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北溟鱼作品大清往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失望,惊讶和惶恐不安一时间全部压上心头,北京城毫无预兆的下了一场瓢泼大雨,街上人烟稀少,可我还是没有看见她,我第一次发现,有些人也许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当她终于回来的时候,歪在软轿里,满脸通红,高热不退,她居然像孩子一样不会照顾自己。我又气又急,想着等她醒过来一定要狠狠的骂她一顿,但她终于醒来的时候,看着她半坐在床上,抱着逐古腊吃的开心,我只是满足的松了一口气,此情此景静谧的让我觉得美好。也许过去的真的就这么过去吧。她说她不记得大婚前的事情,那么就让我重新的认识她。

可是我忘记了还有墨菡,这个从小陪伴着我的温柔的女子。每一次额娘责罚我之后,她会怯怯的为我落泪,夏天为了太子跪在大太阳底下受罚,她不言不语的送来一碗绿豆汤,我和毓敏大婚,她没有对着我抱怨过一句,反而连夜绣了一对鸳鸯,看着她言不由衷的祝福我们,我却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每一次去额娘那儿,她微笑着递上一张签子,“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她的心思从来不说,然而我却是知道的。我知道,我欠了她实在太多。我不敢看她装满柔情的眼睛,不敢告诉她,也许,我心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可是,这一切却被毓敏看在眼里。她实在不会伪装,她的眼睛,她的语言,她的失神,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只是想紧紧的抱住她。

但她再一次的显示了她的与众不同。

“我是喜欢你了,所以见不得你喜欢别人。”

“本来也不想当你的福晋,告诉你,我不希罕。”

她用决绝的语句告诉我,墨菡和她我只能选择一个,我不知道如何选择,看惯了阿玛的三宫六院,我从来也不相信独占,不相信一个女人能够成为一个男人的唯一,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例外,她却说的理直气壮,好像这是应该的。

该怎么做?我第一次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二)

“反正我记得就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太平和薛绍都可怜,这样的悲剧太无谓了。”

她给我讲太平公主和薛绍的故事,我怎么会不知道她的意思。我还不想面对这样的选择,所以我告诉她,这个故事不是真的。她一脸失望的急急辩解,像被师傅误解了意思的学生,焦躁的带着一丝气恼。

她就是这样,丢下一个问题,逃避着让别人去解决:看帐簿,给额娘的寿礼,磨磨蹭蹭的,怯懦的可爱。可惜,我却不知道怎么帮她解决这个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只好回避。

“皇阿玛南巡,说了要我随扈。你可要同去?”

看着她两眼放光的样子,我心里笑了,看来我没有猜度错——她总是对新鲜的东西充满了好奇。

只是,第二天她嚅嚅着告诉我,她不去了。听着她言不由衷的说辞,我把那个为什么咽了进去,我恍惚明白是为什么,可又说不上来。她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接受,我也是。

站在大早上的太阳下面听她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满脸真切的不舍,却还要忍着。我只能打趣儿逗她。突然很想留下来不走了,可是,身在皇家,哪有什么可以自己做的了主的事情。还没有成行,我就开始期盼着南巡的结束。

才到了黄河边上,詹事尹泰玩忽职守,皇阿玛让我回来查他的案子。我急急的往回赶,想看看一路上寄给她的布偶,泥人,她可喜欢。

北京城地动,进城的时候还有轻微的震动。心立刻就缩紧了,额娘在紫禁城里面不知道被护的可是周全,还有她,她一个人在府里,一颗心好像被吊了起来,她实在太让人放心不下。策马狂奔在一片废墟的街道上,远远的就听见大声的吆喝——

八贝勒府走水了!

紧抓着缰绳的手一松,整个人几乎被甩下马去。我拖着灌了铅似的脚步奔进府里,远远就看见她房中的火光。我大声喊她的名字却没有回应,房间里一团浓烟迷雾。。。

等到我终于找到她把她抱出来的时候却是怎么喊她都没有反应,我几乎心都凉了。突然觉得那些什么尊严什么骄傲都见鬼去吧,早知道,我会给她一个幸福的洞房花烛,我会把她放在我的马上带去江南,会让她寸步不离我的眼睛。原来生命是件这么脆弱的东西,一眨眼就什么也没有了,连忏悔都变的虚妄起来。

抱着她,看着焦土废墟一样的家,从来没有的灰心。

(三)

好在,我们的补救都来的及.她终于靠在我的怀里的时候,是一种心落进腔子的踏实.

携手看日出日落,策马啸塞外西风.

我以为这只是我们生活的开始,却没有料到那会成为生活中唯一一段意气风发的回忆:年轻,甜蜜,并且,短暂.

我一心想追逐的是阿玛的步伐,对于太子,只是若有若无的坐标,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的位子在理论和实际上都会易主的时候,心里却有些惴惴不安的兴奋.

