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黄晓阳作品职场二规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学生中就是这样的。而在职场中,这种心理,也同样较为普遍地存在。

  我接手办过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原来是吃大锅饭,所有人的工资收入,严格按照规定来,主任是多少,普通编辑是多少,没有太大出入。我接手以后,想加强竞争,希望出现某人月收入是其他所有人工资总和的人。为了造成这种竞争环境,我制定了一个绩效工资制,将基本工资基数定得较低,将绩效工资定得很高。

  弄了几个月后,出现了麻烦。我的编辑部主任的绩效工资最少。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原因,他的心事早已经不在这里,去外面兼职了。因为他的绩效工资拿得少,就开始在下面使小动作,哪个人这个月的绩效工资拿了两三千元,他就找这个人谈话。说,你不要太出风头了,谁谁谁对你有意见。他不说自己有意见,而说别人。搞得同事关系,突然紧张起来。

  可这件事,没有任何人告诉我。我大会小会地讲,鼓励,鼓动,没有效果,大家每个月的业绩都差不多,这个月,你多一点,下个月,我多一点。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我也找人谈话。可任何人都说很好,没事。当然,我也找编辑部主任谈话。倒不是我怀疑他什么,而是觉得他每个月交上来的稿件质量和数量都成问题。为了维护他这个编辑部主任的脸面,我不得不降低标准,将一些可发可不发的稿子,也发了。

  即使如此,他也不满意。毕竟,他悄悄地出去兼职,是想赚双份工资。没想到,一边的工资突然少了下来,另一边是兼职,人家也不可能给他发全额工资。两项加起来,收入并没有多多少。他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找到那些编辑私下里开会,说现在这种搞法,大家收入差距太大,全部有意见。我想了一个解决办法,每个月的分数,还是按照黄老师的那样打。工资,也是每个人领,但领了之后,全部交给我,由我来平均分配。

  员工忍不住了,这个办法,侵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纷纷跑来找我告状。

  想搞好同事关系,想法不错,但必须有正确的心态,正确的方法。错误的心态错误的方法导向的,肯定是错误的结果。

  职场有一种情况,喜欢论资排辈,好像早入职一年半年,就有了心理优势,似乎提职的时候,入职时间,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因素。确实,当两个人各方面条件相当的时候,入职时间,可能是一个考量因素。实际上,入职时间,在职场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因素。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来说,你只要没被提职,你入职一年还是入职十年,意义是一样的,你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根本就没有大哥二哥之分。

  换个角度理解,你入职十年而没有被提职,被提职的希望就极其渺茫,那些入职一年半载的,比你这个老员工,更有提职的希望。

  正因为论资排辈心理,职场新人处理同事关系的时候,更增加了复杂性。走进职场,往周围一看,不是自己同时进来的同事,就是早自己很多年进来的老师,这个关系怎么处理啊。等自己熬上一年半载,又有新人进来了,对待新人,自己便又有了心理优势。

  这种心态很害人。

  学生心态中,有一个极其普遍的特征,将老师置于自己的对立面,置于统治地位,而将同学置于竞争面,却又对高年级同学,心存畏惧,对低年级同学,心存优越感。学生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时候,永远是不得罪同学,也不讨好老师。个别同学若是讨好老师,一定受到其他同学的孤立甚至打击。所以,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怕突出,怕引起同学的不满,担心被孤立,同时,又想突出,却不知应该怎么做。

  学生干部还有一种心理,对于同学中所犯的小错误,一定会替其隐瞒,包庇,若是某个同学将这种小错误报告了老师,班干部还会联络其他同学,对其进行孤立甚至打击。同时,这类学生干部,又带有某种职场心理,认定自己是一个学生领袖,对学生有管理权和统帅权,要求学生对自己绝对服从,将自己置于非常直接的等级地位。

