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陈瓷作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可是,威胁孩子们的,仅仅是刘封吗?”刘备看着跪在病榻前的诸葛亮,无比烦恼。

四月,永安,白帝城,永安宫,刘备斜倚在病榻上,盯着窗外那个枝条,发现不见了那朵红花。明明昨天还是草长莺飞,今天却已经绿肥红瘦,唉,花无百日红啊。可是,花有重开日,人呢?

刘备给皇太子颁布遗诏,让人惊讶的是诏书里并未安排治国大事,只说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天下,功名,霸业,这些为之拼搏一生的东西,原来根本握不住啊。多么虚妄的霸主梦啊,刘备现在只想做一个父亲。刘备想着,闭上眼睛,和曹操一样,和所有人一样,刘备还是未能摆脱红尘劫。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刘备最想不通的,不是为何会败给江东,而是刘禅为何总是不成器。前几天,射先生来探望刘备,说诸葛亮夸赞刘禅大有进步,这让刘备稍感安慰。其实,射先生也许只是在安慰病人而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禅太弱了,没有为恶的能力,只有善才能使他避免受到伤害。

遗诏最后,刘备给儿子列了一个必读书目:《汉书》、《礼记》、诸子、《六韬》、《商君书》。

本本分分地做人,安安静静地读书,这才是最佳生存方式,这就是刘备告诉儿子的。

侍者宣读完毕给刘禅的遗诏,刘备又把刘永叫到病榻前,遗诏说:“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可怜的父亲,临死还要给儿子找个爹。做父亲的不会伤害儿子,事诸葛亮为父,能够永远得到他的呵护,这是刘备教给儿子的生存哲学。

下面该把诸葛亮叫到床前来了。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对诸葛亮说。

话音落地,所有人都惊呆了,空气里弥漫诡秘的死寂。刘备为何会这么说,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刘备信任诸葛亮,举国托孤于他,完全信任,古今未有;晋朝人孙盛说这是刘备的“诡伪之辞”。清康熙皇帝则无比感慨,认为刘备平时把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比作鱼水,也深知诸葛亮忠贞,却在托孤时说出这些猜疑的话,这是典型的三国式谲诈,卑鄙啊!康熙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自然深知刘备内心。

可是,这句话是不是被过度解读了呢?

把鱼复改名为永安,遗诏里不提军国大事,只说安身立命之本,教导儿子事诸葛亮为父,刘备托孤前的一系列行为,透露出一个信号:他不希望儿子的人生在霸业里沦陷。人往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能参透生命。

既然儿子无能,那为什么不提醒诸葛亮自取呢?最后,一切都是要撒手的。224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时年63岁。

五月,17岁的刘禅即位,遵照父亲遗令,将国政完全托付给诸葛亮,对他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然后,他躲在皇宫里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人们都讥笑他的平庸,但是忘记了这也许正是刘备所希望的。

让孙权和刘备打得更激烈一下吧。在刘备溃退之后,曹丕鼓励孙权继续追击:“将军勉建方略,务全独克。”击溃了刘备,现在能对江东构成威胁的敌人是曹丕。吴兵后撤,准备与曹魏决战。

曹丕要求孙权送子为质,孙权客气地拒绝了。双方难免一战。222年九月,曹丕兵分三路征吴,揭开了与孙权拉锯战的序幕,此后,一直到225年三月,三年的时间里,曹丕一共四次伐吴,但是都未能在长江对岸立足。226年五月,年仅40岁的曹丕,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病逝,儿子曹叡继位。

228年,做皇帝刚刚找到感觉的曹叡,派曹休出征东吴。孙权在石亭大败志大才疏的曹休,又与诸葛亮确定了联合拒魏的策略,有足够底气与曹魏叫板了。

和当初曹丕、刘备搞的那一套一样,江东臣民纷纷上书,要“拥戴”孙权做皇帝,可是,与曹丕、刘备不一样的是,孙权表现得很不耐烦。后来,聪明的人出来说,不是做皇帝,而是“正尊号”,说孙权在黄武开元时就是皇帝了,只不过现在需要补上登基仪式罢了。222年十月,刘备称帝不久,孙权改年号为黄武。曹丕建号黄初,刘备建号章武,孙权取二人年号的组合建号,表明他才是涵盖天下的人。

