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系统逼我做圣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卢公停顿了很久,笑了笑,道:“长公主非寻常人,心中必定自有成算。不过长公主毕竟是女儿家,身边又无长辈护持,说不定还没有拿定主意,大王是长公主的从兄,应当和公主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长公主于危难之时现身救了他们,于情于理,他们不该插手长公主的选择。

而且长公主手里有兵,不受他们的掣肘——他们想插也插不了手。

但长公主身份特殊,她的婚姻势必会改变眼下群雄并立的局势,卢公希望能早些知道长公主的决定。

李昭凝眸看着九宁离去的方向,点点头。

……

夜里又飘起絮絮的细雪。

雪花钻进衣领袖口,又冰又凉。

九宁回到临时歇宿的宫阁前,冷得直打哆嗦。

宫人捧着放在熏笼里烘了一晚上的斗篷迎了出来。

多弟接过斗篷披在九宁肩上,一叠声催促宫人赶紧预备热汤和火盆。

东西早就备好了,九宁洗漱毕,换了身厚蜀锦袍衫,滚进温暖的被窝里,舒服得直打哈欠。

多弟小心翼翼收起九宁刚才解下的佩剑,挂在一边的墙壁上,问:“贵主,您在城头的时候一点都不怕吗?”

九宁拢紧被窝:“当然怕啊。”

她又不像炎延有武艺傍身,站在一堆身着甲衣的将士中间,面对着驻扎在城外的千军万马,虽然是夜里,看不清敌军,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胆怯。

不过习惯了也就什么好怕的,她用不着亲临战场,只是去鼓舞士气顺便笼络人心而已。

多弟拢好床帐,跪坐在脚踏上拨弄炭火,飞快扫一眼屏风外面守夜的宫人,小声道:“贵主,如果城破了,您真的不走吗?”

九宁心虚地笑了笑,没答。

当然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共存亡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时候撤退是必要的。

多弟又道:“贵主……那些百姓围住您的时候,雍王就在一边看着,不知道他又在算计什么!”

九宁唔一声,翻了个身。

“您得提防着他。”

多弟还记得当初九宁被逼离开周家时的事,很看不惯李昭,面带不忿地道。

九宁揉揉眼睛,笑了笑,道:“我晓得。”

李昭有他的骄傲,有些事他做起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有些事他绝对不屑去做。

她眼皮发沉,抱紧隐囊,合眼欲睡。

多弟坐在脚踏上想心事,看九宁像是要睡着了,忽然道:“贵主,您真是个好人。”

九宁被这一句感叹给惊醒了,愣了一下,睁大眼睛。

多弟望着火盆,有些忸怩地道:“我不懂打仗的事,也不懂雍王在算计什么……我是在乡下长大的,我们不喜欢打仗,不打仗的时候我们还能有点收成,一打仗,多出好多要交的税,村里的男人也被抓走了……我们吃不饱,想跑,又不知道该往哪里跑,只能留在村里……”

他们很绝望。

绝望之后是麻木,麻木地忍饥挨饿,麻木地死去。

有谁会在意他们的死活呢?他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平民。

多弟扭头,看着帐中侧身而睡的九宁。

被当面夸是好人,尤其还是被多弟夸,九宁浑身别扭,肌肤炸起细细的鸡皮疙瘩,在枕上摇摇头,笑道:“我只是顺手救几个人罢了。”

她惜命,贪生怕死。但能救人的时候顺手救几个并不难。

多弟笑了笑,“您只是顺手……可对被您顺手救下来的人来说,不止如此。”

贵人们的谋算,多弟不懂,她知道贵人们眼光长远,要考虑很多事,对像她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那太遥远太复杂了,他们只想好好活下去。

只要一点点善意……只要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人看待,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施以援手,就足够她感激了。

多弟冷哼一声,还在记恨李昭,“雍王就不会管我们的死活。”

九宁失笑,翻个身,枕在自己胳膊上。

“对雍王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顾不上。”

李昭是李家儿郎,面对宗族已经走向穷途末路的无奈现实,他没有退缩,毅然担负起一个李家儿郎的责任。

他有他的立场。

“你看,杨节度使是西川节度使,他会收留圣人,可在杨节度使心里,保住家族才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是坏人吗?”

