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系统逼我做圣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最后还强调了一遍:“得罪了雪庭小师父,我也不依的。谁敢胡闹,家法处置。”

佛道盛行,周刺史需要借助慧梵禅师师徒的名望招揽更多信众来江州。

两家人尴尬地轻咳几声。

他们还真想过冒用小九娘的名义去请雪庭师父,反正都是周家人,打发个下人去传话就行了,等把人骗下山来,他是出家人,能见死不救吗?

十郎的母亲五婶甚至连伪装成小九娘侍从的人选都挑好了,车马齐备,随时可以动身。

没想到这条路先被周刺史给堵死了。

众人无奈。

如果只是个江湖名医,甭管他要多少酬金,或是脾气有多古怪,凭着周家的权势,他们有的是法子把人请过来。

但雪庭小师父可不是一般的游医,他是慧梵禅师寄予厚望的嫡传弟子,小小年纪就名扬四海,各方名儒高僧都和他平辈相交。

而且他是卢家嫡出子弟。

虽然赫赫扬扬的卢家只剩下他这么一个血脉,那也是从先秦一直绵延至今的卢家,朝中一半文武官员曾和卢家有旧,其他名门望族和卢家世代通婚,都不会坐视卢家后人被人欺凌。

周家在江州可以称王称霸,出了江州,说句不好听的,给卢家提鞋都不配。

贸然得罪雪庭,光是外边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们。

只能来求九宁。

可九宁却推说自己病了不肯帮忙。

忙活了一下午的两家人心中愤愤不平。

一时暗骂五婶愚蠢暴躁,得罪了九宁。一时又怪周百药这个当父亲的没用,连女儿都管不了。

最后都在心里骂九宁,昨天还耀武扬威的,被打了一巴掌就起不来了?

谁信?

装模作样罢了。

老太太担心孙子,忍不住站了起来,撒开拐杖,作势要给周百药跪下。

“求九娘看在我这老婆子的面子上,得饶人处且饶人。”

周百药唬了一跳,老太太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这一下要是跪下去,他还要不要名声了?

他忙几步上前扶起老太太。

老太太泪水横流,“可怜我那孙儿命悬一线,九娘是他的堂妹,一家子亲戚,就是有再大的仇,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妇人们都哭了起来,纷纷从屏风后面绕出来,给周百药下跪。

周百药扶了这个劝那个,简直是焦头烂额。

妇人们嚎啕大哭,怎么拉都拉不起来。

“是我们家小郎的错,得罪了九娘,只求九娘大人不记小人过,饶过他们这次,九娘不出来,我们就长跪不起,直到她消气为止!”

老太太年纪大,哭得背过气去,两眼一翻,晕倒了。

周围的人忙过来抬起老太太,送到侧间榻上安置。

五娘泪落纷纷,朝周百药下拜,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叔父,九娘这是非要我们家赔她一条性命才肯点头答应吗?”

周围的妇人们哭得更大声了。

正厅乱成一团,周百药被十几个族人围着指责,心头火起,怒道:“那个孽障!众位叔伯稍等,我进去瞧瞧,谅她不敢再耍性子。”

他转身往蓬莱阁的方向走。

五娘和另外几个妇人对视一眼,忙拔步跟上。

周家合族而居,整整一座坊,一大半都是周家的宅子。

江州百姓很敬重周刺史,分不清周家到底有多少房,干脆把这一坊所有周家宅院都称为刺史府。

其中,周都督一个人霸道地占了一半宅院,剩下其他房的人住在另一半宅院。

大房这边人口少,房屋多。九宁一个人住的蓬莱阁庭院深深,长廊回环曲折,光是养花的院子就有好几个。

每一座院子都又大又宽敞,回廊屋宇出檐深远,古朴大气。

妇人们家中人口多,住的地方逼仄,一个院子正房、厢房住满了人,两夫妻头晚上吵架,第二天全家都知道了。

看着九宁住的蓬莱阁,再想想自己的闺房,一众妇人沉默了。

路过一个没有铺设地砖,也没有栽种花木的院子时,一个妇人撇了撇嘴,道:“这边很多年没住人了,也不修整一下,房子空置太久,住着肯定不舒服。”

其他妇人勉强附和了几句。

五娘没说话。

周都督疼爱孙女。九宁住进蓬莱阁后,她就是蓬莱阁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折腾,今天挖几棵树,明天拔几株名花,后天推倒一面墙。周都督从不管她,哪怕她把房子给拆了都行。担心她一个人住寂寞,还让人凿了几个池子,引来活水,架起水车给她闲时取乐。最近还命人将好好的院子改建成射箭厅和打球场,只因为九宁说想和婢女们玩蹴鞠。

她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祖父?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

五娘低下头,贝齿轻咬红唇。

九宁住得比她好、穿得比她好,那又怎么样?

