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阿菩作品唐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路上三当家道:“这下杀了皮室军,可将契丹得罪得惨了,不如且先往北边躲一躲吧。过了风头再说。”

拔野道;“先往西,再往北!”

三当家道:“要不我们就去小金山。看这阵势,契丹是要大举进攻天策了。只要我们将消息卖给天策,他们一定容我们入境,说不定还会有赏赐。”

拔野心道:“若我孤身一人,去小金山领赏也是一条路子。但我手下有三百人,以天策那严明的法令,哪里容得有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在境内横行?契丹一来,我已经丢了两千部众,若去了小金山,那我就连这三百人也别想保住!”

因道:“天策和契丹如今胜负未明,谁知道未来局面会怎么样?我们还是先坐山观虎斗,等他们两家杀个明白,我们再决定去向。还是先向西,走到小金山外二百里,再往北。去八葛海(今吉尔吉斯湖)那里躲躲。”

三百余骑匆匆向西,走了三百余里,看看已经进入小金山三百里范围,拔野忽然觉得周围气氛不对。他们自知杀了契丹皮室,这祸闯得不小,又知道小金山以东三百里是近乎真空的地带,并没有什么强大的部族、势力足以威胁到他们,所以这一趟跑得太过迅疾,没有进入一个地区之前先派兵马踩踏。

及拔野发现有些不对头,已觉周围形势不对。

这时三当家也觉得有些不妥了,道:“大当家,林后、山间、石头后面,似乎都有人马影子!”

拔野咬牙道:“迟了,我们只怕已经进了布袋口了!”

三当家道:“那怎么办?”

拔野冷笑道:“就算有人埋伏又怎么样!这里的地势又不是死地,要困住我们这三百骑,除非有三千精锐来!”

契丹就在后面,若是精锐骑兵,随时会从后面掩来,拔野不敢向西,便向北走,走不出里许,横地里冲出一支兵马来,约莫三百人模样,个个骑马,冲出后挡在了西北面路口,三百人中二百人跳下马来,五十人持盾上前,三十人持长矛,二十人持短矛,长矛从盾牌缝隙穿出,那盾牌墙就像透出了三十根长刺,另外二十根短矛则卫护于左右,又有一百人各自持刀为第二层,而没下马的一百骑则立在第三层随时准备冲击。

阳光斜斜照下,映得盾牌、长刀都发光发亮,显然都是精良的武器,而比这精良武器更可怕的是对方的训练程度——这个在拔野看来颇为复杂的阵势,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当拔野发现对方时双方距离约莫百步上下,等到阵势完成双方竟然只缩短了五十步的距离!

一想到在快马奔驰五十步距离的极短时间内便结成这样的阵势,这会是什么样的军队!不但拔野,双牙刀狼营的人全部都明白对面这伙人不好惹!

“退!”

拔野甚有决断,一觉得自己惹不起马上后退,战马来势太快,又缓冲出了十余步,这才后骑变前骑,慢慢退走。

拔野心道:“北面走不了,先往南面迂回。最近真是霉透了,老家被契丹收了,在这里怎么又遇到了这样的人马!”

向南走出八九里,却见有两处缓坡,要从缓坡中间的缺口越过时,忽然缓坡后面又横出了一百多骑兵来,同时缓坡之上人影约绰,出现了一百多张强弓外加数十硬弩,强弓硬弩并不瞄准距离尚远的拔野等人,却将弓箭瞄向缓坡缺口以北的二十步外——很明显,一旦拔野进入这个区域,缓坡之上马上弓弩齐发,经过这一轮剑雨的压制与伤害之后是否还能冲破那百余骑兵的屏障,可就极难说了!

更何况,在那百余骑兵的背后,还有没有埋伏呢?

只刹那间的犹豫后,拔野又决定退走,然而北面去不得了,南面去不得了,却往哪里?

“回去,回去!”拔野说。

三当家上来问:“往哪里?”

拔野看看西面,隐隐见到有沙尘的样子,抚额道:“这次真是见鬼了!东有契丹,西有天策!一个要征我当兵,另外一个又在这里围堵我。难道他们两家是约好了来为难我拔野的么?我们双牙刀狼营真有这么大的面子!”

他和小金山的驻军打过仗,对方军队虽然没亮出旗号,但拔野也从对方的武器、阵势中猜到多半是天策军。既然对方设了这样一个布袋,料想西面的人马只会更多,说不定便是大军所在!因此不敢向西,决定向东返回。

三当家一听道:“大当家,东面有契丹!”

