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波滟滟作品重生农家幺妹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宁婉就与卢铁石一起将钟杵撞向大钟,然后她就想起了没有问应该撞几下,可是回头见铁石十分笃定地将钟杵一下下地撞过来,便随着他而动而停,心里数了一下正是一十八次。

为什么会是十八声?宁婉心里一转,自己过了年正好十八岁,他还真有心呢!

回首眼波一转,就见铁石向自己笑着,那样的和煦温暖,而他对自己的爱意尽在那钟声里。

当然自己也是一样的。

第205章 年华

宁婉敲过了大钟,方要下楼,自己借了铁石的名上了钟楼观赏,但总不好多留。

不想一转身眼前却是另一番风光,原来她上了楼只一心盯着大钟,并没有向别处看,现在抬眼就见整个安平卫尽在脚下,将她惊得呆住了。

诺大的安平卫,平日里那样威严高大,如今在晨曦中说不出的宁静安然,重重的屋顶从眼前一直排了开去,将街道尽数遮住,只间或有几株大树自屋顶之间耸出,再远处就是一带城墙,将成片的田野隔住。

此时钟楼对面响起了阵阵鼓声,原来安平卫的主街道为四条,正好交叉成一个井字,钟楼和鼓楼就在北边两个十字街口遥遥相对,从外面看几乎相同,只是鼓楼之上放着的是一口大鼓。如果说钟声是洪亮清脆的,那鼓声便是沉稳幽远的,各有动人心魄之处,宁婉不由得神摇意动。

守着钟楼的小旗就笑道:“大家平日都说晨钟暮鼓,其实安平卫每日晨时是先敲钟后鸣鼓,到了晚上戌时却是先鸣鼓后敲钟。”又道:“安平卫里城门开启关闭都是依据钟鼓之声,现在城门就要开了。”

就在钟鼓声中太阳缓缓地升了起来,将耀眼的光芒射进字平卫,此时城门亦缓缓地打开,城门外排着的人有如流水般地进了城墙之内,街面上亦多了许多人,安平卫新的一年开始了!

小旗就又殷勤道:“嫂夫人不如再去鼓楼里一观,那边的小旗我亦熟识,不若我带将军和嫂夫人过去。”

宁婉哪里会再打扰他们,“今日得了你们关照,能上钟楼之上一观已经尽够了。”

小旗与兵士们就都笑让道:“请铁石将军和嫂夫人有空只管过来!”

其实钟楼这样的地方,虽然十分好看,但来过这一次就已经够了。宁婉再三道了谢便要回去,向铁石道:“不知婆婆是不是醒了,会不会担心我们。”

“不要紧的,”铁石就笑道:“难不成我们两个大活人还能丢了不成?”

宁婉就也笑了,刚好迎面遇到一个挑着担子卖肉馄饨的,便招他过来,“你这担子有多少馄饨?要多少钱?”

卖馄饨的人见问话的人穿着打扮,再听了话音就知道是大生意了,赶紧放下担子笑道:“我这担子一头是炉火和水,一头是包好的鲜肉馄饨,今早刚刚出来,总共有五百只还一只没有卖呢,正好是五十碗,一碗十个钱,夫人若是想要,不拘哪里我放下炉火煮馄饨,一会儿便得。”

宁婉就摆手道:“如此,我给你半两银子,你挑了担子到钟楼之上将这担子馄饨给守钟楼的兵士们吃吧。”说着拿出半两银子。

半两银子合八百多钱,卖馄饨的得了喜不自胜,“我今年财运一定好,大年初一出门就遇了贵人!”打躬作揖地道:“多谢夫人打赏了!”又向宁婉身边的铁石谢赏,“我这就把担子挑过去给军爷们煮馄饨,保大家吃得满意!”

