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长白山的雪作品重生长白山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咱们操那些心干嘛?各过各的日子,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前时因,今日果,还不是他们给惯得。”佟世明最是看不惯这个堂弟。

老宅东厢房,云柏和刘氏在唠嗑,“你说你咋回事,咋还改了主意了呢?咱们不是说好了要搬出去自己过吗?”云柏埋怨刘氏。

“你这子,老爷子和老太太贪了大堂哥父母留下来的东西,那可是不少的银子呢。再说还有这房子,咱们直接盖的能有这好?能有这个结实?再说老人和咱们在一块儿,年啊节的,他们还不都得孝敬。到时候还有旁人的?要不我说你傻呢,这个都想不明白。”刘氏白了云柏一眼。

“哎呦,要不是媳妇你说,我还真想不到这些呢。可不是,不说别的,咱娘这些年攒的钱也有不少,还有粮食,咱家的仓房里怕是最少还有一万斤的粮食呢。还是媳妇聪明,我这个脑子是白给。”云柏回过味来。

云枫和云桦两人在西厢房里商量着,“二哥,我的意思是咱们两家搭伙一起盖房子,先给你家盖,然后再给我们盖,趁现在天还暖和,咱们的赶紧动工。再有半个来月就要秋收了,到时候可就忙了,谁也没时间来帮工。”

“也是,三十两银子,咱们两家人少,也不用盖的太多。三间房,钱是足够了,以我的意思,咱们都盖砖瓦的。现在脱坯根本来不及,还不如砖瓦的结实。”云枫也算过了,三间房盖砖瓦的,顶多料钱也就是二十两多些,找人帮工,给些工钱,三十两也用不上。

“对,先盖上三间,等以后有条件了,再盖厢房也成。”云桦心里也算了一下,觉得可行。“二哥,淑珍还在月子里,就的麻烦二哥去看看砖瓦还有石头的价钱了,咱们尽量快些把料备齐了,能在秋收之前盖起来最好。”

“成,我这就去镇上打听,你在家照顾好淑珍就是了。”云枫急忙出去了。

不说哥两个忙着盖房子的事,村里的人听说了佟家分家的事,也是议论纷纷的。都说就秦氏那样的,分家就对了。也有的说刘氏和老爷子他们在一起,纯粹就是图着秦氏手里的钱。不过说的最多的,还是老两口对云松家的苛待。云松分家时,差点就是净身出户了。到现在自己的儿子分家,又是银子,又是猪的,啥东西都想到了,这些东西怕都是云松爹娘留下来的。云松一家听了,也不说什么,公道自在人心,分家后他们也没有亏了老宅子的人,以后就是老两口过成啥样,也跟他们没关系了。

玉娴又开始忙活了,林子里的五味子啥的又开始成熟了。

今年村子里不少的孩子都看着佟家,看他们弄什么,也都跟着。玉娴也没恼,林子是大家的,也不能不让人家去。倒是算了算,觉得从他们手里收些五味子也挺合适的,反正林子里有的是,不摘也就是白瞎了。于是,还是一文一斤收五味子。这下,村子里的小孩子可就有了事做,每天吃过饭就进林子,下午回来送到佟家,每天都能挣个二三十文,比好劳力挣的都多。方氏看见人们都往家里送五味子,就有点担心了,“玉娴,你收这么多,咱们能挣到钱吗?”

“娘,干的五味子是十文一斤,这东西三四斤就能干一斤,成本就算是四文,咱们还能挣六文呢。我师父那现在又有个药坊,这些药材都紧缺的很,多收些,没事的。”玉娴把账算给母亲听。“这样还省了我们去上山了,哥哥们每天下午都念书,我们今年没有多少时间进山的。”

方氏听女儿这么一说,倒也不担心了。

过了几日,山葡萄也开始有熟的了,玉娴就说也要收山葡萄。不过价钱就要低些了,因为山葡萄好采摘,量大。最后定了三斤两文钱,只是要求必须熟透,没有青果才行。这下孩子们可就有多了一样进项,这时候的人还是很实在的,都会按照说好的去做,送过来的山葡萄品质都不错。玉娴当然开始忙碌着酿酒的事了,云松又从镇上弄了一大些坛子回来,家里的人全都忙着酿葡萄酒了。

云枫和云桦家的房子盖得也挺快的,七月十二这天,就要上梁了。之前云松都没时间去帮工,到了上梁这天,云松也过去帮忙。这里的规矩是盖房子上梁,村里的人都会来帮忙的。云枫和云桦两家的房子,在村子的东头,离老宅很近,两家的房子挨在一起。村子里的壮劳力都来帮忙,人也够多,所以两家一起上梁。淑珍还没出月子,自然还是在佟家老宅里,淑珍的两个哥哥都来帮了好几天的忙了,二嫂也来了,帮着伺候淑珍。而今天上梁的酒席则摆在了新房子的院里,帮忙的媳妇们都在忙活着,方氏今天主灶。平常村子里谁家有事她都会帮忙的,这是自己家的亲戚,不来就不好了。

第一百三十章圣旨

云枫和云桦两家一起盖房子,一起上粱,云松夫妻都过去帮忙。

因为淑珍还在月子里,所以两家一起办的酒席,周氏一个人张罗着。

要说周氏这个人,也没多少心眼子,属于人家装枪,她就放炮那伙的。

现在离开了刘氏的挑拨,倒是和淑珍相处的还行。所以也就不计较那些,忙的个天昏地暗,还是高兴的合不上嘴。

方氏过来帮忙,使周氏也意外,毕竟还有玉妍推到了方氏,害的人家流产的事。“大堂嫂,你的身体也不太好,还是让别人主灶吧别累坏了。”

“不碍的,今天两个弟弟盖房子上粱,我这个堂嫂咋地也得帮着干点。他二婶,你快去忙吧,今天哪都少不了你。”方氏摆了摆手,让周氏该干啥干啥去。

男人们把粱柁架到了房子上面,三间房子,一般是有两架粱柁,两头的房山是要砌死的。以前的房子是不吊棚的,所以房山都要堵上,要不然冬天会冷。有木匠帮着校正了位置,然后用一些木板在粱柁之间斜着钉上几下,固定住。然后把早就预备好的鞭炮挂上,时辰一到,点燃了鞭炮。有人在方子上面往下撤糖果,底下的孩子们就在那抢,好不热闹。鞭炮放完,就开始往上钉檩子,铺八板,最后上黄泥,挂瓦。这一些干完,正好中午了,周氏就张罗着开饭,帮忙的人都从房上下来,洗了洗手。酒席就摆在院子当中,大家都坐下,开始上菜。众人都干了一头午的活,都累了,也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没多会儿就吃完了。吃完饭,还有些活要干呢。

上完粱,这房子就算盖了一大半。剩下的不过是平平地,抹一下墙,打好间壁墙,再娄两铺炕,也就完事了。庄户人,这些活都是自己家就能干得了,抽空收拾就猝了。云枫和云桦两个还是搭伙一起干,用不上几天就能干完,也就不用帮工了。

时间在忙碌中过去,这天已经是七月十四了。云松正在院子里磨镰刀呢,忽然听见外面一阵马儿的嘶鸣,有人从马上跳下来,进了院子。云松一看,正是自己的小舅子方昕,还有薛瑾瑜。“昕弟,你不是在京城吗?怎么会回来了呢?瑾瑜,你怎么也来了,还一起来的?”“姐夫,来不及和你细说,快点摆上香案,朝廷有旨意下来。”

