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神奇圣人王阳明作品神奇圣人王阳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大太监梁芳去了厕所,好久好久也不见回来,李孜省正等得焦急,突听一声哈哈大笑:这位仙长,果然是妙手仙丹,起死回生啊,嘎嘎嘎…就见梁芳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的便秘,真的让李孜省给治好了。

五雷法,端的是不同凡响,不可小觑。

实际情况是,李孜省给梁芳治病,用的根本不是什么五雷法,而是一个障眼法。

什么叫障眼法呢?

先说说大太监梁芳,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便秘呢?这是因为,当时的宪宗皇帝最喜食丹药,每天蹲在小黑屋子里,拿扇子在一只小火炉前扇个不停。而火炉里煮着的,都是些铅啊汞啊的重金属,试想人体是多么脆弱,却每天都要吞服这么多重金属进去,谁能受得了?

皇宫里边,不光是宪宗皇帝喜欢炼丹,如大太监梁芳,也是非常热衷。铅汞之物吞服过多,结果都淤积在小肠里,堵塞了肠道,导致了便秘,实属正常之事。而李孜省是以毒攻毒,给病人灌一盏脏水下肚,患者的肠胃突然遭受到如此肮脏的刺激,顿时就会剧烈蠕动起来,肠胃这一蠕动,就将堵在小肠里的铅铊子水银块全部给蠕动了出来。

有的史家认为,李孜省是个聪明人,自己悟到了这么个招数,恰好解决了大太监梁芳的问题。

但更大的可能是,这个方法不是李孜省悟到的,而是他从那本偷来的五雷法书上看来的。

要知道,炼丹这种活儿,是老道的专业领域,道家人士,一代又一代浸淫于服食铅汞之物的追求上,憋死憋惨的老道,满山满谷,不知凡几。但憋死的老道多了,就有更多的老道来琢磨如何才能不被活活憋死,琢磨的时间久了,总会有人把这个方法找到,所以写在书本上,起一个吓死人的名字:五雷法,也好让这个方法显得庄严一点儿。

现在这本书落到了李孜省的手中,实乃皇宫特大喜讯。

大太监梁芳的病治好了,另一个和梁芳分量等同的大太监钱义,他和梁芳都是宪宗皇帝最宠爱的人,也闻声找上门来了:仙长,李仙长,求求你让咱家也喝一盆你的洗脚水吧…

李孜省耐心解释:钱公公,那不是洗脚水,是洗手的水…

钱义哼哼唧唧地道:不是说,仙长的脚比手干净吗?

李孜省猛然省悟:对对对,原先是脚比手干净,但因为手已经洗过了,脚还没有洗过,所以现在手比脚干净了…

钱义大喜:那咱家就喝洗手水好了,洗脚水就不要喝了吧。

李孜省却道:不行,洗手水对你来说没效果,一定得洗脚水才行。

钱义:…

无奈之下,钱义喝掉了李孜省的洗脚水,果然是立竿见影,把积压在小肠里的铅汞全都排了出来。自此,两名大太监坚信李孜省就是神仙,李孜省不承认也不管用了。于是两人急急进宫,见到宪宗,说道:陛下,天大的好消息,有一个活神仙从天界下凡来了,此时正被我们供养在家中。

宪宗皇帝正忙着炼丹,听到后就问:真的假的?

两名大太监齐齐保证:如有半句虚言,陛下可将我们二人满门抄斩。

宪宗皇帝大惊:连这种毒誓都敢发,可见这事假不了。传朕旨意,有请活神仙入宫,朕有大事与神仙共同商讨。

美女炉鼎的传说

李孜省入宫来,宪宗皇帝不敢让他跪,而是让宫女拿锦墩来,请他坐下,说道:神仙啊,朕今日请你来,是想和你共同探讨一下炼丹的鼎炉材质问题。

哦,李孜省点头:原来陛下你想吃春药…

宪宗皇帝明明说的是炼丹的鼎炉,怎么李孜省却说皇帝想吃春药呢?

