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凤今作品一品仵作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我的伤已不碍事了,你不是已经瞧见了?不过是赵良义他们紧张罢了。”元修知道暮青不喜元家人,于是便没有提家里,其实这些日子是娘拘着他,日日来榻前陪着,生怕他出府。

她这三四日称病不朝,他起初以为是谎称,为的是查剩下那两件案子,但都督府里一直不见动静,他正生疑,今早便得知她昨夜风寒加重,四更天派人来侯府请了巫瑾去,他不由心生懊恼,忧心如焚地便来了,哪知她竟出城查案去了。

“我的风寒也没事了,你不是已经瞧见了?”暮青说话间倒了杯热水便喝,这一日在马车里她只吃了些杨氏准备的点心,水囊里的水早凉了,还是这热水喝着舒服。

元修不傻,看得出暮青脸上虽有疲态却无病态,那风寒说不定真如他所猜测那般,不过是谎称。若是谎称,那她一夜请巫瑾过府两趟又是为了何事?

元修疑惑,本想问,见暮青连喝了三杯水,话到嘴边不知怎么就换了别的,“你出城验尸,这一日可用饭了?”

“吃了些点心。”

“只有点心?”元修眉头皱得死紧,转身就走,“我去叫人准备!”

“他们会准备的。”暮青道,杨氏知道她这一日在路上没东西吃,趁着刘黑子去盛京府衙要公文的时辰备了些烙饼点心,连水囊都拿手炉暖着塞进了马车的锦垫下,她如此心细,知道她回了府,怎会不准备饭菜?估计这会儿已热上了,待会儿就送来了。

暮青看着元修急匆匆的样子,淡道:“你养伤,静心为上。”

元修回身,见暮青神色虽淡,话里却有关切之意,不由心里一暖,笑道:“我如今赋闲,心已够静了。”

他的帅印已经交还给圣上,如今在侯府赋闲养伤,哪还有再闲过他的?

“我看你可不闲。”暮青不提元修心静不静的事,他帅印虽还,却仍是那心系边关家国的男儿,又生在元家,如何能心静?但他正养伤,这些扰他清净的话她便不说了,她另有一事要说,“郑家的事可是你派人做的?”

元修一愣。

暮青一看他的神情就心里有数了,道:“那幕后凶手心思缜密城府极深,郑郎中都死了十几年了,证据线索都不易查,要从他身上查到当年的事很难,那凶手当年不杀他的家眷,为何此时要杀?新的案子所留下的线索要比年代久远的案子新的多,凶手傻了才会在咱们缺线索时往咱们面前送。再说,那凶徒进了郑家不杀人,提着刀絮絮叨叨的说杀人理由,我没见过有这么傻的杀手。”

这事儿显然是有人故意恐吓郑家人,目的就是让他们同意开棺验尸。

而有此动机帮她做此事的,不是步惜欢就是元修。

如果是步惜欢的手笔,月杀应该知道,但今天他就在郑郎中的坟前,她问郑当归话时观察过月杀的神色,他的反应不像是知道此事的,那么此事就只可能是元修的手笔了,他派去暗中保护郑家人的亲兵都是精兵,那夜跟那凶手交了手竟还让人毫发无伤地跑了,也甚是可疑。

“何事都瞒不住你。”元修一笑,雪貂衣襟衬得眉宇似落了清雪,爽朗。

她为了救他,耽误了不少查案的时日,那郑家人迟迟不肯来,他便寻人吓了吓他们。

“你今日开棺,可验出线索来了?”

“当年那捞出郑郎中的井里还有具尸体。”

这话元修不惊讶,他这半日虽在都督府里,但派人出去查了此事,早就有了回禀。

“明日验尸?”

“嗯,那尸体有些意思。”暮青的话有些意味深长,不待元修问便说道,“明天我在府里验骨,你让巫瑾来一趟。”

元修微怔,却未多言,虽知暮青这些日子与巫瑾走得有些近,但也知道她的性子冷淡,想必她叫巫瑾来是为了验尸之事,昨日夤夜请巫瑾来,应该也是为了查案之事。

她的心里除了替父报仇便只能装得下案子了。

“我也来。”元修道。

暮青没阻止他,元修在西北洒脱惯了,回到盛京他心里本就不痛快,再把他拘束在府里,他反倒会心情憋闷,不利于养伤,“你来可以,但需遵医嘱,巫瑾说让你何时去歇息,你便何时歇息,若是不肯,日后就别来都督府了。”

元修原以为暮青不会同意他来,听闻这话甚是惊喜,心里的憋闷一扫而空,连眉宇都疏朗了起来,好似又见西北高阔的晴空。他痛快一笑,抬手便去拍暮青的肩膀,“还是你最好说话!”