孙权笑了。229年四月十三日,48岁的孙权在武昌城南举行郊祀大典,“正尊号”,这样当时的中国就同时有了三位皇帝,人们所说的三国在这时才算凑齐了。

让我们变得强大的,是更加强大的敌人。没有了曹操与刘备,孙权也渐渐地变得平庸,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精彩客串,但是天下大势确定之后,历史也没有了太多光彩。和诸多开国皇帝一样,孙权接下来开始了对开国功臣的诛杀,对谄媚奸邪的宠信,对权力的滥用,对继承人选择的摇摆。早年的创建力被暮年的内耗力抵消,他变得越来越昏庸。他“正尊号”后二十三年,竟也没有突破长江,未能在中原有尺寸立足之地。

226年五月曹丕驾崩时,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辅政。曹真与曹休先后死去,司马懿渐渐地掌握了中原权柄。

诸葛亮果真忠贞,不负刘备重托,夙兴夜寐,代替不思进取的刘禅治国治军,以一州之地强攻中原之魏,七年之间,六次对魏用兵,出师未捷身先死,234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留下一个国力淘空的蜀汉。

252年四月二十六日,孙权去世,留下一个儿孙们争来抢去的帝位。

让人惊奇的是,无所事事的刘禅居然在诸葛亮去世二十九年后才亡国,这可真应了“无为而治”这句话。一些事情可以争取,一些事情只能等待。

265年,在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炎废掉曹魏皇帝曹奂,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晋朝。司马炎奉祖父司马懿为武帝,把他当作晋朝的开国皇帝。

十四年过去了,279年11月,晋朝部署六路兵马,全线出击,大举攻吴。此时吴国的皇帝是孙权的孙子孙皓,众叛亲离,没有丝毫抵抗力。第二年,晋国大将王濬攻到建业城下,三月十五日,孙皓肉袒负荆,率领兄弟子侄21人,出门拜降。

最初,张昭和张纮分别建议孙权定都建业,说这里有“王气”,诸葛亮也曾称赞:“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帝王之宅。”而现在,这座王者之城一片死寂,一片白色的旗帜在城门楼上黯淡地垂着,唐代大诗人对此写诗说:“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从189年董卓进京乱政算起,中国已经乱了九十三年,各色霸主来了走了,走了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似乎早该结束但实际上远未结束的时候,在纷纷扰扰中拉上了大幕,争霸大戏戛然而止。

叱咤风云的三国霸主渐渐隐去,新的角色登场了,剧情当然也是新的。

孙权曾经流连的秦淮河上,浮荡着一只灯红酒绿的画舫,一个身材曼妙的江南女子,轻摇桃花扇,泪水婆娑,哀悼又一个灭亡的朝代。她轻启朱唇,唱道: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

俺曾睡风流觉,

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红颜卷

对不起,这里你无法读到貂蝉。

虽然在最后附录里提了一下貂蝉,但并不是写貂蝉这个大美女,而是写貂蝉这个形象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基于正史去解读历史,是我写《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的一贯准则。貂蝉虽然位列古代四大美女,但是没有关于她的历史记载,她的身影出现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虚构的文学形象。

正史里记载的女性,又有多少事迹可以写呢?

正史是功业史,在有限的篇幅里,不厌其烦地记载着传主曾经担任的所有官职和得到的所有封赏,要想了解历史人物的感情世界,只能在支离破碎的记载里搜寻,然后得到一个并不完整的拼盘。

只有功业史,没有情爱史,怎么去揭示女人与男人之间的互动呢?

正史是男人史,《三国志》里只有皇帝女人的传记,其他女人摸爬滚打得再惊天动地,对不起,只要没混成皇帝的女人,就不会专门立传。例如孙权的女儿孙大虎,搅乱了吴国基业,影响了江东政局的走向,但是史书并未为她专门立传。即使是皇帝妃嫔,传记也是简略到极致。《三国志》一共有六十五卷,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毫无疑问地各自独占一卷,陆逊只是一个吴国丞相,但也独占一卷。集中为女人立传的只有三卷:卷五,魏国后妃传;卷三十四,蜀国二主妃子传;卷五十,吴国妃嫔传。即使这三卷为女人立了传,也只是写她们的父亲兄弟是谁,什么时候入宫,什么时候生子,什么时候得宠,什么时候失宠,什么时候被立为后,什么时候被废后位,什么时候死,被赐什么谥号,是否与皇帝合葬……这些是女人们的功业,抽去这些物质化的文字,也就剩不下几个字,绝难感触到女人的心灵和情感。

仅凭如此简略的史料记载,如何再现女人多彩芬芳的人生呢?

