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岛田庄司作品泪流不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现在回想起来,通子记得当时她心里早已做好了遭人嘲笑的准备。为什么会这么想?既然真的体验了那样的恐惧,为什么还会担心被嘲笑?对方会替自己担心倒是理所当然。不管面对怎样的事,孩子们所采取的行动,大致都会遭到大人们的这种对待。

然而,麻衣子丝毫没有像通子所害怕的那样嘲笑。她只是一味地替通子担心,用尽一切话语来安慰通子。通子为麻衣子的真诚感动不已。遗憾的是,如今通子怎么都回忆不起当时麻衣子具体说些什么了。

看到通子的双手沾满鲜血,麻衣子从怀里掏出纸,小心翼翼地替通子擦拭。她是如此地心痛。看到她那副心疼的模样,早已习惯了母亲的粗野和跋扈的通子感到有些吃惊。麻衣子再次把通子紧紧拥入怀中。过了好一会儿,麻衣子才放开双手,那一瞬,通子瞥到了麻衣子眼眶中噙着的泪花。从这一刻起,通子便对这个谜一般的女人产生了一种更胜于母亲的信任感。

然而随后麻衣子说出的话,不禁让通子怀疑自己的耳朵。对,没错,通子清楚地记起来了。当时她的确说了句令人震惊的话,其他的一切都已忘却,唯有她那句话,通子至今记忆犹新。

3

当时,麻衣子竟然对通子说了句“一起去看看吧”。

这话把通子吓得颤抖起来,并坚决拒绝。因为她已下定决心,再也不去那里了。那个被砍掉脑袋的男人,脖子汩汩地流出鲜血,向自己追来。最后终于被他追上,抱在怀里。即便是在长大成人后的今天,让她到那样的地方去也是不敢想象的。更何况通子当时还是个孩子,就更是如此了。

然而麻衣子非常执拗。她用手帕帮通子擦干净眼泪,笑着说:“今天时间不早了,外面挺黑的,而且马上就要吃晚饭了。我们明天去看看吧,好吗?”

麻衣子说了好几次。她的好奇心很强,虽然通子不大情愿,但还是认识到了这一点。

通子当然不愿意去。但毕竟和麻衣子之间还不太熟,有点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当时她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应该是和父亲一起吃了晚饭,但通子已经全部记不起来了。估计那晚的餐桌也和往常一样枯燥乏味吧。席间,有关之前自己所经历的可怕事件,通子一句都没对父母提起。打那以后,这更成了通子的一种惯常态度。开心也好、伤心也罢,通子只会对麻衣子说,却不会对父母说。面对父母,除了生活中必要的交谈外,通子从不多说一句话。究其原因,大概是母亲的反应总是不温不火,给人感觉嚣张跋扈。对于通子平日的情绪,她根本毫无兴趣。

第二天醒来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脑海中已没有准确的记忆,只记得那天晴空万里,天气很好。或许也正因如此,父亲才会同意患病的麻衣子出门散步的吧。这种事一般都要父亲点头同意,这可能是父母之间达成的协议。

印象中的麻衣子体弱多病,被幽禁在家中,就连出去买些东西也无法随心所欲。通子当时还是个孩子,多亏发生了那样的事,她才知道麻衣子的情况。“啊,好开心,他同意我外出了。”通子记得麻衣子带着自己离开家时,曾经这样说过。

现在回想起来,这句话如同女学生说出的,十分幼稚。但当时通子心里却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对当时的通子而言,麻衣子是个比自己要年长许多的成年人。

事实上,当时的麻衣子也不过是个小姑娘罢了。当年通子六岁,麻衣子应该只有二十岁。通子与麻衣子之间的年龄差,就只有区区十四岁。

走出家门之后又往哪边去了呢?从这里开始,通子的记忆再次出现混乱,没有丝毫真实感。走出家门后究竟是往左还是往右,如今通子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走在盛冈那堆满积雪的冬日街道上,脚下的感觉就像在天堂漫步一样飘忽。也可能是强烈的恐惧令通子产生了这样的幻觉。或许这也是一种逃避方法吧。但因为逃避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路上的风景反而在记忆中化为半透明。是现实?还是梦境?通子完全拿不准。

