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简梨作品红楼之史有前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史仲竹守了三个时辰,魏贞娘都没有醒过来,只有无意识的排尿情况,史仲竹小心的帮她清理。嬷嬷来交接的时候,给嬷嬷交待清楚情况,才出了产房去换洗。

云南的事务进展很快,史仲竹要忙的事情也很多,史仲竹再次见到魏贞娘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史仲竹进门发现,魏贞娘已经醒了,惊喜道:“贞娘,你醒了,感觉怎么样?还痛得厉害吗?”

魏贞娘看着史仲竹脸上的黑眼圈,再想想刚刚嬷嬷和自己说的,“不顾污秽,亲自到产房来照顾您”“您排尿都是老爷亲自动手收拾的”“奴才们不还是老爷天天抽空教的嘛”“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体贴的男人!”“夫人是掉进福窝里了!”魏贞娘发现,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果然是嫁给了这个男人。

史仲竹见她不说话,以为她疼得说不出话来,放轻声音,语气温柔的给她讲她现在的情况,是用了什么样的药,有什么疗效,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她现在只需要配合嬷嬷,日后恢复也不是问题,告诉她要有信心。

“嗯,当然有信心,我的丈夫是名医,我自然有信心。”魏贞娘含泪说道。

“别哭,别哭,现在可不能掉眼泪。唉,我盘算着,你这次元气大伤,还是坐双月子,你看怎么样?”史仲竹建议道。

“你是大夫,自然听你的。”魏贞娘道。

“这么轻易就同意了?”史仲竹诧异道:“你平素最爱洁净,以前坐月子就不耐烦,还不得我哄着你。”

“我想长长久久的陪着你。”魏贞娘道,嬷嬷说经历过大出血的妇人,寿命有碍,魏贞娘简直不敢想象如果她先走了,这个男人该有多伤心。

史仲竹以为她被吓到了,安慰道:“别怕,别怕,你不会有事的,没有下一次了,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偷偷喝了药,以后不会有孩子了。”

“什么?”魏贞娘惊讶到,就要撑起来,吓得史仲竹赶紧把她按回床上。

“怎么就只准你害怕了?”史仲竹道:“你不知道,听到嬷嬷喊大出血的那一刻,我差点吓死,不敢想,要是没有了你,我怎么办?”

“是啊,没有了我,你怎么办?”魏贞娘喃喃道。

“所以,这可事关我做男人的面子,你不要和爹娘和孩子们说,好不好。”史仲竹哄道,郑氏再通情达理,知道史仲竹为了这么个原因喝药,保证也得炸锅。

“嗯,我不说。”魏贞娘带着哭腔道。

“好了,好了,不是说好了不哭吗?怎么又哭了,简直比咱们家小宝贝儿还爱哭,看她笑不笑话你。”史仲竹道:“说起来,你见过女儿了吗?”

“见过了,才一天功夫就长开了,白白嫩嫩的,很可爱。”

“就是,咱家的女儿怎么会不可爱。贞娘,等你情况稳定了,咱们还是母乳喂养吧,给女儿喝奶,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平时,不够喝了,就让奶娘补上,怎么样?”史仲竹建议道。

“听你的,我也想自己喂孩子。”

“好样的,我还在感叹,咱家小宝贝儿可怜,全家就只有她不是母乳喂养的,谁知道她娘这么勇敢,小宝贝真是太幸福了。”史仲竹夸张的赞美道。

“嗯,实在是太幸福了。”魏贞娘重复到,不知在说小宝贝,还是在说自己。

第93章 新时代来临

魏贞娘的情况因为抢救及时,并不会危急生命,在魏贞娘做月子期间,史仲竹都高度紧张,就怕发生产褥感染,有80%的大出血产妇,都是因为感染去世的。几个懂行的嬷嬷更是被史仲竹压榨着三班倒,必须每天有人守着魏贞娘,随时观察。

照顾的丫鬟也是,等魏贞娘情况稍微未定了,就搬到了隔壁的厢房坐月子,厢房通风、光照好,更适合她。能进魏贞娘房间的丫鬟都是精挑细选,都是机灵人,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垫子,这些小事儿难不倒他们。最重要的是,史仲竹选的都是活泼爱笑的,就为了让魏贞娘坐月子的时候,心情不至于抑郁。