这个问题,涉及道家最基本的理论思想体系。话说中国道家方术,最是繁杂神奇,有三尸三彭,内丹外丹,姹女河车,三昧真火,华池神水,圣胎吐纳,辟谷行药,八难七伤…单是这些专业术语,就有着数千本的典籍予以解释。我们这本书主要是研究王守仁,不是琢磨教大家炼丹,所以我们只说一个名词:

炉鼎!

炉鼎?不就是说的炼丹用的小火炉吗?

非也非也,道家之炉鼎,按《云笈七签》中的解释:青谷先生常修行九息服气之道,后合炉火大丹,服之得道…看不懂是不是?看不懂没关系,这是内丹学家的基础理论,这种理论将炉鼎分为四等;最下等者,身为玉炉,心为金鼎,以炉火烹煎之象,形象修炼金丹之法。中等是以乾坤为鼎器,上等则是以天地为鼎炉,在上等之上还有最上等,是以太极为炉。

重复一遍,道家载之于册的所谓鼎炉,计有四等:上上等是以太极为炉鼎;上等是以天地为炉鼎;中等是以乾坤为炉鼎;下等是以身心为炉鼎。

好好看看这四个分类,有没有什么问题?

好像缺少了一个吧?既然有上上等,那么就应该有个下下等,要不然的话这个分类就不科学,不完善,不完整,不严密,不系统,不规范,不全面…那么,到底有没有个下下等呢?

还真有!

现在宪宗皇帝问起的,就是了。

瞧这皇帝什么水平,放着上上等不问,非要问下下等。事实上,这个下下等的炉鼎,长期以来被研究学者认为是茅山派的拿手绝技。现在我们知道,道家里有龙虎山张天师一派,这个派别是东汉年间的一名公务员张道陵辞职下海创建的门派,此一门派是张家子孙世代承袭的,除非是张道陵的后人,别人是绝不允许染指的。

你创了个门派却不允许别人染指,这让别人怎么办?

只能是自创门派了。

就在公元252年,正是三国的晚期,这一年东吴孙权死了,随着孙权之死,一个女孩子哇哇降生了,这个女孩子长到了二十四岁出嫁,但为了创立一个新的道教门派,她毅然决然地和丈夫分居了,开创了以捉妖拿怪为主营业务的茅山派。从此她成为了茅山的祖师爷,史称魏华存夫人。

前面我们说过,那位曾拒朱熹于门外的异人白玉蟾,惨遭龙虎山张天师门派拒绝之后,成为了茅山派的独立运动领袖。而历史上,自打茅山派创立以来,其门下弟子们,就始终坚持不懈地与其他道家派系作斗争,斗争的一项就是道家的房中术。

房中术,就是道家丹炉中下下等的分类了。这个分类让人出奇地郁闷,是以女性的身体为炉鼎,又称美女炉鼎。

有关美女炉鼎的分类,道家已经不厌其烦地辟谣无数次,但却没有丝毫的效果。

这不,宪宗皇帝张嘴就问炉鼎,而李孜省与他心意相通,马上知道他要的就是个春药,这些烂事让白胡子的道家真是情何以堪啊。

仙子爱上凡人

李孜省来见宪宗皇帝,一门心思琢磨着替宪宗把病治好,那他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宪宗皇帝竟然见面就朝他要春药。

为什么他会想不到这一点呢?

因为,这时候的宪宗虽然四十岁刚到,却已经十分衰老,牙齿掉光,说话漏风,白发苍苍,行将就木。谁能想到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竟然满脑子琢磨这些事?

可是话说回来,正因为宪宗皇帝行将就木,所以他才有一种急迫感,才比年轻人更需要性刺激。李孜省没想到这一点,只能说他不懂得人性。

现在他懂了,却陷入了惊恐之中。

倘若一枚药丸下去,搞得宪宗亢奋过度,突然咽了气,那他李孜省岂不得被灭门抄家?

