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简梨作品贤后上位指南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徒耿环视一周,周围的宫人内侍没有一个熟面孔,这些大臣看似恭谨的站在他面前,可低着头的脸上看不出情绪,想也知道是对他的鄙夷。徒耿有些恍惚,自己怎么就落到了这个地步,有心发泄两句,可他连手都抬不起来,看着站在床边的王朔,徒耿心中安慰自己,至少王朔能控制住局面。徒耿心神流转,万千思绪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艰难得吐出两个字:“徒旭。”

“旭…陛下是说徒旭公主殿下吗?”夏启文惊讶的问道,这世上哪儿有那女子做储君的道理,就是当年武皇再世,太平公主也未得一个皇太女的名分啊!

“是,徒旭。”徒耿艰难得重复了一遍,气喘吁吁,额头上开始冒冷汗,青筋迸裂。

“御医,御医!”王朔连忙唤御医上前急救。

哪儿还用王朔唤,御医本就在边上守着,看徒耿情况不对,立马上前下针。

王朔环视一周,冷声道:“出来说话,别打搅陛下。”

众人鱼贯而出,绕过屏风,在刚刚沉默的地方继续沉默。

“陛下属意徒旭为储君,众位大臣若无异议,明日早朝就昭告天下吧。”王朔假装不明白这些人的沉默,直接下令道。

“娘娘,不可!”夏启文连忙阻拦,“自古哪儿有女子登基的说法,殿下身为公主…还是过继宗室子嗣为好。”夏启文再也顾不得什么谨慎、矜持,若是在他们的仕途出了一个女皇,这后世史书要怎么记载?

“陛下重病在身,一时没想清楚也是有的。”另一位阁老尤华鑫附议道。

“陛下早有意立徒旭为皇太女,先前选了伴读十二人,不正好是太子的规制,徒旭一应仪仗也是按太子的标准来制定的。”王朔道。

“这也不能说明…”

“陛下留有圣旨。”王朔挥手示意女官把圣旨拿上来,这是她和徒耿约定好让徒旭做储君时,歇下的戏言,当然就算是戏言,如今已加盖玉玺,那就是金口玉言,圣上旨意。

圣旨在众臣手中传阅了一遍,众人皆默然。

半响,户部尚书常有作出列问道:“徒旭公主何以登基?”

“圣人子嗣,嫡出!”王朔答道。

“过继宗室为嗣皇帝,奉娘娘为母,亦为嫡出。”常有作自认知道王朔的心思,只要保证了王朔的利益不受损害,她就应当不坚持立女帝了。

“血脉不纯者,何谈大位,徒旭□□嫡长一脉,血脉高贵,当居帝位。”王朔辩解道。

常有作还想再说什么,王朔摆摆手,对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徒旭道:“他们质疑你继位的权力,你来说。”

众臣好像才反应过来,主角正在大殿的角落里。徒旭一身公主礼服,闪闪发光的从角落走到了灯火通明的中央,大臣们这才发现徒旭这身礼服,怎么那么像太子朝服。

※、101

“公主殿下!”夏启文带头行礼,看着这位缓缓走到大殿中央的公主,知道这在历史上必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人物登场了。夏启文一个眼色,负责对公主进行“询问”的还是常有作,或者说他是代表所有大臣劝说公主放弃这个主意的。

徒旭慢慢走到中央,在王朔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一样的脸色苍白、眼眶通红,一样的挺直脊梁,绝不退缩。小小的人儿坐在椅子上,面对的年龄是自己数倍的老臣们,气势一样不落下风。

王朔拍了拍徒旭的手,轻声道:“本宫去看你父皇。”

迟早都是让徒旭自己面对的,王朔辅佐徒耿处理朝政这么多年,在朝臣中自有威信,可王朔不愿让这样的威信影响了徒旭对自身的判断,徒旭需要这样的手段,建立自己的权威。再有,她现在抽身离开,可给朝臣们一个暗示,不管这场“谈话”的过程怎么样,结局都是注定的,因此王朔毫不关心。

王朔绕到徒耿的床前,医女们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坐在床头的御医高挽着袖子,额头上全是汗珠,徒耿唇色苍白、气若游丝。王朔没有打扰这些治病救人的太医,自己找了个位置,默默坐着,从这个方向,刚好可以看到徒耿苍白的脸色。

