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吴蔚作品宋江山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此时,陈家峪口的潘美一军一直按兵不动,观望等待。王□派人登上托逻台(今山西朔县西南山上)了望,见不到任何动静,认为辽军已经败走,为了追击辽军争功,立即率先领兵离开了陈家峪口。潘美见王□离开,也以“不能制止”为借口,率军沿着灰河(今山西朔县恢河)西南后撤。行到二十里时,潘美得知杨业失利的消息,不但不出兵援救,反而迅速逃跑。

  杨业率众浴血奋战,且战且行,从白天一直战到黄昏,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陈家峪口。按照杨业事先的计划,倘若宋军事先伏兵在此,以逸待劳,必然能挽回败局。不料陈家峪口静悄悄地没有任何动静,杨业“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这哭声,饱含了一个忠臣被国家抛弃的最后绝望。

  此时,杨业麾下还有一百余人,他知道辽追兵目标在他,不忍这些人同死,便对他们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与我同死无益,不若逃出去奏告皇帝。”但他平时治军严明,善待士卒,总是与将士同甘共苦,深受拥戴,如今面临生死关头,没有一人肯离去。这其中就有岳州刺史贺怀浦,即首谋北伐的雄州知州贺令图的父亲,宋太祖孝惠皇后的兄长。

  于是杨业奋力再战,身被数十创,犹手刃数十敌,终于为流矢所中坠马,马亦被射中受重伤,终于被辽将萧挞凛俘虏。杨业之子杨延玉(戏曲小说中杨七郎杨延嗣的原型)、淄州刺史王贵(当时已经七十三岁)、岳州刺史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杨业见于史书的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一句“奸臣所迫”,道尽了心中的愤恨与不甘。

  曾经战无不胜的“杨无敌”最终成为阶下囚,心情之凄苦悲凉可想而知,最终在被押赴辽国途中,杨业绝食三天而死。耶律色珍砍下了他的脑袋,献给辽主报功。“天下闻其(杨业)死,皆为之愤叹”。最直接的效应便是:云、应、寰朔州将吏闻杨业战死后,无一例外地弃城南逃。因为在他们看来,“杨无敌”一旦死去,宋朝再无强将能抵挡契丹的铁骑,事实也确实如此。

  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

  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

  ——宋·刘敞《杨无敌庙》

  从杨业之死中可以看出北宋朝廷对北方降将始终有猜忌之心,而北宋初年的所谓开国名将大多名过其实,才干、胸襟都不过尔尔,曹彬如此,潘美也是如此。曾有不少人为潘美辩护,认为不救援杨业的责任在监军王□而不是他。事实上,就在杨业死后不久,关键时刻背约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的事再一次发生在潘美身上。

  当时辽军自胡谷入代州城下,声势浩大,宋将卢汉赞生性怯懦,主张固守,知州张齐贤则主张出战。当时潘美大军刚好驻扎在并州,张齐贤派使者向潘美求救,约定内外夹击辽军,潘美当场满口答应。但使者在回来的路上被辽军抓获,张齐贤一直没有得到消息。潘美随即又觉得风险太多,再派人去告诉张齐贤,说不打算如约。然而张齐贤聪明绝顶,意识到自己的使者已经被辽军捕获后,认为辽军只知道潘美要来,却不知道潘美不来,刚好可以以计退敌。于是,张齐贤连夜发兵二百,到代州西南三十里处,专门负责晃动旗帜,点燃火把,以装做是潘美方面的救兵。又发步卒二千人埋伏在土镫砦,好掩击辽军归路。布置已定,张齐贤亲率厢军二千人直捣辽营,辽军见西南火光冲天,旗帜摇动,怀疑是潘美大军赶到,担心腹背受敌,当即北撤。刚到土镫砦,宋军伏兵四起,辽军大败,辽国舅详稳挞烈哥也在乱军中被杀。此战宋军虽然得胜,但全靠张齐贤指挥若定,若不是他随机应变,杨业的悲剧说不定要再一次在代州上演。

  当然,因为杨业名气极大,宋太宗赵光义还是特意下诏悼念:

  “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於沙漠,劲果□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举徽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

  诏书写得倒是慷慨悲壮。只是,如此“诚坚金石,气激风云”的优秀将领,皇帝真的完全信任过他吗?从杨业为宋守边疆的第一天,到兵败身死,一直为副,从来就没有担任过真正的主帅,这只是偶然的巧合么?显然不是。

