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阿菩作品唐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耶律安抟道:“兵势险诈!张迈、杨易尤其是狡猾,他们做出来的事情,什么样都是有可能的。但料来张迈不至于会蠢到同时发重兵攻击关中和漠北。”

当初张迈议东征的时候,甘陇就已经有了反对的声音,如果张迈当时说要同时进军漠北,只怕举国都会哗然!

漠北的征途,素来为汉家畏途,不是漠北有多少天险强军,而是因为漠北实在太穷,攻占的收益不大,而成本实在太高。

这片延绵万里的蛮荒之地不像中原一样有标志性的名城大都,攻下了就成了。漠北千百部族,若得召集会席卷南下劫掠中原,但中原军队如果占据优势北上讨伐,这些游牧部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哄然流散,化整为零地躲入大漠与草原深处,汉家军队怎么去找他们?就算有百万大军,也没法占据漠北所有的绿洲河谷啊,若是找不到他们,要么就得退回中原,要么就是占据某处战略要地。

可一旦汉家的大军驻扎下来,由于贫瘠的漠北根本无法支持一支完全脱产的军队,而要从中原转运粮食的话,光是后勤问题就足以将中原王朝的财政掏空。漠北诸族却可以伺机待动,一等中原军队有隙马上便能趁机反击。

汉家军队之所以视大漠地区为畏途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穿鞋的怕光脚的。

在漠北,汉家军队可以百战百胜,却承担不起一起战败,而胡族却不怕多次战败——只要他们不被歼灭,战败之后躲起来,回头一个召集,又能成军。

历史上汉家平定漠北者,就算是最强盛的汉朝与唐朝,也只有在武功最强盛的时期才算做到。天策政权内部的大部分人,就算那些拥有一统宇内的野心者,也都认为天策军必须先下中原,然后再图漠南,最后再对付漠北,这个思路,就连耶律德光也认为必定如此。

契丹决策层的所有人,都不认为此时的张迈拥有攻占漠北的能力。

这时耶律安抟也道:“北庭究竟是否空虚难以预料,但若说天策军想要攻占漠北那绝无可能。现在这支军队,他们的目的很可能与我们是一样的。”

“你是说…”

“作势强攻,以分甘陇之危。”耶律安抟道:“他们出小金山数百里,忽然冒出来作出进攻镇州的态势,为的却是要我们以为他们要全面进攻漠北。这个消息一旦传到河套,我军在那边的主力必定军心浮动。就算皇帝陛下心中认定张迈肯定吃不下整个漠北,但随军的漠北诸族精锐听到消息却一定思念亲族、士气受损。”

耶律阮哼了一声,他可没伟大到希望耶律德光得胜,虽然倾向于相信耶律安抟的判断,却道:“那此事…应该如何回禀后方?”

耶律安抟道:“唐军的虚实我们还没摸明白,若是夸大其词也是不妥,将来还可能会落人口实。不如据实回报,是否向陛下回禀,该怎么向皇帝陛下回禀,都由详稳做主。同时我们仍然稳步向西,试着与东进的唐军打一仗,唐军是龙是蛇,一打就知道了。”

天策唐军在张迈西征归来一战之后,渐渐有意识地淡化“天策”的称呼,自李从珂败亡之后,就连外界也渐渐接受天策军为“唐军”的说法了。

耶律阮听从了耶律安抟的建议,便一边向西进军,一边将遇到唐军的事情回禀后方。

如果说,这次契丹西征的大军是整个契丹军力系统的偏师,那么耶律阮便只是这支偏师的偏师,这次契丹西征的大军主力尚在数百里之外,原本契丹人也没料到唐军会主动出击,更没想到双方会这么快就遭遇上,所以主力和前部尚未会合。

在这一点上唐军那边的情况也是类似的,石拔的背后也还有大军正在继续东行。在未建立铁路运兵站之前的冷兵器时代,大部队的前锋与后勤之间通常拉得很远,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上千里之大。像五胡乱华时期前秦号称百万大军,但前军已在淝水接战时,最后的部队才开离关中。

