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蓝云舒作品风起霓裳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眼见大长公主直挺挺的向后倒了下去,站在她身边的郑宛娘仿佛吓得呆掉了,直到大长公主的头在院子的青石板上撞出咚的一声闷响,才跳起来尖叫,“快,快把大长公主抬上车!”
河东公府的侍女仆人乱哄哄的涌了上来,七手八脚把大长公主抬了出去,郑宛娘满脸急色,却还是上前来跟琉璃低声道,“阿家便是太爱操心,上回太医便说过她再动不得气,受不得累……今日只怕是中了暑,只是地方却也太不巧了些,还请大娘隐瞒一二。”
琉璃呆了一下,几乎笑了出来,这郑宛娘原来也是一个妙人!家庙这种地方自然是不能随便晕倒的,传出去便是冲撞了祖先神灵,既然如此,便是这时节也要回府再以中暑的名义请大夫,想来花的时间不会少吧……她认真的点了点头,“大长公主为了别人的家产,的确是太辛劳了些,我等做晚辈的着实感激得很!”
武夫人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郑宛娘好容易才保持住了脸上的僵色,低头匆匆的走了出去,陆瑾娘本来也笑了起来,突然却转头看着中眷裴家庙的堂门,眼里渐渐有泪光闪动。
没过片刻,中眷裴的人便逐渐散了个干净,郑氏是最后一个出门,赔着笑走到了琉璃和陆瑾娘的跟前,“大娘,你叔父并非觉得守约的处置不妥,只是一时说错了话,看在一家人的份上,大娘就莫见怪了。以前之事,大娘也莫往心里去才好。”又看着陆瑾娘笑道,“陆娘子,你家姊姊最是宽厚不过,今日之事她若见了,定然也是以宗族大局为重的。”
琉璃笑而不语,陆瑾娘冷冷的点头,“正是,宗族大事原是要紧。”看见郑氏神色一松,又笑了起来,“只可惜我那最是宽厚的姊姊已经死在了宽厚二字之上,我与裴氏再无一丝关系!夫人请回吧!”
郑氏脸色顿时便白了,只是对着陆瑾娘那明亮锐利的目光,却也说不出什么,转头去看琉璃,却见一旁武夫人的已看了过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郑氏心里一突,低头默默的走了出去。身后传来琉璃清冷的声音,“婶婶慢走。”
武夫人看着郑氏的背影,摇了摇头,又长长的叹了口气,看向琉璃,“亏你忍得了!”
瑾娘也叹了口气,“琉璃,大恩不言谢。”
琉璃轻轻的握了握陆瑾娘的手,“今日原该我谢你才是。”在她原本是想请苏府的罗氏来帮忙,但瑾娘却显然是更好的人选,而且帮了杨老夫人这一次,于她日后更不会有什么坏处。
瑾娘摇头道,“自然是我该谢你,这一日我不知盼了多久!”
琉璃还要开口,武夫人已有些不耐烦起来,“你们谢来谢去要谢到明日么?”又看向了琉璃,“今日之事一了,你再无牵挂,不如进宫来陪我?如今宫里你想怎么玩都好,再没人敢说你一个不字!”
见琉璃并未接话,武夫人笑了起来,“又让昭仪猜对了,你果然不爱在宫里呆着,那也不打紧,你爱住哪里都好,这大长公主若是再敢找你麻烦,你便告诉昭仪,咱们想个法子让她再也嚣张不了!你且放心,今日这两万金说是中眷裴捐的,可你的功劳咱们都看在眼里,昭仪定会设法给你请封,日后长安城中也不会有人再敢给你气受……”
琉璃突然退后一步,跪倒在地,端端正正行了一个肃拜礼。
武夫人顿时吓了一跳,忙道,“你这是做什么?”
琉璃抬头微笑,“启禀夫人,昭仪与老夫人、夫人的提携之恩,援手之德,琉璃没齿难忘,只是琉璃决心已下,今日便会离开长安前往西州,只能请夫人向昭仪和老夫人转达这份谢意。琉璃永世不会忘记昭仪的大恩,也会让夫君牢记为人臣子的本分。琉璃这就拜别,请夫人保重。”
武夫人一呆,想开口说什么,只是琉璃的神色虽然平静,却有一种绝对不可动摇的坚定,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
琉璃向武夫人深深的行了一礼,才站了起来,转头向陆瑾娘点头,“你也保重。”随即对阿霓轻声道,“你的身契也在那个盒子里,你便留在长安替我伺候老夫人吧。”说完一笑转身,干脆利落的走了出去。
身后传来武夫人跺足叹息,“就知道她是个呆子!”
门外,阿古正坐在大车之上,看见琉璃出来,眼睛顿时便亮了,待琉璃上了车,忙道,“娘子,咱们可是这就出城?”
小檀从车里探出头来,笑嘻嘻的抢白道,“难不成还要吃过饭睡一觉了再走?”
阿燕也笑着扶了琉璃在车中坐下,刚刚坐稳,车子便震动着驶了出去,随即变得平稳起来。这原是府里最大最好的一辆马车,装下所有行囊和她们三人还颇有余裕。阿燕只觉得一颗心多少跳得比平日急了些:娘子真是胆大,这长安城的官眷们,没有男子相陪,绝不敢离开长安十里,她却要带着两个婢女一个车夫往西州去!
