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久作品玉昭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菡玉道:“相爷太抬举下官了,就凭下官的能耐,也只够被相爷蒙在鼓里耍得团团转而已,哪能生什么枝节。”
他低声道:“我不是故意要骗你。昨夜宋昱来报,就是我先前的计划失败了,我也没有其它选择。”
她想起他昨夜说的话,若是前策失败便启用西行之计,还诱她允诺不再插手。仔细推敲,竟没有一处假话。只不过她以为他的前策尚在进行中,还有一半成功的希望,其实已经结束了。她错在太信任他,连他的计划是什么都没问就自己送进圈套里。
“相爷没有骗我,是我疏率不查,被人钻了空子。”
“玉儿……”
菡玉不客气地打断他:“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相爷若没有其它吩咐,下官就先告退了。”低头一拜转身欲走。
杨昭拉住她:“你要去哪里?”
菡玉轻轻挣开:“相爷放心,下官既然承诺不再置喙相爷所作所为,就一定不会再管--我也管不了。下官现在能做的只有尽力协助哥舒将军,若能不败,则万事皆安。这样相爷总不会觉得下官是在阻挠相爷大计吧?”
杨昭凝视着她,幽幽道:“这个时候你还要走,你知不知道这一走,可能就再也见不着我了?你不顾我的死活了?”
“相爷只顾着自己身家,前方潼关十余万将士的死活、长安百万民众的命运,相爷顾过么?相爷行事狠决果断,设计又步步是局,如此手段谁人能敌?”
她抬起头,倔强地看着前方,眼里隐有泪光闪动。
“我知道的都告诉相爷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如果这样还不能再见相爷,那也是命该如此,缘分已尽,强求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有奸情,看出来了吗?
其实我觉得杨九X杨昭X杨昌这组三角关系还蛮有看头的,落难女主和霸道仇家、忠犬男仆神马的……
可惜昭叔已经有小玉了,等我换个背景人物写吧……
十九章·玉还(4)
菡玉协助魏方进转运被服粮草,车马辎重,途中又经过华阴郡中转,初六方抵达潼关。
这时哥舒翰已领兵出潼关两日,正缓慢向东接近陕郡。大军全数出动,潼关只留了几千人驻守。魏方进将粮草被服交到潼关,潼关守军分不出人来运送,只得仍由京兆府发往前线。
菡玉自告奋勇,先领一批物资前就大军。
初七下午,粮草送至灵宝西原官军驻地,此时崔乾祐的先锋也到了灵宝,两军相距不过十里,大战在即。
菡玉求见哥舒翰,无奈哥舒翰因她是杨昭亲信,拒不接见,菡玉只得又返回潼关。
初八,官军与崔乾祐军会战。
崔乾祐南靠大山北据黄河,占据狭道险地七十里,精兵埋伏其中,出散兵一万于外,稀稀拉拉不成阵势,交战片刻便败逃,将官军引入险隘狭道。既而伏兵起,叛军居高临下以滚木石块击杀,王思礼所率前锋死伤惨重。
哥舒翰改以马拉毡车为前队冲击叛军,为后面的士卒开道。叛军抵挡不住冲势,向后败退。
午后东风骤起,崔乾祐将数十辆草车塞在毡车之前,纵火焚烧。风助火势,大火熊熊烟雾蔽日,尽被东风吹到官军这边。
哥舒翰急令官军撤后,命□□手自远处射击。天黑时箭矢射尽烟雾散去,才发现根本没有射到叛军。
崔乾祐麾下同罗精骑却趁着烟火弥漫时绕过南山到了官军背后,官军被堵在狭道中前后受敌,左是黄河,右是险山,于是被打得大败。
后军多是临时征募的新兵,见精锐前锋大败,不战自溃纷纷败逃。黄河北岸的军队见南岸惨状,也跟着后逃。哥舒翰仅与麾下数百骑逃脱,绕道回到潼关。
