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王跃文作品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郝局长依依难舍地和歌声告了别,关了随身听,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没有啊,没有找你。"

他以为,这次一定是西海牛有什么事要求他了。离开编辑部了,你不当法人代表了,一个局长助理,没有经济大权了,你能没有事儿找局长吗?

没料到西海牛转身就走,仍是一身有气节的样子。郝局长只得叫道:"海牛同志,坐坐吧。"

西海牛说:"你不找我,我就不坐了。"

郝局长说:"我其实也很想找你谈谈,这些天一直很忙。"

西海牛很不情愿地折回来,说:"是东主任说你找我。"

郝局长问:"你现在看什么书?"

西海牛说:"《三国演义》。"

郝局长说:"那书太老了。"

西海牛说:"不老,日读日新。郝局长,其实你现在最需要好好读读这书,尤其是'马谡拒谏失街亭'那一回你要好好读读。"

郝局长认定西海牛是在借题藐视他,就说:"海牛同志,工作变动一下你有想法是不是?这是组织上重用你。"

西海牛说:"感谢组织的信任和提拔。我现在感到比在编辑部轻松多了。不过为了事业,如果你信任我,我还可以分管杂志社的工作。"

郝局长马上着急起来,摆了摆手说:"那不行!那不行!杂志社的一切事情都不用你管了!"

西海牛笑了一下,说:"那好吧,局长你忙,我走了。"

西海牛一走,郝局长马上坐车去找毛副书记汇报。他说西海牛要他读"马谡拒谏失街亭",说西海牛还要继续分管杂志社,他想请毛副书记给他出主意该怎么对付。

毛副书记说:"来运啊,说实话,西海牛同志我还是比较了解的。论工作能力,他要比你强,你别怪我说得这么直白,我们是两代人的交情了,你不要介意。我之所以同意你的方案,变动西海牛的工作,的确是为了支持你。我想过,如果西海牛还把持着杂志社,当个法人代表,你骑不了他这匹烈马,在局里就形不成真正的中心。那样,局里就会乱套。西海牛的话你没有听懂吧?马谡也是自己请战又没真本事,结果判断失误,造成街亭失守,蜀军一蹶不振,诸葛亮只好冒天大的风险来个空城计才退了仲达。你可千万不要到最后把我弄得难堪啊!"

第81节:官道(8)

这些话,让郝局长心里有些不好受了,主要是毛副书记说西海牛的工作能力比他强,他有些接受不了。但他绝不会顶撞毛副书记。

郝局长说:"请毛书记放心,我一定要把'扯皮局'的事儿搞好!毛书记,您看我上任快一年了,工作还可以吧?"

毛副书记的情绪这才稍好了一些,说:"总的来说还可以,要再接再厉啊!"

郝局长说:"请毛书记一定放心,我决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郝局长回到办公室,在专用记录本上记下了今天毛副书记说的这些话后,照例又看了一遍,但没有往日看这些记录时那么高兴,因为毛副书记说西海牛比他工作能力强,言语间还流露出对他很不放心。郝局长想,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大不了就是杂志社的事儿吧!

郝局长一个电话把于龙会叫到自己办公室,说:"于主编啊,西海牛要我看'马谡拒谏失街亭',毛书记也嘱咐我,千万不能'失街亭'啊!我想什么是'街亭',不都是指的杂志吗?你一定要给我争气啊!"

于龙会说:"你放心,办杂志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我要大胆改革,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搞个双丰收。从内容到封面我都要以全新面貌出现。我会给你和领导一个惊喜的。"

郝局长被于龙会说笑了,连忙点头说:"那就好!那就好!"

杂志的确是面貌一新了,广告也打得花花绿绿,一派兴旺景象,每篇文章的标题也都很抓人。

于龙会把样刊送到郝局长办公室,说:"郝局长,你看看样刊。"

郝局长接到手里一看就问:"刊名改了?"

于龙会说:"没有,上面还没有批是不能改的,按照上次给你汇报的意见,我进行了技术处理,把原刊名印得若隐若现了,把新刊名先用主标题的形式印得非常夺目。这样既不违反出版法规又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郝局长翻了翻杂志,很满意地笑着说:"于主编啊,我没有用错人,你真能办事!我没有想到你会把杂志办得这么好!这比以前的好看多了。"

于龙会说:"这都是局长领导有方,措施得力,不然,杂志哪有今天啊!要说有功劳也是你的功劳,我只是按照局长的意思做点儿具体事。"

郝局长说:"现在就是缺少像你这样能办具体事的人啊!"

