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铁器时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放了他们。”范冰冰平静的对刘子光说。

此时魏东廷的几名手下已经被擒拿了,众多化装成百姓的南厂番子冒了出来,将他们围在当中,范冰冰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让大家都感到纳闷,这个女人是不是吃错药了?

“你在求我么?你现在该考虑的是自己,军机处的密谍居然混进侯爵府,你以为我能轻易放过你么?”刘子光讥讽道。

“我不是在求你,是在威胁你。”范冰冰毫无表情的说道,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匕首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还有,我不是用自己的性命威胁你,我的肚子里有你的骨肉,如果你不把他们放走,我就血溅当场,一尸二命。”

现在轮到刘子光傻眼了。

第十卷 战争 第九章 冰冰

刘子光错愕,什么时候范冰冰肚里有了自己的骨肉了?老天在上,和冰冰嘿咻的时候从来没有中出过啊,不过这事也难说,万一不小心怀上了也未可知啊。

刘子光结婚两年多,妻妾也算不少,子嗣却不旺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按照传统观点来看,他起码要生七男八女才算正常,范冰冰如果肚里真有了孩子,别管怎么说这孩子是一定要保住的。

看范冰冰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刘子光也不想冒这个风险等人死了再查验是不是真有孩子,他平静了一下情绪,道:“好,我放了他们,你不要乱来。”

“你的手段我知道,我不想相信你,必须要亲眼看到他们出城才行,还有索额图,你必须把他也放了!”范冰冰道,手里的匕首紧紧贴着脖颈,似乎已经有一条血线隐隐出现。

“好,我把他们都放了,让你亲眼看着他们平安离开。”刘子光看她意志坚决,情绪激动,不想过分刺激她,爽快的答应了一切要求。

拿着伪造的手令前去营救索额图的军机处密谍们毫无悬念的被抓获了,连抵抗都没有机会,全部生俘,刘子光一道命令传过去,这些人连同已经在南厂诏狱里关了两年的索额图一起,被送到了水西门码头。

被揍得鼻青脸肿的魏东廷,还有瘦的不成人形的索额图,上了军机处早就准备好的快船,他们望着一脸毅然决然的范冰冰,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军机处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人家的计算,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此番即使能安全回到北京,他们也没有颜面再苟活于人世了。

“好了,现在他们可以离开了,我绝不派兵追赶,你可以把刀放下了吧?”刘子光问道。

“不行,谁知道水里有没有埋伏,我要陪着他们一同过江。”范冰冰道,她盘算的很周密,只要过了江,凭着军机处这些人的本事,如鸟出牢笼,鱼入大海,南厂就很难追捕了,所以必须将他们送到对岸去。

刘子光依然爽快的答应了,亲自上船陪着他们一起渡江,军机处这帮人乘坐一条船,范冰冰和南厂众人乘坐一条船,不过任何人不能靠近范冰冰五步以内,否则她立刻自杀。

船很快到了对岸,军机处已经安排了马匹,一行人架着虚弱的索额图上了战马,望着船上的范冰冰说不出话来,索额图已经听魏东廷讲了刚发生的事情,他又羞又怒,深深为范冰冰的叛变行为感到可耻,这个无耻的女人居然忘记了杀父之仇,忘记了他索额图还被关押在大牢里,每天陪着仇人睡觉,甚至怀上了孩子!这样的女人死了也罢。

索额图冷冷道:“范小姐,从此你我恩断义绝,婚约废止,再不相见!”说完拨马就走,魏东廷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范冰冰,没说什么,也跟着去了,一行人消失在江北的旷野中。

看到他们的身影变成了小黑点,范冰冰眼中流出两行泪水,压在脖子上的匕首终于松了松,刘子光等人还是不敢上前,只是将船向南岸开去。

船到江心,范冰冰才将横在脖子上的匕首放下,对刘子光道:“为什么人要互相残杀?为什么我会生在范家?为什么我会遇到你?”