天色渐渐亮了,王朔没有管徒旭和重臣们交谈的结果,只是淡定的下令道:“今日早朝依旧由本宫代陛下临朝,徒旭加封太女,内务府准备金印朝服,礼部准备祭天大典,三日后本宫奉皇太后,随太女祭天。”

吩咐完,王朔就带着徒旭回去梳洗换衣,留下的大臣自然有宫中护卫和禁军护送他们到大正殿。

十几个人走到长廊凉亭时的时候,夏启文对护送他们的女护卫头领道:“这位大人,老夫年老体衰,有些走不动了,不若在此歇息一下。”

领队的是朱雀的徒弟,为人随机应变,颔首道:“大人请便。”转身把女护卫安排在亭子外边,禁军更使他们站得远远的,保证听不到夏启文一行说话的半个字。

夏启文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长叹一声道:“还有一个时辰就要早朝了,诸位怎么看?”

“什么太女,什么女帝,前所未有之怪事!牝鸡…”

“住口!”夏启文连忙打断,“这是什么地方,娘娘主持朝政多年,公主殿下也是陛下金口玉言定下的继任者,你有几个脑袋!”

“难道为了苟全这一条性命,就眼睁睁得看着这千古怪事发生,让后人指着我等脊梁骨唾骂吗?”

“未必是唾骂,皇太后也赞成的话,至少我家中老母老妻不会反对。”常有作淡定道,这几年皇太后几乎把能团结的诰命贵妇都团结了,在上层中尊重女眷的风气越来越浓。王朔能做主后,律法也渐渐做出改变,不再偏袒男人,至少夫杀妻减刑,妻杀夫无赦这种律法是不在了。他们这些儒生向来讲究齐家,尤其是老母亲若是赞同的话,他们并没有坚定反对的立场。

江南开始兴起织造作坊,这些作坊里生产的锦缎价格高昂,且拥有这些技术的都是女性,纺织业天然是女性的天下。拥有了经济基础,自然就苛求政治地位,前两年江南已经有了贞堂,以守贞的名义,拒绝出嫁,单独立户,拒绝把自己掌握的财富拱手让给他人。这件事,当初是经过陛下首肯御笔批示的,现在想来,定是未雨绸缪。

还有女官,早年间,宫廷女官不过是帝王妃嫔的候选人,就算有少数不是的,也只是中层官宦人家的女儿增加资本的手段,从来没有女官能够参与朝政。可皇太后的女官帮助皇太后管理在临近京城几个省铺开的慈幼院、吾老院,和户部、工部、太医院、钦天监等等朝廷机构的交道越来越多,这些女官也逐渐走入了世人的视野。更有皇后身边的女官,这是真正能参与朝政大事的,有多少外放的官员入京跑官已经不愿去正经朝臣家中,更情愿去奉承这些女官,以为她们能影响皇后,而皇后能决定朝臣的命运。

还有被选为徒旭公主伴读的女子,现在官宦人家的女儿已经以爱读书好习武为荣了,因为公主说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爱红装爱武装,她的伴读必须是爱读书、善武艺的人。

林林总总,当时漫不经心的细节,现在想起来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棋局。常有作想来,头上渐渐冒起冷汗。

“常兄何出此言,我等经世治学,立于此间,不思匡扶社稷,难道要看着太/祖打下的江山沦入异姓之手吗?”

“公主也是姓徒的。”

“日后公主下降驸马又如何算?君臣父子,若子从母姓,礼法怎么办?夏阁老,您可是我们的主心骨,您若是不力住了,我朝危矣。”又有人向夏启文进言,希望他能作为领袖,反对这疯狂的主意。

夏启文如何不想立住,可现实并没有给他立住的选择。帝后早就把立徒旭为太子的想法告诉过他了,夏启文也不想这样,他宁愿过继宗室,可没想到陛下病倒得这么快,根本没有给他运作的时间。在得知陛下病因的一瞬间,夏启文是震惊的,可反应过来夏启文几乎可以肯定这其中有皇后的影子,这可是朝野称颂的贤后啊,若是连同床共枕十年的丈夫都下得去手,他们这些老骨头又算什么呢?