于龙会说:"局长以后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

以前上班如果碰上西海牛,郝局长心里总有那么一些说不出来的怯意,能不和他碰面就尽量不碰面,哪怕绕一下路都可以。现在这点儿怯意没有了,杂志没有西海牛不仅没有垮下去,还比原来的办得好看了。因此,当郝局长走进办公楼看到西海牛走在前面时,就主动叫道:"西助,你来得好早啊!"

西海牛说:"你不也这么早嘛!"

郝局长说:"这期杂志你看了吗?"

西海牛说:"看了啊。"

郝局长问:"你认为办得怎么样?"

西海牛说:"好!比我办得好!"

郝局长说:"于主编还是能办事啊!"

西海牛说:"非常能办事!比我能办事多了!"

郝局长听出西海牛说话的口气不对,但不用多想就明白西海牛是不服气嘛!郝局长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杂志一期一期地出,局里的工作也照常进行,只是后来有两件事让郝局长感到蹊跷,先是听人说西海牛要求调走,后是于龙会要求辞去杂志社主编职务。西海牛要求调走,郝局长想得出理由,也能够理解,只是于龙会要求辞职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找于龙会谈过几次,可于龙会只是说,自己最近身体不好,需要轻松一下。西海牛要调走,郝局长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而于龙会要辞职,郝局长是坚决不同意。

这天,郝局长正把随身听的耳机戴上听音乐时,毛副书记来了电话,问:"来运啊,杂志最近的情况如何?"

郝局长说:"办得好啊!比以前办得好多了。"

毛副书记说:"噢,那就好!"

听毛副书记的口气,好像是有人在说杂志的坏话了。郝局长问:"毛书记,您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说法?"

毛副书记说:"是啊,有人在说杂志的坏话,我顺便问问!我想,要是真有什么问题,你来运难道会不跟我汇报吗?"

郝局长说:"那是当然,要是真出了问题我早就向您汇报了。"

毛副书记说:"不出问题就好!"

郝局长说:"肯定是有人见现在的杂志比以前办得好了,心里不服气,故意找茬。局里各种根须多着啦!"

毛副书记说:"如果是这样,那倒是好事!"

不久,一件怪事发生了,于龙会几天没来上班,也不知他到哪儿去了。郝局长正在打电话找于龙会的时候,东主任把出版局的一个通知递给了他。通知上说,《海阔天空》严重违背内刊规定,决定停刊!

第82节:官道(9)

郝局长看完通知,脑子里一下子出现了一片空白。天塌下来了?地陷下去了?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他马上把三位副局长找来开会商量对策,三位副局长现在才微笑着露了点儿真相,说:"叫于龙会搞杂志,迟早会是这个结果!"

郝局长对三位副局长这么说话很有些不满,他愠怒道:"你们为什么不早给我提个醒呢?"

赤副局长说:"要是当时就反对你重用于龙会,你一定会认为我们不跟你保持一致,一定会认为我们不支持你的工作,一定会认为我们是米局长的根须。有些事是需要用泪水来证明的。"

黄副局长和蓝副局长也都说:"是啊是啊!当一把手就是管人和用钱,当时我们哪敢反对你用人呢?"

到这个时候,郝局长才明白,"扯皮局"的人一个个都比他深沉,比他高明。重用于龙会的确是他郝来运提出来的,他当时只是考虑西海牛不动不行,必须要把西海牛架空。现在怎么说呢?几个人坐在一起也没有商量出一个什么办法来。

最后,郝局长只好打电话到出版局,问:"为什么决定停刊之前我一点儿情况都不知道呢?"

出版局的领导说:"我们已经对你们杂志社的于主编警告过几次了,电话里说过,文字材料上也通报批评过。"

郝局长说:"那我们连夜来承认错误,给你们下跪,求你们不要停办杂志,行吗?"

出版局的领导说:"现在文件已经下发了,没有来求情的必要和余地!"

郝局长终于骂了一句:"于龙会,你这个狗日的!"