而且在通子的记忆中没有冷的感觉。这一点让她感觉非常不可思议。也没有疲惫的感觉。记得当时她们俩走了很久,可自己那六岁的双腿却未感觉到丝毫疲惫。所以通子总觉得这段记忆很不真实。

走了好一阵,两人来到一处空地。通子还能回想起那里的景色,而且记得到那里之前她们走过一条很长的坡道,却没有明确的距离感,也记不起花费的时间。麻衣子说“到了”的时候,眼前就是那处给通子留下恐怖回忆的地方了。

话说回来,麻衣子为何会知道是在那个地方呢?这一点也让通子搞不明白。是之前告诉过她吗?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把那地方在哪儿说清楚吗?

记得那是一片白茫茫的原野。如今的通子依旧能依稀记起当时的光景,但这段记忆中并没有铁轨。不知为何,无头男抱住自己时,总记得脚下有一条铁轨穿过。

她和麻衣子两个人就那样呆呆地伫立在那片空旷的荒野中央。记得似乎站了很久,通子放下了悬着的心。周围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半点血迹。通子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

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对了!通子想起来了。之后发生了一件极其恐怖的事。麻衣子蹲下,开始用她那白皙的手指在雪地上挖了起来。后来——

通子全身上下都冒出了鸡皮疙瘩。人头从积雪中露了出来。通子惨叫一声,往后跳开。现实中的通子也忍不住叫出声来,蜷起了身子。

听到孩子的叫声,麻衣子扭头看向通子。令人吃惊的是,她的脸上竟带着一丝笑意,通子感到恐怖不已。她完全无法理解麻衣子心中的想法!阳光在洁白的雪上发生反射,照亮了麻衣子的下巴。一瞬间,她秀美的脸庞看起来如同恶鬼般狰狞。通子想哭,远远地躲开了麻衣子。但她却没有勇气独自一人回家去,只能呆站在原地,一脸哭相。

远远望去,只见麻衣子把人头放到雪地上,从怀里掏出白布,缓缓地把人头包好。不一会儿,通子便看不到人头了。她那熟练的手法,在让通子感到钦佩的同时,也令她感到更加强烈的恐惧和恶心。她的手法太娴熟了。

麻衣子拿起白色的布团向通子走来,脸上依旧带着微笑,仿佛是在嘲笑通子的胆小一般。麻衣子的笑容和平日没有丝毫分别,通子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再次走到她身边。

只是通子不愿再牵着她的手,因为她手里拿着那么恐怖的东西。通子和她保持着一段距离,不管麻衣子怎么催促,也绝不跟上。因为在通子心中,除了有对拿着那种东西依旧行走自如的麻衣子的敬意外,还感到了陌生。

麻衣子径直向家走去。明白了她的想法之后,通子不禁有些心慌。她该不会是想把那东西带回家里去吧?她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过这样的想法应该是在很久以后,在培养起批判精神之后,才在通子心里涌现的吧?也许当时的通子心中根本没有任何想法。区区一个小孩,是没资格对大人所做的事说三道四的。虽然心里有些怕,但她还是默默地跟在麻衣子身后。

穿过家门,庭院里的积雪和外边的差不多厚,麻衣子踏着积雪走上檐廊。她打开玻璃门,向通子招了招手。那一刻,通子心中首次出现了不想从檐廊进屋的想法。磨蹭了好一阵,看到麻衣子拉开洁白的拉门准备回屋,通子才走上了檐廊。

进屋一看,只见麻衣子已把用白布包裹着的可怕东西胡乱地放在了榻榻米上。随后,她打开桌旁的砚盒,拿出折好的白色宣纸放在桌上。她告诉通子她要“抄经”,但当时的通子不可能明白这种字眼的意思,所以估计当时麻衣子用的是“誊抄佛祖的经文”这类更加浅显易懂的词汇。