从古到今,争夺皇位的兄弟,有成万世之美名如唐太宗者,也有如故睿亲王一般毁誉参半者,更有的,是八王之乱一样的乱祸.这是一个不仅关乎我们的未来,也关乎国运的大事.

我在一步步的向它靠近,但也在怀疑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这个问题在心里徘徊多日,我没有告诉她,我不认为她能够给予多少有用的意见,同样,也不希望她过多的染指我们兄弟间的争斗。

直到我们救下桃夭,她想也没想饮下一大口酒,从迷糊中醒来,明明白白的告诉我,我会做的比太子更好。

她质疑大清的律历,她对于桃夭的态度,都让我对她刮目相看。那些日子,看着她渐渐把一府治理的井井有条,我的脑子里总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她会是一个出色的国母。

(四)

“八阿哥,”皇父拍着御案上堆的高高的一打奏折,“你可知道这都是些什么?”

我知道那是举荐我的奏折,我向前跨出一步,跪道,“儿臣不知,请皇父明示。”

“哈哈,”他笑着撇了我一眼,我却猜不透这笑里的含义,“胤禩啊,你说说你有何德何能来做这个太子?”

我跪地不语,他也不等我的回答,手指一本一本的滑过那些奏章,一字一顿,“朕对你很失望!”

“儿臣斗胆问皇阿玛失望在何处。”我咬了咬牙,还是忍不住问出来。他的一句话,几乎完全抹煞了我的努力。

他仰面叹了口气,手指轻轻的敲着桌案,“你倒是说说怎么你们一个个都盯着这个位子?连刺杀太子的事情都做的出来?”他的口气急转直下,变的冷若冰霜。

我心里一惊,暗杀的事情我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却没有给我辩解的机会。

“朕着力培养你们,是为了你们帮着将来的皇上拱卫大清江山的,天下岂能为一人而治?朕要的是肱股之臣,你们这一个个,现在都长了本事,有了靠山,就憋不住了?今日刺杀太子,明日,是不是就要学明◎◎来个逼宫退位?”

“皇阿玛,儿臣。。。”

“好了,你们都到上驷院去陪陪太子,想想清楚去。”他疲倦的挥手。

“皇阿玛,”我抬起头来,膝行几步,“皇阿玛认为儿臣有错儿臣不敢争辩。只是刺杀太子之事,绝非儿臣所为,儿臣并不知晓。儿臣只是想帮皇阿玛分担国事,至于太子不太子的,那是众位臣工抬爱儿臣。只是。。。”我心一横,“儿臣以为,太子失德,儿臣能够取而代之。”

他微一怔愣,绕过御案走到跪着德我身旁,弯下腰来,笑道,“你取而代之得?那么谁取而代之不得?你们这些兄弟里面可有出身在你之下的?若论才学文章,你比胤祉如何?若论行事雷厉风行,你比胤镇如何?若论用兵策略,你比胤祯如何?你们一个个都来对朕说取而代之得,这大清国得有多少个太子?”

我忽然明白了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身世正统能够绝了朝臣阿哥们非议的太子,他这样从小的培养我们,原来不是为帅,而仅仅是为将。

“朕不仅仅是你们的阿玛,朕更是大清国的皇帝。”他背过身去,仰脸望着正大光明那四个字叹道。“去吧,你去上驷院想清楚了,朕就放你回去,想不清楚,就等想清楚了再说。你的家人妻子的性命你也要想想清楚。”

我从冰冷的金砖地上爬起来,心冷似铁。

我的家人妻子,毓敏首当其冲。

四十三年那会儿,因为安亲王在内务府的事情被揭发,皇阿玛削了他的谥号,也迁怒到一切和他有关的亲人,毓敏因为一直没有生养,我也没有别的妾室,她被批了一个恶迹昭著,残刻妒忌,我不想让她知道这样一道有些恶毒的圣旨,不想看到她的无辜委屈,也为了保护她再次成为这些妯娌中的异数,我选择纳了冰倩。当初额娘把她给我就是这个意思,她也明白,只不过我们一直装聋作哑,这次也只不过是名义上多了个妾室,她是不会有太大的惊讶的。

我却没想到她会有那么大的反应,似乎多了一个冰倩她的生活就没法儿继续了。起初我以为她只是耍耍小性子,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她这个小性子越耍越大,一闹就是四年,竟然到了要离开的程度。她的有些坚持,我是怎么都弄不明白的,比如她满脸好奇的溜进怡红院又慷慨激昂的对着我说了一通人人平等,比如她对于冰倩的事情一步也不愿意退让的坚持。似乎在她刚烈的坚持之下,还有一点神秘,我一直没有想明白这神秘的所在。直到我在书房发现放着她书信的一个匣子。

看时间应该是我陪着皇阿玛南巡,地动那年所写。

“我穿越过三百年来到你身边。如今归去,各自珍重。”

一句几乎是怪力乱神的话却把一直不得解的疑问解的妥贴。她的行为本就不能和其他的女人相比,离开就离开吧。有一个一直暗中欣赏他的揆叙保护,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危险。