这几个问题既抽象又深奥,刘子光答不出,只是急道:“别想那么多了,以后慢慢帮你分析。”

“以后?我这样的人还有以后么?”范冰冰凄惨的一笑,突然拿起匕首在脖子上一抹,一个倒栽葱落入了滚滚长江中。

“快救人!”刘子光撕心裂肺的大喊道。

镇武侯府,几位郎中陆续从病房中走出,向侯爷汇报情况。

“脖颈上的伤无碍,没有切到要害,包扎一段就好了,病人不能乱动,我已经给她用了最好的镇静剂,就是黄师傅研制的药水,很有效,可以保证她沉睡十二个时辰。”这是刘子光的御用医生琼斯博士在说话,外科功夫他认老二的话,大明就没有人敢充第一。

“夫人确实身怀有喜,估计有两个月了,脉相清晰平稳,只不过还需稳定情绪,不能过于激动…”这是京城有名的内科中医郎中在说话,镇武侯府请他过府看病,没想到是给一位脖子上带伤的漂亮夫人把脉,看看有没有喜,郎中不禁感叹,贵人府里糗事多啊,怀孕的夫人都能闹自杀,看来争风吃醋的事情到处都有。

“嗯,有劳大夫了,来人啊,打赏。”赏了大夫之后,刘子光又道:“今日之事本侯不想为外人道也,尔等可明白。”

大夫忙道:“小人省的。”他自然明白侯爵府的家事决不可外传,南厂的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只要半点风声漏出来,恐怕自家的小命就难保了。

送走了郎中们,一直等在门口的番子头目进来禀报:“大人,全都抓住了,如何处置?”

番子说得自然是军机处的那帮人,刘子光答应范冰冰说不追捕他们,但是没说不堵截他们,南厂早就布下天罗地网了,就凭他们几个插翅也逃不出去。

这些人决不能北返,因为关系到上次那个范冰冰提供的明军战略方向,如果让满清当局知道是假的话,一个预谋很久的局就破了。

“名单拿来。”刘子光从番子档头手里拿过俘虏的名单,草草看了几眼,来到书案边拿起毛笔蘸了红墨汁,一笔全勾了。

“拉到雨花台砍了,一个都不留。”

批了砍头的名单以后,刘子光来到了范冰冰的病房,范冰冰,或者应该称其为韩雪儿,此时已经滴注了黄石道人配制的镇静剂(其实就是)进入了沉睡,其实刘子光将她从江里捞上来的时候人就已经昏迷了,为了怕她醒来再度自杀才使用的药物。

韩雪儿的面庞苍白,眼睛紧闭,长长的睫毛一动不动,其实她当真是个美女,妩媚中带着一丝纯真,比起刘子光的其他老婆来分毫不差。从一开始刘子光就知道她是军机处派来的密谍,后来又知道她是范文程的女儿,索额图的未婚妻,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身份,才将她一直留在府里,等和满清正式开战的时候使反间计传递假情报回去,刘子光一直在利用她,而且她的价值压榨到了极致,韩雪儿是个好丫鬟,人人都喜欢她,在床上的时候够浪够骚,虽然比不上柳如是,但给刘子光带来的满足感还是很多的,现在又传递了假军情回去,满清势必因为这份情报而一败涂地,这都是韩雪儿的功劳啊。

轻轻抚摸着毫无血色的面庞,刘子光百感交集,人总是有感情的,韩雪儿在府里这两年,一直乖巧伶俐,简直和自家人一般,伺候他也很尽心,对于这个间谍,他真的不忍心杀。

传递假军情,故意暴露行踪,都是刘子光刻意安排的,为的就是将满清密谍全部引出,一网打尽,韩雪儿即使不因为那盒煎饼而感动,在最后一刻提醒刘子光,他也不会被炸死,不过韩雪儿最后的表现和她身怀有孕的事实让刘子光改变了初衷,原来是打算长期关押她的,现在看来必须要等到孩子降生再做打算了,这个期间韩雪儿不能有任何纰漏,心情也不能太差,可是要做到这一点简直太难了。

“也是个苦命的人啊。”刘子光叹道,这个女人的处境实在是矛盾,身为汉人,却又是大汉奸的女儿,蛮夷的密谍,执行秘密任务爱上杀父仇人,怀了他的孩子,破坏了己方的行动,简直可以写一本言情小说了,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不免发疯。

刘子光没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只好暂时搁置,等彭静蓉回来再说,他们家男主外,女主内,彭静蓉作为第一夫人还是很称职的,办,开证券交易所这样的事情都能摆平,家长里短的事情更不在话下,女人对女人总是容易说话,让她开导一下韩雪儿还是有希望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措,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了,刚开始的反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上海总督马士英和户部尚书胡雪斋亲自当场剪彩给周边的商家财主们极大地信心,又听说第一支在交易所挂牌的股票是招商局的票子,大家更是动心,很多人开始托关系想在交易所上市筹措资金,更多的人带着银票到交易所来想购买合适的股票。交易所一炮而红。