在许多名门子弟心中,家族利益永远排在第一位,他们不管皇帝由谁来做,只要对家族有利,就会尽心辅佐,所以许多家族能历经几朝几代而屹立不倒。

杨节度使固然忠心,但如果非要他从家族和李曦中选一个,他肯定选家族。

多弟想了半天,摇摇头。

九宁道:“所以说,不能等着别人发善心。”

不同阶层的人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不可避免的。

多弟皱眉思考,许久后,抿嘴一笑,道:“那贵主您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她为这个发现感到欣喜,仿佛这样说,九宁和她的关系拉得更近了一样。

九宁笑笑,没说话。

在战争面前,所有无能为力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

尤其对没有自保能力的女人来说。

她懂得那种无助和绝望,所以,她和李昭的选择不同。

第114章

九宁仰面躺着,望着黑魆魆的帐顶,突然想起周嘉行。

多弟说她是好人,以前的她会气个半死,现在她已经能坦然接受这一点。

回头仔细想想,除了追杀他之外,她确实没做过其他伤天害理的事。

九宁在黑暗中眨眨眼睛,拉高被子,下巴也罩了进去,侧过身,抱紧隐囊,扭来扭去,找到最舒服的姿势,合眼入睡。

管它哩!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坏人也好,好人也罢,她就是她。

做坏人都要光明磊落,当好人更得理直气壮!

翌日早上,雪庭带着九宁去看武宗和崔贵妃在世时住的地方。

园子里遍植垂杨,虽然是深冬时节,但暖房里花木葱茏,葳蕤蓊郁,一盆盆牡丹争芳吐蕊,层层叠叠的花朵堆满枝头,姹紫嫣红,娇艳欲滴。

九宁心想,这些新鲜牡丹肯定很值钱。

可惜现在长安局势紧张,舍得一掷千金的达官显贵早就携家带口跑得差不多了,不然她可以让人把这些牡丹花卖给那些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

打仗实在太费钱了,这两年她花钱如流水,就算是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么花的。

好在她底子厚,而且蜀地向来富裕,现在东西川的赋税都归她了,她暂时不会缺钱。

但谁会嫌钱多呢?

尤其是眼下这种乱世,养兵、粮草、救济百姓……都得要钱。

难怪周都督总是三五不时带兵出去捞油水,周家也缺钱呐!

九宁直勾勾地看着牡丹花,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

雪庭见了,会错意,抬手撇下一朵粉白的琉璃冠珠递给她。

“你父亲最喜欢琉璃冠珠。”

九宁愣了一下:雪庭竟然会摘花!

她笑了笑,回过神,接过琉璃冠珠,手指轻轻摩挲花瓣。

“等这边事了……我要回江州一趟。”

雪庭眼神闪烁了两下,轻轻嗯一声。

这时,宫人进来通禀。

太后请九宁过去商议要事。

宫人说了一句:“卢公和雍王刚刚从太后的寝宫出来。”

九宁点点头,和雪庭一起走出暖房,让多弟拿来钿螺葵花铜镜,对着清晰平滑的镜面,把琉璃冠珠簪到自己的发鬓旁。

她今天和雪庭一起来父母昔日的寝殿供花,并未特意装饰,头梳流苏髻,戴镶嵌珍珠玛瑙金发钗,穿小团花对襟窄袖花绫罗襦裙,肩挽缥色地瑞锦纹蜀锦披帛,腰束丝绦,脚踏绣罗履,完全是家常打扮。

多弟问九宁要不要回去换上礼服,她摇摇手,这种时候不必遵照宫里的规矩行事。

步出长廊,雪庭看一眼庭前厚厚的积雪,道:“我陪你一起去。”

凤翔节度使袁霆态度极为傲慢,已经几次派人送来草草写就的婚书,要求九宁下嫁,否则他就自己进城来抢人。太后和卢公不知道商量了什么,他不放心。

“无事,我应付得来。”

九宁笑着道,说着顿了一下,朝雪庭眨了眨眼睛。

“阿耶、阿娘都不在了,这宫里只有叔叔和我最亲,太后那些人和我血缘疏远,他们辖制不了我。”

雪庭看着九宁,沉默了几瞬,目光在她腕上那串黄绿色佛珠上停留了片刻,精致的眉眼里仿佛有淡淡的笑意浮动,像一汪潋滟盈溢的春水。

他慢慢挪开视线,轻声问:“那雍王呢?”

九宁穿上木屐,走下台阶,摇摇头,道:“堂兄和我不是一路人。”

雪庭站在阶前,负手而立,目送她走远。

一旁的武僧小声问:“阿师真的不跟过去?”

雪庭轻轻摇头。

他的公主早就长大了,不需要他时时刻刻跟在一边看着护着。

……

太后的寝宫和暖房离得有些远,九宁乘车走了一盏茶的工夫才到地方。

人力牵挽的车驾刚刚停在长廊外,一群等候已久、盛装打扮的丽人殷勤地迎了过来,争相打起帘子。

九宁下车,不经意扫过站在最当中的一位风韵犹存、头戴花钗的妇人身上,吃了一惊,太后居然亲自迎出来了!