郝局长到这个时候才明白自己被于龙会蒙了,出版局的那些警告批评,于龙会都瞒着他。于是,他四处拼命打电话,要找于龙会算账。

后来,他总算把于龙会的手机打通了。

郝局长大发雷霆,说:"你快给我回来,不然我开除你公职!"

于龙会说:"你开除我公职?开除我公职的人还没有从娘肚子里钻出来!"

郝局长说:"不信你试试!"

于龙会说:"只要你敢开除我,到时候我们再说!说杂志办得好的是你!表扬我的是你!如果不是你这么支持我,表扬我,我会这么办吗?你开除我,你就躲脱责任了?牵牛下水六脚皆湿!擒贼先擒王!"

郝局长说:"你这个无赖!"他"啪"的一声压下了电话!

现在怎么办呢?办了多年的杂志突然没有了,这可是天上捅了个窟窿啊!谁知道有多少石头要往自己头上砸下来?对上面,市里领导那儿怎么交差?毛副书记那儿怎么交差?对下面,杂志社这么多人吃杂志饭,杂志停了,这些人到哪里去找事做?他们都是有老有小,今后怎么养家糊口呢?果然是失了"街亭"啊!郝局长想起西海牛曾跟他说过的话,又气又伤心,泪如泉涌了。

而此时,西海牛正在办理调动手续,他要往省里一家杂志社调了。

在郝局长收到停办杂志的正式通知时,市里也收到了同样的通知。当停办通知传到市委刘书记手里后,据说他都惊呆了。《海阔天空》虽是内刊,但在周边地区是颇具影响的,这么好的一件事,怎么能在他当市委书记时办砸了呢?他让市委秘书长亲自打电话把西海牛叫来问话。

快下班时,西海牛赶到了刘书记的办公室。刘书记没让西海牛坐下,就劈头盖脸地说:"西海牛,你还是我们市里引进的人才啦,你办了件好事啊!"

西海牛说:"刘书记,您平时那么和蔼,今天怎么发这么大脾气?您批评我可以,但我听不懂您说的话,究竟是什么事让我办坏了?"

刘书记说:"你现在到底管着多少事?你不就是《海阔天空》的主编吗?杂志都停办了,你这个当主编的还蒙在鼓里!你吃的是哪碗饭?"

西海牛一下子轻松起来,耸了耸肩说:"刘书记啊,一年前我就不是杂志的主编了。您骂错人了。"

刘书记朝坐在旁边的办公室里的人瞪瞪眼,那人马上说:"是的,刘书记,一年前郝来运局长上任不久就换了主编。"

刘书记知道自己把西海牛骂急了,自己本应该先把杂志找来看看,怎么能基本情况还没有掌握就骂西海牛呢!都只怪自己太生气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很惭愧地拍拍西海牛的肩膀说:"海牛同志,那我就错怪你了!别见怪啊!是我太官僚了!"

西海牛说:"刘书记,我不仅不怪您,还要感谢您对我这么信任。顺便还要感谢您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我要调走了。"

刘书记又惊了一下,说:"调走?往哪儿调?"

西海牛说:"吴副书记已在我的请调报告上签字放行了,往省里一家杂志社调。"

刘书记想说一句:"那不行!"但是,市里有规定,副处级干部只要组织部门同意,主管副书记签字就行。他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转过话来说:"那我也就顺便祝你一切顺利!我们这里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望你多多原谅。在省里还要继续关心我们市里的工作。"

第83节:官道(10)

西海牛说:"我会的。"

西海牛一走,刘书记马上打电话将吴副书记叫了过来。他说:"老吴啊,西海牛是我们引进的人才,你怎么签字放他走了?"