麻衣子站直身子,从书架顶上从容不迫地拿下一只大金属罐。书架是用木纹细腻的红木打造而成的,装有左右对开的玻璃门。玻璃门内侧蒙着一块有蕾丝边装饰的白布,麻衣子平日很喜欢它。记得后来过了很久,麻衣子才告诉通子,那个书柜里放的全是她最喜欢的书。

麻衣子从书柜顶上拿下来的金属罐很大。但她告诉通子说很轻,让通子拿着,通子用双手捧着它的时候,视线被遮住了大半。罐子的盖子上画着一位金发女子和一艘大型汽船。

“这是美国制造的饼干罐。因为美国是大国,所以连饼干罐都这么大。”

当时麻衣子就是这么解释的。这也是当时的日本人对美国最直接、最朴素的认识。盖子盖得很紧,麻衣子用了很大的劲儿才打开。罐子打开时发出哐当一声,是金属碰撞所特有的声音。罐子里空空如也,内壁散发着金色的光泽。

麻衣子先将写满经文的宣纸铺在罐底,之后才把那个白布团轻轻地放进去。通子好想大声叫她赶紧关上盖子,麻衣子也似乎看穿了她心里的想法,立刻关上了盖子。通子记得自己当时舒了口气。感觉好像只要那团白色的东西从视野中消失,所有的灾祸就会远离自己。

麻衣子闭上眼睛,对着罐子双手合十。不必催促,通子已经学着她的样子合十祈祷。

“祈祷过了,没事了。死者会安息的。”

麻衣子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在唱歌一样,悦耳动听。通子心想,原来她不光脸蛋长得漂亮,声音也这么好听。

“我说,小通。”

麻衣子总喜欢这样叫通子,通子也很喜欢这种优雅的叫法。虽然第一次听她这样叫自己时,通子羞得面红耳赤,但后来就习惯了。父亲和母亲每次都是大叫一声“通子”,听起来就像憋了一肚子火一样。通子很讨厌他们这种粗鲁的叫法。不知为何,母亲给通子的印象是整天牢骚满腹,通子记得自己从未和母亲敞开心扉地交谈过。

“厨房的灶台旁边,不是有把小铲子吗?”麻衣子说道。

之后她让通子把那把铲子拿过来。这件事也被通子的记忆保留了下来,她记得自己立刻照办了。

厨房里阴冷昏暗,虽然放满了东西却不知为何总让人感觉空荡荡的。从这种印象来看,当时通子也不喜欢这里。那时,家里还要烧柴煮饭。那是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年),而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人本来就整天事很多,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母亲德子才牢骚满腹的吧。

回想一下,记忆中麻衣子从未踏进过厨房半步。所以,麻衣子可能是从庭院里看到那把铲子的吧。她让通子去把铲子拿来这件事,现在回想起来,通子似乎能理解她的顾虑了。因为那间空荡荡的厨房一直是母亲德子的领地。母亲是不会准许麻衣子这个新来的外人踏入自己领地的。

自作自受。如果招呼一声,麻衣子肯定会愿意帮忙做些家事,可德子不愿这样,所以她才会整天有干不完的活。还是说因为麻衣子有病在身,德子才没叫她帮忙?厨房可是为全家人做饭的地方啊。