  赵光义还象征性地对间接造成杨业之死的罪魁祸首进行了追究: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但他是功勋重臣,又是皇亲国戚(潘美第八女嫁给了宋太宗第三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所以次年又复旧官;外戚刘文裕配隶登州(今山东蓬莱),但“岁余,上(赵光义)知业之陷由王□,召文裕还,俄起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杨业之死的主要责任被推给了监军王□,配隶金州(今陕西安康),后死于召还途中。

  最有讽刺意义的是,倒是辽人懂得尊重真正的英雄和对手,在密云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以祀奠杨业。在杨业死后近一百年时,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奉使辽朝,出古北口(今北京怀柔东北),作《过杨无敌庙》诗: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蹉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北宋苏颂《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云: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遗俗奉遗祠。

  杨业的事迹代表“先民之志节,立国之精神”,因而他本人成为宋、辽两国敬仰的英雄。

  杨业死后,杨业之子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因避讳宋真宗在上天书事件中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而改名)子承父业,常年在前线任职。他骁勇善战,爱兵如子,俸禄全部用来犒劳士兵,冲锋时必定身先士卒,论功时则把功劳让给部下,所以将士均愿意为他效死力。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几年,辽人对他非常敬畏,称他为杨六郎。这杨六郎的意思并非因为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而是辽人敬佩杨延昭的神勇,以南斗六星比拟杨延昭。南斗六星是星宿神,即二十八宿之斗宿,北方玄武之第一宿。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后来也成为抗辽名将,曾在范仲淹帐下带兵,并跟随狄青南征。为了收复失地,他曾向皇上献出阵图及进取幽、燕的策略,但壮志未酬,抱病而死。

  后世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杨家将》很早即在民间流传,据欧阳修《杨琪墓志》所记录,早在杨家将第三代杨文广还在世的时候,他的祖父杨继业和父亲杨延昭“智勇号称无敌”的故事,便已经是“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些故事并非完全真实,但它反映了广大人民对杨家将的怀念和颂扬。

  《杨家将》中,杨令公的妻子佘太君也是个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其实,杨业妻子为折氏,折氏人称太君,大概因为“折”与“佘”发音近似,遂误传为“佘太君”。折氏为党项府州(今陕西府谷)人,著名的府州折氏成员。府州地处河东路前沿,府州折氏则统治着麟府地区((大约包括今陕西神木、府谷两县),名义上是宋朝的地方官,受宋朝廷任免,实质上是一个独立自治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为宋抗夏防辽,屡立战功,名载史册。杨业妻折氏性警敏,善骑射,平时经常教习侍女武艺,曾参与战斗,“用兵克敌,如蕲夫人(指宋朝名将韩世忠妻梁红玉,韩世忠以军功封蕲王)之亲援桴鼓然”。根据乾隆年间刊印的《保德州志》记载:折太君生有六子,州北河神庙乃四将军延昭,号六郎。传说中杨门女将也都代夫从征,上阵杀敌,实际上,史书中记载的只有杨业孙媳杨文广妻慕容氏,保德州慕塔村人,骁勇善战。

  西路军失败后,中路军力孤难支,也一再惨败。至此,宋三路大军在先期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全部失败,所取州县复失,收复燕蓟故地终成泡影。这一年是太宗雍熙三年,所以又称“雍熙北伐”。

  在这场战事中,最为幼稚可笑的人物便是之前首谋北伐的雄州知州贺令图。耶律休格南下时,先派人诈降,贺令图轻而无谋,贪功心切,竟然信以为真,亲自率领数十骑到辽营。耶律休格骂道:“你好经度边事,今天来送死吧!”于是将其送往幽州问斩,时年三十九岁。

  杨业之死也标志着一个主动进取时代的结束。在雍熙北伐中,失去的不仅仅是杨业等将士的生命,还有宋朝君臣收复幽云诸州的信心,从此,宋朝再也无力、也没有信心发动对辽国的进攻了,改取守势,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岐沟之蹶,终宋不振”。此后,宋朝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辽兵则占着燕云十六州的有利地形,不断南侵,“自飞狐以东,重关複岭,塞垣巨险,皆为契丹所有,幽蓟以南平壤千里,无名山大川之阻,鬲汉共之,此所以失地利而困中国也”。