  于是,无论在学生心里还是在老师心里,都会形成一种单极化的等级关系。

  学生们将这种理解带进职场,因此觉得,职场中所有的关系,都是竞争关系,都是等级关系。将自己和职场中的同事、上司,均置于对立地位。于是,同事中如果有人做了错事,大家一定会帮着隐瞒,绝对不会向上司报告,怕别人说你打小报告,是小人。也怕别人说你为了讨好上司,不择手段,一心想往上爬。怕被同事孤立。

  正确的同事关系是一种良性竞争关系。也就是说,所有同事,都是你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你的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想往上爬,上司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设计出制度和措施,促成职员向上爬,鼓励这种向上爬心理。如果职场都没有这种向上爬心理,这个职场就是一潭死水,就是一个纯八的职场,而不是一个二八分明的职场。

  同时,上司也希望你凡事向他报告,这样,他才能随时掌握团队的动态。

  任何一个领导者,最害怕的状态,是所有职员团结在一起,什么事都向他隐瞒,将他严严密密地隔绝在这个团队之外。

  某一个团队,若真的形成了上司被职员隔绝的形态,这种形态,一定不会长久,上司肯定要想办法打破这种状态,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比如开除某个员工。

  再换一个角度思考,你不打同事的小报告,自然有人会打同事的小报告。你不说的事,并不一定老板就不知道。老板一旦知道你知情不报,你在老板心目中,肯定减分了。不是老板小气,不是老板鼓励同事告密,根本原因于,同事将团队所有的事告诉老板,本身,就是在执行三大原则中的第一条,在维护这个团队的利益。相反,你知情不报,替同事隐瞒,你是在损害三大原则中的第一条。

  不打同事的小报告,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因为你损害了团队的共同利益,所以损害了三大原则中的第一条。同时,你还损害了三大原则中的第二条,即老板第二原则。

  一件小事,你却损害了职场关系中的两大原则,这就不是小事了,而是大事。

  只要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处理职场关系时,是否会得罪同事,并不重要。你如果有特别的能力,将同事关系处理得很好,自然好。若是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处理好上司或者老板的关系,一切就不是问题。

  也就是说,在职场中,得罪同事并不是一件大事,得罪上司,才是最大的事。

  这句话还可以作许多不同的表述。

  在职场,你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讨好任何一位同事,更不要试图去讨好所有同事。但你必须讨好自己的上司。

  在职场,所有的同事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上司不是,他是你的人生领路人。

  在职场,得罪了同事,不会影响你的工资收入,不会影响你的升迁,也不会影响你的去留。但如果得罪了老板,你可能在一个时期甚至永久失去了晋升机会,更严重的,还有可能被炒鱿鱼。

  我在这里谈很多的职场规则,可实际上,这些东西,并不是什么莫测高深的东西,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绝大多数规则,根本不需要我讲,只要你认真想一想,就能明白。比如这个是得罪老板还是得罪同事的问题。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你如果得罪了同事,结果如何?

  首先,你可能被孤立,不断有人在上司或者老板面前说你的坏话。影响到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你的职场升迁。

  其次,遇到评先什么,你就吃了大亏,得罪了同事,这个你肯定得不到。

  其三,你的工作需要同事协作的时候,人家会不乐意,甚至在背后使坏。

  除了这三条之外,可能还有些其他影响,但不重要。

  我们来说说这三条。

  第一条,不断有人在老板或者同事面前说你的坏话,败坏你的名誉。你为什么怕名誉会被败坏?因为你脆弱。换个说法,你有弱点,怕别人攻击你的这个弱点。假若你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你怕不怕别人说你干活偷懒,每天不干事?肯定不怕。人家如果真的这样说,对你,很可能是个大好事。

  原因很简单,别人有嘴巴,老板有眼睛。你说这个人不做事,可老板却看到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出现这种情况,你想老板会怎么做?千万不要以为老板是管大事的人,不管小事。这类小事,老板一定会管。