耶律阮的消息一日二百里,两日后到达西征详稳——耶律察割的军中,耶律察割听到消息之后召军中智囊耶律敌猎、猛将罨撒葛商议。

罨撒葛欢喜笑道:“来得正好,也不用去小金山了,现在刚好杀他一场!最好永康王先别动手,留几个唐儿给我们才好。”

耶律敌猎却道:“漠北不是现在的唐军可以吃得下的,就算杨易的鹰扬军其实没去南方,他亲自领兵来打漠北,我们也不怕。但眼下却有一件事情,比对付西面的唐军更麻烦。”

罨撒葛道:“什么麻烦事?”

耶律敌猎道:“那就是怎么向陛下回禀。陛下命令详稳西征,一来是分张迈的军势,二来是窥伺北庭的虚实,三来也是以攻为守,好保漠北无恙。其实我们都不怕唐军进入漠北,他们若真进来,来十万人叫他们饿死十万人,来二十万就叫他们冻死二十万!但就眼下来说,却要堤防这是唐军的诡计。”

耶律察割道:“你是担心这个军情报到南面,会影响南征大军的士气。”

“那是自然的。”耶律敌猎道:“不但影响士气,甚至会影响帝心!中原的胜败,是屋子外面的胜败。这漠北却是我大契丹的后院。后院如果起火,皇帝陛下在南方也无法安心用兵的。而且这次随征的人马里头,漠北诸族也是劲旅,这些人会打仗却没什么脑袋,他们如果听说唐军居然出兵漠北一定要担心亲族。谣言一旦传播开来,陛下再怎么解释说漠北不会有事也没用了。到时候向南方传递这个消息的详稳就要承担这个过错了。这次永康王派人来传话,口气模棱两可,我料他也是不想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把这个担子推给了详稳。”

“永康王也会用心思了啊。”耶律察割叹息着,说道:“以张迈狡猾的个性,的确很有可能会派一支偏师佯攻漠北。若我真上了他的当,那岂非让诸族笑话!这个消息便暂且按住吧。但这一支入境的唐军也不能轻易放过!传令,让永康王好好修理他们一番,最好灭了他们,然后持了首级,去小金山喝关扬威!”

耶律敌烈道:“永康王这次颇有建功立业之心,我想不等详稳传令他多半已经动手了。但敢来偷袭漠北的部队,人数未必很多,只怕却还是精锐,这场仗我们反而要提醒永康王得小心。”

几乎与此同时,得到“权副都尉”身份的拔野也见到了柴荣,与拔野一起到来的还有石拔的命令——他已经决心要攻打这支部队。

本来孤儿军九府和长矛阵六府拉开的距离颇远,石拔既然打算正面用兵,便接连两日行军,要使大军汇聚。

孤儿军九府人人好战,恨不得马上厮杀。在九府都尉里头,柴荣是唯一一个头脑比较冷静的人,论武勇柴荣在九府都尉中其实并不算很出色,但这份沉着镇定,却是这个年龄的少年将领中所罕见。

他与拔野、石章鱼、陈风笑等人商议战况,石章鱼陈风笑都说不用想那么多,等石都督命令一下就开打。石拔并非孤儿军的训练者,但他战功赫赫,又是少年成名,孤儿军九千少年至少有九成都视他为偶像,服他的指挥。

柴荣却道:“敌军虚实未明,必须先探知对方的兵力再说。”

这时更前面的第一府、第二府已经和契丹有了一点小规模的接触战,双方各派斥候、探子,从彼此的军队活动范围来推测彼此兵力。

柴荣便传令下去,让手下辅助第一府、第二府,以或许对方情报为主要任务。

石拔抵达以后,唐军方面的总兵力达到一十六府,那边耶律阮则拥兵一万八千人,就人数来说方方彼此相当。至于战力则彼此都是一头雾水。

安守智盘算着敌我军情,却也不敢大意——因为他对孤儿军的战力仍然没有把握。尽管孤儿军在演习的时候表现出色,但演习和实战永远是两码事!

