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麦家作品风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因为你们家就在杭州?”
“这是一个幌子吧。”老人说,主要是因为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她当时刚学完无线电解码技术,有条件打入敌人的机要部门,“反正不是电讯科就是译电科,都是掌握核心机密的部门,有以一当十的功效。”
“最后你进的是译电科?”
“嗯。”
“你就这样认识了李宁玉?”
“何止是认识哦。”
老人感叹一声,拿起梳子翻来覆去地抚摸着,好像要用这把破梳子梳理已经日渐远去和模糊的记忆。看得出,老人家的手指已不再灵巧,使我担心梳子随时都会掉落在地上。良久,老人才开口:“就从这把梳子说起吧,我第一天认识李宁玉它是见证物,我最后一次看到李宁玉,也是它见证的……”
2
岁月回到一九三九年十二月的一个下午,时任剿匪总队司令的钱虎翼领着顾小梦来到译电科科长李宁玉的办公室。当时李宁玉像是刚刚洗过头,正一边埋头看着报纸,一边在梳着湿漉漉的头发。顾小梦惊讶于她的头发是那么秀丽,又黑又直,犹如青丝一般散开,垂挂在她脸前,红色的梳子从上而下滑动着,有一种诗情面意,又有一种藏而不露的神秘。从某种意义上说,顾小梦是先认识她的头发和梳子,然后才认识她人的。
人其实一点也不诗情画意,虽然眉清目秀,肤色白净,但严肃的神情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
顾小梦来此是汪大人批了字又打了电话的,钱虎翼介绍顾小梦时,专门突出了这点。顾小梦以为这一定会让眼前的顶头上司卸下上司的表情,上来对她热诚欢迎。但李宁玉不为所动,依然一副冷漠的样子,只冷冷地说一句:
“欢迎。”
惜字如金,语调如同她手上那把梳子一样,没有温度。
顾小梦也要塑造自己的形象:一个依仗权势的富家小姐,涉世不深,任性,泼辣,不畏权贵,敢说敢为。所以,面对上司的不恭,她不客气地回敬道:“可我感觉到你并不欢迎我啊。”
以为这会让李宁玉难堪的。
哪知道李宁玉毫不示弱,掷地有声地告诉她:“我当然不欢迎你,你的来头太大了,我这庙太小,容不下你……”
[录音]
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的,像一对冤家啊,见面就干架。你可能会以为,她这么对我一定让我恨死了,不,恰恰相反,我反而对她有了好感,奇怪不?其实也不奇怪,我从小到大身边都尽是些讨好我的人,像她这样的很少见。物以稀为贵啊,她不按常理出牌,对我反而是一种刺激,让我觉得好玩,有意思。这是我本能的感受,也许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想如果她像其他人一样,把我看成富家小姐,因为有来头,什么事都谦让我,纵容我,后来我们可能也成不了好朋友。当然,为了完成任务,我也会设法主动去接近她,笼络她,但不可能成为朋友。
其实,我跟你说,冤家是很容易成为朋友的,一种类型的人喜欢与另一种类型的人交朋友,就是这个道理。我和李宁玉完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我常说,她是南极的冰山,寸草不长,没有色彩,冷得冒气,没人去挨近她;我呢,哈哈,是南京的紫金山,修成公园了,热闹得很,什么人都围着我转。她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而且经常几天不说一句话,把沉默当饭吃;我啊,屁股上抹了油的,没事在办公室坐不住,到处乱串,跟人聊天斗嘴,打情骂俏,没个正经。这一方面是我的天性,另一方面也是我麻痹敌人的手段。父亲曾对我说过,一个人的天性是藏不住的,与其藏,不如放,加上谁都知道我特殊的身份,我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年龄小有靠山的条件,装出一副富家子女不谙世事、玩世不恭的样子,做事不讲规矩,说话敢开黄腔,给人造成一种没心没肺的印象。当时我们处有电讯、译电、内情三个科,军官士兵加起来三十多人,我没有一个星期就跟大家混熟了。有一次,我还把全处的军官都喊到家里大吃一顿,父亲给每个人都送了礼物,私下又对每一个人都作了分析。分析到李宁玉时,父亲像个算命先生一样的作出预见,说我们以后会成为好朋友的。我问他为什么,父亲说因为我们要的东西很多都在她手上。父亲的意思其实是说,我要出色地完成任务,必须要跟她交成好朋友。