潼关门外挖了三条防御的深沟,官军黑夜中溃逃,人马堕入沟中,须臾就将三道深沟填满,后面的人践踏而过。此战出兵十四万,最后逃入潼关的只有八千人。
崔乾祐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清晨天刚亮便来寇击潼关。潼关此时只剩一万多人,毫无斗志,只坚持了半日,潼关便被攻陷。
官军与叛军遭遇交战到潼关沦陷,前后不过一天的时间。开战的消息刚传到皇帝耳朵里,那边潼关已经失守,京师犹不知觉。
菡玉一直在转运途中,也不知晓潼关战况。初十这日早上,她仍像前几天一样转运粮草,下午抵达关西驿停车休息,发现驿站里全是哥舒翰的部下,才知道潼关已经失陷。
菡玉前去求见,想起之前哥舒翰把自己拒之门外,掏出一块腰牌来递给守卫:“请将此物呈给元帅,就说京兆少尹吉菡玉转运粮草至此,请元帅赐见。”
守卫看了一眼,那腰牌中间印着一个“郭”字,便进去通报哥舒翰。片刻之后即来回复,命她入见。
菡玉步入驿中,哥舒翰正在中庭急躁地来回踱步,立即迎上来急问:“吉少卿,你怎会有这面腰牌?”他连吃败仗,仓皇逃离潼关,头盔都已丢落,露出满头华发,全没了往日威风。
菡玉回道:“下官前几月一直在河北,日前刚回京师献捷上表。这面腰牌是郭大夫所赠的信物。”
哥舒翰道:“不知少卿能否借我腰牌一用,并修书一封,请郭李二位大夫回军救京畿。”
菡玉道:“下官正有此意。”
哥舒翰战败溃逃,身边哪有笔墨,还是借了菡玉记录转运物资的纸笔给郭李二人写了一封信,与郭子仪腰牌一起即刻快马送往河北。
菡玉又问:“不知元帅接下来如何打算?”
哥舒翰叹道:“我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潼关失落,辜负朝廷重托,只待回去向陛下请罪,一死谢天下矣。”
菡玉道:“元帅既有死志,不如背水一战。若能夺回潼关,保住京师、陛下安全,不是好过引颈一死?”
哥舒翰道:“如今我只剩千余兵力,崔乾祐却有数万精兵驻关,怎能夺回潼关?”
菡玉道:“潼关为长安屏障,东面坚固难攻,西面却疏于防范。叛军新入关,还不熟悉潼关守备,元帅却是了如指掌。至于兵马,两军交战不过一日,死伤有限,官军多是失散各处。元帅不如张榜召集散兵,集结成众,或可与崔乾祐一战。”
哥舒翰想了想,抚掌道:“也罢!就算再败,也不会比现今更差。”口述一道榜文,让菡玉与几名录事分抄了多份,张贴到驿外各处去。
菡玉张贴完毕回到驿站内,蕃将火拔归仁忽然闯进来对哥舒翰道:“贼兵来了,元帅请快上马!”
哥舒翰不疑有他,立即上马出驿。到了驿站外,只见火拔归仁手下的百余名骑兵将驿站团团围住,四周安寂,根本没有叛军的影子。
哥舒翰皱起眉问:“这是怎么回事?”
火拔归仁在他马前跪下,叩首道:“元帅,潼关一战,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眼看长安就要不保,比当日封常清失落东都更严重。陛下是如何对待败军之将的,高封二人下场,元帅也都看到了。往西必死,不如东去。”
哥舒翰斥道:“你竟要我去投降安禄山?”不肯答应,想要下马。
火拔归仁霍然而起,一把揪住他的马辔头,旁边的人一拥而上,用麻绳将哥舒翰捆在了马背上。
哥舒翰大怒:“火拔归仁,你想造反吗?快放我下来!”
火拔归仁向他抱拳:“元帅,末将也是不想您丧命,得罪了。”
其余将领有不愿意归降的,都被火拔归仁手下绑缚。
菡玉和京兆府众衙役也被火拔归仁擒住,想把他们一同执送敌军。哥舒翰在马上制止道:“京兆府吏与此何干?执之降贼也无益处,不要为难!”