馄饨小贩走了,卢铁石就向宁婉笑道:“你心思果然是极细的,又知道体贴人。自我们订了亲,军中的那些同袍们便时常说得你许多照顾。”

“他们跟着你打仗修城墙的都不容易,我自然应该关照,”宁婉却又瞧了一眼铁石道:“但论细心,其实我倒不及你。”

铁石就听出些意思,赶着问:“既然你不及我,还不赶紧告诉我?”

“别的且不论,方才那钟为什么要敲十八次?”

“我心爱的婉儿今年十八岁了呢!”卢铁石说着,又凑过来贫嘴地道:“正是花儿一般的好年华!”

“你不也正值男儿的好年华!”

多好呀!他们正当最好的年华成了亲,在一处过着甜甜蜜蜜的日子!

两人就相视一笑,三转两转地回卢府进了正房,见婆婆已经洗漱过了,见他们回来便道:“正等你们吃饭呢。”

二人便赶紧洗漱一番,这时早有下人将饭菜摆上了。辽东习俗,初一早上也是要吃饺子的,因此早餐依旧上了好几样饺子,又佐以精致点心、小菜,两样米粥。吴老夫人就招了儿媳妇一起坐下,“府里的规矩就是早饭各用各的。”

宁婉点头,高门大户多固然是富贵,但吃饭很少有一家几口团坐在桌旁的机会。毕竟家里人口多,身份又复杂,正妻姨娘、叔伯妯娌,十分麻烦,坐亦是不好坐的,特别是早饭多是送到各房倒是方便。便给婆婆挟了两个素饺子,然后便坐在一旁,她嫁给铁石也有一个多月了,他们三人若是在一处倒都是一起用饭的。

吴老夫人只吃了个饺子应景儿,就靠着一个枕头半躺着,没有多少精神的样子。

宁婉明知道婆婆的心结,但哪里会说破,只劝道:“一定是昨晚睡得太晚了,就走了困,等一会儿吃过饭再睡一觉吧。”

卢铁石也劝,“娘,吃过饭你好好歇一歇,下午还要坐车回家呢。”

吴老夫人就笑一笑,“我没事的,就是换个地方有些择席,回家就好了。”却吩咐儿子和儿媳,“你们多吃点,然后去花厅里找大家玩吧,昨晚多开心啊!”

宁婉便盛了半碗清粥送上去说:“娘喝了粥我们再去。”

吴老夫人就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不想卢铁城和卢铁垣却来了,笑嘻嘻地道:“军中有一个好友相约,不如一同去吧。”

铁石自是不想去,可还没开口,吴老夫人就说:“你们兄弟难得在一处,一起玩一玩自然是好的。”

正这时突然一个小丫头子跑了进来,手里捧着精美的礼盒送了上来,“这是给二奶奶的,夫人让我送来。”

宁婉见礼盒上面有一张大红的贺年贴子打开一看,就笑了,“原来是她。”

大家都知道宁氏是第一次到安平卫,且她昨日才到,今日竟能接到拜年的贴子,也是奇事了。

卢铁垣就上前一步伸头来看,又笑问:“竟有人知道二嫂到安平卫来,恐怕是一同做生意的人家吧。”身为庶子他对大哥这位嫡长子从来不敢有一点攀比之心,但是对同样为嫡子的二哥却有着十分地不平,总想比上一二。

虽然昨晚他背地里贬低自己的媳妇,但是如今在兄弟面前他却想显示自已的媳妇总归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因此来往的也都是官宦人家,可二嫂来往的只能是商家和农家,就算是商家农家再有钱,也要差上一头呢。

宁婉本不欲说出是谁的,但听卢铁垣之言便懂得他的小心思,便没有将那拜帖收起来,笑着说:“是表姐家的姑姐,如今嫁了路指挥同知长子,听说我到了安平卫就打发人来拜个年,又问我是不是有空去路家作客。”

指挥同知虽然比指挥佥事低上半级,但同归指挥使手下,分管不同的事务。指挥佥事以协助指挥使守城作战为主,指挥同知更偏重于卫所中的其他事务,如军械、粮草、军功等等方面,因此倒是掌着更多的实权。尤其是路家,管着安平卫所有军中文书、记录军功、伤亡、抚恤册子,正是大家都愿意交好的。

卢铁垣听了立即就泄了气,原来二嫂娘家的亲戚官职还颇高的,不觉悄悄地向后退到了卢铁城身后,卢铁城知道的毕竟多些,因此笑问:“路家的嫡长子娶的是虎台县典史赵家的女儿,可是她家?”