所以,我平时一直努力接近她,比如买了什么衣服去找她,就款式、颜色征求她的意见,再就是工作上的事经常找她讨教,一份电报我明明知道怎么译,却故意装着不知道,请她指点。总之,我变着法地同她套近乎,拉私交,但效果很不好。她始终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对我爱理不理的,除了工作上的交往外,一概不跟我有任何其他往来,让我束手无措——
情况在过年后发生了转机,那天顾小梦刚刚步入办公室的楼道,就看见李宁玉和一个男的吵得不可开交,一大堆人簇拥在走道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只有金处长一人在劝阻。但劝不住,那男的火气很大,跳上跳下地骂李宁玉是婊子,扬言要打断她的腿,不准她再踏进家门。
骂是这样骂,但谁想到他会真的出手打人,把李宁玉打得嗷嗷叫,把金处长吓得往一边躲。其他人见势不妙,有的往办公室里缩,有的下楼去喊卫兵,反正都没有挺身而出,只有顾小梦及时冲上去,死死护住李宁玉,同时对那男的破口大骂,什么粗话脏话都往他身上泼,直把他骂得灰溜溜地走了。
3
我知道,此人就是年轻的潘老,他上门来兴师问罪,其实是和李宁玉合演的苦肉计,目的就是为了把李宁玉赶出家门,让她晚上不回家,呆在单位里,以便可以随时盯着单位上的事。后来,上司果然给李宁玉分了一套单身宿舍,吃住都在单位上,成了一个活寡妇,只有中午才回家看看孩子——其实是带情报回家。
这一切,当时顾小梦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她格外同情李宁玉。当天晚上,李宁玉有家难回,无处可去,她叫父亲司机开来车,把李宁玉接回家住了一夜。李宁玉假戏真做,也接受了这份好意,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陡然走近,后来给李宁玉分的房子又跟顾小梦的宿舍在一个楼道里,等于是上班下班都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两人关系就越发近了,经常同进同出,跟对姐妹似的——
[录音]
那时我经常回家,只要手上有货,打个电话,司机就来接我了。只有周末,不管有没有情报我都要回家过过馋瘾,食堂里的伙食太差了。一般周末我回家都爱叫上她,她不是次次答应,但答应的也不少。慢慢地,她跟我父亲也熟了。父亲觉得她沉默寡言、独善其身的性格很适合做我的搭档,曾建议我设法发展她。那时,我们根本没想到她是延安的人,是共产党。话说回来,正因为她是,所以她才那么愿意接近我们,她开始对我冷淡其实也是接近我的一种策略:欲擒故纵嘛。她想从我和父亲身上打探汪伪政府高层的秘密呢,你说这地下工作做得累不累?早知道如此,挑明说就是了,何必搞得这么复杂?毕竟对日本鬼子及其走狗汪精卫,国共还是有很多共同立场的。可是不行哪,谁都想做蒙面人,不敢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有稍微的泄露,露了搞不好要杀头的!
刚才说了,父亲曾建议我去发展她,但不久重庆来人偶然听父亲说起这事,把我紧急叫回家,坚决不准我去发展她——任何人都不准发展!为什么?就是怕万一发展不成,坏了大计。父亲是重庆花重金养的一条大鱼,怎么能去冒这种险?这好比让一个将军去敌人营地抓舌头,得失太悬殊,太愚蠢。别说去发展新人,就是当时我们身边很多军统同志,有些是绝对的老同志了,上面也严禁我们跟他们接触。当时江浙一带有我们很多自己人,知道我和父亲身份的没有几个,为什么戴笠死后有那么多人对我和父亲的身份提出质疑,原因就在这里,他们不知道,没听说过。他们以为我父亲用收买汪精卫的老办法把戴笠也收买了,现在戴笠死了,就想正本清源呢,荒唐!其实,他们中很多人的命都是我和父亲救的。
话说回来,如果当时上面同意我去发展李宁玉,说不定我早就能够知道她是共产党的人啦——
老人家说到这里,我忍不住问她:“您到什么时候才知道她是共产党的?”