宗室那边现在担任宗正的可是徒瑾,那是皇后的表兄,皇后于勇王府一系有活命大恩;禁军如今是皇后的亲生兄长在掌管,北境、西北、东南几方的军队都有王家和勇王一系的影子。如今京西大营的统领已经换了,其夫人正是皇后早年间的贴身侍女。想要走武力□□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能保住性命不被皇后剁了都是幸运。

至于走文斗路线,夏启文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吏部尚书顾阙,他从户部调任吏部,对两部都影响颇深,而他的嫡女正是皇后的亲大嫂;还有工部侍郎文正梓,皇后颇多巧思,于文正梓常有知己之叹,如今工部尚书老病,早就不管事了,工部已经是文正梓的后花园。再想想皇后素日的名声,有多少耆老大儒为她背过书,要说她谋害陛下,谁会信?立徒旭为太女,别人说出这句话,大家会以为他疯了,皇后说出这句话,众人都要在心里过几遍才敢出声,事实已经证明,皇后有过好几次当时不为众人理解,结果却出人意料的例子。

如今帝后唯一的女儿要登位,夏启文真的找不到还有什么办法能阻止,民间没有儿子还能立女户呢,这皇家也不是不能开先河啊!

夏启文眉目半掩,想着自己那些思量,几乎没有听围在他身边的大臣们究竟在说什么。

他们也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很快就有人来提醒他们该去大正殿了。

到了大正殿,了解情况的人还是推举夏启文做代表,把昨晚发生的事情通报各位同僚。如今站在大正殿的都是二品以上大员,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能左右这个国家命运的人。

果然,夏启文的话一落地,偏殿中就响起了嗡嗡得议论声,这前古未有之事,难道就要在他们的仕途生涯中出现吗?

开始有大臣言语过激,夏启文原本担心这站在角落里的护卫会暴起杀人,提醒吊胆了半响才发现这些护卫并不会动手。即便是这样夏启文还是一贯的谨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开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个青衣内监过来小声提醒夏启文:“夏大人,离早朝还有半个时辰。”“夏大人,离早朝还有三刻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启文头上的汗越来越多,他知道必须在此时做出决定。在还有一刻钟就早朝的时候夏启文终于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等臣子,自当遵从陛下旨意。”不听那些骂他奴颜婢膝的话,夏启文默默得走到一遍,保持同样观点的人也默默走了过去,那些痛骂的、议论的人也发现这个时候言语并没有力量,默默住嘴,坚持站在另一边,他们已经做好用自己的性命维护自己的信念了。偏殿中开始静默起来,每个人都默契的开始选择自己的位置。

最终站在夏启文一边的还是多数,钟声敲响,夏启文带着他身后的人开始往正殿走去。而那些站道另外一边的人,在全副武装的护卫阻拦下,并未走出大正殿的偏殿。身后不断传来闷哼声和短促的呼救声,夏启文佝偻着脊背却走得稳稳当当,并没有回头看,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朝阳升起,一身皇后礼服的王朔扶着皇太后,带着一身太女礼服的徒旭慢慢走上丹璧,龙椅在正中,上面空无一人,左边摆的是皇太后的尊位,右边摆的是皇后的尊位,太女站在正中。百官鱼贯而入,依礼叩拜,看着这上面的三个女人,这天下已经被她们主宰。

王朔恍惚看着这些低下去的头颅,想到刚刚和徒耿的一场谈话。

“我现在才明白先帝的感受。”徒耿被扶起来,半躺着靠在厚厚的垫子上,这样才能保证他呼吸顺畅。

“所以你也要像先帝一样,留一个后手吗?”王朔问道。

“你果然知道了。”徒耿扯了扯嘴角,没有问她什么时候知道的之类的无关大局的问题,只问:“想做,还没来得及,这点你比我好,下得了狠心。”

“先帝的后手,说难是难,说易也易,只要你我夫妻同心,我们还有旭儿,何至于今。可惜,先帝看准了你,更看准了人心。”王朔忍不住讽刺道。

“你不懂,坐上了皇位,享受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人就不是人了,只能是皇帝。旭儿年幼,必是你听政,日后你和她也会像我和先帝,像任何一个皇帝和太子。”徒耿叹息。

“我不会,我不会登基,也不会让权力腐蚀了我,我们当初立志要让天下太平,还天下盛世,这些誓言你忘了,我没忘。”王朔坚定道。

徒耿苦笑,那样的滋味没有尝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最终徒耿也只是笑了笑,道:“我等着。”

