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那那作品昭宣路人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阿妩,这不是你的错。”王蘅君叹了口气,握着阿妩的手,轻声安慰道。
另一头,逃窜而去的陈氏兄弟俩却在内讧。
“大哥,你太过分了。阿妩肯定哭了。”陈二对着自己的哥哥大发雷霆。
陈大紧紧抿着唇,却是不说话。
“不行。我回去找她。她从小就最爱哭。”陈二转身要走。
“你疯了!我早就跟你说过,别对她太好。她长成那个样子,是你能想着的人吗?”陈大一把抓住弟弟,把他摔在地上,“你给我老实点。别给自己惹祸,也别给阿妩惹祸!”
陈二看着兄长狰狞的面容,知道他心中也苦得很,想到从前兄长待阿妩的亲昵,不禁哭了出来。
“阿妩,阿妩。”陈二坐在地上,抹着眼泪,唤着那永远不可企及的人儿的名字。
==========
终于把小上官封后的事情给敲定了。我家女主可以慢慢多增加一些出场机会了。
第二十八章 小屁孩的世界
霍府
霍荇君归家心切,得了丈夫的许诺之后,没两天就带着女儿回到了家中。王蘅君也跟着他们过来了这边,而阿妩则留在了上官家。那里是她生长的地方,想到今后再也回不来了,阿妩便想多待几日,以为留念。
听说霍光昨夜留宿宫中,现下正在房中休息之后,霍荇君决定亲自下厨为父亲做些补品,好好调养一番。于是,梓儿等年纪大一些的婢女便都到了小厨房给她帮忙。王蘅君无所事事,便带着又蹦又跳的上官菀君去花园里玩。
到处晃悠了一圈后,终于在长相守的西南角找到了霍成君。她正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一起玩捉迷藏。那几个女孩王蘅君倒是认识,都是长相守里颇受霍显倚重的几个下人的女儿或孙女。
上官菀君从霍成君手上抢走的第一个玩具是一根红绳。当时,霍成君迷上了翻花绳的游戏,连吃饭时都不肯放开红绳。上官菀君看到后,闹腾着非要那根红绳不可。因为上官菀君年纪小,再加上霍光对霍成君不分昼夜地迷恋翻花绳游戏也觉生气,便勒令霍成君把红绳给上官菀君,并且她自己不许再玩了。霍成君扁着嘴接受了上官菀君的第一次掠夺。
王蘅君起初也不以为意,谁知过了两日,她却在霍成君的房间里发现了几段被绞得粉碎的红线。那日她却听梓儿说,上官菀君的红绳不见了,上官菀君哭闹得不行,一直到梓儿去给她弄了一根一模一样的红绳回来才消停。王蘅君知道了,小心地探问当时才六岁的霍成君。霍成君嘟着嘴巴回答道:“我的东西,不许她抢。我宁可自己弄坏了,也不给她。”
这件事让她发现了小霍成君在霍显的娇惯下,有了超乎常人的独占欲。于是,在此后每次的玩具争夺战之后,她都会立刻想一个新玩具,及时转移霍成君的注意力,免得她老惦记着那被上官菀君抢走的旧玩具。这个办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被证明是确实有效的手法。
只是,王蘅君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列入“旧玩具”的行列。当她被迫转让给上官菀君做婢女后,就知道如果她不做些什么,那么讨厌失去的霍成君说不定就要把她列入宁可自己破坏,也不给别人的旧玩具名单了。虽然现在霍成君年纪还小,能力不够,并且也许她不可能记恨这件事一直到成年,但是她王蘅君却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托给也许这两个字。
于是,临走之前,她特意寻了霍显的贴身婢女莲心,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让莲心在她走后务必劝服霍显给霍成君多找几个年龄相仿的婢女陪着。原来,她在的时候,霍成君成日黏着她,很少和其他孩子接触,这样不免略显孤单,也不利于她性格的养成。不过,彼时霍成君是她的衣食父母,她巴不得霍成君对她越依赖越好,自然不会想着说让她去和别的孩子多亲近,给自己制造对手。
但她被迫离开后,让霍成君多和别的孩子玩耍,分散注意力显然就很重要了。至于为什么要多找几个孩子陪着。那当然是因为,这个年代的普通正常孩子不可能比穿越党的王蘅君更聪明更知道怎么讨好霍成君。单对单的相处之下,她担心霍成君会产生一种她不如阿蘅的对比,从而可能更加思念“旧玩具”阿蘅,这可就大大不妙了。
多几个孩子,让霍成君进入到一个群体里,让她有新鲜感的同时,也失去了比较的念头。君不见,那些独生子女无论在家中如何称王称霸,予取予求,一旦上了幼儿园就会很快迷恋上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即使万分痛苦,也会带着自己的小玩具去幼儿园和小伙伴们分享吗?