新出生的女儿,娇娇嫩嫩的,史仲竹抱着她,心都软了,把小女儿报在怀里,给半躺在床上的魏贞娘看,魏贞娘也露出笑脸。

“给孩子取名字了吗?”魏贞娘问道。

“还没定下来。”史仲竹把孩子放在魏贞娘的臂弯,自己托着魏贞娘的肩膀,把两个娇嫩的人都拢着,道:“想了还多名字,我已经有了掌上明珠,小宝贝儿的名字可不能差了。其实,我多年前,就中意安这个字,家有好女,给女儿最合适不过,谁让咱们儿子眼光高,自己就把最好的名字选走了,小宝贝儿的名字,我得重新想才行。”

“嗯,满满想,不急,女孩子,先起个小名儿,可行。”

“不行,自然得一步到位,就是小名儿也得起个朗朗上口、寓意又好的。”史仲竹不干到,他一直认为女儿才是最贴心的,明珠出嫁,他差点儿哭死,小女儿一定要从小娇宠,把她姐姐错过的,都补给她。

魏贞娘微笑看着,并不说话,她了解自己的丈夫,一定会在孩子满月前把名字定下来的,世人都说名字定得越早,越表示对孩子的看重。孩子身体不好,怕取名被阎王记上生死簿的除外。

我朝第一个云贵总督的爱女满月,整个云南都轰动了,早在魏贞娘产女的消息传出之后,连周边的贵州、四川都收到了消息,想走门路的,闻风而动。贵州官场最有体会,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史大人那么喜欢女儿,但不妨碍他们,接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向史仲竹示好。

满月当天,史府当街派粥饼,发鸡蛋,送衣服,把能给小孩儿祈福的所有,都包干了。贵州官场上的诸位大人也表示长知识了,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孝女”的史大人,要知道木府外面的血还没洗干净了,画风转变得也太快了!

不怪贵州官场反应不过来,史仲竹以前做事,即使是出兵镇压夷民,也有个好借口,遮羞帽,如今圣人要求得急,手段不免粗暴了些,没有了粉饰,真相就这么暴露了。

史仲竹才不管他们呢,一心和自家小女儿亲热,魏贞娘孩子啊坐月子起不来,史仲竹全程抱着女儿,递到赐福人手里都小心翼翼,即刻抱回,爱女之心立显。

给爱女过了个圆满的满月,史仲竹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官场上,云南的改土归流事宜已经全面铺开,周有德虽然不作为,但政策还是有宣传的,云南挨着贵州、四川,那些夷民在大山中,可不是按行政划分生活的,之间互通有无,不足为奇。

不日,史仲竹接到了圣人“便宜行事、襄助军务”的圣旨,史仲竹大方的把圣旨递给周有德,和他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

周有德赞叹圣人对他的看重,表示云南在史大人的领导下,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更进一步。

史仲竹看着周有德前后嘴脸,心中冷笑。周有德写密折给圣人的事,写信给朝中御史,给荆远的事,史仲竹就是当时不知道,消息进了京城,史家自己会关注,他也就知道了。

史仲竹心中不忿,周有德尸位素餐,毫无作为,本想着他能稳定云南也是功劳,史仲竹也打算改土归流成功之后,送他一份功劳。奈何,周有德看不清楚,把云南当成自己的地盘,难不成还真想着在云南养老?这样的好机会摆在面前,以他的资历,进京后,六部侍郎、尚书都可以,何必再云南浪费生命。果然是人老了,进取心也死了。

不管周有德的信息,史仲竹现在一心和时间赛跑,圣人的时间不多了,史仲竹也必须加班加点。

贵州、四川的改土归流初级阶段已渐进尾声,大环境下,先例在前,云南也没有负隅顽抗,自从木府人被杀之后,史仲竹的工作就推行的很顺利。顺利都是高压下的结果,必然出现反弹,这个反弹来的时间不定。所以,史仲竹现在唯一奢求的就是时间,等他熬过了这波反弹,把安稳的云南留给后来人。

世事不会等你做好准备再发生,4月,圣人山陵崩。

本以为熬过的冬日,到了春天,圣人怎会也会再多活一年,可惜御医医术再高,也敌不过阎王。

云南比较偏远,收到消息的时候,大量信息一起涌来。圣人山陵崩,太子灵前继位,登基大典定在一月之后,要求各省布政使进京朝贺。

史仲竹打发人把府内的装饰全部换成符合礼制的,然后让魏贞娘主持内院搬家。魏贞娘坐了双月子,身体养了些回来,这样的家务,难不到她。外院就交给赤骥和护卫营。

走的时候,史仲竹有心把所有东西都搬走,但又怕太露痕迹,只好拣重要的金银细软先撤走。新生的小宝贝,史仲竹取名叫珍珠的,也跟着一起上路。才几个月大的婴儿,跟着一起赶路自然危险,可比起放在云南托付给人照看,更危险。变数太多,史仲竹可不想上演十八年后再相认的戏码,也许,是黄泉再相见?