“你等着,我会证明的。”王朔笑道。

※、102

在徒旭完成祭天,正式成为太女的第二天,徒耿便病逝了,二十七天之后,徒旭登基,成为了历史上第二位女皇帝,而且她这位女皇帝比则天大帝来得更为名正言顺。作为先帝唯一的子嗣,又有做皇后的母亲作担保,徒旭的登基来的名正言顺、一帆风顺,顺得不得了。可惜皇帝今年才八岁,势必有大臣辅政,太后垂帘听政。

听政这种事情,王朔是熟练工种,而且在她的面前也不必树一道帘子,何必呢?听政本来就是正大光明的事情,皇帝是女人,太后是女人,日后王朔还想推行女官,从现在开始,这道帘子就不应该存在,以免成为人心上的隔膜。

有先帝的经验在,王朔一直对徒耿严防死守,徒耿承诺不会再留后手,再对不起妻女,可王朔实在不敢轻信他,也不敢低估人在不甘下能做出怎样的错事。

徒耿去后,王朔和皇太后,现在该叫太皇太后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好,两位女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追求,于政事、宫务、家庭、与娘家的关系、与大臣的往来等等事宜都有很多共同语言。

王朔拿了一份折子来请太皇太后参详。

“你倒是有心思。”太皇太后笑道:“前些日子你杀了不少人,我还担心你被杀气迷了眼呢。”

“怎么会,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官儿,就是一下子少了二十几位大臣,我朝江山也没有垮啊!”王朔毫不在意,在徒旭登基的关键时刻必须统一言论,才大肆捕杀那些造言生事企图造反之人。现在徒旭名分已定,再有流言蜚语也无关大局了。

“总嘴硬说不在乎流言,那这是做什么。”太皇太后指着王朔的折子笑道。

“唉,遮羞布,虽然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可羞耻的,可天下人似乎都爱看这种做了婊/子立牌坊的戏码。”王朔耸肩。

“粗俗!母仪天下的风范呢!”太皇太后笑骂,她可是正经的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再到一国之母,对礼仪的看重比王朔严格多了。

“您瞧,我请天下有识之士来帝都参见论辩,都说真理不辩不明,这么多人来探讨,也好辩清楚,女子有没有资格登位,旭儿的皇位来的是否合礼法。”王朔笑着解释,她已经把论辩的高台都搭好了,就在皇宫正门大街上,到时候全国的大儒名家都来辩论,也好把徒旭继位带来的女人地位提高的消息宣扬出去。

“你倒心宽,万一最后朝堂论礼的记过是旭儿不该登上大位呢?”太皇太后问道。

“怎么可能,若无万全准备,我怎敢如此托大。”王朔笑了,这么久她也不是吃干饭的,前几年就开始整理的关于女权的理论文章都一股脑儿的拿出来了,给几个思想开明的大儒和年轻人研究,务必把这些理论演变得更具本土性。而且有了王朔这个好榜样在前,天下人对女子也宽容许多。王朔就是要把女人“干政”变成“参政”,这就是她如此费心费力,想求一个正大光明的原因。

“论礼的事情不说,我听说蜀中布政使吴若琳拥立顺国公为正统,已经划地为王,起兵造反了。战事可控制得住,蜀中路途艰险,他们占据地利,中原发兵不易,又有天府之国的富庶,打起来怕是艰难。你在这个档口邀请大儒来京,会不会让这些人顺水摸鱼。”太皇太后担心道。

“号称爱举义旗,以清妖孽,实则不过跳梁小丑罢了,何须放在心上,军队不在他手上,跳得再厉害也没用,陈智可和他不是一条心,现在跟着一起造反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拆伙。军队在陈智手上,吴若琳就是有通天的本事,手上没有兵马,也打不下江山。呵呵,光看他拥立的顺国公是什么德行就知道成不了大事,这么些年,顺国公总摆着皇长孙的架势,要知道就是先帝在位时,他也不过是一个庶出皇孙,可有可无的,不知哪儿来那么大自信。不过这些年皇位动荡,后来被人吹捧的多了,好像先帝真的立过他做皇太孙一般,高傲得不肯一世。几番谋反,徒耿为着名声没杀人,倒惯着他了,您且等着吧,就他那脾气,指不定几天就和吴若琳闹翻了。蜀中那边也是根基不稳,不是人人都想跟着造反的,许多军中让你都乐意跟姓吴的混在一起,您当我这几年改革军制,提高军人待遇是白玩儿的啊。”王朔轻声解释道。