安平卫最有权势的也不过指挥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等人家,他们的子弟认识也属寻常,宁婉点头一笑,“不错,我表姐嫁的正是虎台县典史赵家。”

“今日路家大少爷也会来的,铁石更要与我们一同去了!”卢铁垣便更加死活拖着铁石出门了,“你们亲戚总要多来往。”

赵太太给女儿许的这门亲十分不错,路家管着文书,因此安平卫与上下所有事情都瞒不过他们,且又有军功登记的牵制,就是周指挥使对他们家也客客气气。而路家人平日里不大显山露水,正是过日子的好人家。宁婉也愿意铁石与路家多来往,就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让他出门,正好自己悄悄劝一劝婆婆。

有些话只能女人间说,他在倒不方便。

卢铁石就明白了,便道:“我随你们见见大家倒没什么,只是我们明日要回岳家拜年的,因此一定要早回来。”方才与兄弟们出去了。

家里宁婉就吩咐白氏,“将我车上的节礼拿出一份给路家来人带回去,拿一个二钱银子的红封打赏,再给送信的丫头抓一把钱买糖吃。”

白氏与那丫头下去了,她便与婆婆将那些礼盒打开,见是几样补品,又有十条新式样的绣花帕子并精细的点心、各色的果脯等等,虽然都是些家常之物,但正对卢家婆媳心思,便笑道:“路少夫人果然与她娘一样长于应酬。”

说着洗了手拣几样点心请婆婆尝尝,又将路少夫人的事讲给婆婆听,“听赵太太说,她家的女儿是高嫁,上面有老太太、太太两层婆婆,又有几个没有分家的叔婶,下面小叔子小姑子也不少,其实最不容易的。可是赵太太教女儿自己过好日子最重要,其次是生下儿子好好养大,其余倒是可有可无的。”

赵太太固然说过类似的话,但宁婉其实是借机劝婆婆,如今铁石已经长大了,又如此出息,为什么还会因为公公想不开呢?公公的心早偏到了爪哇国,根本拉不回来了。若是不能认清这一点,婆婆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吴老夫人与平日一样,并没有立即听懂儿媳话中之意,只随口问路少夫人的事情,宁婉一点也不急,她早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将婆婆劝好了,只能潜移默化一点点来,就笑着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她,“赵小姐长得极好,几年前虎台县里游城隍时她就是扮仙子的,听说路少爷一眼就看中了…她又有福气,到了路家就生了一个儿子…”

婆媳俩儿说着话儿,宁婉见婆婆眼皮垂了下来,便靠在枕上睡着了,情知她昨夜恐怕一夜未眠,便将被子替她盖好,退了出去。拿了些银钱吩咐白氏叫了老林到外面买些东西,也不必拿回卢府,直接放在车上就好,预备回虎台县里送人。

第206章 无意

宁婉将回程的车子以及带回去的礼品等事情一一安顿好,才回到屋里,将自己与铁石的东西打成两个包袱,到了时候只一提着就能走了。

她又悄悄去了正房的里间,将婆婆的东西也打理一番,只等铁石回来在卢府吃过午饭便离开安平卫。

过去,婆婆每年带铁石到安平卫也只住一天的,现在自己嫁过来了,自然也不能改。且初二正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自己自然也不会例外。

因只住一夜,东西并不多,宁婉又仔细查看一回。婆婆的药是最要小心的,她看得最细,到哪里都要带着,又要放在随手就可以拿出来的地方备用。正觉得妥当了要出去,突然听外面有男人的声音道:“你回去了好好保养身子,若是银子不够用了只管向周氏要。”