暮青冷冷盯住他的手,这毛病还没改?

元修讪讪一笑,将手收了回来。他总是忘不了在西北和她在一起的时日,有时与她独处,他总觉得她还是那个口口声声说着自己孤僻的少年,觉得他们之间不曾隔着男女之别,亦不曾隔着家事恩怨。她还是他的兵,还叫他一声大将军。

自懂了对她的心,他总想接近她,却始终触不得她的界线。方才他不过是想试一试,但结果还是如此…

男子微微低头,笑里生了落寞。

“宽衣。”暮青这时忽道。

少女声音清澈,听在男子耳中却如炸雷,元修抬头,气息微屏,一时失声。

“我看看你的伤口愈合得如何。”暮青道。她今晚回来想去侯府就是为了这两件事,一是问问郑家进了凶徒之事,二是看看他的伤口愈合情况。自他醒来,她只去看望过他一次,那时他刚醒,伤口还新鲜,如今过了些日子,也该看看愈合得如何了,她还惦记着那白獭丝能否真被皮肤吸收的事儿。

暮青盯着元修心口,盯得他不自在地低下头,含糊不清地应了声,却迟迟不见动作。

他曾在她面前宽衣解带过,那时脱得痛快,此时却觉得双臂如有千斤重,抬了几回也抬不起来。

暮青皱眉道:“当初在地宫谁说我婆婆妈妈的?”

元修语塞,气不打一处来,她记性可真好!说了她一回,记这么久!

被她一气,他心底的羞涩之意顿散,三两下便宽了玉带墨袍,他连中衫都脱得痛快,往地上一掷,如掷弃物,耳根却微微发红。

暮青见元修宽好了衣衫,这才起身走到他身后,为他解绷带。元修双手据膝,脊背挺直,目不斜视,身子却绷得僵。男子的背不同于步惜欢的,不见暖玉琼肌,却见寸肌寸力精悍无匹。

暮青从元修背后解了绷带,双手从他腋下穿过,一层层地解开,她不曾碰到他,他却能感觉得到身后少女半俯着身子,双手环着他,近在咫尺。他也曾有过与她近在咫尺的机会,却都不曾如今夜般令他紧绷,那被她缝住的一颗心似要跳出来,连他呼吸都觉得疼痛。

他竟不知那绷带何时从心口揭了去,直到她转到他身前,他才猛地醒过神来。

少女俯低身子瞅着他心口,他心口一道两寸缝伤,针脚细密整齐,这些日子他常在换绷带时看着那伤发怔。她查案事忙,不能日日来侯府探望他,这心口的缝痕却日日伴着他,仿佛她时时都在。

男子僵着身子不敢低头,望不见少女清澈的眸,却感受得到她喷在他心口浅浅的呼吸。她呼气如羽,搔着他的心,刚刚的疼痛里又生了层奇痒,痛痒难耐。他想这痛痒快些结束,却又盼它永留心里。

他忽然便想起在地宫圆殿里初见她容颜的那日,他那时抱着她,因太过震惊险些将她丢出去。而如今,他却想将她狠狠拥在怀里,永不让她远离。

这念头一生便似在他心底种了心魔,他的拳松开,忽然便张臂欲拥!

院外忽闻脚步声来,元修倏地放下手来,没多久便听见有人到了门口,敲了两声房门,在门口问道:“都督,饭菜备好了,可需送进屋来?”

杨氏送饭菜来了。

“送进来吧。”清音起,暮青已离远。

杨氏推门进屋,手里提着只食盒,摆饭菜时见元修赤着上身坐在桌后,墨袍玉带散落在地,绷带放在桌上,一瞧便知是在诊伤。杨氏听说过暮青曾为元修剖心取刀,她也有好奇之心,却谨守着下人的本分,未敢多窥,只是摆碗筷时眼尾的余光瞥见元修低着头,从脸到脖子红得不似人色。

“哟!”杨氏一惊,抬头问,“侯爷莫非染了风寒?”