拔野没好气地道:“契丹是大军,应该没那么快!只要逃出这个布袋口,我们仍然有机会溜走!”

三百余骑向东退走了十余里,看看到了刚才发现有异的地方,却见东面的大路已经被五百余骑占定。那五百余骑无论装备还是人数都远胜拔野,而且拔野一路奔波,马匹已经开始疲累,对方占定这里后却以逸待劳。这一仗还没打,三当家等就已经倒吸了一口凉气。

同时他们还发现,西南、西北方向刚才占据南北两个路口的军马也正在向这边逼来,很显然布袋口正在收紧。

三百余骑兵不自觉地放慢了速度,三当家愁眉苦脸道:“东南西北都有人马,大当家,我们…我们怎么办?”

对阵走出一员年轻将领,看样子还不上二十岁,戴着银鳞头盔,骑着一匹混血汗血宝马,手按横刀刀柄,出阵遥指着拔野道:“哪里来的部族,停蹄,下马,我不会难为你们的!”连用汉语、契丹和回纥三种言语说了一遍。

拔野心道:“冲过去,还是不冲过去?看这阵势,就算能冲过去,我剩下的人马也不满百骑。”便用汉语喝道:“你们是谁!在这里拦着我们做什么!”

那年轻将领微微一笑,道:“我们是大唐巡边部队,你们是什么部族?你会说唐言啊,很好,很好。不知道是什么部族,放心下马吧,我们不会为难你们的。”

这几句话对于几乎要走投无路的人来说深具蛊惑力,拔野却不准备束手就缚,哼了一声说:“大唐的巡边部队?这里离小金山将近三百里,什么时候也成了大唐的地方了?”

那年轻将领一听这两句对答,就知道对方不是会轻易入瓮之辈,他这次的任务却不是要取胜——这对他来说并不难,而是要将进入视线范围的所有人全部截住,以保证西面行动的隐秘性——这对他来说就有一定难度了。因此若有可能,他是打算用武力威慑的手段来逼迫对方就范,而不是真的开打。

这时也不接拔野的话,只再问一句:“你们到底是什么部族!你是首领么?叫什么名字!”

这句话一问出来,已经显得颇为严厉,却也符合漠北法则。漠北是个丛林世界,部族之间彼此可能有恩仇、有血缘,也有领地争执,或者是同属于一个大的部落,或者是有间接的亲缘,因此狭路相逢时通常要亮出部落名号,以免误伤。

拔野一时踌躇,那少年将领又逼上一步,道:“再不表明身份,我可要当你们是匪患平灭了!”

拔野低声对手下道:“准备散走!二十人一队,横旮领汇聚!我给你们断后!”这化整为零的逃法,乃是他面对强敌时保存最后实力的最后手段。

三当家等低声领命后,拔野却嘻嘻笑道:“这里天不收、地不管,本来就是匪患的地盘嘛。倒是你们,大唐的骄子们,来这里干什么呢。”他说几个字就前进几步,看看时机一到,忽然喝道:“走!”

三百余骑猛地一起嘶鸣狂冲,一批向东南——那里是灌木丛,一批向东北——那里是碎石地,灌木丛和碎石地都不利于马匹奔驰,但唐军五百余骑不能将偌大的地方占得滴水不漏,只能堵在正东,要想去追赶他们,就得分兵,一旦分兵,双牙刀狼营的人就有可能逃走!

拔野则率领七十余骑向正东逼来,要看对面的年轻将领如何应对。

忽然东南、东北马匹嘶鸣,那里竟然也有埋伏!

一些绊马索出现在了低矮灌木丛中,一些钩镰枪则闪现在碎石地中,往这两个地方冲去的马贼纷纷中招,有的落马,有的勒缰,拔野暗叫一声:“不好!”

那年轻将领挥了挥手,这才分别有一百五十骑向东南、东北驰去,准备接收战果,但这批马贼如此狡猾,年轻将领已经预感到可能无法将对方全部截住,忍不住轻叹了一口气。

拔野这边更觉得悲催,知道这一仗过后,能逃出生天的人只怕不会超过两成,就算能逃出去,以后自己是否还能号令得了双牙刀狼营的残余部下便更加难说了,只怕自己苦苦拉起来的这个团伙将从此烟消云散了。但到了这个地步,哪里还有后退的余地?一拔刀怒道:“冲过去!”

