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于勇作品纪检干部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我说的都是不正常的情况,今年初他调整了一批干部,市里有关文件说五十五岁离岗,五十岁就不提拔了.可是一个四十八岁的局长干得好好的,没有任何问题,被降为主任科员回家坐着去了,却提拔了一个五十四岁的人当局长.这说明什么?很不正常嘛."石成问:"你感觉这里有什么名堂?"

"这还用问吗?权钱交易!这个五十四岁的人在外面停薪留职干了八年的石材厂,赚了大钱,又回原单位上了一年班就升了局长,他凭什么?明摆着是钱在作怪嘛.""炒干部就是炒钱呀.我们过去当领导,十几年不动窝,专业都精通了.现在的干部有时一年调整两个单位,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利吗?为了捞嘛!这种官能好吗?能为人民服务吗?"石成说:"再说具体一些好吗?没有根据的道听途说也可以,我可以参考.""没有根据的事我不敢乱说,就说前几个月提拔的城建局长宛丰鑫,反响很大.他是个吃喝嫖赌都沾的人,还挨过处分,宋书记竟然为他一个人专门开了个书记办公会,坚持要提拔他.市委内部很多领导不同意,有什么用?宋书记是一把手,他能力排众议强行通过.宛丰鑫一上台,第一是捞钱,第二是抓权,把城建局搞得乌烟瘴气,谁给他送礼,他就让谁当科长,谁和他臭味相投他就重用谁.在工程招标,工程审批上大捞特捞,很明显,他当官没花钱能这么迫不及待地捞钱吗?"石成问:"你们听说宛丰鑫当局长给谁送了钱?"

"外界有人传说他买这个局长花了三十万元,反正是花了钱."石成边记边问:"他哪来这么多的钱?是不是也自己开工厂做买卖?""哼,花钱买官用自己的钱不多,再说靠工资生活哪有那么多钱,无非这么几个渠道,有的挪用公款,有的以手里的权力从外面捞钱,还有的经商赚钱,最没办法的就是靠朋友凑钱或集资.我想宛丰鑫原先是副区长,没有财权捞不到公款,也没听说他做买卖,我猜他多半属于找几个有钱的朋友为他集资买官那一类的."石成又问:"无风不起浪,宛丰鑫花了几十万元买官,总有知情人吧?"—个白胡子穿中山服的老者,他曾是市公安局局长,他提供了一个情况:"有一个人姓王,外号叫王臊巴头,是下泉区派出所的副所长,曾经是我的下属.在宛丰鑫当城建局长之前,有一次他们一起吃饭,宛丰鑫喝多了酒胡说,说宋书记这个人眼太黑,他想当城建局长,给宋世博送了几十万元还没办成呢.王臊巴头出来就给他把话传开了."另一个老者说:"这几年看看宋书记重用的是些什么人,当了官仗着宋书记的势力胡作非为,不见钱不给办事,有的收了人家的钱也不办事.就说市组织部马部长,是宋书记的同学,是宋书记一手提拔的.谁想要被提拔就先给他送,他胆子大得很,什么钱也敢收,不少人背地里骂他,你们一了解就知道.""还有一些基层领导贪污受贿,群众反映很大,宋书记就是护着不让管,市纪委也不敢管.为什么?拿了人家的手软,受人钱财替人消灾.造成田泉市风气败坏,贪官污吏胆大妄为有恃无恐."这群老同志总算找到一个愿意听他们讲话的人,一直说到中午才满怀希望地与石成握手告别.一直在作记录的李庆甩着发酸的手腕说:"看来田泉市的反映是有来源的,而且水太深,搞起来不容易,况且这些情况还得向地委何书记汇报后才能定.我猜,如果汇报了肯定不会让咱们扩大调查面."石成说:"如果真如这些老同志所说,田泉市的问题就太严重了,问题也太多了.""他们都是老干部,政治素质是有的,我想他们不会胡说,重要的是他们看不惯这些现象,他们也在为国担忧啊,为田泉市的前途担忧啊,难能可贵.这就是党员的责任感."石成翻着笔记本说:"咱们先选择一些与咱们这次调查有关的问题先摸一摸底,提拔用干部问题应该是重点."李庆说:"这个问题最要命,过问一下就有人全身哆嗦,你再深入,马上会有人跳出来干涉,你可要考虑后果."石成笑了:"我都五十多岁了,能干工作的时间不多了,大不了提前退休.你还年轻,还是你先考虑后路吧,你要是有顾虑,我批准你退出."李庆也笑了:"瞧你说的,你石书记撑腰我怕什么?你敢牵这个头,我紧跟着.我对这些贪官污吏早就恨之入骨了.这些年我没干劲,不是不想挖出几个*分子,而是干扰的人太多,而且干扰的人官阶越来越高,不让我干.问题查清了,一报上去就石沉大海,不了了之,我心里有气!"石成叹口气说:"我到纪委这几年也管得别别扭扭的,但我认为当猫不抓耗子就是个废猫.一个地方*风气严重,有党委的责任,也有纪委的责任.对*分子迁就,讲情面甚至害怕,躲着绕着走,这就是严重失职,就是违反党章党纪,就是对党和人民的犯罪!我要从我这里开始,扭转这个局面."李庆说:"哎呀,石书记,我和你相处几年,今天发现你想逮个大耗子.好,我紧跟到底."石成深有感触地说:"我也知道咱们这只猫不是不敢抓耗子,原因是有时咱们脖子上被别人拴了绳子,被别人牵着,可是必要时咱们得悄悄解掉这根绳子."李庆听了满心高兴问:"你说怎么干?"

"想印证宋世博是否有严重问题,咱们可以按照兵家孙子说的:以迂为直.先选择一个侧面目标打开缺口.""同意!" 李庆有些兴奋:"我看先选择宛丰鑫当靶子如何?看看他送礼的几十万元是不是真有其事,看看这笔钱从哪里来的,送给谁了.""咱俩真的想到一块了,就拿他开刀,追他的几十万元的来源和去向,打开口子就好办.你是老检查了,你看从哪里入手?"李庆想想说:"老同志不是提到一个王臊巴头吗?这个人可能嘴不牢,从他这里开口子."石成笑了递给他一支烟:"知我者李庆也!这事就由你先着手办." 他已在脑中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计划,放弃正面的宋世博,先对准宛丰鑫,也可以转移上面对宋世博的注意力,减少来自地委何书记的压力,宋世博也失去了干扰的借口.如果宛丰鑫买官的问题真的存在,他猜想十有*钱是送给了宋世博,那时宋世博便不攻自破,连他的后台也无法保护他了.但这里面有一系列的问题要查清,如宛丰鑫是否有几十万?钱的来源和去向?行贿方式怎样?他把宋世博设想成一个大碉堡,宛丰鑫和还未浮出水面的对象是外围的小碉堡,打下小碉堡就很容易拿下大碉堡,而打这个小碉堡,也会使一些还没被发现的暗堡暴露出来,其中有小的,也可能有更大的.

