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米周作品南下打工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位工友问她该看些什么书。

“《做内心强大的女人》,戴尔卡耐基写的,很好看,推荐给你。”给人感觉何妹便是读过这本书。

她的这个推荐让我很感兴趣,也很好奇,我也没多想,顺口便说:“卡耐基的书不错!”

她转头看看我——这个陌生的男人——惊讶的问:“你也看过《做内心强大的女人》?”

我和何妹就这样认识了。她姓何,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今年只有十九岁,初中毕业之后辍学出来打工。因为年龄小,大家都管她叫“何妹”。现在这份工作是她哥哥介绍她来的,没想到哥哥没长性,没做多久就走了,倒是何妹很安于现状,觉得做一个普通工人赚点钱很满足。也许是第一次听她说话就觉得她谈的内容很特别,我之后中午吃饭的时候有时会很注意坐在她边上,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何妹是车间里面年轻女工人中的“知心小妹”,大家遇到什么问问题,都会找她聊一聊。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有意避开,免得打扰。除此之外,她很愿意和我聊天。何妹很能说,也很爱说,和她在一起聊天你只需要倾听和点头就足够了。相比于其他普工,她读的书要多很多,最开始给我的感觉,她读的大多是“自我帮助”和“成功学”一类的书籍——这是在打工仔当中相当流行的一种书籍,教给人们该如何生活,如何赚钱,里面的观点也都是程式化的,就像何妹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些话一样:

“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你内心的平静程度。”

“人生重要的不是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迈下一步时的方向。”

“宠爱自己的女人,连上帝都会宠爱她。”

这些模棱两可的话是何妹成为大家焦点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在这个南中国的小镇,这种话语的激励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连上帝都会宠爱”的何妹并非像上帝那样万能,她也有自己的烦恼。何妹在来小镇之前,曾经在广州住过一段时间,做小服装店的导购。她跟我说,来到小镇之后,一个让她难过的地方就是,相比于广州,这个小镇似乎就是一个“文化沙漠”。何妹曾经跟我埋怨过:“广州有图书馆,有博物馆,还时不时的有讲座什么的,可是在这个小地方,什么都没有,有时候找一本书都很难。”我看不出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小姑娘居然还会对图书馆,博物馆和讲座情有独钟,于是好奇地问:“你在广州的时候,经常去那些地方么?”没想到何妹不假思索地说:“图书馆还去一些,其他的没去过。”我心中一阵悲凉:“那你埋怨什么,反正有没有你都不会去!”何妹却反驳说那不一样:“去不去是我的事,但是一定要有,你不觉得有了图书馆,博物馆和讲座,城市就不一样了么?住在里面就觉得自己有文化,有那些东西在身边人活着就会觉得不一样。”

这个有时候阿 Q 精神十足的小姑娘听过大家的倾诉之后,会和我吐露一些。不过她的吐露一直很克制,我从未听到过任何人的名字。她听到的那些故事,很多都是关于父母,亲人,家庭,以及感情上的。故事的主人公流露出的最多的困惑就是“我该怎么办?”何妹一般不会给什么具体的办法,她主要是推荐别人看书,然后说一些程式化的话去劝诫人家。每次和我说完故事之后,何妹总会抿着嘴,摇摇头,然后总结一番,经常是说对她的那些工友们的一些担忧。她觉得这些工友们没有志向,没有生活的品味,也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生活才会一片糟。和许多打工仔不一样,何妹并不喜欢加班。“喜欢加班是因为他们不工作就无处可去,加班是他们转嫁烦恼的一种方式。我和他们不一样,我要时间看书的。”

我因此也就一点都不惊讶这个为了读书连加班费都可以不要的人向我兴高采烈地讲自己终于发现了一个“图书馆”。何妹口中的“图书馆”是三灶唯一的一家书店,老板是个胖子。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图书馆”里面的藏书,联想到的是十年前一个附庸风雅的知识分子的书架。这家书店有着小镇独有的特点:里面的书都是脏脏的旧旧的,却卖着新书的价格。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何妹带着我去了一次我才知道,那些书原本是新的,但是来光顾书店的人都不会买,只是蹲在书架旁边看,看过了再放回去。久而久之,那些书就变得又黑又旧了。那些“蹲读者”如果聚得多了,偶尔会受到书店老板的驱逐,但是更多的时候,那个胖子还都容忍着自己的书一天天的沦为二手。何妹就是这些书变黑变旧的贡献者之一:带我去的那一次,她在里面呆了一个小时,手里捧着的书是《战争与和平》——那是一本我拿起来几次都无奈放下的书。她看的很慢,一个小时只看了十几页。