那年轻将领眼看无法善了也深感可惜,后面的二百骑兵不等他下令已经以骑兵阵上前——这二百骑兵以五十为一列,分作四层前进,秩序井然,显然经过颇为严格的训练。

双方离得近了,拔野发现对面逼来的骑兵竟然都十分年轻,差不多和自己一样大,三当家忽然叫了一句:“哎哟,那将军好面熟!啊!他是张荣!大当家的,他是张荣!”

拔野一阵愕然,果然发现对面那人就是曾经的伙伴——后来在天山北麓击掌分离了的张荣。

拔野脑子转得极快,自知这一仗打下去自己讨不了好,眼看柴荣这时分明已成了一方将领,大叫:“张荣,还记得拔野么!”

眼前这个张荣,其实就是柴荣。当初柴荣化名为张荣,后来与郭威相认,改回名字叫郭荣,后来郭威续弦生子,因思念亡妻柴氏,恐柴家无后,便又让养子改回原姓,兜了一圈,柴荣自此才叫柴荣。

柴荣也是一愣,心想谁知道我曾用过的名字啊,随即想到拔野二字,马上喝令:“真是拔野?下令你的人后退!”

双方各自约束手下后退,拔野这边已经损失了不少马匹,他又上前来,叫道:“真是张荣吗?”

柴荣上前,道:“是我!”看得仔细了,喜道:“拔野,真的是你!”

拔野也有些唏嘘,道:“你做将军了。”

柴荣哈哈笑道:“还不算将军,现在是都尉。你也做马贼了,只是没想到今天却让我遇到了你。”

当初柴荣和拔野同属少年俘虏营,不过柴荣是来改造他们的军官,而拔野则是来改造他们的对象,后来双方各有际遇——拔野这边以从少年俘虏营中带出来的少年做班底,发展出双牙刀狼营来,独霸一方,柴荣则在天山北麓接受杨易的严格训练,成为了都尉,麾下一个府的士兵,也是以当初从少年俘虏营中带出来的人作为主干,比如石章鱼、庚新、陈风笑等等。

这时双方相认后,拔野和柴荣的部下也都认出了对方,各自生出感慨来。

拔野看看柴荣一身的装束行头,手中横刀是百炼精钢,胯下坐骑是自己千金求不得的汗血宝马(虽然是混血的),忍不住哼了一声,道:“今天却让你看了我笑话了。”

柴荣笑道:“当初我们有约定,若唐军打了败仗,我还没死就去投奔你。若我做了将军,你还没死就来投奔我。现在我虽然还够不上我大唐军衔中的将军,却也是一府将领了。幸好刚才没将你打死,不如你就投了我吧,若你不肯在我手下屈就,我就帮你再行引荐,只要你能立功,将来定得重用!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拔野指着柴荣身后道:“你说要引荐我,为什么你的手下还在动!”

原来柴荣虽然上前和拔野说话,他的部下却还是堵住东面路口,并未放松。同时后面又有士兵逼来。

柴荣叫来石章鱼,道:“去跟第四府的人说,让他们且停一停。”

石章鱼领命去了,拔野道:“第四府?”

柴荣道:“就是在南面、北面堵你们的人。也是我的同袍。我老实对你说,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叫你们一个也逃不出去!你就算逃过了我这一防,在东面还有第一府。拔野兄弟,这次我不能放你走了。你们都是我的旧相识、老兄弟,不要让我难做了!”

拔野脸色有些难看,问道:“你怎么会来这里?为什么要布下这么严密的罗网?”

柴荣道:“事关军机,我没法答你,但我应允你们,只要你们放下武器,绝对不会坑害你们。我的话,你信不信得过?”

三当家这时也走近了,一听忙说:“副队正的话,我们当然信得过。”副队正正是柴荣当年的军衔,当初柴荣答应放走他们,事后果然一诺千金,有了当年的影响,柴荣此时对双牙刀狼营来说信誉便十分之重。

拔野却道:“我自然信得过你,但放下武器,却是不行!我只能答应你,我绝对不会泄露你们的事情。我的话,你信不信得过?”

柴荣眉头皱了起来,道:“我自然也信得过你,但军令所限,我没法答应你。”

拔野何等机灵,忽然来一句:“张荣,你们要对漠北用兵,对吧!”