方昀气喘嘘嘘的。

“啥?咱家就是个农户,咋会有旨意给咱呢?”云松就傻了。

“不是给你的,是给死去的佟伯父的。朝廷要追封他,快点吧,姐夫,宣旨的钦差马上就到。”方昕和薛瑾瑜赶紧帮着云松在大门口把香案什么的准备好了。云松打发人去叫了李福田和村里的一些老人。

不多时,只见一大队人从村子东面来到了佟家大门前。只见一个人身着官服,手里捧着明黄的卷轴,来到香案前“佟家人跪接圣旨。”在场所有的人都蹲了下来,佟家连大带小,就连几个丫头也都跪在那。玉娴听着那人念了一大串的文言文,大概听明白了意思。就是当年祖父帮助皇帝上位,有功于朝廷,如今皇帝想起来了,就追封佟世峥了一个县伯的爵位,正四品上。因为是追封,只是给个名堂,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也不能世袭什么的,不过是给死的人一个交代。这也是极大的恩宠了,看来爷爷当年真的是很受二皇子的重视。最后那人说了,给银子一千两,让在沿江村修建祠堂。而且佟家以后可以免除税赋,这个可就比较实在了。

那人终于把圣旨谈完,让云松上前接旨。云松哪见过这场面,早吓得手都抖了。还是方昕在一边提点,然后接了圣旨,双手捧着,又磕了三个响头,这才站了起来。这时,随行的大队伍里,府城的知府,县城的知县都过来给云松贺喜,云松晕头转向的跟众人见了礼。

倒是方氏还算是有些见识,赶紧安排丫头们准备饭菜。这些人来了,总得让人家在这吃顿饭吧。所幸的是薛瑾瑜让薛安带了不少的吃食,跟在这些人的后面到了佟家,薛安赶紧把东西全都给搬进了后面的厨房。方氏带着三个丫头手忙脚乱的预备饭菜,玉梅和桂芝还有后面赵家的儿媳妇都来帮忙,几个人在厨房里忙了个热火朝天。玉娴和哥哥们也赶紧的去准备东西去了,几个人跑到江边下了网,又抓了些酬蛄,农家院自然这就是好的了。

云松把来的人全都让到了前院的会客厅里,自然是薛瑾瑜和方昕帮着张罗。方氏找出过年时瑾瑜送的茶叶,沏了茶送到前面来。每个人到了杯茶,然后就出去上后面忙活去了。

“姐夫,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礼部的曹大人。正是姐夫大舅舅家的长子,曹文修。”方昕所说的,正是那个宣读圣旨的人。

“云松见过大表哥。”云松赶紧行礼。

“表弟莫要多礼,咱们都是至近的亲戚。此次乃是父亲修书进京,直接到了圣上那里,父亲虽然告老,可依然有专折专奏的权利。信中提及了当年姑父的事情,圣上也想起了当年姑父的功劳,又知道姑父还有一个儿子,就想着给点恩典。后来商议之下,决定追封姑父为忠义县伯,正四品上,并且赏赐银钱千两用于修建祠堂及陵墓。对于表弟这些后人,圣上说了,承祖辈的荫蔽算不得什么,要是有能耐,就让后辈儿孙自己拼出个功名来吧。所以只是免了佟家今后的赋税。”曹文修讲述了这次追封的始末。

“原来是这样,那可要多谢舅舅了。他老人家对云松的爱护,云松没齿难忘。”云松这才明白。“只是先父当年也不过是个府同知而已,怎么会封了县伯呢,还正四品?”

“云松,你不知道,当年拥立之人,都有封赏。若是姑父没有被害,如今怕是和我父亲差不多了,我父亲后来可是刑部的尚书呢。姑父若是还在,又岂会是个正四品而已。、,曹文修倒是对佟世峥很推崇。“云松,父亲给我的信里说道,你的几个儿子都不错。让他们好好的念书,若是将来能有个功名,也算是不会辱没了姑父的名声。”“表哥说的正是,现下孩子们正跟着袁先生念书呢。孩子们还小,考功名的事倒也来的及。”云松知道这是为了佟家好。

旁边的知府还有知县听着,才知道原来云松家跟曹大人有亲戚。而方昕更是云松的小舅子,没想到这个普通农家,竟然也有不俗的背景。

那知县在这双甸县也做了三年了,今年看样子还要连任了,所以对云松就十分的客气。众人在屋里说说笑笑的,因为云松不过是一个农民,说的也不过就是地里庄稼的事情。方昕还好些,毕竟以前也干过农活,剩下的人就是一窍不通,所以听的倒也是津津有味。那知府就说:“我等自幼读书,从未做过农活,竟然不知道这稼穑之艰辛。看来日后也得多多体验才是了,当今圣上最是重视农事。农业为天下之根本,我等为官之人,自当多学才是。、,

“是啊,宋大人说的是。咱们苍宇地处北方,只能种一季粮食,

这粮食的产量与南方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虽然风云皇朝倒行逆施,朝纲混乱,但是在民生方面,依然比咱们占很大的优势。咱们真的应该多多鼓励农耕,农为国之根本啊。”曹文修也说道。

其余人都附和,一时间倒是谈的也挺投机。这时方氏也把饭菜都预备齐了,就把酒席摆在了院子里,一共摆了六桌。这些人都是带着随从来的,摆少了怕不够。曹文修带着方昕,还有宋知府和那个知县坐在了一桌。云松是主人,自然也在一起,然后瑾瑜和村长也陪着。

李福田是第一次跟这么大的官在一起吃饭,手都不知道往那摆了。村子里的老人也坐了一桌,剩下的就是那些随从了,每个桌上也有一两个村民陪着。春生、柱子、虎子、栓子,这些人都来帮着陪客,六桌坐的满满的。

“各位大人,咱们乡下都是这样,一起吃才热闹。”云松怕人家不习惯,赶紧解释。

“表弟,这样挺好的,咱们今天就要试试这乡情野趣,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常有的。”曹文修倒是觉得够稀奇。

这时节天气不再炎热,一阵微风吹过来,说不出的凉爽舒适,在院子里吃饭,别有一番情趣。

菜一样样的端上来,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指大动,佟家根本没有准备,自然就是些农家饭菜。好在瑾瑜送来的东西里,有鸡有肉,都新鲜的很。是瑾瑜让薛安提前出发,然后在半路上拐到一个叫金山的镇子上买的,都处理好了才送过来。小鸡盹蘑菇,红烧江鲤鱼,清蒸鳌huā,排骨盹豆角,糖醋肉段,鲶鱼盹茄子,韭菜炒鸡蛋,炸丸子,玉、

娴又教方氏做了酱茄子,地三鲜,凑了十个菜,最后加上酬蛄豆腐汤,满满地摆了一桌。

“不好意思,都是些家常菜,没有各位大人府上做的精致。还请大人们不要嫌弃,尝尝这农家饭菜。”云松怕人家吃不惯。

“姐夫,你这比我们吃的都好了,普通的农家可吃不上这些东西。

这顿饭可够难为我姐的,曹大人、宋大人、钱大人,都来尝尝,我姐做的饭菜,那可是一绝。看着粗糙,比咱们府里那些厨子做的少了份精致,可是好在原滋原味,完全是乡土特色。”方昕帮着打圆场。

