黑土的混合物,这里面就要拌上参籽了。参籽自然是去年晒干的那些,略微用水浸一下,拌到沙土之中,上面再盖上一层土。最后,还要在这块地上面搭上棚子,用来防止雨水落进去而使参籽烂掉。

发水籽儿基本上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当年采下的参籽,直接拌土发酵,然后秋天撒籽。这干籽儿和水籽儿相比较,干籽儿的发芽率比较好,出苗也齐。而水籽儿容易出现霉变,而且出苗也容易不齐,很多都会在撒籽后的第三年才出。所以一般的人家,如果不是急着用参籽,都会晒干了,吊在房梁上,等到第二年发干籽儿。

许家去年弄了不少的参籽,今年光是撒籽就得用十五丈参土。所以今年发参籽的地方也比往年大了很多,上面做了一个木头棚子,还苫着草,就怕雨水落进去。

周村长早就带着村里人分好了参土,这阵子志新和志明两人就忙活着刨参土。由于志明还要每天去镇上,再加上今年多了十丈,所以这参土刨的就慢些。好在有了那种宽镐头,咋地也能比往年强些。刨土的活儿累,陈氏就让志明他们经常买些肉回来,饭菜里倒是油水不错。

今年开春,陈氏抓了两头小猪,如今也长得半大了。每天静涵他们还要负责去打些猪草回来,掺上一些玉米脐子、豆毛、橡子果等东西烀出来,两头小猪吃的可欢了。家里的鹅子也变成了五十多只,陈氏有个拿手绝活,就是能在炕上孵小鸡小鹅的。今年她特意留了六十来个鹅蛋,然后孵出来了五十个,这也不错了。如今这些小鹅刚出壳没多长时间,摇摇摆摆的可好玩了。于是,孩子们又多了项活计,就是每天去采些苣荬菜、婆婆丁,然后剁碎了喂给小鹅们吃。这两样东西也都是药材,可以去火杀菌,小鹅吃非常好。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中一天天过去,静涵一心期待的那些虫子,竟然真的结茧了。看着柞树上一个个卷起的叶子,静涵的心里简直高兴的不行。这柞蚕是以蛹过冬的,所以静涵就把所有结的茧用剪子连树叶一起剪下来,然后放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只要温度不够,这些蚕茧就不会动弹,会一直保持这种样子,直到明年春天。

静涵小心翼翼的把蚕茧存放起来,家里人自然是看到了。就问这是啥,静涵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可以抽出丝来的蚕。就像南面养的桑蚕一样,只是这种蚕吃柞树叶子,而且在野外放养。当然了,静涵不能说这是自己认识,只好说是有一次去镇上,听人家说的。

家里人听了静涵说的,虽然有点不太相信,可是也没人去泼什么冷水。这一年多来,大家倒是见识了静涵的本事,这个小丫头,一肚子的鬼主意。要是静涵真的弄出来了这种蚕,就算是抽出丝来卖不掉,也可以自己家用用什么的吧?

第78章榆黄蘑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七月中旬,参籽又红了,村子里的人都纷纷来掐参籽。静涵他们就停下了别的活,专心先把自己家的参籽掐下来。等到自己家的参籽全都弄好了,静涵他们又进山了。

静涵心里存了想要种蘑菇的心思,所以进山的时候,就特别注意有没有蘑菇啥的。要在木头上种蘑菇,自然就要选那些本来就生长在木头上的菌种了。走着走着,静涵就听到文宣喊道,“姐,你看那边是什么啊?怎么黄黄的一大片?”

静涵抬头,顺着文宣指着的方向看去。原来前面有几个大树桩子,树桩子上面竟然长满了榆黄蘑。天啊,这榆黄蘑长得也太好了吧?从上到下,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这得是多少啊?静涵赶紧快步上前,来到那几棵大树桩子跟前。

榆黄蘑,顾名思义,就是要长在榆树上的一种蘑菇。在天然的环境里,榆树死亡之后,就会生长榆黄蘑。不过,一般都要死亡好多年以后,树木都要烂掉了才会生长的。这几棵树桩子自然都是榆树了了,一个个都挺粗,大概得一个大人合抱才行。树上长满了黄灿灿的榆黄蘑,走进就能闻到一种榆黄蘑特有的香气。

“来吧,咱们动手摘蘑菇,这些蘑菇看样子可是不少。文昌,你赶紧回去找我爹他们来,就说我让他们挑着家里的大筐来,那样装的多。这要是用背筐,太费事还装不上多少。”静涵让文昌回去报信,这里的榆黄蘑太多,四个小孩子是弄不回去的。

文昌听了,赶紧的往回走,好在他们经常来山里,所以路都熟得很,也不怕迷路。文昌走后,静涵就领着文宣和静婉一起先往下摘蘑菇。“这些蘑菇轻轻的往背筐里放,等会儿咱们拿到镇上卖掉。这么些,谁能吃的上?再说了,这东西晒干太不出数,不合适。我想镇上的人也不是经常能够吃到这榆黄蘑的吧?应该能好卖。”静涵一边干活,一边说着。

大概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志新夫妻还有志明夫妻就都来了,志新和志明都挑着大筐呢。这筐家里有的是,秋天掺黄土的时候,用的就是这大筐。筐里面铺上了一层白布,虽然是旧了的,但是洗得非常干净。

大人们来了一看这情形,二话不说,就开始往筐里放蘑菇。有了大人们的加入,这些蘑菇没用多长时间就摘完了。整整的四大筐,在加上孩子们的四个小背筐,全都满满的。

静涵特意弄了一大块带着木头的蘑菇,她要用这块来培育菌种的。

志新和志明挑着大筐,薛氏和朱氏帮着拿背筐,大家一起回到参场子。陈氏一直在外面等着,这会儿看见了这些榆黄蘑,也挺惊讶的。“咋弄了这老些啊?咱们也吃不上,留着还不得烂掉了。”

“奶奶,你忘了还能去卖掉么?我想这东西镇上的人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吧?”静涵笑嘻嘻的说着。

陈氏一拍手,“可不是,我咋把这个茬儿给忘了?别说是镇上人了,就连咱们,也没能经常吃上这东西啊。行,现在才辰时末,时间还赶趟儿。志明啊,你赶着牛车,去镇上把蘑菇卖了吧?静涵也跟着,你的脑子灵,应该有办法多卖一些的。来,我给你们带点干粮,路上饿了吃。”陈氏说着就进屋去拿东西了,不多时,连同秤啥的,全都拿了出来。

正好志明也套了车,把那四个大筐的蘑菇全都放到了车上,四个小背筐则是留了下来,总得留些自己家吃吧?静涵也跳到了车上,接过陈氏递过来的东西,然后志明就赶着车走了。

“要是卖的好,就买块肉回来,咱们晚上包饺子吃,就包榆黄蘑韭菜的。”陈氏吩咐道。

静涵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牛车一路晃悠到了镇上,静涵说先去百味楼,看看那里能不能要一些。见了孙管事一说,孙管事当即定下要一筐,这东西可是稀罕物,以百味楼的销售量来说,一筐是绝对没问题的。志明拿下来一筐,找秤一称,带着筐三十斤。等到酒楼里拿来了家什装上,再称一下大筐,正好七斤,也就是这一筐蘑菇是二十三斤。孙管事给了十文钱一斤,一筐蘑菇就是二百三十文,当场点了钱,交给静涵。