  既然燕云十六州收复无望,中原又无险可守,赵光义不得不采纳了户部郎中张洎的“来则备御,去则勿追”的建议,在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的西北,东至泥沽(今天津东南塘沽附近)海口,利用这一带水网交织的地理特点,挖通河渠塘泺,筑堤蓄水,大种榆柳,构建了一条东西九百里、纵深六十里的水障地带,其间设二十八寨、一百二十五铺,派兵戍守,以此作为防线,来阻遏辽军铁骑的进攻。此举标志北宋对辽已经由攻势转为一种纯粹的被动防御。

  只是,这种开塘泺以限马足的努力,比起万里长城的功效来,实在是弱得太多。自从长城防御体系被割让燕云十六州打破以来,与宋朝共享平原的辽国就已经成为悬在中原头上的一把利剑。

  6.寇准与澶渊之盟

  景德元年(1004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不能被忘记的一年。这一年,是宋朝“积弱”的开始。

  从这一年的正月开始,便有十分不好的兆头,宋朝京师开封连续三次发生了地震,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随后,冀(今河北冀县)、益(今四川成都)、黎(今四川汉源)、雅(今四川雅安)诸州均发生了地震。

  就在这一年,辽军大举攻宋,北方州县频频告急。此时,寇准刚刚当上宰相后不久,历史的风云赋予了他难得的机遇。然而,他个人的命运如同国家的命运一样,在这一年呈现出戏剧般的色彩,已经昭示出日后的悲剧迹象,悲剧的根源,既与当时的朝政局势有关,也与寇准其人的性情有关。这位民间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寇老醯儿,一生宦海沉浮,几起几伏,大起大落,有三件大事与其个人命运和国家都有紧密关系,一是澶渊之盟,二是轰动一时的“上天书”事件,三是误用丁谓,直接造成了他罢相、复相、再罢相的跌宕生涯。

  寇准(962~1023),字平仲,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人,少年好学,通晓《左传》等经典古籍。七岁随父登华山时,便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名噪一时。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九岁的寇准考中进士甲科,并取得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资格。当时,因宋太宗赵光义多喜录用中年人,有人便劝寇准在殿试的时候多报几岁年龄,以增大录取机率。寇准却严肃地说道:“我正思进取,怎么能欺君瞒上呢!”还是如实申报,结果,寇准凭借满腹经纶,一试得中,受任为大理寺评事(虚衔),实任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成安)知县。与寇准同榜中进士者还有李沆、王旦和张咏,这四人后来均成为北宋名臣。

  年轻的寇准被赵光义赞为“临事明敏”,颇受赞赏,自步入仕途开始,官运亨通,仕途顺利,加上人长得英俊豪迈,很容易地赢得了一份爱情,娶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宋皇后(开宝皇后)幼妹为妻。尽管寇准春风得意,但他在朝臣中却一直以刚直足智著名,非常之难得。端拱二年(989年),寇准在大殿奏事,极言利害,对朝廷的一些政策多有抨击。赵光义听不进去,生气地站起来要回内宫。寇准却牛脾气发作,上前扯住赵光义的衣角,非要皇帝听他把话讲完才能走,旁边的大臣都为寇准捏了一把冷汗。事后,赵光义想明白了,反而十分赞赏寇准的执拗,高兴地说:“我得到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寇准确实堪比魏徵,然而赵光义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都与李世民差得太远。

  因此,赵光义对寇准始终不能像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徵那样亲密无间,备加信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寇准夫人宋氏是宋太祖赵匡胤宋皇后幼妹。当年大雪之夜,赵匡胤神秘驾崩,宋皇后命宦官王继恩急召赵匡胤幼子赵德芳进宫即位,王继恩却擅作主张,去召了赵光义,于是赵光义即位。然而,宋皇后召赵德芳进宫的一幕,赵光义却始终不能忘记,这也是为什么宋皇后死后,赵光义甘冒天下汹汹之口的议论、下令不准以皇后礼下葬宋氏的原因。赵光义的胸襟气度,也由此可见一斑,这样一个心胸狭隘且急功近利的皇帝,几次北伐契丹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寇准真正进入中枢的契机,也与契丹有关。有一次寇准上朝,赵光义正与群臣商议与契丹议和一事。寇准当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契丹屡屡南侵,意在劫掠,只需要加派精兵防守,绝对不能议和,并将战和的利弊做了对比。这件事后,赵光义将寇准提拔为枢密院直学士,寇准一步登天,步入了中枢机构,此时的他还不到三十岁。在各种重大问题上,赵光义也相当重视寇准的意见,为了表示恩宠,还特意将用通天犀制作的两条珍贵玉带中的一条赐给了寇准。