14

王臊巴头是个不到五十岁的派出所副所长,人长得不高,不胖不瘦,自认为是美男子.很少穿制服,他喜欢没事就把斑白的头发梳得油亮,嘴上叼支烟拖着一双拖鞋站在门口观街景,见到漂亮的姑娘或稍有风韵的妇女走过来,他那两只贪婪的锥子一般的眼盯着不放,巴不得看见衣服里面最动人的部分,就因为这点毛病他得了个"臊巴头" 的雅号,他也厚着脸皮满不在乎地笑纳了.

这天他又站在派出所门口观景,市公安局孙同志开车领着李庆等人来到派出所.他一见孙同志忙迎上来陪着笑问:"领导今天到我的庙门办什么事?喝酒吗?是不是你请我?"孙同志没有和他打哈哈,介绍说:"这几位是地区纪委的同志,这位是李主任.这位是王副所长."王副所长忙堆起笑脸伸出双手握着李庆的手,腰哈下去好几度:"哎哟嘿,是上级领导光临,欢迎欢迎,请进请进." 他把大家让进办公室,听说是专程来找他了解情况,心中不免忐忑不安有些紧张,人说防火防盗防纪检,他不知道会有什么事让地区纪委的同志找到他头上来.

李庆开门见山地说:"找你了解一个情况,请你如实提供.你认识宛丰鑫吧?""认识,他原先是我们区的副区长,就在隔壁办公,常在一起,关系很好,兄弟一样,他是个好领导."李庆又问:"据反映你与宛丰鑫有一次喝酒,他对你说过,他给领导送钱想当城建局长的事,你谈谈这个情况."王副所长的脸立刻变白了:"没,没有的事,这是谁造谣?宛丰鑫当局长花没花钱我怎么会知道?这是胡说."李庆料到他不会承认,问:"你是党员吗?"

"是,是党员."

"多少年党龄了?"

"十,十七、八年了" 王副所长心里紧张.

"你身为党员,派出所副所长,应该懂得对组织坦诚.组织了解这些情况是有原因的,你身为党员就要守党纪,不论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都要如实的讲."王副所长极力辩白:"没有,我确实没有说过这个话,我和宛丰鑫局长关系很好,我没有给他胡说过,这不是害他吗?我哪能做那种事?""你说这话时可是有好几个人在场亲耳听到的.""谁听到了?让他出来作证,这不是冤枉人吗?" 王副所长镇定下来,有些生气.

李庆为帮他回忆,说:"你说这话是在双羊山下早晨锻炼时和几个老同志说的,不止一个人听到了,而且你说的这话是宛丰鑫喝酒时亲口对你说的.这话当然不是你编出来的,是宛丰鑫发牢骚时说出来的,是不是这种情况?"王副所长坚决否认这件事.李庆严肃地说:"我们是在严肃地向你了解情况,你如果不如实反映情况,你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王副所长沉默了一会儿,在心里权衡了半天利弊,最后还是下决心抗到底.他一咬牙说:"没有的事,我没说过,那些老家伙老糊涂了,他们闲得没事胡说八道."李庆说:"我们分别向四位老同志了解了情况,他们当时都在场,所说的情节都一致,你为什么抵赖呢?"王副所长说:"不是抵赖,我没有说过你们不能逼我承认吧?"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王副所长坚决否认.李庆最后说:"既然没有说过,你就写个没有说过这些话的证明吧."王副所长不想留下文字把柄,还想给自己留个后路,他拒绝写证明.李庆沉下脸来说:"王副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警察,你难道不懂这种工作的要求吗?你要为你说的话负责,就要写到纸上."王副所长看到李庆态度坚决,没办法只好简单地写了一个只有两行字的说明应付差事,满以为这样就混过去了.下午,市公安局政委把他叫到局里,一进门政委就沉着脸问:"你出什么事了?"王副所长吓了一跳:"怎么了?我没出事呀."

政委说:"地区纪委的同志来过了,他们向市局建议对你停职,因为你向他们出伪证."王副所长腿一软坐在沙发里:"哎哟嘿,哎哟嘿,我的老天爷,这祸可惹大了,为了这点事怎么就要停我的职?"政委说:"人家拿了好几个人的证明,证实你对人家说过什么话,你死不认账,还写个什么证明,那不是伪证吗?到底怎么回事?"政委说:"人家拿了好几个人的证明,证实你对人家说过什么话,你死不认账,还写个什么证明,那不是伪证吗?到底怎么回事?"王副所长叹口气:"唉,我这张臭嘴老惹祸.是这么回事,有一次喝酒,宛丰鑫在酒桌上对我说,他给上面领导送了点钱想当局长,没有办成.这话我随便说说,让几个老家伙听见告到地区纪委.人家问我这事,你说我能承认吗?这一承认不就把宛丰鑫送到枯井里了吗?我还叫人吗?"政委说:"人家找到你头上就是大事,你还真有胆子顶,你以为人家地区纪委是市纪委?哄骗几句就混过去了?人家手里拿着好几份证据,你一个人不承认顶用吗?你当派出所长这么多年,你不懂?你也是常办案子的人,给我也定你个伪证罪!""政委,你说我现在怎么办?"

"地区纪委只是个建议,局里还没有开会研究,你还是抓住这个时间赶紧向纪委同志们赔礼道歉求得谅解.人家如撤回建议这事就好办,否则局里保不了你.停了你的职,你还得说实话,那时再复职就难了."王副所长有气无力地问:"那我非坦白不可了?"

"你如果是造谣,可以不坦白.如果是事实,还是尽早坦白,迟了我也保不了你."保官要紧,王副所长不想为别人的事丢了自己的官位.他赶紧跑到地区纪委的住地向李庆道歉:"李主任,上午我欺骗了组织,这一中午我没安心,我想通了,我不应该欺骗组织,我专门来收回我写的证明,把真实情况说出来."李庆说:"能醒悟就好,你说吧."