不管怎么说,正因为母亲德子整天忙里忙外,才让通子有了背着她偷偷与麻衣子相处的时间。这件事,也成了令母亲不高兴的原因。

通子很轻松地找到了铲子。这件事不能让母亲知道,通子绕过庭院进入厨房,之后又拿着铲子穿过庭院回到麻衣子身边。

麻衣子在檐廊上等着通子。通子刚过来,她便立刻走进院里,领着通子走到围墙边的柿子树下。她看起来似乎很开心,接过铲子就在柿子树下铲了起来。

最先铲起来的是积雪,倒还比较轻松,等铲到黑色的泥土时,便比较费时间了。挖了大约一个小时,麻衣子终于挖开了一个能够装得下那个美国制饼干罐的坑。

麻衣子让通子从房间里把罐子拿来。但通子没去,她很害怕。无奈之下,麻衣子只得自己回房,把罐子拿了出来。

她把罐子放进坑里,先盖上一层黑土,把土踩实,之后再在上面盖了一层雪。她弄得很仔细,最后又在上面撒了一层干净的雪,这样根本就看不出下边埋着那么恐怖的东西。

麻衣子再次双手合十,对通子说:“要保密哦。”

通子当然不会有任何异议。

4

柿子树下的秘密,最令人担心的就是积雪消融的时候。到了春天,庭院里的积雪逐渐变薄,每次看到露出的黑色泥土时,通子便会担心不已,跑到柿子树下去看看。但积雪很厚,等到完全融化时已将泥土弄得一片泥泞。通子也渐渐开始怀疑,在这泥泞湿滑的黑色泥土下,真的埋藏着那可怕的东西吗?毕竟还是小孩嘛。

积雪完全消融的时候,通子开始上学了。虽然之前她也在凌空幼儿园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每天都得去上学这种事,对孩子而言还是一件大事,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通子的注意力全被紧张的学校生活占去,无暇考虑柿子树下的秘密。每天学校里发生的事都要比那个秘密更加新鲜、更加刺激。

通子在学校里交到了一些朋友,其中有几个时常会到家里来玩。和他们在一起玩耍是如此地开心,通子渐渐不再去想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事物了。孩子虽小,却同样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名为“同学”的社交圈子。不知不觉间,庭院里的秘密逐渐被通子所淡忘。而在经历了二年级暑假发生的那件大事之后,每一天都被绝望笼罩的通子又从另一种意义上忘掉了庭院里的秘密。

不可思议的是,小学毕业之后,通子才逐渐形成系统的记忆。后来再回忆当年的事时,通子总会觉得念小学之前的生活恍若隔世。那些年都见过些什么人,到哪位亲戚家里串过门,又有哪位大叔曾抱过自己,这一切全都消逝不见。估计小时候曾有相关记忆,但记事之后,就算亲戚告诉她当年发生过什么,她本人也丝毫回忆不起来了。念小学前和念小学后,人类的记忆会出现一场彻底的转变,甚至会让人感觉好像连人格都发生了变化一样。还是说,这种事只在自己身上发生?

总之,对通子而言,能够清晰回忆起来的童年时代,就只有念小学后的那段时间。而在那之前的回忆,就像被塞进了黑匣子里一样,无法随心所欲地进行窥探。除了去找当年曾与自己有来往的大人询问,或依靠心理疗法窥伺深层心理之外,应该没有其他办法了。

不,等等。通子突然想到一种可怕的可能性。或许事情的分水岭并非在小学。搞不好其实是在那只金属罐被埋在柿子树下的时候——

对,或许事情就是如此。当时自己的记忆的确出现了明显的偏差。首先,最近就连那棵柿子树下埋藏着可怕事物这件事本身,都被深埋到记忆的泥土之下,完全无法回想起来。也就是说,包括曾在柿子树下埋过东西这件事在内,之前做过的事全都从自己的记忆中遗失了。

位于盛冈老家的那块地方肯定有些什么,那东西对自己而言非常重要。打那以后,自己的人生就变得不对劲儿起来。小学二年级的暑假,自己犯下的那桩大错,或许也与柿子树下埋的东西有关。虽然通子无意推卸责任,但总感觉那件事并非完全是自己的过失。

不,这么说或许有些不负责任。毕竟当时因为自己的任性,使得一位朋友身亡,所以不能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话。但总感觉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在影响着这件事,而自己也正是在这股力量的控制之下才活到今日的。说得浅显些,就是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作祟。