“进了裘庄后。”老人家干脆地说。
“难道这么久您一点都没有觉察吗?”
“你觉得呢?”老人家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
老人家又问我:“难道你真觉得我会那么差劲,连一份内部电报都破译不了?”
说的是那份南京来电。
老人家告诉我,虽然这份密电临时加了密,但这种小把戏根本难不倒她。“要知道,我是从美国受过专业训练回来的,后来又去南京学习过,像这种小儿科的东西都识不透,我不是白学了?我会那么笨吗?我要这么笨的话能活到今天吗?”老人没好气地甩给我一连串责问。老人告诉我,她其实早已破译了那份密电,根本不像我小说里写的那样,破译不了才去找李宁玉求助。
我不禁要问:“既然您已经破译了,为什么还要去请教李宁玉?”
老人冷笑道:“你不是问我这么长时间对李宁玉是共产党有没有觉察吗?我其实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你想,要没有觉察我会去请教她吗?”
也许是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原因,老人说话总爱绕来绕去,话说一半,半遮半掩,搞得我很累,像在做智力游戏。游戏结束了,我知道,老人家当时对李宁玉的身份已经有所怀疑,正因为有怀疑,当她译出电报后,发现事关老K及共产党在杭城地下组织的生死存亡,所以才装着破译不了去请教李宁玉。
“我哪是在请教,我是在碰运气,如果李宁玉确实是共产党,我算是做了件好事。”老人这样解释道,舒了口气,又进一步解释道,“不过,我也是想通过这件事来求证李宁玉到底是不是共产党。老实说,当时我对她的怀疑没有任何证据,甚至连有感觉都谈不上,只是凭我父亲说的一句话。”
4
顾老板说什么了?
顾小梦历历在目。那是一九四一年的中秋节,顾小梦和李宁玉在大半年的亲密交往后,关系已经火热,堪称姐妹。有一事例可以说明两人关系之亲之深,就是简先生。简先生曾是个进步青年,热爱文艺,但他本性贪慕虚荣,爱出风头。为了满足虚荣心,他可以把进步青年的一面丢掉,替鬼子伪军演伪戏,唱赞歌。他拜倒在顾家的屋檐下,对顾小梦逐蝶追蜂,同样是为了贪慕虚荣。他哪里知道顾小梦是干什么的,道不同,不相谋。但顾老板却慧眼瞅见了与他相谋的价值,他是名演员,年轻一代汉奸的代表,与他攀亲结缘不正说明顾家人跟他是一路货色?多么好的掩护!于是,顾小梦开始跟简先生演戏,电话,情书,约会……一切按爱情的套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这戏演了对保护她身份是有好处的,但对保护她的贞洁是有风险的,尤其是进入了约会阶段,花前月下,万一他动手动脚怎么办?必须要请人作陪。请谁?李宁玉。回回都是李宁玉。这么私密的事情都让她掺和,可见两人关系非同寻常。
这么好的关系,过节了,总不能把她一个人丢在营区吧?
这个中秋节,李宁玉一生中最后一个中秋节,是在顾老板家里过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毕竟夫妻不和、有家难回等都是假的,皓月之下,李宁玉思亲心切,借故提前走了。顾小梦本来就决定晚上在家陪父亲团圆,没有随行,只送到门口。送完人回来,顾老板当着皓月冷不丁地问女儿:“你觉得你的李姐有没有可能是共产党?”
顾小梦很诧异,问父亲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顾老板说:“现在新四军主力都在江南,我估计共产党肯定也会在你们部队安插他们的内线。
这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就是李宁玉呢?