史仲竹身兼云贵两省,此次云南布政使周有德也要进京朝贺,云南的事宜,史仲竹没有交给右布政使来统领,而是交给了苏哲,这个领兵的来管。

云南可以预计的会有一波反弹,领兵的人来管理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史仲竹也有私心,苏哲更听史仲竹的,用自己的人不是理所当然吗?史仲竹终于明白结党是怎样加深的了,就算你一心为公,可一个能理解你政策意图的人来做事,对政事自然更好,而这个理解你意图的人自然更亲近你,慢慢会成为你这一党的人。公私已然分不清楚。

在迁就珍珠的情况下,史仲竹一行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京城,京郊驿站住满了全国各地上京朝贺的布政使,都是封疆大吏,史仲竹也住进了驿站和各位互通有无,联系感情。

等了两天,尚未登基只能称嗣皇帝的准圣人,宣布各位布政使可以先回府,他现在不会召见任何人,一切事情等登基大典完成再说。

各位大人在京中都是有宅子的人,挤在驿站不过是为了给新圣人表个守规矩的态度,顺便和同僚交流感情。既然已经有了明令,自然各回各家。

圣人登基之前,查的紧,史仲竹一行,连保龄候府都没进,直接去了忠嘉侯府,等着圣人登基,尘埃落定,再看望家人。

好在礼部还是有效率的,很快就捋顺了整个流程,前后铺垫仪式略过不提,正式大典就只有一天。史仲竹站在所有朝贺外官的最前面,看着这位比他还小五岁的天子,一步步走来,头戴冠冕,身披龙袍,沐浴在阳光里,犹如神人,坐在了御座上。

顿时响起排山倒海的“万岁”之声,史仲竹跪在台阶下,都能感到这样澎湃的力量,高坐龙椅的圣人,恐怕更是自豪。史仲竹更加感受到了,为什么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登基大典上,圣人颁布了三道旨意,一是礼仪性的宣布继承大位,是上天和先帝的恩德,他会实行怎样的政策,保证国泰民安。二是朝臣最关心的定下了内阁八人,先帝后期,八人的名额没满,先帝也没有补足,如今圣人宣布的八人名单即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袁杰、史鼎、何德、司徒怡、万重、陈经纬、史仲竹、荆远,八人资历政绩都够了,入内阁名正言顺,只是史仲竹和荆远年纪都小,史仲竹还不到四十岁,不到四十岁的中央常委,怎么样都不和时宜啊~

第三道旨意是加恩。减免赋税、遣散老弱兵丁、加开恩科。

所有礼仪程序完成之后,史仲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忠嘉侯府,下人来报,大爷回来了。

“安安,他怎么回来了?”史仲竹惊讶到,连忙让人去通知魏贞娘。

史安才十二岁的时候,史仲竹就做主把他送到了万里书院,如今想来已是四年没见。当初的孩童,已经长成了少年。

史安着淡色长衫,进门便拜倒在地:“不孝儿给爹爹请安。”

“好了,起来吧,一家人不用讲礼,你怎么回来了?”

不带史安回答,魏贞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路唤着“安安,安安”而来,走进大厅,更是一把搂住不放,放声痛哭道:“可算回来了,可算回来了,想死为娘了。宁宁和平平怎么没有一起来?”

“娘~”史安半大少年正式中二害羞的时候,抗议道:“您和爹能不能不叫我们小名啊,太丢脸了!”史安嫌弃到,这么嗲的小名,被同学知道了会笑话死他们的,好不容易外出求学,没有人知道这样的小名了,怎么回来还是逃不过!

“名字怎么了,别人想求还求不来呢…”魏贞娘拉这史安就是一顿唠叨。史仲竹赶紧把他解救出来,问道:“你两个弟弟怎么没来?”