尽管在盛冈度过的童年是个灰暗的时代,但幸好有大半时间有麻衣子的陪伴。麻衣子的存在对自己是多么大的拯救,已经不是言辞可以表达的了。

麻衣子确实是个不可思议的女人。孩提时代自不必说,成年后再回想起来,依旧觉得她这个人从头到脚全都是谜。当时她是怎么来到盛冈老家的?她从哪里来,是谁带来的,为什么要来?只记得当时她二十岁左右,容貌美艳。住在周围的人时常胡乱找些借口到家里来,就是为了看看麻衣子。她对丹后国[日本古代区划中的一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京都府北部。]的民间传说和宫泽贤治[宫泽贤治(Miyazawa Kenji,1896—1933),日本昭和时代早期的诗人、童话作家、农业指导家、教育家及作词家。童话代表作有《银河铁道之夜》。]的童话知之甚详。可她的真实身份和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即便在长大以后,通子仍旧无法揭开麻衣子那厚重的神秘面纱。自己渐渐成长到与麻衣子相同的年龄,麻衣子在通子心中却始终是个难解的谜。

长大后的通子无论如何都想查明麻衣子的身份和来历。通子不想对这样一个曾经影响过自己人格形成的人一无所知,也不想永远在她面前只是个孩子。然而,想要搞清楚这一点,就必须借助现役警察的调查能力,自己去四处察访实在太困难。事情十分棘手。

查明一切前因后果也是件极为恐怖的事,因为这样做必定会使自己遭遇不幸。其原因就在于,不管是父母还是麻衣子,似乎从不关注世间的人和事,整天都以自己为中心,并严守所有秘密。所以在三十岁之前,通子没有勇气去碰这件事。如今已届不惑,她才终于弄清了其中大半的秘密。虽然也曾受过不小的打击,但她早已学会如何去面对真相,这使得她更加怀念麻衣子。

与麻衣子一起生活时的点点滴滴,是唯一会令通子对盛冈那段灰暗童年产生怀念之情的动因。尽管如此,通子隐隐觉得迟早会有一天,那部分也同样会转化为恐怖的回忆,被自己深锁在心里。

自己念小学之前——确切说来应该是昭和三十三年(一九五八年)——麻衣子从东京来到盛冈。家里来了个美人,通子十分开心。而且这个美人似乎比家里的任何人都更加亲近通子,两人几乎无话不谈。虽然从年龄上来看,当时的麻衣子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她却也有着孩子气的一面。独自一人时便会闷闷不乐,一旦看到通子,又会喜笑颜开,拉着通子说个不停。

每次回想起她,通子都会联想起一首名为《找到了童年的秋天》[ 《找到了童年的秋天》(ちいさい秋みつけた),由中田喜直作曲、佐藤八郎作词的日本童谣,是一首回忆美好童年时代的歌曲。]①的童谣。这首歌时常会让通子想起麻衣子在家时孤零零的模样。

念小学的通子开朗活泼,跟个疯丫头似的。一年级时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直到二年级的夏天,发生那件事为止。现在回想起来,通子依旧觉得那件事是上天对当时那个忘乎所以的自己的一种惩罚。

住在附近的孩子总是争先恐后地来既宽敞,又有许多有趣的东西的通子家玩。通子因此得意起来,整天对小伙伴们指手画脚的。踢罐子、捉鬼、踢石头、捉迷藏,不管哪种游戏,通子家的庭院都是最适合的场所。她家的庭院宽敞得仿佛一座私家公园,尤其是捉迷藏,没有其他地方比通子家更合适了。而且她家还有可以自由进出的仓库和地窖。虽然通子对这个家里的某些地方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但只要和小伙伴们在一起,这些事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每次玩得兴致正高时,只要往檐廊的玻璃门那里一瞥,都能看到麻衣子的身影。天气暖和时她会打开玻璃门,而到了冷风萧瑟的时候,天生病弱的她便会关上玻璃门。麻衣子总是正坐在门后,满脸微笑地看着院子里玩得正欢的孩子们。