“小姬,我在这里!”
“小姬,这里这里!”
听着那几个小女孩纷纷出声勾引霍成君去抓她们,这欢乐祥和的气氛让王蘅君安心地笑了。看来,霍成君这头应该是没问题了。
“抓到了!抓到了!”王蘅君因为意外而发了会呆,一不留神,她手边的上官菀君已经挣脱了她的手,走到了霍成君身边,并被她熊抱住了。
霍成君揭下手帕,见抱住的人是上官菀君,欢乐的笑脸顿时僵住了,她有些懊恼地嘟囔道:“怎么是你?我要抓的不是你。”
上官菀君却好奇地盯着她,张嘴问道:“小姨,你在玩什么?”
“捉迷藏!”霍成君敷衍地回了一句,她看了一眼周围,其他的女孩子嘻嘻笑笑地凑近。
“小姬,你没抓到人,接下来还是你扮瞎子哦。”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女孩子笑得阳光灿烂。
霍成君嘟起嘴巴,说道:“又要做瞎子!我不喜欢。”她眼珠子一转,便指着上官菀君,说道,“不对!我抓到她了。接下来她做瞎子!”说罢,她把手帕放到上官菀君的眼睛上,说道,“菀君,小姨教你玩捉迷藏。你是瞎子,你来抓我们!”
“好黑啊。小姨。”上官菀君忽然眼前一黑,不由得伸手在眼前摸啊摸的。
“菀君不要动。”霍成君连忙嘱咐道,“你扮瞎子,来捉我们。你捉到的人就扮瞎子,知道吗?”
“哦!”上官菀君方才看她们玩耍,已是羡慕不已,现在能加入自然求之不得。
霍成君看到王蘅君站在不远处,便挥了挥手,说道:“阿蘅,你也一起来吧!”
王蘅君嘴角一弯,微笑着应道:“好,这就来!”
果然,小屁孩的怨气只会存在三分钟。
一番嬉闹下来,到了晡食的时候,一众女孩的脸蛋都变得红扑扑的。到了莲心来唤她们去用膳,霍成君还意犹未尽。
“好了。我的小姬,快些回去吧。夫人会生气的。”莲心点了点霍成君的鼻子,如此说道。
霍成君长叹了口气,故作烦恼地说道:“唉,娘就是这么麻烦。”说罢,她转身对其他女孩们说道,“你们也都去吃饭吧。我们吃完饭再玩。”
“好。小姬,那一会儿还在这里见哦。”那个笑得阳光灿烂的女孩子又是第一次答话的,王蘅君通过刚才的玩闹已经知道她的名字叫绛紫,是府里一位厨娘的女儿,性格最是开朗。在这个小团体里,颇有点霍成君老大,她第二的感觉。
“嗯。绛紫你们不要迟到哦。”霍成君用力地点了点头,“不见不散!”
