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大唐第一公主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感情中一旦产生裂痕, 不管怎么挽救, 都于事无补。

“我不是为表兄筹谋,之所以为表兄的两位嫂子请封乡君, 完全是在为阿姊打算。”裴英娘直接道。

薛绍苦笑一声,眉宇之间难掩惆怅抑郁,“真师帮公主, 也就是在帮我,再者说, 我和公主成亲在即……我代公主谢你, 也是一样的。”

李令月不顾武皇后的反对, 坚决要嫁给薛绍, 让武皇后十分不满。

其实薛绍迎娶李令月, 也担负了巨大的压力, 不论是曾照拂过他的常乐大长公主等人,还是他的两位兄长,之前鼓励他和李令月亲近,现在都不乐意看到他尚主——因为武皇后已经完全大权在握了。

而且尚主的驸马中, 只有寥寥几位和公主举案齐眉,夫妻恩爱,剩下的大多只能忍气吞声,被公主呼来喝去、任意驱使不说,还要忍受其他贵族子弟的讥笑嘲弄。

薛绍的两位兄长疏离皇家,和反对武皇后的宗室走得很近,对薛绍迎娶李令月之事态度冷淡。他们没有胆子给李令月脸色看,私下里偷偷劝说薛绍,要求他疏远李令月。

薛绍彷徨了一段时期后,选择重新回到蓬莱宫任职。

他被倭国使臣重伤的那段日子,一直闭门不出,便是在和两位兄长僵持中。

裴英娘当时冷眼旁观,心中想着,如果薛绍扛不住压力,自此不再出现在李令月面前,那他配不上李令月的衷情。

如果这段感情只是李令月一头热,还不如就此分开,免得以后伤害更深。

让裴英娘欣慰的是,薛绍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他对李令月的感情,并不比李令月对他的少,只是性格内敛,从不外露罢了。

裴英娘忆及往事,正色道:“表兄,你既然下定决心迎娶阿姊,就得担负起责任,以后一心一意和阿姊过日子。你那两位兄长的事,你能避就避,实在避不了,早点为自己准备好退路。”

薛绍脸上浮起几丝尴尬之色,沉默半晌,点点头。

两人没有其他话可说,拱手作别。

裴英娘坐进卷棚车,壮牛抬起前蹄,拉动车辕,缓缓驰出宫门。

她撩起帘子,回头张望,看到薛绍拨转缰绳,回宫去了,背影寥落。

可惜这个时代同胞兄弟不能分家,不然可以让薛绍和薛家两位兄长分家。

太宗时,宠幸优渥的高阳公主下嫁房家,仗着太宗的宠爱,把房家搅得乌烟瘴气。在帮助丈夫房遗爱夺取爵位失败以后,她改而撺掇房遗爱和房遗直分家,还诬告大伯房遗直对她不规矩。

太宗将高阳公主训斥一通,自此对这个女儿冷淡了许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使是天子,也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好恶强令臣子分家。有高阳公主的前车之鉴在先,薛绍不可能彻底脱离薛家。

这是一个家族血脉相连的时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牛车徐徐前行,驶过胜业坊时,裴英娘掀开车帘,吩咐紧跟在卷棚车旁边的蔡四郎,“去隆庆坊。”

蔡四郎点点头,也不问缘由,当即示意护卫改道往东边走。

忍冬愣了一下,犹豫着说:“娘子,日落时关坊门,等咱们回去的时候,坊门可能关闭了。”

相王府在隆庆坊,贵主和相王感情亲厚,特意去相王府拜访,不可能说几句话就走,稍微耽搁一会儿,天就黑了。

裴英娘从车厢角落里拽出一只鎏金钿螺卷草纹书匣,打开盒盖,低头翻看,指尖划过一本本装订精美的古籍,笑着道:“关了就关了,在相王那儿蹭顿饭吃,夜里回去,找他讨几盏灯,星夜回府,别有意趣。”

忍冬想起来永安观并不在坊卒的管辖范围之内,贵主品阶仍在,可以自由出入里坊,这才没接着劝阻。

卷棚车驶入隆庆坊后,刚走了没几步,在一处拥挤的巷曲前停了下来。

前面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

蔡四郎翻身下马,在车窗外小声道:“贵主不必惊慌,我去前面看看。”

裴英娘放下书本,掀帘往外看,路口被堵起来了,她只能看到摩肩接踵的围观人群。

不一会儿,蔡四郎折返回来,眉头轻皱,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

“出什么事了?”裴英娘问他。

蔡四郎罕见的有点疑惑,清秀的脸此时才露出几分少年郎应该有的稚气,慢吞吞道:“听巡逻的武侯说,千金大长公主的孙女——郑家六娘子,上门抢亲……”

“抢亲?”