“爹,我上京主要是为了恩科,他们俩现在还是秀才,来的有什么用。”

“这次恩科…”史仲竹正要给史安谈正事,下人又来禀报史鼎有请。

得,什么也不用说了,收拾收拾去保龄候府吧。史仲竹、魏贞娘、史安、珍珠,在的人,都一起去了。

到了保龄候府,魏贞娘抱着珍珠去后院拜见郑氏,史仲竹带着史安往内院大书房而去,到了地方才发现,史家所有在京城、能说得上话的都来了,包括旁支,乌压压一大片人。

第94章 家族进退路

史仲竹一家,因为带着个婴儿,路上耽搁了一下,是最后一个到的。史鼎坐在最高位,看见他们父子俩来了,指了个位子给史仲竹坐,史安站在史仲竹背后。史鼎才缓缓把目的讲出来:

“今日召集诸位族人,为的是咱们史家第三代出仕的事情。这一代,年纪最大的是六叔家的孙儿,其次就是我的嫡长孙,我都押着没有让你们出仕,就是想想和诸位通个气。这一代什么时候出仕最合适?他们出仕了,我这样的老家伙退不退?什么时候退?”

那个史鼎称为六叔的老年男子,是京城史家第六房的,平日里族中杂事多是他在管,史鼎、史鼐忙不过来的时候,事务就交托给他办,在史家内部算是有头有脸。他起身说道:“族长,我看无甚可商量的,既然儿孙有本事,就让他们入官场历练历练,族长也无需避嫌,您现在名义上是二辅,实际上袁杰就是个吉祥物,权柄在握,更能荫蔽史家。”

对于这样的言论,史鼎、史鼐是理都不想理,既然把人都召集起来了,自然必须要商议的理由,现在还说这些做什么。看到在场的族人,还是有点头的,史鼎翻了个白眼,拿眼睛斜了一下史伯松,史伯松作为下任族长,自然担负起了解释的责任。

“六叔爷此言差矣,族中能人众多,自然可喜可贺,只是在朝堂上占的位置多了,难免引起其他家族的不满,就是圣人,恐怕也不愿意,有史半朝,王全朝之类的出现。”

“当初王谢之家是何等煊赫,我们还不到他们一半儿呢!”史六叔道。

“所以,现在朝堂已无所谓的王谢。”史鼐淡淡道。

史仲竹接过话头,诚恳道:“如今,科举已取代九品中正;恩荫与军功并重,但已经偏向军功;举荐还在实行,但除了少数一两个,居高位的,都是科举、军功晋升。诸位,还看不透吗?”

“耀昀说的很是。”现在小一辈在场,史鼎也没有叫史仲竹的小名,告诫族人道:“我和三弟算是恰逢其时,当初圣人要拉拢勋贵,我和三弟又有救驾之功,才勉强上位,后人想走这条路已经是不行了。所以,我这些年才日益重视族学,就想要族人都从科举、武举、军功晋升,这样名头好听,前途也大。”

“那族长的意思是…”

“我如今坐在二辅的火山口上,耀昀也入了内阁,外面人说起我们史家来,一门三侯,父子阁老,端是显赫,但我们自己要有自知之明,需知盛极必衰。我固然可以贪恋权位,提拔族人,可过个几年,全族都要给这些身外之物搭进去。”史鼎道。

史六叔不解道:“袁杰八十岁的人了,还死不挪位子,从来没有听说过主动不干的,圣人也看中族长您呢!”

不怪史六叔,世情如此,只要家族中有一人居高位,整个家族的档次都被提起来了,谁会主动走下高台?自己不愿是一方面,亲近族人也不愿失了这样的靠山大树。

“袁杰不肯退,是因为他退了,袁家就垮了,就凭他那个做了三十年,还是礼部侍郎的儿子?侍郎都是圣人看在袁杰的面子上赏的,子孙凋零,仇敌虎视眈眈,袁杰如何敢退?”史鼎道:“我们史家不一样,第二代中以耀昀官途最畅,第三代,也多有族人得了举人功名,不擅文事的,在家也是勤练武艺,到时候去边关博个功名不成问题。”

“二哥说的是。”史鼐道:“如今族中人才济济,我和二哥退下来,跳出了官场,旁观者清,倒还可以给小辈们指指路。”