“咳!”元修应景儿地咳了声,道声无事便起身速速穿衣,那麻利劲儿比在军中穿衣都快。

“辛苦了,下去吧。”暮青道。

杨氏应是退下,出门前还古怪地瞧了元修一眼。

门关上,元修已将衣袍穿好,暮青瞥了眼地上的绷带,道:“绷带还没绑。”

元修飞快道:“不必了,回去还得换。”

暮青看了元修一会儿,他的心思她早已知道,该说的都已说了,他是世间最优秀的儿郎,有他的尊严与骄傲,因此她不想再多言。

元修养伤的时日尚短,白獭丝却已开始与他的肌肤血肉相融,看来此丝果真如巫瑾所言,乃世间至宝。

这丝究竟是何来头?

暮青心里想着白獭丝的事,饭吃得心不在焉,元修想着方才的事,也心不在焉,他仿佛还能感觉到她的手从他腋下穿过,一层一层地解开他的绷带,感觉到她呼气如羽,吐在他心口…

那痛痒难耐之感又生了出来,冬末春初的夜里,他竟觉得热。

元修呼地一声便站了起来,起身便往外走,暮青转头看向他,听他道:“快到服汤药的时辰了,我先回府,明日再来。”

说罢,他便匆匆走了。

暮青没往心里去,继续吃饭了。

用过晚饭后她便回了后院阁楼,月杀门神似的立在门口,目光恨不得将她戳个洞,却一言不发。

暮青见了挑了挑眉——这不符合月杀的一贯风格。

他向来不喜她和元修走得近,今夜她与元修一起吃饭,月杀知道了此事,没道理不挤兑她几句。他一句话也不说,只用眼神表达愤怒是为何?

她想这些不过是出于职业习惯,哪怕生活里一丁点儿的不同寻常,她都习惯推敲明白原因。这疑惑只是在脑中一掠的工夫,暮青已走到了廊下。刚要迈步到廊上,她忽然脚下一顿,想到什么似的倏地抬头望向二楼的窗子,随后疾步上了楼去。

第九十章 无耻风范

楼上点着灯烛,窗台几枝六瓣寒梅,榻里一人执书半卧。

听见她蹬蹬蹬的上楼声,榻上之人淡淡抬眼,懒声斥道:“跑什么,也不嫌脚疼!身后有人撵你?”

那脚步声顿歇,停了好一阵儿,再听见时声音已轻,听着有些蹑手蹑脚,但暮青上来时却面色如常,远远便问:“哪个郎中说你的身子能挪地儿?”

步惜欢垂眸看书,凉凉道:“你的腿脚也不见得能出城,还不是到处跑了一天。”

“跑了一天的是马,我是坐在马车里的人。”

“马驮你上山了?”

“…”

暮青不接话了,不是无话可接,只是觉得辩这些事甚为幼稚,辩了一句已经不像是她的智商会做的事了,再辩下去明早就傻到不能验骨查案了。

她在榻旁坐下,先掠了眼男子的前额,见他额间无汗,这才暗舒一口气,目光一转,瞧见了他手上执着的书。远远看时,她以为是书,到了近处才看出那书上落着的是她的字——那是她的手札。

她看书有写手札的习惯,写的多是心得,亦或是与验尸办案有关的灵感。她在古水县家中时,曾写了满满一书架的法医理论,纠察仵作验尸古法之错处,提写可行之法,想着的是若有一日被他人所阅,兴许世间会少些冤案。当初她离家时未带那些手札,前些时日读医书时想起还有许多没写,便寻了本子接着写了。

步惜欢手里拿着的正是那才写了半本的手札。

他偷偷摸摸挪到了她的都督府里养伤,还翻了她的书架,阅了她的手札。

暮青不视手札为私物,她本就存着传世的心思,谁看都好,只是不愿步惜欢看,准确地说是不想他此时看——他此时该养伤!

她抬手便要把手札拿回来,步惜欢似有所感,在她手到之前便将那手札放到了枕旁,抬眼看向了她。男子的眸里波澜不兴,半边华帐遮着烛光,目光有些深幽,喜怒难测,只听着声音是淡的,问:“晚膳用得可好?”

暮青一听,不答反问:“你可用晚膳了?”

她这蹩脚的转移话题的模样让他有些失笑,笑意到了唇边,那意味却看起来有些气恼。

暮青见了便站起身来,“我去传膳!”