众人都动筷子尝了一下,吃过以后,赞不绝口“原来简单的烹饪方式,也可以将饭菜做的如此美味,不错,不错。”曹文修称赞道。

第一百三十一章各家反应

众人吃过饭后,就相继离开了,钱知县自然是回县城曹文修和宋知府则回了府城。难得回来一次,自然是要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了。方昕要回西江村,云松不让,让大郎去西江村把吴氏接了过来。正好薛瑾瑜也在这,大家好好聚聚,方昕也就同意了。方昕和曹文修约定好了,七日之后,在府城会和,然后一同回京。这样,两人都能有三四天的空闲时间,和家人好好的团聚一下。

送走了大队人马,云松这才松了口气。村子里的老人都还没走,一个个的给云松贺喜。李福田说:“大侄子,今天托你的福,我能和那么大的官在一起吃饭。这辈子,值了。云松啊,这祠堂和陵墓的事,可要抓紧办啊,眼瞅着秋收了。等秋收一结束,我就发动全村的男人,全都帮着干,争取在上冻之前把这两样都办好。你抽空先把料预备齐了,到时候咱们齐动手,这可是咱们沿江村的一大盛事。”

“是,李叔,我听你的。”云松点头。

“嗯,云松,这事村长说的对。放心,到时候村里哪个不来,你关大爷就去收拾他去。”老关头表态。

“谢谢李叔,谢谢关大爷,云松在这给各位叔叔伯伯行礼了,感谢叔伯们这么些年来对云松的照顾。”云松给在场的老人深深的作揖。

“好了,孩子,不用行什么礼。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如今终于盼到你分了家·日子也慢慢地过好了。你父亲又受了追封,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的,好好干吧。”佟世旺说着,就要掉泪了。

“大伯,云松会记得的,一定会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

“好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这人老了,精神真就不行了,这才一头午·就觉得累得慌。”佟世旺说完就往外走了,那些老头也都走了。

云松送他们出了大门,然后才回到屋里,和方昕,薛瑾瑜在一块唠嗑。这时,袁青云从后面过来,今天他一直在后面,没有出现。他怕有人认出来,那就麻烦了。“云松,我有件事的跟你商量一下·瑾瑜也在,正好,咱们一起说说。”

“袁大哥,你有什么事就说吧,咱们哥几个正好商议着办。”方昕知道袁青云说的可能不是一般的事。

“是这样,我打算让二郎和博文到镇上的私塾里去念书。”袁青云说道。

“为啥啊?大哥教不也是一样吗?”云松不解。

“云松,你不懂,我没有经过科举,对这个是一窍不通。如今佟家和以前不一样了,需要有个正经的身份·最好就是孩子们能考个功名回来。这里面数着二郎对四书五经的最有慧根,我看让他去私塾里念书,让正经的先生调教一段日子·明年就让他参加童生考试。以二郎的才智,考个秀才应该不成问题。博文也是,他在这方面也不错,正好两人做个伴。”袁青云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袁先生这事想的长远,是该这么办。姐夫,反正你要去镇上办事,就一起把二郎和博文这件事给办了吧。找个好点的学堂,主要是先生最好有功名在身上的·这样能对二郎他们有不小的帮助。”方昕非常赞成袁青云的想法。

“行·这事我不如你们懂,既然大哥说了·我照办就是了。”云松自然是答应下来。

“姐夫,束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给出。”瑾瑜表态。

“不用了,瑾瑜,我如今也不是那么困难。就那点束,不过是进一趟山的事,哪还用的着你帮着垫上啊?你的儿子,不就和我儿子一样吗?”云松拒绝。

“行,姐夫这么说,那就依姐夫吧。”瑾瑜也就不再坚持。几个人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着。

大郎把吴氏接了过来,方昕一见娘亲,自然是亲的不得了。娘俩说了一会儿话,吴氏就到后面去了。吴氏此时已经知道了上午的事,见了方氏,母女两人又哭又笑的说了好半天。眼见着天色不早了,方氏就张罗着晚上的饭菜了。

晚上的时候,云松和大家说了要送二郎和博文去镇上念书的事,大家都很高兴,玉娴也觉得应该这样。玉娴看了一眼大郎,觉得其实大哥应该也可以的。“大哥,你就不想去镇上念书吗?”

“小妹,我喜欢跟着师父学东西。不光是念书,还有师父教我做一些机关暗器,这都是我愿意学的。二弟本来就在念书上比我有天赋,让他去是对的。我能跟师父学就很不错,再说,我是长子,以后咱家的顶梁柱。我得守在爹娘的身边,为弟弟们守住家业,不管他们以后走到哪里,这里都有他们的家,有他们的根。”大郎想的很透彻。

玉娴听了大郎的话,觉得大哥真的是很难得,不过以大哥那种稳当的性子,倒是的确适合做弟弟们的坚强后盾。“大哥,你既然想明白了,我也就放心了,说不定以后,你会挣出一份很大的家业来。到时候,二哥还得靠着你呢。”

大郎微笑不语。

第二天,正好是七月十五中元节,吴氏就和方昕回了西江村。瑾瑜没有回去,今天一天到不了家,总不能鬼节晚上住在外面吧。所以瑾瑜就留在了佟家,正好和博文他们多聚聚。

吃过了早饭,家里的男丁都去上坟了。云松领着五个儿子,挨着给高祖、祖父、父亲都上了坟,在父亲佟世峥的坟前,云松把皇帝追封的事情说了,叨咕着要给二老修陵墓。云松在父亲的坟前带了好长时间才领着孩子们回家。

佟家接到圣旨,云松父亲被追封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两个村子,人们又在议论着。都说云松是苦尽甘来,以后会越来越好,以前和佟家好的人,自然是替云松高兴。那些和佟家有怨的人家,像李家和刘家,自然是有些惴惴不安了。李福新把自己的老婆还有老二一家都叫了过来,“你们也应该听说了,那佟家现在可是受了皇封了。虽说是追封佟云松的爹,可是这知府、知县,都来庆贺,那可是咱们一辈子也想不到的。再说,他家在京城里还有人当官呢,以后千万别再去惹他家了,那不是咱们能惹的起的,明白了吗?”

李家老婆子和老二一家都点头,“爹,我们知道了,以后再也不去惹他们了。”老二媳妇说。

“嗯,管好你的儿子,别让他们再出去惹祸。人家的孩子这阵子都在上山摘五味子,山葡萄挣钱,有空也让他们去。这秋天林子里啥都有,哪样都能换钱。都老大不小的了,再过几年就该张罗说亲了,让他们都干点正事。”老爷子特意嘱咐了二媳妇。

佟老爷子和秦氏也听说了,秦氏一听说从此以后,云松一家不用再交税赋,羡慕的不行。一个劲的叨叨云松不顾他们,硬是要分家,这若是不分家,他们可不都能沾光了吗?又听说朝廷给了一千两银子,用来修建祠堂和陵墓,更是羡慕嫉妒恨了。“你说这曹家人也真是,早都干啥去了,三十多年了。既然他们知道云松他爹是冤枉的,还有功劳,咋以前就不能求求当今圣上,早点把这恩典给了啊。非得要等到这都分了家,才往上禀报,这不明摆着就是不让咱们沾光吗?他们也够黑心的了,也不想想,咱们可是养了云松三十多年呢,到现在可好,啥好事都没咱的份了。你说那一千两,得修多少个祠堂啊,那不得剩下老鼻子了。都让云松给得着了,他怎么就这么好的命啊?得着这么多的银子,也不说来看看咱们,那个黑心肝的,咱们就是养了个白眼狼。”秦氏这一通嘟嘟。