静涵拿着钱,然后跟孙管事告辞,和志明来到了集市上。这个时候,正好是午时初,有不少的人正在集市上买菜呢。一看这边竟然有卖榆黄蘑的,都围了上来,打听价钱。静涵卖给酒楼是十文一斤,这零卖就要再贵些了,于是喊出了十三文一斤。

有的人一听这么贵,就掉头走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则说不贵,毕竟这东西是山里的,不容易遇到,贵点也正常的。“来,小丫头,给我称三斤,这东西一年能吃几回?还不是图个新鲜么?”一个老婆子开口说道。

有了一个开头的,剩下的人也都来买了,你要三斤,她要二斤的,不多时竟然又卖了两筐,还剩下一筐了。静涵赶紧留出来了大概五六斤榆黄蘑,这是要给慧心那里送去的。这东西是个新鲜物,总要让他们也都尝尝才是啊。

这边又来了几个人买蘑菇,不多时,除了静涵留下来的,竟然全都卖光了。静涵怕还有人要买,就赶紧的让志明赶着车,离开了这个地方。叔侄两人去买了肉,然后就来到慧心家里。

慧心和静雅刚刚做好了饭,刚要吃饭呢,就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文翰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三叔和小妹来了,赶紧的让他们进来。

慧心一看是兄长和侄女来了,赶紧的又拿了两副碗筷,“三哥,静涵,也不知道你们回来,家里没准备啥好菜,将就着跟我们一起吃点吧。”

志明也没客气,领着静涵坐下,一起吃了顿饭。等到吃过了饭,志明把蘑菇留给了慧心,然后就带着静涵往回走了。车上,静涵算了一下今天的收获,一共卖了九百多文钱,差一点就一两银子了。静涵忍不住做了个鬼脸,这东西还真是个好价钱呢。

回到家里,把钱和肉都交给了陈氏,然后静涵就去睡觉了。她早晨起来的有点早,刚才又在牛车上晃悠了半天,这会儿实在是累了,躺在炕上直接睡着。静涵睡了能有半个时辰就起来了,她心里还惦记着培养菌种的事情呢,于是起来去准备材料了。

静涵前世的时候,邻居家里就是卖食用菌的菌种的,静涵经常到他家去玩,后来还在他家打过工。所以基本上明白这菌种的培育,不过,这里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到底能不能培育出菌种来,静涵心里也没数。事到如今,也只能一点点的试验了。

静涵弄来了一些木屑用水泡上,还有豆饼水、蔗糖啥的,上锅里煮了一下。等水凉了之后,就把今天留下的那一些榆黄蘑用绳子拴起来,挂在那些配好的培养液上方,再用薄布罩上,省得落灰。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弄好的,所以静涵也不着急,放在那就行。

这边陈氏她们已经开始包饺子了,韭菜和榆黄蘑拌上肉,鲜黄碧绿的颜色,看起来就觉得有食欲。等到饺子包好,干活的也都回来了,饺子下锅煮熟,大家一起吃了顿榆黄蘑馅的饺子。这个味道,跟山菜的又不一样,大家吃了全都点头称赞。

三天之后,静涵掀开了培养液上面的薄布,看见培养液里面开始有一些白色的絮状物出现了,应该是榆黄蘑的孢子落到培养液里,开始发育了。静涵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或许有希望能够培育出来菌种了。按照这个样子,再有两天,菌丝应该就能遍布整个培养液了。静涵又开始准备下一级的培养基。

这一次的是培养基,所以就得用一些固形物了。静涵预备了木屑,这个家里有,锯柴禾剩下的锯末都堆在一起,留着冬天烧火用的。另外还有麸皮、豆饼粉、玉米粉、蔗糖、石膏粉等东西,静涵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了出来。有的东西家里没有,都是让文昌他们去镇上买回来的。

培养基配好料,上锅蒸了出来,等凉透以后,把培养液拌了进去,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继续培养。这个过程大概得需要七八天,静涵很有耐心,她把培养基放好了,就跟着文昌他们去拦参籽了。

还是像去年一样,做货的参地里,总会有落下的参籽。去年已经尝到了甜头,今年薛氏和朱氏,就连陈氏和老爷子都来拦参籽了,只有志新和志明要打搂参土,没有参与。大家忙活了三四天,才算是完事,今年也还和去年差不多,弄了能有自己家两倍的参籽。老爷子当下决定,明年还得要三十丈参土,老爷子这是发了狠了,一定要把人参发展起来,将来自己家能有个几百丈做货才好呢。

第79章参场子来客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静涵弄的菌种已经长满了整个培养基,而这段时间里,静涵让志新帮忙,弄了很多的榆木准备着。这里每年采伐,都会有一些不太成材的木头被留下不用,所以想要一些发菌用的木头还挺容易的。志新知道女儿这是想要捅咕点大事,也非常支持,和志明两个弄了很多的木头,全都截成六尺长短,这样比较好存放。

另外静涵还让文昌去镇上铁匠那里,打了一个可以给木头打眼儿的工具。有了这个,就可以给木头上打好眼,然后把菌种填进去了。

正好参土也打搂的差不多了,静涵就让志新帮着把榆黄蘑种上。一家人在外头,打眼儿的,往里面添菌种的,还有重新往上面盖木头片的,大家忙了个热火朝天。参场子里难免有人看见,都问这是在干嘛,静涵就说是在玩呢。人们笑了笑,也都没再问什么。

因为这时已经是八月初了,其实已经不太适合榆黄蘑的生长。静涵的打算是把参场子里那两个闲着没用的房子收拾一下,等着冬天用来养蘑菇用,所以也就没在乎时间的问题。

大家把接好菌的这些木头堆放在一起,先慢慢的让菌丝发育再说。现在庄稼该要收了,参地也要起棒槌,所以大家也就没再管那些菌木了,只有静涵抽空会去看看,要是湿度啥的不好,就往上面洒些水。

村子里商量了,今年还是八月十六来起棒槌,这也就还有个十天八天的了,家里自然是得赶紧的往回收粮食。忙活了几天,也就收的差不多了。正巧文翰和文成在的那个学堂,老先生是个明理的人,知道有不少的孩子都是附近村子里的,秋天又忙,就给放了半个月的农忙假,让孩子们全都回家帮着家里忙活一阵子。

于是文翰和文成在初十这日回到了山上,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跟文翰差不多的年纪,长得个子高高的,眉清目秀,温文尔雅,身上穿的衣服一看就是不错的料子。这个男孩看起来家里就过得不错。

陈氏看见文翰哥俩回来,还带了一个人,就有点愣了,搞不清楚状况,“文翰,这位是?”