(五)

没想到,我的一场病却又把我们栓在了一起。

去了畅春园就不适,之后一直迷迷糊糊的没知觉。再清醒过来,看见她坐在边上,精神都为之一振,可随即想到这病怕是过人,又紧张着让她走。

额娘说她怀着我的时候还在辛者库做些下人的活,是以我先天自然没法和那些兄弟比,之后又一直仗着年轻气胜,没把些许小病放在心上,这一次却是病来如山倒,又加上皇阿玛明白的斥责,我想着要先交代好后事。

她又任性的跑远了,之后,我竟然就没有能够清醒的看见她。

一直到了冬天,我听说皇阿玛软禁了她,急忙回到京师要进宫,父皇一道圣旨却先把我招进了宫。什么都没容得我说,他却拉着我下棋。

“这么些年,你的棋道长进还是不大。”皇阿玛掂着手里的棋子笑道。

我忙弃了棋子跪下,“皇阿玛,儿臣罪该万死,但请皇阿玛放过儿臣妻子。”

“罪该万死?罪在何处?”他咚的一声,把一颗棋子扔进了棋盒,站起来踱了几步,“你这个福晋啊,成也由她,败也由她啊。做国母,定然是不行的。若是有一天,这个位子朕给了你,却要你另择贤后,你可愿意?”

我低头跪着,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从来和我站在一起,是我的扶持,也是我的动力,忽然要我二者取一,“儿臣不知道。”我老老实实道。

皇父哈哈大笑起来,“胤禩啊,就为了你这个不知道,朕决定留着你。去把你媳妇接回来吧,难得她有这份心思,朕倒要对她刮目相看了。”

(六)

我一直在揣摩皇父的意思,却怎么也揣摩不透。

太子再次被废,皇阿玛对他耐心尽失。他心中那个秘密的人选到底会不会是我?

我一遍遍的自问,揽来更多的公事,可是缺少一件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功。

出兵西北无疑是个百年不遇的机会。

我拿出久已不用的宝剑,一番舞动不禁心下释然,到底还未生疏,兵法韬略,儿时也是学过的,此时再做温习,一幅幅的阵势居然都在脑海里融会贯通,似乎这个大将军王就该是我做的。

但朝堂之上,老三老四居然全都保举了十四,皇阿玛问我的意思,虽然心有不甘,但此时若是再露出锋芒马脚,无疑是自绝后路,于是我只好咬咬牙,“儿臣也愿保十四弟。”

“好,”皇阿玛拊掌大笑,“封皇十四子胤祯为大将军王,◎◎日出征,在京三品以上官员王公皆至德胜门外壮行。”

一直跟在我背后的十四终于也有了独当一面的一日。他的手段心机是我一直忽略了的,更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够想到用死鹰来离间我和皇阿玛。

看着畅春园斥候的密报,嘴里一阵腥甜。

(七)

皇阿玛的处罚并不严重,却是最伤心的一次,额娘因此而病死,从此我韬光养晦,不再热衷政事,然而那点爱心觉罗家特有的雄心壮志又在六十一年的冬天复燃了。

诡异的是,明明是圣上病危,却发兵包围了皇子的府邸,就算不是传味于我,这也是大大不合常理的,除非有人要趁着这时间矫诏篡位。我嗅到一丝阴谋的气息。

既然有人动了,不如大家一起混水摸鱼。当动则动,刻不容缓。年羹尧是一着暗子,要把命令送出去却是个难事。

看着毓敏握着那卷密令,火红的身影消失在雪地中,我忽然得到了皇父那个问题的答案。

没想到她出发不久,园子里就传出命令要求进宫。

“皇四子胤镇人品贵重。。。”

居然是老四。隆科多口传诏书,却没有先皇遗诏。一直到第二天才有了诏书,太平盛世,皇阿玛的身后大礼却极为仓促。

人人道路以目,却大势已定。

(八)

皇阿玛无论如何责罚我,却都没有要夺我性命。可这个新皇从登基开始,就让我有了危险的预感。

他迅速的擢升了他的旧部,一向和他交好的十三,流放了老九老十,却独独封了我一个亲王。

为了毓敏和我的一儿一女,我只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人为刀俎,我能做的只是尽我最大的力量保护好我的家人。

明秀嫁人,虽然九公主家的孙五福不是什么才俊,但有朝一日雍正要杀我的时候定然不敢去碰她,也算是我对她最后的保护。毓敏心里难受,我知道,但却没法安慰,败在开始,如今只能尽力补救。

我一直认为,家庭的危难该有男人来承担。所以,安排了明秀,下一个就是她。

我最怕她胡搅蛮缠,不肯离开,所以自求一道休妻圣旨。

事到如今,感情用事最是不应该。她留着泪答应,我在心底松了口气,毓敏的坚韧总是在最

  如果觉得大清往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北溟鱼小说全集大清往事,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