一次偶然的机会,何妹跟我说了自己的“志向”。那是一个她从来没有触及过的话题。虽然她平时会为工友们没有志向而担忧,但是说起自己,她的志向却简单的不可思议——把胖子老板“图书馆”里所有的小说都看遍。

“我想当一个作家,像戴尔卡耐基那样,写给工友们看。”何妹说,“然后等到我以后写书的时候,就用‘何妹’做笔名,第一本先送给你,你看怎么样?”

我撇撇嘴,点点头。

精益生产

作为制造业中的一份子,大家谁都瞧不起模仿别人而开发自己新产品的人,对于这种行为,模仿的越像,受到追究投诉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企业来说也就越危险。但是在这个圈子里,谁都不会否定那些模仿别人而开发自己的管理方式的人——在管理这个领域,你模仿得越像,别人只会越崇拜和羡慕你。在我看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亮点就在于信息的交流,尤其是管理方面信息的交流。一些有头脑的企业家创造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借此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开放自己的企业供外人研究,并成为样板供人学习,使得全世界企业的管理能力整体提升,最终导致了企业血管的换血,让整个世界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而在这种信息前后传递的过程中,“学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前几天 J 小姐收到了附近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工厂的邀请,进行为期一天的管理培训。这一天结束后,J 小姐把她在培训上面得到的资料和所抄写的笔记交给我,让我帮她整理成幻灯片,方便她给大家做一个宣传。在整理她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惊喜。我一直觉得,那些之前无论是我们企业里面出现的问题,还是通过“老板饭局”听来的其他企业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的原因,也许是这些问题后面还有一个更大更深远的矛盾——老板们的思路。他们的思路始终局限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跳不出来,也就造成了许多治标不治本的情况。世界五百强企业们所宣传的管理理念,不得不说很多都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完全是全新的思路,全新的高度。

举个例子,J 小姐参加的那个培训,举办单位是一家欧洲企业,所运用的管理方法却是日本人创造的精益生产法。精益生产法,最初是美国人在日本丰田汽车厂里面发现的。因此,这种管理方法的实质是日本货,但名字却是美国人给起的。所谓精益生产,就是指高精准,高效益的生产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被认为“最适合现代制造业”。它的最主要的两个目标,也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两个目标,是“零库存”和“零缺陷”。

作为生产制造型的企业,公司正常运行需要先引进原材料,原材料在一步步加工的过程中会不断的遇到问题与障碍,最后成品出来以后可能由于船务等原因又不能马上运走,因此“零库存”乍一看是不可能的。但是从精益生产的角度,零库存是可行的,之所以无法实现,是因为管理的方法不够完美。精益生产说,没有完美的人,但有完美的团队。所谓库存多少,实际上就是一个制造链条的完善程度。

零库存始于原材料的引进。精益生产主张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精准完美的产品。一些大公司如日本索尼,甚至可以在原材料供应商方面做到“水龙头”式供应,也就是说即用即拿。说到供应商,我总是想到之前经历过的那些不靠谱的高成本交流。我时常把我们的上游供应商看做是自己的对立面,总是想尽办法如何跟他们斗智斗勇。但是,在精益生产眼里,企业和供应商应该是共生的,甚至,作为具有一些规模的企业,要把供应商当做自己利益链条的一部分,去帮助有潜力的供应商完善他们的工作。我们的想法是,去直接找到一个“合格”的供应商,如果找不到,就继续找;而大企业的思路是,去找到一个“有潜力”的供应商,找到之后,帮助他们进步,成为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合格的供应商,并且尽量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原材料引进之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生产线上的零库存。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我不可能不知道当年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先将流水线引入到工业生产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故事。但是在精益生产这里,我发现那个有着神一般光环的流水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做“细胞生产方式”的概念: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组,使用少量的自动化工具,在“节拍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所有工序。同一个“细胞”内的工友们工作的时候相互挨挤着站在一起,摒弃流水线,产品从一个工位到另一个工位采用“单件流”——一种类似于击鼓传花的模式,这样一来工位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工人们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运动,而且上一个工位的质量问题马上就可以高效地在下一个工位反映出来,因此每个下游工人同时又是上游工人的质检员。企业无形当中增加了质检的规模,却减少了质检的成本。产品做好之后,我们通常要等客户货款到账才发货。但实际上客户的资金并不能每次都刚好在最后一箱产品封箱的时候打过来,因此,精益生产认为,采取所谓“即进半售”的方式是最合理的减少成品库存的方式:客户可以采用预定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这样大货做好之后可以先行运走,再等待资金全部回笼。