“行了,你就省点心吧,人家爹娘留下的东西,可是全都到了你的手里。你还想要啥啊?老婆子,你就知足吧,成天嘟嘟的我都头疼。你也不听听,外面都是这么说咱们的,白眼狼的不是云松,是咱们两个。”佟老爷子说完,抽了口烟,却一下呛到了,咳个不停。

“那些东西我留下是应该应分的,谁让我养了他呢。现在他过好了,把咱们就撇到一边,不是白眼狼,是什么?我懒得跟你说。”秦氏转身出去了。

“哎,造孽啊。”老爷子咳嗽停了,就躺在了炕上,眼睛看着房顶。“爹,娘,我错了啊。”

云枫和云桦的房子还没收拾完,所以还住在老宅,刘氏依然住在东厢房里。这会儿两口子正在嘀咕呢。“我说孩子他爹,你以后有空就去大堂哥那坐坐,好话说着点。你看他家现在,多红火啊,收了甸枣子,这又收五味子和山葡萄,这定然是要弄什么。去年玉娴可是捣鼓出来一样山葡萄糕来着,不知道是不是还要弄这个。也不对,应该不是,反正多去坐坐,他又不能撵你。总能知道他弄了什么,到时候咱们就能跟着也发点财了,要不就光守着那十来亩地,能够干啥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蛤蟆趟子

七月十八这天,应该是云桦儿子的满月。不过现在刚刚分家,房子还没干,而秦氏记恨云桦不肯跟她一起过,所以也不给张罗。云桦一赌气,就说等搬家的时候,一起请算了,所以这天也就没张罗。张家来人,把淑珍和孩子接了过去,搬月子,正好回去养一阵,然后等到搬家的时候就直接搬到新房子就行了。

过了七月二十,秋收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的不可开交。云松家有好地二十亩,新开的荒地五十多亩,自然也忙得很。袁青云这几天已经给孩子们停了课,都下地秋收了。本来云松已经找好了学堂,要让二郎他们去镇上念书,可是二郎非要等秋收之后再去,云松拧不过二郎,也就同意了。今年人手多,方氏也就不下地了,在家做饭。玉娴领着春桃几个,也都跟着去秋收了。这时候早抢回家一天,就多收成一些,要不然哪天下点雨啥的,可就不好收了。还是先收豆子,今年种了三十亩地的黄豆,收了五天才收完。接下来是谷子、糜子、玉米,这些都种在好地上,总共二十亩,又收了四天。接下来就是些地瓜、晚土豆、小豆什么的了,这些也收了五天的时间,总共用了十四天,才把地全部都收回了家。收土豆的时候,玉娴让把很小的那种也都捡了起来,小三看了就说:“小妹,那个太小了,还没有鸡蛋大呢,捡回去一放就干吧没了要它有啥用啊?”

“三哥,可以把它洗干净烀熟了喂猪,还可以做淀粉啊,用处不少呢。”玉娴可舍不得把这扔在地里不管了。

“行,你说有用,咱就都捡回去。不过,得单独放着,别到时候还得在挑一遍,那就麻烦了。”说着真的就找了个麻袋,把那些小的单独装着,这些小土豆也捡了有两麻袋。

回到家以后,玉娴就找了个大缸,家里有不少大缸呢,可能是以前用来养荷花的。把一麻袋土豆用水洗干净后,就放到了缸里,添上水,就那么泡着。

“玉娴,你这是又弄啥呢?”方氏看见就问。

良我想试着用这些小土豆做淀粉呢。”玉娴记得前世奶奶曾经说过,以前都会用这种笨办法做淀粉的。“等这些土豆都泡的要烂了,那土豆皮一捏就破的时候,就把里面的搅一搅,然后把土豆皮捞出来。再把底下的淀粉好好洗两遍,把水控出去,就成了。”

“你这法子倒是新鲜,以前都是用地瓜,粉碎了然后做淀粉的,要是你这法子管用倒是挺省事的。”方氏信得过女儿,也就不再管了。

今年的豆子还有点不太干,所以云松倒也没急着打豆子只是先把玉米扒了出来,拴好吊子,搭在了事先搭好的架子上。然后又把谷子和糜子都打了出来,这些活也就用了三四天就干完了。

玉娴自然是闲不住的,她和大郎他们又上山了,现在山上那可是满哪都是宝啊,哪会浪费时间。核桃、松塔、榛磨、冬蘑,这些都往家里捡。春桃她们也都跟着上山了玉娴没想让她们来的可是春桃说,看着玉娴他们这么往家弄东西就感觉到非常的开心,所以就都跟着来了。不过二郎和博文让大郎给撵去镇上念书去了这是正事,不能耽误。

一年之中,也就这个时候是最累的,但也是收获最多的时候。袁青云受这种氛围的感染,也就停了下午的课,跟着大家一起进山,每天倒数他最开心。

佟家在村子的最南面,前面没有住户了,离佟家二三里地就是林子。玉娴想起来这时候正是抓蛤蟆的好时候,因为蛤蟆秋天要从山上下来,到河流里面过冬。所以玉娴就说动方氏,从家里拿出了二十匹布来,用来挡蛤蟆趟子。前世的时候,人们都是用塑料薄膜来挡蛤蟆趟子的,现在当然没有塑料,只能用布了。方氏有点心疼,可是扭不过玉娴,再说也知道玉娴不会瞎胡阄。所以狠狠心,就拿出来二十匹原色布来。

玉娴领着大郎他们,在靠近江边的林子外围,把布缝在小木棍上,然后再把小木棍使劲插到土里。这样,就用布挡起老远的蛤蟆趟子,布底下用土压住,这样底下就不会有缝隙。一匹布是三丈长,二十匹,也就是六十丈,也不过就是两百米远。玉娴看了就摇摇头,还是太短了,可是她可不敢再跟母亲要了。就这样吧,等母亲尝到甜头,就会同意了。

挡好了蛤蟆趟子,每天早晨,天还不太亮,玉娴他们就拿着布口袋,来到了挡蛤蟆趟子的地方。到了那一看,天啊,在布的栅边,密密麻麻的都是蛤蟆。原来这蛤蟆有个特性,它是蹦跳着往前走的,遇到障碍就得跳过去。玉娴他们用的是整幅的布,两尺半宽,挡完也还剩两尺多。那蛤蟆根本跳不了那么高,偏还一个劲的在那跳,所以就会越聚越多了。孩子们看到这个情形,都开心的不得了,七手八脚的往口袋里捡蛤蟆,这可真是捡了。玉娴喊道:“咱们捡大的,小的不要,让它们再长两年,多抓母抱,少抓公狗,母抱能扒蛤蟆油,公狗只能吃。”

孩子们听了,捡的时候就有选择性了。这蛤蟆的公母也容易分辨,母的一般都大些,肚皮是黄色的,公的小,肚皮是白色的。一早晨,就这么两百米的地方,竟然捡了满满的gk袋子,这可是能装一百斤粮食的袋子呢。大家都兴奋的不得了,赶紧背着口袋回家。回到家里,又有活干了,得把母抱全都穿起来,这时候自然是没有铁丝的,只能用麻绳。把麻绳穿过大针,再用大针穿那些蛤蟆,要从蛤蟆的嘴边穿,这样晒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晒到肚子,蛤蟆油当然就在肚子里。方氏一看,觉得很残忍,就下不了手,还是大郎他们这些男孩,手脚利落的把蛤蟆穿成一串串的,再拿到外面晾着。玉娴早就让大郎做好了几个架子,架子两端有很多的钉子,这样把麻绳的两头系在钉子上就行了。一个架子上,能晾十多行呢。

母蛤蟆都被穿上了,还剩一些公的,玉娴想起来答应岳老板的事,就和大郎他们又去奖励抓了些蛄,然后都装好,去了镇上。到了岳老板的酒楼,正好岳老板在,玉娴就把东西拿了进去,教大厨做了蛄豆腐,还有红烧蛤蟆,两样菜一出来,岳老板就迫不及待的尝了一下,“嗯,好吃,这个蛤蟆做的,比鸡肉还好吃呢,这蛄豆腐,够鲜。好,好吃。”

酒楼里的厨子们都来尝了一下,觉得味道真的不错,岳老板就说,“玉娴啊,你这两样菜,就这么教给我了?那我可是捡了大便宜了。要不我还是给你些钱,就算我把方法买下来了,这么样?”