“奶奶,这是我们的同窗好友,岳鹏程。他家在镇上有绸缎庄子,在县城里也有好几处买卖。这次是来咱家玩的。”文翰赶紧的给大家介绍。

那边岳鹏程赶紧上前来给陈氏和老爷子见礼,“许爷爷许奶奶,我是文翰的同窗,一直听文翰说他们在山上看参的情形,就想来看看。正好这次先生给放了假,所以就跟着来了。冒昧前来,还请许爷爷许奶奶别介意。”说着,躬身施礼。

老爷子赶紧的说道,“岳少爷,你看,我们这也没啥准备,山上本来就简陋,可是要让岳少爷吃苦了。文翰,你看你也不提前捎个信儿来,咱们好预备预备啊。”

岳鹏程微微一笑,“爷爷,我看这里就挺好的啊。不用准备什么,我也不是来享福的。我爹说了,让我来体验一次农人的辛劳。省得日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知道闷头读书,连稼穑之艰辛都不懂,以后哪里能够管好家业?对了,我这次来,父亲让我带了些礼物过来。岳安,赶紧把东西拿来。然后你就赶车回去吧,等假期过了,我自然会回去的。”岳鹏程网身后喊道。

只见参场子的大门外,进来一个家丁打扮的人,手里拎了不少的东西。这个岳安把东西放到了老爷子面前的桌子上,然后就退了下去。

老爷子和陈氏这下可坐不住了,赶紧站了起来。“岳少爷,你太多礼了。你能来我们这里,老头子我就听高兴的,咋还拿这么些东西呢?还是请岳安小哥带回去吧,我们庄户人家都实在也好客,这样反倒是太虚了。”老爷子摆摆手,表示不要这些东西。

“许爷爷,这些是家父让带来的。要是以我的意思,来同窗家里,还用的着这些么?不过,这父命不可违,要是爷爷不收这些,那我回去父亲非得罚我不可。还请爷爷收下,就当是疼我这个小辈了。”岳鹏程上前,言辞恳切的说道。

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罢了,听你这么说,我倒是不好不收了,这样,我们就先收下吧。”说完,就让陈氏赶紧去准备岳鹏程的住处。这岳家倒是没啥架子,除了一些礼物之外,岳鹏程只带了两件换洗衣服,剩下的啥也没带。倒是不像有的富户,出门要带老多的行李啥的。老爷子一看,对这个岳家倒是挺佩服的。

陈氏把岳鹏程安排到文翰他们的屋子,那炕挺大的,住五个人还行,能住的开。然后陈氏又给找出来一套新的被褥,放到炕上烘着,省得时间长不用,一股潮气。

文翰领着岳鹏程一起去参地里转悠了,一边转悠,一边给他讲解这人参的一些习性啥的。

这岳鹏程以前也看过干了的人参,可是从来就没见过长在地里,这种新鲜的人参。一时间看着这一大片的木头棚子,底下齐刷刷迎风招展的棒槌叶子,简直兴奋地不得了。“文翰,你看,好漂亮啊。原来人参是长成这个样子的啊,我还真是没想到呢。”鹏程来到一串棒槌边上,用手摸了摸那参叶子。“一种很特别的味道呢,”他上前闻了闻那叶子上的味道。

“人参的叶子,的确有一种味道,很特别,是人参皂甙的味道。用人参叶煮水,然后洗头发,头发会又黑又亮,而且还非常的柔顺呢。”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响起。

鹏程回头,看见身后一个女孩,身上穿着玫红色的衣衫,深青的裤子,头上梳着两个小辫子,用红色的头绳系着。肤色算不上雪白,是那种很健康的浅蜜色。秀眉、大眼、红红的嘴唇,看上去整个人显得那么的鲜活灵动。

文翰赶紧说道,“静涵,这是我的同窗,你得管他叫岳大哥。鹏程,这是我的二妹,一个调皮捣蛋的丫头。”

岳鹏程看了看静涵,粲然一笑。“小妹妹,你刚才说的,人参的叶子,竟然还有这样的功效呢?还能跟我说说别的么?”

静涵点头,又给他们介绍了一些人参的功用。这些就连文翰都不太懂,这下子,大家一起补了一堂关于人参的课。

岳鹏程听完了静涵的讲解,才知道人参的功用,也明白了种植人参的艰辛。“以往只知道这人参贵的很,却没想到,竟然需要这么严苛的条件才能生长。而且参农竟然是如此的艰辛,才能种出人参来。岳某真是见识太过浅薄了,以后若是有时间,还请姑娘多多指教,岳某愿意洗耳恭听。”

静涵看他那个样子,忍不住笑了,“岳大哥,你和我大哥是朋友,那我也不和你外道。你要是有时间,就跟我哥来吧,这山里有不少的好东西呢,也能长很多的见识。不过,你说话能别那么文绉绉的么?咱们山里人,可不兴那些,都直白的很呢。”静涵的嗓音清脆甜美,让人听了,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行,那我就试着改改,要是哪里做的不好,还请妹子多加指点。”岳鹏程倒是从善入流,不过,从小到大的习惯,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大哥,咱家的地快要收完了,你还是和我们一起去打松塔吧。今年你们不在,没人上树了,咱娘不让我上去。还有,我们还要摘些山葡萄啥的,去年的葡萄糕你们都说好吃,今年咱们再整些,留着当零嘴吃。前些日子,我们还弄了些山梨呢,我都给削了晒上,等到冬天拿出来蒸着吃也不错的。”静涵拉着文翰,跟他说起来秋日里这些要往家划拉的东西。

文翰拍拍静涵的小脑袋,“行了,我知道了。这不是回来帮你忙么?等我一下,我回去换件衣裳,然后咱们打松塔去。”文翰回头看了看岳鹏程,“鹏程,我给你找件我的旧衣服吧,这打松塔可是脏得很,尤其是松树上的松油,沾上就弄不掉。咱们俩的个子差不多,你就先将就一下得了。”

一行人回到住处,文翰找出来了两件旧衣裳,给岳鹏程换上。然后大家背上背筐,去打松塔了。

岳鹏程这回才知道,原来那好吃的松籽,竟然是这样从树上打下来的。看着眼前几个孩子忙忙碌碌的身影,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自己真的是太享福了。从小到大,他就没干过活,也从来没想到,这些比他还小的孩子,竟然每天要干那么多的活。看着静涵虽然忙碌,可是脸上洋溢着那种收获的喜悦,鹏程庆幸自己来了这里。以前也去过自己家的地里,看着那些佃户长工的在地里忙活,鹏程倒是没啥感觉。因为他觉得那是那些人的工作,是他们应该做的。可是看见静涵他们这么小,明明累的很,却很快乐很满足,让他明白了,原来劳动也是一件可以让人开心幸福的事情。

第80章猎物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岳鹏程在山上一直住着,每天都跟着大家一起去山上,打松塔、捡核桃、摘山葡萄、摘五味子,反正每天都有东西可忙。这下子可把这个从小就生长在镇上,从来没接触过山林的岳鹏程给乐坏了,即便每天累得腰酸背疼,他第二天也会精神百倍的跟着文翰和静涵上山。三四天之后,就习惯了这些劳作,也就没那么的难受了。