原来是公公!宁婉知道他一早去了指挥使府上拜年,现在应该是回来了,便来与婆婆话别。她本该回避的,可偏又无意间被挡在了里面,此时倒不好出去了。

宁婉与公公只见过两三面,可是却听过外面人说他无数的坏话。不必说那些同情婆婆的人都要骂他一声无情无义,就是说周老夫人好的人也没有几个说他不错,且又有人传言他对铁石十分讨厌,甚至铁石伤了腿也与他有关,将他说得恶毒极了…

可是宁婉觉得他其实没有那么恶,就比如眼下的话里她倒听出公公对婆婆其实也是关心的。但是,这种关心,若是自己一定不会要的,带着高高在上的俯视和嫌弃,要它做什么?

接着果不其然地听到婆婆的哭声,可是她却呜咽着说:“家里银子够用,铁石时常给我,儿媳妇也总给我买东西。只是老爷也要保重身子,平日不要喝那么多酒,也少与人生气,当年婆婆总是说…”

还不待婆婆说完,公公便道:“有话就好好说,你哭什么!”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婆婆的哭声一下子停住了,可是她再忍不住的,就变成了哽咽,“我也不想,可是一见你眼泪就掉下来了…”

“其实你还是怪我!”公公声音大了起来,“难道是我愿意的!当年我派人去找你,可是你却不在家中,听了传回来你过世的消息我才娶的周氏!铁城还没出生,周氏听说你还活着就进了佛堂,从那以后与我断绝了夫妻情份!”

“她接你到府里当正房夫人,可是你连自己院子都管不好,更不用说整个家里了,若没有周氏早闹出乱子了!我送你回了老宅,你想再要个孩子我就给了你铁石,我的俸禄每年全都送给你,周氏还补上些,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现在外面的人都传言我对你和铁石刻薄,谁不知道是你说出去的!就连铁石也与我仇人一般,自然是也你挑唆的!其实我对你们倒底刻薄不刻薄,你扪心自问!其实周氏比你还要可怜,她一个指挥使家的小姐,跟了我之后受了多少苦,我觉得我真心对不起她!”

宁婉听着婆婆只是抽泣却一声不响,真想冲出去向公公喊道:“你对铁石母子就是刻薄!一点错也没有!”

“你对不起周老夫人与婆婆没有关系,那都是你自己做下的孽!”

“婆婆当初不在家里,还有她不会管家,那难道是她的错!身为丈夫的你应该更尽心些,用心打听消息,总能问到准信!至于管家,谁生下来就会,慢慢学不就行了!”

“现在你只知道心疼周老夫人,可想过婆婆有多不幸!”

可是她终究还是没有出去,毕竟这些事情公公和婆婆都不希望小辈们知道,自己现在出去了就算不管公公是什么神态,但婆婆肯定会觉得没有脸再见自己了。

好在公公突然大吵了几句之后就停了下来,外间突然只剩下婆婆间或的哽咽之声,就在宁婉坐立不宁,不知如何是好时,又听公公缓和了语气,“你别哭了,我不该生气的,只是我现在心里也不好受,所以一时压不住火儿。”

婆婆的回应一如先前,她只是在抽泣,却什么也不说。

“我走了,中午周氏备了酒宴,还请了戏班子,到时候你喜欢什么戏就点了看…”

宁婉听着官靴的声音远去了,然后就是婆婆突然提高了的哭声,知道事情都已经结束了,悄悄自里间探出头来,见婆婆正伏在炕上痛哭,便无声无息地溜了出去。

午宴果然十分丰盛,但只有卢指挥佥事坐在正中,另外三个儿媳妇、两个女儿再加一个小孙子来捧场。

婆婆肿着眼睛让宁婉去说她犯了病,宁婉到了厅堂里就面沉似水地将话传了,这时佛堂那边也有人传话说今天是周老夫人斋戒日就不过来了,而卢氏兄弟们是在开宴半晌之后匆忙回来的。看着公公的脸黑得堪比锅底,大家都知道出了什么事,因此各各心不在焉地用了些饭菜,宁婉连唱的什么戏也没有弄清就拉着铁石告辞了,好在所有东西都已经收拾好装车,他们上了车就走了。

