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黄晓阳作品职场二规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至于岳母或者老婆的那个饭局,可以往后推,中午不行,还可以改在晚上。

  老板那个饭局嘛,也就是吃饭而已,没有丝毫意义,找个借口推掉就是了。

  显然,在你的心里,朋友为重,时间优先,这些概念,属于基本秩序,你要遵守。所以,你选择了去赴朋友的婚宴。

  但是,你分析过这三个人的关系没有?这三种关系的大小,在哪里?

  最大的,显然是老板。老板决定着你的职场升迁,决定着你拿多少薪酬。职场升迁和薪酬,又直接联系着你的家庭生活状态。升职和加薪虽然不直接影响你们的夫妻关系,但间接影响,却是非常之大。你一次没有赴岳母之约,老婆可能因此不高兴。可这个不高兴,只是暂时的,以后还可以弥补。你得到老板的信任,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带给老婆的高兴,却是长久的。

  相反,老板请人吃饭,不会是随便的,通常都会有一番考虑,哪怕是临时起意,一个单位那么多人,为什么想到和你一起吃饭,而不想到别人?这件事本身说明很多问题,要么,老板对你很欣赏,经常叫你一起吃饭。要么,老板将吃饭当成工作,今天叫这个人明天叫那个人,心里有一本账。当然,还可能有其他一些考虑。

  以我的理解,老板叫吃饭,一定是有意味的。

  这个意味,对于你的职场生涯,很可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如果看不到这种大,就说明你在职场根本不用心。

  我这样说,很多人都会认同。但在具体做的时候,几乎很少有人会这么去想。

  我认为,最正确的做法,是提前去朋友的婚宴现场,把你该尽的人情尽到,然后离开,去和老板吃饭。至于岳母的那餐饭,肯定要推掉。如果因为时间以及距离等原因,你不能先去朋友的婚宴现场再去赴老板的约,那么,你就不能兼顾,只能选择最重的那个。

  职场中还常常遇到一种情况,你的部门领导给你布置了一项工作,而你的分管领导又给你布置了另一项工作,两项工作冲突了,你怎么选择?哪个大哪个小?

  分管领导,是你的部门领导的上司,他的职位更高。从理论上说,他布置的工作,显然重于部门领导。所以,你通常会选择做分管领导布置的工作,而将部门领导的工作往后放一放。

  如果你问我,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是错误的?

  按照职场规则,最能决定你升迁的,是你的部门主管,而不是你的上一级主管。同样的规则,有权向你下达任务的,是你的部门主管,而不是你的上一级主管。上一级主管向你下达任务,这个任务若是工作任务,他就是越级行为,破坏了职场规则。

  因此,上级主管向你直接下达任务,有几种情况。第一,这件工作其实并不重要,也不急。如果是重要的并且急迫的任务,他极有可能直接下达给你的部门主管,再由你的部门主管根据情况妥善安排。第二,这个上一级主管,很可能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无视职场规则而越级指挥。第三,你想获得机会,自己主动贴近上一级主管,从而得到这样的机会。第四,这是一件私人事务或者至少带有某种私人性质。

  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可能,但主要可能,就是这四种。

  第一种,既然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里面的大小轻重,就不需要讨论了。

  第二种,上一级主管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种人,若是在不太规范的职场,可能有市场,若是在严谨规则的职场,恐怕自己都走不远。职场中一旦有人能力比他强,业绩超过他,他就可能被人取代。你去讨好这样的领导,其实没有意义。换句话说,若是你所在的职场,全都是这样乱套的越级指挥,那么,这个职场,就没有规则可言,也不可能给员工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你不是要选择选执行谁的任务的问题,而是应该考虑选择离开的问题。

  第三种,你主动靠上去的。这种情形会比较复杂。如果这个主管真是想帮你,他应该在规则内替你活动,而不是用一件工作来使你的上司得到一个错误的判断,更不会把你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