世人瞧不起这些俗物。

在江州,周家五娘的名声可比九娘的名声好听多了。

九娘长得再漂亮也没用,没人敢娶她。

而自己端庄温婉,已经有好几家世家上门打听亲事。

这么一想,五娘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

知道周百药肯定要来教训自己,等传话的侍从一走,九宁赶紧爬起来,指挥侍婢们收拾好院子。

做戏要做足,她散开长发,打开卷草纹银盒,挖了一星儿透明的脂膏,用掌心的温度化了,往脸上拍了些,拍得双颊雪白。

上午还指着她的鼻子骂,下午就来求她救人,求人的姿态还那么傲慢,竟然只打发一个下人过来传话。

真当她九宁是活菩萨?

菩萨还有三分土性呢!

九宁挪到平时赏花的阁子里,躺在卧榻上,衔蝉抖开锦被帮她盖好。

阁子建在园子里,三面大敞,风景秀丽,撒气就该选这样的好地方。

这边刚布置好,就听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小婢女冲进阁子,在屏风外面道:“阿郎来了,五婶她们也跟来了!”

九宁在被子里扭来扭去,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眼睛一闭,合目装睡。

不一会儿,周百药沉着脸踏进阁子。

侍婢们跪坐在卧榻周围的簟席上做针线,直起身,恭敬道:“阿郎,九娘睡下了。”

“叫她起来!”

周百药扬声道。

衔蝉答应一声,掀开罗帐,推了推九宁。

九宁一动不动。

衔蝉道:“阿郎,九娘回来的时候头疼得厉害,刚刚吃了药,药里加了助眠的东西。”

周百药眉头紧皱。

这时,等在阁子外的妇人们忍不住了,推开婢女,踏上石阶,冲进阁子。

刚走进阁子,众人都是一怔。

九宁喜欢打扮得风风光光的,住的地方自然也不能寒酸。阁子虽然只是赏花的地方,因为常在这边午睡、看书、习字,也布置得富丽堂皇,一匹百金的锦罗幔帐,一面墙那么大的博古架,架上累累的摆满了各种珠玉宝石盆景,檀木镶嵌云母石落地大围屏上嵌了足足几百颗明珠……

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该先赞叹哪一个。

九宁反正是没什么顾忌,有什么摆什么,什么贵摆什么,家具陈设,玩器装饰,大多数是崔氏嫁妆里的东西,不仅华贵,还雅致。

只有窗下几只古董金光闪闪,一看就知道是给暴发户炫富用的,和整个阁子的风格不搭。

这几只古董原本是周都督房里的。周都督觉得自己眼光很好,经常让下人把古董搬到最显眼的地方放着,大大方方显摆,逼着裴先生等人赞美那几只古董。

有一次周都督问九宁那几样古董好不好看。

怕他不高兴,九宁昧着良心夸那几只古董造型独特,颜色鲜艳,独具匠心……

一不注意,夸过头了。

周都督以为她喜欢,立刻让人把古董挪到她房里去:“观音奴喜欢什么,只管告诉阿翁。”

九宁一惊,赶紧推说不要。

周都督哈哈大笑,拍拍她的发顶,“拿去吧,既然喜欢,就不要推辞。阿翁这里好东西多的是。”

九宁只能含泪收下祖父的馈赠。

这东西绝不能放卧房!

周都督心情舒畅,看,孙女都感动哭了,她肯定很高兴。

……

妇人们环顾一圈,觉得眼睛有些发酸。

随随便便一座阁子都有这么多好东西,九娘的卧房该有多奢华?

五娘的视线在那几只古董上停留了一会儿,垂眸走到妇人们身后,心中暗讽:这么俗的东西,也只有九娘会喜欢。

半晌后,她们才想起自己冲进阁子的目的。

“九娘,婶子给你赔罪。婶子不该怀疑你。”

五婶回家后被公婆和丈夫骂了一顿,这会儿再不复早上的理直气壮,走到卧榻前,大声道。

哪里不能睡,非要在阁子里睡,摆明了是故意的。

九宁不为所动。

五婶皱了皱眉,趁侍婢们不注意,上前几步,狠狠推一下九宁。

衔蝉惊叫了一声,推开五婶,“婶子放庄重些,九娘还病着呢!”