顾老板说:“我也没说肯定是她,只是随便想想而已。不过按常理分析,共党要安人进去一定会安在核心部门,无非就是那几个处,你的军机处,王田香的特务处,还有就是秘书办。现在我们当然不知道到底是在哪个处,但假如是在你们处,我觉得是李宁玉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你处里的人我都见过,那些人吃不了这碗饭的。”
原来,顾老板的结论是分析出来的,没有真凭实据。但不乏道理,顾小梦自己也觉得,他们处里其他人都清汤寡水的,一眼能看见底,唯有李宁玉,她们虽然如此相熟,她还是看不透她,加上父亲这么一说,她有点被点醒了似的。就这样,正是这个中秋之夜,顾小梦对李宁玉埋下了怀疑之心,并于日后开始暗中试探她。遗憾的是,正如老人家说的:直到最后(进裘庄前一天),她的试探还是没有结论,还处在试探的过程中。
这天下午,老人家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声仰天的感叹:“她藏得真深啊!”
·14·
第三章
1
春雨霏霏,淅淅沥沥,把空气中的热量洗劫一空,乡间的空气更是清新如初。由于下雨路滑,同样的司机,同样的车子,同样的距离和路线,却比前两次多开了二十分钟。我有点迟到了,心里惶然,怕老人家责难。但同时,有种欣然却抑制不住地沉浮在我的心间,驱之不散,斥之不退……一路上,我都在想,老人家解构我小说的序幕昨日已经拉开,今天一定会向纵深推进。会是什么样呢?
良好的天气给老人一副好精神,已有的铺垫促使我们快速进入正题——裘庄。老人家说,尽管她对司令深夜把大家召集到裘庄深感蹊跷,但做种种猜测终是云里雾里,无果而终。她承认,在没有破译张司令那首踌躇满志的打油诗之前,她根本想不到事情是这样。所以,之前是没什么可说的,之后嘛,她马上想到李宁玉就是共党——
[录音]
嘿嘿,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具体出了什么事,但是面对这几个人——吴金李顾四。你们谁是匪?我怀疑就是她。后来(下午),当张一挺在会上明确事情跟南京来的密电有关,我就更加相信肯定是她,那是我给她下的套子。我有点得意,心想终于把她试探出来了,但更多的是沮丧,因为我预感这次她不可能蒙混过关。说真的,预先把吴志国扯进来,这是李宁玉的杰作,我当时确实也无法断定吴志国有没有进她办公室。我没看见,没注意到。但是,根据她说的,吴找她是为了打听密电内容是否跟人事任免有关这一点看,我觉得她是在撒谎。为什么?因为谁都知道她嘴巴严,脾气怪,不好打交道,吴志国真要打听不应该去找她,而是找我,这是一。二,即使吴进了她办公室,找她问了,以我对她的了解她也不会说的。当时电文还由我在抄录,还没有报上去呢,她怎么可能说?总之,我当时几乎百分之百地认定,她在撒谎,她就是老鬼。
然后你想想,知道她是老鬼后我会是什么心情?跟你说,不论是以公还是以私,我都不希望她被揪出来。我想帮帮她,虽然这种可能性看上去已经很小,但我还是想试试看,死马权当活马医吧。那么我能做什么?说实话,让我平白无故地指控吴志国或者金生火,我不敢,因为万一指控不成,咬不住他们,最后还是李宁玉被咬出来,我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连我的老底也被揭穿。这是玩火,风险太大,我玩不起,不敢。我能干什么?就那样,你书稿里已经写了,耍大小姐脾气,不接受审问,跟白秘书胡闹,乱说,然后中午故意不去吃饭,跟卫兵套近乎,让姓简的来找我等等。我做这些目的就是想搅浑水,让肥原来怀疑我。我不怕被怀疑,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老鬼,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只想给李宁玉赢得一点机会,让她趁机逃走——
顾小梦自然要跟李宁玉合谋、商量。可万万想不到的是,顾小梦的一番好心居然被李宁玉当作了驴肝肺……
2
这是午后的事情,李宁玉吃完午饭回来,看到顾小梦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问她怎么没去吃饭。
顾小梦坐起身,狠狠地看着她:“我正要问你呢,怎么还吃得下饭!”