王副所长有些扭捏地说:"只是喝酒时随便说了几句,谁知道是真话还是假话,也许宛丰鑫是瞎吹牛.""我没有让你帮我分析,先把情况说说."

"我说了,请李主任为我保密,不然让人知道我乱传话,我就……唉."李庆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先想自己,你首先要记住你是一个党员,共产党员是受党的组织纪律约束的."王副所长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对,对,我知道党员必须向组织说真话讲实情." 他抹着满脑袋的汗水很不情愿地说:"宛丰鑫是说过那句话,是今年过春节以前的事,我们一起吃饭,聊起了提拔的事,他心里有气,说宋书记心太黑,给他送了几十万元连个城建局长也不让当.他还问我准备过春节给宋书记送多少礼,这是惯例,每到春节各部门都要给领导送钱送礼.按惯例,每年过了春节后市委就要进行一次领导班子调整,过年送了礼的一般都调王副所长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对,对,我知道党员必须向组织说真话讲实情." 他抹着满脑袋的汗水很不情愿地说:"宛丰鑫是说过那句话,是今年过春节以前的事,我们一起吃饭,聊起了提拔的事,他心里有气,说宋书记心太黑,给他送了几十万元连个城建局长也不让当.他还问我准备过春节给宋书记送多少礼,这是惯例,每到春节各部门都要给领导送钱送礼.按惯例,每年过了春节后市委就要进行一次领导班子调整,过年送了礼的一般都调整得不错,心里也高兴.当时他还说,今年春节他不送礼了,因为他早已送够了.我当时还说他瞎吹牛,一个没有实权的副区长哪有几十万元?把他们下泉区办公楼卖了也不值几十万元.他却说是真的,没一句假话,骗你是孙子.我也纳闷,老觉得他说的是酒话,不可信."李庆问:"他说具体钱数是多少?"

"他没说是多少,我猜送个一、二十万顶到头了吧?所以我在外面说一个城建局长卖价一、二十万元.可我老觉得他不是个有钱的人,可后来真当上了城建局长,我就觉得他的话是真的.有一次我问他是不是真的送了几十万,他说那些官装得正人君子,见钱就眼开,不信你也试一试,一试就灵.我说我没有那么多的钱.我问他,你的钱不是好来的吧?非偷既贪.他说,你动动脑子,现在钱遍地都有,看你有没有脑子.""钱遍地都有,看你动不动脑子." 李庆默念着这句话,心想:从这种说话方式分析,这笔钱可能不是他的.

谈完了话,李庆让王副所长回去.他却站着没动,他嗫嚅地说:"李主任,你看我停职的事……,我真的是一时糊涂,是我错了."李庆说:"知错就改,我们不会抓住不放的."

李庆向石成汇报了与王副所长谈话的情况.他们对比分析了各方面的谈话记录后认为,宛丰鑫说的话可信度较高.石成分析说:"宛丰鑫头脑发热而胡说的可能性不大,他应该知道这句话传到宋世博耳朵里的后果是什么.他如果没有给宋世博送钱,宋世博听到这个话是绝对不会提拔他的,还会向他兴师问罪,他反而吃不了兜着走.宛丰鑫敢于在外面公开发牢骚,说明他内心极不平衡,很生气,因为宋世博拿了他的钱,他也不怕他的话会传到宋世博的耳朵里,这样反而有促进作用."李庆说:"有道理,如果宋世博收受了一大笔钱的话,害怕的不是宛丰鑫而是宋世博,这可能就是宋世博为什么专门为宛丰鑫一个人的提拔问题开了一个书记办公会的原因.这就从反面证明宋世博收了宛丰鑫的钱的事可能存在."石成问:"那么这笔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能找到钱的来源,这个假设就完整了."李庆研究地说:"宛丰鑫对王臊巴头说:钱遍地都有,看你有没有脑子.从这句话的方式看,这笔钱可能不是宛丰鑫的,好像是从什么地方搞来的,是他动脑子弄到的,也就是说这笔钱不是他本人的."李庆研究地说:"宛丰鑫对王臊巴头说:钱遍地都有,看你有没有脑子.从这句话的方式看,这笔钱可能不是宛丰鑫的,好像是从什么地方搞来的,是他动脑子弄到的,也就是说这笔钱不是他本人的.""你分析得有道理,但这笔钱会是从哪里弄来的?贪污的?做买卖赚的?借来的?""借来的,他会不会是向什么人借或者集资来的?"李庆苦思着:"咱们分析一下,做买卖?人们反映他没有做买卖,他也不是做买卖的材料.贪污?他多年手里无财权,贪不到多少钱.既使能贪到钱,也是有限的.从工程里搞到的?区里也没有什么大工程,也不由他管,人们反映他从农贸市场建设工程中捞到一些好处,但这个农贸市场工程也只是几十万元的小工程,他能弄多少?也不可能.借钱?谁会为了给他买官借给他这么多钱?"石成说:"有可能是借的或者集资来的,但是要有一个前提,有借必然要还,拿什么还?那就要掌握一个能赚钱的权力,才能向债主还债,或者给他们赚更多钱的机会来抵债,而他现在正好掌握着一个每年有上百亿元工程的大权,这可能就是他要当城建局长的原因."李庆顺着石成的思路想:"那么借给他钱的人很可能是一个或几个能从他的职务中得到好处的工程承包商?有道理."石成说:"在这方面作文章有希望."

李庆表示同意:"可以试试.先查查城建局的账和有关资料,看看哪些承包商有疑点,由浅入深扩大调查面,他如果是个贪官,绝对要露出尾巴."石成下了决心:"就这样干,把市纪委尚文书记请来,让他们也参加,两级纪委联合办案."大家坐在一起商量时,尚文却为难地说:"按工作程序,查市里的局长一级干部要市委书记批准才行,我没有权力擅自同意."石成说:"这是地区纪委的工作,他不会拒绝的."尚文还是不大情愿:"我怎么说呢?你们为什么忽然要查市城建局?宋书记问起来我怎么回答?我觉得我们市纪委还是不参加为好,那是个是非之地."石成对尚文的消极态度心生担忧,他瞻前顾后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虽然对每个党尚文还是不大情愿:"我怎么说呢?你们为什么忽然要查市城建局?宋书记问起来我怎么回答?我觉得我们市纪委还是不参加为好,那是个是非之地."石成对尚文的消极态度心生担忧,他瞻前顾后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虽然对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负有监督职责,但他们的工作却往往受到制约,所以他尽量避免介入对市领导的调查中来,而这种顾虑对下一步工作是极为不利的.石成也不想为难他,说:"那么你给我派两个财务人员协助查帐吧."尚文回到办公室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是来查宋书记的,怎么忽然要查城建局呢?是不是宋书记在城建局里有麻烦?会不会是他们查不到宋书记什么问题,抓个城建局的问题交差呢?十几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为人要八面玲珑,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事情可不能作绝,今天是东南风谁知道明天是什么风?他考虑再三后认为要脚踩两只船,便给宋世博打通了电话:"宋书记,向你通报个情况,刚才石成交给我一个任务,协助他们查市城建局的账,我弄不明白他们的意图.好像是因为有反映,说宛丰鑫有收受建筑商贿赂的问题." 他知道宋书记与宛丰鑫的关系,他认为这个通报是必要的.