每到院子里的地上铺满红彤彤的落叶的秋天,通子就会邀请一些女孩子,尤其是性格比较文静的女孩子到家里来。这是因为通子不想让粗野的男孩踩踏庭院里的落叶。说来虽然有些过分,但通子确实曾经驱赶过一些一直跟着她走到家门口的男孩子。

那几个与通子关系比较好的女孩会坐在庭院里的大石头上,捡起满地的红叶,再把它们用线穿到一起。每当通子抬头望向檐廊,都会看到麻衣子坐在那里,看着通子。

檐廊上能晒到太阳。所以在天晴的日子,尤其是午后,麻衣子会到檐廊上坐一会儿。

家里腾出来给麻衣子住的屋子是朝北的,而且窗户上镶的是毛玻璃。檐廊上的倒是透明玻璃。她总是憋在屋里,几乎不随意在家里走动。通子的母亲——当然了,这只是通子单方面的想法——从没和麻衣子敞开心扉地交谈过。麻衣子似乎也没和通子的父亲私下交谈过。

或许是因为身体弱的缘故,麻衣子像被幽禁在家中,终日不离开家门一步。如果换做自己,肯定会觉得很无聊吧。说起来,二十出头其实也和小孩没多大差别。有时候看到通子和女孩子们一起玩耍,麻衣子也会忍不住穿上木屐走进院子,随便找个借口,参与到她们的游戏中。然而,每次玩耍都是很短暂的,一旦看到母亲的身影出现在庭院外,她就会慌慌张张地跑回檐廊。麻衣子很在意母亲,这让通子感到十分不解。为何她会如此在意自己的母亲呢——

当然了,有关麻衣子的疑问还不光只有这一点。父母从未告诉过通子,麻衣子究竟是干什么的。看她平日既不帮忙做家务,也不出门上班,就只是战战兢兢地在家里待着。从母亲的语调中,只能推测出她的身世比较凄惨。

有一点毫无疑问,麻衣子当时必定有病在身。不光母亲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还因为除了坐在檐廊上的时间以外,她几乎整天都躺在床上,偶尔还能听到她痛苦的咳嗽声。母亲还总提醒通子不要去接近她,说她患有结核病。母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毫不客气,听起来似乎还带有一丝怨气。通子每次听到都会大吃一惊,有种受到伤害的感觉。与麻衣子优雅的语调相比,母亲那粗鄙的言辞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对通子而言,麻衣子是个既有人情味又让人感觉愉快的人。这么好的人,何必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呢?何况她还有病在身,难道就不能多体谅她一些吗?

不管怎么说,因为这种状态,她遭到了家里人,至少是母亲投来的恶意目光。麻衣子如同家里的累赘一样,自由也遭到了无情的剥夺。对她而言,透过玻璃门看到的庭院,就是她的整个世界。

她是如此地美,只那么往檐廊上一坐,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安详感。通子幼小的心灵,感觉唯有麻衣子待在家里,整个家才会充满阳光。因此,她离去的那一刻,通子只觉得这偌大的家突然变得寒碜乏味,如同一间用朽木搭成的窝棚一样。

是谁,是谁,是谁找到了

童年的,童年的秋天

蒙住眼,捉迷藏

竖起耳,听鸟鸣声

找到了,找到了

那童年的秋天

朝北的房间,阴暗的窗户

空洞的眼神,融化的牛奶

秋天的风钻进狭窄窗户缝

找到了,找到了

那童年的秋天[上文提到的日本童谣《找到了童年的春天》中的一段歌词。]

由纪子长大一些,能够记住电视和书上的各种歌谣以后,通子偶然在一本儿歌画册里与这首童谣再次相会。一瞬间,早已忘却的麻衣子那寂寥的笑容和盛冈那个阴森的家,全都重新在通子的脑海里复苏了。

  如果觉得泪流不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岛田庄司小说全集泪流不止出云传说7/8杀人事件被诅咒的木乃伊北方夕鹤Y之构造UFO大道,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