李宁玉安慰她:“你太脆弱了小梦,这种事……咱们身正不怕影斜,你怕什么怕。”
顾小梦冷笑:“我是身正不怕影斜。”
李宁玉也一笑:“所以,你不用怕。”
顾小梦盯着她:“可你呢?”
李宁玉反道:“我怎么了?”
顾小梦诚恳相告:“李姐,你别骗我了,我知道。”
李宁玉怒目圆睁:“你知道什么?难道你怀疑我?荒唐!亏我还把你当姐妹相看,我简直瞎了眼了!”说罢拂袖而去,走到门口,又回头对顾小梦说,“你睁大眼看着吧,终归要水落石出的,我看你到时会怎么想!”
[录音]
怎么想?我当时完全糊涂了,从她气愤的样子看我好像真冤枉她了。但你知道我没有冤枉她,她是在演戏,演得真像啊!真的,我搞地下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像她这样沉得住气的人。后来她告诉我,她当时所以不领我情是有原因的:一,她料定肥原必定要验笔迹,而一验笔迹她就有了替死鬼,她不怕;二,她已经注意到,四周到处是便衣和暗哨,想逃是逃不走的,只有负隅抵赖,顽抗到底。还有,她当时为什么不跟我多说,故意装着生气走掉,是因为她已经发现屋里有窃听设备。你看,她多有心计,多了不起,啥事都看在眼里,算在心里的。
到了晚上,一验笔迹,肥原果然上当了,把吴志国带走了。那时候我真以为我冤枉她了。所以,后来我也不搅浑水了,你在稿子里说肥原是第一个排除我的,差不多吧。后来我发现是吴志国后,我才不会为他去做什么呢。就在当时不久前,吴志国在湖州杀了我们几十个兄弟,假如他是老鬼,说明他根本就没有把我们看作一家人。啊,那段历史太复杂了,别说你们年轻人,就连我们这些当事者,有些事也是难以理解啊——
我怕老人家又扯开话题,趁她感叹之际及时问她:“顾老,那后来您是怎么发现李宁玉是老鬼的?”
“纯属偶然。”老人苦笑道,“也许是老天的安排吧,命中注定我要帮她。”
“是哪一天呢?”。
“就是那一天,”老人家看我一眼,干脆说,“她闹胃病的那一天。”
3
即使经过了半个多世纪,老人家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依然清晰地记得。
事情发生在从餐厅回去的路上,李宁玉因为刚犯过胃病,疼痛未消,走得慢。顾小梦最初还搀扶着李宁玉的胳膊,后来,快走到大门进来的路口时,李宁玉笑着推开她的手说:“没事的,我自己可以走的。”说着,随手丢掉了拿在手里的两只胡字养胃丸的塑料壳子,其中有一颗滚到路边。
顾小梦笑道;“看来这胃药还真行,好像吃了就见效了。”
李宁玉答道:“是,我一胃疼就吃这药,挺管用的。”
俩人就这样聊着,跟在肥原他们后面。其实大家为了顾及她们都走得不快,但她俩还是落在最后。就是两三米,三四米。
老人家告诉我,胡字养胃丸是一种中药,圆圆的一粒,药粉里兑有橄榄油,所以药丸是半湿的,而且必须保湿,干了就失效了。以前主要是靠用油纸包着保湿,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就干了。后来日本人给它设计了一个塑料壳,药丸放在塑料壳里,塑料壳外面又封了蜡,保湿效果大大提高,放上一年两年都没问题,吃的时候只要把蜡剥掉,然后掰开塑料壳就行了,而塑料壳照样可以对接成—个完整的壳。
“你看,就是它。”老人家从竹盒里拿出一只药壳子,对我晃了晃说,“那时经常有人吃了药还把塑料壳留着,觉得好好的一个壳子丢了可惜了。其实留着也没什么用,顶多是送给小孩子玩。所以,我看她随手把塑料壳子丢了也没怎么在意。”