  想一想我讲的那个去电信营业部当收银员的故事。那位老兄没有告诉我怎么得罪了他的主管,有一种可能,他每天只顾着工作,不和营业部其他人来往,把大家得罪了。这些人在主管面前说他的坏话。主管也没有细致了解,仅仅只是看了看现象,人家的面前,确实是一直排着队,他的面前,确实很少人。人家收钱,都要数好几遍,多么认真仔细,他呢?总是马马虎虎,匆匆数一下,就放进了抽屉,多么敷衍?于是,她去找大老板了。

  找大老板结果如何?不是害了他,反而是帮了他,害了自己。

  再来看第二条。你如果得罪了同事,确实可能评不上先。这只是一种可能,不是绝对。

  几乎每个老板都会谈到一个观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什么叫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什么是职场老实人?就是那些实干的人,就是那些不计得失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人。就算你评不上先,我告诉你,你的老板,也会千方百计地补偿你,对你的老实,你的实干,进行肯定。

  我的手下有一个员工,工作了好几年了。坦率地说,平常,我看不出她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有时候,工作出了错,我还会严厉地批评她。每年评先什么的,肯定没有她。不是因为她得罪了同事,同事不肯投她的票,而是因为她和其他人相比,确实不够突出。

  但公司定了一些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奖惩制度,比如有个全勤奖。公司办公室的人拿到出勤表一看,她从来都没有迟到早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论刮风下雨,她都能按照上下班,这很不容易。可她做到了。年终时,你被评先,自然很好,拿一个奖状,再拿一千块钱奖金。这个员工呢?没有奖状,但同样拿到了一千元奖金。

  这个例子,与得罪同事无关。我只是想说明,因为你努力工作得罪同事,那不叫得罪,首先,你在维护团队的整体利益,为团队做贡献,执行了三大原则中的第一原则。其次,你其实是在帮助同事维护团队利益。因为你在职场太突出而被同事孤立打击,那不叫孤立也不叫打击,那是别人在帮你更加突出,在以他们的行动告诉你的上司,什么叫鹤立鸡群,他们是鸡,你是鹤。

  至于第三条,那就更容易处理了。平常,你若是有一些并不重要的工作,需要同事协作,同事可以拒绝和你协作,那是因为这些工作并不重要或者并不关键,你自己多加点班,事情就解决了。多加班,能够让你学到更多东西,也能让你在老板心目中赢得更佳形象,何乐而不为?如果这个事情是重要并且关键的,那你更不用担心,你的老板会出面组织。你的那些同事如果还在背后玩小动作,得罪的就不是你,而是你的老板。

  可见,你如果是因为工作得罪同事,同事关系是否恶化,你其实根本不需要花心思去处理。

  换个角度再来看同一件事,你因为工作得罪同事,在老板面前,你会赢得什么?

  首先,你的老板会认定你,你就是他需要的人,就是他要重用的人。

  对此,大家可能不理解。一个搞不好同事关系的人,老板会喜欢会重用吗?我告诉你,你搞不好同事关系,如果不是你个人性格的原因,而是因为你的工作太突出,你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好,你的老板,一定会喜欢你重用你。不仅仅因为职场的奉献原则,也因为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的沙丁鱼。在市场上,活的沙丁鱼价格,要比死鱼高出很多。渔民捕到沙丁鱼后,千方百计要把活鱼运回渔港。可是,沙丁鱼生性好静,哪怕被渔民捕捞起来放进渔仓,它们也一样没有危机感。渔仓里的水是死水,缺氧。运送途中,因为缺氧窒息,会有大量的沙丁鱼死去。但有一个船长想了一个办法,在渔仓里放进一条鲶鱼。鲶鱼以鱼为食物,在渔仓里,鲶鱼会不断追食那些沙丁鱼。沙丁鱼不想被吃掉,就得拼命奔逃。沙丁鱼奔逃,搅动了渔仓里的水,提高了水中的氧含量。虽然有些沙丁鱼会被鲶鱼吃掉,但相对来说,更多的沙丁鱼会因为供氧量充足活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我个人比较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原因很简单,我小时候参与运送过鱼苗,给水中的鱼或者鱼苗供氧,物理方法很多。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方法,我参与运送鱼苗过程中,老板交待我,每隔半个小时,将腿伸进水中搅动一阵。哪家养金鱼的,都会弄一个循环水装置,为什么?这个装置,实际是在给鱼供氧。还有,我们去市场买活鱼,一定能看到小贩的鱼池里有一支水管,在不断放水。这也是简单的供氧方法。