“岳伯伯,我可没指着这个挣钱。你和我师父是好友,这是我孝敬您的,只要以后您这能收我们送来的东西就行了。”玉娴存心想拉拢这个人。她还有豆芽,豆腐想要做呢,当然得找个买主。听说这岳老板可是还有不少的买卖呢,其中就有一个卖蔬菜的,镇上大多数的人,都在他那买菜。

“瞧你那小嘴,说出的话咋就甜丝丝的呢,让岳伯伯我听了心里这个熨帖。行了,以后有什么东西,往这送就是了。我这有冰窖,就是夏天,也能存得住东西。再说我这酒楼,可是镇上的头一份儿,每天的生意红火的很,东西不愁卖。”岳老板一口答应。“不过,最近你可得给我先送些蛤蟆和蛄来,我想推出这两个菜。”

“成,蛤蟆好说,放缸里能养一阵子,蛄可就快要不行了,再过一阵封江就没有了。对了,蛄也可以直接用盐水煮熟了吃,放点辣椒也行。”玉娴点头答应。

“没关系,明年春天不就有了吗?”岳老板也不在意。“能吊住客人的胃口更好,明年我的生意不就更好了吗?”

“行,明天就给您送来。”玉娴跟岳老板告别,然后去了一趟济世堂,方昀还没有回来,于是几个人就回到了沿江村。

回家跟方氏一说岳老板要蛤蟆,方氏也挺高兴的,“玉娴,用不用娘再给你找出来些布匹来,反正用完了,洗干净,明年还能用。”

“娘,先这样吧,今年就用这些做实验。要是等蛤蟆油扒出来,卖的好,明年咱就多弄些布匹,顺着江边挡的远些。”玉娴不想冒险。

“那也成,咱们今年就这样。就是穿蛤蟆有点太残忍了点。”方氏想起那个场面,就觉得有点恶心。

“娘,这也是没办法,要想扒出来最好的蛤蟆油,就得这样做。”玉娴也没有别的办法,这都是多少人慢慢琢磨出来的。

“嗯,娘明白,以后娘试着帮忙。”方氏也理解。

就这样,每天早晨,大家都去捡蛤蟆,然后回家母的穿起来,公的送给岳掌柜。隔一天一送,连带着蛄,大郎自己送去。蛤蟆三十文一斤,蛄二十五文,每次也能有一两多银子的进项,方氏把这个钱留给了孩子们,让他们随便买东西用。

第一百三十三章发财了

每天早晨玉娴都会去抓蛤蟆,以系于佟家的后院摆满了*着蛤蟆的架子。当然抓蛤蟆只是早晨的一项活动而已,吃过早饭,玉娴他们还是会进山的。这个时间,就得抓紧往家里弄东西。村子里的孩子们,几乎都会进山,连一些大人也是。每天就看见人们背着背筐,里面装的满满的,脸上虽然疲惫,但却又很满足。这时的树叶已经开始落了,秋风吹来,一片片的落叶随风飞舞。

沿江村周围的林子,多是阔叶树,其中有很多的柞树。柞树上结一种果子,叫做橡子。玉娴不明白为什么柞树上的果子叫橡子,南方有种木头,就叫橡木,不知道这柞树和橡树有什么关系。不过两者的叶子倒是很像,果子也都叫橡子,长得也差不多,可能还是有亲缘关系吧。玉娴不是学植物的,也不想弄明白这些。她只知道,橡子果可是好东西,可以喂猪、喂鸡,荒年的时候,人都吃。所以在别的东西捡不到了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捡橡子了。

中秋节就是在忙碌中来到了。八月十三这天,方昀回来了,到了佟家,就把这次在京城卖人参的钱给了玉娴。最大的那两棵,一棵卖了五千两,另一棵卖了四千两,被一个王爷买走,说是要进贡给当今圣上。这等宝物,只配皇族拥有,好在方昀在京中也有背景,否则,还不让人抢了去。剩下的十一棵,被一些药铺还有达官贵人买走了。药铺当然是买了作为镇店之宝的,而那些达官贵人,哪个不是贪生怕死的,有这东西,关键的时候就能救命啊。所以卖的价钱也不低,平均在一千二百两左右,总共十三棵人参,就卖了两万二千两银子。因为数目巨大,方昀就都换成了金子和银票,一万两的银票,其余的是金子。一千二百两金子,五十两一锭,一共是二十四链,装了一个箱子。方昀回来的时候找人护送的,这才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佟家人被那些钱吓到了,连玉娴都不例外,天啊,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吧。两万多两,这可要怎么huā啊?家里还有五十多棵人参呢,就算小了些,卖不到那么高,可也得再卖两万两。晕了,玉娴被这么些钱给砸晕了。她笑的傻傻的“师父,这是真的吗?你快掐我一下,我怕我是在做梦。天啊,我从来就没想过,竟然能有这么多的钱。”玉娴咬了自己的手一下。“哎呦,疼,师父,这是真的,这不是我在做梦。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终于有钱了。”玉娴抱着方昀的胳膊,又蹦又跳的。

“瞧你那傻样,这些算啥,以后你还会挣更多的钱。到时候,你还不得晕了过去。”袁青云在一边撇撇嘴,说道。

“袁伯伯,你说,这是真的吗?这也太容易了,我都不敢闭眼,生怕一闭眼,这些钱就没了。”玉娴又跑到袁青云的身边,抱着袁青云的胳膊一阵晃。

“好了,你再晃,我这老骨头就让你晃散了。这是真的,你以后还会有比这多的多的钱呢。”袁青云也是眉眼含笑。

一家人都有点缓不过劲来,不过看着玉娴在那又蹦又跳的,也都笑开了。“好了,你们在这疯吧,我去弄菜,一会儿你们哥们好好喝一壶。”方氏出去了。

“小妹,你也别在那碟了,这都是你的了,赶紧想想怎么huā吧。”昊宇拽住了玉娴,不让她再蹦下去。

“对了,想想怎么huā,灭山,对买山。爹爹,你得跟村长说说,咱们得把那片山全买下来。就可着这钱huā,把那一大片山都买下来,反正咱家不用交税赋了。”玉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片有人参的林子,谁敢说那里面就再也没有了?再说了,那地方还有几百棵呢。

“成,这事我一会儿就去跟村长说。”云松也明白,这山必须得买下来,那以后就是佟家的根。

“姐夫,刚刚玉娴说你家不用交赋税了,这事咋回事?”方昀不明白。

云松就把一个月前的事讲给方昀听,方昀听了也为他们高兴“姐夫,这好事真的是一件接着一件啊,姐夫这回可是要发达了。有了这追封的旨意,以后你们行事也就方便了。要不然,就你们要买那么大片的山,恐怕会遭人妒忌。就连县里的人,也会为难你们的。这下好了,一下子全解决了。”

“对了,昀弟,这钱我们不能全留下,这回一定要分给你。要不是你,我们根本卖不了那些人参,恐怕早就让人给惦记上,说不定惹来杀身大祸。这一万两的银票,你舀着。”云松把银票寒到了方昀的手里。

“姐夫,自己家人,你何必跟我这样外道呢。玉娴是我徒弟,你们夫妻是我的姐姐姐夫,我这是给自己家人办事,弊还能要你的钱啊?