车外阿古的声音有掩饰不住的兴奋,“娘子,看天色今日月光定然不错,只要赶上一夜的路,最多咱们后日便能追上阿郎!”
琉璃伸手打起了车帘,马车在长安宽广的大路中间飞奔,将高高的坊墙不断的抛到了后面,道路两边,八月的槐树依然苍翠,从叶缝中能看见碧蓝如洗的天空。她轻轻的笑了起来,“谁说我要追他?安家的商队在城外三十里处等咱们,咱们去西州做商贾去!”
第四卷 西域篇
第1章 丝路黄昏 有客东来
立冬前后,凉州地界上的西北风一日比一日凛冽起来。
凉州姑臧县外不远的交道口,正是西域道北路和南路两条线的交汇之所,早些日子还是客商云集的繁华之所,如今却冷清了下来。无论是官家修置的云威驿,还是商户经营的云威店,门前都是车马稀少。
眼见一轮金红色的日头已挂到了邸店外那棵歪脖柳的树梢上,掌柜老秦抬头扫了一眼厅堂,十来张高足案几边,只有不到一半坐了人,他忍不住走到门口,掀开毡帘,探头往东边望了望。东边的两条大路上,均有零星的行人顶着风往这边走,却不见车队的影子。
伙计四虎跟着老秦眺望了几眼,嘟囔了一句,“今日生意总该会好些吧?”
老秦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自是会好!”今日按说会有大生意上门。不过,这样好日子也不会太多了。如今已近十月,从长安往西去的客商日渐稀少,到了十一月之后,从敦煌和西州过来的客商也将难得一见……这邸店里人满为患的好日子,要到明年开春才能重现。
远远的扬尘中似乎出现了车马的影子。老秦盯了几眼,认出打头的两匹马都是腿长体健的良马,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不由精神略振,眼见那车马越来越近,却是“吁”的一声停在了几十步外云威驿的门口。
原来是住驿馆的正经官家人!那驿馆光良马便养了几十匹,更莫说房舍精致、院落整洁,但凡身份能住驿馆的,谁会来邸店看一眼?老秦顿时没了兴致,一面往回走,一面吩咐了四虎一句,“多盯着些,莫让客人觉得失了礼数。”
厅堂里渐渐飘起了羊汤的香味,坐在前厅里闲话的几个客人都来了精神,只有两位往天竺去的河东僧人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身子背了过去,不知念起了什么经。一位搂着美人坐在厅堂正中的胡客便大声道,“老秦,今日厨下可是杀了活羊?”
老秦认得这位正是常年从西州贩卖女奴去长安的米大郎,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面上却立刻堆满了笑容,“大郎一猜便中!今日是立冬,自然要给各位客官做些好的,除了羊汤,还有羊肉角儿和羊肉馄饨。”
米大郎哈哈大笑起来,顺手在怀里美人的胸口重重的拧了一把,“今日原是唐人的立冬节,你若乖巧,待会儿便让你开开荤!”
他怀里的女子不过十四五岁年纪,被他这一拧,一双碧绿的眸子顿时涌上了一层雾气,脱口用栗特语应了一句。米大郎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厉声道,“与你们这些贱人说了多少回,你们是要去长安伺候贵人的,须得讲长安官话,当我米大郎的话是耳旁风么?”
绿眸女子脸色顿时吓得惨白,战战兢兢的用长安话回了一句,“下次再不敢了。”
米大郎一把将她推了出去,“滚回去!今日不许吃饭!让阿红那贱人出来陪我!”
绿眸女子身子扑到了另一张案几上,撞得脸色有些发青,头也不敢回的应了声“是”便匆匆跑向后院。
老秦心里叹了口气,做女奴生意的客商原也不少,但像米大郎这般次次让人看着堵心的却不多,听说他在西州那边是有靠山的,因此如今那边战火渐起,他这次带来的十几个女奴倒更加出众,可怜落到他手里了……就听另外的食案边也有人叹道,“大郎也太不怜香惜玉了些。”说话也是店里的常客,贩卖丝绸的唐商吴六。
米大郎横了他一眼,冷笑道,“你倒是怜香惜玉,这一个还没开苞,一百匹绢便给你如何?”
吴六摆手不迭,“在下消受不起,消受不起。”
和他坐在一起的女子顿时笑得花枝乱颤,亲昵的伸指点了点他的额头,“呆子,不过一百端绢,你横竖要回长安的,到那里至少赚五成,这等便宜都不占么?”
吴六摇头,“吴某不过小本生意,哪里敢沾口马这一行?再说,占别人便宜,何如占叶奴的便宜?便是某的便宜,也只好教你占了去。”
叶奴捂着嘴笑,“你惯会说这些话,一年能记得找奴一回儿便谢天谢地。”
坐在另一边的女子也笑,“叶奴姊姊的抱怨阿桂听得耳朵也起茧子了,这番莫饶了他!”
米大郎的目光在两位妓女身上转了一圈,在更加年轻丰腴的阿桂胸口停了停才转开,又等了半日,却不见后院有人出来,眉毛顿时立了起来,坐在食案另一角的大汉“忽”的站起,“我去看看!”