裴英娘一阵错愕,继而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去看热闹,抢亲这么好玩的事儿,她还从来没见识过呢。

而且还是郑六娘抢亲!熟人呐!

裴英娘不等忍冬过来搀扶,一把撩起帘子,“六娘想把谁家郎君抢回郑家去?”

蔡四郎伸出手,准备扶她下车。

身后忽然有陌生凛冽的气息袭来,斜刺里伸出一双骨节分明的手,直接越过蔡四郎,一手握在裴英娘欺霜赛雪的腕上,另一只手轻轻一勾,揽住她的腰肢。

滚烫的手停在腰间,温度透过重重道袍内衫,触感分明。

裴英娘怔住。

蔡四郎瞪大眼睛,手腕一翻,手刀直直往那双手砍下去!

那双手的主人纹丝不动,眼帘微抬,淡淡瞥他一眼,目光沉静,仍旧扭头去看裴英娘。

蔡四郎来不及收手,一只蒲扇似的大手摁住他的脖子,捉住他的手,往后一翻,把他拖开,“你想干什么?”

蔡四郎猛然回头,挣扎了两下,没挣开。

他冷笑一声,另一只空着的左手伸到腰间摸索了一会儿,拔出一把匕首,剑尖寒气闪动。

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等裴英娘反应过来时,蔡四郎已经和杨知恩过了好几招。

一个人高马大,招式熟练,一个清瘦单薄,但气势凶悍,勉强打成了平手。

裴英娘哭笑不得,推推突然出现的李旦,“阿兄,还不让你的人停手?”

李旦没说话,侧头瞥杨知恩一眼。

杨知恩会意,点点头,松开手。

蔡四郎脸色阴沉。

杨知恩拍拍他的肩膀,“小郎看着一把子骨头,反应倒是挺快的,几岁了?”

蔡四郎抿抿唇,眼神幽暗,看也不看他一眼,牢牢盯着远处的裴英娘,缓缓收起匕首。

裴英娘在李旦的搀扶中踩着脚凳下车,发现李旦还拉着她的手不放,抬起胳膊,摇了两下,示意他放开,“阿兄怎么在这儿?”

李旦可不是那种有闲情逸致闲逛看热闹的人。

“你来隆庆坊做什么?”李旦不答反问,松开她,视线在她头顶的黄冠上停留了一会儿,他送的玉饰镶嵌在冠上,很好看。

裴英娘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李旦没有因为她穿道装而露出什么奇怪的表情,果然只有阿兄最善解人意了!

“我来隆庆坊,当然是为了找你啊。”

如此自然而然的语气,一点不加考虑。

李旦嘴角微微勾起,笑了一下,“我跟着你好一会儿了。”

他今天有事外出,回府时听扈从禀报说裴英娘仓促进宫,准备跟过去看看状况,走到永兴坊的时候,远远看到蔡四郎护送着卷棚车迎面走来,认出是裴英娘的车驾,知道她从宫里出来了,便放下心,打马跟在他们身后。

他今天被李显拉去平康坊,吃了几坛烧春酒,在太阳底下骑马走了半天,神色微醺,不想让裴英娘看到他的醉态,打算默默送她回醴泉坊再回来,如果不是看到她忽然改方向往隆庆坊走,他不会在她面前现身。

裴英娘闻到一股浓烈的脂粉香气,眉头轻蹙,这种香味很奇怪,不是李旦身上平时熏香的味道。

这股香味太甜腻了。

她抬头看李旦,发现他眼圈微红,眼波潋滟,神态和平时迥异,眼角眉梢有若有若无的春情,抓起他的袖子,轻嗅几口,几乎闻不到熟悉的墨香味。

“阿兄,你吃酒了?”