五婶知道九宁装睡,忍气道:“九娘,婶子给你赔不是,婶子错了,求你发发善心,救救你两个兄弟。”

九宁侧身酣睡,呼吸均匀。

妇人们怒火直冒,但被侍婢们挡着,不能再上前,只能暗恨。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九宁在装睡,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但她就是不睁眼,就是不起来,就是要为难亲戚,五婶她们有什么办法?

妇人们对视一眼,想起老太太刚才用下跪打动周百药,心一横,双膝一软,就要跪下。

今天先把这小九娘给哄好了,以后有她的苦头吃!

逼自己的婶婶下跪,这样的跋扈女子,哪家敢娶?

等膝盖真的落地,跪倒在厚实的波斯绒毯上,妇人们齐齐呆住,久久回不过神。

这时候九宁不是应该马上醒转,从卧榻上爬起来拦住她们吗?

就是她不拦,她房里的婢女也应该替自己的主子拦一拦啊?

为什么婢女们一个个杵在那儿不动?

妇人们目瞪口呆。

九宁竟然真的让她们跪下了?

她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吗?

卧榻上的九宁听到一阵清晰的膝盖落地的声音,然后周围突然安静下来。

众人心头仿佛万马奔腾而过,留下一片狼藉。

一个个风中凌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九娘竟然真让她们跪了!

周百药没料到女儿的气性这么大,险些气晕过去。

他打出那一巴掌后,心里是愧疚的。越愧疚,他越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越要找理由说服自己那一巴掌是九宁应得的:他是父亲,女儿不懂事,他打她那一下,也是被气狠了,说到底都是九宁自己太任性。

再加上族人们的挑拨,周百药心里仅存的一点愧疚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下恼怒。

“你给我起来!”

周百药推开婢女,大手扯住锦被,要拉九宁起来。

九宁心里直翻白眼,正要顺着他的动作起来装个头晕恶心什么的,突然听到一阵惊呼声。

随即是周百药的一声闷哼,什么东西倒在地上了,旁边的人似乎吓到了,惊叫着跑过来,到处都是脚步声,一片嘈杂。

九宁眼皮悄悄掀开一条缝,往外面看。

刚适应光线,直直对上一双微微泛了点浅绿的眼眸。

九宁吓了一跳,全身僵直,赶紧闭上眼睛。

片刻后,眼皮又轻轻颤动了几下,睁开一点点。

那双眸子还看着她,目光平静。

九宁嘴角抽了一下,有些气恼:明明知道她在装睡,就不能善解人意地当做没看见吗?

她眼珠一转,干脆不装了,小手抓着被子,对着周嘉行甜甜一笑。

梨涡浅皱。

周嘉行不知在想什么,看到她笑,立刻扭过头去。

阁子里乱成一团。

周嘉行刚刚带过来的几个健妇左手抓一个,右手拎一个,强行把跪着不肯走的妇人们架起来送出去。

动作不客气,嘴里却说着客气的话:“九娘昏睡,受不得惊扰,夫人们,得罪了。”

妇人们嘴中发出一连串惊叫。

周百药躺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周嘉行刚才冲进来推开他,看起来好像没怎么用劲,但不知怎么回事,周百药竟然没站稳,往后趔趄了好几下,撞到熏笼上,打翻旁边的香炉琴桌,然后脸朝地摔了个大马趴。

侍婢们心中称愿,没有上前搀扶。

两个僮仆实在看不下去,扶起周百药。

周百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当着众人的面丢丑,一张脸气得能滴出血来,读书人的风度优雅全没了,怒指周嘉行,喝道:“刁奴!还不跪下!”

周嘉行抬起眼帘。

卧榻上的九宁不装睡了,兴奋地坐起身。

差点忘了,要论拉仇恨,如果周嘉行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呀!

