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道洛什·久尔吉作品1985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派逊斯果真接受了赛麦的建议。当天晚上,他吃了整整一瓶安眠药,第二天早上,妻子发现丈夫睡在最平静的梦境里。枕头下面有一封遗书,是写给《时代》文学副刊的编辑们的。

[1]査尔斯·狄更斯: 《雾都孤儿》,企鹅丛书,香港,2003年。——历史学家批注

33 派逊斯致《时代》文学副刊编辑部的遗书

我向你们告别,因为我太怕生活了,以至于不怕死神。用俗话说:我自动退党。[1]我把关于《大宪章》《独立宣言》和《俄罗斯社会民主计划》的笔记本留给你们——或许以后你们能够用到它。

我并不懦弱,只是害怕。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指示行事。我是个好党员,参加集体郊游和体育运动会。我,的上司对我在真部的工作十分满意。我没有朋友,这也证明我是一位忠诚的党员。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梦里大声咒骂了老大哥。我用双重思想培养起来的、对老大哥无比忠诚的女儿举报了我。精保局将我逮捕,并残酷折磨。我差一点死掉!

我只在获释之后才开始思想。当我理智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不能停止思想。实际在今天,思想也同样意味着行动。所以,我向你们告别,我向上帝保证,我跟你们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开心。

请你们关照我的家人,请爱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吧。

自由万岁,我死得其所!

雾都孤儿

(比目鱼)

[1]在老大哥统治时期的大洋国,对自杀人数不作统计。在公开场合,自杀者均被称为“自动退党者” (假如自杀者官衔较高,则被称为“被开除党籍者”)。在1985年后的死亡统计中,自杀被称为“自我消化”。——历史学家批注

34 史密斯谈派逊斯葬礼

我们将派逊斯和在剧院广场上遇难的人一同下葬。炎夏的闷热。我们将身穿部委黑制服的遗体护送到墓地。鲜花是维特斯摘来的。我致了悼词。我强调了派逊斯的忠诚,尽管他性格温和内向,但他是这一事件的杰出斗士。也许我对精神保卫局的措辞太过激烈,我看到奥勃良在灵堂里不满地揺头。葬礼之后,他走到我跟前,一脸厌恶地对我说:“如果你再发表一次这样的讲话,史密斯,你会让以后所有类似的仪式难以进行。而我们想要下葬的人还有很多。”

我们将派逊斯的遗孀和孩子们从海格特墓地送回家。去年作为哈卡伊儿童团积极分子举报了父亲的小女儿,现在满脸憎恨地盯着在墓地大门口站岗的精保局警察。我非常同情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此之前,她跟成千上万与她同龄的孩子一样被禁止成为孩子,现在,她却在父亲死后出于内心的自责,瞬间变成了成年人。

后来,我们在派逊斯家的厨房里坐了很久。派逊斯夫人惶然无措地问:“说啊,你们想做什么?你们的命运将跟我可怜的先生一样! 我当时求了他多少回,千万不要卷入政治! 现在,本可以稍微安生地过几天日子。我们已经经受了那么多折磨!”

我为这件事感到一点内疚。我理解这位编辑同事的最后决定,也理解他的致命恐惧。的确,是我们点起的运动之火,并从去年春天开始火上流油,我们却在火灾中幸存下来。莫非这把火根本就不是我们点的?莫非我们并没有创造历史,只是充当了权力魔鬼手中的玩偶?谁知道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莫非派逊斯说的是对的? ——“上了这驾马车就不可能再下去。”

“唉,上帝啊,” 派逊斯夫人惊惧地叹息,“你们想吃点什么?”我撤谎说,我一点不饿。但是派逊斯夫人已经决定留我在家里吃饭。“还有昨天剩下的果酱面包。本来是我先生的早点。现在反正他也吃不了了。”她说,随后将两片风干了的面包片和一小盒暗红色的胜利牌果酱递到我眼前。我不敢谢绝。虽然我恶心得肠胃痉李,但还是吃了派逊斯留下的可以消化的遗产。

35 奧勃良谈欧亚国和平代表团的来访

作为最新任命的精神保卫局伦敦总指挥,我必须负责组织对欧亚国代表团来访的接待工作。我派了五辆被视为大洋国工业的骄傲的超级胜利牌防弹轿车去机场门口等候,还派了一队护驾的摩托车队。

代表团走下欧亚国的政府飞机,检阅了我们已被彻底击溃了的军队的仪仗队。之后,哈卡伊儿童团的孩子们挥着哈卡伊的团旗欢迎和平代表团。最后,我们在飞机跑道旁请他们上车。

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欧亚国代表团团长(一位肥胖、满嘴金牙的男人) 态度友好地说,他们早就不用这种老掉牙的交通工具了。几年前,他们发明了新的交通方式,虽然现在只能用于短途旅行。说着,他取出一只小玻璃瓶,将瓶子里的液体一饮而尽。其他的成员也如法炮制。他们闭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站了几秒,之后,代表团成员排着队升到半空中。[1]第一个飞起来的是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紧随其后,然后依次是专家、书记员、记者和翻译。最后双脚离地的是欧亚国代表团的保卫人员。出于安全考虑,作为保护层,他们分为两队,一队飞在代表团之上,另一队飞在代表团之下,始终保持五米距离。