宋书记问:"他们的目的到底要干什么?"

"好像要查贪污或吃回扣问题."

宋书记说:"好,我知道了,在查账时你们也多注意宛丰鑫有什么问题,随时和我通气,不要因他的事让市委背黑锅."尚文本以为宋世博很关心此事,不料这么冷淡,心里又纳闷,问:"你的意思是对宛丰鑫可以全面查吗?石成好像要深查."宋书记说:"你稳一点,先看清石成的目的,掌握情况后再研究吧."尚文愣了一会儿,宋书记对宛丰鑫反复无常的态度让他摸不着头脑.

宋世博这几天一直心神不定,不祥的预感笼罩在心头.石成虽然对他一直客客气气的,但他的不动声色却反映着他来者不善志在必得.现在他又把矛头对准宛丰鑫,宋世博敏锐地察觉到他可能打的是迂回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宋世博对宛丰鑫很不放心,刘胜利己经死了,这个最大的威胁己不存在了.可是他受贿五十万元的直接证人是宛丰鑫,这个人比那个刘胜利更危险,他不仅是直接的送钱人,也是直接*了他受贿全过程的人.现在宋世博只能暂时以屈求伸,先满足他的一切要求,稳住他.宛丰鑫虽然不知道刘胜利的死与宋世博有关,宋世博却相信宛丰鑫是有所怀疑的,这个人极其危险.宋世博猜想,行贿者是绝对不敢揭发他的,那就意味着不论受贿者能否落实,首先完蛋的是行贿者本人,他自己的揭发就证明自己是个无耻的买官者,按照党纪规定不仅要受到撤职处分,还将失去各种社会关系的信任而身败名裂.而现在的情况则不然,宛丰鑫现在并不想说出他行贿买官的内幕,因为他的投入太大了.可是当纪委查出他的重大问题,他面临坐牢危险时,他可能就不再为别人保守秘密了.宋世博最怕他出事还因为他很可能知道自己失踪的真实原因,也许他和刘胜利共同策划了这一阴谋,他出了事立刻会危及自己.宋世博对宛丰鑫既恨又怕,出于全局和自保的考虑,他现在还要全力保护宛丰鑫.

宋世博打电话把宛丰鑫叫来.市委书记召见,宛丰鑫受宠若惊,坐在沙发上等待书记交待任务.宋世博一言不发走到门边把门锁上,又走到他身边向上撩一下手示意他站起来.宋世博像警察搜贼一样把他的西装扒了下来,上下里外摸了一遍,又把他的每个裤兜摸了一遍,又在他腰间搜了一遍,确信他身上没有藏着录音机或录像机设备后,才示意他把衣服穿上,宛丰鑫也不敢多问心里却明白了几分.宋世博坐在他侧面的沙发上恶狠狠地说:"宛丰鑫,你这个人太坏,头上长疮脚跟流脓,你对我一共偷录过几次像?"宛丰鑫的脸变得腊黄,表情愧疚,嘴唇哆嗦着说:"宋书记,这事不怪我,我如不录像,刘胜利就认为我把他的钱私吞了,他逼我这么干的."宋世博脸上现出凶恶:"你手里还有几盘磁带?"

宛丰鑫说话嘴都不利索了:"我手里没有磁带了,一共只录了两次,只有一盘磁带,磁带交给刘胜利了.每次送钱刘胜利都让我带上摄像机,我回来他就把磁带拿走了."宋世博阴狠地说:"我是对得起你的,提拔你只是个时间问题,你们却给我下套子害我,要牵着我的鼻子走,用心太阴险."宛丰鑫惭愧地垂下头:"我对不起宋书记,我将来一定报答您,我忘不了您对我的恩情,做牛做马我也要报答您.""你如果真想感谢我,从现在起就放老实点,不要太贪心.你上任半年来收了多少回扣别人都清清楚楚!"宛丰鑫无辜地说:"没有啊,那是常国安给我造谣."宋世博气得敲着桌子说:"你还敢抵赖?常国安敢具名告你能有假吗?你他妈的见钱不要命!地区纪委已经注意你了,你知道吗?""他们已经去查账了.可是我没有问题,我向宋书记保证,我上任半年来能有什么问题?"宋世博见他死硬瞪起眼睛指着他:"你还敢嘴硬,你是说上任半年还没捞上?我问你,芳苑生活小区工程给你多少回扣?休闲广场工程给你多少好处?家具批发商城工程给你多少好处?建筑市场的通例是一百万元的投资,利润是百分之二十,这些市里拨款的工程好处费能少吗?有人反映你已经捞了上百万元,有的承包商也给我交了底,你想骗我?适可而止,不然要出大事的!"宛丰鑫脸红一下白一下地沉默不语,他没想到精明的宋世博对他的底细了解得这么清楚,看来在这方面自己远不如宋书记.宋书记严厉地指着他说:"你赶紧把屁股擦干净,该退的退掉,退不掉的入账,不要让纪委抓住把柄,否则第一个完蛋的就是你!"但是自己也要受牵累的话他没敢说出口.

宛丰鑫又狡辩说:"那些钱我并不想要,只是想给市委作个活动基金,领导们有无法处理的钱,我那里可以提供帮助.""呸!" 宋世博要气破了肚:"你还要把祸引到市委领导身上来?你那借口有人信吗?以前的事我既往不咎,这件事出了问题,我不会再保你!"宛丰鑫对宋书记的话左思右想了好几天,他自认为自己办事非常机密滴水不漏,可是那么多要命的情况还是露了出来.是怎么露的呢?他思前想后还是把怀疑点定在城建局党委书记常国安头上,他是老班底亲信多,局内情况了如指掌,外面很多工程公司,承包商他都熟悉,什么事也瞒不过他.因为局内的权力之争他处处为难自己,这回他抓住这些问题要置自己于死地了.与常国安斗法宛丰鑫感觉还不至于输给他,这一段时间,凭他多年的官场经验和手腕,已基本上控制了城建局的局面,把党委书记常国安挤到了一边去.在干部使用问题上,他已一步步甩开了党委书记的监督和干预,自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宋书记背后对他的支持,使他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但这并没有让他安稳,这一段时间对他的举报多了起来,他认定是常国安捣他的鬼,他把气憋在肚子里,要找机会报复他.