时间一晃而过,这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了。因为听说十六村里人来起棒槌,所以岳鹏程就连中秋节都不回家了,要在山上看这个起棒槌的情形。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许家人也不好撵他。于是,陈氏让文昌和老爷子去镇上买了不少过节用的东西来,一家人准备过节。

文昌早就跟百味楼那边说好了,秋收忙了就不来送鱼。孙管事虽然挺舍不得的,可是也知道这秋收的忙人,不好强拧着让文昌再来送鱼。只说是等着秋天忙过了,要是还能下网的话,就尽量再送几趟过去。正好早晨起了鱼,留出来了好几条大鱼过节之外,剩下的就送到镇上。

文翰文成还有静涵他们几个,早早的跑到了杖子外的陷阱那边去转悠了。这些陷阱里经常会有一些猎物掉进去的,而且陷阱挖的比较深,普通的动物基本上就是有来无回。一共有十四五个陷阱,大家挨个的去查看。

在东北角上的一个陷阱里,孩子们发现了两只兔子,然后在旁边的那个里头,发现了一只狍子。这下子孩子们可就高兴了,这收获可就不小了呢。没想到,他们转悠到南边的时候,竟然在陷阱里发现了一只大鹿。这是一只雄性梅花鹿,长得挺大的。幸好陷阱挖的也挺大,这鹿才没有跑了。看样子是昨天晚上掉进去的,鹿已经被陷阱里的尖刺给刺伤,流血死了。

这家伙太大,孩子们弄不了,所以文翰让文宣赶紧的回去叫志新和志明过来,只有他们大人才能弄上来。文宣飞奔而去,去找父亲了。

过了没多会儿,志新和志明哥俩来了,一看到地下的大家伙,志明忍不住赞叹一声,“好个大家伙啊。这东西可是用处不少呢。”

志新腰里栓了绳子,另一头拴在树上,然后小心的下去,躲避开地下的那些尖刺,把绳子拴在了鹿的身上。然后大家一起使劲,往上拽这头鹿,志新在下面也用力往上托。费了好大的劲,这才算是把鹿弄了上去。“这家伙,看样子得有个一百五六十斤呢,可是够沉的。”志明抹了一把汗说道。

岳鹏程更是属于吃过鹿肉,没见过鹿长啥样的人了,这回可算是长了见识。他上前摸了摸鹿的身上,然后又摸了两下那两只鹿角,这时的鹿角已经骨质化了。“原来鹿就是长成这个样子的啊,我还真就没见过呢。”

静涵笑了,“鹏程哥哥,咱们今晚可是有好东西吃了,今晚咱们吃鹿肉。爹爹,等会儿回去商量一下,咱们晚上吃烤肉成么?”这么多的野味,要是不吃顿烤肉多可惜啊。静涵一想起来,这口水就要流出来了。

“你个丫头片子,就想着吃。等会儿回去跟你奶奶商量去吧,我可做不了主。”志新和志明把鹿的身上绑上绳子,然后去找了根木头,穿到绳子底下,兄弟俩抬起来往回走。

文翰和静涵他们没回去,继续去看那些陷阱去了,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另外的几个陷阱里,竟然也有些猎物,几只野兔、一只狐狸,把孩子们高兴的不行,兴高采烈的扛着猎物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志新哥俩正把鹿扒皮呢,那两只鹿角,已经被锯下来了,放到了一边。这鹿可浑身都是宝贝呢,鹿肉、鹿血、鹿筋、鹿骨、鹿鞭,不管哪一样,都是好东西。哥两个小心翼翼的处理着每一样,尤其是志明,拿着这些东西,比金子银子还在意。

处理好了鹿,又把其余的猎物也都处理一下,静涵就跑去跟陈氏商量着要吃烤肉的事情。陈氏想了一下,觉得这岳鹏程在山上,跟着自己家人一样,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这烤肉应该他也能喜欢,于是就点点头同意了。

“太好了,晚上可以吃烤肉了。”静涵乐得蹦了起来。

“你瞅你这个样子,哪里还有女孩的样?好了,你爹那边也收拾的差不多了,你们想要吃哪些,赶紧找你三婶把肉片下来,用材料腌上,等晚上好用。晚上咱们在这院子里点上一堆火,然后围着烤肉吃。”陈氏看着孩子们欢欣鼓舞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过日子,不就是图个乐呵么?再说了,今天中秋,也是该热闹热闹了。

静涵听了奶奶的话,赶紧去找朱氏,让她把要用的肉全都切出来,用一些调料腌上。孩子们在一旁帮着打下手,看着那一片片的肉,都觉得口水有些控制不住。

“你们一会儿进林子去弄些木棍来,不用太粗,像手指粗细就行。扒了皮,一头削成尖的,咱们留着晚上穿肉好用。明白了吗?”朱氏吩咐道。

“明白了。”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喊道。

这边,志新在把鹿筋钉在木板上,这样鹿筋干了会是直的。陈氏来到志新的身边,低声说道,“老大,你把这鹿筋、鹿鞭都好好的收拾一下,等着岳家少爷走的时候,给他带着。人家来的时候给拿了那么些的礼物,咱们也没啥好拿的出手的东西。明天起参,再找两棵大的给他带着,多少的,也算咱们得一份心思了。看这个样子,岳少爷跟咱们文翰文成相处的不错,这样的人家,咱们该结交的还是要结交。咱们不攀着,可是也不能光要人家的东西,不往回回礼。”老太太对于这些还是挺在乎的。

“哎,娘你放心,儿子明白的。”志新点头。这岳家的少爷人很随和,一点架子也没有,跟自己家的孩子相处的挺不错,就冲着这个,也得好好的给人家预备点回礼。再者这些东西虽说在别人眼里贵重,可是在他们看来,倒是也容易弄到,而且更显得自己家的用心。

中午的时候,文昌和老爷子从镇上回来了,带了好多的东西。猪肉、白面、大米、还有月饼和那种绿皮的梨。另外什么油盐酱醋的东西,也都没少买,过日子没了这些也不行的。老爷子看见了家里这些猎物,就问这是要干啥,陈氏赶紧跟他说了晚上要吃烤肉的打算。

老爷子点点头,“成啊,明天就起棒槌了,这一年忙忙活活的,大家伙儿也都馋了。吃顿好的,然后明天好有劲干活儿。”

既然定了晚上烤肉,陈氏就把买回来的猪肉放了起来,然后大家也不用包饺子了,准备点饭菜就行。

老爷子说了,这阵子都没少忙活,孩子们也累的够呛,下午就不用上山了,休息一天。文翰他们也明白,老爷子这是怕岳鹏程累坏了,于是大家吃过了中午饭,就全都在屋子里歇着。

“难得歇会儿,这大中午的,咱们也没啥事,睡点觉吧,等会儿起来上江边坞鱼去。”静涵拿出来小被子,给静婉和静娴一人一个,大家躺在炕上,没多会真的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倒是香甜,未时中,大家这才醒。文翰就来喊静涵她们,说是要去江边玩。静涵她们就赶紧的出了屋子,跟哥哥们去江边了。