那边耶律阮已经打出了旗号,石拔却还没竖大旗,他召集了十六府都尉,笑道:“知道我为什么不竖大旗么?”

几个年轻的都尉同时问道:“为什么?”

石拔笑道:“我怕竖起了旗号,就将对面的契丹吓跑了!”

诸将一听哈哈大笑。

这次聚议后,石拔便定下了与契丹会战的决议。

柴荣回到军中再与诸将商议,诸将都摩拳擦掌,准备厮杀。拔野忽然道:“石都督的意思,怕是要取胜杀敌吧。咱们要打,对方可未必要打。彼此都是骑兵,跑得都快,如果一方不准备厮杀,就在这几千里地跑来跑去,靠拉锯就能拖上几个月。”

拔野说得不错,这一带地势开阔,间有山漠,唯一缺乏的就是值得双方争夺的战略重点。而且现在又不是缺水时期,不需要去抢占水源,对双方来说,接触一下对手,可战则战,不可战则后退,彼此要追上对方进行歼灭都不容易。不打狠仗,想要灭敌便难。

柴荣问:“你有什么好主意。”

拔野道:“如果我们兵力虚弱,想要吓退对方,那当然是虚张声势。但现在既然想要打一场狠的,最好就表现得虚弱,引诱对方来攻击。”

柴荣点头道:“这就是兵法里头的‘强而示之弱’!”

拔野不管这些文绉绉的文言兵法,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柴荣又问:“那你认为该怎么示弱?”

拔野道:“你若信得过我,就放我走,我去给契丹送点假消息。”

柴荣沉吟着,终于颔首道:“好,我带你去见石都督。”

两人连夜来见石拔,除了第一府、第二府的都尉之外,其它六府都尉都正在大帐之中,听石拔和安守智就第一府,第二府返回的探子回报军情,柴荣待两府探子说完,这才插进来,先说了自己所探知的情况,再提拔野的建策,安守智对拔野并不信任,石拔盯着拔野一会,问道:“若我放你去见耶律阮,你怎么让他轻视我军?”

拔野道:“不用说假话,只要我泄露一些真消息,再隐藏一些真情报,就行了。”

石拔问道:“你要隐藏哪些真情报?”

拔野道:“要隐藏的,就是大军的统帅是石都督你。如果对方知道统帅是石都督,只怕就不敢强攻硬战了。”

这个奉承恰到好处,石拔也很受用,哈的一笑,又问道:“那么你又打算泄露那些真消息呢?”

拔野指着柴荣道:“石都督你这次带来的将兵,太过年轻——这一条就够了。”

石拔听得笑眯眯的,道:“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眼前看来孤儿军最大的缺陷,就是太年轻,实战经验不足,且没有赫赫战功,则无论演习时如何出色,也会被敌人所轻蔑。

拔野又道:“当然,最好不止我一个人去说。这次在我被围困之前,应该有不少从东面来的商人,怕也被都督控制了吧。这些人里头,有一些本来就是契丹派遣混在商队里的细作,若将我们需要泄露的一些军情泄露给他们,再将这些人也放一两个回去,契丹那边就会知道我军的‘虚实’了。”

安守智盯着拔野,眼神中仍然带着否定的意思,心道:“且不说这样老套的诈术能否成功,就说你这个人,也未必值得信任。焉知你出了我军之后,会否倒打一耙?”

其他各府都尉也有反对之色,石拔却问柴荣道:“你觉得怎么样?”

柴荣道:“我相信拔野。而且他如果成功,多半能促使契丹与我决战。就算他欺骗了我们,将我们卖了。凭他所知道的事情,也不见得能损得了我军这次行动的根本。更重要的…”

他停了一停,石拔道:“更重要的是什么?”