李旦看她一眼,微微颔首。

裴英娘恍然大悟,难怪他刚才扶她下车的动作有点轻佻,而且双手烫得吓人,敢情是吃醉了撒酒疯呢。

她觉得有点好玩,喝醉的李旦,原来是这样子的呀!

李旦垂眸盯着她看,眼底黑沉。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他此刻醉意朦胧。

裴英娘笑了笑,猛然想起一种可能,眉尖紧蹙,“阿兄……你不会是刚从平康坊回来的吧?”

从隆庆坊下曲出来,走两坊之地就是遍地秦楼楚馆的平康坊,长安富贵公子天天流连其中,为坊中的花娘头牌争风吃醋,挥金如土。

李旦还没娶亲,怎么抵挡得住平康坊的旖旎风月?

不等李旦回答,一旁的杨知恩轻咳两声,“今天英王下帖子,郎主前去赴宴,只吃了几杯酒就出来了。平康坊的花娘白天不迎客,要到夜里才出来!”

四周静了一静,街口的喧闹声也似乎停滞了。

李旦刚刚还面带笑容,瞬息间脸色暗沉,黑白分明的眸子里翻涌着压抑的怒火。

裴英娘狐疑地扫杨知恩一眼,她只提起平康坊,没当着人的面念叨花娘之类的吧?

这种事拦又拦不住,她也没立场拦,只敢偷偷腹诽几句罢了。

一旁的忍冬悄悄翻个白眼,不打自招,说的就是杨知恩了。既是要为主子遮掩,就不能想一个好听点的理由吗?

逛花楼是李旦的私事,裴英娘不好多管,想了想,轻声说:“阿兄既吃了酒,还是早些回去歇着吧,不然夜里肯定闹头疼。我不去打搅你了,明天晌午时再过来。”

她给杨知恩使眼色,要他送李旦回相王府。

杨知恩刚刚说漏嘴,自觉闯了大祸,正是惶惶不安的时候,看到裴英娘的眼神,下意识凑过来。

李旦皱眉,眼风微微一扫。

杨知恩顿时吓得冷汗涔涔,打了个寒噤,仓惶退开。

李旦目光逡巡一圈,扭头一把扣住裴英娘的手,“别走。”

第88章

裴英娘没喝醉过,也没照顾过醉酒的人。她只看到李令月醉过几次, 但每次周围都有婢女服侍, 婢女们比她有经验多了,也耐心多了, 不用她亲自照看。

她仔细回想以前昭善是怎么照顾李令月的, 觉得顺着哄应该不会错, 没敢推开李旦——怕这样做会愈发激起他的脾气, 眨眨眼, 柔声说:“好,我不走。”

她轻轻晃两下手腕, 李旦扣得死紧,双手像铁钳一样,不许她挣脱。

裴英娘叹口气, “阿兄,我真的不走。”

李旦嘴角紧抿, 手越来越烫, 烫得裴英娘怀疑他是不是要烧起来了。

他的脸色倒是还正常, 一双黑亮的眼睛, 像蒙了一层雾, 浸满烟雨蒙蒙的春意。

裴英娘放弃挣扎, 跳下脚凳,试探着问他:“我们回相王府?”

李旦垂眸,双眉微皱,眸中有沉郁的忧愁苦闷。

裴英娘不由一阵心悸, 阿兄本该是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富贵闲王,他不该露出这样痛苦惶惑的表情。

到底是什么在困扰他呢?