步惜欢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腕,这回是真有些恼了,“刚上来,就不能歇歇?真当自己的腿脚是铁打的,不知疼?”

“你这几日都要在此养伤?”暮青没管腿脚的事,只问道。步惜欢伤得重,说话声音还很虚浮,他这般样子定是不能回宫的,他既然在瑾王府疗伤了三日,今日又来了都督府,想必宫里已经安排好了,她只问问他要在此住几日。

“且住些日子,好些了再回宫。”步惜欢果然如此道。

“那你等等,我去去就来。”暮青说完便下了楼去。

她留了月杀守在阁楼外,将杨氏、韩其初、石大海和刘黑子都叫进了书房,道:“这几日,圣上微服出宫,会歇在都督府,你等需严守此事,不可泄露出去。此为将令,若有口风不严者,军法处置!可听清了?”

步惜欢在都督府里住着,府里的人再少,此事怕也瞒不住。杨氏心细,而步惜欢要养伤,饭食需用清淡的,阁楼外需煎药,里头需熏松木香,这些事儿无论如何也瞒不住杨氏的。若是只告诉杨氏此事,不如将他们都叫到一起明说了,免得日后得知此事,以为她瞒着他们,心生芥蒂。

四人颇感意外,圣上微服出宫,居然歇在都督府,刘黑子和石大海虽不熟政事,也觉得出暮青深得步惜欢的宠信了。韩其初对此却不意外,西北军抚恤银两一案,暮青已得罪了元相国,且她回朝这些日子以来,多半朝臣都被她得罪过,那些朝臣多是元党,她既然与元家势不两立,自然便是心存从龙之意。

暮青发了将令,四人自知此事关系重大,于是齐声领命。

暮青又对韩其初道:“三日后是二月初三春日宴,我邀了崔远结交的一些寒门子弟到府上小聚,到时有劳先生多帮衬着。”

“此事阿远回府后已与在下说过了,都督事忙,春日宴就交给在下准备好了。”韩其初答此话时,心中一动,看了暮青一眼。莫非…圣上微服出宫歇在都督府,为的是暗中瞧瞧这些学子?

“那就有劳先生了。”暮青说罢便遣了韩其初和石大海出去,只留下了杨氏和刘黑子,她从身上拿出张方子来递给刘黑子,“此方是昨夜瑾王开给我调理身子的,你明日一早便去抓几副回来煎上吧。”

步惜欢这几日要服汤药,总要煎些别的药才能瞒过去。

“是!俺明儿一早就去办!”刘黑子接过药方便退了出去。

“圣上今夜过来,派人传了信儿说还没用膳,你再去准备些,就备些清粥小菜好了。还有,我这几日调理身子,也想吃些清淡的,莫做口味太重的。”暮青又吩咐了杨氏。

“是,奴婢知道了。”

“你去厨房顺道熬碗姜汤,黑子傍晚下过井,也给石大海送碗过去,他夜里守门,让他们都驱驱寒气。”

“是,奴婢这就去。”杨氏笑着领命,都督看着清冷寡言的,其实待下人最好。

“东厢屋里的炭盆继续燃着吧,我夜里去东厢睡。”既然府里的人知道步惜欢要来,那她就不能宿在阁楼了,免得真让人以为她好男风。

“是。”

杨氏一一领命,退下后,暮青在书房里坐了会儿,想着再无事可安排了,这才回了阁楼。

暮青回去时,步惜欢仍在看那本手札,屋里摆开了屏风,屏风后不仅沐浴的水打好了,连衣袍、帕子、香胰、膏露都备妥了。暮青看了那浴桶一眼,坐到榻旁便解步惜欢的衣带,步惜欢气得一笑,撂了手札,握着她的手腕便顺势将她往榻上一带!暮青扑到步惜欢身上,心里一惊,生怕压着他,忙就势一翻。步惜欢也由着她,等她翻了个身后,才发现自己已在暖榻里侧。

步惜欢揽住她的腰身,那笑不知是气还是别有意味,“早晨擦过了,还想擦?”

暮青不承认她是好奇,想再看看那飞燕在掌中化龙之景,义正言辞道:“擦一擦身上舒服,睡得好些。”

步惜欢十分赞同此话,“嗯,颇有道理。既如此,为夫也帮娘子擦擦身,夜里睡得安稳些,可好?”