柴荣看了拔野一眼,若无其事地道:“更重要的是,如果拔野真的敢背弃我们,那他就要付出三百颗脑袋的代价——包括他自己的!”

石拔哈哈大笑,道:“对,就是这个理!”指着拔野道:“好小子,我虽不甚信任你,却信任小柴荣。去吧,这次的事情若办成了,便算你的功劳!”

拔野躬身领命,石拔又道:“临走之前,可有什么话要说么?”拔野道:“只有一句话要问石都督。”

石拔道:“说!”

拔野道:“契丹的来势可不小,都督你真有把握打赢这场仗?”

安守智一听,喝道:“放肆!”

石拔非但没有见怪拔野,反而睨了帐内众少年都尉一眼,道:“若是我带了多年的部队在这里,只要有二三千人就能横扫耶律阮全军,但靠着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们,鬼知道成不成!”

听了这话,连柴荣都忍不住胸口火气一冲,其他各府都尉更是个个愤怒难当,第四府都尉踏出一步,大声道:“都督!这话太瞧不起人!若得正面决战而不胜,我易鸮愿受军法处置!”

其它五个都尉也都站出来,齐声道:“我等亦愿立军令状!”

石拔冷冷道:“立什么军令状,当在说变文么。你们到底是猛龙还是泥鳅,等打过这场仗我就知道了。”

只一句话,将诸府都尉堵得胸口如塞,个个恨不得契丹现在就开到,他们好上马厮杀!

第208章 局外之局

耶律阮看着帐外匍匐着的拔野,旁边耶律安抟在一边,将拔野的来历小声对耶律阮说知。

拔野辞了唐军之后,一路东遁,直迎契丹大军,声称自己有机密大事要禀报,契丹前锋将他层层上递,来到了耶律安抟这一层,耶律安抟智快谋深,这一路来将漠北沿途各部都记在心里,双牙刀狼部在漠北不算很大,却也不算很小,而且又不是普通部族,因此耶律安抟颇为留心,拔野一说来历他马上记起,叫来了原双牙刀狼部的部众暗中认出了拔野。

耶律安抟随即提审了拔野,拔野半推半就,一点点地吐露了西面唐军的来势,耶律安抟早知道西面来了一支军队,只是尚未弄清楚虚实,拔野所带来的消息,有一部分的确是耶律阮所需要的。

“双牙刀狼部?”耶律阮冷冷道:“为何之前并未来归?”

耶律安抟也冷笑道:“之前双牙刀狼部的部众称,彼之族长尚带着三百精锐在外,如今他却孤身来投。他自称是在西面遇到唐军,照我看来未必如此。他之前多半是不愿意部众被征,所以向西遁去,没想到却遇上了天策唐军,反而被天策唐军所征,这一点他虽不肯承认,我却也猜到了。他走投无路之下,这才转而来投靠我军。”

耶律阮并不将拔野这样的小人物放在心上,也没说什么处置的话来,只是道:“既如此,你觉得他带来的消息,有几分可信?”

耶律安抟道:“这小子带来的消息十分杂乱,但有两条,我觉得颇为可信。第一是唐军军队的数量,第二是唐军军队的年纪。他说唐军人数近万,却大多年轻气盛,这一点,颇为可信。”

“哦?”

耶律安抟道:“如今天策与我契丹正在进行倾国之战,我预估着,天策在北庭这边,来的不可能是主力,就算有精锐人马,也是起到骚扰作用,正与我军的策略相近。真正精锐的老兵强将,必要用在主战场,偏师骚扰,用新兵就够了。而且以新兵扰边,第一,无需动用原本的精锐宿将和老于战场的雄兵,第二也能起到练兵之用,第三,新兵锋锐敢拼杀,说不定也能建立奇功。”

耶律阮道:“你是说,这支兵马不强?”