  换句话说,你如果认定越级是一种升职的最佳方法,而努力地去讨好更上一级主管。不仅你的上司会看到这样的事,你的上级主管的更上级,估计也能看清。仅仅这么一件小事,很可能被看清你身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不讲规则,比如大小轻重没有概念之类。

  做了这么一件事,你失去的,很可能比得到的更多。

  第四种,我们不需要讨论。公和私的区别摆在那里。

  某网站有一个视频中心,建立这个视频中心的初衷,是想在互联网视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本网站在这方面即使不能占有一席之地,也不至于留下一个空白。于是,在这间网站还只有千万年收入的时候,投入了数百万元,组建了这个视频中心。

  关键在于,上一级的集团没有这样的视频中心,更上一级的宣传部,也没有视频中心,而很多活动,又确实需要留下视频资料,比如做一个宣传片,开一个会要留下视频记录等。网站的视频中心建立之后,一直为这两级单位的各部门服务,每年替他们做几百条片子。

  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视频中心主任会怀揣一个大大的欢喜,整个总结材料,全都是怎样服务于集团领导,又怎样服务于宣传部领导。

  网站领导给出的是什么结论?此人能力一般。

  为什么能力一般?在我看来,至少两个方面,他是大错特错了。第一,没有大小轻重主次之分,第二,没有分内分外之分。

  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职场,都难以有太大出息。原因是没有任何一个主管,会喜欢你。不喜欢,不是因为潜规则,恰恰因为显规则你没有搞明白。你讨好了上一级和更上一级,这个上一级或者更上一级,可能无数次表扬你,却不会提拔你。他怎么提拔?宣传部长提拔你一个副科级干部?他的手没有那么长。你要得到良好的职场评语,还是需要你的主管给出,别人给的,都不算数。可你的主管怎么给出?他设立这个视频中心,肯定有其打算,有中心任务,你的中心任务搞得一塌糊涂,他能给你好的评语吗?

  分不清大小主次,还不仅仅只是在上下级关系以及职场规则等方面,也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

  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八小时之内,你需要完成很多件工作。更多的时候,当天送到你面前的工作,很可能是八小时之内无法完成的,甚至你加班加点,都不可能完成。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每天累得要死,常常加班加点,领导还对你的工作状态不满意。

  绝大多数职场人,每天都在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这些事是大事还是小事?在当时看来,似乎件件都是大事,都是领导布置下来的,哪一件不是大事,哪一件不是重要的事?只有等你经历了几十年职场生涯,回过头去想的时候,才蓦然明白,这一辈子,你一直被困在琐碎的小事之中,从来没有干过一件大事。

  为什么你一辈子没有干过一件大事?这是有原因的,根本原因在于,你的领导认定你不能干大事,只能干小事,从来没有给过你一件大事。

  这话看起来似乎很矛盾,领导既然从来没有给过你一件大事,为什么就能断定你不能干大事?没有试过就得出结论,领导是不是太武断了?

  不是。领导得出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

  对于一名职场新人来说,领导确实不会给你大事。给了大事,你也干不了。所以,职场新人入职初期,肯定都是在干小事干琐事。这是能力和经验的问题,领导不会傻到将你能力和经验完全无法干好的工作交给你。既然不交给你大事,又怎么能得出结论,你不能干大事?领导会看你干事的条理性。

  你如果是一个有条理的人,是一个懂得大小轻重的人,即使是那些小事,也是有大小轻重之分的,会将每天的事,安排得很有章法很有原则。领导见你做事很有条理,便会给你适当加码,如此一来,你就有了干更大事的机会。

  分清大小轻重,有条理地做事,显示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事情虽小,这种能力,最容易被领导看见,也最容易让人欣赏。

  我认识的一位老总提拔了一个秘书。秘书的工作嘛,自然是安排领导的日常工作,包括领导的午餐,领导出差时的机票、接送、住宿等。可以说,没有一件大事。一段时间之后,老总觉得这个年轻人还不错,决定给他加点担子,提拔他当了办公室副主任,管了几个人。

  某次,老总在中层干部大会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讲话,要求秘书根据录音整理出来。交待这件任务时,老总特别强调,这个讲话很重要,你要亲自整理。讲话稿整理出来之后,老总拿起来一看,发现有很多错别字,怀疑不是秘书整理的,就把秘书叫进办公室,问道:“这个讲话稿是谁整理的?”