没多久,后院便传来了男子喝骂与女子两声凄厉的尖叫。老秦忙低头扒拉算筹,两个妓女相视一眼,摇了摇头,墙角僧人念经的声音也似乎更急了一些。就见那大汉将一个十五六岁的红发女子抓着头发硬拽了进来,那女子也不知哪里受了伤,嘴角带着一丝血迹,一双褐色的眼睛里满是泪水,却紧紧的咬着下唇。
大汉把女子往米大郎坐的宽条凳上用力一按,“阿红带到了。”
米大郎看着这女子,冷笑了一声,“耶仑的拳头你也尝过滋味了,还想尝尝某的手段?你要么便乖乖听话,要么某便少赚一点今夜成全了你,自己选罢!”
这名叫阿红的女子一呆,米大郎顺手将她一把拽到腿上,正想说话,就听门口的四虎大声说了句“客官可是要住店”。
老秦忙从算筹上抬起了头,厅堂里众人的目光也看向大门,却见从门口毡帘一挑,走进来两个年轻男子,头前一个年纪略大,瘦高身材,穿着深青色的圆领夹袍,后面一个则是不到二十的少年人,两人都是手上空空。老秦忍不住瞪了四虎一眼:这像是住店客人的模样么?估计不是来前厅喝酒,便是到后院寻人问货的!
果然那位青袍男子淡然一笑,开口竟是一口标准的长安官话,“不住店,听闻你家老酒酿得甚好,特来叨扰。”
四虎话一出口便知道自己说错了,笑着挠了挠头,往里让这两人。青袍男子目光在厅堂里扫了一眼,挑了门边靠墙的一张食案。别人也罢了,那位叫阿桂的私妓眼睛却是一亮,站起来便扭动腰肢走了过去,还未到跟前,那少年却站起身来挡在了她面前,“我家郎君不喜欢生人打扰。”
阿桂有些扫兴,在青袍男子脸上下死力盯了几眼,见他眼角都没扫向自己,不由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嘴里嘟囔了一句,“痨病鬼,架子倒大!”
少年脸上顿时露出了怒色,青袍男子摆了摆手,“阿成,坐下!”
叶奴忙站起来上前拉了阿桂一把,低声道,“莫乱说,那位多半是官家人!”阿桂唬了一跳,满心不敢置信,却也不敢置疑叶奴的眼光,坐下来偷眼看了那边几眼。却见青袍男子向四虎要了一壶酒,两样下酒菜,谈吐十分谦和,至于那痨病鬼似的苍白脸色、八辈子没走过运似的淡漠神情,更是怎么看怎么像是个落第的举子,和平日里见的那些官人哪有半点相似?
她正想得出神,就听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耳光声,唬得抬头一看,那位米大郎满脸怒色的站了起来,一面狠狠的擦着嘴,一面骂道,“贱人,敬酒不吃吃罚酒,惹得某兴起,今日便让你做个贞洁鬼!”
那位阿红跌坐在地上,捂着脸,一声儿也不吭。眼见米大郎又是一脚踢了过去,将阿红踢得滚出去两步,上前一步还要动手,吴六忙笑道,“大节下的,大郎何必扫了兴?还是让老秦赶紧上羊汤上酒要紧。”
老秦也站了起来,满脸是笑,“都是我怠慢了,四虎,让厨下快些端了热汤上来。”
米大郎这才冷哼一声,对耶仑皱眉道,“把这贱人拖下去,晚上再收拾她!”
耶仑沉着脸过去一把拖起了阿红,阿桂暗暗皱眉,她虽然在这店里呆了不到一年,却也听说过米大郎的心狠手辣,曾活活冻死过不听话的女奴,这红发女子看来下场不妙……
她的目光下意识又瞟向了那“官家人”,却见他本来眉头微皱的坐在那里,当红发女子挣扎着面向他站起时,却突然微微睁大了眼睛,目光不错的盯在她的脸上,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才收回视线,出神良久,突然端起了酒杯,也不知怎么喝的,转眼便下去了两杯。坐在一边的少年脸色都变了,“阿郎,快莫喝这么急,仔细……”青袍男子愣了一下,摇头笑了笑,慢慢放下酒杯,又抬起头来若有所思的看了米大郎一眼。
原来也是个好酒色的!阿桂心里哼了一声,转头不再看他。却见叫耶仑的大汉气咻咻的从后门走入,在米大郎身边重重的坐了下来,提起眼前的酒壶,倒了一大杯,一口便喝了下去,米大郎也喝了一大口,抹了抹还有些疼的嘴唇,发狠道,“这贱人,今日若不收拾了她,米某也枉在这道上走了三十年!”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喝了起来,又说了些如何在如今乱局中寻隙物色更好的奴婢,如何在长安西市托些门路高价出手之类的话,面前一壶酒很快就喝了个干净,正待开口叫伙计再上,却听墙边那个青袍男子扬声道,“掌柜,再来一壶!”
两人吃了一惊,忍不住转头看去,只见那青袍男子把面前明显已空的酒壶往前推了推。老秦也呆了一下,才亲自拿了壶酒走了过去,笑道,“郎君好酒量!”
青袍男子淡淡的笑,“丈人酿的好酒,比西市的三勒浆还要香些。”
米大郎与耶仑相视一眼,米大郎便笑着接了一句,“这位郎君莫不是常去西市?”
青袍男子点了点头,“正是,原先不轮值时两三日便要去上一回。”
米大郎忙笑问,“不知郎君在何处当值?”