家里薛氏和朱氏把肉片早就腌制的入味了,这会儿正往木棍上穿肉呢,妯娌两个一边干活,一边说笑着。“嫂子,还是在山上好,这以前,哪里想过能够烤肉吃啊?你看看现在,这些肉要是拿到酒楼里,还不得买个几两银子?就这么让咱们给吃了。”朱氏觉得有点可惜了。

“英子,你也别这么说,一来是咱家就住在山里,这些东西想弄还是容易些的。二来,孩子们也都忙了这一秋天了,难得他们想起来了,就让他们满足一把。这第三,就是岳家少爷,人家来这也有几天了。你看他吃饭也不挑,咱们吃啥他都跟着,人家在家可是吃的比咱们家要好的多呢。今天是过节,想来咱们就是弄的再好,也赶不上他们家的。可是这烤肉就不一样了,即便他们家烤的起,恐怕也没这么些的野物。咱娘这么做对。”薛氏手上穿着肉,然后跟朱氏讲着这里面的一些事情。

“这些我倒是也明白,就是有点舍不得罢了。”朱氏笑了笑,“要说咱家也算是挺个别的了,别人家里,一般哪有像咱们家这么疼孩子的?这要是让那些古板的知道了,还不得说咱们惯着孩子上了天?”朱氏这话是真的,在这个年月里,有很多家庭拿孩子就当小牲口似的养着。给口吃的,然后每天都得干活,像许家这么疼孩子,凡事依着孩子的,还真就是不太多。

第81章烤肉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是啊,咱们家的确是个别。你想啊,咱娘从小家里人对她不好,我这也是。就连你,不也是继母对待你不咋样么?咱们小时候都是受过苦的,又哪里舍得让孩子们再吃苦?虽然咱家过的不算太好,可是这些孩子们倒是从来没受什么委屈。”薛氏把最后的几片肉穿好,然后把所有的木棍全都归拢起来,放到了一个大盆里面。

她们穿的这些肉,并不是像静涵前世那样,小小的一串,上面薄薄的几片肉。而是每串上面,都得有半斤多的肉,有的甚至得有七八两,这种才是真正的吃肉呢。那几只兔子,也都用调料腌好,穿在了几根最粗的木棍上头。

孩子们从江边回来,文翰和鹏程抬着个木桶,里面全都是些小鱼,原来是他们用坞子去坞的。薛氏看见了,赶紧找出来个大盆,把鱼倒进去,然后大家一起动手挤鱼。“这些鱼留着晒鱼干吧,这天渐渐的凉了,以后就不许再下水去弄鱼了知道吗?”薛氏看着文翰和静涵。她知道,这些事一般都是自己家的这两个孩子领头。

“娘,我们知道了,以后水就凉了,不能下水,要不然会凉出毛病的。”文翰赶紧保证道。

薛氏看着静涵,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她。

静涵明白,娘这是想要她的一个保证呢。大哥和二哥过几天就回镇上了,家里的这些孩子,都听自己的。“娘,你放心,我们不下水了。静涵知道轻重的。”静涵赶紧表态。

薛氏这才点点头,然后说道,“天也不早了,文翰,你们赶紧找个地方,先抱些柴禾过去,拢个火堆。等过一会儿咱们就点火,然后烤肉。我这再炒两个菜,焖点米饭,也不能光吃烤肉,那样不饱。”

“哎,我们这就去。”文翰答应一声,就赶紧的领着这些人去拢火堆去了。他们在院子里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放上了柴禾,然后又找来些干草啥的,好引火。文翰拿了火石,点着火,然后慢慢的整个火堆全都着了起来。

正好老爷子和志新他们也从参地里回来,大家都拿着肉串,在火上烤着。志新怕女孩子们离火太近,烤的难受,就多拿了几根木棍,然后让静娴她们都进屋去帮忙,这边让男孩子来弄就行了。

静涵她们进了厨房一看,薛氏和朱氏已经炒出了几个菜,米饭也好了。于是端菜的,拿碗筷的,大家开始齐下手往外头忙活。今天晚上这顿饭就在外头吃了。等静涵他们把饭菜全都摆上桌,这边的肉也烤的差不多了。空气里飘荡着烤肉的香味,让人闻了,忍不住食指大动。

“好了,肉烤的差不离了,咱们开始吃。”老爷子发话了。“文昌,去给爷爷拿点酒来,今天爷爷要喝上两盅。这么香的肉呢,不喝两盅哪行啊?”老爷子来了酒瘾,想要喝点。

文昌赶紧的去拿酒,静婉听了,赶紧进屋去拿来酒杯,放到了老爷子的面前。另外的两个杯子也摆上了,那是留给志新和志明的。

陈氏赶紧招呼岳鹏程过来吃东西,岳鹏程此刻手里拿着两串肉,正在那烤呢。肉已经熟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鹏程拿着手里的两串肉走过来,给老爷子和陈氏一人一串,“爷爷,奶奶,来尝尝我烤的肉。”

“你留着自己吃吧,你看这里不是还有文翰他爹烤的么,都一样的。”老爷子不要,手里拿着志新烤熟了的肉串。“孩子,你烤的自己留着吃吧,今天有的是肉,爱怎么吃就这么吃。”

鹏程一看这样,也就没再推让,拿起一串肉吃了起来。这肉腌得入味,烤的火候也不错,吃到嘴里,真的是鲜香无比。鹏程一边吃,一边点头,“好吃,真好。”

孩子们自然是先吃肉去了,有肉吃,谁会去吃饭啊?大人们当然不能像孩子一样,所以各自盛了一碗饭,一边吃这饭,一边看着院子里的这些个孩子们。火光映在们的脸上,照的一个个小脸通红,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要是以后都能像今天似的,想吃多少肉都行,爱怎么吃就怎么吃,那该有多好啊。”老爷子感叹着。

“爹,你放心,会有这么一天的,咱们好好干,早晚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志新在一旁说道。

“好,就为了你这句话咱们爷们也得喝一个。来老大,老三,咱们喝酒。有酒有肉,这才像个样子嘛。”老爷子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志新和志明也都把杯里的酒喝了,爷三个在那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由于志新和志明晚上还得遛串,所以两个人也没敢多喝,一人喝了三四杯,也就不喝了。

陈氏和两个儿媳妇没喝酒,只是吃了些菜饭,然后薛氏也去烤肉,烤好了递给陈氏一串,“娘,咱们也来尝尝这烤肉的味道。这么吃肉,可真是痛快。”

一串肉烤熟了也得还有三四两沉,孩子们又哪里能吃得了多少,一个人吃上两串就差不多了。静涵吃了两串,然后就摸着自己的小肚子,不敢再吃了。男孩们吃的能多些,也不过三四串而已,再多了就不行。静涵一看大家吃的都有点多,就提议一起来跳个舞算了,这样还能消化消化。

于是,孩子们围着火堆,跳起舞来。也没啥音乐,一个个拍着手,尽情的跳着闹着。孩子们跳的累了,就坐下来休息,吃点东西,然后再起来去跳。就这样,一顿饭从酉时初一直吃到了戌时初,其实一个个的也都没吃多少,就是玩去了。