  老总问话很艺术,不问是不是你整理的,而问是谁整理的,暗示自己知道讲话稿不是秘书整理的。可秘书极其肯定地说,是我整理的。仅仅一句话,让老总对秘书起了疑心。老总不动声色,下次仍然有讲话稿需要整理的时候,老总有意问秘书,你在干什么?秘书说,我在替你整理讲话稿。老总当即去办公室转了一圈,发现几个办公室文员正里头工作,其中一个人似乎在整理录音。老总便问这个文员,你在做什么?文员说,我在整理您的讲话稿。

  事后,领导仍然发现讲话稿中错得比较多,同样问了秘书,秘书仍然肯定地说,是我整理的。

  由此,老总感到这个秘书很可能不值得信任,便有意做了一些调查,结果发现,这位秘书至少有两大缺点,一是对领导不忠诚,说谎。一是没有大小轻重观念,分不清轻重缓急。

  时隔没多久,这位秘书被换掉了。

  与此相反,我还接触过一个秘书。既然从事的秘书工作,一定会经常去机场接人送人。机场的安检严格之后,打火机成了禁带之物。许多抽烟的人,下飞机之后,最痛苦的事,是没有打火机抽烟。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机场附近找个小店,买一只打火机,也只一两元,小事一桩。但是,秘书去接的领导,都有些身份的,又因为出门就有人接,接了之后,不是去酒店就是去餐厅,难得有时间去买打火机。这个秘书自己不抽烟,他每次去机场接人,身上一定要带打火机。

  仅这么一件小事,不仅让那些被接的客人对他印象极佳,同时对这个单位的印象非常之好。

  小事干不好的人,大事一定干不好。

  这不是偏见,而是规律。

  大小轻重这类事,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工作上有这个区分的必要性,生活中也同样如此。真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参悟,需要长时间的修行。

  第五节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世上事,原本是简单的,或者说,只要你掌握了规律,它就一定是简单的。

  做一件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其中,肯定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有一个最复杂的办法,还有一些既不简单也不复杂的办法。这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可能有很多条路,有的路远有的路近。但极有可能,近的路难走,远的路虽然很平坦,却需要好几倍的时间,其中还有几条路,可能既不远也不近,却又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到底走哪条路最好,需要你判断。

  有时候,一件看上去极其复杂的事,某人可能仅仅只是一句话,就解决了。也有时候,某件原本极其简单的事,却被某人搞得复杂无比。

  某单位的老干部处准备计划一次活动,去集团下属的一个休闲娱乐场所钓鱼野餐之类。这原本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活动场所虽然在下面一个市的郊区,毕竟那个地方属于本集团,等于在自己家里活动一样。这次活动,是在春节团拜的时候,由集团一号首长提出来的,分管老干部处的集团领导以及分管休闲娱乐场所的集团领导,都在场,他们现场答应下来。分管老干的甲副总说,好,这件事,我来负责。分管休闲的乙总说,没问题,我全力配合。

  开始着手准备这次活动了,老干处长找到甲副总,说,时间已经定了,几月几号去。甲副总说,好,你们去搞。

  老干处长于是找到集团办,希望集团办安排车辆,以及相关费用。

  集团办主任说,这个就不需要我们安排了,都是内部的,你们直接去找乙吧,由乙解决。

  老干处长于是找到乙副总。乙副总一听,觉得这事有点麻烦。几十人活动两天,路费、食宿费、娱乐场所使用费,大概需要好几万元。虽然钱不多,毕竟,要有一个明确的出处,或者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乙副总如果把这些全部承担了,等于做了不属于他的工作,这笔开支,应该体现在集团的账上。要体现在集团的账上,就需要集团一把手签字,至少是分管副总签字。