于是吴副书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汇报了一遍。

刘书记说:"这个郝来运啊,他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我要动他的手术。我先给毛书记打个电话,让他先跟郝来运谈谈。"

出乎刘书记意料之外的是,当他正要向郝局长动手术的时候,郝局长却将手术刀伸向别人了。

郝局长关着门流过泪,就开始写检讨。他先是在办公室里写,后来怕打扰,就躲在家里写。他明白,市里不会放过他了。以前他当副职,出了问题他一推就干净了,现在呢,领导肯定要追究他的责任,他得趁早有充分准备。随口说话肯定说不好,领导听了会不高兴。书面检讨材料里,首先查出的原因是政治学习不够,思想觉悟不高;其次是放松思想改造;第三是改革开放意识不强……他通宵加班,书面汇报材料整整写了五十页。他反复看了几遍,感到很满意,自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还从来没有写过这么长、这么令自己满意的材料。写完这个长材料,他又把自己那个专用记录本认真地看了几遍,然后才点了点头,把它锁进一个非常保险的抽屉里。连子娟也没有这个抽屉的钥匙。

可郝局长还是轻松不起来,心里想,自己的名字倒叫个来运,其实一点儿也不来运。好不容易要了个一把手当当,就碰上了这么棘手的事,市里领导那儿怎么交差呢?怎么好意思再和毛副书记见面呢?

郝局长又想到了自己的后路。现在单位出了这么大的事,批评也好,甚至罚跪他都愿意干,但是,如果要把他的正处级抹掉,把他的级别弄下来,那他就坚决不干!他也不是没有底线的人!

郝局长预料中的事来了。毛副书记来电话,叫他去汇报一下工作。

郝局长走进毛副书记办公室一看,见毛副书记满脸乌云。他知道事情严重了,就流着泪抽泣起来。

毛副书记把门关上,锁死,然后板着脸说:"郝来运,你在'扯皮局'里工作了两年,都办了些什么好事儿?杂志被停了,你怎么交差?你是我推荐的人啊!你叫我在常委会上怎么说话?你不仅不给我争气,还割了我的脚后跟啦!"

郝局长两眼热泪地从包里取出那份厚厚的汇报材料,一页一页地往下念,什么学习不够,思想放松……

毛副书记听不下去了,说:"来运啊,你都念了二十多分钟了,还没说到底是个什么问题就让杂志被停了。停办通知上说,你们擅自改变刊名,违规做广告,你说,这些问题你为什么不制止?"

郝局长又翻到材料上写原因的地方,接着往下念,刚念了一句"不抓办刊人员的政治学习",毛副书记又打断他的话说:"别念了!别念了!你就不能说点儿实在的?我问你,是谁把刊名擅自改了?"

郝局长本来想说是于龙会出的主意,但是他没有说,他知道,说了就会惹怒毛副书记,就会重重处理于龙会,于龙会不服就会和他这个当局长的翻脸,就会更加不放过他,就会把事情越闹越大。他本来也想说这事儿跟毛副书记汇报过,是经毛副书记同意过的,但他也没有说。他知道现在不说,还可以落得个不推卸责任的好感,毛副书记还会在关键时候保他一把。想到最后,他只得说:"我错了。"他想自己先一肩把所有的责任担了,看看毛副书记往下怎么说。

毛副书记非常愤懑地问了有关原因,最后说:"千错万错,最后只有两错,一是用错了局长,二是用错了主编。用人不当万事皆休啊!杂志这么些年来为我市各方面工作都起了很好的作用,现在这个损失你怎么弥补?编辑部这么多人今后干什么?没有了杂志,这个单位还能存在吗?这些人你打算往哪儿安排?他们的老老小小你能养下来吗?"

毛副书记每问一句,郝局长就全身紧缩一阵,他终于扑通一声跪在毛副书记膝下,放声大哭了:"毛书记,我对不起您,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

毛副书记没有同情他,依旧板着脸说:"别哭了,哭什么呢?你能哭得回来杂志吗?好吧,我在常委会上作检讨,你等待处分吧!"

毛副书记说完,就开始翻他桌上的那一大沓文件,翻了好一会儿才回过头来,对跪在地上的郝局长吼道:"你还不快回去,跪在地上干什么?"

郝局长出门时,见毛副书记没有像往常那样送他。他走到门口只好又回过头来说:"毛书记,我走了啊。"

毛副书记过来把门关上,关得很重,然后又骂了几句:"平庸之辈!无能之辈!我瞎了眼了!都怪我心太软!明明知道是这么个没用的东西还重用他!"

第84节:官道(11)

郝局长回到自己办公室,也学毛副书记把门关紧起来。他回想着毛副书记说过的话,把毛副书记的原话又记录在那个本子上。毛副书记在反思自己的过错了,他也得好好地反思自己的过错。他想,自己当时要是不动西海牛,就不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而当时只是因为西海牛为工资的事说过一句让他不爱听的话。现在想起来,西海牛也是被工资问题弄烦了才那么说的,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容忍一下,理解一下?