柴荣脸色一沉,他尽量控制自己的神情,但毕竟年轻,不能做到将心事完全隐藏,神色还是有些不自然。

拔野道:“这样吧,你帮我想个办法,只要保住我的部众,我愿意听你安排。”

柴荣道:“你若是商队,我可以保你平安去到小金山以西。可你是马贼,我怎么能容你入境!除非你解除武器,从此当良民吧。”

拔野道:“我跟你不谈交易,只论信义。但看来你并不能做主,这样吧,我有个关于契丹军队的消息可以卖给你的上司,你去问问你的上司肯不肯跟我交易!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在你们的监视下驻扎。但要我解除武器——不行!”

柴荣有些动容:“契丹的消息?”

拔野道:“我以昔年少年俘虏营走出来后死剩下的几十颗项上人头向你保证,我有你们很需要的情报!但是,我也希望你能给我引荐一个能够做主的人!”

柴荣看着拔野,好一会,才道:“好,我相信你!我带你去见石将军!”

拔野一愣:“石将军?不是慕容旸?”

柴荣笑道:“当然不是。”

拔野估摸着,道:“姓石的?那是谁啊。可别告诉我是那个横扫千军的铁兽石拔!”

柴荣的神情再一次扭捏了起来,拔野骇然道:“天!不会真是他吧!”

第207章 各方算计

柴荣虽然只是一个都尉,只算是勉强进入唐军的中层,但他在山北唐军中拥有较为特殊的位置。

首先他本人训练过少年俘虏营,在轮台战役中立过奇功,虽然都尉的位置在唐军之中并不算很高,但他的功勋与表现在同龄人里头却是光芒四射,只凭着他的功劳、表现与年龄,就足以让他进入到唐军高层的视野,让他成为军方重点观察与培养的对象。

更何况,柴荣还是郭威的养子。轮台一战奠定了郭威在天策唐军之中的声望,北庭大胜之后,郭威与石拔、慕容春华、马继荣同时晋升为上将军,成为仅次于郭洛杨易这两位大将军的高级将领,已有资格与闻最核心的战略决策。柴荣作为郭威的养子,在信任度上自然也就胜过了其它人。还在北庭接受训练时,他便已经是能够直接见到杨易的少数人之一。

这次针对漠北的攻势,他也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中层将领之一。

拔野在柴荣的安排下,骑上快马,由庚新护送迅速赶往后方。

唐军的触角在最近一段时间忽然伸到了小金山以东三百里,而且拔野更发现这个触角还在不断东延,一路西行,拔野注意到唐军并非固列阵势,而是向东行军。他马上就意识到柴荣应该是作为最前沿的探路先锋。

在柴荣以及他所说的“第四府”西面,又有三层兵马,每一层都有三个府左右,这支军队便一共是九个府。拔野又注意到,自己沿途所见的士兵个个都年轻得非常明显,年纪都是和自己差不多,在精力弥漫中不自觉地展现出强烈的冲劲来。

他不知道,这九个府的兵力,正是唐军高层所称的“孤儿军”,全部是集结了过去几年在各场大战中丧失了家人的孤儿,不分敌我地在天山北麓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由杨易亲自主抓,乃是近年唐军内部的新生力量之一。

这支孤儿军武器配备是复合的,而马匹配备则是一人三马——包括两匹战马与一匹负重马,机动力非常强。在训练中展现出了不弱的战力,在演习中比之鹰扬军中间也不逊色了,但这支军队仍然有一个令人担心的重大缺点——他们尽管曾领了任务在天山南北剿杀马贼与叛乱,但毕竟尚未经受过真正惨烈的战争,因此对于他们能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杨易对此尚有保留。

越过了这三层兵马以后,便有一座大帐低调地坐落在一处山谷之中,山谷的周围若隐若现地布列了十几处驻兵处,拔野根据直觉判断,这十几处驻兵点应该不超过万人。

他的估摸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一批兵力便是孤儿军的靠山军力,一共六个府的兵力,以带马步战兵为主,是用经过轮台一战洗礼的民兵,再加上部分新收牧民、新收番众训练而成,而以安西老兵作为各府、营、队、火的主干,这支军队以长矛步战为主要特征,每三人配备两马,号为“长矛阵”。军队的大部分人马都经历过大战,其平均年龄约三十上下,就锐气而言不如孤儿军,就经验来说却是远胜。

拔野在山谷之外还尚能游目,但一进山谷,忽然感受到一股空前未有的压力!