早上宛丰鑫来到办公室,看见宋书记转给他的几封检举信,宋书记还批了一句话:"反映之事是否存在?向我汇报,有则改之,消除影响." 信是写给省委领导的,反映宛丰鑫几条问题:一,向承包商索取贿赂.二,违反组织原则提拔干部,买官卖官.三,恬不知耻地把自己作为全国优秀公务员人选报到省里.四,上任以来做假档案,收受贿赂后把亲属及其他人员调入城建局并转为正式公务员等.他越看头皮越发麻,这几条都存在,而且都是秘密地进行的,这是如何传出来的?这些反映中哪一条被立案都可以让他丢官.能够掌握这些情况的没有别人,只能是常国安,只有他有权查阅各方面的材料而无人敢拒绝.他认为他应该反击,以攻为守,不能坐以待毙,他马上召开副局长及各科长会议.一位副局长说:"常书记没有通知到."宛丰鑫问:"常书记来上班了吗?"

"在办公室,要不要叫他参加?"

宛丰鑫说:"不用叫他,有没有他参加都一样,咱们开会."宛丰鑫说:"不用叫他,有没有他参加都一样,咱们开会."人们互相交换着眼色,知道这两个党政一把手是坐不到一块了.宛丰鑫正言厉色地说:"这个会主要说一下干部作风问题,宋书记专门在局级干部大会上强调过这个问题,在三讲刚搞过之时,干部的思想应该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可是有的人就是没有提高,大搞自由主义,有问题不当面提出来,不交党组织解决,四处告黑状,无中生有造谣诬陷,败坏领导声誉,这是严重的违反党纪违法犯罪行为." 说着他拿出那封检举信挥了挥:"这是一封造谣信,是市领导转给我的,全篇都是造谣诬蔑领导干部.其中有一条说,某某领导违反组织原则提拔使用干部,这是放屁!" 他涨红了脸,愤怒地扫一眼全场干部.他断章取义地念一段是为了煽动在场的被他提拔起来的干部,这些人对自身利益可能会受到伤害是很关心的.他又说:"说我违反组织原则,违反了哪一条?说我提拔亲信得了好处费,有证据吗?我是按党的干部原则提拔使用一批有才干的好干部,我认为你工作好,就要提拔你.有人有意见,因为他的个人势力被我打破了,他个人的阴谋没有得惩."大家都听出这话是对着常书记说的.被宛丰鑫提拔的人马上鼓起掌来,与没鼓掌的人形成明显的两派,会场气氛更沉闷了.

宛丰鑫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话就更多了:"新提拔的干部很有工作能力.有人说大家都在工作,都在努力,好与坏的标准不好掌握,我不这样看,我心里有杆称,有个标准,我认为你好,你就是好同志.我认为没达到标准的,你也不要不服气四处告状." 他抖抖手里的检举信:"你告状有什么用?这信不是又转到我手里了吗?没人理你,告到省里,告到中央也没用.还有人与一些领导勾结起来兴风作浪,你想干什么?这是破坏安定团结,破坏经济建设的大好局面."有人听了鄙夷地撇嘴,觉得他把领导之间的矛盾扩大到干部中来,反映出他政治上的幼稚和无能.他却继续说:"还有人造谣说我受贿,说我造假档案往局里调人,这纯属造谣!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和这些人斗争到底!这些人的目的无非是要扳倒我,我要看看谁扳倒谁.我奉劝这些人安份守法.我的工作是受到市委和宋书记支持的,这封告状信上就有宋书记的批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听到了吗?无则加免!" 他强调着这句话,以示宋书记对他的全力支持和对他身陷逆境的关心和支持.他使用这句话,也是用来对反对自己的人的最大震撼.他的目的是敲山震虎,威慑公开告他的常书记和那些对他心存不满的人.其实在场的人谁也不知道宋书记在那封信的批示中根本就没有"无则加免"这句话.

会一散,有人就把宛丰鑫的话原原本本反馈给了常国安书记.常书记正在受排挤坐冷板凳,宋世博不支持他,宛丰鑫又在内部架空他,使他整天没事干,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心里干憋气.现在宛丰鑫又公开对他叫板,这不是明着欺负人吗?这些年基层党的书记地位降低了,没有实权没有人理,工作不好干已习惯成自然,可他就是咽 不下这口气,他又去找宋书记说理.

会一散,有人就把宛丰鑫的话原原本本反馈给了常国安书记.常书记正在受排挤坐冷板凳,宋世博不支持他,宛丰鑫又在内部架空他,使他整天没事干,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心里干憋气.现在宛丰鑫又公开对他叫板,这不是明着欺负人吗?这些年基层党的书记地位降低了,没有实权没有人理,工作不好干已习惯成自然,可他就是咽 不下这口气,他又去找宋书记说理.

宋世博见他来了带答不理地翻翻眼皮,心想今天又要吵架了.