火堆已经着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红红的火炭,老爷子喝的略微有点多,摇摇晃晃的回屋睡觉去了。志新和志明两个没喝多少,还和正常人一样,两个人也去参地里溜达了一圈,然后各自回屋睡觉。

陈氏和薛氏朱氏三个人,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收拾了起来。今天穿了五十多串肉,还有,两只兔子,没想到全都吃光了。陈氏看着这一大捆子的木棍,忍不住摇摇头,然后又笑了。

孩子们也都跳的累了,这会儿也消化的差不多,一看奶奶和母亲在那收拾桌子呢,大家赶紧过来帮着一起。

“行了,你们也够累的,赶紧睡觉去吧。明天村子里来人起棒槌,都得打起精神来。好了,这点活我们就干了,赶紧睡觉去。”陈氏开始撵人。

静涵他们也实在是累了,回到屋子里,静涵给打来热水,姐妹三个挨个的洗了洗脚,然后铺上被子,就躺下睡觉了。临睡之前,静娴还说道,“二姐,你说以后咱们还能像今天这样吃肉么?今天太开心了,从来就没吃过这么多的肉呢。”

静涵听了,忍不住微笑,今天这是跟岳鹏程沾了光了,要不然,爷爷奶奶是不可能答应的。庄稼人过日子,可是没有这么浪费的。今天这些肉,可是能吃好长时间呢,没想到一晚上就被造光了。“咱们使劲的挣钱,等以后就能再这样吃了。等咱家的日子过好了,你们恐怕就不会喜欢这样的吃法了,还不得嫌这么吃太油,香的吃不进了?”

姐妹三个,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酣然入睡。在睡梦中,编织着她们对未来的期许。

这一夜自然是没什么事,八月十六的早晨,大家依旧向往常那样早早的起来。吃过早饭,志新就带着大家一起到了今年起货的地方,薛氏和朱氏也都过去了,只有老爷子和陈氏在房子那边看着,等村里和衙门的人来。

大家来到了参地,志新拿着斧头,把棒槌棚子一下子给掀开了。然后文翰和鹏程两个人,都拿着镰刀,把参叶割倒。以前根本就没人在乎这参叶子,这回一听静涵说参叶还有这样的效果,于是文翰就说把参叶留着,等着拴起来干了好用。既然是要留下来,就不能想以往那样,随便割倒就行了。文翰弯着腰,一手握着棒槌的茎,另一只手用镰刀把底下割断。然后把割倒的参叶放到一起,摆的很齐整。

鹏程手里也拿着镰刀,一边看着文翰的动作,一边学着。虽然以前没干过这些,也没拿过镰刀,但是鹏程是个非常聪明的。渐渐的就掌握了里面的窍门,没多会儿就干的很好了。

割过了参叶子,那边志新和志明一人一把三齿子,就开始刨棒槌了。每次三齿子下去,就能刨出来三四棵棒槌,那一棵棵雪白的人参,就这样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许家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可是鹏程却没见过,一下子就愣住了,“文翰,这就是人参对么?没想到,原来鲜的人参,尽然是这样一个白白胖胖的样子,还真就像是个白胖的小娃娃一样呢。”鹏程已经割完了参叶子,这下也学着静涵他们的样子,跪在了土里,开始一棵棵的往外扒拉人参。“唉,这参农还真是够苦的,一年到头的给人参下跪呢,这要是人参不贵,那还了得?”

第82章起棒槌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这侍弄棒槌,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功夫,尤其是在这个没有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年代里,更是全靠人工。许家一直住在山上,志新爷几个只要有时间就去参地里收拾一下,所以许家今年的棒槌,长得比去年的还好。

地里刨出来了不少大个的棒槌,今年大家也都留了心眼儿,遇到大的,就全部单独放起来。静涵一边捡着棒槌,一边偷偷的笑,可惜村里人不能这么干,要不然可就好玩了。

鹏程也跟静涵他们一样,穿着旧衣服,跪在了地里,往外捡棒槌。一边捡,一边惊叹着,“哎呀,还有这么大的棒槌呢,可真了不得。”

静涵抬头看了鹏程一眼,“鹏程哥哥,你小点声,你生怕人家不知道咱家的棒槌大是怎么的?这大的是要留着卖钱的呢,不能往上交。”

鹏程听了,这才明白,赶紧点点头,小声的说道,“对不起,静涵妹妹,我知道了。”

看着鹏程那个小心翼翼的样子,大家就忍不住笑了。“好了,都正常些,不用那么小心。咱们这是光明正大的起咱们自己家的棒槌,又不是来偷的,弄那么小心干什么?”薛氏一边捡棒槌,一边笑着说道。“静涵,不许吓唬你鹏程哥哥。”

静涵吐了吐吐舌头,不再说话了,低头捡棒槌。

许家人多,到了未时就起完了,志新和志明拿着四齿子又拦了一遍,大家这才扛着麻袋往回走。孩子们也拿着各种家什跟在后面,静涵和文翰还是把那些大的藏了起来,让文昌和文宣在那远远的看着。

来到了参场子的大门口,有一些村里人已经交上了棒槌,回家了。还有一些在那排队。看着家家户户都往上交那么多的棒槌,静涵就觉得心疼的不行。许家今年要了三十丈的参土,所以要交一百二十斤的棒槌,这下子,静涵的心都在滴血了,咬牙看着自己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棒槌就这么交了上去。静涵暗暗发誓,总有一天,非得自己家买林子不可,到时候,才不会交那么多呢。

衙门的人忙活了一天,到了酉时初,这才赶着一大溜的车,往回走了。静涵看着那些人的背影,心里有些恶搞的想着,要是半路上遇到劫匪就好了。呵呵,这么些的棒槌,可是能卖好些银子呢。不过,估计没有哪个劫匪能干这样的事情,关键是这些棒槌太扎眼了,到时候一卖就会被衙门知道的。唉,自己也就是瞎想罢了。

等到衙门的还有村里的人都走了,文翰把他们藏得那些棒槌找了回来。今年这十五丈棒槌,一共起了两百九十斤,交上去一百二十斤,自己家就剩下一百七十斤了。老爷子的心情有点失落,毕竟是比往年多交了四十斤的棒槌呢。不过,想到以后就能越来越多了,老爷子心里这才好受了点。

静涵明白爷爷的心思,挨到了爷爷的身边说道,“爷爷,你也别难过了,等咱们挣多了钱,就自己买片林子,然后自己家栽棒槌。那样顶多交点税罢了,哪里用给他们这么多?再说了,自己家买的地,到时候还可以种别的东西,不像这个,用了一茬,接下来就不归咱们了。”

老爷子听了静涵的话,眼睛一亮,然后又暗了下来,“你说的倒是挺好,这买林子可不是钱少能行的,咱们家可是还没到那个地步呢。行了,也别想那么多了,咱们还是赶紧的把棒槌做货,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干吧。”

第二天家里开始做货,岳鹏程这回又长了见识,也算是这一趟所有的心思全都完事。他来许家也有七八天了,所以八月十八这天,就要回镇上。志新让文翰赶着牛车,送鹏程回去,另外给准备了一些东西,让鹏程带回去。