山谷之内除了那座大帐之外,就都只是一些小帐篷,驻扎的人马不多,大概只有几百人的样子,但这几百人个个都能给拔野以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单兵压力,拔野从所未见!就算是前两天见到的那三个皮室,以及以前曾交手过的小金山驻军,和山谷中这几百人比起来似乎都远所不及!

庚新一路将拔野送到这里,才由山谷中一个校尉指引进入大帐,庚新先进去参见,过了好一会,才出来接引拔野。

大帐之内没人伺候,只站着两个卫士,坐着两个将领,正面那人身材不高,未穿铠甲,但肌肉虬结有如一块块的石头,只是小肚子颇见隆起,微微有些发福,但眼睛一扫过来,仍然能令人感到仿佛被一头猛虎盯着!

庚新已经行礼下去:“都督!双牙刀狼部族酋长拔野到。”

拔野一听大吃一惊,心道:“难道真的是石拔!”

唐军这些年军政体制变化颇大,原本只有郭洛、杨易两个都督,随着统治疆域的扩大,执掌北庭的杨易、执掌河中的郭洛分别晋为大都督,而在比河中、北庭次一等的重要军事区域则设都督以总管军队,拔野消息灵通,知道在大西北在杨易之下,称都督可没有几个,再联系之前柴荣说那人姓石,都督而且姓石的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有横扫千军之称的铁兽石拔!

他所料不错,眼前这人正是石拔,他经由密令被张迈从碎叶征调到此,为了避免碎叶河流域的动荡,碎叶的大军基本未动,石拔这次只带了五百亲卫空降,而这五百亲卫亦是整个天策唐军最强的战力之一,以同样数量而言,也唯有皮室、龙骧、鹰扬中的佼佼者才能与之并肩。这也是拔野会感受到那么大压力的缘故。

这时的石拔已经不是当年的小石头了,随着阅历的增加,双眉已略见沧桑感,其实他的年纪也不大,但一个鏖战数十场、斩敌以百计的人,身上所带的已不是那种散发出来的杀气,而是杀气沉淀下去后不怒自威的震慑力了。

面对着他,拔野亦不敢不低头。

“你就是拔野么?”石拔看着拔野,笑道:“我听小柴荣说过你们的事情,不错不错,少年人就该像你们这样。不过小柴荣选的路是对的,你选的路却错了。现在这个时代,做马贼没前途。”他和郭威不但是同袍,而且是好友,因此对柴荣多看顾了几分,否则凭着柴荣的身份地位,他的故事尚未有资格入得石拔的耳朵。

拔野有些奇怪,心想你不问军情,怎么却来关心我们的往事?但不知为何,听了这几句话心里却不自觉地与石拔拉近了一点距离,觉得这个驾驭数万人、统摄数千里的唐军大将并非高不可攀。

但拔野仍然简单地回应了一句道:“人各有志。”

石拔哈哈又是一笑,便不再谈论这个话题,开门见山道:“听小柴荣说你有契丹的军情要卖给我,却不知道是什么军情。”

拔野道:“我与柴荣相见的地方,再往东三百里,便有契丹大军,而且大军之中,有皮室!”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叫石拔旁边一个中年将领有些动容,道:“皮室?你确定?”

这个中年将领叫安守智,乃是安守敬的堂弟,一直以来并不以战场征伐闻名,主要是在后方负责训练、后勤、情报处理以及参谋划策,孤儿军以及长矛阵,他也是主要的负责人之一。这次石拔空降,安守智便被派来做石拔的参谋。

拔野道:“我确定,而且我还俘虏了一个皮室。”当下便不再隐瞒,将自己的老巢如何被契丹征调、自己如何遇到皮室之事说了,安守智听说他还俘虏了一个皮室,马上问道:“那俘虏何在?”

拔野早有准备,道:“带来了,就在山谷外边。”

安守智与一个卫兵耳语几句,那卫兵马上领命去了。

若放在以前,石拔听说有仗打一定大感兴奋,这时却没什么反应,只是问安守智道:“永康王?那是谁?契丹中的猛将么?”

论武力石拔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对敌国的人物掌故却并不熟悉。

安守智道:“永康王,就是耶律阮。”三言两语将耶律阮的来历解释了个清楚。

石拔一听笑道:“这么说来,那不就是赞华活佛的儿子?”