“我们回相王府。”这一次她换了肯定的语气。

李旦轻轻笑了一下,像轻风吹走迷蒙烟雨,现出碧蓝晴朗的天空。

裴英娘暗暗感慨:阿兄果然是喝醉了啊,像个用闹脾气的方式来撒娇讨关注的小孩子一样,不能厉声指责他,只能温言细语慢慢哄。

果然是锋芒内敛、与世无争的相王,连撒酒疯都这么温和而迂回。

让她隐隐觉得心酸。

她叹口气,看李旦脚步蹒跚,不敢让他骑马,但是他们俩手拉手走回相王府好像不对劲啊……

一个锦衣绣袍的青年男子,拉着一个年轻女道士,这么手拉着手一路走回去,明天整座长安城的老百姓都要挤到王府门前瞧热闹了。

裴英娘愁眉苦脸了一会儿,忽然灵机一动,朝忍冬做了个手势。

忍冬会意,回到卷棚车旁,翻找半天,寻出一枝拂尘来。

裴英娘出家修道,有正式的谱牒,有朝廷下发的公文,有李治和武皇后御赐的封号,有专供她修行的永安观,总之吐蕃使臣是什么错都挑不出来的。

其他琐碎事务自然也都样样齐备,这枝拂尘是她提出要求,李治命宫里的匠人做的,用的是白马尾鬃,黄杨木柄,缀以镂花金环,小巧别致,漂亮大方。

——裴英娘平时拿这柄拂尘赶蚊子、驱飞蝇,偶尔还能挠挠痒什么的。

反正阿兄不知道这柄拂尘是做什么用的……她收起心虚,拽住拂尘一端,把黄杨木柄塞进李旦手心里,然后放下袖子。

她穿的是道袍,自然是宽袍大袖,李旦的锦袍也是宽袖,层层叠叠的衣衫落下,如徐徐流动的飞瀑,把拂尘和交握的手拢进袖子里。

从外面看,完全看不出他俩正手拉着手。

杨知恩打了声呼哨,周围的扈从、使女围过来,簇拥着裴英娘和李旦往相王府的方向走。

轻车简行的后果就是没有设围幛,不能喝令道旁好奇的路人回避。

裴英娘想起一件事,回头张望。

蔡四郎立马推开杨知恩,走到她身边,“贵主?”

“你去看看,郑六娘要抢谁家郎君?问清门第,记得再问问那郎君排行第几,连父母、官职什么的一并问清楚了。”给李旦这么一打岔,裴英娘差点忘了郑六娘闹出来的大新闻。

蔡四郎轻轻嗯一声,转身汇入拥挤的人群中。

“真听话。”杨知恩暗啐一口,咬咬牙,蔡四那小子下手太毒了,刚才和他扭打的时候明明没觉得什么,这会儿才觉得腰腹隐隐的疼,显然是受了内伤,不知那小子什么时候下的手。

当着他们的面阴毒狠辣,当着娘子的面就乖巧忠顺,哼,我早晚要揭穿你的真面目!

一行人回到相王府。

甲士进去通报,一个头戴方巾,身穿圆领窄袖袍衫的老者小跑着迎出来,看到李旦和一个女道士并肩拾级而上,怔了怔。

等认出女道士的身份,他很快变了脸色,挤出一脸灿烂笑容,点头哈腰,殷勤无比,“郎主,娘子,热汤备好了,可要先洗漱,再用膳?”

这语气,这问话,就像老管家迎接一对年轻小夫妻。

杨知恩同情地瞥冯德一眼,轻咳一声,“郎主醉了,快去命人熬醒酒汤来。”

他朝冯德打了个眼色,警告他小心点。

冯德啊了一声,老脸一红,他还以为郎主心想事成了呢……原来是喝醉了,连忙沉下脸,不敢再多嘴,唯恐让裴英娘瞧出端倪来。

裴英娘没看到杨知恩和冯德私下里的动作,穿过青石条铺就的甬道,过厅堂,进垂花门,顺着幽深的回廊,走到内院门前。

冯德领着她进了一座正院,墙角几丛肥绿阔大的芭蕉,廊下一架繁茂攀爬的花藤,腾须探出新绿的嫩叶,蔓上花朵已经落尽,只剩墨绿藤蔓,不知养的是什么花。院中一汪绿池,水波荡漾,高高低低的山石错落其间,萧疏俊逸。

正厅是待客的地方,高几、坐褥、香案、蒲团,上首一座十二扇黑框落地琉璃镶嵌云母大屏风,随处是金玉宝石器具,陈设雅致,富丽堂皇。

裴英娘没有多看,绕过正厅,进了侧间。

李旦一路沉默,握着拂尘,任她牵着走,黑沉沉的眼睛里看不出情绪。

裴英娘时不时仰头看李旦,这样的李旦让她觉得陌生而古怪,但到底哪里古怪,她又说不上来。

屏风外头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穿墨黑半臂,银红襦裙的使女端着铜盆、巾帕、澡豆、香脂等物走进侧间,预备服侍李旦洗脸。