众人既然散了上官菀君自然也就跟着霍成君一起去大堂用膳。上官菀君和霍成君刚刚玩到一起,却正是最开心的时候,两个人手拉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王蘅君因此有了机会和这五年来极为照顾自己的莲心多说两句心里话。
“莲心姐姐,多谢你。”王蘅君真心实意地向莲心道谢道。
莲心冲她眨了眨眼睛,说道:“我才应该谢谢小阿蘅。你出的好主意,让小姬不再哭闹,让夫人不再心烦,让府里的老人们看到了下一代的盼头。一举三得。因为向夫人建言,我现在可是府里最受欢迎的红人了。”
王蘅君扑哧一笑,说道:“莲心姐姐,你又逗我。”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宫里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呢?”莲心自王蘅君入府的第一天开始,就很喜欢这个小妹妹,如今虽说分别已成定局,但是却仍然放不下心中的担忧。
“宫里很好。陛下的常侍叫廉姜,他待我很好。照料大姬的余长御就是之前教导我们宫规的那位,她虽然严肃,但只要好好守规矩,就没关系。未央宫很漂亮…”
王蘅君与莲心轻声述说着这十几天的汉宫见闻,慢慢向大堂走去。四人来到大堂时,霍显、霍荇君、霍禹、霍安君都已经各就各位,待霍成君与上官菀君入座,就只缺了霍光与上官安翁婿了。
霍显皱了皱眉头,招了一个婢女过来,嘱咐道:“去书房催催老爷,就说我说的,有什么大事,让他们翁婿等吃了饭再慢慢谈。”
“是。夫人。”婢女应声而去。
此时书房内,霍光正紧皱着眉头,盯着眼前的女婿,眼中满是疑惑。
============
第二十九章 飞扬跋扈上官安?
“安儿,渭城令上书中所说的,到底是怎么回事?”霍光不快地开口问道,“你真的与丁外人一起带了奴仆去阻挡渭城令抓捕刺客吗?”
上官安默默点了点头。
“…我在等你解释,安儿。”霍光叹了口气,说道,“难道就没什么话跟我说吗?我并非仅仅是当朝大将军,也是你的岳父。”
上官安当然知道霍光的意思是希望他坦白从宽,可是渭城令之事乃是他父亲的嘱咐,背后又牵涉到他父亲的野心。那些话不可对人言,更不可对霍光言。
上官安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安无话可说。我知道自己行为不妥,泰山大人尽管责骂就是。”
霍光见他僵直着脖子,不肯辩解,便知道其中定然有鬼。想来想去能让这个女婿不惜忤逆自己的,也就只有那个孝字了。想到上官安坚持把孙女送入宫中为后,霍光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安儿,你我这样的人家,一个小小的渭城令兴许是不放在眼里的。可你为何要与丁外人这样的人搅和到一起?你上官家也是先帝亲许的辅政大臣家,父子俱是国之柱石。又何必自降身份去亲近这等佞幸小人?清白家声来之不易,须好好珍惜,方能传之后世,无愧子孙。为政谋国靠的是大道,终究不是那些魑魅魍魉的小计。”
“安谨遵岳父大人教诲。”上官安勉强露出一笑,却是笑得甚为苦涩。岳父的眼光看到的是家国天下,可自己的父亲心心念念的却只是上官氏一家的富贵荣华,高下立判。
“丁外人枉法横行,派刺客刺杀前京兆尹,有长公主庇护,我们动他不得。但是,至少那个刺客是必须明正典刑的,否则无以震慑丁外人。这件事,渭城令做得好,做得对。”霍光慢慢合上案上的书简,说道,“渭城之事,你就不要插手了。”
“是。”上官安点了点头,他稍稍放松了一点,以为这番谈话就此结束。但是霍光的下一句话,瞬间又让他的心思提到了嗓子眼上。
“…你父亲,”霍光顿了顿,“他变了不少。当年在先帝面前我们合作无间,如今,我却是越来越看不透他在想什么了。安儿,你觉得他是不是变了呢?”