  虽然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职场需要鲶鱼效应,我是认同的。

  老板最担心的事,可能是职场中装了一堆沙丁鱼,大家比着悠闲。而老板最希望的是,职场有几只鲶鱼,这些鲶鱼的活动,能够将职场这一潭死水激活。

  所以,你应该明白,你如果是一条职场沙丁鱼,那么,你得当心,你始终面临被牺牲的危机。相反,你如果是那条鲶鱼,哪怕你做事有点出格,哪怕你可怕毁掉某几条沙丁鱼,老板也会喜欢你,宠爱你,甚至纵容你。

  如果到了这种境地,你需要担心什么?

  老板一定会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你的鲶鱼效应更好地发挥。

  老板可能采取的措施,不外三种,第一,不断奖赏你激励你,鼓舞你的斗志,激发你的潜能,让你更进一步拉开和同事之间的距离。第二,给你加薪,让你更加鹤立鸡群,成为其他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第三,提拔你,让你成为那些被你得罪的同事的上司。

  如果你和你的同事之间的矛盾确实非常大,大到了影响工作的程度,那么你的老板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第一,把你调一个部门。第二,把某一个或者几个对你的工作影响最大的同事调部门。第三,将某一个或者几个沙丁鱼淘汰,牺牲掉。

  如果让我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我肯定不怕某一个人特别突出。如果我的员工中,有一个人特别突出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不惜把其他所有和你作对的人开除,重新为你组建一个团队。

  前面提到我在杂志社搞绩效工资的事,我告诉大家,我最希望出现的局面是什么?我希望出现一条鲶鱼,每个月能拿到几千上万元的绩效工资。如此一来,其他人怎么办?他们会孤立这个人?杂志社之所以没有出现拿到上万工资的人,就是源于这种心理,怕孤立,怕成为所有同事的对立面。有一个人为了维护这种平静,做了一些他不该做的事。作为老总,我肯定要淘汰这条损害了团队利益的沙丁鱼。

  在职场中,要找到一些沙丁鱼,太容易了。也就是说,要找八,是轻而易举的事,一招一大堆。可要找到一条鲶鱼,要找到一个二,非常之难。任何一个老板,哪怕是一个笨老板,也不会去干为了照顾八的情绪得罪二的蠢事。他一定会为了鼓励二,不惜对所有的八们开刀。

  另一方面,如果得罪了老板,你的日子会非常难过。这一点,我们不需要深入地讲。道理,大家是明白的。

  问题是,明白道理是一回事,怎样做好,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大事方面,你一定不会得罪老板,除非你是个傻瓜,否则,你肯定不会在显而易见的事情上面得罪老板。可是,你难保不在某个极其细微的方面得罪老板。

  比如说,你不想做鲶鱼,不想得罪同事。看似这是一件小事,但我要告诉你,就是这么一点小事,你得罪了老板。或者说,你用这么一件小事告诉老板,你是沙丁鱼,你是八,而不是二。

  你自己站错了队,就怨不得老板不信任你,不给你重任了。

  既然不怕得罪同事,只怕得罪老板,是不是可以完全不顾同事关系,独往独来自行其事?当然不是。这里所说的不怕得罪同事,只怕得罪老板,有两条原则。

  第一原则,工作有利原则。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你可以排除一切阻力。也就是说,你的任何一个可能对工作产生阻力的同事,你都可以得罪。

  第二原则,老板有利原则。你得罪谁不得罪谁,是与老板比较而言。如果拿同事和老板相比,你一定不能得罪老板。如果拿同事和同事相比,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三节 同事相处,需要互利互惠