青袍男子淡然道,“其时不过在卫府当差,芝麻小吏,不值一提。”
米大郎立时笑容更暖,绞尽脑汁找了几个话头与此人闲话,青袍男子却颇有些矜持,并不十分爱接话,不一会儿便有些冷场。
青袍男子又喝了口酒,突然叹了口气,转头跟少年道,“不知还要多久才到西州,一路都是这样闷喝,好生无趣,争如长安时与同僚们握槊赌酒来得痛快?”
米大郎眼睛一亮,忙道,“米某也正觉无趣,若是郎君有兴致,咱们不如便博个彩头?”
青袍男子却笑了笑,“裴某不与生人相博。”说着露出了几分傲然,“赢得多了,他人面子须不大好看。”
第2章 愿赌服输(上)
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云威店的厅堂里四墙上的油灯却都已点亮,大门挂着的毡帘不知为何被门槛带起了一角,缝隙里透入的北风寒意刺骨。只是此时整个厅堂里却无人能感觉得到。几乎店里所有的人都站到了靠墙的食案边,连后院的两个厨子都跑了出来,扎着两只油手伸着脖子往里看。只有那两个河东僧人还坐在屋角,也不念经了,坐在那里发呆,时不时看过来一眼。
米大郎的额头上已满是汗珠,两只手死死的握着拳头。坐在他对面的那位裴九郎却是一脸气定神闲,随手一洒,三枚铜钱纷纷滚落在桌上。他看了一眼,笑道,“老阳”,拿回手里再洒了一遍,依旧三个铜钱都是背面的“老阳”,随即微闭着眼睛念念有词两句,睁眼笑道,“这次得的是雷天大壮之相,相中有乾,主阳,按理应在左手。”
米大郎眼睛眨了一下,一口气憋着不敢松,却听裴九叹了口气,“只是常人却不知此卦乾在其下,故此,银钩乃是在大郎右手才对!”
米大郎脸色顿时大变,紧握的双手几乎要颤抖起来,不情不愿展开右拳,果然有一个小小的银钩。周围顿时响起了一片吸气之声。
裴九郎淡淡的一笑,“大郎,这已是第十八局,咱们有言在先,裴某与人做藏钩之赌,例不过二九之数。承让,请先坐下来喝几杯。”
米大郎嘴唇颤抖,眼睛一瞪便想说个“不”字,可看看眼前这张完全看不出情绪的脸,还有在他手里转来转去就如随时能活过来的那三枚铜钱,突然一股恐惧从足底升起,不由自主便坐了下来。
耶仑脸色比米大郎还要难看几分:他们又不是雏儿,什么赌场没去过?但这藏钩之戏最是简单,却也最做不得假,如果不是眼前之人真的身负奇术,怎么可能连着十八次都算中?
厅里的众人又呆了片刻,这才低声议论起来,不时偷眼看着那位依然泰然自饮的裴九,人人脸上都浮现出了几分畏惧之色。
米大郎呆了半晌才道,“裴郎君,在下输你多少?”
裴九郎的语气不急不缓,“裴九原说是一缗一局,到第六局上,大郎便加到了十缗,最后三局又加到了百缗,算来正好是四百零五缗。”
米大郎脸色顿时有些白了,四百多贯虽然不算太大的数目,但他怎会随身带这许多钱帛?身上的碎金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贯钱,自己一时赌性大发,怎么忘记了这个茬?
裴九看了他一眼,笑得十分随意,“出门在外,原不会有人带这许多钱帛,大郎若有他物可抵,裴某倒也不会强人所难。”
米大郎眼睛一亮,笑道,“裴郎君此去西州,身边可带了婢女?在下原是做奴婢生意的,不如就拿两个绝色婢子抵了这四百缗如何?”
裴九眉头微皱,沉默了片刻才道,“大郎若实在不方便,也只好如此。”
米大郎见他价都未还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心里顿时松了口气,转头吩咐了耶仑一句,耶仑没一会儿便带了两个女子过来,正是适才的红发女子和先前绿眸的那个。那绿眸女子身量丰满,相貌却寻常,红发女子倒是雪肤褐眸,容貌清丽,只是如今半边脸都是肿的。店里有人便嗤笑了一声——谁没听见这米大郎一个多时辰前还要一百端绢便卖了这个绿眸女子,至于这位红发的,更是他下了决心要打发的一个,这两个加起来也好抵四百贯?只怕一百贯都不值!
米大郎狠狠的瞪了发笑之人一眼,才回头看着裴九,只见裴九眉头皱得更紧,心里不由发虚,他在长安门路不多,所贩女奴多是直接卖入平康坊,这阿绿早已破身,笨嘴拙舌,又不擅歌舞,卖不出价来,阿红则是性子顽固暴烈,一个不好还会惹祸,此刻若能乘机处置了,倒是少了好大的麻烦……
想到此处,他陪笑道,“这位阿绿的妙处不在相貌,郎君一试便知,至于这阿红,性子是差些,容貌却是好的,难得出身高贵,若是早个半年,只怕花四百贯连她的手指都摸不到,也就是郎君这般贵人才降得住她。”
裴九目光在两个女奴身上转了一圈,叹了口气,“裴某急着赴任,着实不愿带着女子上路,耽误行程,还添了花销。”
米大郎不由大急,想了一想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子“啪”的拍在桌上,“裴郎君,这里是五金,尽够两个奴婢去西州路上的花销了,你看如何?”说着紧盯着这裴九,眼里多少带了些凶气。
裴九一怔,呵呵的笑了起来,摇头道,“大郎误会了,不如这样,裴某也不要大郎的这五金,大郎横竖要去长安,裴某这便修书一封,这两个婢女一并托付与你,届时送到长兴坊苏将军府上,你开春回西州时带上苏将军的回信,到西州都护府找裴某便是。裴某必有重谢。”
米大郎闻言不由大喜,“此言当真?”