“许叔叔,不用给我带东西了,家里的日子也不宽展,留着换点钱也好。你看静涵她们都那么小,就跟前跟后的忙活着,也是不容易。”鹏程一看许家给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就说道。

“这些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长辈的。咱们山里人也没啥好东西,不过是些土产罢了。你带着回去,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思。等以后有空了,就再来玩,这来了一回,还让你跟着我们一起干活,真是。”志新把东西挨样的放倒了车上。

许家给准备的,有今年新起出来的人参,陈氏挑出来四棵大的,每一棵都得有三两多沉。然后是那天留下的鹿鞭、鹿筋,还有那对鹿角,另外还有两张狐狸皮,一张鹿皮。其余的,就是一些蘑菇、木耳、小鱼干啥的,反正给预备了不少。

鹏程推辞再三,最后还是接受了。文翰赶着车,文成也跟着,一起送鹏程回了镇上。

因为去年尝到了拦棒槌的甜头,今年大家一致决定,先去拦棒槌,然后再弄参土,反正参土也弄得差不多了。于是志新志明,连同薛氏、朱氏,甚至老爷子都成少不得也参与了进来,一个个全都在地里忙活着。今年还和去年差不多,拦了好多的棒槌须子啥的,这下子,老爷子才算是露出了笑容来。

拦过了棒槌,文翰他们也该回镇上念书去了,志新赶着牛车送着两个孩子回镇上。这文翰和文成在慧心那里住着,陈氏就给预备了不少的东西,给他们带着,总不能光用陶家的吧?于是车上装了好些的粮食、蔬菜啥的,满满一车。志新和老爷子他们商量着,等栽完棒槌,就把文昌和文宣也送到镇上去念书。这两个孩子也不小了,文昌九岁,文宣八岁,应该去念书。

老爷子就跟大家商量着在镇上买房子的事情,静涵想了一下,觉得现在买房子还是早了些。一来手里的钱没有那么多,二来现在也就是冬天在镇上,夏天还都得回来,卖了房子也得闲着,并不划算。再者,静涵还要弄蘑菇啥的,这些在镇上根本就不行,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所以就把这些事情都跟大家说了一下。老爷子听了静涵的话,觉得也对,于是决定今年先不买了,等等再说。

静涵抽空让父亲把那两个房子里面给收拾了一下,把炕扒了,然后改成了每个屋子里面两个火墙,这样地方就能宽裕一些了。火墙占地小,又能取暖,这样就不用担心冬天的取暖问题了,反正山上有的是柴禾。把这些都弄好了,大家就把那些木头搬进了屋子里,静涵想办法把木头全都垫了起来。这样一层层的摞起来,中间还有空隙,就不影响出蘑菇了。静涵此刻在想着前世那种用菌袋培育蘑菇的技术,其实也能弄,不过那个味道绝对赶不上这样在木头上的好。

今年是第一次弄这个,也实在是不知道咋样,所以静涵就先这么试验着。等以后要是真的能行,可能就真的要用那种办法了。木头搬进屋里之后,静涵就特别的上心,每天过去看看温度和湿度啥的。天气渐渐冷了,屋子里就开始早晚烧点火,保持里面的温度。

棒槌全都干了之后,志新又去了一趟县里,把棒槌全都卖掉了。今年没有去年的产量多,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去年卖钱多了,连那些拦的棒槌,总共卖了一百八十多两。这些也不少了,往常年哪里能有这么些啊?家里去年还剩下一些银子,这一年的花销,基本上有志新他们打猎和文昌卖鱼的钱就够了,看参的钱全都攒了下来。这样一算,家里也多少攒下了些银子。

静涵他们依旧是抽空就往家里划拉东西,这些松籽、核桃啥的也都大部分拿到镇上专门收这些的人那里卖了,留下一部分,好用来走走人情啥的用。等到了九月,村里人来起参栽子,看参费也都收上来了,还和去年差不多。陈氏这天把家里的银钱数了数,竟然还有两百五十多两,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咱们好好地攒几年钱,到时候这参场子不看了,咱们就去买一块林子。就像静涵说的,那样不用交太多的棒槌了,还能用那些地干点别的,咋算都比这样合适。”老爷子看着那些银子,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没想到咱们这才不到两年的时候,竟然就能把饥荒还上,还能攒下钱呢。那时候就寻思着,这房子没了,地也没了,还不得去要饭吃了?哪里想到,这一步竟然走对了,比咱们以前好几年都整的多呢。”老爷子又想起来以前的事,在那感叹道。

“谁家过日子没个起起落落的?以前那些事就别想了,咱们如今就是好好的看着这参场子,攒下点钱。过两年置下栋宅子,在置办点地就行了。等着老五成了亲,我就啥也不用操心,过咱们的顺心日子就是了。”老太太在那边说着。志祥这出去也一年半了,后来倒是让人捎了两回信回来,信里只说在外边很好,让家里人不用担心,其余的也没多说。当老人的,无论哪个儿女不在身边,都会惦记在心里。老太太这阵子就总是叨叨志祥的事情。

第83章出蘑菇了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进了十月,志新把文昌和文宣也都送到了镇上,和文翰他们在一个学堂里。那夫子的两个儿子都是秀才,正在家准备着参加乡试呢,所以也都在学堂里帮着教书。那些年龄小的就由他们兄弟来负责了。

一下子兄弟四个都在慧心那里吃住,景辉太小,虽然有静雅的帮忙,慧心还是有些忙不开。静涵今年也不能过去帮忙了,她要在山上看着那些木头呢。慧心和庆年商量了一下,决定家里找个帮佣的婆子,反正庆年挣得也不少,雇个人是完全可以的。早晚也得用,静雅已经十二马上就十三了,哪里能在家呆上几年,再说也不能总在慧心这里帮忙不是?

庆年让人帮着找了个婆子回来,这婆子倒也可怜,老头子死了,自己被儿子给撵了出来。正好来到了陶家,也算有个安身的地方。这婆子姓关,家里家外的,还真就是个好手,那饭菜做的,比薛氏和朱氏都要好的多呢。慧心对这关婆子非常的满意,这样静雅就能轻快一些了,正好姑侄俩没事还能做点针线啥的。

静涵的那些菌木上开始出蘑菇,这下子可把静涵给乐坏了。每天都呆在那两栋房子里,看着小蘑菇一点一点的长大,静涵就觉得太有成就感了。

五天之后,第一批的蘑菇长得差不多了,静涵把蘑菇全都摘下来,大概能有二十来斤。全都放到了一个筐里,这筐的外头包着被呢,静涵打算先送到镇上的百味楼试试,看看咋样。

志新把筐放到了车上,然后又把上面盖上了被子,这才赶着马车走了。等到了百味楼,孙管事一看这新鲜的蘑菇,那可真是大吃一惊。“天啊,我这没看错吧?这冬天里竟然能看到这么新鲜的榆黄蘑,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许老弟,这是你家弄的?”孙管事看着面前的这些蘑菇,黄黄的菌盖,雪白的柄,那鲜灵灵的样子,让人看了就欢喜。

志新笑了,“都是家里孩子闲着没事捅咕的,也没想到真的能出来蘑菇。这是第一批,咱们也是老主顾了,就想来问问孙管事,你们酒楼里要不要?冬日里也没啥菜蔬,想来这东西还能差不多。”榆黄蘑这东西在夏天都是新鲜物,更不用说是冬日了。

孙管事赶紧点头,“要,要,这哪能不要啊?你等会儿,我去跟东家商量一下,然后咱们再谈价钱的事情。”孙管事赶紧的出去了。没多会儿,孙管事再次回来,“老弟,我跟东家商量了,你这东西是个稀罕物。这样,冬日里你们往这送也不容易,我给你三十五文一斤。你看行吗?”