火拔归仁犹豫了一下,吩咐下属将京兆府众人捆绑于驿内各屋梁柱上,布条束口令他们不得叫喊,又把哥舒翰张贴的招兵榜文全撕了,一行人押着哥舒翰及众将领往东投叛军而去。
捆绑的军士下手极重,菡玉被反绑在柱子上,挣得双手手腕都磨破了一层皮,那麻绳绳结还是一动不动。到半夜时终于把勒在口中的布条挣脱了,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等待明日其他京兆府吏经过关西驿。
她不知道其实魏方进已停止转运。
初九时崔乾祐率兵寇关,哥舒翰曾派部下入朝告急。入夜,平安烽火不至,皇帝方觉情势不妙。
第二日,皇帝召宰相入宫商议,杨昭趁机倡幸蜀之策。自安禄山反叛以来,他一直命剑南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储资,以备危急时投之。
皇帝有意西幸,又舍不下长安基业,召集百官问应敌策略,群臣皆唯唯不对。
杨昭又使韩国、虢国夫人入宫,与贵妃一起劝说皇帝入蜀。
此时大家都明白李唐皇室是大势已去,安禄山铁骑即将踏破西京大门。百姓奔走逃难,市井萧条。朝中官员也自顾不暇,许多人官职都不要了,悄悄亡匿。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足十之一二。
皇帝登上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下制书说要御驾亲征讨伐安禄山,哪里还有人信。朝后,任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少尹崔光远递补京兆尹,又将宫门钥匙交给宦官边令诚掌管。皇帝移仗大明宫内,外人不知其所为。
菡玉等人被绑在关西驿内,一整天也没人从驿旁经过。一直到十二日下午,终于听到外头响起马蹄声。众人齐声呼喊,终于获救。
来人是哥舒翰副将王思礼。王思礼战败后奔入山谷脱险,和哥舒翰失散。不久崔乾祐攻克潼关,王思礼从潼关南面山中绕行了一大圈方回到关内,身边仅有数百骑相随。
王思礼救下菡玉等人,才知道火拔归仁反叛,哥舒翰已被擒送叛军,叹道:“我本准备回来与元帅会合,招罗残部再图潼关,谁知元帅都已身陷敌手,叫我们这些部下可怎么办呢?”
菡玉道:“崔乾祐入关已经三日,后面大军必已赴关,元帅又被擒,潼关不可图矣,不如回守京师。”
王思礼颓然道:“我现在哪还有脸面去见陛下!”
菡玉劝道:“将军如今还有百余骑,紧要时刻或可保护陛下。”
王思礼想了想,说:“少卿言之有理。就算思礼只剩孑然一身,关键时也可以挡在陛下前头,七八人总能挡得!就算是思礼为陛下尽最后一点忠心了!”命部下收拾整顿,携京兆府众人一同回京。
关西驿距京尚有二百余里,第二日早晨方得进城。
城门一开,城内逃难民众携家带口争相涌出。进城之后,四处也是秩序混乱,一片萧条。大街上行人匆匆,遇见了王思礼的骑兵也不避让,只顾自己逃跑。
菡玉心中担忧,进城后和王思礼直奔皇城。到了宫城承天门口,四处悄寂犹闻漏声,门外三卫仪仗肃然而立,宫门外还稀稀拉拉地立着几名等候上朝的官员,她才稍稍放心。
两人下马并入百官列中,等候宫门开启。
过了时辰,宫门却还未开,门外等着上朝的也只有十几个人,左右相等朝中重臣皆不见踪影。
王思礼等得焦急,上前去问门口侍卫:“时候都过了,为什么还不开门?百官都等着上朝呢。”
侍卫道:“宫门钥匙由边将军掌管,小人不知。”
菡玉凑上前去,隐约听到门里有细微的声响,但宫城大门厚有尺余,外包铜皮,根本听不清楚。
又等了一刻多钟,门内开锁起闩。大门一开,宫人乱奔而出,互相挤兑推搡,乱成一团。开门的边令诚也被挤得摔在门槛上,叫众人踩了好几脚。
王思礼和菡玉挤过去将他扶起。菡玉急问:“这是怎么回事?陛下呢?”