裴九笑道,“裴某无事哄你作甚?”转头便对老秦道,“劳烦老丈借笔墨一用。”
米大郎收了金锭,笑逐颜开,“米某行走西域长安这些年,还不曾见过九郎这般爽快之人!”说着摇头不止,只觉得生平赞人从未如此发自内心过。
裴九笑了笑,又正色道,“这两个女子虽是奴婢,却也是裴某孝敬将军的一点心意,就劳烦米大郎略照顾一二,莫有折损,令裴某失了面子。”
米大郎自然拍胸脯保证下来,他去长安最恨的便是口马行那边被人把持,他纵有绝色胡女,也只能卖到烟花之地,若能结识一两个长安贵人,能把这些女子卖入贵人府中,所得何止多出一倍?大不了剩下这两千多里路,自己把这两个供起来便是,又能多花几个钱?
绿眸女子早已听得明白,满脸都是惊喜,那位阿红本来拧着头,此刻也忍不住回过头来,惊讶的看着裴九。裴九抬头看着她的眼睛,片刻后才转过头去,怔怔的有些出神。
这边老秦已找出了笔墨纸砚,磨了小半砚墨汁,巴巴的端了上来,裴九回过神来,略一思索,提笔一挥写下了几行字,吹干墨迹,递给了米大郎,笑着抱了抱手,“有劳了。”米大郎哈哈大笑起来,满屋子人也都松了口气,就听一个厨子突然大叫了一声,“糟糕!”撒腿便往后院跑,老秦也慌得跟了过去。
片刻之后,老秦苦着脸从后门走了进来,大声道,“今日羊肉角子不能奉上了,只有羊肉碎饼汤,便算小店做东,请诸位一人喝上一碗。”厅堂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笑声。
米大郎也嘿嘿直笑,又转头瞅着阿红和阿绿道,“若不是裴九郎,你们俩个焉得有今日?还不赶紧过去陪着裴郎君喝上两杯?”阿绿忙笑着走了过来,阿红略一犹豫,也转身走了一步。
裴九却皱眉摆了摆手,“多谢大郎美意,只是裴九不惯有生人相陪,让她们下去吧!”
米大郎诧异的看了裴九一眼,又看了看他身边那个眉清目秀少年,目光在少年的脸孔和腰身上一转,脸上突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米某唐突了!九郎恕罪,恕罪!”
第2章 所为何来(下)
裴九从容淡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愕然之色。
阿成先是纳闷的看了看米大郎,回头刚想给裴九满上酒杯,突然醒过味来,脸腾的涨得通红,张嘴就要骂,裴九忙苦笑着摆手,“阿成,休得无礼!”
阿成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脸上红得几乎要滴下血来。
米大郎笑嘻嘻的挥手让两个女奴退下,阿绿和阿红相视一眼,又偷眼打量了一下阿成,这才转身离开,米大郎回座前更是回头看了阿成两眼,意味深长的啧啧了两声。阿成气得手都哆嗦起来,险些没摔了酒壶。
裴九手撑额头叹了口气,“阿成,你,不如先回驿馆罢!”
阿成把酒壶重重的往案上一放,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后门毡帘一挑,一阵凉风带着肉香透入厅中,四虎和另一个伙计拿木盘端着一碗碗热汤走了进来,厅堂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说笑打趣之声不绝。
这面糊碎肉汤的模样虽不好看,味道却着实不坏,汤碗送上时,阿成还绷着脸,待喝了几口,也忍不住点头赞了一句。裴九却依然只是略尝了尝,便又倒了一杯酒。阿成忙道,“阿郎,你也多用些吃食再喝,若是又醉得狠了,路上眼见就要下雪,说不定更会耽误了日子。”
裴九淡淡的道,“我心里有数。”
眼见裴九一杯接一杯的将这第二壶也喝得所剩无几,阿成想了半晌还是鼓足了勇气道,“阿郎,其实这一路上三十里一驿馆,并不算十分辛苦,咱们所见来往西州之人也甚多,听说那边也极是繁华。依阿成看来,娘子也未必便不肯来,不如咱们到那边略安顿下来,待到明年开春便修书回去,阿成愿走这一遭,和古叔一道将娘子护送过来。如此一来,阿郎身边也好有人照料。”
裴九眼神已略有些迷离,微笑着摇了摇头,“不用了,我早已留书,到了明年春日,她便已是自由之身,不会再受我连累。”
阿成大吃了一惊,这才明白这一路上自家阿郎镇日里沉默寡言,时不时借酒浇愁,竟不止是因为贬黜边地,不由脱口道,“阿郎这又是何苦来?娘子未必有此心!”