常国安把宛丰鑫召开会议中说的话叙述了一遍后说:"宋书记,我声明一点,宛丰鑫在会上念的那封检举信并不是我写的,但我支持这封信的内容,我也没有指使过别人告他的状,这说明群众已对他的行为表示出极大的反感."宋世博打断他的话说:"你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常国安没有料到宋书记这么立场鲜明地站在宛丰鑫一边,他愣了一会儿也反唇相讥:"这种逻辑是疑邻盗斧的心态.我还要提醒宋书记,按照有关党纪的规定,把检举信转到被告人手中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宛丰鑫拿着这封信打击报复他人,是明目张胆的违反党纪的行为,是应该追究责任的.我作为城建局的党委书记,工作、开会背着我,架空我,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人小问题,这是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的表现,我保留向上级党组织控告的权利,也希望市委对宛丰鑫目无组织纪律的行为进行干豫和过问."宋世博听得火往上冒.信是他转给宛丰鑫的,按常国安的说法宋书记也违反了党纪规定,这是冲着他来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蔑视他的下级.他心里的另一股火是冲着宛丰鑫的,信转到你手里,你怎么能在干部会上公开宣读呢?这不是受人以柄嘛!但他现在首先要堵住常国安的嘴.他阴沉着脸说:"老常,宛丰鑫的问题是他的问题,但你就没有责任吗?你应该和他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工作,搞什么争权夺利?你是老同志,你首先有责任."常国安反驳:"我连开会权知情权都没有,我还有什么责任?我按党章行使党委书记的权力连你这个市委书记都不支持我,我还有什么责任?宛丰鑫违反党章,想方没法搞垮党委,这些情况我都向你汇报过,你不但不管还偏袒他.在城建局什么党的集体领导党内*,不算数,宛丰鑫一个人就可以践踏*集中制,这说明在城建局,甚至在田泉市党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党的领导,集体领导,*集中制已成废话.党的组织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半瘫痪,这就是*分子横行无忌的最根本原因.我这个党委书记也没用了,党章赋予的监督权利也成了空文,你宋书记不管,我只能到上级去反映."宋世博面对常国安尖锐的指责自觉理亏,忍着气没发作,说:"老常,你冷静些,你是老同志了,有意见我们解决在市里,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常国安满脸怒气地反问:"正常渠道在那里?群众的反映信都转到被告人手里了,这是正常渠道吗?再说穿了,为什么我这个书记不吃香?宛丰鑫那个局长吃香?归根到底局长有实权,可以动用公款给领导送礼,所以一些领导自然看重局长."宋世博说:"我们的局长不是你说的那样吧?权利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服务."常国安嘲讽的一笑说:"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在田泉市,我认为权利就是你给的,你让谁当官,谁就有了权利.你保护谁谁就可以胡作非为."宋世博对他的狂妄不羁忍无可忍,生气地质问:"你说清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常国安看宋书记又要发火,站起身走到门口,又转过身说:"怪不得我们不少党组织都瘫痪了,形同虚设,因为市委书记连下级党的基层书记的意见都不想听,谁说实话就打谁的棒子,这就毫不奇怪,你作为市委书记推卸不掉责任."说完他走出办公室.

宋世博对常国安这种人真是没有一点办法,理都让他占了,你发火他就跟你争,弄得他连威严都扫地了.这么多年来,敢当面顶撞他只有这一人.唉!年过五十岁的官不好领导,他们快下台了,死猪不怕开水烫,怪不得有的领导对这些老同志退让三分呢.他们一但连官都不怕了,还怕你这个人吗?宋世博想,这个人找个借口先免掉他,省得他不起好作用,别人也学他的样子.他拿起电话对宛丰鑫又开骂了:"你脑子里掺水啊?告状信转给你是让你注意纠正,谁让你公开宣读呢?你还怕别人抓不到你的把柄?你以为公开宣读就证明你清白?你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蠢到家了!你刚到城建局就和常国安闹翻了,你以后怎么工作?你把告状信全给我送回来!你不许承认我转给过你告状信!我看你是不把纪委招来不罢休!"宛丰鑫解释说:"常国安捣乱得工作不好干,我建议市委把他调出去."宋世博说:"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不过对常国安的行动你要多注意,随时报告我." 他也开始怀疑常国安是否也参与了告自己的状,他也要了解掌握情况,找到告他黑状的主谋.

常国安和宋书记吵翻了后,竟然公开检举宛丰鑫的违纪行为.搞得宛丰鑫心惊肉跳不得安宁,他没想到常国安会破釜沉舟和他拚到底.

市委组织部马部长来电话问:"宛局长,你们局报来的几个科长提拔名单组织程序不全,为什么没有党委意见和盖章?"宛丰鑫心里"咯噔"一下,却嘴硬地说:"程序都全,手续也全.没有党委章是因为常国安设置障碍."马部长说:"常国安来我这里反映,向市委副书记也反映了,说你们报的名单根本没有经过局党委会研究,他不知道.老宛,这可是个原则问题,不能胡闹啊,这个名单你先拿回去吧,常国安一告,上面真查下来大家都不好交待."宛丰鑫问:"常国安告到上面去了?"

马部长说:"你呀,太过份了,人家抓住你的把柄了.你报的名单上有常国安的签字,老常不认账说那是你伪造的,你作假的胆子太大了.我们组织部批文都打印出来了,幸亏没有发下去,不然你可要害死我了.这个事常国安也告到地委组织部了.""好,我马上把名单取回来,有人追问这事,马部长你多担待着." 宛丰鑫也有点心急了.搞了个名单弄了个常国安的假签名报上去,想蒙混过关.这个计划没成功使宛丰鑫的几个铁杆弟兄空欢喜一场,他们对常国安恨之入骨,有人扬言要打断常国安的腿来解恨.于是在单位里针对常国安的不正常现象出现了:单位给常书记订的报纸全部停发;一切党内外文件停止向他传阅审批;常书记的工作用车也以大修为名不知去向;常书记办公室的电话甚至用电都被掐断了;应发给常书记的福利也没有了.常书记找到办公室问原因,办公室主任苦着脸无可奈何地说:"宛局长交待的,文件要保密."常国安不解地问:"为什么文件要对我这个党委书记保密?我这个书记还没免呢!" 他去找宛丰鑫讲理,宛丰鑫却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面对这种局面常国安连班也无法上了.宛丰鑫如此明目张胆是有宋世博在背后支持,常国安也不想再去和宋书记无谓地吵架.向几位市委副书记也反映过了,都是安慰几句,你推他推,谁也不想沾手.常国安只好不再上班了,每天牵着一条哈叭狗到公园去听老头老太太们唱戏去了.这个决定是他的家人为他制定的,家人怕他气出病来,坚决要求他退出官场摆脱烦恼.他人虽离开工作,但是对城建局内部情况了解和掌握工作却转入地下秘密进行.他在心里调侃:"为党干了一辈子工作,到老了却成了地下工作者."唉!官场,官场!多少人向往,多少人惆怅.

国庆节快到了,宛丰鑫叫来财务科长问:"快过节了,应该给大家发点福利,你手里有多少钱?""钱不多,顶多够每人发一百元."

宛丰鑫眨巴着眼睛说:"太少了,别处有钱吗?挪一部分过来.""小金库里有钱,足够."

"不行,那个钱不能动.那就有多少发多少吧,每人一百."财务科长陪着笑说:"你看,科长和局长们能不能多发一点?一百太少.""我也这么想,要不从小金库里拿一些钱,副科长每人三百,正科长每人五百,副局长八百.你再给我准备一笔钱,我给咱们的人发点红包,我提拔的科长每人加三百,这些要保密,钱要包好给我."财务科长问:"给你多少?你是一把手挺辛苦的,应该多拿点." 宛丰鑫不客气地说:"给我准备五千元,我的应酬太多."财务科长点点头又问:"常书记该给多少?"