  这些话,乙副总不好说,只是在心里想,甲怎么管事的?手下人,办事一点条理没有。可他不负责帮别人教手下啊,只好说,在我这里没问题,你们按程序走好了。

  甲副总知道这件事后,觉得乙副总是托词,对老干处长说,这件事,我们自己解决。

  老干处长一下子傻了,自己解决怎么解决?明明是一号首长定下来的事,乙副总当场答应了,事后又找过他,他还非常热情。现在突然不让他插手了,自己解决,还要跑去人家的地盘,人家心里怎么想?突然之间,老干处长觉得这件事复杂了,似乎一下子把甲乙两位副总和集团办主任都得罪了,事情还不一定能办得好。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件这么小的事,为什么会办成这样?

  老干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觉得没法理解,希望我帮他分析一下。

  我说,当初,你们应该找甲汇报此事。他说,我们汇报了。我问,那么,是他让你们去找集团办的?他说,不是,是董事长在团拜会上定的,说这事由集团办牵头,我们老干处负责,乙副总出钱。我们是按照董事长的要求做的。

  我明白了,根子,还在老干处长身上。尽管这事是董事长定的。可董事长毕竟只是说了一句话而已,并没有正式手续。这个正式手续,得由老干处来办。这就是所谓老干处负责。老干处首先应该做的事,是立项。这个立项,需要打报告,由董事长签字。如此一来,两位副总和集团办,就是按规则行事。

  我说,这件事的正常程序,应该是你们打一个报告,详细列明活动时间地点人员费用等,拿给董事长签字。董事长一旦签字,两个副总以及集团办主任,就有章可循,各负其责了。他说,这样做,董事长会不会觉得我们不会办事?已经定下来的事,还搞得这么复杂。我说,此外,你们还有第二个办法,既然是董事长定下来的事,可以不再通过董事长,而是直接通过你们的分管领导,即甲副总。但是,这事不应该是口头汇报,仍然应该打一个报告,由甲签字。他如果书面说明,由集团办办理,那么,集团办不可能不办。不办,就是得罪了甲。因为他是副总,乙也是副总,他不可能直接将报告签给乙,即使他认为报告应该给乙,也一定会事先和乙通气,商量好之后,再签这个字。这时,你们去办事,就会一路畅通无阻止。

  他说,这不是太复杂了吗?只不过老干处的一个普通活动,搞得像全国人大开会一样。这样做事,也太难了。

  我说,你们觉得这样做复杂,而我觉得,这样做,是最简单的。为什么简单?因为它符合程序。相反,你们以为,事情由董事长早已经定了下来,只要和相关方面打声招呼,简单地说一下是最简单的,却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为什么复杂了?很简单的道理,你一个老干处长去找集团办主任。集团办主任会想,我凭什么做这件事?就凭你甲副总的一句话?何况,你这句话还不是对我说的,而是通过一个平级干部口头传达的,你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所以,他会找个托词,将这件事推掉。万一这事闹起来,他有话说:是的,老干处是说过这件事,因为没有一个计划,我也不清楚他们具体要怎么搞。毕竟是乙出钱嘛,所以,我叫他们和乙商量好。

  这个皮球踢给了乙。乙会怎么想?他会觉得,这件事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怎么怪?若真是甲决定要做这件事,那么,甲应该和自己通一下气吧,至少应该按董事长的意思,制定一个计划吧。可现在,什么东西都没有,便由老干处长跑来找自己。那么,这到底是老干处长的意思,还是甲的意思?如果是甲的意思,那似乎显示,甲对乙有点太不尊重了。如果不是甲的意思,而是老干处长假传圣旨,乙把这件事办了,甲就会觉得,你是不捞过界了?我分管的事,你说办就办了,眼里还有我吗?