“你可有把握?”太皇太后对于军队总是担心的,她亲眼目睹了太/祖从一个小军官变成了天下之主,总觉得任何拥有军队的人,都有这个潜力成为天下的主人。

“有把握,您放心吧。已经调了田斌入川,田斌原是我二哥手下一员大将,在广东时我也见过,的确很有能力。祖辈跟着太/祖打天下,父辈跟着我外祖父抵挡异族,忠心本事都不缺,定能一举拿下顺国公一党。”王朔解释道,大环境好,这些跳梁小丑蹦跶不了多久的。现在的世道和几十年前不一样了,前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又逢天灾,滋生了大量流民,活不下去的农民举起了锄头,天下自然就开始乱了。世道总是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少得到实惠,每每改朝换代,农民总是率先行动、付出最多的,可胜利的果实依旧被“有实力”“有威望”的人摘取。不说这些,但看今日天下承平,大趋势还是稳定的,王朔理政的这几年也十分注意平衡各方矛盾。人心思定,除了野心家,谁会盼着天下大乱呢?

“你心里有数就行。”太皇太后点头,不说这个话题,又给王朔的朝堂论礼计划提了些改进意见。太皇太后知道自己不擅长朝政和军事,至少不如王朔擅长,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自己就守着“工青妇科乔残”事业,做好自己的慈善工作就是了。

很快,全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都齐聚帝都,当然掌着禁军和皇城军的王子腾也着实忙碌了许久,从中鉴别了许多奸细贼人,保证这场注定名传千古的辩论顺利进行。

王朔和徒旭在第一天露了脸,演了一场礼贤下士的戏码,以示看重,剩下的就没管了。说白了大势已定,现在做的不过是学术性的讨论,而这样学术性的讨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个时代掌握舆论的都是读书人,做好了学术才能进入官场,进而改变世界。

需要辩论的话题很多,关键性的问题不过那么几个,第一继承权。传统人士抱着男子继承香火的观点,大肆抨击女子登基,牝鸡司晨。多亏王朔早就说过在辩论期间说的话不以言论罪,不然很多文人凭那张臭嘴,就该大牢一日游。

支持徒旭的这方抛出的观点从血脉出发,都是父母骨血,女子又何曾比男子低贱,难道只有女儿,只能把家产留给宗族或者外人吗?如此不看具体情况,忽视人伦,出过多少骇人听闻的恶事。王朔早就把刑部、大理寺相关卷宗调给他们看过,一个个例子脱口而出,一串串数据张口就来,驳得那些人只能拽几句圣人言挽回颜面。虽然最后也只定下了在没有男丁的情况下,女子才有继承权,可较之前已是大进步。王朔也早就吩咐过,不必太过激进,一口吃不成胖子,只要徒旭在位,这样的辩论不要太多哦~

这边前脚刚掰扯清楚了,王朔后脚就令礼部汇同大理寺、都察院、翰林院修改律法。

第二,是女皇的婚事。徒旭登基最大的问题还是继任者的问题。女皇也需要三宫六院吗?这些男人又如何安置?君臣父子,若是女皇产下子嗣,该认父还是认母,而且女人生孩子是鬼门关,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多产子,甚至不能辨认父系血脉,对王朝继承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夫妻私房事拿到大庭广众讨论,王朔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直接喷了茶。

这种事情,有些私密,又带一点儿暧昧色彩,若不是徒旭现在年龄还小,做皇帝也不存在什么贞洁名声,不然该满京城流行女皇为主角的小/黄/书了。最后,还是王朔给出了主意——女皇不应有夫。夫为妻纲,王朔再怎么拔高女子的地位,这点在天下人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若把女皇定位为妻子,女皇的权威势必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皇夫篡权谋朝的事情。王朔不想给徒旭、给后世留麻烦,直接从根源上解决了。又及父子纲常,若是把女皇放在了妻子的位置,那对孩子的教育权都要缩水。最后,女皇的男人连“皇夫”的称呼都没有保住,还是称“皇后”,名分对应的礼遇还是按照以前的来,孩子自然是按照母系血脉来,只要是女皇生出来的孩子,不管父系,也无需区分,都有资格继承皇位。至于那些女皇的男人(们)是该固守后院,还是该有一番天地,又如何避嫌,就不在这样隆重的场合讨论了,朝中自有礼部和内务府忙。