其中一个十七八岁,样貌清秀,圆脸长睫的美貌使女,放下铜盆时,不自觉盯着裴英娘看了好几眼。

裴英娘眉头轻蹙,使女打量她的眼神明显不是单纯的好奇,让她觉得不舒服。

使女像是忽然惊醒一样,款款下拜,“明茹冒犯真师,求真师恕罪。”

其他使女手上的动作慢了一下,不约而同看向裴英娘。

裴英娘面无表情,松开拂尘,刚起身,感觉到手腕一紧——李旦还握着她的手腕呢!

使女们脸上难掩惊讶,郎主平时淡漠温和,今天怎么一反常态,抓着永安真师不放?

这时,冯德捧着一只黑漆描金盘走进侧间,盘中盛着醒酒汤、醒酒石、甘蔗和冰碗。

他把鎏金八棱银碗往裴英娘跟前一递,“劳烦娘子了。”

裴英娘先接过一个胖使女递来的湿帕子,给李旦洗脸、擦手。她没服侍过人,动作有些生疏笨拙,不小心把水滴洒在李旦的前襟上,泅湿了一小块。

一旁的使女们欲言又止,想帮忙,被冯德一道冰冷的眼风吓退。

李旦靠坐在软榻上,一言不发,乖乖让裴英娘按着擦脸。

裴英娘暗暗腹诽,如果李令月在场,一定会趁机在李旦脸上画一只花猫。

想到这个主意,她不由有些意动,不过李旦平时积威颇深,她想象了一下李旦醒来之后发现被捉弄时生气的样子,忍不住打个颤,没敢付诸行动。

“甘蔗是干什么用的?”她洗净手,看着盘子里切好的甘蔗,好奇问。

冯德笑眯眯道:“也是醒酒用的。”

“真师不曾照料过酒醉之人,还是奴等来吧。”刚刚偷偷打量裴英娘的圆脸使女缓步上前,想去端醒酒汤。

冯德板起脸,皱眉道:“这里不用人伺候了,你们都下去吧。”

使女抬起头,咬了咬嘴唇,“郎主……”

冯德气得跺脚,给两旁使女递眼色,其他使女挽住圆脸使女的手臂,拽着她退出侧间。

屏风外面隐隐传来圆脸使女的辩解声:“奴只是担心真师照顾不好郎主……”

冯德满头是汗,惴惴不安。

裴英娘噗嗤一笑,端起醒酒汤,舀起一勺汤汁,喂李旦喝下,“阿兄,你的宠姬刚才给我脸色看,等你酒醒了,等着给我赔罪吧!”

李旦的眼神有点茫然,喝下她喂到嘴边的酸汤,眼睛一直盯着她的脸,眨都不带眨一下的。

冯德看李旦好像是真的醉了,不是故意装出来哄裴英娘玩的,连忙代为解释:“娘子误会了,郎主府中没有宠姬,方才那使女不懂规矩,都是仆管教不严之过,让娘子见笑了。”

裴英娘挑挑眉,冯德不会骗她,可如果那个使女不是宠姬,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拈酸吃醋的刻薄样儿?

她摇摇头,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使女暗暗爱慕李旦,只是李旦还没收用使女。使女心有不甘,才会失了分寸。

李旦喝完整碗醒酒汤,不知是酸汤里加了什么安眠的药,还是酒意上头,亦或是太过疲累,手上的力道越来越轻。

裴英娘抬头一看,发现李旦靠着软枕睡着了。

他睡着的时候眉头也是紧皱的,满腔心事,纾解不开。

裴英娘趁机脱身,揉揉酸疼的手腕,“预备香汤,给阿兄换一身干爽衣裳。”

喝酒之后满身酒气,换了衣裳睡,才能睡得舒服。

冯德躬身应喏。

她退到屏风后面,抬头看一眼窗外,流萤点点,月色清冷,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华灯初上时候。

翌日凌晨,太极宫报晓的钟声遥遥传来,天光大亮。

李旦睁开眼睛,眼前一片极新极浅的碧色,恍如水波盈盈。

这是他的寝室,他躺在每天歇宿的床榻上,槅扇打开半边,微风拂进室内,低悬的浅碧色床帐皱起一道道波纹。

耳畔传来一声嘤咛,守在榻边的裴英娘仰起脸,揉揉眼睛,眼神还空濛着,柔声唤他:“阿兄?醒了?”