再说,玉娴已经送我了一棵人参,那棵也得值不少银子呢,这钱我真的不能再要了。”方昀坚决不收。

“师父,这是你应该得的。这样,你要是觉得一万两多了,那就给你五千两。你要是不要,那我就把它扔出去,爱谁捡谁捡去。

”玉娴也劝。

“好了,就依你的意思吧,我正好要扩建同仁堂,手里周转不开。

就舀你这五千两,等我周转过来,再还给你。”方昀同意先借用。

“成了,师父,你舀去就是。”玉娴这下才算安心了。卑父帮她卖掉那些人参,只怕是费尽心力的跟那些达官贵人交涉,这钱本来就应该分给他。

大郎帮着舀出来十链金子,用个包袱包了起来,然后递给方昀。

“舅舅,你先舀去应急。”方昀接过包袱,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放到了一边。玉娴领方昀去后院,看她弄的那些蛤蟆“师父,你看,等这些都晒干了,就可以扒出蛤蟆油了。”“你说的是雪蛤吧?玉娴,你怎么抓到这么多的?这东西可值钱了,以前也有人抓过,可是一秋天也不过抓个百八十个。还没见过像你这样,这一院子,恐怕不下一万只了吧?”方昀很惊奇,雪蛤是名贵的滋补品,很早以前就有记载。可是想抓到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价钱非常昂贵,没想到能在玉娴这看到这么多。

“嘻嘻嘻,师父,我自有妙计。这东西很值钱吗?大概会卖到多少钱一斤啊?”玉娴好奇地问。前世的时候,好的雪蛤油能卖到三四千一斤,那时候都是养殖的,不知道在这集卖多少。

“一斤?哈哈哈,玉娴,你真是太好玩了。你以为谁都能像你似的,抓了满院子的蛤蟆?他们一秋天抓个百八十的就不错了,总共能扒出来半斤就很好了。这东西是论两卖的,一两最少也能卖七八两银子,有的人一秋天卖雪蛤的钱就够他家一年的生活用了。雪蛤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用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神疲乏力、肾亏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尤其对中老年人最为适用,而且还能延年益笀,延缓衰老,对于常年多病体虚的人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东西以前可是贡品呢,专门供皇帝和后宫妃子用的,平常人家想买都买不到。你说,它便宜的了吗?”方昀给玉娴说了一下雪蛤的价值。

其实方昀说的这些,玉娴都懂。只是忘了没人会像她这样去捕捉蛤蟆而已,所以估计错误。“师父,那我岂不是发财了?”玉娴看着满院子的蛤蟆,眼睛里全都是银子的影子。

“小贪财鬼,你可不是发财了怎么的?好了,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捕捉到这么多的蛤蟆,千万不能外传,要不然以后就会被人捕捉光了,涸泽而渔可不是什么好事。”方昀警告玉娴。

“师父放心,我会想出法子,以后咱们来养蛤蟆,那样就不怕野生的被抓光了。”这也是玉娴最近在思考的问题,她极力的让父亲买山,为的就是这个,这山里的东西,早晚会有被挖光的时候,不如趁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很多东西可以养殖,他们先来尝试,等到别人反应过来,她家早就挣得盆满钵满了。

“你若是有法子来养蛤蟆,那倒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不光是蛤蟆,很多药材也是可以种植的,南面现在已经有一些药农出现了。咱们同仁堂的用药,也会去南方采购一些药材的,这次采购的量就大一些。”方昀自然希望药材越多越好。

“嗯,师父说的,玉娴记住了。对了,师父,南方可是风云王朝的地方啊,咱们能过去吗?、,玉娴好奇道。

“其实朝廷方面,并不禁止民间的贸易往来。毕竟南北地域不同,出产也不一样,如果不进行互市贸易,那民生所需,可能就要缺太多了。一般只是兵器不允许交易而已,等你再大一些,师父带你到南方看看。南方的山水,和咱们北方又是另一个样子了。”方昀摸了摸玉娴的小脑袋,解释给她听。

第一百三十四章新的计划

云松拎了些东西到了村长李福田的家里,正好李家人在家扒玉米皮子呢,李家地多,干活的人少,所以还没扒完。“李叔,在家呢,还是李叔家的地多,这玉米,长得也好。”

“云松啊,你咋有空上我这来了?快,进屋。”李福田扔下手里的玉米,领着云松进了屋子。

“叔,这是昨天大郎他们进镇,买的月饼和点心,拿来给叔尝尝。”云松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了炕上。

“你看你,来就是了,还拿啥东西?咱们爷们不用这些礼数,咋?是来说修祠堂的事?我看过了八月十五,咱们就抽空先把这事办了。现在泥水还活,等过一阵上冻就不好弄了。”李福田以为云松是为了祠堂的事。

“叔,正想和您说这事呢。我找了个人给看了下,说是闰月年,不宜动土。这修祠堂可是大事,人家说明年好,也找了日子了。我觉得要不今年咱们就先不建了,反正那圣旨上也没说必须今年建成。您看呢?”云松当然是让袁青云给推算的,袁青云说今年不宜动土,明年五月之后再动工。这样和云松的命相什么也合,不会犯什么冲。

“嗯,这建祠堂,修祖坟可都是大事,缓一缓也好。咱们真得挑个好日子,这样才能保佑你们一家顺风顺水的。成,就按你说的,明年再动工也不迟,这时候家家也都忙的很。”李福田也觉得现在干,有点太急了。

“叔.还有一件事,我想把村子南头的那片林子买下来,您看这事应该怎么办?”云松最大的目的当然是买山。

“买林子?云松啊,这个现在又有新的法令下来了。说是买林子,二十年不用交税,可是这钱可是不便宜啊。你也知道,咱这林子里,不说别的,就那些木材.也能值些钱呢。上面明文规定,一亩山林,可是得十两银子。你还不如买些荒地,或是谁家有好地卖,买些好地也成,好地也不过五两银子一亩啊。”李福田一听云松要买林子,就劝他。

“叔,你也知道,我家现在不用交税赋,而且玉娴弄的一些东西也都和林子有关。

我这也倒腾了一些钱.就想着把那片林子买下来,留着让玉娴鼓捣去吧。再说,这年头,有啥也不如有地实在。荒地什么的,我也会再买些的,至于好地,其实咱们东北的土够肥,荒地拾掇两年,不比好地差。”东北的黑土地,那可是种啥都长。

“好吧.你既然这么说了,我也没啥好说的,反正林子是都是公家的.谁买都一样。成,后天过节,过完节,我就带人,给你丈量出来,然后咱们一起去县里把手续办了。”现在佟家不一样了,能跟县衙的人说上话了,所以李福田让云松和他一起去。