回程时婆婆依旧与白氏同乘,宁婉十分不放心,但也明白婆婆不愿自己知道的心思,便要她先服了一粒苏合香丸,又嘱白氏好生照料,自己方才与铁石上了车。

车子驶出了卢府,宁婉就告诉铁石,“婆婆哭了。”她并不打算将听到的事情一一说出,毕竟铁石知道了只会更难过,且也没有宜处。

不想铁石并没有多奇怪,“娘每次回去时都要哭一场的,可她就是永远也不死心。”

原来铁石什么都明白,他心里的气与其说是因为公公的无情,不如说是因为婆婆的软弱。因为他早不在意爹了,因此不管卢指挥佥事如何也无谓,却不能不关心娘,却又不赞同她。宁婉不知说什么好,就拉了他靠在自己身上,“睡一觉吧。”

铁石反手将她抱在怀里,“你也累了,我们一起睡一会儿。”两人果然睡了一路,到了家门前才醒,相视一笑,“总算解了乏了。”在卢府里过的一天真是十分疲惫。

到了家里,吴婶早回来烧了炕,又做了饭,宁婉坐在暖洋洋的炕上,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就笑,“无怪人说金窝银窝比不了自己家的土窝,家里可真是最好的啊!”

指挥佥事府就算是金子做的,可在那里就是浑身都不舒服,家里就算是土窝窝,但回来就自在得很。更何况卢家老宅如今也不差许多,宁婉早将房子里重新收拾过,添置了许多东西,又请了下人,平常过日子并不比指挥佥事府差。

卢铁石听了连连点头,就连婆婆也露出了一点笑意,她其实也是赞同的。大约一路上缓了过来,加之明日儿媳妇回娘家,吴老夫人饭后总算想起来问:“明天回娘家的礼品可准备好了?”

宁婉去安平卫时都会多带两份礼品,早定好的回娘家岂会没有准备?现在就笑道:“自然备好了。”又让白氏将上午买的东西拿来,“我见安平卫的铺子大多开着,就买了些东西,有给婆婆的,有我和铁石的,也有给我娘家的,大家分一分。”

婆婆接过给自己的羊皮坐褥很是满意,又问:“可给你表姐的夫家准备了?”

“赵家的年礼早送过了,现在倒不好立即补送些什么,且亲戚们相处,最在长远。我这次也给表姐带了些小东西,但赵太太那里倒不好如此随意的,但我都记着了。”

路少奶奶能公开向自己示好,其实是极大的面子,毕竟卢家的事情谁不知道?与自己这边的人来往也就是与周老夫人作对。但是赵太太就是让女儿如此行事,说明她是想与铁石和自己交好的。

还有她先前送给自己的那只红宝石钗子,也是用心良苦。

自己心里果真也是感谢的。

将来自然要回报。

因说起了路家,铁石就道:“我今天见到了路家大少爷,很是稳重的一个人,很客气地主动与我论起了姻亲,且我们说起话来也投缘。他还说回家里要请路指挥同知到虎台县里看看城墙修缮的情况,想办法帮我们要朝廷拨下些钱粮来。”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但宁婉并不确定先前铁石是不是得到过路家的帮助,且她才不信卢铁城和卢铁垣邀铁石出门是为了好心给他介绍路少爷的,便瞅了一眼铁石不语。一旁的婆婆听了倒十分开心,“路少爷一定是因为我们是亲戚才会帮忙的,婉儿你一定要记着路家的情份呀。”

其实虎台县城修好了,不论于公于私对路家都是有好处的,且路少爷过来查看,就算是有姻亲的关系也是公事,但是宁婉却明白婆婆希望铁石能有助力的想法,便笑着应下了,“这些事哪里还用婆婆吩咐?我自然记得,也会在合适的时机将人情儿还了。”

“婉儿果然是能干!”婆婆就由衷地赞了一声,她一向是理不清外面的事情,也为此被丈夫看不起,这一次去安平卫她再是迟钝也明白儿媳妇给自己挣了面子,笑道:“铁石娶了你可是有福气了!”