不要说李孜省没有春药,就算是有,也不敢给宪宗用啊。

可你既然是个仙人,却不给宪宗皇帝春药吃,恐怕宪宗现在就会发火,吩咐武士将你拖出斩之。

找了个借口退出宫,李孜省急得团团转,给宪宗皇帝春药吃不妥当,不给也不妥当,这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之局,如何处之呢?

想来想去,就剩下最后一个法子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逃就一个字!

李孜省悄悄地收起这些日子赚来的银子,卷成一个小包裹,不敢走大门,悄悄地打开窗子,把头往外一伸,就听“砰”的一声,痛得他惨叫一声,急忙缩头回来,拿手一摸疼痛处,分明是肿起来一个大血包。

撞在什么东西上了?

往窗外看看,外边并没有什么东西啊。李孜省百思不得其解,再把脑袋往外一伸,“砰”的一声,又撞在了不知什么东西上。李孜省急忙伸手,往前一摸,嗯,好像摸到了一只鼻子,嗯,好长好长的胡子,还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巴,这到底是什么怪东西啊?他扭脸一看,顿时发出了一声惨叫:

饶命啊!

只听哧哧的笑声,窗外钻进来一个老道的脑袋:徒儿啊,我跟你说过三年就是三年,可才刚刚三天你就受不了为师的考验,偷了书跑京城里来,现在怎么样?不敢喂皇上吃春药,你终于认栽了吧?

窗外这个老道,就是李孜省寻仙时在荒野遇到的那个野蛮变态,以虐待李孜省为乐事的老家伙。想不到他竟然追到了京城,而且找到了自己,想起他那血腥而残忍的手段,李孜省就吓得魂飞天外。可此时听这老道说话,并无恶意,于是李孜省又抱有了希望,问道:师傅,那你可愿意帮助徒儿?

老道笑道:你是我的徒弟,我不帮你,还有谁会帮你?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吧,徒儿啊,你拿走的那本书,只讲了五雷法,却没有讲到六雷法,所以你才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李孜省急忙爬起来,问道:师尊,徒儿请教,什么叫六雷法?

怪老道笑道: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再加上天雷,就是六雷法了。

李孜省问:请教师尊,这六雷法有何神效?

怪老道笑道:这六雷法的神奥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召唤仙界雷部的天女,而且还能够让她们心甘情愿地对这世上的凡人投怀送抱。凡人若是与仙子交合,就能够延年益寿,甚至飞升成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天雷法的秘诀

听了怪老道的话,李孜省半信半疑:师傅,你可不要忽悠徒儿,那天上的仙子,岂是你招之即来的?

怪老道笑道:你不信吗?那你来看。

说话间,就见老道慢慢地捏了一个手诀,分明是有意让李孜省看个清楚,然后步罡踏斗,念一声: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疾!就见四面冷风猝起,遥远的天际之上,隐隐约约响起了美妙的仙乐之声。伴随着这奇异的乐音,就见流云冉冉,数十个美丽到了极致的仙子,罗带轻拂,红袖飘飘,隐现于云端高处的天界宫阙,漫然飞舞而下。随着那曼妙绝伦的轻舞,仙界异花漫天飘坠。

仙子们飘拂而至,已经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步,李孜省激动得险些大叫起来,正要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触碰一下仙子的衣袂,却不想仙子们突然一个曼妙地旋舞,竟然舞上高空,向着四面八方分散开来,逐渐远去,渐而消失。李孜省失惊之下,大叫起来:师傅,你怎么不叫她们下来。

“啪”的一声,怪老道一巴掌拍在李孜省的脑袋上:你想什么呢?这可是天界的仙子,居然想让仙子陪你,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福分!哼,这些仙子,除非是见到人间的龙种,像皇帝什么的,才会愿意下来和他们交合,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想入非非?