史伯松是早就知道消息的,他的几个儿子也安安静静的看着,史仲竹和父亲、三叔的意见也大致相同,任何把持朝政的家族,如果不能成功谋反,都不会有好下场。史家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但也要防范于未然。

剩下的族人,面面相觑,不知自己是该出言挽留,还是点头附和。

史鼎也没有给族人太多的思考时间,道:“既然都不说话,就当大家都默认了。现在来说说,我们这一辈的老家伙什么时候退,第三代又什么时候如官场好。”

“爹,恩科就是最好的机会,让族中有举人功名的都参加这次的恩科吧,等孩子们都入了朝堂,爹和三叔也可是顺势退下了。”史伯松建议道。

“恩科是好机会,只是大量族人中了,我还在朝上呆着,圣人会不会误会?”史鼎道:“我看还是分两拨,年纪大些的先考,年纪小些的在历练历练。要知道,出仕的年纪小了,在官场上也不好混,像耀昀那般,当初也被人排挤。”

“不如,族长先向圣人请求致仕?圣人可定不会准,不过是试探,让圣人知道咱们史家的意思。”史六叔建议道。

“不好,先帝新丧,我是先帝制定的辅政大臣,圣人就是为了名声,也不会放我。”史鼎道。

“说来说去,没个准,还是我先退下吧。”史鼐道:“如今,边关大将都是圣人的人,兵部也没有什么实权,偏我占着位置,我退了,给圣人潜邸旧人腾位置,圣人也该明白了。”

“不行!”史鼎坚决反对,“当初为了我进内阁,你就已经退过一回了,这此说什么我也不许!”

“二哥,我也不是为你,都是为了史家。”

“我才是族长,我说不行就不行!”史鼎道,“都不要担心,我会找个万全之策的。”

史伯松道:“那爹,咱们就这么说定了,这可恩科先上一批人,想走从军路子的也可以启程了?”

“好,就这么定了,诸位族老,先去通知本房的人吧。”

旁枝族人渐渐走了,房中就只剩下史鼎、史鼐两家人。

人一少,感觉都要放松些,史鼐把袖子卷起来,端着茶杯灌水,也不装模作样,随意把杯子拿在手里把玩。

史鼎捏了捏眉心,道:“好了,现在正经来说说该怎么向圣人表态吧。”一大堆人是商量不出什么来的,旁支的人,只需要听从就是了。

“三年不改父道,爹能退下来,最早也是三年之后了。”史伯松道。

“竹哥儿,你看呢,你还当过侍讲,咱们一家,数你和圣人最熟悉,依你看?”史鼎问。

“当今圣人,和先帝不同,性情更温和重情,颇似仁宗。”史仲竹道,他口中的仁宗,是当今的祖父,史仲竹侍奉的第一代帝王。

“仁宗陛下啊~”史鼐感叹道,就是他这样的武将,对仁宗的态度也是颇为尊崇,仁宗之仁在对朝臣百姓,对外族还是有铁血手段的,史鼐一直都记着仁宗陛下的知遇之恩,史家双侯的辉煌,就是从仁宗陛下开始的。

“那竹哥儿的意思是,爹可以直接上书?”史伯松问。

“爹爹先上书说自己身体不好,精神短之类的敲敲边鼓,等三年先帝大祭之后,再说致仕就比较顺利了。”史仲竹建议道。

“平日,我会把手里的政事往其他阁老和圣人心腹、阁老备选手上交的,我退了,三弟,说不得还可再进一步。”史鼎道。

“进什么啊,二哥都身子不好了,我与二哥年岁相当,多大脸敢再进一步。”史鼐自嘲道。

“虚职也是好的,日后好说话。”史鼎道。

“呸,呸,呸,爹,不吉利,不许乱说!”史仲竹道,这是暗示死后墓碑上该刻什么铭文了。

“哎,我都不介意,竹哥儿着急什么,终归会有那么一天的。”史鼐豁达道。

“三弟不以一品大员的身份退下来,我心里始终有愧,当初…”

“二哥!别说了,当初我们说好了的。”史鼐伸手握住史鼎道,当初在父母只重大哥,压制他们兄弟的时候,他们就说好了;当初在有机会救驾的时候,史鼎抢着把最显眼的功劳让给史鼐的时候,就说好了;当初他们让两府兄弟序同一齿序,当初他们在朝堂上相互扶持,当初……早就说好了。

