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京极夏彦作品后巷说百物语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但——」

剑之进先生,老人说道。

「噢,是。」

「公房卿找上先生,是为了什么样的请托?」

「噢。」

即使天气不热,剑之进依然频频拭汗。

「这……当然是向在下询问鹭鸟是否能幻化为人、可否发光等事儿。」

「原来如此。不过,先生稍早得到的答案,岂不是丝毫没回答这些个问题?」

「这……」

的确是如此。

与次郎与剑之进不过是以绝无可能发生这等事儿为前提,进行一番议论推理。两人均认为不可能之事,必有某种可解释之内幕,或此奇妙记忆中,必有某种特殊之隐情。

俩人仅针对此隐情作一番推论。

不过是试着将种种状况重新排列一番罢了。

但是……

「想必大人想听的,并非这类答案罢?」

「这……」

想必是如此,剑之进低下头回道。

「再者,老夫虽不知详情如何,但毕竟是与大人自身、以及其父相关之事,想必剑之进先生于如此短期内查证之结果,公房卿自身均已知晓。但即便如此,大人仍欲解明自己那体验究竟为何。是不是?」

「或许——的确是如此。」

「鹭鸟是否真有可能幻化为人、或大放光明——想必两位先生打一开始,便未曾打算将此可能性纳入考量。故此,既已作如是想,剑之进先生只消回答大人鹭鸟绝无可能幻化为人,亦无可能大放光明,一切纯属大人误判,不就成了?」

此言果真是一针见血。

自始至终,公房卿均未提及调查此事之目的,乃助其确认自身之出身。亦未表示欲澄清该女究竟是何人、或当时是个什么样的场面。

「果真不能幻化?」

不知何故,与次郎突然打岔问道:

「鹭鸟绝无可能幻化——是否真为正解?」

「这……」

老人眯起周遭皱纹满布的双眼说道:

「应无此可能。故这应是大人自身之误判没错。但若以误判解释此事,则当年将公房卿抱在怀中的女人,便是个有血有肉的常人了。」

原来如此。

这下事情便开始带点儿现实味了,老人继续说道:

「若是常人,便得追究此女究竟是何许人、为何作如此举止。如此一来,必将重蹈如剑之进先生方才那番无益推论,荒唐臆测之覆辙。对此,老夫是不敢苟同。」

「意、意即……」

剑之进抬起头来,挑高眉毛说道:

「老隐士可是认为,毋宁将之视为妖物,较为妥当?」

「如此一来——大人岂不就成了妖物之子?值此文明开化时世,此类身分必将遭人歧视。相反的,昔日世人对此可就包容得多。毕竟古时有此身分者可能扮演两种角色,可惜,如今其中一种业已不复存在。只不过,即便该女果真为鹭鸟所化,理应也不至于对公房卿如今之立场造成任何威胁。」

的确是不至于造成威胁,剑之进说道。

「若是如此——只消再向大人提及与次郎先生搜来的《里见寒话》及《耳囊》等,以补述自古便有鹭鸟可发光、亦可能幻化为人之说法,似乎更为妥当。」

一如往常,一白翁这番见解,听得与次郎由衷佩服。

倘若事实真是如此,若公房卿长年均是如此认为,或许这番解释最为恰当。

即便认为这情况有失合理,加以否定亦无法将这记忆消除。即使真是幻视、幻听,对本人而言依然是个现实的记忆。或许援引与此记忆雷同之例作一番解释,方为上策。

——但还真是俗气呀。

原来所谓文明开化,就是如此俗气?与次郎心想。

容老夫再为两位添些史料罢,老人说道,接着便朝小夜招呼了一声。老人住处史料藏书甚丰,此类文献想必是不少。

不过——但小夜拉开纸门的同时,剑之进却开口喃喃说道:

「怎么了?」

老人略带惊讶地望向这位巡查大人问道。

「噢,在下认为老隐士所言,的确是至为合理。但若是如此,二十年后那桩事儿,又该作何解释?」

「噢。」

与次郎失声喊道。

竟然忘了还有这么回事儿。

二十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儿?老人问道,但也不知何故,老人却抬头望向同样是一脸纳闷的小夜。