宛丰鑫冷冷一笑:"一分钱也不给他,从今后任何福利也不给他,让他告状去吧." 他又叮咛:"再给我准备八万元,我给市领导们送点节日礼金."田泉市的现实就是如此,谁手里掌握了钱,谁就可能掌握了上级领导,用公款送礼收买领导是当代贪官的一大创造,对古来有之的行贿史是一大发展.

刚分完钱就接到组织部的通知,说过几天要到城建局考核领导干部.这种考核是一年一度例行的公事,是上级组织部门考察下级领导干部能力和业绩的手段.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方法是由局内部干部无记名对局领导的德、能、勤、绩投票.上级的意图在于充分发扬*,了解到真实的民意民声.

宛丰鑫又在这上面动开了脑筋.他来局里半年多了,和党委书记闹翻了,这对他的声誉有影响,再加上不通过党委擅自提拔自己的人当科长,又引起了部分干部的反对,自觉形势不太有利.好在自己及时网罗了一批自己的势力,有人为他效力.他把这些人找来开了一个秘密会议:"组织部马上来考核领导,这次要把常国安赶走,他对我们的威胁太大,大家看怎么办?"市容科长说:"常国安一直不甘心坐冷板凳,他四处了解情况,还去我们科问管理费收取和使用情况,他还问每个区的收费情况."拆迁科长说:"常国安也去我们科了,暗中了解拆迁费下拨和发放情况.我上次扣了一部分拆迁费,他可能听到了风声."城建科长仇恨地说:"这家伙太可恨,我恨不得找几个人打断他的腿.他对经济适用型住房工程盯得很紧,上面的拨款他都了解了.有个承包商答应给我们一些回扣,硬是让他给搅黄了,好大一笔钱呐."几个心腹异口同声*常国安,同有不除不快之感.宛丰鑫说:"现在不要计较钱,常国安在一天对我们都是个威胁,当务之急是把他赶下台.我已向宋书记说过,要求把常国安调走,宋书记也同意,但要找适当的机会.我看这个时机到了,组织部过几天对干部进行考核,大家联系一些人,多拉一些票,争取三分之二的人给常国安投不称职票,只要他不称职,就非下台不可了.那时让他告去吧,没人理睬他."几个人都同意这个办法,分头下去做别人的工作.要达到的目的,第一是给宛丰鑫投优秀票,第二是给常国安投不称职票,拉得的票数越多越好.宛丰鑫对自己搞阴谋的政客手段沾沾自喜,自诩这就是政治家的政治手腕,他要不择手段占上风抢夺权力.

考核组如期到了城建局.考核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填写考核表,表格很简单,有被考核者的姓名,干部们可以在优秀、良好、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栏内划勾.如果哪位领导干部"不称职" 超过半数,按有关规定,上级部门就要考虑对其进行工作调整或免职.第二个步骤是考核人员找内部各层次干部谈话,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业绩等方面的情况,用以对被考核者作出综合评价.各级领导干部对每年的考核都很重视,都希望群众对自己的工作有个正确的评价,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前途.这个规定的本意是加强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可是也有弊端,如果领导管理严格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就可能联合起来给这个领导投"不称职"票,使他威信受到影响,甚至可能造成被免职或调动工作.所以一些领导怕得罪人,就是怕"群众"投票时吃亏,受到"群众"的打击报复,这一规定也可能变为打击他人的有力手段.

第一步工作进行得很平静顺利,全体干部到会议室集中,每人领一张表格,给每个领导的各项考核内容上划勾后上交.大家表面上看都很平静,却都在心里使劲.这个程序是唯一能表达他们真正意见的步骤,干部们的*权力大约仅限于此了.不到十分钟这个步骤便完成了.第二个步骤是组织部考核人员找干部谈话,了解情况.首先要找领导谈话,党委书记常国安主动要求第一个谈话.他首先问:"你们能不能把城建局的真实情况反映上去?你们敢不敢?"考核组长被问得一愣:"我们就是要把下面的真实情况反映给上级领导,我们不会做假."常国安对这一套多少年一惯的作法早已摸透了,真实情况反映上去宋书记也不会理会.他不过为了扩大影响,说:"按惯例我应该先说自己.我在今年干得不好,前半年没干什么工作,为什么?因为我的党委书记的工作权力被局长宛丰鑫剥夺了,这是党内一大怪事,但现在也见怪不怪了,这些你们一定也有耳闻,但至今没有人为我评理.我是对是错?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市委领导也没人给我个答复.现在的状况是,我的工作权力没有了,文件不给我看,宛丰鑫说要保密,好,行政上的事对我保密,为什么党内文件也要对我这个党委书记保密?奇怪!市委开会找不到我,因为我办公室的电话被停机了,消息断了.给我的报纸也停发了.不许我过问科室的情况,连提拔干部这么大的事也背着我,搞个假的党委文件,伪造我的签名报到组织部,这些事你们听说过吗?我下去检查,司机不敢给我出车,说宛丰鑫有令,谁敢给我出车就炒谁的鱿鱼.按规定发给我的每月五十元的电话费也要停发,发福利费,一般干部一百元,宛丰鑫拿走几万元,而我一分钱也没有.到我办公室的人受到监视和警告,这正常吗?这已不是正常的工作上的矛盾问题,已是对我个人的*,对我应有权力的剥夺.在城建局宛丰鑫一手遮天,我这个党委书记成了过街的老鼠.正是因为这么多不正常现象,导致我无法工作.在城建局有党内*吗?这些情况我也向市领导反映过,但市领导只注重经济工作,听经济工作汇报,从来不听党的建设工作汇报,甚至有人说党的监督工作干扰了经济工作,党委书记要靠边站!"常国安说到愤怒之处直敲桌子.

考核组长笑着说:"常书记,不要激动,咱们谈话不涉及上面的领导,只谈自己.""我现在就是谈自己这半年没干好工作的原因,我谈完了自己再谈宛丰鑫,他一上任先拿我这个书记当靶子打,又是排挤又是孤立,为什么?你们来考核之前他已召集心腹开会分工,四处拉选票,要让我的不称职票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这样可以把我赶下台,用心良苦而阴险.为什么要用这种卑鄙无耻的手段搞垮我?我不贪不占坚持原则,到头来成了靶子,这是对坚持原则的人的最大讽刺,这是因为我按党章党纪的要求行使了党委书记的监督权,他的一些鬼把戏无法得逞,他对我怀恨在心.我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错了吗?为什么没有人支持我?" 说到此他很伤感.