原来是这样…李孜省如梦方醒。

拿好了,这是六雷法的口诀。怪老道交给李孜省一张纸条:你现在就进宫吧,替皇帝把天界的仙子召下来,让他们去交合,你呢,也就是从皇帝那里多拿点儿银子,安心做个土财主吧。

多谢师傅。李孜省大喜,揣着那张纸条飞奔皇宫,太监传话,宪宗皇帝传他进入。到了宪宗皇帝面前,李孜省先把六雷法的神奇之处,添油加醋地对宪宗皇帝讲了一遍,听得宪宗也是亢奋莫名,立即叫他施术,快点儿把天界的仙子叫来,皇帝要临幸。

李孜省立即仿效怪老道的法子,捏起手诀,步罡踏斗,结印烧符,果然就见冷风起处,屋脊上瓦片“哗哗哗”地响成一片,十几个仙子你拥我挤地从大殿的屋脊上跳下来,上前就按住了宪宗皇帝。只听宪宗皇帝发出了惊恐交加的尖叫之声,拼命地挣扎出来,冲到李孜省面前:你给朕叫来的,到底是什么仙女?

李孜省呆了一呆:陛下…这个这个…这个仙女,确实有点儿太丑了,一个个皮粗肉糙,或许是我刚刚施术的缘故…

少来了,你还敢忽悠朕!宪宗悲愤地骂道:你给朕看清楚了,这些女子,都是在宫里扫地的、倒马桶的粗使宫女,你这哪里是什么仙术,分明是邪术!

李孜省大骇,细一看那几个仙子,果然都是宫中地位最低、容貌最丑的粗使宫人,而且还年纪老大,只是她们中了李孜省的邪术,一个个表情迷惘混浊,分明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

情知自己被那可恶的怪老道玩弄了,李孜省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宪宗皇帝还认为他在瞎掰,把那张老道写给李孜省的心诀要过去,却发现是道家的元始天书,根本不是正常人能看得懂的。

传朝中精熟道家元始天书的大臣进来,让他认一下那张纸条上的字,就见那大臣大惊:陛下,此乃南宋时茅山灵霄派始祖白玉蟾所书,怎么会在皇宫里出现?

白玉蟾?

那么,元始天书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德者道之符,诚者法之本。道无德不足言道,法非诚不足言法。

这句话,恰恰是白玉蟾所创天雷法的口诀。

那个奇怪的老道,到底是不是白玉蟾本人,这事不太好说。但是,他真的没有欺骗李孜省,是李孜省自己骗了自己,这却是毋庸置疑的。

从灵异事件到政治阴谋

有关李孜省这桩悬案,我们已经讲完了。

现在,我们需要在一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著史读书,最忌讳的就是道听途说,不负责任,最忌讳的是不尊重史实的胡言乱语。本着严肃、客观的史学态度,我们必须要承认,李孜省这桩悬案,其人名、年代都出现了明显的讹误。

道家记载说,这桩事情发生在宪宗年间,故事的主角叫李孜省。实际上,这桩事发生的真实时间,是世宗皇帝年间。那个搞怪的主角,也不叫李孜省,而是叫王金。

正史上记载说,王金这个人,原本是一名国子生,入山修道,归来后果然学了几手绝活儿,于是他进入皇宫,给世宗皇帝讲房中术,协助世宗幸御宫女,吓得宫里的嫔妃们到处躲藏。再后来,世宗皇帝服丹药暴死,于是朝臣纷纷上奏,要将王金拖出去斩首。可谁也未曾料到,这桩灵异事件,竟然转化成了一场空前的政治大阴谋。

当时上奏弹劾王金用丹药喂死世宗皇帝的,是大学士徐阶。可万万没料到,徐阶的门生高拱,突然反戈一击,质问老师徐阶:老师,你说的是啥意思?你说皇帝是个糊涂蛋吗,让一个江湖术士给活活骗死了,是不是?老师啊,你这可是犯下了严重政治错误。谁不知道我们的皇帝,最是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怎么可能会让一个江湖术士给骗了?