裴九依然笑得淡淡的,“正因她无心,我才更不能害了她。我此次得罪的是大唐最不能得罪之人,要去的是大唐最艰难凶险的去处,连千叔我都不忍带去,何况是她!她若是有个……”
他蓦地收口不言,过了片刻才重新开口,“阿成,我带你来,一则因为你年纪还小,又是打小跟着阿古打熬过筋骨的,二则西州这边良贱之别不似长安森严,我若能打开局面,过得两年便可放你为良,日后你自可成家立业,甚或挣个军功,胜似在长安世代为奴。只是,他人却不能与你相比,西州纵然繁华,到底风土迥异、寒暑酷烈,更何况局势动荡,几年之内只怕难以改变,他们在长安好端端的,又何必跟着我吃苦受累?”
阿成眼圈微红,用力点了点头,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纵然如此,阿郎也不该如此仓促留书,等上两年也是好的,若是过两年阿郎被召回了长安,娘子却已……岂不是……”
裴九手上一顿,良久才摇头道,“两年?没有十年八年绝无可能,或许你我这一世都回不了长安,难道也让人等下去?你家郎君命数坎坷多劫,还是少害些人罢!至于留书……”他轻轻的笑了起来,“若非如此,又怎么能,一了百了?”
阿成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想起几年前阿郎那段醉生梦死的日子,只觉得心里憋闷得难受,看着眼前的酒壶,许久才憋出一句,“阿郎,今日阿成也想喝两杯!”
裴九笑了起来,扬声道,“掌柜,烦劳再上一壶酒,多拿个酒杯。”
米大郎和耶仑的第二壶还没下去,闻言回身赞道,“九郎不但神机妙算,酒量也是如此了得,米某甘拜下风!”又拍着案板叫道,“老秦,今日难得痛快,快些把这案几条凳撤了去!”耶仑忙站起来往后走,众人轰然一声叫好,七手八脚便把厅堂正中空出一大块。
却见耶仑领着十几个妙龄花容的胡女从后院了进来,有的怀里抱了琵琶、手鼓,有的臂上挽了披帛,手上则或持圆毯,或握金铃。那拿了乐器的几位在空地边沿随意或立或坐,坐在当中的,正是那位阿红,手里抱着的琵琶分外精美,神态也比适才放松了许多。
两个披帛女子将圆毯放到地上,自己脱履站了上去,随着手鼓“咚咚”两声,两人的双袖同时高高扬起,阿红五指一划,清越的琵琶声蓦然响起,那两人的身子便如风舞飞蓬般随着转了起来,先是慢转,随着手鼓和手鼓节奏转得越来越快,衣袖披帛都化成了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彩圈,琵琶声激越处,两人在旋转中摇摆腾跃,身姿百变,双足却始终没离开小圆毯一步,端的令人眼花缭乱。
老秦拿了酒壶与酒杯送到裴九的桌上,颇有些自豪的笑道,“这胡旋舞长安只怕还难得一见。”
裴九笑着点了点头,“的确难得一见。”
阿成到底是少年心性,看了片刻也神采飞扬起来,端着酒杯就喝了两大口下去,不一会儿脸便红了起来。
一首胡旋曲终,喝彩声里两位舞女退到了一边,脸上都是香汗淋漓,随即曲风微变,鼓声节奏略缓,琵琶声也变得柔媚起来,原本站在一旁的四个女子分成两队走到空地中间,举袖摇铃,相对而舞,腰肢慢扭,秋波暗送,说不尽的妩媚动人。
阿成红着脸笑道,“阿郎,这个我见过,是拓枝舞!”
裴九点头不语,一面端着酒杯缓缓而饮,白皙修长的手指却随着乐声轻轻的敲打着节拍。
待得拓枝舞曲罢,整个厅堂的气氛早已热烈起来,乐声再度响起时,鼓点欢快,琵琶悠扬,众人轰笑一声,不但本来跳舞的六个胡姬走到了空地当中,米大郎、耶仑、吴六和叶奴几个也下了场,竟是挽手跺脚的一起跳了起来,口中不时和着节拍嘿哈两声,舞姿矫健,与长安西市上元节的踏歌毫无二致。
裴九手指一僵,脸色更白了几分,阿成却转头笑道,“阿郎真是好眼光,我看那个红发婢琵琶弹得甚好,苏将军府上还真无此等人才!”
裴九回过神来,叹了口气,“阿成,你凡事要多想一想才好。”
阿成笑道,“阿成知道,阿郎心善,不忍看这婢子枉死,横竖苏将军迟早是要建府添人的,多两个胡婢招待宾客也多份体面。”
裴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我要送给恩师的并非婢子,而是那一位!”他看着场中欢叫扭摆的米大郎,脸上露出了阿成最熟悉不过的笑容,“你没听见此人的话么?能在如今的西域乱局中弄到绝色女奴,自然不是一般的地头熟悉、人脉深厚,如此人才不送给恩师,岂不太过可惜?”
阿成张大了嘴,看了看笑得和煦的自家阿郎,又看了看那位跳得欢畅的米大郎,呆了半晌,忍不住同情的叹了口气,“原来那两个婢子……”
裴九淡然道,“顺手而已,恩师见信便知我的意思,自不会为难她们。”
阿成点头,“遇到阿郎,也算是她们的运道。”
裴九没有接话,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或许是她们的运道吧,自己原不用费神赌那一场,可谁叫那个女子居然也生了一双那样的褐色眼睛?