第三就是女人地位的问题了,王朔并没有打草惊蛇得提出女官、女户、女性独立的问题,可这些大儒也不是傻瓜,随着女皇的出现,女人的地位定当进一步提高。好在虽是站在男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也不是一味逼女人去世的酸腐文人。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来讲,解放女人、增加人口,也是提高国力的必备条件。江南的织造作坊给了他们很好的启发,太皇太后这几年的慈善事业在民间落地开花,很多士大夫阶层了人也看到了女人走出家门带来的改变,这样温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观念。

全国各地的大儒,在皇宫正门前的高台上上所欲言十日,过后,王朔命人整理了辩论纪实文集,名为《十日论》,被后世誉为女性解放的先声。

十日过后,高台拆除,只是在国子监又答起了一座一模一样的高台,供各地有意切磋学问的人上天辩论。王朔到底小看了这个时代文人的影响力,女皇继位的合法性,女人地位的提高,通过这场辩论更加深入人心,效果好的超出王朔的预期。

※、103

大学,历史系课堂。

“大家好,欢迎大家选修我的中国古代史,这是公开课,人太多,所以我们就不进行更多专业的、细致的研究性课程,这门课还是一门普及性的课程,所以趣味性会很浓。”一位大学教授风度翩翩在讲台上开讲了。

“啊,我们历史系一向是男多女少,我这个当老师的看着单身汉满院子转都替他们捉急啊,好不容易今天公开课来了这么多女同学,大家一定要答应我,听完了这场公开课,一定要坚定得选择听完这学期啊!”教授是个非常幽默的人,直接拿学校“文学系的美女,历史系的汉,经贸院骗子满院子转”来打趣,这些都是文科容易单身的科系。

“就是冲教授来的啊!”“不打考勤我们就选啊!”“老师选课发男朋友吗?”一群女孩子跟着起哄,大家对中国古代史还是很感兴趣的,历史系最让女孩子望而却步的其实是考古专业,很多教授也不愿意收女性研究生,天天在野外挖尸体拼碎片,也不是所有女孩子都坚持的下来的。

“看大家这么热情洋溢的我就放心了,今天既然是公开课,那我就压征求大家的意见,我这课的主题是历史上那些最像穿越者的人物,来,看看ppt,一共有五个选项,王莽、朱佑樘、王朔、李淳风、刘伯温…”

“三!”“第三个!”

教授无奈得耸耸肩,道:“好吧,我就知道女孩子们就想听王朔,知道知道,这是女权运动的先声嘛,唉,从小学到高中,学了这么多年你们都不腻。唉,为了显示出大学教授的水准,我还是说点儿大家都不知道的吧。”

“女孩子们对这位皇后感兴趣,大约除了她是女性解放的斗士之外,就是她和高宗皇帝的爱情故事了,史书上记载两位青梅竹马长大,感情深厚,作为皇帝的高宗却一直只有文贤皇后一人,算是一夫一妻制的代表了。还有高宗被后世称为《爱妻诏》的圣旨了,简直是封建社会的爱情典范,与明孝宗朱佑樘和他的张皇后的爱情都要感人,毕竟朱佑樘可没留下什么千古名篇。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随着考古的进一步发现,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就要破灭了。唉,唉,大家别叹气啊,我知道最近的访谈节目都有说这个话题,那就让我给大家深入的讲一讲吧。”

“写一世一双人的痴情词人左拥右抱,写江城子悼念妻子感动千古的人还有爱妾换马的风流韵事,和这些一样,高宗有名传千古的《爱妻诏》,他的一生可不止文贤皇后一人。最近在河南考古发现了忠明公的陵墓,忠明公王虎臣王子腾是文贤皇后的二哥,在他陪葬品中发现了文贤皇后的亲笔书信,清理出来的内容,表明高宗皇后的死因是脱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交猝死,这段历史在正史上是避而不谈的,只有野史有些影影绰绰的传说,而学术界一向认为这是当时文人不满女皇统治编纂的虚假历史,是演绎传说。正式上记载着,文贤皇后当时并不在宫中,所以说啊…”教授拖着长长的调子,语带讽刺,“所以说那些做梦都想穿越过去的小女生可以歇歇了,高宗可不像你想象的痴情。”