二十年后,大人又与该女重逢,剑之进回道。

【伍】

信浓国位处深山之中。

当时,公房卿正自京都下镰仓,循上道经相模行至武藏上野,朝信浓国盐田庄而行。

据传,盐田庄乃北条义政隐栖之地。

原本是为尽览《古今和歌集》中歌咏的浅间山而踏上这段旅程,但途中兴致却给吸引到其他地方去了。由良乃文官家系出身,再加上家中又以儒学为业,公房卿自幼便对地志、历史、及信仰怀有浓厚兴趣。

抵达盐田庄稍事逗留后,年少的公房卿复沿千曲川而行。

虽说是旅行,但自其公家身分,不难想见应非声势浩大的大名旅行,沿途过的想必也是以石为枕、以地为床的日子。

抵达松原一带时,公房卿告知巡查也不知是何故,自己突然想入山走走,因此便披荆斩棘,踏入了无路可走的山中。

公房卿表示,也不知此山为何名。

甲斐信浓山峦众多,来自他国者,根本无从分辨。但自出山后便行至诹访研判,应是蓼科山或天狗岳等自巨石山巅进入的山。

沿途斩草拨木循兽道而行,走了好一段后,视野刹时豁然开朗。

原来自己尚未下山。

虽未下山,但此处似是一片湿地。

积水处处可见,草木岩水亦不见任何雕凿痕迹,看来应是一片人迹未至的荒地。与其说是山中,毋宁像是天涯海角才可见到的景致。

公房卿当时作如此感想。

就这么茫然眺望了半晌。

直到夕阳西下。

周遭先是徐徐转为一片茶褐色,待西方天际化为一片通红,夜幕也于此时随之低垂。就在此时——

在这片黄昏景致中。

公房卿突然忆起那遗忘经年的情景。

发光的女子、发光的鸟。

伏跪于地上的父亲。

思及至此——不由失声呐喊。

这也是理所当然,与次郎心想。

尝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四岁的娃儿,便已具备完整人性。自当时起便占据脑海一隅的长年记忆,突如真现实景色般浮现眼前,岂不教人惊讶?

而且,还是如此偶然。

试着想象公房卿当时的心境,与次郎不由一阵头晕目眩。不知那感觉是犹如进入一幅锦绘中神游,还是犹如遇见读本中的人物?

想必是场难忘的奇遇罢。

不过,这不仅是场奇遇。

公房卿踏入这片荒地四处观望。理所当然,当时的场所与情景,在记忆中已不复鲜明。但无论如何,还是该仔细确认一番。

或许,这不过是误判罢?

与次郎心想。毕竟看来相似的地方多不胜数,除非有什么特征,否则生在哪儿的草木,看来都是一个样儿。

公房卿于这片黄昏下的湿地上徘徊。

接下来。

映入眼帘的东西,看得他刹时浑身僵硬。不仅一步也走不得,仿佛是教鬼给压住了似的,连呼吸也给符停了。

在渐趋昏暗的荒地另一头,竟有一片蓝光。

看来既非火焰,也不是某种反射。只见这火光有如戏里的樟脑火般,发出蓝白色的火光。

和当时一个样儿。

出于直觉,公房卿如此心想。

指的当然是儿时见到的女人、以及鹭鸟所发的光。

从这片光里,出现了两个人影。

一个发着蓝白色的光芒。

另一个则是从头到脚一片漆黑。

漆黑的人影静悄悄地走向动弹不得的公房卿,低头深深鞠了个躬,接着便报上了名来。

——在下乃熊野权现之仆佣,名曰八咫鸦。

  如果觉得后巷说百物语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京极夏彦小说全集后巷说百物语姑获鸟之夏非人不如去死百器徒然袋—雨百器徒然袋—风百鬼夜行—阴西巷说百物语,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