  二十九时,寇准任同知枢密院事,已经步入了中枢重臣的行列。他少年得志,难免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对看不顺眼的便要大加嘲讽,厌恶之色溢于言表,由此得罪了不少臣僚。知院张逊与寇准不合,一直想找机会扳倒寇准。刚好有一天,寇准和另外一名大臣温仲舒外出办事,半路上遇到一个疯子,疯子拜在寇准的马前,高喊“万岁”。这明显是有人要对付寇准,但寇准当时却并未在意。之后,张逊抓住此事不放,唆使心腹王宾弹劾寇准有非分之想。寇准自然不服,在朝堂上与张逊激烈辩论,二人唇枪舌剑,各自雄辩不已。赵光义眼见两名重臣不顾体面,在皇帝面前互揭隐私,各不相让,气得发抖,一怒之下,将寇准贬知青州(今山东益州),张逊也被降职为右领军卫将军。

  寇准离开京师后,赵光义耳根清静了许多,却反倒有些不习惯,不免想起寇准的好处来,还经常询问有关寇准在青州的情况。

  此时,赵光义的生命已经流逝到晚年,当年高梁河之战中所受的箭伤逐渐恶化成脓疮,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痛苦,他自知大限将至,不禁为没有立太子而发愁。之前,赵光义长子赵元佐本来是最有希望被立为皇太子的,但他同情被赵光义迫害致死的叔叔赵廷美(赵匡胤之弟),故意装作发疯发狂来发泄对父皇迫害骨肉的不满,因此被废为庶人。之后替代赵元佐位置的是异母弟陈王赵元僖,却又莫名其妙地中毒死去,皇储人选再一次空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天子也不例外,赵光义烦恼不堪下,便将寇准召回京师,任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主动征询太子人选。寇准虽然性情鲠直,却深知外臣不能干预内事的祖宗家法,不便直接回答,就说:“陛下为天下选择君主,不能与妇人、宦官和近臣去商量。只愿陛下选择能符合天下所仰望的人。”赵光义犹豫了很久,提出想立襄王赵元侃(赵元佐同母弟,母李妃)。寇准委婉地回答说:“知子莫如父。”意思是说,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选择一定不会有错,终于促使赵光义下定了决心。于是襄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赵光义册立太子后,大赦天下。京师百姓见到太子赵恒都欢呼道:“真是个少年天子。”赵光义得知后却很不高兴,马上召寇准说:“四海之心一下子都归化了太子,那将我摆在什么地位呢!”他刚刚册立太子,太子便如此深得人心,即使有父子之亲,也起了猜忌隔阂。幸得寇准说:“太子众望所归,是陛下的英明决策,是国家百姓的洪福。”赵光义听后才消气,请寇准喝酒,大醉方罢。事见《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寇准传》。如果不是寇准应答巧妙,消除了赵光义莫名其妙的猜忌,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在位二十二年的赵光义因箭伤发作去世,最终未能实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愿望。赵恒即位为宋真宗时,寇准已经外贬为官,贬斥的来由非常可笑。赵光义晚年,寇准担任参知政事,也是中枢重臣。他为人耿直,一些臣僚对其人品性情极为折服,但也有一些同僚对寇准恨之入骨,可以说,寇准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仕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寇准走马上任后,克尽职守,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昌令等人都由他引荐升官。有人借此机会,向赵光义揭发寇准交结私党,扰乱法度。赵光义很是生气,第二天上朝时,吕端先到朝堂,赵光义就与寇准结党一事严厉责问吕端,吕端曾被赵光义称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在此时开始“犯糊涂”,一言不发,根本不作辩解。不久后,寇准也来到朝堂,当赵光义责问寇准时,寇准却显出刚直的个性,毫不相让,力争不已,并拿出了许多文书做证据。赵光义反而更加恼怒,说:“雀鼠尚知人意,况人乎?”认为寇准“性刚自任”,在朝堂上强辩有失执政大臣体面,于是贬其为地方官,罢知邓州。