志新么想到能卖到这么高的价钱,赶紧答应。“行,这当然行了,这都比肉还贵了。”一斤三十五文,这个价钱,可就真的不低了。“孙管事,咱们也是熟人了,你可别是为了照顾我们,给的太高了,到时候你可不好交代的。”

孙管事闻言哈哈大笑。“许老弟,咱们这也打了两年的交道了,我还就是喜欢你这个老实劲儿。你放心吧,镇上有钱人多的是,你这才哪到哪啊?他们吃得起。你这蘑菇得几天能送一茬啊?可别时间隔的太长,如果行的话,你最好是隔一天就给我这送一次蘑菇来,一回二十斤左右,你看怎么样?我这是怕你没有那么些,你要是蘑菇多,那就多送些。我们东家不光有酒楼,还有个专门卖菜蔬的铺子,要是蘑菇出的多,就都送过来,保证不会让你们吃亏就是了。”

志新和静涵在家的时候就琢磨过,那些木头上,都是陆陆续续的往外出蘑菇。看这个样子,隔一天二十斤还是没问题的。志新点头答应。“成,我想着应该没啥事,就这么定了,后天我再往这送。”

双方既然达成了共识,孙管事让人把这些蘑菇泡了称,是二十二斤,于是把七百七十文钱点给了志新。志新也惦记着家里,没再耽搁,就赶紧的回参场子了。

回到家里,志新把卖蘑菇的钱给了静涵,然后说了蘑菇的价格。静涵也没想到这蘑菇竟然能卖上这么个好价钱,一时间倒是有点愣神了。静涵想了一下,觉得隔一天二十斤差不多。这两个屋子,现在出蘑菇的木头还不到一半,有的才开始往外冒蘑菇芽儿呢。等再过一阵子,一天二十斤都有可能的。“爹爹,孙管事的要求没问题,暂时就按照他说的办吧。”两天能卖七百多文钱,一个月也能有将近十两银子了。大冬天的,一般人也就是在家猫冬而已,自己家却依旧有进项,这就不错了。

静涵把钱给了陈氏,陈氏没要,“静涵,咱们家如今已经把饥荒都还上了。当初是说要把钱放到一起的,那是要还饥荒,如今就不用了。从现在往后,各自挣的钱,都自己留着吧。咱们以后光是卖棒槌还有看参的钱给我就行了,剩下的你们都自己拿着。”

“奶奶,咱们家还没买上房子呢,再说了莫不是还要买地的么?这些都要用钱,我一个小孩子,用钱干什么?奶奶,你就拿着吧,就当是帮我放着还不行?你看我这样的,能放的住钱么?到时候还不得丢了啊?”静涵笑嘻嘻的把钱推到了陈氏的面前。现在还不是自己攒小份子的时候。

陈氏想了想,就把钱收下来了,反正都是这个家里的,也没跑了外头去。“行了,那我就帮你放着。等以后你想干什么了,就来找我要钱。我看了,你这以后还得捅咕不少东西呢,到时候少不了也得用钱。”

静涵听了点点头,可不是怎么的,自己现在才琢磨出来了这榆黄蘑的种法,以后还要试试别的蘑菇呢。这些材料,有的还真就是需要钱买来才行的。

从这以后,静涵就领着静婉在两栋房子里头看着蘑菇。静婉一直跟静涵学着,她学的挺用心的。渐渐地静涵看她学的不错,就姐妹俩一人负责一栋房子,这样也就能方便些了。

蘑菇的产量,也从每隔一天二十斤,渐渐的发展到了三十斤,三十五斤。百味楼那边卖的非常好,孙管事一直都催着要货。这人就是奇怪,夏天有的时候吧,十几文可能也嫌贵,等到了冬天,你就是五十文,他也想吃。而且越是少,他就越拿着当好东西。炒一盘这个榆黄蘑,咋地也得二斤来的,二十斤也就是十来盘,以百味楼的生意来说,根本就是排着队抢都未必能轮到。而越是这样,人们反倒是越想吃了。

最后,一天就能出二十斤的蘑菇了,就每天都往镇上送一趟。后来就是志明去送了,志新还要上山去打猎呢。志明在这方面,终究是比不上志新的。志新每次上山,也能打些猎物回来,有的时候,就一起拿到镇上卖掉,也有的时候留着自己家吃些,当然也少不了往慧心那里送一些。这个冬天,倒是大家也没闲着,志新哥俩抽空还要去捡柴禾,这么多的地方烧火,柴禾少了哪行啊?

今年的日子好些了,陈氏当然就想着弄些好吃的。东北或者粘火勺了,这粘火勺是得要磨水面子,不方便。不像粘豆包,用的是大黄米直接摸出来的面粉,所以陈氏决定,今年就包粘豆包得了。

许家也有几年没包了,大家一听要包粘豆包自然都很高兴的。志新从家里舀了五十斤的大黄米,然后到镇上的磨坊推了出来。

这天早晨,薛氏和朱氏两个把大黄米面倒进两个大盆里面,用温水活好面,放在那醒着。等到过了一个多时辰,这面就动弹了,大盆上的盖帘都被顶了起来。陈氏一看这个样子,就说好了,可以包粘豆包了。

薛氏早就在锅里煮了好多的红小豆,这时也烀的烂糊了,薛氏把红小豆盛到了一个盆里,让它降降温。

等到陈氏说可以包了,薛氏就把小豆盆子也端到了炕上,大家齐下手,开始包粘豆包了。粘豆包的底下,一般要垫些树叶子之类的,要不然容易粘在屉布上。陈氏找了些玉米皮子来,用水洗净了,然后垫在下面。包好一帘,薛氏就去蒸上一锅,这粘豆包大概得开锅以后三刻钟就行了。

第一锅热气腾腾的粘豆包出来了,薛氏给大家每人分了一个。捧着热乎乎的粘豆包,咬上一口,软软糯糯的口感,真的是回味无穷。中午也不用做饭了,就吃着粘豆包就行,粘的东西很抗饿的。东北人一般都爱吃粘的,有的时候上山,就会在怀里揣上点粘豆包或者粘火勺,饿了就吃点这些就行。

大家都说好吃,于是第一锅就这么被吃掉了。接下来再蒸出来的,就要拿到外面冻上了。什么时候要吃,在拿回来缓好了放锅里一热就行。冬天有这个,会省很多事的。

第84章要过年了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如果觉得长白山下好种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长白山的雪小说全集长白山下好种田,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