锦帐低垂,琉璃屏风后面有淡淡的光亮,穿枝海棠花纱帘密密匝匝,围出一方小天地,外边的日光照不进来。

她坐在黯淡的光线中,仰着脸看他,朱唇雪面,双眉纤细,一双明亮水润的眼瞳,黑鸦鸦的鬓发下是凝脂般的雪肤,枕在榻边睡了一夜,脸颊边有淡淡的红痕,慵懒娇媚。

那红痕落在李旦眼里,仿佛在他的胸腔里点起一团烈火,熊熊燃烧,烧得他血脉贲张,热血在四肢百骸奔涌,身体亢奋到极致,开始隐隐发疼。

疼得他头痛欲裂。

他猛地抱起裴英娘,把她压在床褥上。

她瞪大眼睛,脸上涨得通红,殷红的嘴唇里发出低泣般的呜咽声,柔弱无骨的双手拍打他的胸膛,挣扎起来。

那点力气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和他高大的身躯比起来,她那么娇小,腰肢不堪一握,躺在他怀里,像朵在风中轻颤的花朵,软软的,香香的。

他哆嗦着手,解开她的衣襟,手指触到拢在薄衫下的肌肤,细而滑,上好的温玉也没有这样的细腻触感。

她躺在杏红地联珠团窠纹锦被上,鬓发散乱,珠钗横斜,满脸是泪,眼瞳被泪水洗过,愈发清亮,也愈发诱人。

他控制不住心底涌动的热潮,合拢双臂,低头吻着她的眉眼,温柔的,霸道的,不容拒绝的,紧紧抱住她,和她肢体交缠,密不可分。

微风拂动,锦帐轻摇。

第89章

帐影中, 她含泪看着他, 眉蹙春山,脸泛桃花。

眼角一抹酡红,泪花闪动,似哀怨的泣诉, 又似动情的催促。

李旦全身血气上涌,心脏在颤栗,身体在发抖, 嘴唇也微微发颤。

他吻过的地方, 开出一簇簇艳红花朵。

她又香又软, 像是要化在他的怀抱里,贝齿咬着红唇,徐徐抬起凝酥玉臂,揽住他的脖子。

喘息声近在耳畔,他渴望已久,禁不起这样摄人心魄的诱惑, 呼吸忽然急促起来,俯下身, 滚烫的唇印上那双娇软樱红的丹唇。

呼吸交融缠绵, 他抱紧怀中的人, 搂得越来越紧,紧到要把彼此融为一体。

浪潮起伏间,汗水淋漓,痛苦和欢愉同时喷薄迸发。

轻风拂过, 吹动廊下的藤萝,枝叶拍打在轩窗上,沙沙响。

寂静的寝房里响起一串油花爆响的噼啪声,烛火摇晃了两下,光线渐渐暗沉。

李旦睁开双眼。

侧殿里只点了一枝灯,屋内幽光沉浮,帐幔低垂,卷草纹熏香球轻轻晃动。

屋外有隐隐约约的笑闹声传来。

秋风寂月夜,春梦了无痕。

他坐起身,掀开锦被,赤足踏上花青色曼陀罗枝叶纹波斯毯,缓步走到窗下。

月色寒凉,回廊里点了灯烛,灯火明明灭灭,笼下一片摇晃的淡影。

朦胧月影中,道装打扮的少女斜倚在廊前的美人靠上,指着庭前飞舞的流萤,和身旁的使女们说说笑笑,水杏眼儿,顾盼传神。

其实她并不爱笑,但天生一副带笑的清秀眉眼,眼波盈盈流动间,总给人一种在微笑的感觉,英气勃勃,俏丽明媚。

昏暗的灯光映照下,她的肌肤闪烁着皎洁的光泽,细腻的肌理仿佛能渗出一阵阵清淡幽香。

梦中的旖旎景象和眼前的现实重叠,李旦深吸一口气,握紧双拳,缓缓闭上双眼。

  如果觉得大唐第一公主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