紧跟着挂牌的也都是超大型蓝筹企业,比如金融股日升昌票号,工业股江南造船厂,出口大户上海梅林罐头厂、利税大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这些商号的股票从头一天挂牌起就供不应求,拿着银票都买不到,短短几天股票价格就比上市之初高了好几倍。

之所以被称为证券交易所而不是单纯的股票交易所,是因为挂牌交易的不仅仅是股票,还有其他金融品种,胡懿敏和彭静蓉两位智慧型美女合谋了好几日,想出了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不过交易所毕竟是民间机构,牵扯到朝廷的事情不好参与其中,只能托镇武侯给内阁和皇上进言才能实施,所以彭静蓉连夜从上海乘火车赶回了。

恰好她到来的时候,正是韩雪儿昏迷的第一天。

第十卷 战争 第十章 战争股票

韩雪儿是满清密谍的事情彭静蓉早就知道,但是听了刘子光对那天事情的描述,彭静蓉还是非常震惊,一来是因为韩雪儿居然临阵倒戈,二来是因为韩雪儿居然怀了孩子。

曾橙生了个大胖小子,赵雯也怀孕了,这都可以忍受,可是居然;连韩雪儿这样的大丫环也怀孕了,自己这个第一夫人却还是一点动静没有,这让彭静蓉很是沮丧气恼,狠狠地掐了刘子光一顿,然后告诉他,帮交易所办好一件事情就帮他把韩雪儿给说服。

“到底是什么事情?”刘子光可不敢打这个包票,非让彭静蓉先说出来才肯答应,彭静蓉无奈只好告诉了他,听了之后刘子光一拍大腿道:“果然妙计,我这就进宫去见皇上。”

彭静蓉和胡懿敏这两个钻进钱眼里的女人想的办法是发行战争股票,分为北伐票和西征票两种,由朝廷信誉作为担保,面向百姓发行,战争胜利之后夺取的北方田地矿产还有异族人的牛羊牲口都可以作为红利,折价出售以后按照总股本平的多少平摊到每一股上进行发放。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出钱,朝廷出兵和蛮夷开战,打赢了大家分钱这么简单的道理。

这个办法简直太高了,以往对外战争的费用都是采取税收的形式,比如先帝时期对付关外鞑子的辽饷,就逼得川陕大造反,现在好了,直接采取认购的形式,只要先打两个胜仗出来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何愁股票不爆棚啊。

刘子光进宫找到朱由校一说,朱由校也觉得此计甚妙,在次日朝会上提出了此事,当然按照刘子光的要求只说是自己想得办法,于是百官一起盛赞陛下圣明,虽然有一些老朽说朝廷和百姓搞这些东西等于自降身份,辱没了祖宗礼法,不过没有人理睬他们,包括东林党在内的大部分官员都看出这个政策的优越性。

户部侍郎黄小田提出更为完善的方案,在发行战争股票的同时发行战争债券,票面利率固定,这样一来收入就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战局的胜负受到影响,更适合一些比较稳健的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一起发行,不用动用国库一两银子就能支撑着打完两场战争,真是何乐而不为。

这次朝廷上下通力合作,成功发行了两支战争股票和一支战争债券,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因为上海是大明的经济中心,富商财阀云集,沉淀的资金数不胜数,光是没有合适渠道投资的银两就数以百万计,现如今大明的富人们都便聪明了,有了银子不再置办田产,而是想法设法换取更大的收益,只苦于没有路子而已,战争股票债券的发行给他们带来了机会,光是债券发行第一天就卖空了,票面利率五个点的一百万债券被大伙一扫而空,相对来说收益更大,风险也更大的战争股票却无人问津,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股票会不会分红,又能分多少红利。

交易所光是抽取佣金就狠狠捞了一笔,在股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彭静蓉和胡懿敏联合吃下了几乎所有的北伐票,耗资巨大,之所以吃下北伐票而没有建仓西征票,是因为北方战事有北洋水师的参与,红衫团也迟早参战,胜负已在意料之中,自然可以放心买进,而西部战事由袁崇焕主管,西夏又是陌生的敌人,胜负还未可知。

大批银子流入了户部的库房,又流出来采购了粮食布匹军械发往陕西和济南,士兵的军饷更是充足,不但没有拖欠,连下个月的都一并发出去了,大明朝用兵就从来没有这么阔绰过。

袁崇焕收到大笔银子和粮草,招兵买马更加得心应手,徐增寿收到饷银之后给当兵的们发放了足额的开拔费,军心为之大振。利国铁厂收到了兵部的订单和预先支付的货款,加班加点的生产,大批武器盔甲送往郑州济南两个方向。