边令诚狼狈地扶正头上幞头:“咱家也不知道,或许是在大明宫。”
菡玉对王思礼道:“王将军,你先去大明宫护驾,我去找左右相。”
王思礼点头,带侍卫赶往大明宫。菡玉自己骑马奔出皇城朱雀大门,往宣阳坊杨昭宅邸而去。途中经过台省院门前,两院也都是大门紧闭,根本无人来理事。
杨昭府邸和虢国夫人宅相邻,两家大门洞开,各色人等进进出出,各自抢了金银财宝,口中还呼喝着:“贼杨家里堆的金山银山,大家快来分啊!”显然两家主人都已不在。
菡玉忧心如焚,瞅见裴柔的丫环梅馨抱着一包东西混在人群中偷偷溜出来,上前一把抓住她问:“相爷呢?他去哪里了?”
梅馨冷不防被人抓住,吓了一跳,怀里包裹脱手掉在地上,散了一地珠玉首饰,引得旁边的人都过来争抢。梅馨直掉眼泪:“我、我不知道,昨天相爷进了宫就没再回来……”
菡玉心里乱成一团,推开她上马再回皇城去。沿路宣仁、平康等坊的王公贵族家都如杨昭虢国夫人宅一般,山野细民乱入盗抢财物,甚至闯到了皇城内,四处乱窜。
菡玉在宫门前碰上王思礼,他一脸气急败坏。菡玉忙问:“陛下怎么样了?在不在大明宫?”
“陛下走了!”王思礼忿忿地捶了一拳宫墙,“守门的禁卫说,今早天未亮就从延秋门出去了,向西而行,这会儿只怕已经快到咸阳了。”
菡玉怔了一怔,问:“随行都有哪些人?”
王思礼道:“有贵妃、韩虢二位国夫人、宫里的皇子皇孙妃嫔公主、左右相、置顿使、龙武大将军以及陛下近侧的内侍和宫人,并禁卫五千多人。”
菡玉点一点头,心下略略一松。
她终究还是撇不开私心,首先想到的竟只是杨昭还活着,那就好,那就好。继而才泛起别种情绪,他竟真的唆使陛下弃宫阙寝陵于不顾,逃往西蜀偏狭之地。
作者有话要说:六月十三。还记得楔子吗? 皿
十九章·玉还(5)
菡玉平静心绪,对王思礼道:“陛下弃京西幸,长安必定大乱,王将军……”
话未说完,就听旁边窜走的细民振臂高呼:“皇帝跑啦!皇帝贵妃都跑啦!大唐要亡了--”
另有人喊道:“皇帝只顾自己逃命,不管咱们的死活!皇宫里都是宝贝,能拿的多拿一点,也赶紧逃命去呀!”一呼百应,顿时叫嚣声震耳欲聋,宫外更多的乡民涌进皇城,乱哄哄地向宫城内拥去。
王思礼怒道:“这些乱民煽动人心攻入宫城,难道是要跟着安禄山造反?”拔剑就要冲上去。
菡玉制止他道:“将军少安毋躁,不如把皇城外那几百骑兵调入,协同禁卫一起维持秩序。”
两人同去皇城门,边令诚忽然从后面追上来,大叫道:“王将军,吉少卿,大事不好了!”
两人回头,只见边令诚满脸黑灰,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急道:“乱民抢夺左藏大盈库不成,居然放火焚库。崔大尹正在救火,人手不够,将军少卿快帮帮忙吧!”
王思礼道:“那宫城这边怎么办?难道眼看着乱民扰乱宫廷?”
边令诚道:“将军还管什么宫城呀,里面都没人了!是一座空的皇宫重要,还是积满财帛的左藏库和大盈库重要哇?”
王思礼气道:“烧了就烧了,烧得好!留下来还不是要进安禄山的口袋!”
菡玉道:“左藏库里都是绢帛轻货,好过满仓粮储落敌手中。叛军若得不到钱财,必掳掠百姓,还不如把这些财帛留给他们。”
王思礼不忿道:“少卿倒是宅心仁厚!那少卿便去救火吧,思礼绝不能放任这些乡野之众玷污陛下宫阙!”分一百军士与菡玉去救火,自己进宫去了。
边令诚苦道:“一百人也聊胜于无,少卿咱们快走吧。”
如果觉得玉昭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久小说全集:镇魂调, 玉昭词, 诺森德/与大神失之交臂的日子/这世上我最爱你, 每天都被师父投喂, 黄沙城, 皇姑, 朕就是这样昏君, 命中未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