  上一节,我们谈到不要害怕得罪同事,但一定不能得罪老板,可能给某些职场新人造成一种误解,即同事关系,可以不必考虑,处理得多么糟糕都无所谓,在职场中,永远要目光向上,不需要平视。

  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错了。

  看看我的行文次序,你应该明白。宁可得罪同事,不可得罪老板,是有条件的。大条件,是老板和同事,你必须二选其一。

  事实上,还可以反过来理解,将得罪改为讨好,或者取悦,你或许更容易明白。做任何一件事,你是取悦领导还是取悦同事?这里有一个领导优先原则。只不过老板排在同事之前。所以,任何时候,你都不能以牺牲同老板关系的代价,来搞同事关系。

  这里虽然是在谈一个技巧性问题,实际又含有一种哲学意义。

  什么哲学意义?次序问题,轻重大小。

  处理职场关系,你得明确一个排序,即老板永远排在同事的前面。

  而在处理一般性的同事关系中,同样有一个排序,也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议题。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个大排序是目标第一,老板第二,团队第三。

  所谓团队,既指你所在部门这个小团队,也指公司这个大团队。也就是说,你处理同事关系,既要考虑本部门的同事,也要考虑部门之作的协作。你既要努力地为小团队作贡献,同时,也要适当考虑为大团队做一些义务工作。

  怎么处理好小团队之间同事的关系?又怎么处理好大团队之间同事的关系?

  这事如果细说起来,可能需要一本书。在这里,我们不可能说得太细,只能简单地说一说原则。处理同事关系的根本原则只有一个,互利互惠。

  说简单一点,同事之间,也需要礼尚往来。今天人家请你吃了一餐饭,明天,你想办法再回请人家一餐。更善于处理的,并不完全这样,他可能采取其他一些办法。比如你请我吃了一餐饭,适当的时候,我还你一条烟。你经常请我吃饭啊,看电影呀什么的,我经常在工作方面帮你。

  有些人不这样干,认为这样很庸俗。我请司机班派个车,符合司机班的派车决定,司机出车,是他的工作。但有的人,要了这样的车,会给司机一包烟。有的人不会给。也还有一种人,给了,却到处损害这个司机的名誉,说,他是什么东西?明明是单位派车,他在完成单位的工作,还向我要烟。

  不给的人会怎么想?我就算打的,大概也就三十四块钱,因为是出公差,这个钱,单位是可以报的。给你一包烟,却得我自己掏,单位报不了。我亏大了。你如果真是这样想,那你就打的,不要请单位派车。你如果觉得有利,就去做,如果觉得无利,何必去做?人家做了额外工作,需要得到一点实惠,情有可原,是可以理解的。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我再说一个例子。

  某个广告员希望我帮他搞策划。既因为是同事关系,又因为平常聊得比较多,虽然不是同一部门,至少情感上比较接近。所以,我答应了。去了以后,我才知道,八字还没一撇呢,他和人家还处于初步谈判阶段,人家是否将这个案子交给他,甚至是否立这个案子,都没定。这事肯定搞不成。又一次,大阵仗了,不仅出县,还出省,组织了一个团队过去。去了也就去了,当时和对方谈了谈,事后怎么搞,既没有把这些人召集起来开个会,也没有落实一个基本想法。后来怎么处理这件事的,我不知道,反正是再没有音信。这样的事干了四五次,都差不多,最后的结果也都一样,什么结果都没有。

  还需要非常俗地做一个说明,这样的事做了四五次,且不说给我一点点报酬,我连一包烟都没有抽过他的,一餐饭都没有吃过他的。

  他可能会想,事情没做成嘛,如果做成了,拿到了利益,我一定会报答你。

  而我却会想,正因为他不会做事,所以,他一定做不成。事情没有做成,不是客观原因,而是他的主观原因,他做事没有规矩。不讲什么规矩?他其实是在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你利用别人达到你的目的也可以,但你得想清楚,做任何事,都是需要成本的,你利用别人,就需要支付利用的成本,无论是经济上的成本,还是感情上的成本。无本生意是没有的,你把人用了,事后连说法都没有一个,以后,人家肯定不会再配合你了。