“长公主果然琼姿花貌、明艳无俦。”

太后含笑道。

九宁一笑。

寒暄客气几句,太后请九宁入殿。

周围站着的年轻女郎们一边搀扶着太后往里走,一边细细打量九宁,目光里又是好奇又是赞叹又是不可置信,还有些微的不服气。

看起来和她们一样的年纪嘛!为什么身为长辈的太后得走出来迎接她?

女郎们不用开口,太后便知道她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动声色地扫一眼左右,隐含警告之意。

众女郎没敢放肆,进了内殿后,按序齿和九宁厮见,彼此改了称呼。

太后背靠雕花圈几,笑着看一屋子年青女郎说说笑笑,喝过茶后,眼神示意女郎们退到隔间的十二扇落地大屏风后面去。

女郎们放下茶盏,起身行礼,轻敛衣裙,默默退出。

太后屏退左右,看着九宁,直接道,“现在京兆仍然危在旦夕,长公主身系京兆安危,我就不多啰嗦了。”

九宁撩起眼皮,等着太后的下文。

太后面容平静沉着,一字一字问:“长公主可愿为拯救长安百姓和阖宫妇孺下嫁凤翔节度使?亦或是下诏其他节镇,以许婚为约,请他们发兵支援?”

九宁想也不想,摆摆手。

似乎很随意的样子。

但正是这种从容不迫的随意,让太后明白她早已拿定主意,谁都不能逼迫她做出牺牲。

不管是凤翔节度使,还是离长安最近的其他几地节镇,她哪一个都不会嫁。

太后叹了口气,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九宁已经表明自己的态度,见太后没有其他话说,站起身。

“阿妹!”

屏风后面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动,几位公主提着裙子跑了出来,拦在九宁身前,挺起胸膛,认真道:“阿妹若不愿下嫁,我们愿意!”

九宁脚步一顿。

几位公主眼眶微微泛红,彼此交换了一个坚毅的眼神,哽咽道:“只要能救长安……我们愿意代阿妹出降,谁愿意发兵来解救京兆,我们就嫁给谁!”

她们说着,心中又是恐惧又是心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长平公主越哭越伤心,拉住九宁的衣袖:“阿妹,让我们代你出嫁吧!”

其他几位公主也围上前,抽抽噎噎道:“不,让我嫁,我嫁……”

九宁站着没动,全身上下,从头发丝到脚,都透出一股不为所动的冷淡。

什么叫替她出嫁?

她嗤笑了一声,举袖打开几位公主拉拉扯扯的手,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内殿里,公主和其他妃嫔、宗室女面面相觑。

长平公主拂去泪水,走到太后身边,皱眉道:“长公主怎么走了?我们都愿意替她出嫁,她怎么还生气了……”

太后苦笑了一下,摇摇头,目光越过眼前一群年轻娇美、茫然无措的女郎,望向远方。

九宁大步离去,没有一丝犹豫,背影看起来和其他女郎并没什么不同。

但就是这位年轻的长公主,救了阖宫后妃女眷。

太后一言不发,看着九宁的背影消失在朱红廊柱旁,怔怔地出神。

……

“贵主,您不能心软!那个节度使歹毒残暴,不是好人,您千万不能为了救京兆府答应嫁给他!”

从太后寝宫出来,多弟眼底掠过一阵暗芒,咬了咬唇,愤愤地道。

听到这一句,正埋头走路的九宁哭笑不得。

“谁说我会心软的?”

多弟看她一眼,道:“您是好人,刚才那些贵主都要给您磕头了,太后还对着您掉眼泪……我、我怕您会心软……”

九宁失笑。

好人可不是这么定义的。

至少她的不是。

看来她平时当着多弟的面做的好事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多弟竟然产生这样的误会,把她当成一个无怨无悔、无私为其他人奉献的圣人……

多弟盯着九宁的侧脸,神情紧张,“贵主,您真的不会答应?”

九宁咧嘴一笑,梨涡轻皱:“不会。”

多弟吁出一口气,稍稍放下心。

过了一会儿,她小声道:“要不然您给周使君写封信?请他帮忙发兵?周使君肯定会来的。”

多弟可以肯定,就算周使君这会儿正和契丹人打仗,得知凤翔节度使逼嫁,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掉头赶来长安。

九宁挑眉,“我写信和他说了。”

其实用不着写信,周嘉行一直盯着她呢!唐泽不就隔三差五往东边送信吗?