这些日子以来,他白天东奔西跑,晚上忧虑难眠,人都老了十岁。没想到,这天,组织上的人送来了一份处分材料,要他看了之后签字。他认真看过后,只是捂着脸流泪,不肯签字。组织上的人问他哪儿不符合事实,是不是委屈他了,冤枉他了。他说,没有,都没有,只是请求组织上允许他考虑一下。组织上的人很理解他,就说,那好吧,如果事实上哪儿有出入,什么时候到部里去反映都行,组织上都负责查实和纠正。

郝局长心想,这个材料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签字的,因为最后的处分意见是降职。他这么些年哭哭啼啼为什么?请客送礼为什么?屈膝下跪为什么?何况,这些事他都是请示汇报过的,都是有领导指示的,现在领导说的原话他都还记在本子上,难道出了事就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了吗?如果组织上一定要这样处理他,他最后就要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他回到办公室后还在想材料上的那些话。他平时记忆力并不太好,但这个材料他只看过两遍,就能把好多原话背下来了。材料上没有哪儿与事实有出入,只是他不能接受这个处分。他正想着这些问题时,有人来了,他抹了抹泪水一看,是于龙会。

于龙会笑着说:"局长闭门思过了?"

郝局长把门关上,他要狠狠地骂一顿这个于龙会!

郝局长说:"你现在把我弄到这个地步,你高兴了?"

于龙会说:"一个人啊,幸福和痛苦都是自己酿造的,怎么能说是我把你弄到这个地步呢?"

郝局长说:"你为什么要擅自改变刊名,你为什么要违规做广告?你为什么挨了上级批评不告诉我?"

于龙会说:"我一定要回答你这些问题吗?"

郝局长说:"我找你这么些天,电话都打飞了,你今天跟我好好交代。"

于龙会说:"那好,我现在回答你。"

于龙会从兜里取出一个记录本,一页一页地翻,照着记录本上念,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请示郝局长改刊名,他说同意,并说这个办法好;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向郝局长请示广告的事,他说,好,就这么搞;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本想向郝局长报告挨了省里批评,但郝局长表扬说刊物办得好,我就不说了……郝局长听得两眼直冒金星,说:"于龙会,你别念了!你快给我滚蛋!"

于龙会笑了笑说:"郝局长,只要你不开除我公职,我就只在你一个人面前念我这个本子上记的事。如果你要开除我公职,我不仅要到局里所有人面前,还要到市里领导面前去念这些东西!你不保我,我也就不保你了!看是我这个科级重要,还是你那个处级重要!"

于龙会说完就要走。

郝局长说:"看样子你是早有准备!"

于龙会说:"我这是跟你学的!"

郝局长坐在那里双手发抖,看着于龙会大摇大摆地走了,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又关上门想着于龙会刚才说的这些话,突然就气得发笑了:"于龙会这狗日的聪明呢!看来,是不能把于龙会惹得太恶了。于龙会真要把他本子上记的那些东西向下或向上捅出去,责任就真会全都落到我郝来运一个人头上;不捅出去,这么含糊过关,于人于己都会有好处。"

组织上又来人找过郝局长几次,问他对材料还有什么意见,他一直说没有,但就是不肯在材料上签字。

最后一次,组织上来的人说了蛮话,说没有不同意见就要签字,即使不签字,也要这么办了。郝局长也是最后才跟组织上的人说,他有话要找刘书记说。

组织上的人回去后,向刘书记转达了郝局长的意思。刘书记就抽空将郝局长约了过来。

刘书记面带笑意地对郝局长说:"来运同志,坐吧!"

郝局长原以为刘书记也会像毛副书记那样臭骂他,现在见刘书记还这样和蔼地待他,心里就稍稍轻松了些,才敢坐下去回答刘书记的问话。

刘书记说:"你是局里的一把手,我是市委书记,你有话找我说是正常的。你说吧!"

  如果觉得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王跃文小说全集亡魂鸟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梅次的故事朝夕之间西州月苍黄官场春秋国画王跃文作品精选大清相国,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