上官安汗流浃背,根本不敢答霍光的问话,他怕自己一个回答不好,会让岳父对父亲生了嫌隙。
霍光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反而转了话题,说道:“再过几日,菀君就要入宫封后了。国朝外戚并不好做啊。吕氏、窦氏、王氏、卫氏,而今是你上官氏。国戚这个身份是凌峰绝顶也是万丈深渊,君家当自珍自重之。”
上官安怔怔地看着霍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霍显派来的婢女已出现在了门口,她低低地喊了一声。
“老爷,姑爷,夫人请你们去用膳。”
霍光从位置上起身,极为自然地拍了拍上官安的肩膀,说道:“差点聊忘了时辰,已经到了晡食的时候了。安儿,起来一起去吧。”
“是。”上官安站起身,亦步亦趋地跟在霍光身后向大堂走去。看着霍光那令人高山仰止的背影,上官安不安地想着,自己的这位岳父到底知道多少?对父亲的野心到底…也许,他应该再强硬一些,回家制止父亲那高度膨胀的野心,把他变回从前那个谦逊的上官桀。
这顿饭吃得欢声笑语,上官菀君与霍成君两个孩子就是天然的气氛调节器。王蘅君注意到,就连被霍光教育得年少老成的霍禹脸上也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趁着饭桌上气氛正好,霍显便对霍光说道:“老爷,眼看菀君就要入宫了。你也总算放下了一桩心事。安君呢年纪大了,秺侯家的丧期已过。妾想早些把安君的婚事办了,也好让秺侯府上有个人当家。让金家那孩子全心全意地到朝堂上帮陛下和老爷做事。”
霍光捋着长须,点了点头,他看了一眼娇羞不已的六女儿,笑道:“是了。还是夫人细心。安君也是时候和赏儿完婚了。这样吧,明日我就派人把赏儿请来商议此事。”
王蘅君看到霍显诡计得逞的笑容,忍不住为金赏默哀了一番。她并没有忘记霍显之前和郑衍聊天时所说的那些话,霍显分明对金家婢女腹中的孩子怀有敌意。只怕霍安君嫁过去,非但不能帮金赏安定家宅,反倒是徒增烦恼呢。不过,这些事就不是她一个小小婢女能关心的了。
…
第二日,霍光果然招了金赏前来。金赏是金日磾的次子,金日磾的长子因为和武帝有过不清不楚的关系,被金日磾亲手斩杀了。所以,金赏便继承了金日磾留下的爵位和财产,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叫金建。两兄弟都曾在宫中伴驾,是昭帝刘弗陵极喜欢的一对伴当。
王蘅君在宫中时,还曾听廉姜说过,金赏袭爵后曾与弟弟一起来见刘弗陵。金赏因为袭爵的缘故,佩两绶而金建没有。刘弗陵看到两个小伙伴衣饰不同,还曾向霍光商量,能不能让他们都佩两绶,结果就被霍光抓住机会,做了典型的活教材,教育皇帝不可轻言封侯事,无功不得赏。
据说,十六岁的六姑爷秺侯金赏风度翩翩、面如傅粉,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美少年。他的弟弟金建羞涩可爱、唇红齿白、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美正太。两兄弟都谦逊有礼,逢人便露三分笑,这趟霍府议婚,风靡了整个霍府的奴婢阶层。一时间,大家八卦的热点,不再是威严吓人的自家老爷,更不再是温文儒雅的大姑爷,年轻帅气的二姑爷,阳刚健美的三姑爷,武艺非凡的四姑爷,英俊潇洒的五姑爷等,而变成了**可爱的六姑爷俩兄弟。
当然,以上都是据说,留在霍家的这段日子,王蘅君夹着尾巴做人,守着上官菀君寸步不离。根本没机会直面美少年,只能听据说了。
纵然她夹着尾巴,恨不得埋进土里,但霍府却忽然有人惦记起了她。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霍府的女主人,霍显。
霍显自得了霍光许可,就开始加班加点地为女儿准备嫁妆。也许是因为心里还抱着嫁不进皇宫的怨气,带着一点与上官家别苗头的意思,她力争让女儿的嫁妆出众出彩出新。常理上该备的衣物钱帛就装了数辆马车,纹布巾、连珠帐、澄水帛、瑟瑟幕、如意玉、龙涎香烛等等极尽奢华之物都纳入其中,再加上陪嫁的上千仆婢,可以想见,婚礼当日肯定是风光无限。