拔野不知道赞华活佛是谁,听安守智道:“是。”脑筋一转,心道:“难道这个什么赞华活佛,就是契丹的人皇王耶律倍?怎么他成了什么活佛!”

石拔又笑道:“若是这样,那这次他们岂非可以父子团聚?”

安守智看了拔野一眼,道:“两国相争,就算是父子之亲,面对面也是要相杀的。”

石拔哈哈笑道:“什么两国相争,元帅说了,咱们这次来漠北,是来弘扬佛法,不是来两国相争。最好活佛的佛法能叫那耶律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就省了很多事情了。哈哈,哈哈…”

拔野越听越觉得迷糊,自来关于石拔的传闻,不是嗜血铁兽,就是横扫千军,但这次他忽然率领大军前来,竟然说什么弘扬佛法,却叫人太也摸不着脑袋了。

安守智不肯再拔野面前泄露太多机密,便不接口,只问道:“契丹方面,人马有多少,你可探得什么消息?”

拔野道:“据被我俘虏的那契丹皮室说,有十万大军。”

石拔一听嗤之以鼻,安守智也道:“不可能。那只是虚语。且不说为了南方的事情,漠北精锐被大批抽调南下,就算是还留下的人里头有这么多人马,以耶律阮的身份也绝不可能调动这么多人——耶律德光也不会放心将这样大的人马交给他。”

拔野虽然伶俐,但涉及到国家政略方面的事情,就没法插嘴了。

石拔问安守智道:“你看这次这个耶律阮忽然跑到这里,为的是什么。”

安守智道:“有两个可能,第一是耶律德光要他来送死,借我们的手,趁机铲除耶律倍一脉。第二是耶律德光真的准备对轮台进行攻击,以分甘秦战势。当然,如果耶律阮是未奉命行事,那就是另外的可能了。”

石拔又问:“按你说他们大概有多少人。”

安守智道:“耶律阮手中就算有皮室军,应该也不会很多,能有四五千人到顶了,多半还没那么多。但他承乃父遗绪,契丹近族有不少和他亲近,因此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契丹近族可以调动,或许可以逼近万人。但耶律德光对他这一脉十分猜忌,应该也会加以限制,当也在几千人上下。”

所谓的契丹近族,就是和契丹关系较近的回纥、奚族等族,这些近族由于与契丹齐心,又能得到较好的武器配备,战斗力十分可观,其精锐未必就比皮室军逊色,甚至皮室军的兵员来源本来就有一部分出自契丹近族。

安守智继续道:“至于耶律阮沿途所征之杂族,数量则可能在万人以上。但这些人也只有数量,不足为虑。”

“那也不能这么说。”石拔道:“人多起来,还是很麻烦的。尤其前面九个府的那些小子们,其实我还是有些担心的。但耶律阮既然来了,不管他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一仗还是要打他一打的。”

安守智看看拔野,欲言又止,石拔知道他担心泄露军情,笑了笑,对拔野道:“你真的不愿意投效我军。我可告诉你,现在投效我军,可有大大的好处,说不定过了今年,封侯拜将都有可能了。”

拔野可不大肯信,心道:“我临阵来投,最多只能去做阵前卒。”他不肯做炮灰,便跪下道:“拔野山野牧民,只愿意逐水草而居,不愿当官。请石都督成全。”

石拔道:“你的脾气够硬够臭,却算对我胃口,再看在你给我带来了敌军情报,若在平时我也成全你了。但现在你已经误入我军,知了我许多机密,我却不能就这么放了你。因此这一场仗,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都得协助作战。但我可以答应你,不会叫你去做阵前卒,只是派了你去柴荣处,受他节制。待我搞定了耶律阮,那时再划个二三百里水草给你,许你自成一族,算是我大唐辖下。这个条件,你觉得如何?”

拔野这时已知道柴荣就是张荣,心道:“若归柴荣节制,他想来不会让我们去送死。”便躬身道:“愿意!”