“是否强大还看不出来。”耶律安抟道:“但经验多半不丰富,所以行军并不算十分严谨,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泄露机密。只是从已经交锋的情况看来,这支军队的装备并不算差。”

耶律阮道:“若是如此,你认为应当如何应对?”

耶律安抟道:“敌人若是强大则走避,若是弱小则围歼,这是我契丹百年间屡试不爽的用兵法诀。对方若是老兵老将,我们或要暂避其锋芒,若真是年轻气盛之辈,一个埋伏就能将他们全坑了。但是这个双牙刀狼首领带来的消息,我们却还要斟酌。得再加派人手,打探消息。”

耶律阮哈哈而笑,又过两日,果然西面又有人逃来,这次逃来的却是几个商人,其中有一个是镇州方面派遣混在商人中的细作,意图越过小金山打探北庭消息的,不料却在这里遇上。他脱困之后东走契丹,遇到大军之后连忙表明身份,见到了耶律安抟。

耶律安抟从他们这里得到的消息与拔野只是少有出入,大致上并无大误,又打听到了唐军这一次的领军人物姓安,叫安守智。

耶律阮道:“安守智?没听说过。”

耶律安抟道:“安是天策唐军中的大姓,仅次于郭杨。军中有不少宿将,只是没郭家、杨家那么有名。这个安守智,多半是那安守敬的兄弟。”

耶律阮道:“看来果然只是一支偏师。若能在此一举歼灭这支人马,或者追亡逐北,或者乘胜西迫,大可凭借此胜利,一举压倒小金山!”

耶律安抟却道:“王爷,那双牙刀狼部带来的消息,的确已经从我军派出去的细作验证了。但这次我却觉得,我们派出去冒充商人的细作,消息来得太过及时了。”

“哦?”

耶律安抟道:“那个拔野来投,身上已有可疑。跟着又有原本被对方扣住的商人来投,却带来了更多的消息。两边验证之下,消息已经显得真了,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却叫人觉得这个消息来得蹊跷。两军对垒之际,被抓住的商人要想从对面脱逃,机会实在不大。就算真有这个机会,他们脱逃的时机、带来的消息也未免巧合了一些。”

耶律阮道:“那你是说,这是唐军故意放出来的消息?”

“正是有这个可能!”耶律安抟道:“就算唐军并不知道商人之中有我们的细作在,但他们有可能只是想通过商人来散布他们想要我们知道的消息。”

“那他们放出这样的消息,为的又是什么?”

耶律安抟沉吟着,道:“对方示弱,为的必是引我军出战。既要引我军出战,则唐军或许不愿在此拉锯。”

“你既然有这样的疑虑,”耶律阮道:“那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耶律安抟沉思半晌,道:“对方既有心引我作战,那我们便不该落入对方的圈套。我们且谨慎以守吧。”

耶律阮却道:“我的想法,却与你不同。”

“王爷的想法是…”

“应战!”耶律阮斩钉截铁道:“对方拥有万骑,如果是鹰扬军这样的真正劲旅,你认为他们还会这样犹豫、这样故布迷局么?”

“不会。”耶律安抟道。

“当然不会!”耶律阮冷冷道:“若我有皮室万人,早已能纵横天下,何须如此畏缩?现在他们的表现,若真的是局,也只是泄露了对方信心不足,信心之不足,便源于战力上还没有绝对优势。对方既然设局,却叫你们看出了破绽,可见对方的智谋纵然有一些也不算多——武勇既然缺乏自信,智谋又被我们看出破绽,这一战,我们何必怕他!迎战!”