  寇准虽然没有直接支持赵光义立赵恒为太子,但毕竟是因为他的话,才使太子一事定下来。加上后来赵光义猜忌太子,也是寇准从中斡旋,因此,寇准也是帮助宋真宗赵恒登上皇位的有功之臣。赵恒一即位,就开始重用寇准,先迁为尚书工部侍郎,后历任河阳、同州、凤翔知州,再迁刑部,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1003年),赵恒将盐铁、度支、户部合为一使,寇准迁兵部,为三司使。一年后,名臣毕士安任宰相,同时推荐寇准任相,称赞寇准忠诚可嘉,资历深厚,善断大事,自己也比不上他。赵恒却还是有些担心,说:“听说寇准刚愎自用。”毕士安说:“寇准忘身徇国,坚持正道,打击邪恶,因此不为流俗所喜。此时北部边防有事,辽国人不断南下骚扰生事,正应当起用寇准这样的大臣。”于是,赵恒诏寇准为集贤殿大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名列毕士安之后。这是寇准第一次入相,对热衷名利的他来说,自然是无上的荣光。

第10章 回首望云中——宋与辽(10)

  寇准与同科进士张咏友情深厚。寇准出任宰相时,张咏任益州(今成都市)刺史,他对属僚说:“寇公奇才,只可惜学术不足!”后来寇准被贬出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时,张咏刚好从益州调回京师,路过陕州,寇准在任所设盛宴款待张咏。临别时,寇准送张咏至益州城郊,问张咏:“张公有何见教?”张咏意味深长地说:“《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当时并不明白张咏所说何意,回到任所后,特意找出《汉书》读《霍光传》,至“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一句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说我不学无术呢!”这是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一段典故。

  张咏,字复之,自号乖崖,濮州鄄城人,年轻时曾学习剑术。《智囊全集》中记载说:张咏客居长安时,夜里听见隔壁有人号哭,不由心生好奇,叩门问原因。原来隔邻的主人是一名奉派异乡任官的官员,因曾私自挪用公款,被手下恶仆发觉,自此一直受恶仆要挟,甚至要强娶他女儿为妻。张咏了解事情真相后,第二天故意来到官员家拜访,假意要商借恶仆陪他探访亲戚。那恶仆本来不愿意,几经催促,才勉强随张咏上路。两人骑马出城后,行经一处山崖边,张咏一一数落恶仆罪状,趁恶仆震惊分神时,抽出袖中木棍,向恶仆挥去,恶仆当场坠崖而死。张咏坦然回城,对那官员说:“你因贪污所付的代价已经够了,赶紧辞官回到你的家乡吧,以后做人行事要谨慎小心点。”颇有奇侠色彩。张咏还是个出了名的急性子。他有一次戴着头巾吃馄饨,偏偏那头巾的带子长了点儿,连着几次垂到了馄饨碗里。张咏登时火冒三丈,一把将头巾拽下来塞进碗中,高声嚷道:“但请吃!”这则有趣的故事仅仅反映了张咏性格的一个侧面,在历史上,张咏以好读书、喜藏书而闻名。他出生贫寒,家里穷得买不起书,渴望读书的张咏只好到有书的人家恳求借阅,借到手之后,先手抄下来,然后再详细苦读。他十分勤奋,因家中没有书桌,就背靠着院子里大树的树干读书,一篇文章读不完,决不进屋歇息。张咏有《劝学》诗:“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正是他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真实写照。张咏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官俸几乎都用来买书,时人称他“不事产业聚典籍”,意思是说,他有钱不买房、不置产业,一心只顾着买书。久而久之,张咏的藏书竟有近万卷之多,除正统的经、史、子、集外,还包括医药、种树甚至卜筮方面的书。尽管后来官居显要,张咏却一有闲暇,就躲进书房读书,“力学求之,于今不倦”,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痴。

  寇准虽然入相,但他所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他正式拜相没几天,就发生了辽军大举侵宋事件。边境烽火雄起,帝国皇帝昏庸,朝中大臣只知谄媚,历史将一副重大的担子压在了寇准的肩头。

  自从宋太宗赵光义在高梁河一战中惨败后,宋朝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的状态。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为报一箭之仇,再次派宋军全力进攻辽国。宋军分东、西、中三路进军,东路军贪功冒进,结果大败。辽军在萧燕燕的指挥下,乘势猛攻,宋军全线崩溃。西路军老将杨业率军掩护边民撤退,在陈家峪口被辽军包围,在在激战中受伤几十处,被俘后绝食三日而死。此战中,宋军被歼二十余万,精锐尽失。之后,宋朝再无能力对辽国发动进攻,不得不全面转入防御。

  如果觉得宋江山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吴蔚小说全集明宫奇案宋江山包青天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大汉公主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755年:中国盛衰之交宋史疑云: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满城尽带黄金甲楼兰璇玑图大唐游侠鱼玄机孔雀胆韩熙载夜宴斧声烛影,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