“文贤皇后的手稿上写了,‘风云骤变,险胜人心,历时七月’,史学家们分析,应该是高宗出轨不到大约七个月时间之后就病死了,再加上当时留下的史料,文贤皇后在高宗病床前立独女为皇帝,大家都在猜测,这位名传千古的贤后,很有可能谋害了自己的丈夫。”教授面色严肃道。

“可就在高宗病死之前一个月,他还颁布了《爱妻诏》啊,若是当时他们就感情破裂了,高宗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一个女生站起来提问道。

“是啊,怎么回事儿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甚至推测,要等考古界拿到更多的证据,我们历史系的才好发挥想象力嘛~”教授调侃道,很多人都诟病学历史的必须想象力丰富,因为很多史书都是春秋笔法,你要从逻辑上讲得通,还真要发挥想象力,古人可比我们想想得大胆多了。

“好吧,关于这方面的史料还在进一步的考证中,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但是,就算文贤皇后在爱情上有什么瑕疵,至少她在政治上是非常成功的。她虽然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字是文贤皇后,但当时的文人修史的时候,把她的事迹写进了《帝王本纪》,可以说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大家对文贤皇后都评价都是把她当做一个皇帝的。”教授强调道,“高宗在位的八年,文贤皇后听政的十年,和明宗当政的四十年被合称为长治盛世,大家注意了,这经常会是一个迷惑点,通常说的文贤皇后听政的十年从年号上讲,也是在明宗当政期间,只是大家把这段时间单独提出来,突出文贤皇后的功绩。”

“话说当时女人们迸发出的光彩简直是集合了前后几百年的光辉,那个年代的女人,不仅让同时代的男人失色,就是和当代的女性相比也毫不逊色。慧德皇后作为太宗的皇后,在做皇后期间毫无存在感,真正发光反而实在她的丈夫去世、自己做了皇太后之后,今天被称为全球最大女权组织的妇联就是她发起的,还有她的发起的慈幼院和吾老院,就是如今福利院和养老院的前身,如今很多的政策都沿袭自这里。一说起那个时代的女性,明宗作为女皇帝必须第一个被提到,第二个就是文贤皇后了,第三个就必须是慧德皇后,大家都开玩笑说,当时的皇家还是很有眼光的,虽然男人都不怎么样,但选媳妇儿的眼光很好。”教授笑着调侃道。

“今天我之所以把文贤皇后提出来讲,就是因为我认为之所以有这三位震古烁今的光辉女性,都是从文贤皇后开始的。她作为侄媳妇儿启发了当时的皇太后,她最为母亲,养育了后来的明宗皇帝。当然这只是一个历史系的脑洞,具体的史料证明还是急需要考古系啊!”教授耸肩,道:“所以如果今天来听课有立志加入历史系、考古系的同学们可要抓紧了啊!”

教授一遍配合着ppt讲课,一边表情丰富的和学生们互动,不一会儿就是课间铃声,四十五分钟过得很快的。

课间,几个女孩子聚成一对讨论,道:“要我说文贤皇后肯定是穿越的,一发现高宗出轨了,然后就雷霆手段直接弄死高宗,自己掌权,顺便拥立女儿登基了。你看当时流传下来的那些檄文、圣旨,简直是一个女权斗士啊!”

“算了吧,古人的智慧比我们高多了,能青史留名的人物哪个不是聪明绝顶,人家王莽能发明流标卡尺,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都写过预言书,明朝还有很多男性女权斗士呢!别遇到一个不守着三从四德规矩的女人就说人家是穿越的好吧,那么多才女,现在谁穿越过去能写出那些精妙绝伦的诗词文章来。”

“你么不觉得教授很有心机吗?明明主题是一代贤后文贤皇后,结果被他讲成了众多精彩历史人物的排头兵,你说听完这堂课,得有多少人详细选历史专业作为第二专业啊!”

“哈哈哈,是啊,是啊,都说学历史的个个是阴谋家,教授当然也不例外了啊!”众人哄堂大笑。

【end】

  如果觉得贤后上位指南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简梨小说全集贤后上位指南红楼之史有前例钢筋铁骨菟丝花隐居修仙中明朝女人红楼之贾家边缘人拆迁队长权臣之路五行缺钱,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返回列表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