虽然分别了一年多,隔了千里之遥,但只要九宁这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周嘉行一清二楚。

炎延攻打东川的时候,他送来东川的地形图。

九宁跟在李昭的身后抵达长安时,周嘉行的人已经在城外等着了。

他甚至还记得给她送冻疮膏,而且在一盒快用完时又送来一盒。

所以,凤翔节度使的事瞒不住周嘉行。

不过从别人那里听说和她写信告诉他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他别扭起来真的很要命,万一冲动之下打乱计划就不好了,于是九宁还是特意抽出时间写了封信把这事告诉他。

得知周嘉行知道凤翔节度使大放厥词的事,多弟更安心了。

她虽然不喜欢明显想独占九宁的周嘉行,但不得不承认对方能力出众,如今他势力大涨,有他在,凤翔节度使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您没心软就好。”

多弟放下心,最后道。

九宁笑而不语。

两人一前一后步下长阶。

石阶旁枝干嶙峋的海棠树下站了几个穿青袍的文官,簇拥着一个长身玉立的男子,正小声说着什么,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

“贵主。”

几名文官朝九宁行礼。

九宁淡淡唔一声。

文官又转身朝当中那个穿圆领袍衫的俊秀男子作揖:“大王,属下先告退。”

男子嗯一声,慢慢转过身,面如冠玉,眉间几分忧郁,脸色苍白,正是雍王李昭。

文官们默默散去。

九宁注意到树下的脚印很深,“雍王在这里等我?”

李昭没承认,也没有否认,问:“太后刚才是不是求你许婚节镇,好搬救兵?”

九宁笑道:“这不是卢公和你的意思?”

李昭眼眸低垂,伸手抚过海棠树皴破的干枯树皮。

“你救了京兆,救了朝臣,救了阖宫女眷,可现在他们得寸进尺,想要你牺牲自己的婚姻去换救兵。我们没有能力守卫长安,现在又要算计你的婚约……”

说到一半,他咳嗽了几声,停顿了很久,眼帘抬起,望着头顶灰蓝的苍穹。

“值得吗?”

“如果雍王问的是我冒险回长安值不值得……”九宁唇角微翘,道,“当然值得。”

李昭怔了怔,扭头看着她,微露诧异之色。

九宁一哂,摊了摊手:“雍王,我不是为了救你们回来的。长安是我父亲和母亲生活的地方,是我姨母的故乡,为了他们我也会回来。”

所以,她根本不关心太后、李昭他们是感激她还是想继续利用她,因为救下他们只是顺手。

她保住长安,保住父母的家乡,救下城中百姓,为百姓所敬重,长公主之名一夜之间传遍中原,逐渐取代留在蜀地的李曦——这些都是冒险回长安的回报。

至于其他人的想法,与她何干?

九宁抬手,轻抚鬓边的琉璃冠珠,转身走远。

李昭目送她背影远去,转眸看着光秃秃的枝干,嘴角一扯,扬起一丝自嘲的笑容。

内侍蹑手蹑脚走过来,道:“大王……您为什么不和长公主解释清楚?只要您……”

李昭皱眉,摆摆手,打断内侍的话。

内侍躬身退下。

太后身为女子,认为如果能够用婚约换来节镇的支持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交易,今早主动召来卢公和李昭商量,请他们帮忙出主意。

卢公认为这个做法不妥,就算长公主愿意委身给袁霆那个莽夫,他也不会答应!倒是可以为长公主考虑其他节镇未娶妻的世子。

李昭从头到尾没有说话。

不管是求九宁牺牲,还是让其他公主代嫁,主意都是太后自己想的。

他并不赞同。

身为李家儿郎,身为九宁的堂兄,他从来没有保护过她,多次算计她,生死关头不能庇护她,托赖她及时赶到才能保住性命……这种情况下还去算计她的婚事,未免太恬不知耻。

……

几天后,炎延和杨涧依旧守在外城。

凤翔节度使袁霆带兵徘徊在城外,每天雷打不动发起两场攻城战。

宫中人心惶惶,太后再次把李昭叫到寝殿,道:“长公主有恩于你我,我亦不愿逼迫她贸然许婚。我的几个女儿也是公主,如果她们愿意出嫁,可有节镇愿意出兵?”

李昭摇摇头,道:“您不必忧心这些。”

太后苦笑,起身,朝李昭一揖。

李昭不敢受这个礼,站起来拦住太后。

太后叹口气,道:“檀奴,你兄长抛下长安,民间百姓早就不认他了。我这个做母亲的,得早为几个娇儿做打算。让她们下嫁节镇,也是给她们寻一条生路啊!”

李昭眉头紧锁。

这时,窗扉外忽然传来一片惊呼,宫人们跑来跑去,处处都是杂乱的脚步声。

太后皱眉,扬声问:“出了什么事?”

一名宫人疾步跑进内殿,因为跑得太急,不小心踉跄了一下,连滚带爬滚到太后脚下,满脸喜色:“凤翔节度使退兵了!”

  如果觉得系统逼我做圣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系统逼我做圣母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