西夏使者巴图曾经在武英殿上威胁大明君臣,说宣战之日陕西就已经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此言不虚,夏军在当日就悍然发动进攻,大军沿着渭河迅猛东进,陕西军猝不及防,连下数城,一直推进到城高墙厚的古都西安才被遏制,战事激烈,周正隆勉力支撑,一连七道求援信发到袁崇焕那里,袁大帅却不紧不慢的继续在郑州广募乡勇以壮军威。

袁崇焕见死不救是有原因的,周正隆长期以来割据陕西,据守潼关不让朝廷势力西进,现在麻烦事来了又让人家来援救,哪有这个道理,袁崇焕连一兵一卒也不放进潼关,就是想消耗掉周正隆的实力,以便以后顺利接手陕西,再说了,他现在也没有这个实力进军,手上只有几万新募集的步兵,兵器刚发到手上,新号衣才套到身上,还没开始训练,士兵也不认识军官,怎么可能贸然投入战争,袁崇焕在等,一方面等士兵稍事训练完成,一方面等吴三桂的援兵。

西南战事已经平定,湖广和河南作为支撑前线的重要基地,有义务派遣精锐军队,吴三桂现在水涨船高,已经是湖广总兵的职务,左良玉的旧部,宁王的残军,还有当初刘子光练就的壮丁军,都是百战精兵,再加上西南山区征调的苗兵、狼兵,着实是一只强大的力量,这才是袁崇焕的杀手锏。

吴三桂这个孩子是袁崇焕的子侄辈,对他恭敬有加,用起来也得心应手,现在吴三桂的湖广军已经在行军路上了,不日即可抵达湖广陕西交界处,届时周正隆的嫡系人马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袁督师再一声令下大军西进,击退夏军,收复陕西,岂不是天大的功劳。

北京城,紫禁城乾清门外的那排板房里,一脸麻子的康熙皇帝正盘腿坐在炕上,听军机大臣们讲着军情,现如今军机处已经从一个特工机构演变成皇帝的秘书处,军机大臣们都是高等级的文武官员,对南明的间谍活动已经压缩成很小的一块,仍然有苏嘛拉姑领导。

首席军机大臣是洪承畴,这个坚强的男人已经从濒临死亡的危险境地上挣扎过来了,不但恢复了健康,而且比以前更加矍铄了,大马金刀的坐着,满面红光,目光如电,这都是太皇太后的精心照顾和长白山千年老山参的功效。

如今旗人里能征善战的猛将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不是年纪太小就是好吃懒做的庸才,支撑大清朝的只有这些忠心耿耿的汉臣了,洪承畴身旁坐的是以骁勇善战闻名的“马鹞子”王辅臣,还有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闻名的周培公,两人身上都穿着簇新的黄马褂,还带着摺叠的痕迹呢,康熙求贤若渴,对这些汉将汉臣一律重赏重赐,毫不怀疑的任用,这也是众人甘愿效力的原因。

汉臣的旁边坐得是满臣,能入军机的满臣不多,只有明珠和将军图海,图海是旗人中的名将,但是以前多尔衮、鳌拜他们在的时候怎么也轮不到他出将入相,现在老将都已陨落,图海也展露出来了,康熙特地将其从盛京将军的职位上调了过来,就是为了增加一些旗人的力量,不至于汉人的力量太过强盛。

至于蒙古将军那顺格日勒这样的勇将听招呼上阵拼杀就好了,不用进军机商讨大事,如今大战在即,八旗精兵和绿营汉军都是秣马厉兵,整军备战,那些整日提笼架鸟的旗人少爷们也不得不穿上盔甲,强鼓起父辈留下的血性和勇武,整日在校场上骑马射箭,争取尽快进入状态,杀到南朝去烧杀掠夺。蒙古精骑更是压上了第一线,距离明军前哨不过十几里的距离。

这是一次关系到大清国运的战争,和以往几次战争不同的是,这次是三国一同开战,所以牵扯的方方面面比较多,总的来说胜利是必然的,因为明朝不可能经受如此打击,现在要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在牺牲最小的情况下获得利益最大化,这种阴谋诡计的把戏自然是汉人比较拿手,所以此时军机处里的汉人占了多数。