“成.叔.那就这样,过完节咱们就办。叔.我先回去了,家里还有客人呢。”云松就先回家去了。

“看样子真的是过好喽.都要买山了。佟大哥啊,你若是地下有知,也能高兴吧?云松可是出息了,就是他那叔叔和婶子,只怕是要后悔死喽。”李福田一个人在屋里嘀咕着。

“老头子,外面活那么忙,云松都走了,你还在这叨咕啥呢?干活吧。”陈氏进来,催丈夫赶紧干活去。

云松回到家,玉娴第一个跑过来,问父亲怎么样。云松就把李福田的话转述给了家人。

“要那么贵啊?天,可真够宰人的,不过倒也值,林子里还有那么多的树呢。爹,咱就可着这些钱,把那片林子全买下来,我到时候会有大用处的。”玉娴也没想过,山林竟然比好地还贵,不过什么也阻挡不了她要买山的决心。

“小妹,钱都买了山,那咱们过日子呢?”小三问道。

“三哥,咱们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做啊。难不成没有这些钱,咱们就会饿着不成?咱们刚分家的时候,不是比这还要困难吗?现在不也过来了。再说,咱还有雪蛤油没卖,甸枣子就和山葡萄就没卖呢,咋地也够过日子的了。那片林子必须买下来,越大越好,最好把旁边的小河都包括在内。这样,明年咱们就可以试着养蛤蟆了,要不然,就咱们这种捕捉方法,用不了几年,蛤蟆就会越来越少了。”玉娴现在一心想要发展药材,当然是林子最好了。

“不能吧,小妹,就咱们抓那些,不会的,整条江边都会有的。”小三不相信。

“三哥,你敢保证明年没有人会学着咱们的样子,也去挡蛤蟆趟子吗?今年不就有不少人跟着咱们进山了吗?”谁说古人智商低的?玉娴看来,的脑子是非常好使的,他们看见佟家人进山,也都跟着这山也不是佟家的,玉娴当然也不能赶人家,早晚那些药材会被他们知道的。所以一定要走在别人的前面,让他们跟在后头撵去吧。

“玉娴这话不错,今年也有几个去我那买药材的。不过,在质量上没有玉娴弄的好,应该是不懂炮制,就这样也能卖些钱的,所以还真就不能大意。刚才我也看了你们抓蛤蟆的法子,太简单了,只是别人没想到而已。那些布就在那,早晚会有人好奇的。到时候只要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你们是用来干什么的了。到时候,这法子就会大家都知道,那样,这些蛤蟆会面临大规模的捕捉,而且也会卖不到好价钱了。”方昀分析的很透彻。

听了方昀的说法,佟家人都不由的点了点头。是啊,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玉娴更是深有体会,前世的时候,有太多的资源就是这样被人类给破坏掉了,各种珍惜的药材都面临绝境。中医中药,也陷入了一种困境里,很多名贵的药物都被替代,自然是没有太好的疗效了。既然有幸重生在这里,玉娴就想着在发展的同时,最大的保护好珍贵药材资源。

“先别想这些了,过了节,让你爹先去办买山的事,咱们也还有不少的活要干呢。时候不早了,咱们先吃饭,昀弟,你今晚就住在这,等过了节再回去。”方氏从外面进来,让大家去饭。

“姐姐,我明天得回镇上,走了这么长时间,怕是有不少事要处理。后天过节,我再过来,和大家一起过中秋。”方昀从京城回来,就直奔佟家,还没回济世堂呢。

“成啊,也不能让你把正经事给耽误了。”方氏自然同意。

饭菜还是放到了屋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玉娴把前阵子酿的甸枣子酒打了一些,放在炕桌上。又给云松,方昀和袁青云没人倒了一杯“袁伯伯,师父,你们尝尝今年的酒味道怎么样?”

方昀喝了一口“嗯,比去年的还要好些,好像酒味更浓了些,不错。”袁青云也赞不绝口。玉娴挺高兴的,今年的酒里,她加了些糖进去。好像从哪看过,说是只有百分之十七的糖,才能酿出十六度的酒。一般的果酒到十六度就很不错了,这个时代的酒,一般也就在十多度,很少有度数太高的酒。那种能用作消毒的烧酒,都是朝廷的专门机构出产的,只卖给那些达官贵人,玉娴家还是薛瑾瑜以前给送来了一坛。

“师父,你说岳老板能要这酒吗?”玉娴其实也是担心的,这可是huā钱收来的甸枣子呢,要是卖不出去,那岂不是都要留在家里了。

“他要是不要,师父帮你卖到京城里去。这种酒果香浓郁,那些贵妇什么的,应该会喜欢。”方昀还真巴不得岳老板不要。

“师父,咱家今年也没弄多少,要是真的好卖,明年就多收些。今年的山葡萄倒是多些,应该能出不少酒。”玉娴当然希望自己家的酒能卖出去。“师父,今年给你多留几坛,让你喝个够。”

“那感情好,哈哈哈,这下岳大哥就得更嫉妒我了。”方昀自然是很高兴。

玉娴回到孩子们那一桌,现在家里就剩下八个孩子了。二郎和博文住在镇上的学堂里,每隔十天才休一天,后天是中秋节了,学堂应该放假的。“大哥,明天咱们去给岳老板送东西,然后去接二哥和博文哥回家过节,是不是还得给学堂里的先生送一份节礼啊?”这个玉娴不太懂。

“嗯,应该是,中秋是个大节,咱们明天给先生送些月饼,鸡蛋什么的。只要二郎他们能学到东西,送点礼怕啥?”方氏已经把权利下放,有关孩子们的事,全都有大郎做主。“明早晨咱们再起几条鱼,咱们养在那几个沙坑里的鱼也该起出来了,天气越来越冷,过一阵子就该上冻了。”

“等咱们的山买下来,就在那条小河的下游,挖一个大的池塘。到时候咱们再抓到鱼,就可以放到池塘里了,那样就不怕有人发现咱们的鱼了。”大郎他们藏鱼的地方,今年也被人给光顾了几次。“而且还可以用来养蛤蟆,一举两得。”

“真不知道,小妹的脑子是什么做的,就能想出这么多的好主意来。”昊宇给玉娴夹了些菜。“快吃点菜,小心用脑过度,累着了,补补。”大家都哄笑起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甸枣子酒

是八月十四的早晨,大家依然是去江边捡蛤蟆。今天的蛤没有之前的多了,应该是天气越来越冷,蛤蟆已经都下山了。“大哥,要是明天还是这么少,咱们就把蛤蟆趟子给撤了吧,往后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

“成,天气也越来越冷了,今年闰了一个五月,所以节气就早些。”大郎也看出来了,今天不过是捡了两袋子而已,还有不少公狗。“今天给岳掌柜送的时候,跟他说一声,以后咱们就不送了,要想吃,就得到开春了。”说完,几个人就到了藏鱼的地方,大郎下水起了六条鱼出来。“明天过节,留两条咱们吃,再给姥娘那送去两条,剩下的给二郎的先生送去。”

小四和小五抬着装鱼的桶,小三和博远扛着装蛤蟆的口袋,而玉娴和昊宇,大郎他们则抬这一个装蛄的桶,几个人趔趔趄趄的回到了家。

回到家,正好春桃她们把饭给摆上了,方氏就张罗着吃饭。云松看见大家弄的那些东西,就说道:“以后就别下水了,天越来越冷,水太凉了。你们都是正长的时候,别冻坏了骨头。”孩子们都点头答吃过早饭,自然是把蛤蟆挑出来,母的穿上,公的留着送到镇上。玉娴就说留一些明天吃,大郎听了,就用个袋子,装了有小半袋,放在阴凉的地方。那些蛄也留出来了一些,打算明天做蛄豆腐。这可是分家后第一个中秋节,而且方昀也要来一起过节大家当然把饭菜做的丰盛一些。