因此,写这本书,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挑战。

我一遍一遍地翻阅史书,从泛黄的字里行间捡拾有关三国女人们的每一个碎片。我发现,在男人传记里,有时也能捕捉到女人的倩影,毕竟,每个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不,在当时应该是说每个男人背后都有一群女人,因为那时的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嘛。

公认的三国历史开始于189年的董卓进京事件,而这一事变的酝酿、爆发,都与何太后有着极大关系。说三国历史,不可能不说这个最后的汉家太后。

三国乱世成就了一个个英雄豪杰,他们个个成了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对男人的影响。那么这段精彩的历史,对女人有什么影响呢?我试图从中找到这么一个女人,透过她的一生,窥见当时女人们的命运。最后,我找到的这个女人是傀儡皇帝汉献帝的伏皇后。当时街头巷尾的邻家少妇,即使是在太平盛世,可能也只是一个卑微的小媳妇。但是皇后就不同了,在太平盛世,她是天下地位最高的女人,乱世到来时,她只能被时代风暴裹挟,任人主宰生死。落差最能反映本质,所以我又写了伏皇后。

伏皇后处在政治地位上的金字塔顶尖,蔡琰则处在才华的巅峰上。蔡琰是东汉第一才女,但是这不能帮助她躲过时代的控制,她的奇特经历告诉我们,时代控制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躯,还有灵魂。

每个男主角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女主角。说三国红颜,少不了要说曹操、刘备、孙权的女人。曹操的女人,我写了他的第一夫人卞太后,陪伴奸雄走过一生的女人。她的人生时间跨度长,三国乱世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最明显。

刘备的女人没法写。《三国志》里对他的所有女人的记载,总共只有五六百字的篇幅,除去姓氏、籍贯、谥号、册封皇后的策文,剩下的字数远远不如刘备一生与女人互动的次数多。这不能责怪史家,因为刘备一生败仗无数,打了败仗就跑,丢下老婆不管不顾,恐怕到最后刘备也不知道自己丢了多少女人。刘备挺想得开,生命只有一次,丢了无法从头再来,老婆却可以有很多个,丢了从头再娶。最后刘备称帝,终于可以像模像样地娶几个女人过日子了,可两年后他却病逝白帝城。患难夫妻故事多,刘备一生颠沛流离,他与女人应该有很多故事,可惜史书没有记载,真是一件憾事。刘备的女人,在《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前面几卷里有所涉及,那基本是史书记载的所有,红颜卷里就不再专章写了。

孙权从19岁掌权,到71岁去世,做江东君主的时间将近50年。这50年足以让他拥有无数女人。做孙权的女人是最幸福的,因为他爱他遇上的所有女人;做孙权的女人又是最痛苦的,因为他始终不会给女人承诺,直到临死才立皇后。可以想象,孙权女人的故事是丰富而精彩的,但是她们都被另外一个女强人控制着,她就是孙权的女儿孙大虎。宫斗历来是皇后妃嫔之间的斗争,吴宫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吴宫的宫斗总导演不是皇后,而是公主。写东吴公主孙大虎,从女儿的角度,展示三国红颜的另外一面。

男人和女人之间,历来不仅仅有欢娱,还有战争。梳理完所有关于三国红颜的史料之后,我有一个印象,最能体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战争的,当属曹丕和甄氏。甄氏最后被曹丕赐死,她不仅仅败在了与男人的战争中,也败在了与红尘的战争中。读读甄氏,就能了解女人是如何败给红尘的。

时代控制我们,我们也能引领时代。一提起三国,人们就会想起男人的霸王业和天下策。可是,万紫千红,倾国倾城,从来不仅仅是生活的装饰,金戈铁马的三国,也有女子用纤纤素手拨弄着历史的走向。女人不仅仅在背后,有时也会走到前台,直接改变历史的情节。高平陵夺权是史上有名的宫廷争斗,是司马懿夺取魏国政权的关键一役。这场政变也活跃着女人们的倩影,她们的善舞长袖,杀伤力不亚于男人的刀剑。

乱世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本书试图再现三国佳人的风情心路,描画点点胭脂濡染的乱世历史。

2013年7月6日写于一也斋

第一章 最后的汉家太后

第一节 宫计无常

不卖猪肉卖龙肉——争春

大汉王朝最后的太后,是从一个猪肉店开始自己的人生的。

到何家肉店买肉,还是不到何家肉店买肉?对南阳宛城的小伙子来说,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到何家肉店买肉,那是要挨宰的,价格虚高,缺斤短两。卖肉的何家少爷何进和何苗,脸上的猪油一个比一个厚,神情一个比一个横,仿佛顾客们买的不是猪的肉,而是何家老娘的肉。

外地人来宛城,看到何进和何苗,无不暗暗感慨:一个横样儿,真不愧是一个爹娘养的!