  现在我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了吧?一切按照规则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旦不按照规则办,就会存在很多微妙的人情因素。

  有人以为,简单的事情,之所以会被复杂化,是被执行人做复杂的。其实不是,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想,二是想太多了,想过了。

  绝大多数职场人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因为不想,遇到事,仅凭一瞬间的直觉,或者以前的经验,认定之后,立即就做。

  前几年,官场出过不少轰动的小事,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某次大会上,记者采访某位官员,一开始,官员还很配合,觉得这是一次露脸的机会。没料到,那名记者提的问题不是官员所认同的套路,有些问题很尖锐,搞得官员非常被动,情急之下,官员脱口问道:“你是党员吗?谁给你的权力,让你这么做的?”

  官员接受记者采访,原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因为官员的这一句没用心去想的话,变成了一件复杂无比的事,最后,这个官员的处境极其尴尬,对整个仕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同类的事情,这些年特别多。比如某个地方出了件什么事,官员应对媒体的时候,任意找了个理由,诸如临时工之类。临时工顿时成了一个社会热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简单,官员们平常应付记者,那些记者都是拿着红包,受当地宣传部安排的,说什么答什么,事前都安排好了,官员们形成了固定思维,在这种事情上面,不会出状况。相反,应对上级官员的时候,他们会形成另一种固定思维,上级官员参与的活动,都会提前通知,事前会做好充分准备。有些地方,甚至连对答的台词都早已经写好,预演过很多遍。当然,也有没有预演的情况,那么,面前上级的官员,就会极其小心,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然后才说出来。

  前不久出了一个著名的法官嫖娼事件。事件发生之后,有两起公共应对媒体事件,极有韵味,很值得探讨。

  其一,是这几名法官的上司,也就是某院长的应对。其二,是在一次中外记者会上某新闻发言人的应对。

  先说法院院长的应对。我们很难搞清楚当时法院院长是怎么想的,也并不清楚他所应对的全部言词,仅仅从媒体知道,他说了一句话,说所谓的法院嫖娼事件,是海外敌对势力如何如何。普通人会觉得,法官嫖娼,是个人问题,怎么和海外敌对势力联系起来了?大家对这位院长会产生这种联想极度不满,于是,有人开始从肉这位法院院长,闹出了诸如茅台事件等一大堆事,搞得这位院长极其狼狈。

  显然,这位院长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毕竟,那四位法官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这位院长完全可以说,第一,我们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不捂盖子不徇私。第二,我们将以此为警钟,在法院内部,开展自查自纠,进行什么样的教育。

  这位院长到底出于一种什么心理,一定要将事件推到海外敌对势力身上,我们不得而知。我在此想说的是,他应该可以有很多办法应对,而他恰恰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办法。而这个错误方法的出发点,似乎是想将事情简单化,结果却复杂了。

  至于那个新闻发言人的应对,就十分的机智合理。当时有一个外媒记者问,法官是人大管辖的单位,法官的身份也是人大确定的。可这几名犯事的法官,却由党的纪律检查系统双规了。我想问,纪委有权处理法官犯罪案件吗?

  这个提问极其刁钻。新闻发言人如果沿着提问者所设定的方向,回答纪委是否有权处理法官的问题,就等于承认纪委有刑事处置权。

  不知是这位新闻发言人经常遭遇这类问题,早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还是召开这次新闻发布会前,做过详细的预案,将所有可能涉及的问题,全部想到了。新闻发言人说,纪委双规这几名法官,不是因为是否犯罪,或者纪委有无职权处置刑事案件,而是因为这几名法官是党员,纪委是在处理党内的违纪问题。

  看吧,那个外媒记者,显然是想将一件事情复杂化。可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却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任何人不是神仙,不是天才,所有一切活动,若想做好,都要充分准备,都要仔细去想。完全不想,很难保证不出错。

  当然,想太多了,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同样容易出错。

  一般人想复杂,通常是平衡各种关系。上面布置一件事下来,你做的时候,往往要想一想,这个领导会怎么想,那个领导会怎么想。为了讨好每一个领导,让每一个领导都对这件事赞不绝口,便想这样做那样做,将每一个领导的想法都考虑到。正所谓众口难调,你若想有一种方法能够满足所有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按规则办事。在规则之外,别说是满足所有人,就算是满足一个人,都难。