我目瞪口呆地愣在原地。我对大洋国技术优势的最后幻想也破灭了,然而,二十年来党始终这样胸有成竹地宣传自己。

我们沿着国道向伦敦疾驰,气氛尴尬至极。我们试图向飞在头顶的敌人闪灯按喇叭发信号,生怕他们会迷路。事实上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手里拿着准确、详细的地图,轻轻松就找到代表团下榻的地点。(我们几十年来不厌其烦地声称大洋国的反间谍体系天衣无缝! )

这一令人震惊的技术展示,不仅让伦敦市民惊讶不已,也让我们的谈判代表团成员感到绝望。现在我们再明白不过,谈判的内容只会是让我们无条件投降,协议绝对不会对我们有好处。党的领导人们赔尽笑脸,在谈判休息时为代表团安排精彩的节目。

没想到,代表团团长和夫人心血来潮,想随便去哪家著名的伦敦百货商店采购。看来他们对我们的了解有限,其实他们应该知道,大洋国早在1970年就关闭了最后一家商店。别无选择: 我们必须造出一个传统的伦敦百货商店。老大哥是怎么说的? “只要敢想,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2]五百名精保局人员投入工作,跟国家剧院的舞台美工师一起,仅用了三个小时就将一家已经关门了二十年的伦敦大百货商店布置好了。货架上摆满了核心党内部享用的特权商品,商店门楣上安装了一块效果唬人的霓虹灯广告。下午3点,代表团团长带着随员飞到了商店门口。

负责接待的女售货员们打扮得过于精心了,一个个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她们实际都是思想过硬、训练有素的精保局骨干。顾客则是从外围党最忠诚的党员里选拔的,他们模仿平常日子那样进行采购,出门时闪身拐入一扇秘密的小门,将刚刚“买来”的东西再交还给国库。

这次行动非常成功。欧亚国代表团团长最喜欢纺织商品部 (过分热情的舞台美工师错把赫尔辛基城堡的模型也搬了来)。他注意到顾客们带着欣喜若狂的表情在塞满商品的货架之间转来转去。他甚至通过翻译询问,大洋国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药物能让国民们保持这种欣悦的痴呆状态? 欧亚国的客人在并不拥挤的采购过程中 (代表团团长给自己买了一个原产的英国烟斗,给夫人买了一件胜利牌高档裘皮大衣),只遇到一件尴尬的事: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年轻女同志在食品厅前兴奋得晕倒,幸好被两位“逛店”的便衣遇到,立即将这个倒霉的女人朝门口拖去。

晚上,刚被释放的剧团在国家剧院为欧亚国代表团演出《哈姆雷特》。代表团团长对 《哈姆雷特》 的演出相当满意,他最喜欢的是舞台上的赫尔辛基城堡前,立着一个摆满核心党豪华商品的商店货架。(真是忙中出乱!) 他特别赞赏说,舞台设计十分巧妙,强调了这出戏的现代意义。

[1]奥勃良对飞行场景的描写有技术性错误: 飞行的动力其实是设计在衣服下面的电动装置,他们吃的胶囊实际是一种名为“双重思想”的止晕药。——历史学家批注

[2]请见《答航空工业大学双重思想专业学生的提问》,伦敦,1982年——历史学家批注

36 史密斯谈欧亚国女记者玛丽奧·科恩的来访

玛丽奥·科恩确实非常漂亮,像是外国女人中最漂亮的。[1]不仅因为她是我生平见过的第一个外国人,还因为在她身上可以看到欧亚国人的本质特征,而这种特征长期以来被老大哥的宣传手段给妖魔化了,被斥为原始野蛮。

玛丽奥是欧亚国和平代表团的随行人员,是被奥勃良介绍来找我们的,我要向她介绍大洋国普通党员的精神生活。“你们愿意对她讲什么就讲什么,” 精神保卫局的新任伦敦总指挥给我们捎来话说,“只要别被她收买了就行。”

第一次,我们是在栗树咖啡馆见的面,玛丽奥掏出一支采访用的圆珠笔,后来我才知道,那支笔还可以当体温计、收音机、表和睫毛刷使用,取决于你按哪个按钮。她还有一个带许多按钮的喷雾瓶,有时当简单的除汗剂使用,只需大大方方在身体不同的皱褶处轻轻一喷; 有时当做空气除味剂使用,我们所到之处飘满蜜桃、苹果、櫻桃等各种果香。如果按一下浅蓝色按钮,空间里立即充满清新的空气。

她留着男孩式样的黑色短发,有着浅蓝色的大眼睛和细腻至极的棕色皮肤。她没戴乳罩,透过薄薄的丝绸衬衫,几乎能看清那对棕色乳头。合身的裤子布料柔软,只要两腿稍稍劈开,世界上最为迷人的维纳斯山丘便若隐若现。

“你们运动的目标是什么?”她问。

“是问目标吗?”我不解地反问,“能有什么别的目标? 为了推翻暴政。”

“这个我知道,”玛丽奥说,“但是之后你们想做什么?”

  如果觉得1985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道洛什·久尔吉小说全集1985,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