宁婉的嘴也是很巧的,此时自然会挑婆婆喜欢的说,就赶紧笑道:“若是有福气,还是婆婆有福气,铁石才跟着有福气的。”

果然婆婆笑得越发开怀,再没有卢府时难过了。宁婉便觉出铁石向着自己别样的一笑,飞了一个眼神给他,示意,“瞧我!多厉害!”

婆婆便从随身带的荷包里拿出两个金子打的制钱来,“给你们的压岁钱!”

第207章 入股

宁婉眼尖,早见婆婆的荷包里鼓鼓的,里面闪着一片金色的光,就猜应该还有十几个同样的钱,这时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还没有嫁过来时婆婆就会有多余的钱给自己做压岁钱,原来她去卢府前给小辈们备了压岁钱,但是却一直没有给出去!

因为周老夫人不提压岁钱的事,她也没有主动拿出来。

宁婉就赶紧笑着接了,却又笑道:“我们已经是大人了。”

婆婆就说:“虽然成亲了,可还没有孩子,就可以拿压岁钱的。”

宁婉就笑嘻嘻地收到了怀里,“我已经攒了好几个了,都藏在钱匣子里呢!”

铁石却是才知道,赶紧问:“娘,你从什么时候起给婉儿和我一样的压岁钱?”

“那年你去了多伦,她过来看我,我就想着幸亏婉儿救了你,你才能从军,因此就给她一个和你一样的金币做压岁钱。”

当时宁婉接了心里还觉得吴老夫人做事不靠谱,但不想她误打误撞竟然做得对了,眼下听卢铁石笑哈哈地说:“娘,你真有眼光,看出来我会娶婉儿的!”不知怎么突然觉得铁石恐怕早就对自己有了心思,心里思量回房一定要审一审他!

婆婆还是不会说话儿的,“我当时可没想那么多,只是那时家里也没有别的人来,只婉儿来看我,就给她了。”她说过后倒不以为意,只道:“我也乏了,你们也累得很,赶紧回房早些歇着吧。”

两人回了房,倒了水洗漱,宁婉就笑问:“你可有什么事瞒着我?”

卢铁石正在解衣裳,正好从怀里掏出一块光闪闪的金锭放在桌上说:“他们两个一定拉我出去是找了个赌钱的高手与我比试,又叫了许多人看热闹,只盼着我输了。”

“不想,你却又赢了!”宁婉就笑,“对不对?”

“对也不对,”卢铁石笑着告诉她,“起初我真输了,那人是赌场出身的,练过多少年,手法极好,从上来开始就全是豹子,我根本没有机会碰骰子。”

“但是你一定还是赢了!”

婉儿那满怀信心的神情让卢铁石说不出的开心,“不错,后来我就想出法将他扔出的骰子破坏,于是还是我赢!”

宁婉十分好奇,“怎么破坏呢?”

炕桌上正有一盘榛子,铁石便将两颗放在桌上,然后用手在桌边一敲,桌子没怎么动,但那榛子却翻了个儿,“我让他的骰子一落在桌上就变了。”

“于是你就赢了这个金锭?”宁婉用掂了一掂,足有十两余,要值一百多两银子呢。

“其实赢的钱还要多,都让我随手散人了,后来却想起你说我们除夕挣了几十两银子的话,就拿了块最值钱的金锭回来。”

宁婉猛然就想起了自己的梦中,那时的铁石守在城墙上与夷人拼杀,虎台县里富户们送了金银上去,他看也不看地随手扔给手下的兵士们,现在的他虽然还是那样的性子,可是却记起了自己,拿回了一块最值钱的金子!