史鼎回握住史鼐的手,默默无语。史伯松、史仲竹也安静退下。第三代的史思贤、史思齐、史安对视一眼,安静的听着,默默得跟着各自父亲回去了。

出了大书房,史伯松和史仲竹在前面轻声交流:“老五在金陵潇洒,还得要告诉他家里的决定才是。”

“嗯,还是你给他写信吧。”史仲竹推辞道。

“你好好和他说说,他从小就听你的话。”

“哥,叔梅性子跳脱,不爱受规矩束缚,还是你写吧,得让他知道,你才是族长。”史仲竹道,继承人的权威,该随时强调,即使他当年差点成了这样观点的受害者,但他依然支持。

“我们是兄弟,与爹三叔一般。”

“所以,更要让叔梅明白,狼群得有头狼。”史仲竹道。

“我一直觉得你更适合做头狼。”

史仲竹转头,微微一笑,气死风灯的微弱光芒在眼里闪烁,史仲竹认真道:“哥,你才是最适合的头狼,我愿做狼王手下的第一勇将。”

“我总怕委屈了你…”你的才华足以光耀千古,如果我这个所谓的兄长遮挡了你的光芒…

“不,我的性子做不了头狼,我不肯为族人收敛自己的光芒;我不愿做个幕后英雄,我就爱出风头,还性情软弱…”

“用得着这么贬低自己嘛!”

“我也怕你会让自己受委屈。”史仲竹凑得更近,道:“生在史家,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

“我也是。”

后面的三个小辈,继续安安静静的跟从,默默无言,就像自己什么都没听到一样。

第9第5章 一步一步退

家族的事,不仅是男人的事,更是女人的事,夫人外交,一句漫不经心的话都会让人倍加留心,认为是家族意志的投影。

史仲竹接了魏贞娘和珍珠回忠嘉侯府,史安骑马在外护卫,史仲竹抱着珍珠,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魏贞娘说着今天的决议。

“安安,先让他进国子监吧,这时候回万里书院又太赶了。”史仲竹道。

“是呢,孩子在我们身边都没待多久,要我说,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栽培,有你这个当爹的教他,有什么学不会的?”

“贞娘对我真是有信心啊!”史仲竹笑。

“我丈夫自是能干的。”魏贞娘道:“对了,还有一事,今天陪娘说话的时候,突然想到,圣人新立,太子也要册定了,这太子伴读、东宫属官,有小半都要与太子同龄的人担任,咱们家…”

“太子啊…”史仲竹沉吟道,“再等等吧。”

“当今就是由太子登基的,名正言顺,圣人对大皇子感情也好,册立太子不是理所当然吗?”

“圣人才刚登基呢,他自己能不能坐稳皇位都两说,坐稳皇位不是说有司徒同族的人会来争夺皇位,而是圣人和臣子之间还有一场拉锯呢,若是圣人自己不能完全驾驭下臣,朝政大权把持与权臣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史仲竹解释道。

“怎么可能,我一向听说圣人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出了名的能干,再说…”魏贞娘在马车里都压低了声音,窃窃道:“爹可是二辅,难道族中有意?”

史仲竹哭笑不得的把凑近他耳边说话的魏贞娘拉起来道:“什么话,史家自然不会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我的意思是,这天下说是圣人的,可实际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若是圣人不能统领全局,权柄自然就落在了官宦群体手上,这个官宦群体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各家各方利益的平衡,爹爹不过其中之一罢了。”

“真有这么严重,那还是不要送他们三个进宫受罪了。”魏贞娘道,她起心送儿子进东宫,为了是博前程,如今前程不定,就算了吧。

“还不到这一步,如你所说,圣人早先就有贤名,假以时日,自然是一代圣主,等圣人前途定了,安安他们再出仕不迟。”史仲竹道。果然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当年十几岁的时候,天老大我老二,什么蠢事都做过,现在只有有风险,都会仔细推演,生怕行差踏错。

“世人都说雪中送碳难,日后咱们锦上添花圣人和太子还会放在心上吗?”魏贞娘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

“爹爹致仕就是今冬最暖人的炭火,史家还用不着小孩子为家族牺牲。”史仲竹厉声道。

  如果觉得红楼之史有前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简梨小说全集红楼之史有前例钢筋铁骨菟丝花隐居修仙中明朝女人红楼之贾家边缘人拆迁队长权臣之路五行缺钱,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