但是,就算如此霍显却仍嫌不足,因为秺侯也是大富大贵之家,自家准备的东西固然贵重,兴许有的他家也只是听闻不曾亲见,但终究不会太过惊讶。而嫁妆如果一味放置价值千金的物品,又不免有以财势压人的嫌疑,对女儿与女婿的相处也是不好。所以她需要的是特殊却不贵重,能够帮女儿润物无声地博取女婿好感的嫁妆,进而顺理成章地抓住丈夫的心,为下一步的行动扫平障碍。
这样的嫁妆却是不好想的。霍显为此颇是纠结了几日。一直到某日,她抱着霍成君长吁短叹时,忽然见到女儿拿在手上把玩的花露水。大部分时候都在阐释胸大无脑四个字具体意义的霍显忽然间灵光一闪,知道自己一直想要的是什么了。
王蘅君这个女孩在霍家五年,看似庸碌无为,却通过这个小女儿霍成君改变了霍家相当部分的生活方式。比如,女儿此刻手中拿着的花露水,比如自己此刻所坐着的躺椅,比如长相守院子里的秋千架,比如女眷们衣裙上别致的绣花。
这正是霍显想要的效果。于是,趁着上官菀君还留在霍府,霍显赶紧派人把王蘅君叫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勒令她为霍安君的嫁妆添加工程出力。为了让大将军夫人满意,王蘅君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想办法。
在霍府的人力物力的帮助下,许多不属于东汉时代的生活物品一一问世,并被冠之以霍安君的名义,让这位霍府六姬成为长安城内享誉一时的才女。
===========
注:此处罗列的物品参照自唐太宗某位公主的嫁妆,如有错误,或者出现汉代不应有的物品,还请见谅。^_^
注2:上官家和丁外人的事情,可以百度西汉野史。渭城令胡建一事取自《西汉野史》中的故事。该故事记载,丁外人因为与前京兆尹有仇,派人刺杀了他,并将刺客窝藏在盖长公主家中。渭城令胡建不畏权贵,派人到盖长公主家中搜捕刺客。盖长公主于是诬告胡建侮辱公主。霍光看到诬告的文书后,知道是公主胡闹,便置之不理。后来,上官桀趁霍光不在,盗了文书,给胡建定下死罪。以上纯属《西汉野史》所编撰的故事,无历史资料支持。本文略有涉及,但不是主要枝节,因此略过。希望不会造成阅读障碍。
第三十章 盖长公主的下马威
“(始元)四年春三月甲寅,立皇后上官氏。赦天下。辞讼在后二年前,皆勿听治。夏六月,皇后见高庙。”
正式成为皇后之后,上官菀君就移居到了椒房殿,王蘅君作为皇后的贴身宫女也慢慢适应了宫中的生活。椒房殿里的诸项琐事跟在鸣鸾殿时一样,由余长御执掌。
皇后是六宫之首,有管辖后宫之权,整个后宫的衣食住行,人员变迁,都在管理范围之内。不过历代皇后管理后宫,多半是靠着亲信宫女们来进行的,更别说如今的上官皇后才五岁稚龄,完全不可能亲力亲为了。
作为皇后最喜欢的宫女,王蘅君在椒房殿中隐为未来长御。而余长御也特别器重她,当上官菀君不缠着王蘅君的时候,她就会被余长御叫到身边,跟着她习字下棋,骑马射箭。听到余长御有意教自己习字的时候,王蘅君很有泪奔的冲动,终于不用做文盲的感觉,真好!
余长御左手挽起衣袖,右手握着墨石轻旋,方形砚台里的墨与水相互渗透、交融,当她搁下墨石,砚台上的墨水浓度匀称,在烛光下折射出漂亮的光辉。研墨的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红袖添香,素手研墨。
本在习字的王蘅君偷眼看着为自己研墨的余长御,脑海中忽然出现了这八个字。
“阿蘅,你的一百遍抄完了吗?”余长御发现王蘅君瞅着自己发呆,淡淡地开口问道。
王蘅君醒过神来,吐了吐舌,回道:“抄完了。”她指了指左侧两堆竹简,说道,“都在这里,长御要检查吗?”
余长御只从案上取了她刚写的那份扫了一眼,波澜不惊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
如果觉得昭宣路人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那那小说全集:昭宣路人甲, 昭宣路人甲, 何处金屋可藏娇,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