第29章 使君

虽然唐室只剩长安京畿之地容身,但仍为天下正统。谁第一个推翻唐室,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各大藩镇再怎么嚣张,也不敢杀进长安去。只能互相征战,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势力。

这抢地盘呢,必须有一个理由,不然师出无名。

“忠君”是最好用的遮羞布。

比如占据河东的李元宗,今天骂这个狼子野心,明天骂那个阴谋不轨,先发檄文一通骂,然后表示自己要为君分忧,派兵攻打。

被他盯上的那一方不甘示弱,也发檄文反驳,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骂李元宗阴险狡诈。

每次混战前,檄文满天飞。

后来周嘉行崛起,他做事干脆果断,谁挡了他的路,二话不说,领兵征伐。

檄文?不需要。

借口?也不需要。

他要平定天下,恢复旧日河山,四海之内的藩镇全是他的敌人,还需要费心找借口吗?

连李元宗这样的人都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发兵,周嘉行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说打就打,绝不废话。

南北各大藩镇恨得牙痒痒。

这个年轻后生简直太不要脸了,就不能按着套路走吗?

周嘉行看着闷声不响的,拉仇恨的功力不可小觑。

九宁望着他高挑的背影,双眼闪闪发亮。

她不介意周百药和周嘉行这对父子在她的阁子里打一架。

打吧,打得越热闹越好!

一道含怒的阴沉视线掠了过来。

周百药冷冷地看着九宁。

九宁赶紧收起幸灾乐祸之色,扶额作虚弱状,“怎么这么吵?”

眼帘微抬,扫一眼左右,神情茫然,“阿耶,你什么时候来的?”又指指阁子外狼狈的女眷们,“怎么这么多人呀?”

听她的语气,仿佛在怪周百药他们把熟睡的她吵醒了。

周百药气得嘴唇哆嗦,面如猪肝色。

这会儿懒得和女儿计较,他一甩袖,扭头看向周嘉行:“还不跪下?”

周嘉行没动,淡淡地瞥一眼周百药。

眼神里没有一丝惧怕或是恭敬。

周百药哆嗦得更厉害了,脸上阴云密布。

他的侍从上前几步,怒喝周嘉行:“苏晏,阿郎命你跪下,你还不跪?”

见他仍然站着不动,几人围上前,朝他扑过去。

其中一个对着他的膝盖狠狠一踹。

“唉哟”几声惨呼,周嘉行只抬了抬胳膊,就把侍从们打飞出去。

“岂有此理!”

看着倒在自己脚下呻吟的侍从,周百药怒不可遏,精心保养的胡须一颤一颤的。

“把他给我拿下!”

他一声令下,满室寂静。

阁子外的护卫们一动不动。

周百药一愣:这帮家奴都反了不成?

“郎君……”听到消息的管家急匆匆赶来,小跑进阁子,从横七竖八躺着的侍从间穿过,走到周百药身边,躬身作揖,小声道,“苏郎君在军中任校尉一职,不是家奴。”

周百药脸色一白。

周都督帐下的亲兵、护卫随他出身入死,忠心耿耿。周家定下规矩,军队部曲,不管职位高低,就算是刚入伍的小卒,周家子弟都必须以礼相待,不能轻慢,更不能把他们当成家奴呼来喝去。

从前有位周家六郎仗着自己是嫡出,打骂夜晚巡逻的守兵,还讥笑他们是周家养的狗,没资格查问自己。

周都督知道后,勃然大怒,当着六郎父母的面,命人将六郎的腿打断。

六郎痛得死去活来,在房里养了好几个月才能下地走路。

自那以后,周家子弟再不敢轻易嘲笑家中部曲。

规矩是周刺史和周都督一起定下来的,谁违反了都要受罚,周百药也不能例外。

管家说完,垂下脑袋,大气不敢出一声。

周百药脸色一时青一时白,指着周嘉行,“他什么时候当上校尉了?”

一个跑江湖的低贱胡奴,短短几个月就从小卒爬到校尉的位子上,谁信?

管家回说:“阿郎,任命是使君亲口宣布的。”

留下周嘉行的是周都督,提拔他的人,却是周刺史。

等着看热闹的九宁愣了片刻,心里一个激灵。

在原书中,正是周刺史不计较周嘉行的出身,破格重用他,最后还认他当了嗣子。

周嘉行成了周百药的堂侄,所以他下手射杀周百药和周嘉言的时候,并没有招来太多反对之声,因为在世人看来,他是公正严明、仁爱宽和的周使君教养长大的孙子,而不是周百药的儿子。

周刺史是怎么注意到周嘉行的?还提拔他当校尉?

他关注周嘉行多久了?

为什么之前没人发现周刺史和周嘉行有来往?

一瞬间,九宁心里转了无数个念头。

  如果觉得系统逼我做圣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系统逼我做圣母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