留出来自己家要吃的,剩下的就放到了车上。玉娴又让云松给抱出来一坛子甸枣子酒,她今天要去给岳老板送去尝尝。大郎赶着车,几个孩子全都上车,他们要去逛街、买东西,明天过节了嘛。方昀骑着马,先回镇上了。玉娴他们,坐着牛车,晃晃悠悠的就往镇上走去。一路上孩子们都〖兴〗奋的说个不停一个时辰后,到了镇上。

他们自然是先去了聚仙楼,岳老板正等着呢。这阵子玉娴他们送来的蛄和蛤蟆,非常受欢迎,不少人都慕名来尝尝这两样菜。岳老板一看见佟家的几个孩子来了,赶紧的迎了上去。“你们可是来了,我这正等着呢,那两样卖的很好,昨天下午就没有了。”

“岳伯伯,今天这是我们最后一趟送蛤蟆和蛄了。天冷了这些东西抓不到了,只能等明年再说了。”玉娴也觉得非常可惜,这些天,他们可就攒了五六两银子了。

“哎,可惜啊,正卖的火呢。这也是没办法,谁让天气不等人呢?玉娴啊,明年开春可要早点往这送啊。”岳老板惋惜的说道。那些可都是银子啊,能不心疼吗?

“岳伯伯,我今天给您带来一坛酒。您尝尝然后给点建议呗。”玉娴一双水灵的大眼,瞅着岳老板。

“哎呦,是你的果酒啊太好了。这下我倒不愁了,有这酒,应该能对付得了那些酒鬼了。”岳老板一下子表情就变了,刚刚还愁眉苦脸的,转眼就眉开眼笑,直接让玉娴他们欣赏了一把变脸。

岳老板吩咐伙计把东西全都搬进去,又把玉娴他们都让到了一个单间。伙计拿来酒提,岳老板把坛子打开用酒提打上一提酒灌进酒壶里,然后再倒进杯子里喝了一口。“嗯,不错比去年的还要醇厚一些。玉娴,你家里有多少这酒啊?”

玉娴想了一下,今年一共收了五千斤的甸枣子,装了两百多坛。初酿之后,就剩了一百五十来坛了,现在再一发酵,能剩下一百二十坛就算不错了。自家要留一些,还要送给方昀,所以能卖的大概眈一百坛。“岳伯伯,大概能有九十坛吧,一坛二十斤,也就是一千八百斤。”玉娴故意少说了些。

“还不少啊,这样,我全要了,一斤酒给你一钱银子,你看行吗?”岳老板一听有这么多,不禁喜上眉梢,这酒不光在酒楼里卖,用来送人什么的都是好东西。他家还有一个杂货铺,也卖酒,而且妻子的娘家在县城里也有酒楼,根本不愁卖。

“行,那这样,我们回去把酒重新装一下,然后岳伯伯过了节让人去沿江村拉走就是。这酒发酵是要掉秤的,我们得挨个都给装满。”玉娴一听一钱银子,心里一喜。她收的时候一文一斤,用不上三斤就能酿出一斤来,加上糖还有坛子的钱,一斤酒也就是六七文的本钱。现在一斤能卖一钱银子,也就是一百文,这简直就跟没有本钱一样了。玉娴不禁有些傻了,难怪说好酒是有钱人才能喝的,真的不假啊。

“成,节后我派人去拉。”岳老板高兴地眉眼带笑。好伙计把今天送来的蛄和蛤蟆都过了秤,按照以前的价钱拿了钱送过来。

玉娴接了钱,今天送的少些,所以有八百多文,正好穿成了八串。“岳伯伯,我们先走了,今天要去接我二哥回家,还要买点东西回家。”说完,几个孩子就出了聚仙楼,坐上午车,买东西去了。

一行人先是去了点心铺子,卖了四斤月饼,又去卖了三十个鸡蛋,一条子肉。再加上从家里带的两条鱼,正好四样,送给先生做节礼已经是很不错了。到了学堂门口,大郎就拎着东西进了里面,没多会儿,二郎和博文就跟着出来了。

“二哥,博文哥,我们来接你们了。”玉娴挥着手,从两个人两人听见了玉娴的喊声,抬头一看,这么些人都来接他俩。两人高兴的不得了,一下子就窜到了车子跟前,然后蹦到了车上。“咋全都来了?”

“来接你们呗,顺道买些东西过节。二哥,想吃什么,大哥手里有钱,咱们买去。”快有十天没见着二哥了,玉娴也是很开心的。“大哥,咱们多卖几包月饼呗,还有肉、白面、糖,再来些点心。我刚才看见有卖梨的,咱们买点回去尝尝。等明年咱家也载上几棵梨树,还有李子,杏子什么的树,省得没有水果吃。”玉娴最不习惯的就是这个,她是最爱吃水果的,可是家里却没有果树。

“成,听你的,小馋猫。等明年,大哥去帮你淘登树苗去,用不了几年,咱家也会有水果让你吃的。”大郎兄弟几个,都是很疼玉娴的,但凡玉娴有什么要求,都会想方设法的办到。

一行人按照刚才玉娴说的,卖了一大些东西,huā了将近二两银子。中午在馄饨摊上,一人一碗馄饨,吃完了,大家欢笑着,往沿江村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未时末了。方氏一见孩子们回来了,这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

“娘,我们去逛街了,卖了不少东西回来呢。还有,岳伯伯说,咱家的甸枣子酒他全都要了,给一钱银子一斤呢。”玉娴忍不住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

方氏听了,也觉得听惊讶的。“玉娴啊,这果子酒这么值钱吗?咱们可是一文一斤收来的,这钱也太容易了吧?”

“娘,那咱们卖人参算啥?天上掉金子?”玉娴忍不住乐了,大眼睛笑的弯弯的。

“对啊,我倒是把这个茬给忘了。”方氏拍了一下前额,可不是,那人参买的钱更多呢。“好了,你们忙了一天,也该累了。都回去歇着吧,家里也没什么事了。”

二郎和博文自然是到书房去找袁青云了,他们在学堂的这些日子,对于一些东西,有了些体会,找袁青云讨论去了。玉娴跑去看了看家里那两只小熊,这两个小家伙在她家还适应良好,玉娴让春桃她们给小熊做粗面的窝头吃,里面掺了野菜还有骨粉,这样营养比较全面。熊是杂食动物,啥都能吃,很好养活。这两个小东西吃的好,都长了。

看了一会儿小熊,玉娴就回屋了。方氏正和春桃她们在削芥菜呢,这芥菜疙瘩可是腌咸菜的好东西,农家人就指着咸菜过日子了。把芥菜的顶用刀切下来,下面的芥菜疙瘩再用刀削一下,把须根削掉。然后用水洗净,再拿到外面晒着,晒两天就能腌咸菜了。削下来的叶子,当地人叫芥菜缨子,洗干净,用盐使劲搓一下,腌出来的咸菜鲜绿的,用来炖着吃也不错。玉娴看着今年的芥菜长得都不错,疙瘩很大,再看看那些缨子,也水灵灵的。“娘,咱们拴两串芥菜缨子,放到背阴的地方,弄点干菜呗。等冬天的时候,可以馇小豆腐。”

“小豆腐?没见过啊?”方氏抬头,瞅了玉娴一眼。“你会做?”

  如果觉得重生长白山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长白山的雪小说全集重生长白山下长白山下好种田,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