他嘴里问着,手上却不容相拒,只是没解她的衣带,而是帮她脱了武靴。

男子弯着腰低着头,指尖力道轻柔,不知是怕伤着她还是气力虚浮。暮青将腿脚一缩,坐起身来道:“我自己来。”

步惜欢仿佛没听见,握着她脚踝的掌力紧了些,暮青想挣脱,又怕伤着他,只好不动,任由步惜欢为她脱了靴子。靴子一脱,男子握住她脚踝的手便一将,眸底生出疼惜之意。

只见少女洁白的袜底已染了血色,显然是昨夜为他求药磨出了水泡,今日又走了山路,那水泡便生生被磨成了血泡,如今已经破了。

“忍着些。”男子声音低沉,话虽如此说,手上动作却轻柔至极。

暮青两只脚底的水泡都破了,揭开时虽有些疼,但那疼与在她从军西北时剔肉疗伤之痛实难相较,因此她只是轻轻皱了皱眉头,白袜便已揭了下来。

她虽不似江南女子那般婉约,一双玉足却如江上银月,掌中一握,暖如白玉。他曾在西北时瞧见过一回,那时喜爱,却怕将她逼得太紧而不敢多触,今夜捧着,那殷红却刺着他的心,烧疼难言。

步惜欢转身下榻,暮青见了忙拦他,“你正养伤…”

“养伤又不是废了,走几步路碍什么事。”步惜欢声淡意沉,拿了铜盆到浴桶里打了温水端回榻旁,将帕子打湿拧干,握住暮青的脚踝将她的玉足轻轻托起来,缓缓地擦拭、热敷,将她足底磨出的血泡擦拭干净了之后,便从枕下摸出瓶药膏来。

那药膏微黄,擦在脚上有股清凉之感,疼痛顿时舒缓了不少,暮青瞅着那药膏,刚想问是何药,步惜欢便端着盆子去把水换了,又端了盆温水回来,盆中换了新帕。

暮青心中一动,刚明白步惜欢想做何事,他的手便来到了她的腰间。这回换她心中一紧,下意识去按他的手,他的手指却极灵巧,一勾一绕,巧劲儿一施,她的腰带便松落了。

“药已擦,别入水了,我帮你擦擦身子。”步惜欢眸底总算多了些笑意,但那笑意在暮青看来实属不怀好意。

“一会儿杨氏要来送饭菜,你认为你合适帮我擦身吗?”暮青试图跟步惜欢讲道理。

“月杀在门口,你当他死了?”

此理讲不通,她换个道理再讲,“你今日没少折腾,该歇息了,我自己来便好了。”

哪知有人就是不讲理,看着在笑,却实难说话,“嗯,既是没少折腾,那便不差再折腾一回。”

暮青:“…”

她无语的工夫,他手指一勾,便连她的中衣也解了,她中衣里头穿着神甲,神甲里头还裹着束胸带,他才解了两件,她安全得紧,才不怕被他看了身子,于是坐起身来便要下榻。步惜欢竟由着她去,并未拦她,待她挪到榻边想要下地时,他从身后拥住了她,抬手一剥,便将她的外袍和中衣一起宽了下来。

暮青回头,刚要说话,步惜欢便先声夺人,诱哄道:“青青,让我省些气力,可好?”

他的声音听起来疲累已极,轻柔耐心地替她解着神甲,她在前头儿气得反驳,“你不替我擦身便可以省下好多气力。”

“为夫只想省下与娘子追逐的气力,好留着看娘子的身子。”

男子直白的情话让暮青脑中一片空白,待她回过神来,身上已只剩束胸带与亵裤。

她不由回头问:“那我是否该自己宽衣,好让你把这些气力也省了,待会儿瞧得仔细些?”

他笑声低沉,好似夜风,呵在她耳畔,痒在她心里,“不必,为娘子宽衣乃是情趣,为夫甚为欢喜。”

“…”

他厚脸皮的无耻风范她见识过多回,每回他出言相戏,她都觉得他是情场老手,可今晨她为他擦身,他又羞涩躲闪如少年。这人真是…反差得有趣。

少女坐在男子身前,由着他一层一层地为她解着束胸带,脸儿微低,唇边那淡淡的弧度不曾被他看见,亦不曾停留太久。那最后一层束胸带从她身上滑落时,她还是生了紧张,下意识地便从榻旁拽过衣袍将身前春色遮了。

  如果觉得一品仵作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凤今小说全集一品仵作重生之天才神棍,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