一开始听说零缺陷,我觉得是个玩笑:怎么可能存在零缺陷的工厂?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合格率的工厂我觉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当我翻开 J 小姐带回来的一小本资料,上面讲到“零缺陷”这个概念的时候,赫然写着:

如果 99.9%的合格率可以接受,那么每天……

美国邮政管理局将有 12800 封邮件遗失;

银行将有 22000 个账号操作发生错误;

全球将有 2000 架飞机发生安全事故;

全世界的医院将发生 75 次手术失误。

“零缺陷”说起来并不难,理论上只要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做对,不向下游传递错误,就可以做到百分百的合格率。说说容易,但人都是“难免”要犯错误的,如何消除工人的这个“难免”?在精益生产看来,把合格率从百分之八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你只需要教给员工技术上如何更好就可以了。但是把合格率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提升到百分之百,却是一个心理问题。就好像一个三岁孩子的家长,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挖鼻孔,却可以对街头别的三岁孩子挖鼻孔视而不见一样,百分之百的合格率靠的是工人们对企业,对产品的一种主人翁意识,心理上过了这一关,才能把技术运用的更成熟。但是这种“以厂为家,以厂为荣”意识的培养,又牵涉到企业文化的建设,说下去又可以写好几篇文章了。

先进的管理理念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概念,有时候对已有的想法也是一个挑战。精益生产其中的一项内容叫 6S 整理,是六个 S 开头的日语词:安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我们企业早就提倡过 6S 整理,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保持办公室与车间的卫生。慢慢地,6S 在我们企业里就成了“搞卫生”的代名词。扫地的时候,你可以说你在 6S;整理桌面的时候,你可以说你在 6S;主管看到你的饭盒放在外面,想让你收起来的时候,也会说“把你的饭盒 6S 一下”。从 J 小姐那里得到的资料上看,这些用法都没有错。只是,真正的6S 含义要比这些广泛得多,因为提出它的真正目的,并不只在于得到整洁的工作环境,更在于在整理环境的过程中,培养员工的个人品质——这也是管理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让员工臣服于你,而在于让他们自己提升自己的素养。

这些在我看来所谓的“管理新概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中出现了大概二十年。即便如此,对于一个南中国的小型民企来说,它仍是挑战传统的外来货。我不知道这些世界五百强企业所用的管理方法,是否适用于我们,但是无论何时,思路开始转变永远都是个好兆头。

核心技能

在这个公司里,最最清闲的工作要数收发室的两个看门大叔了。他们每天需要做的并不多:收发邮件,登记来访者,保卫安全。其实说保卫安全,也就是“看门”而已,一把年纪了,还能斗盗贼不成?两位大叔一个白班一个晚班,两个人每天也就交接班的时候能见个面,却是很好的朋友。这里要说的,主要是白班的那位,因为晚班的除了每天早上打个照面,我也不怎么能见到。

白班大叔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听收音机,拉二胡,还养了一只狗。不过他听评书的收音机时常吱啦吱啦地响个不停,要很认真才能从中辨认出里面到底是邓丽君还是单田芳;他的二胡拉的像锯木头,至今公司里面还没有一个人听过他拉完整的曲子,而且每次拉琴总是不超过十分钟就扔下了,连他养的那只狗都不愿意听;说到他那只狗,哎,做他家的狗也算倒霉了。那只狗早上和大叔一起来上班,中午吃点公司食堂人们吐掉的骨头,然后就窝在收发室的角落睡一天,到了晚上再被大叔用极不协调的铁链子牵着回家。偶尔大叔心情好的时候,会牵着狗在院子里面溜两圈,那狗满脸长毛,为了看清前面的路,总要不停地向一侧甩头,看上去就像一位淑女妩媚地把头发荡到一边。我第一次见那只狗的时候,它的毛就那般脏,一个多月过去了,它的毛仍然是一样的颜色,很神奇的没有更脏,当然也没有更干净。这一切都只能说明白班大叔是一个多么“事不关己”的人。可以想象,这样“万金油”一类的人做工作也不会做的太好,我们办公室里收邮件的同事们就经常被他搞得哭笑不得。