  我个人认为,这之中,同样有一个次序原则。

  第一步,你必须和客户谈明一个意向,甚至是一个详细的计划书,包括你要利用的同事关系,都在你的考虑之列。人家认同你这个计划书,你才可以付诸行动。原则上,这个计划书,必须由你自己承担必要的成本。也就是说,理论上,应该由你来做这个计划书。

  当然,你如果觉得,你做这个计划书能力上欠缺,可以请其他部门的同事帮忙。

  请其他部门同事帮忙,你必须弄清一个事实,任务的下达方是谁。

  你请我做事,任务下达方如果是我的老板,那么,这是我的工作任务。理论上,我应该无条件完成。但这仅仅只是理论,具体还需要分清,这个任务到底是我份内的任务,还是份外的任务。

  我这个部门,原本的职责就是和你的部门配合,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那就是份内。如果我的部门并无这一职责,又是老板下达了这样的任务,那就属于份外工作。当然,无论是份内还是份内工作,这个工作成本,是由老板承担了。

  还有一种情况,任务并不是由老板下达,而是你私人找我协调,那么,哪怕是在为公司做事,我所接受的,也是一次私活。对于你和我个人,是私活,但对于我的部门,却是公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如果是份外工作,或者私人间的协调,你就应该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支付相应的报酬。

  我主持《华声》杂志的时候,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如果说,你替杂志拉了一个广告,需要我派一个记者去采访,那是我份内的事,我无条件要做。你替我们杂志拉了一个大订户,需要我去陪人家喝一餐酒,或者做其他一些联络工作,是我份内的事,我无条件要做。尽管你拉广告或者订杂志,都有提成,有个人利益,但我不能这样想,你是在帮我工作,提高我的业绩。但是,你如果是拉了一个与《华声》杂志无关的广告,却要我帮你搞个设计,那么,就是我份外的事了。哪怕你得到了大老板的批准,我手下的员工,毕竟增加了工作量,甚至可能要加班。而你拿到的这个广告,又是有报酬的,所以,你就应该给我一个说法。

  除了大老板下达的任务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是通过部门之间的协调,完成的合作。这种合作,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完全公事的协调合作,比如通过两个部门之间的负责人完成的合作。彼此之间的关系把握,在于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我上面提到的例子,就属于这类合作。这样的合作,如果完全不存在互利互惠原则,那就是凭着私人情感。事实上,私人情感比职场间的互利互惠原则更不经济。

  因此,部门之间的这种合作,你最好不要考虑动用个人情感,更应该公事公办。公事公办,办得好或者办得不好,最终,你们都是朋友。如果动用个人情感进行这类合作,办得不好,朋友肯定没得做了,同事关系也会非常冷淡。

  不是这个人不讲情感,是因为人家看透了你,看明白了你,认定在你的心目中,个人情感不值钱,你是在利用同事关系,利用朋友关系。

  道理很简单,人家替你做了很多事,你一分钱都没给别人,你认为,你们之间的个人情感,同事友情,值钱吗?值多少钱?无论你认为值多少钱,但在人家心目中,它的价值是零。

  若是通过部门合作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一定需要动用个人情感,仍然不是问题,同样需要互利互惠原则。尽管你的这个方案没有成功,你没有拿到一分钱利益。但是,你没有成功是你的问题,不是那个协助你的人存在问题,人家既然投入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你就得为这个投入埋单。你可以和人家说明,因为你的业务没有做成功,没有拿到收益,因此,只能表示一下意思。但你绝对不能装糊涂,什么话都不说。

  如果觉得职场二规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黄晓阳小说全集职场二规则决战江湖二号首长2二号首长3官劫幕僚爱情万岁阳谋高手高手过招二号首长,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