乐曲声中有人高声唱了起来,厅堂里越发热闹,连老秦都被人拉了进去,扭腰拍手跳得十分快活。正欢腾间,突然门口有人大声道,“店家!店家!快出来领一领车马!”
第3章 无计可施(上)
老秦本来正跳得欢快,听到这声大喊,一拍脑袋原地蹦起三尺,转身一个箭步冲将出去,门帘一卷人影便已不见,两个伙计也慌忙忙的跟着跑了出去。
众人相视几眼,渐渐停了舞步,乐声也消歇下来,就听门外人声马嘶,竟是十分热闹,马车辘辘,从堂舍边的院门直奔后面而去,过得片刻,老秦笑吟吟的亲自引着两人走了进来。
来人也是胡商,打头的一位年纪并不大,虽是生得卷发黄须,穿着一身石青色条纹胡服,看去却有几分唐人的气度,后面那个则上了些年纪,神色稳重,看举止似乎是管家之流。
米大郎皱起眉头上下打量那两人,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三人走到案台前站定,年纪大些的胡商便问,“老秦,我们要的房间与货仓你可都留了出来?”
老秦笑道,“老康你也太瞧不起人!早间你们的人便快马过来下了定金,我老秦老是老了些,却何至于连这等大事也忘了?”又对后门扬声叫了句,“快些把馄饨煮出来!”
老康笑呵呵的道了声谢,老秦忙摆手,又问,“你们怎生这般晚才到?我这边早便煮好了羊汤,做好了馄饨,倒是盼了半日,只怕你们今日耽搁在路上了。”
年轻胡商笑着插话道,“可不是耽搁了?这北道着实难行了些,今日过一处关隘时,大车竟坏了一辆,前后无处可退,车队便生生耽搁了一个多时辰,若不是如今路上车少,咱们这些人只怕骂也被人骂死了。”
老秦也笑了起来,“正是,如今走北道的人一年比一年少,路上的邸店也少了,你们这般的大车队还能行走,若是人少些的,哪里敢?错过宿头不是玩的。”
老康叹道,“若不是今年天气冷得早,想着走北道能近个几百里,咱们也不走这边,这是十郎第一回带车队去西州,总不能真耽搁了……”
每年此时去西州的车队?难怪那老的看着如此眼熟!米大郎脸上露出了恍然之色,随即便“哈”的一声笑了出来。三人不由转头看了过来,老康怔了一下,立刻笑着弯了弯腰,“米家大郎,好巧!”
米大郎大咧咧的一挥手,“果然是巧!真真想不到能在这里遇见你们车队!”
那位十郎似乎并不认识米大郎,老康低声与他说了几句,才微笑着向米大郎点头致意。
这边老秦便忙着将厅堂重新布置出来,米大郎眼珠一转,也不叫那十几个胡女回去,让她们都四人一案的坐了下来,只道要吃些汤饼才好回去,厅堂里顿时响起了一片嘻嘻哈哈的欢语娇笑之声。
老秦心知米大郎是有意如此,也只能赔着笑请另外几位客人略挤挤,好给新到的客人让出地方来吃些热汤。
裴九皱了皱眉,举杯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阿成便站了起来,“店家,结账!”
说话间,门帘又一次挑起,两个戴帷帽的女子和一个年轻男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米大郎瞟了一眼,见并不认识,便也懒得多看,听见阿成这声,忙回头对裴九笑道,“长夜无聊,九郎何不再多喝几杯?都算在米某账上便是!”
却见裴九梦游一般慢慢站了起来,那张苍白的面孔上突然没有了任何表情,就如戴上了一张光滑僵硬的玉石面具,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盯着某处。
米大郎不由吃了一惊,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只见新进来的三人已站在那位十郎身边,两位女子并未脱下帷帽,从背后看只能看出略矮些的身量还算窈窕,个子略高些的因披了一件厚披风,身形都不大看得出来。倒是那个年轻男子转了半张脸过来,看去似乎不到二十,虽是黑发黑眸,却是轮廓深秀,眉目如画,竟是一位异常俊美的胡人少年。
米大郎忍不住叹道,“九郎好眼光,这少年确是绝色。”
阿成本来看着裴九也正吃惊,听了这话再也忍耐不住,转头怒道,“你胡说什么?”又担心的看了看裴九,“阿郎!”
米大郎摇了摇头,不以为意的笑了起来,这位少年自然也算清秀挺拔,但比起那个胡人少年却还差了不少颜色,难怪他生气。
裴九对这一切都恍若不闻,依然只怔怔的看着新进来的那几个人,脸上的僵硬慢慢褪去,嘴角微微微扬起,目光却极为苍凉,似悲似喜,看去说不出的古怪。
米大郎不由暗暗心惊:这裴九虽然脸色差些,生得却是俊的,爱个美少年也不算什么,只是如此气度不凡之人,怎么会看见一个绝色的胡人少年竟会露出这副失心疯了般的表情?难不成那是他的老相好?