耶律安抟又问如何处置拔野,耶律阮道:“听说这人骁勇善战,往来这一段路程的人都怕他。且将他扣住,若他所卖消息是真,回头自有封赏,甚至许他回归本部。若他所卖消息是假,我自然有办法拿捏他。”

契丹既得了天策唐军的若干情报,行军便快了许多,继续向西面逼来。

唐军前锋诸都尉见契丹入中计都甚是高兴,双方仿佛有默契一般,彼此越靠越近。到了一个被本地人叫做翰达拉河谷的地方附近,这里周围都是山峰碎石地,但翰达拉河从西北淌下,冲出了一片河谷,此时河水最深处及马之膝,河谷四周虽有山峰环绕,但地形较为复杂,河谷周遭共有七八处缺口,乃是一个生地。耶律阮下令大军进驻在此,随河取水,就草牧羊。

同时八十里外,双方先锋已经发生了激烈的接触战。在这一轮的接触战中,契丹果然发现唐军兵将几乎个个年轻。但这些唐兵装备优良,马力又足,厮杀起来漠北强者也难占上风。渐渐的,唐军前锋逼到了翰达拉河谷西南。

耶律安抟道:“到现在为止,消息并无走误。”

耶律阮道:“消息若是无误,这个河谷就是这一支唐军的败军之地!”

耶律安抟道:“如果到目前为止都还只是唐军设下的诡计呢。”

耶律阮冷笑道:“那么,这里就是唐军的葬身之地!”

一百里外,石拔和安守智听着诸军的回报,安守智十分敏锐,他曾经在堪舆营呆过,对有这一带的地形都记在了心里,石拔虽然是主帅,但迄今为止整支军队的指挥都是安守智在进行。

安守智眼看契丹一步步地踏入自己所布置的陷阱,颇为兴奋。

一直以来他在后方的时间较多,虽然各种战斗协助得多了,对历来各战役战斗也研究得十分透彻,真的作为一军军师在外指挥战斗,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兴奋之情难免。

他闻说契丹进了翰达拉河谷,便传下命令,要第一府、第二府引兵邀战,然后诈败,引出契丹主力,退到第七、第八、第九府埋伏的地方,前二府一旦退到埋伏地点,后三府便点燃狼烟为号,同时杀出。

同时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四府埋伏在翰达拉河谷之外,在后三府点燃狼烟时,从山峰破口突入河谷,烧敌人粮草,断敌人后路,一旦契丹战败,后续大军——六个府的长矛阵便全线掩杀过来。

这是一个安守智算来算去,均觉没有破绽的计划,但石拔却没了往日的那种闻战则喜的冲动,听着契丹走入翰达拉河谷,忽然道:“契丹人,可能看破我们的计谋了。”

安守智反而一愕,道:“看破了我们的计谋?那他们还敢来?”

“我不知道为什么。”石拔道:“但我感觉,自从拔野去了之后,他们一步步的,就好像都在配合着我们行军似的。”

安守智道:“或许正是因为对方进了我们的圈套。”

“可以这样解释,只是太顺利了。”石拔是一员猛将,却并不以智将闻名,他事前盘算、布局,均非其所擅长,但他打过的仗不晓得有多少,那两个小小的鼻孔,对战场上的风就像狼能闻到血腥一样,竟有一种预知危险的能力。

他对安守智说道:“漠北一些有勇无谋的小部族,或许会这样容易入圈套。但有皮室军的将领,不像会是这样的用兵风格。”

他在地图上,敲了敲那个翰达拉河谷:“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决战之地。”

安守智问:“为什么?”

石拔却说不出来,只是道:“应该是这样吧。”

安守智见石拔的判断来得全无理由,并未被说服,却还是道:“都督乃是主帅,若是都督有疑虑,那么这次的行动便中止吧。”

石拔道:“儿郎们少年迅猛,就该用他们的这个力气,现在他们都兴冲冲的,如果现在还没见到危机就撤销原来的行动决议,只怕他们的士气会受打击,少了他们这股冲劲,若那个耶律阮也有一点本事的话,那我们岂非要在这里和他形成拉锯战?”