错了,这哥俩不是一个娘生的!宛城人说。

外地人惊讶了,同父异母,也可以都这么一个横样儿啊!

错了,这哥俩不是一个爹养的!宛城人又说。

外地人无语,搞什么搞啊,既不是一个娘生的,又不是一个爹养的,却是兄弟,而且那横样儿一模一样。

宛城的屠户何真有个儿子叫何进,后来他又为何进娶了一个后妈。何进的后妈本来是朱先生的妻子,与朱先生育有一子,名为朱苗,可惜朱先生不幸辞世,留下了孤儿寡母。母亲带着儿子改嫁来到何家,朱苗也改姓为何。这样说来,何进与何苗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但是在伦理上他们是亲兄弟。何进对何苗的到来很不高兴,因为多了一个人与他分家产。兄弟俩谁看谁都不顺眼,你看我是杀猪的,我看你是猪。何苗来何家没几天,就习惯了用杀猪的眼神看人,和何进一样。

为了不让何氏兄弟用杀猪的眼神看自己,小伙子们宁可不吃肉,也不愿去何家肉店。可是,一有买肉的机会,小伙子们还是从爹娘手里抢过钱来,一路小跑直奔何家肉店,一边跑,一边按捺着内心的躁动。

还不是为了能看何妹妹一眼嘛!

何妹妹是何真后妻生养的,与何进同父,与何苗是同母。谁也没想到,何家如此复杂的成员关系,日后会延伸到朝政中去。

何妹妹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有一个魔鬼身材。稍微读点书的小伙子就知道屈原的学生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的名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似乎就是为何妹妹写的。就连惜墨如金的史家,也关注何妹妹的身材,精准地记下了她的身高:七尺一寸。七尺一寸,相当于今天的165cm左右,按照当时的标准,这是女性的最佳身高了。在两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三国志》和《后汉书》中,何妹妹是唯一有身高记载的女性。

在当时的社会里,何妹妹要是淑女的话,就不应该轻易地抛头露面,宛城的小伙子即使在何家肉店前把鞋底磨破,应该也很难一睹何妹妹的倩影。可是,总有幸运的小伙子有机会见到何妹妹,甚至还有人能被何妹妹扔过来的猪骨头砸中前额,那就仿佛是被绣球砸中,踩着棉花堆,晕晕乎乎地回家,前额上猪骨头蹭上的油,一个月也舍不得洗。见惯了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场景,听惯了生命终结时撕心裂肺的嚎叫,血淋淋的环境里,何妹妹变成了蛮横粗野的小辣椒,她才不管什么“笑不露齿,足不出户”的狗屁闺训呢。高兴的时候,何妹妹到肉店里显摆;生气的时候,何妹妹到肉店里散心。她的情绪用两个词足以形容:1.高兴,2.生气。其他形容情绪的词,在何妹妹面前纯属多余。买肉的人不看秤不还价,她就会高兴,把猪骨头扔给那人:给,买一赠一!看到买肉的人斤斤计较讨价还价,她就会生气,把猪骨头砸人头上:滚,不买拉倒!

何妹妹高兴的时候很少。到卖肉的铺子里吧,何进和何苗兄弟两个就是两头猪,你拱我,我拱你,真是一个猪圈不容二猪啊。回到家吧,更年期的母亲说不定哪一刻就会突然崩溃,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诉自己的命有多苦。母亲的确命苦,何真早早去世,她再次守寡,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何进手里讨生活。

缺少温情,缺少信任,这样严峻的家庭里,何妹妹养成了刻薄狠辣的性格。

宛城的小伙子们纷纷猜测:哪个倒霉蛋会娶何妹妹呢?他们似乎不愿做那个“倒霉蛋”,但是又隐隐地羡慕那个幸运的“倒霉蛋”。

到底谁会是那个“倒霉蛋”?

  如果觉得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陈瓷小说全集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