“密报上说明军将会倾其精锐乘船在天津登岸,袭取京师。列位臣工以为如何?”小康熙拿腔作势的说道,虽然他只有十四岁,但是复杂的经历和满脸的麻子让他看起来很是成熟。

“老臣以为,兵者诡道也,这或许是南人的疑兵之计。”周培公看到老师洪承畴不说话,便首先开口。

第十卷 战争 第十一章 声东击西

“微臣以为,兵者诡道也,这或许是南人的疑兵之计。”周培公看到老师洪承畴不说话,便首先开口。

他的话让纳兰明珠有些不高兴,毕竟这个情报是军机处的谍报人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搞来的,周培公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分析就武断地认为是疑兵之计,这如何能让他服气。

“咳,周大人此言差矣,你可知这情报是从何而来,是我们军机处潜伏在南明大将刘子光府里的密谍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和极其高昂的代价换来的,难道我们经验丰富的密谍会分辨不出这是对方的计策?”

“明珠大人息怒,在下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是对密谍的辛苦有所质疑,众所周知明人奸诈,我等不可不防啊。”周培公诚恳地说。

“是不是诡计不能单凭无端的揣测,而是要根据对方的后续动作,驻扎济南青州一线的徐州军,明里向北机动,暗地里却是向东开进,根据我们安插在济南的探子回报,往北去的车辙印都很浅,而向东去的车辙印都深深印在雨后的土路上,这说明什么,我想不用向大家解释了吧。”明珠侃侃而谈,几位军机都捋着胡子点头称是。

洪承畴微微摇头,端起茶杯轻轻吹拂着热气,康熙见他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不禁开口道:“洪先生有何高见?”

洪承畴现在是大清的顶梁柱,新近被封为太师,位列三公,地位超然,这些小军机吵吵嚷嚷最后还是要看他的决策。

洪承畴啜了一口香茶,慢条斯理的把青花瓷的杯子放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才是战略的唯一天然本性,这个情报是真的又如何,是假的又如何,还不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明军多诈,但是什么样的诈术也变不出十万精骑,现在他们面临三面夹击,最主要的是防守而不是进攻,不过话又说回来,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再加上明军主帅的冒险性格,我们不得不防。”

众人表情肃然,凝神听洪承畴讲话,康熙也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架势,换了个坐姿兴致勃勃地望着洪承畴,洪太师矜持地一笑,又喝了口茶,道:“此次南下作战,我军以蒙古精骑为主,装备支援火器的八旗和绿营为辅,对方的主要作战兵力也是骑兵,硬拼的话完全没这个必要,不如以逸待劳,将计就计在天津的海滩上歼灭敌人的精锐,他们不是做出向北佯动的假象么,咱们就如他们的愿望,也做出调兵南下,陈兵黄河北岸的假象,哼哼,黄河天堑,又接近汛期,不是谁都能说过就过的,半渡击之,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我军蒙古精骑布在天津卫一线,如果敌军从天津登陆的话,就将他们赶到海里喂鱼,万一他们真的渡河进攻的话,凭借骑兵的速度,紧急驰援也不过一昼夜而已。”

洪承畴的方案很完美,不管明军是真的要登陆天津,还是声东击西,都讨不到好处,几万蒙古骑兵驻扎在天津,进可攻,退可守,没有一副好牙口绝对啃不动这支强军。

战略安排初步就这样定了,那顺格日勒率领蒙古骑兵驻扎天津,王辅臣领着绿营陈兵黄河北岸,还有从关外调来的部队暂停在通州一线,随时准备南下,这些兵将是关外白山黑水间征募来的勇士,也是满清最后的精华,等消灭了明军精锐之后,他们就是南下的生力军。

南京,镇武侯府,经过一夜的苦劝,彭静蓉成功说服了韩雪儿,她不再坚持寻死,而是答应生下孩子再出家,这种结果算是比较圆满的了,对于她来说,忘记以前的一切融入开始正常的生活已经不可能了,遁入空门是最好的选择。

处理完了家事,刘子光准备再度出征,本来说不再亲自领兵上阵的,可是这次行动由自己策划,又是由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洋水师主攻,让他在后方窝着抱孩子未免太憋屈了,所以他向皇上请战,亲自领兵上阵,山东战线的攻势分为正奇两路,大军由徐增寿率领,刘子光只负责精兵奇袭,所以朱由校欣然同意。