让高拱这么一说,徐阶顿时目瞪口呆,结果徐阶就被加以罪名,当场赶出北京城,从此高拱独霸内阁。最幸运的是骗子王金,按理来说他本应该被砍头的,可如果要杀他,就意味着说世宗皇帝犯了错误,所以为了维护世宗皇帝的光辉形象,就不能承认王金是个骗子,反而要嘉奖他、鼓励他…

当时朝廷对此案的最终审决诏书,是这样写的:

我皇考圣神睿智,荷天笃佑,寿者正终,享国享年,乃自古帝王所罕及者,何尝轻用方药!却乃委罪于人。兹事既会鞠明白,宜宣付史馆记录,垂示万世。金等既有别罪,依拟更论具奏。

讲这么一段事,甚至连当时的诏书都抄了来,就是为了证明李孜省的怪异之事,在历史上确曾有着真实的记载。

可是,我们这本书是在讲述王守仁的圣贤之路啊,突然半路上杀进来一个李孜省,而且还费了如此多的笔墨,这又是一个什么原因呢?

讲这个故事,是想证明一件事情:王守仁在他的追求圣贤之路上,会不会和宪宗皇帝走到一起去?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想想王守仁吧,他登上九华山,到处寻访避世的老道,为什么他不去和尚庙里,和僧人聊聊天呢?莫非他也和朱熹一样,儒佛两家已经打通,单只是道家还欠着火候了?

然而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的,佛儒道,包括其他类型的思想体系,在智慧的终极是相遇的。譬如王守仁要攀登的是一座智慧高峰,佛儒道三家的思想理论,就是通向峰顶的三条羊肠小路。不管你沿哪条小路登上峰顶,回望来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条小路都清清楚楚地摆在你的眼前。而在你还没有登上顶峰之前,绝无可能会先将其中的两条路径,尽收眼底。

这个意思就是说,佛儒道三家,一通皆通,不通就是不通,绝不存在着通了一家还差两家,又或是通了两家还差一家的怪异情形。

把这话说明白了,那就是:如果王守仁还没有晋阶到圣贤的意境,那么,他就搞不懂道家的把戏,那么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他或许也会和宪宗皇帝一样,对道家的美女炉鼎信以为真。

总而言之,这一章东拉西扯,言不及义,就是搜集到四条资料,放在这里,以供读者自行得出结论:

资料一:王守仁在九华山访道不访僧,并将朱熹与白玉蟾的故事安在自己身上,凭空杜撰出一个不存在的蔡蓬头,他想掩盖什么?

资料二:道家方术,流失民间,愚众确信其有美女炉鼎之说。这个说法就决定了,凡是相信这一点的人,定然会挖地三尺搜罗美女。

资料三:王守仁家里有六个老婆,无论从任何角度上来说,都有点儿多了。

资料四:这时候的王守仁,学问尚未大成,未必不会相信美女炉鼎之说。

总结上述四条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但是,如果有谁在此得出结论,说王守仁很有可能,在追求圣贤的道路上,曾经误入歧途,步入了把美女当做炼丹的炉鼎之谬误,所以才一口气抱了六个美女放在家里——那么这个说法绝对是不负责的,是缺乏史料依据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凑在一起,完全有可能只是纯粹的巧合。

既然如此,那王守仁为啥要娶六个老婆?

…天晓得!

反正王守仁这么个搞法,铁定是连圣贤的门槛儿都摸不到,这却是毫无疑问的。

唐伯虎遭遇家庭暴力

弘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02年,王守仁三十一岁了。

这一年,他刚刚游历了九华山,出差回到了北京城,到了家里坐下,左看右看,忽然想起来了:子曾经曰过,三十而立。孔子在他三十岁的那一年,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了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完善思想体系,从此迈着方步,行走在圣人的金光大道上。

相比之下,自己就要惨得多。

尤其是这一次九华山之旅,居然没一点儿正事,满山飞跑着找老道,你说自己连炼丹的炉鼎是怎么回事都弄不清楚,还找老道干什么?就算是找到,也铁定是李孜省那样的大忽悠、大骗子,把自己骗得惨不忍睹…

忽然之间,王守仁想要辞职。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辞职呢?