外面寄到公司的邮件,要先经过收发室签收登记,再由白班大叔统一打电话通知办公室的人下来取。白班大叔眼神不好,有些老花眼,因此经常让我们做本来该他做的邮件登记。对于这一点,也不过是写几个字的事情,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但是对于他通知办公室的人取邮件,大家倒是埋怨的不少,因为他通知的方式很奇特——

有一次大飞接到电话:“喂?你好!”然后就把电话给我了:“楼下大叔,找你的。”

我接过电话来:“你好,我是!”

“唉——给我找一下大飞啊!”白班大叔拖着嘶哑的嗓音说——他的声音就好像他那破收音机中的单田芳。

我无奈又把电话交回去。“找你的!”

大飞接过电话:“大叔,我是大飞啊!”

“唉——大飞啊!你叫 L 姐下来取邮件啊!”收音机里的单田芳说。

L 姐其实就在我们同一个办公室,坐的位置和我们很近。大叔本来应该直接打电话,让 L 姐下楼取邮件就好了。但是他非要绕一个大圈子,让人感觉又不像是故意的,也就只能嘴上嘀咕两句,看到他还是客客气气的,因为他本人无论何时都是和和气气的。

就像所有刚来这个公司的人一样,我也曾经和 L 姐抱怨过这个不靠谱的收发室大叔。没想到一说到这个人,L 姐告诉我,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许多年了。“这个厂刚建的时候,他就是老板雇的保安监工之一,每天就在现在这个收发室的位置看着工地。后来厂子建好了,老板看这个人很老实,就把他留住了,一直留到现在。我十分好奇,工作状态如此浑浑噩噩的人怎么能在一个岗位上呆这么久?“忠诚呗,这还用说么?看门的,尤其是工厂看门的,一定要对老板忠诚,要刚直不阿,这样外人才不会轻易进来,我们厂里的东西也不会轻易的出去。”我有点觉得难以置信,一个看大门的,不用说的那么严肃吧?“哎呦,你可不知道!”L 姐不无感慨的说,“我之前的那家厂,收发室的保安来来回回走了好几个,有一些就是单纯的不干了,还有一些在那里干的时候,工厂总丢东西。等差不多快要查出来了,人家拍屁股走了,让你永无对证,甚至有的员工放出话来:只要和保安混熟了,厂里的东西随便拿。你说怎么办?没办法!所以啊,忠诚对于收发室保安很重要啊!”

从那次和 L 姐聊完之后,我对白班大叔又有了新的印象:那个我曾经认为可替代性极强的人,居然是这个工厂里面最老的员工之一。作为一个收发室看门的人,虽然他每天用劣质收音机,拉不成调的二胡,养一只脏兮兮毛乎乎的狗,还经常把大家的邮件搞得乱七八糟,看上去嘻嘻哈哈无所事事,但是他却有着一项非常特别的技能:可以让老板每天都安心地来,放心地走。他在其他方面,可能一无是处,但是在这方面,却是别人谁也无可替代的。

白班大叔让我想起了家门口的一家煲仔饭小餐厅。那餐厅主要经营煲仔饭,菜单非常简单,门脸不大,却异常火爆。餐厅的老板一天看上去摇头晃脑,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做梦,做事也经常丢三落四,没有原则。他可以高兴给一桌送上价值十几块钱的汤,却给另一桌连茶水都不上。结账也是经常出错,不是自己亏了,就是给别人多算了,总要等到顾客指出来,他才满脸歉意地拍拍脑门,哎呀又算错了。他们家提供附近的送餐服务,老板接单,小工送餐。我有一次打电话给老板,要了一盒煲仔饭,让他们送到我们小区七栋二单元。没想到老板在电话里就和我纠缠不清——

“哦,一栋二单元。”老板的声音在电话里显得更呆了。

“不是,是七栋,五六七的七。”我重复。

“哦,七栋,好的。”

“二单元。”我补充到。

“二……”听上去他在用笔记录——“二……栋,七……单元。”

“不是啦,七栋二单元!”

“一……栋……二……单元”

  如果觉得南下打工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米周小说全集南下打工记,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