  怎样才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第一,脑子里要有这个观念,任何复杂的事情,都可能有非常简单的解决办法。第二,遇到任何事,都要仔细地思考,不要匆忙做出任何决定,更不能想都不想,就凭一时的直觉去做。第三,思考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核心所在。用一个哲学原理去说,那就是找到并且抓住主要矛盾。第四,抓住这个矛盾之后,努力设想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评估哪一种办法最简单并且效果最好。

  人们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思考习惯,一种是凡事往简单里想,一种是凡事往复杂里想。

  习惯往简单里想的人,最大的可能,就是不想,凡事听之任之,你如果说某件事有这个原因那个条理,他会瞪大眼睛,说,事情怎么会这么复杂?而另一类人,哪怕是极其简单的事,他们也会想得复杂无比,甚至越想越复杂。

  若是前一类人,你告诉他,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他一定很认同。因为在他的眼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简单的。别人叫他去吃饭,他以为就是吃饭。别人叫他做一件什么事,他以为就是做这件事。他从来都不会想一想,吃饭背后,是否还需要联络什么感情,融洽什么关系,或者是谈一桩什么交易。做事也是如此,做每一件事,肯定都会有目的性。可是,在简单的人看来,做事就是做事,目的他是不必考虑的。

  若是后一类人呢?肯定会想得极其复杂,你叫我吃饭?是不是想求我办我根本无法办到的事?是不是想走后门,说情或者别的什么我能力之外职权之外的事?

  这就涉及到第二点,要想,但要仔细想,把各种情况想清楚,不能想当然,更不要匆忙做决定。普通人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区别,就在这个想字上。普通人不太想事,也不会想事,而成功人士,不仅会想事,而且善于想事,通常都能够想到点子上。

  怎样才能想到点子上?先找规律性。任何事,都有一个事理,这个事理,能够指向一个明晰的方向,以利于你得出正确的判断。比如有人请吃饭,去还是不去?不去,把人得罪了,去了,可能对方要求你什么事,是你办不了的。

  办不了,立即回避,肯定不是办法。如果你事前已经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有了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对策,那么,你就能够将这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处理好。

  首先,你不妨想一想,你遇事就躲,是不是你无法替别人排忧解难的原因?假若你换一种思维方法,换一种办事方法,遇到事,都在事前想好各种可能,并且对每一种可能都想好对策。如此一来,你就不怕别人请你,不怕别人求你。只要你不躲,就一定能认识更多的人,发展更多的关系,遇到事的时候,能够帮得上你的人,不就多了,门路不就广了?

  何况,求人办事的人,也有各种类型,有些人,凡事就找人,而且不止找一个人。有些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开口求人。也有些人,真遇到难事了,求求人试试,能办成就办,办不成就算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在朋友交往时,你若能掌握好后面谈到的抽屉原则,再将对方的意图摸清楚,想好应对之策,就能较好地处理这类事。

  简单地说,如果这个求你的人,摆在你的交友抽屉第一层,他有困难,你是肯定要帮的。如果在你的交友抽屉中,这个人摆在很下层,这样的朋友,是否保留,对你意义不大。有他不多,失去了也不可惜。因此,你临场处理的时候,余地就很大。

  显然,因为对方可能求你办事而不敢答应对方的邀约,一是你交友没有抽屉原则,二是你办事不用心去想,没有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想好应对的办法。

  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在事情的最初,确实是简单的,因为处置方法上的原因,随着发展,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时候,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

  某次,一个朋友托我邀请几位知名作家去一家企业搞个活动。按照正常程序,应该是这位朋友的下属做一个方案,由朋友以及朋友的上司审批之后,报给企业,企业批了之后,开始执行。做一个活动计划,是办事的最基本程序,之所以在朋友的企业层层审批,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企业的一些管理成本。

  如果觉得职场二规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黄晓阳小说全集职场二规则决战江湖二号首长2二号首长3官劫幕僚爱情万岁阳谋高手高手过招二号首长,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