石拔挥手道:“那就下去,到前线听令吧。”

拔野出去后,安守智才道:“这人刚来,只怕…”石拔道:“这么细的事情,咱们就不要理会了,让柴荣处理吧。嘿,本来还想着能否让前锋挺进到乌山,这才亮出旗号,现在看来是没指望了,只能在这里打他一场。”

安守智又道:“现在就打?要不要等大石将军的人跟上再说?我们现在手头只有一十六府兵力,只怕有些不足。”

石拔冷笑道:“我石拔有万人在手,还怕谁来!虽然我手下带的不是老部下,是一群新丁,但区区一个耶律阮,我还不放在眼里。再说双方相距已经不过三百里,我们能察觉到他们,他们难道还会完全被我们蒙在鼓里?这一仗非打不可了,只是比我们预计的有所提前罢了。哼,本来想着会遇到耶律察割,谁知道先撞上了这个什么耶律阮。”

安守智道:“若这样,那我可要先快马通知大石将军和李枢密,让他们有个准备。”

石拔哈哈笑道:“不止,还要派个人去通知赞华活佛…等等,就将那个皮室俘虏送去,他不是自称是耶律阮的亲卫么,如果真是耶律阮的亲卫,说不定会认得耶律阮的老子。哈哈。就这么办!”

四百里外,耶律阮也已经发现前面动势有异。

这次耶律德光南侵,他一早便从韩延徽那里得到消息,打探到天策军在甘陇有大规模的调兵行动,韩延徽综合种种情报,判断张迈此次东征,只怕连北庭的精锐都调了过来。

“若鹰扬军东调,则北庭必定空虚!”

契丹和天策一样,拥有多面作战的能力,当然这多面作战必须得非主次。如当初张迈西征,中原和契丹乃是足以与天策政权抗衡的实力,张迈便无法两头同时打仗,而这次耶律德光虽然大举南侵,对付的是同一个天策政权,则耶律德光便还有余力派出一支偏师去试探北庭的虚实。

他下令,让妹夫萧翰为西北招讨使,镇守契丹在漠北的统治中心——镇州,又命耶律察割为西征详稳,耶律阮西征都监,统兵西征北庭。契丹方面的战略规划,是北庭如果防守严密,则这一轮试探性攻击便起到分天策甘陇军势的作用,但若北庭果然如韩延徽的细作系统回报上来的情况一样兵力空虚,则这试探便变为真正的奇袭,大军可席卷而西,横扫北庭,破轮台,然后威胁龟兹、焉耆,斩断甘陇与安西的干连。

耶律阮领命之后,自请为先锋,他手下拥有皮室军两千多人,近族战力四千多人,沿途又征集诸族诸部,共杂得诸族骑兵逾万人。

征集双牙刀狼一部时出的小意外,丢失了几名皮室,对于耶律阮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并未影响他进军的进度,然而他派出去的斥候却在小金山以东四百里就探知有异!似乎天策唐军在这个地区也有军事行动一般!

耶律阮的副将耶律安抟是契丹族内有名的人物,其父迭里跟随耶律阿保机南征北战,漠北阻卜之战、套南党项之战、东胡渤海之战,全部都有耶律迭里的背影,在契丹影响不小,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称制,要立耶律德光为皇帝,耶律迭里拥护耶律倍据理力争,被述律平下狱杀死。

要知耶律倍毕竟是嫡长子,在国中根深蒂固,述律平也没可能真将所有可能亲耶律倍的人都斩尽杀绝。耶律德光看重耶律迭里背后的力量,对他的儿子耶律安抟善加安抚,耶律安抟表面并无异志,但暗中却与耶律阮走得甚近,他们父子一脉,都是拥护耶律倍一系的。

这次耶律安抟本是归耶律察割麾下,耶律阮自请为先锋,耶律安抟便趁机自请为耶律阮的副将,沿途出谋划策,行三千里便收得七十余大小部族,使耶律阮实力大增。

但耶律安抟却还是暗示耶律阮,单凭这点力量要想撼动耶律德光和述律平的根基,最好还是以此为基础,取得对北庭方面的战功,扩大在漠北以及归附的回纥族中的影响力,徐徐以图大事。

这次耶律阮向小金山方向用兵,正如石拔对乌山方向用兵,都带着几分袭击的企图,然而没想到离小金山还有几百里,就已经遇到彼此的大军了。

耶律阮得到情报之后沉吟道:“韩延徽怎么办事的!不是说北庭必定空虚么!怎么天策却敢派人出小金山?”

漠北东西数千里,广袤得契丹人并不太害怕唐军会趁机进袭,但若按照韩延徽的情报,则此时杨易在轮台自保尚且不暇,怎么还有可能派兵出境?

  如果觉得唐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阿菩小说全集陆海巨宦东海屠唐骑大清首富边戎山海经密码桐宫之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