他忍不住又回头看了那胡人少年一眼,却见那位少年明明半边脸对着这边,想来也看得见裴九,脸上却没有露出半点奇怪的神色,心里不由越发纳闷。
裴九似乎已然有些回过神来,迈步缓缓的走了过去,米大郎满心好奇,下意识的便跟出了两步,突然反应过来止住了脚步,却忍不住探着脖子直往那里看。
十郎与新进来的三个人说了几句话,便对老秦道,“你们最好的房间可是已然收拾出来了?烦扰掌柜这便让人烧了热水,准备浴桶。”老秦笑道,“自然早收拾出来了,是在后面的东院正房,伙计已带了这位娘子的婢子前去整理,热水和浴桶稍后便送到。”说着便想叫伙计来领路,突然看见裴九神情奇异的走了过来,不由一呆。
几个人看见老秦神色不对,也纷纷回头,身量略矮些的女子顿时惊呼了一声,裴九已走到身量略高的女子身后两三步处,见她回头,走上一步,目光深沉得几乎可以透过面纱落在里面那张脸孔上,半晌才低声道,“琉璃,怎么会是你?”
戴帷帽的女子沉默良久,扬起头来,清冷的声音里一丝波澜也听不出来,“敢问这位郎君高姓大名?”
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吐出这样陌生的话语,裴行俭只觉得嗓子发紧,眼睁睁的看着她转头吩咐了一声“我们走”,就要离开。
阿成听到那一声惊呼,早已醒悟过来,忙抢上来行了个礼,“见过娘子,见过阿燕姊姊。”
琉璃淡淡的道,“你认错人了。”脚步未停的走向了后院。
阿成挠了挠头,呆在了那里。
站在一边的十郎笑嘻嘻的走了过来,叉手行了一礼,“这位可是裴长史?在下安家行十。”
裴行俭苦笑着还了一礼,“舅兄何必如何见外?”
安十郎笑容可掬的摇了摇头,“裴长史此言差矣,这一声舅兄,十郎万万不敢当。”
裴行俭一呆,只觉得生平所学、满腹计谋至此已全然无用武之地,站在那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第3章 大错特错(下)
浴桶已经被伙计们抬了出去,屋里氤氲的水汽却还没有完全消散。琉璃坐在床前的高脚凳上发呆,阿燕仔细用葛巾拧着她的湿发,眼见已经差不多半干了,才松松的挽了起来,轻声道,“娘子,要不要婢子把您的晚膳端到屋里来用?”
琉璃目光茫然的看向她,半响才突然明白她话里的意思,点了点头,“好。”
阿燕心里叹了口气,刚要转身,门“砰”的一声开了,小檀冲了进来,叫道,“娘子娘子,我看见阿郎和阿成了!他们、他们就在前头厅堂里!”
阿燕瞟了她一眼,淡淡的道,“娘子早便看见了!”
小檀眨了眨了眼睛,张着嘴半日没合拢,她下车便抱着东西直接来了后院布置房间,自行简单沐浴洗漱,适才方有空闲到前面吃碗热馄饨,没想到居然看见阿郎跟十郎几个坐在了一处,把她给唬得馄饨一口都没吃便跑了回来,怎么阿燕姊姊和娘子却是这样一副风轻云淡的神情?
阿燕轻轻拉了她一把,“咱们去把娘子的晚膳端进来。”
小檀满腹困惑的跟着阿燕走出门去,还没下台阶便忍不住问,“阿郎和娘子到底怎么了?我这一路都没明白!”
她和裴行俭到底怎么了?听着门外隐隐的声音,琉璃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她也很想问这个问题,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才会让这个男人认定她是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凡事不能和他一起承担的温室花朵?
屋里的水汽渐散,琉璃在窗下的条案前坐了下来,白亮的铜镜里映出的那张面孔不像前些日子瘦得那么明显了,这种坐着马车的长途跋涉当真比想象的更艰苦,却也比想象的更有趣,她已经学会了骑马,拣回了大半两年多没碰的琵琶,如果不是阿古太过锐利的眼神,大概连学过的歌舞都能温习几遍……
“剥、剥”门上响起了两声轻叩,邸店的伙计这时候怎会来?琉璃纳闷的看了一眼,随即便听到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温润声音,“琉璃,是我。”
琉璃腾的站了起来,下意识的便想立刻过去把门栓扣上,好容易才忍住了,冷冷的扬声道,“夜深不便,裴长史有何见教,请明日再说。”
门口沉默片刻,传来一声叹息,“我是送馄饨过来的,阿燕她们也饿了,不如让她们先吃,我放下馄饨便走,可好?”
该死的,他永远知道怎么说话最让人无法拒绝!琉璃只觉得胸口小小的火苗腾的燃了起来,声音更加冷了两分,“我不饿,劳烦阁下先回去罢!”
门口沉默的时间更长了些,长到琉璃以为他已经走了,自己慢慢的坐了下来时,门却突然被推开,裴行俭手里拿着一个食盒,神色平静的走了进来,把食盒往屋子里的高足案几上一搁,又把里面的碗、箸都拿出来在案上放好,才抬起头来笑了笑,“被冷风吹了一日,不饿也要吃些热的,再放一会儿就凉了。”
琉璃愣愣的看着他,适才在厅堂里,隔着面纱她只看出他瘦了不少,却没有发现他的脸色变得这样苍白,一个多月而已,他怎么会变成这种模样?
如果觉得风起霓裳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蓝云舒小说全集:风起霓裳, 大唐明月6, 大唐明月5, 千蛊江山, 大唐明月,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