必然是在九华山所遭遇到的事情,严重刺激了他。

但是《年谱》上暗示说,王守仁所受到的刺激,并非来自九华山,而是来自李梦阳。

李梦阳?这人又是谁?

李梦阳,陕西人氏,他母亲生下他的时候,梦见一轮红日滚入怀中,所以名叫梦阳。他的年龄比王守仁小一岁,但才华明显强过王守仁,科举时轻松过关,在朝中做个六品官。当王守仁沦为落榜生的时候,他却因为上书反对孝宗皇帝的小舅子张鹤龄非法抢占百姓田地,竟然挥鞭打落了张鹤龄的两颗牙齿,因而声名鹊起,被推为明朝前七子的头一名。

王守仁回到了北京之后,就跟在李梦阳的屁股后面混。

李梦阳发起了一场文化复古运动,以后大家再写诗,不许叽叽歪歪,就照着李白、杜甫那种风格来写,能模仿就算是不错了,还装什么大头蒜,创什么新呢?可是这场文化复古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呢?

因为,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被排除在这场运动之外。

这个人是谁?

他便是唐寅唐伯虎!

哇!莫非是三笑点秋香的那个大才子唐伯虎?

然也。

但是历史上的唐伯虎,并没有秋香可点,相反,他倒是吃尽了千般苦头,受尽了万种折磨。细说起来,唐伯虎和王守仁,是一道儿进考场的同学,而且唐伯虎的答卷,比王守仁好出了不知多少倍。但是王守仁却榜上有名,入朝做官,唐伯虎却被拖到天牢里往死里打,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这里边又有一桩天大的悬案,当时诸考生中,水平最高的是唐伯虎和富二代徐经,主考官是大滑头李东阳和程敏政,而且程敏政最是欣赏唐伯虎和徐经,没听说过王守仁是谁。

史载,程敏政阅过试卷之后,高兴地对人说:我看到两张水平超高的卷子,敢和你们打赌,这两张试卷,铁定是唐伯虎和徐经的。

此言一出,立即有一封匿名举报信飞入皇宫,落在当时的孝宗皇帝的龙床上:爆料,爆料,紧急爆料,主考官程敏政,泄露了考题给考生唐伯虎、徐经…孝宗见此匿名举报信大怒,立即将程敏政撤职,唐伯虎和徐经两人,被拖入牢房往死里打,打到他们招认为止。

富二代徐经受不了折磨,进了大牢就招了,说他让自己的家童,花银子从程敏政那里买到了考题。

既然有了口供,那就三堂会审,进行最后判决。

不承想,三堂会审的时候,徐经突然翻供,说他的口供是屈打成招的。如果他不编瞎话抹黑自己,铁定会被当场活活打死。会审诸官目瞪口呆,就把这个情形报给了孝宗皇帝。

孝宗皇帝就是宪宗皇帝的儿子了,猜猜他是怎么判决的?

判决如下:给徐经平反冤案,至于唐伯虎嘛…流放算了,至于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估计再也没人弄清楚了,干脆一股脑儿全扣在唐伯虎的头上,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唐伯虎当时没说什么,就是回家后被老婆打了个半死。而富二代徐经,却因为咽不下这口气,竟然活活地气死了。

大才子唐伯虎就这样被流放了,因此也就不可能来京师领导文化复古运动,这场文化复古运动没有他的领导,却是些五流诗人扎堆儿叽叽歪歪,这岂不是扯淡?

谎言下的圣贤之路

有意思的是,王守仁是满山遍野去找老道,而在唐伯虎这里,却是老道自己找上门来。史载,有个衣衫破烂的老道,来找唐伯虎投资,要求两人合伙经营炼丹,炼出金子来大家一起发财,唐伯虎听了,顺手抢过老道手中的一柄折扇,在上面题写道:

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如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唐伯虎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你既然有烧炼金丹的本事,何必还要找合伙人?像你这种骗子,最多也就忽悠忽悠王守仁,想骗我唐伯虎,还差着点儿。

  如果觉得神奇圣人王阳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神奇圣人王阳明小说全集神奇圣人王阳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