其实石拔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或者说,石拔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安守智不明白,石拔更倾向于统领一支大军,直接杀奔战场,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石拔自身能发挥出最强的战力,连带着他麾下的士兵也都能变得更强。

但如果是那种阵势严谨、兵力分布依据天时地利人和而排布的复杂阵势,石拔指挥起来就觉得很勉强了。过去这段时间安守智才是这支军队真正的指挥,而要石拔临阵修改这种排布,他也觉得吃力。

“那么…”安守智准备妥协的样子。

“仍然出发!”石拔说,他决定还是不去打乱安守智的步伐,而是要将原本安守智略显复杂的排布变得简单些,毕竟,简单才是石拔的风格:“这一批少年,还不习惯太过复杂的战事,放弃原先多方分进合击的策略,让他们并于一处,齐进齐退。只能期望他们一路向前,创造奇迹。”

安守智道:“若是这样,万一契丹并未看破我们的计谋,那翰达拉河谷一战,我们就算能够取胜,也无法歼敌。”

石拔道:“这一仗,且先取胜再说。”

若是换了另外一个智将,见主将没提出任何有利证据就忽然战前变阵,定要抗议,安守智却是做惯了后勤,做后勤的人是将协调作为天职,因此他虽然不信石拔的判断,却还是接受了。

当下唐军仍然由第一、第二府邀战,第三府与第四府并作一处,第五府与第六府并作一处,埋伏在两个地点,准备从两个地方突入河谷,包抄契丹后方。

柴荣接到命令,要他放弃原先的进攻路线而与第四府合击一处,不免颇为奇怪。

翰达拉河谷之外,第一府和第二府两千骑兵便向契丹发出挑衅性攻击。

耶律阮听说唐军派出精兵约两千骑兵前来挑衅,叫来拔野,问耶律安抟道:“他双牙刀狼部,归入我军的共有多少人?”

耶律安抟道:“当初共有两千人左右归附,去掉残弱,约一千五百人入伍。”

耶律阮道:“把一千五百人全部给他。”对拔野道:“你不是恨唐军吞了你的三百精锐么?我就给你兵马让你去报仇。你敢去么?”

拔野的心脏跳得厉害,这一路来耶律阮都将他软禁,他也万没想到在临阵时耶律阮会交给他兵权!只是现在忽然给了兵权可不是好事——那定然是要自己去当马前卒。但当此时刻,他知道自己只要稍有犹豫马上就会大祸临头!眼皮也不眨一下,跪下道:“王爷若能成全小人,小人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耶律阮道:“如今唐人有二千人在河谷外邀战,你若敢去应战,我就表你为先锋。许你率领旧部,打开双牙刀狼旗号,去杀唐军。”

拔野脸上表现得又是欢喜,又是担忧,道:“王爷容禀,小人能跟随王爷,自然愿意卖命,只是那唐军颇为强劲,若是以一千五敌两千,小人恐怕不敌。”

耶律阮道:“只是令你为先锋,哪里就真的要你独自去拼命,我会另派敌烈孤鹜部、乌古鹿角部,共三千人马,为你左右两翼。四千五百人去打两千人,若这都害怕,漠北男儿还能与中原争雄么!”

拔野大喜道:“若是这样,小人一定奋勇作战,争个头功!”

耶律阮哈哈大笑,道:“若是争得头功,回头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

当即传令:“去应战吧!”

拔野出去之后,耶律安抟笑道:“王爷好计策!这一来便可试出这小子的真伪了。只是万一他果然是假装投降,临阵倒戈的话,却也麻烦。”

耶律阮哈哈笑道:“临阵倒戈?如果他是带着那一千五百人来投,我还有些担心他倒戈,但那一千多人虽然是他的老部下,经过我们的混编,和他已经有隔,他骤然领命出战,一旦临时倒戈,他那些部下一定会产生混乱。那时节,一百皮室足以突入乱军之中取他首级了。”

  如果觉得唐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阿菩小说全集陆海巨宦东海屠唐骑大清首富边戎山海经密码桐宫之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