其实,李宁玉并不是随手丢的,而是挑了一个人来人往必须要走过的大路口,最显眼的地方。有一颗当时滚到路边了,她还装着无心的样子把它踢到了路中间。她必须这样做——把它们置于显眼的地方,让明天可能再来联络的老鳖可以轻易看得到。正如潘老说的,老鳖和李宁玉之间是有联络的暗号和密语的,比如这天中午,在餐厅里,老鳖第一次出来明显是有意显摆给李宁玉看的。准确地说,是在通知她:我在这儿,你如有情报尽快做好传送的准备,我回头还要出来的。可再次出来时,他为何只探一下头就回头了?是因为他看到李宁玉左边胸前口袋里插着一支白色笔帽的钢笔。这支钢笔就是暗号,告诉他:有人盯着,不要来跟我联络。所以,老鳖一见它就掉了头,一去不返。
胡字养胃丸的塑料壳子也是暗号——
[录音]
后来李宁玉告诉我,她的情报平时主要靠三种方式传送出去,第一种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是,中午她趁回家看孩子之机把情报带回家,由潘老头交给老虎。这种方式安全是安全,但时效性差,因为潘老头在报社上班,回家晚,一般九十点钟才能到家,所以只适合传递时间要求不高的情报。如果遇到急件或特急件,一般由老鳖负责接收并传送。所谓急件是指当天晚上必须交到老虎手上的,这类情报的传递方式是,李宁玉把情报藏在垃圾中,丢在我们楼下的垃圾桶里,垃圾袋上有标示,老鳖可以一眼认出哪个是李宁玉丢的垃圾。老鳖收垃圾的时间是吃晚饭前后,晚上六七点钟,然后到琴台公园门口交给钱虎翼的二太太,就是老汉,最后由她转给老虎。王田香手下那天晚上截获的就是这类情报:急件,老汉正是在接到情报后,去给老虎送去的途中被敌人抓捕的。
再说,遇到特急件又是一种方式。特急件必须要在短时间内送给老虎,但老鳖收垃圾的时间是固定的,两个人又不能直接接触,一旦有特急情报李宁玉怎么通知老鳖?就要靠胡字养胃丸的塑料壳了!李宁玉确实是有胃病的,胡字养胃丸是一种专门养胃的中药,没有副作用,又是本地产的,价廉物美,李宁玉平时经常吃,有的是药壳子。你看,这东西的大小跟一只桂圆差不多,颜色又是黑色的,丢在路上,有心的人一定看得到,对无心的人来说就是个垃圾,谁都不会去理会。即使理会也没关系,因为里面什么也没有——有的话也是一团烂泥或小石子什么的,那是为了给它增加一点重量,免得被风刮走。总之,里面并无情报,它仅是个提醒,告诉老鳖:有货,速去取货——
货在哪里?
药壳子里。
但这个药壳子不是路口的药壳子,而是垃圾桶边上的药壳子。路口的只是发出通知,没货,货是在垃圾桶边上的药壳子里。
4
此时,我端详着已经被六十多年时光老化的药壳子,禁不住惊叹李宁玉传递情报方式的奇特和机巧。药壳子的开口处有卡槽,开合方便,打开是两个半圆,合上,严丝密缝,防雨防水,是很适合装货的,而且老鳖要拿取也很方便。每天,老鳖上班总是先要去路口看看,中途也会不时地去看看。可以想象,一旦在路口看到药壳子,他必将寻找一些垃圾去倒,然后顺手把李宁玉放在垃圾桶边上的药壳子(装了货的)取走。这就是特急件,老鳖取得后会立即去找老汉,老汉又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找老虎,特事特办。
不用说,顾小梦在路口看到李宁玉丢的那两只药壳子,是李宁玉专门给老鳖丢的暗号——通知,通知老鳖有货——去垃圾桶取货。但当时顾小梦不可能去在意这些,包括后来,她们走出一段路后,李宁玉假装鞋带松了,特意走到一只垃圾桶边,把脚放在垃圾桶上系鞋带,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头。
“有什么不对?”老人家自问自答,“因为她人不舒服嘛,找个垃圾桶放一下脚,免得弯腰,很正常的,我根本没想到这还有什么秘密。”
如果觉得风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麦家小说全集:风声, 暗算, 暗算, 解密,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