宁婉曾被那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冷酷将军震撼过,也升起无尽的敬仰,但是她更喜欢现在这个能想着家里想着自己的铁石!这块金子在她的心里远远比金子本身还要值钱!她满怀欣喜地扑了上去,“铁石,你真好!”

卢铁石哈哈地笑着,张开手正将婉儿抱个满怀,“婉儿才好呢,知道我正想你呢!”又埋怨道:“刚刚你只顾讨我娘开心,都不理我!我就想着,如果你们再说下去,我就自己先回房睡了!”

铁石不是第一次在自己面前胡闹了,宁婉就笑他,“你要是自己先回房,我就在婆婆那里住下!”

“坏婉儿!”口里埋怨媳妇的卢铁石却早在她脸上身上香了起来:“你知道我早忍不住了,还不急着回来,现在可要好好补偿我!”

说的好像两人有多久没在一处了似的,其实不过一天!

但宁婉如今也不再是刚成亲时总要求饶的那个了,一天没在一处,她竟也想了,因此就咯咯地在他怀里笑着,“是你补给我才对!”

新婚燕尔,两人情分又极好,回程又睡够了觉,现在闹起来还不是精神十足?不过到了后来,宁婉就知道自己又错了,她怎么也比不了铁石的,只得求了饶,“我明日还要回娘家呢,有正经事儿要商量!早些睡吧!”

“你每到这个时候就拿正经事儿来推我,今天不许!”

宁婉就求他,“好铁石,我真有正经事儿,想与大家商量合伙儿入股做新生意呢!”又再三许愿,“明天,还有后天就都听你的,好不好?”

“不好。”

“那就再加上大后天、大大后天才行。”

“还不好。”

“那你要怎么样才行?”

“…”声音低了下来,倒不知最终这二人如何商量的,只见大年初二的早上,宁婉装扮得漂漂亮亮地坐了马车由铁石陪着回了娘家。

宁家女儿多,因此这一日竟热闹得不成,大姐和大姐夫带着囡囡和志诚——狐保本是小名,自上了学堂之后就由先生给起了名叫志诚,一家人都过来了;大姑因万记那边地方狭小,又做着生意,就让姑父看着生意自己带喜姐儿来了,眼下又有宁婉和铁石,将炕上坐得满满的。

爹和娘早备好了许多小零嘴儿,上好的酒菜,大家就一面吃喝一面说话。

铁石平日不大喝酒,宁婉就给他倒了一杯说:“这酒是我家作坊里酿的,不似高粱酒那样烈,你喝点没什么。”

娘就笑着说:“我也正想告诉婉儿呢,这酒卖得特别好,年前就断了货,亏得我知道大姐爱喝先留下两坛,要么今天我们只能在外面买别的酒了。”

爹也说:“婉儿,听说你还留了一半的酒没卖,不如也拿出来吧,安平卫那边的铺子要加一倍钱收呢,我算着赚得也够了。”

去年是第一次酿酒,做得不多,有着试探的意思,今年就会再加上一倍。但是即使是酒早卖得脱了销,宁婉也不会把存下的酒拿出来,此时笑着说:“若是家里人想喝我可以拿出一坛两坛的,可卖是不能卖的!”

大姑家的万记也自宁婉作坊里进的葡萄酒,卖得也好,此时她也劝侄女,“现在能卖高价就赶紧卖了吧,别放久坏了,还不亏了本?”

“你们不知道,这酒是越发越味道越醇厚的,藏在酒窖里怎么也放不坏!你们没听过女儿红吗?那酒就是生了女儿做好了埋在树底下,等女儿长大了再挖出来喝,才得了这个名的。”宁婉又告诉他们,“等今年新酿的酒卖的时候,我会放几坛去年的酒,价要高上两倍;明年再放前两年的酒,价又要高两倍!”

  如果觉得重生农家幺妹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波滟滟小说全集重生农家幺妹春花灿烂浮生小记万里随波行枇杷花开戏凰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十样锦,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