依依不舍的辞别了老婆孩子,刘子光亲率京师红衫军沿江一路入海,走海路直奔青岛,和北洋水师一起执行两栖作战任务。

走水路是因为此次作战需用大量巨型军械,走陆路极不方便,除了军械粮草辎重以外,刘子光还带了两架照相机,他要拍下壮观的战争场面留给后人瞻仰,随队前往青岛的还有京师讲武堂的二年级学生,刘子光未来的内弟代文龙就在其中,不知不觉代文龙已经在讲武堂学习了整整一年时间了,从一个乳臭未干的江湖少年长成了坚毅果敢的军校士官生。

讲武堂的学兵们都是同期的二年级新生,经过了一整年的严酷训练后,都颇有军人的气度,动作整齐划一,没扎出胡子的嫩脸绷得一丝不苟,头盔的带子紧紧地勒在下颌上,脚上的牛皮鞋子擦得锃明瓦亮,精神面貌看起来比红衫军那帮兵痞子强多了。

船只在海上行驶的时候,军校生们还在坚持训练,在起伏不定的甲板上练习射击,十几只装燃料的空桶被抛在海面上,少年们端着火铳朝越飘越远的空捅开火,不知道是漂的太远还是甲板晃动的太厉害,十铳里面就五六铳没有射中,惹得另一艘船上的红衫军老兵们哈哈大笑,讲武堂的小娃娃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几个胆子大的冲着老兵们大喊,邀请他们露一手看看,老兵们觉得旅途无聊,也拿出火铳来打空桶,这回他们的靶子漂的更远,不过命中率却远远超过军校生们,羞臊的小娃娃们不敢再提比武的事情。

刘子光坐在旗舰上看到这一幕,不禁暗暗好笑,其实学兵们的射击水平还是很高的,火铳射击和弓箭射击不同,不需要强大的臂力,练习时间也比训练一名弓箭手需用的时间短很多,这些孩子经过一年时间的演练,已经是合格的火铳手,虽然肉搏杀敌还嫩些,但两军对射丝毫不落下风,刚才败给红衫军老兵的原因在于武器的差别,学兵们用的是燧发滑膛铳,而和他们比武的红衫军隶属于精锐中的精锐效死营,用的都是后装击针线膛铳,铳管是上等好钢精心锻造,子弹也不相同,射程远高于普通火铳,自然命中率大为提高。

船队经过七日跋涉,抵达山东半岛的青岛基地,现在青岛已经和刘子光离开时候大有不同,城郭已经建起来了,码头的设施也已经齐备,胶州湾进口的两端都有炮台,远远的看见插着红衫军主帅旗的船队过来,青岛港的战船倾巢而出,在胶州湾的海面上搞了个分列式,所有北洋水师的官兵穿了崭新的袍服,站在战船的一侧接受大帅的检阅,刘子光也换了金盔金甲,斜披着红色蟒袍,肋下三尺青锋,背后是八员副将,打着绣着他头衔的旗帜,威风凛凛,气派非凡。

刘子光的旗舰一入海湾,水师战船就一同鸣炮致敬,岸边的堡垒也鸣放空炮致意,所以官兵单膝跪下,异口同声道:“恭迎大帅!”声音震天惊海,讲武堂学兵们哪里见过这个排场,一个个激动的无与伦比,挺立在船舷边心潮澎湃,只能将腰板挺得更直,渴望能更快融入这个骄傲的群体。

盛大的欢迎仪式之后,战船入港,船上的军资并不卸货,只是经历了海路奔波的士兵们下船找回重新踏上坚实土地的感觉,大帅带着将军们和北洋水师提督李岩共商军务,简单部署之后就会重新踏上征途。

当刘子光龙行虎步走上提督衙门正堂的时候,又看了那张熟悉的嘴脸,监军太监戴逸,不过此时的戴逸已经远非以往可比,那种睥睨天下颐指气使的嚣张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赖以撑腰的魏公公倒台了,东厂也垮了,若不是戴逸置身青岛,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京师郊外的孤魂野鬼了,他这个监军职务完全被架空,就连手下那几个屈指可数的东厂番子也在和江湖好汉的街头斗殴中不幸身死,现在的戴逸,根本就是李岩手中的囚徒。

看见刘子光上堂,戴逸赶紧趴下磕头,满脸的献媚,刘子光根本没理睬他,一撩袍子坐下道:“众将听令!”

第十卷 战争 第十二章 军歌嘹亮

  如果觉得铁器时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铁器时代匹夫的逆袭武林帝国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