考核组长对这种领导间的闹矛盾司空见惯了,对这种情况他从来谨小慎微不表态,说话也非常慎重.根据经验,关键时刻一句有倾向性的话也许会使自己陷入莫名的困境.尤其领导间的矛盾,千万不能搅进去.他说:"你的意见也可以写成材料,我会反映上去的.希望你们达成谅解,和和气气坐下来谈一谈."常国安摆摆手说:"我干了几十年,领导间的各种矛盾我都见过,意见不一致的矛盾,争权夺利的矛盾.我们之间的矛盾不是这些,是*与反*的矛盾.他只有把我赶出去,才能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考虑得很周全,连你们的考核他也要控制,你们不是要找人谈话吗?外面等着和你们谈话的人,都是他精心挑选好的人.对他有意见的人都被打发出去了."他递过一个名单:"这名单上的人都是宛丰鑫的心腹之人,与办公室提供给你们的名单差不多,这些人今天不安排工作,都在等着你们叫来谈话,说我的坏话.这个考核的公正性值得怀疑.我有思想准备,准备背个不称职的罪名下台.不少人在看着我坚持原则会是什么下场,他们在观望后决定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工作."常国安的提醒引起了考核组的注意.他们对照城建局办公室给他们的谈话人名单,大多数人在常国安的名单中都有.他们便改变做法,向城建局索要全局人员名单,发现有一多半的人没有列入名单.他们决定从中自由挑选谈话对象,扩大谈话面.可是他们要找的人却被告知,不是没来上班就是下工地去了.还有一些人表示拒绝谈话.

考核组查觉到其中的不正常现象,但又无法公正地搞下去,只得草草收场.他们也知道下面单位历来是研究对付上级的专家,你有多少办法,他就有多少对付你的策略.官场的学问深似海,一生都学不尽.

考核结束了,组织部传出消息,常国安得到称职以上票数达到三分之二,其中还有人投了四十多张优秀票.而宛丰鑫得到的称职票数只有二分之一,优秀票只有十几张.他在民意上没有战胜常国安,这让他大为恼火.私下他给几个心腹部置任务,查一下是哪些人给常国安投了优秀票,这些人都是值得他警惕的,留待日后算账.

考核组向市委汇报工作时,城建局的情况受到赵市长的注意,他问:"听说城建局常国安与宛丰鑫关系很紧张,你们考核结果认为到底谁是谁非?"考核组长不敢轻易表态,拿出与常国安的谈话记录念了一遍,又把与宛丰鑫的谈话记录原原本本念了一遍.

赵市长对纪委尚书记说:"常国安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文件不给看,会议不让参加,停了电话和各种待遇,又派人监视行动,太不象话了!你们纪委应该查一查,如果真是这样宛丰鑫这个人就成问题了,这哪里有什么*集中制,一个党委书记干到这个份上,让别人怎么看市委?党的领导如何体现?"因为宋世博没有参加这个会,所以尚文书记推说:"闹矛盾的事不好说清,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呀,向宋书记汇报后再查吧."赵市长坚持说:"宋书记出差要二十多天,你们先查吧,不要等了.听说常国安也向纪委反映过问题,你们落实了没有?"尚文说:"考虑到他与宛丰鑫闹意见,反映的事可能有偏见,一直没查.""怎么能这样呢?查问题和有偏见是两回事,对于反映的问题,你们要认真对待,两人闹意见怎么能成为不查的借口?" 赵市长颇有想法.

几位市常委和多数副书记也同意赵市长的意见,多数人都觉得宛丰鑫做得太过份了.其实这些情况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常国安也向他们反映过.可是他们都考虑到宛丰鑫与宋书记的特殊关系,不好过多地表态,还是让宋书记过问此事为好.

根据赵市长的指示,市纪委针对常国安举报宛丰鑫以权侵害自己党员权力,违反组织原则打击报复等问题进行了二十几天的调查后,根据有关规定将调查结果告知常国安.身为城建局党委书记的常国安,此时也以检举人的身份坐在市纪委的办公室里.接待他的是主持调查工作的市纪委副书记严小州和信访室主任.常国安得到了不同于一般上访百姓的待遇,严副书记给他点上烟,沏上茶,态度和蔼地说:"常书记,你反映的情况市委和赵市长都很重视,责成我们进行调查,我们也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调查工作,我们不仅对你负责,也要对宛丰鑫负责.按照工作程序调查的结果今天和你见个面,听听你的意见."常国安总算感到了组织的关心,看来一级组织对问题的态度与某些人截然不同.他向宋世博反映问题会挨批评,纪委就不会出这样的问题,他要听下文如何.

严副书记就常国安反映的问题一条一条地讲了调查结果,而常国安却越听越不是味,归纳起来就是:一、宛丰鑫以权侵犯常国安党员权力的问题:即不让常国安看党内文件,不让他参加党内会议问题.经调查:不许常国安看党内文件,不是宛丰鑫的意见,而是秘书工作疏忽忘记送文件了.不让常国安参加党内会议,也是出于误会.因常国安经常不上班,开会时找不到他.有时也有忘记叫他参加会议的时候,是秘书忘了.因此,宛丰鑫不存在侵犯常国安党员权力的问题.二、挟嫌对常国安打击报复问题,即停发各种福利费和报纸,停办公室电话等问题,经调查属于工作疏忽,是办事人员无意中露掉了常书记,忘记发福利费和报纸.停办公室电话是因修房弄断电话线忘记接上去造成的,不是故意的.三、收买人对常国安行动进行监视,考核作弊,拉拢一些人给常国安投不称职票的问题.经调查不存在,是常国安误会所致.干部给领导投什么票,是个人行为和权力,没有证据证明是受了宛丰鑫指使.四、宛丰鑫违反组织原则提拔干部问题,经调查事出有因,不属于违反组织原则.在这个稀里糊涂的认定后又加一说明:宛丰鑫对干部提拔程序不太了解,工作上有失误,但未严重到违纪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予以批评.五、伪造档案调干部的事,经调查不存在,被调进的人手续档案均合法.六、宛丰鑫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经调查未发现宛丰鑫有经济问题,帐务清楚,收费全部按规定入账,不存在任何经济问题.

  如果觉得纪检干部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于勇小说全集纪检干部,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