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黄晓阳作品职场二规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可是,如果仔细研读命令,就会发现,这个命令有三大要点。第一,找到那家商店,第二,买到那个花瓶,第三,送到指定的列车车厢。

  第一大要点的边界在哪里?有人认为,边界是找到那个地点。可非常不幸,那个地点是错的。那么,你是打道回府,还是继续寻找正确的地点?这种寻找越界了吗?你必须得出判断。

  找到了那家商店,按照正常程序,他应该直接去买那个花瓶。但是,他又一次遇到了难题。人家度周末去了,根本不营业。很多人都会想到砸破橱窗拿走花瓶,以便完成任务。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就突破了职责边界,那不是一点点突破,而是突破得十分离谱。公司不希望这样的行为发生,因此,特别安排了一个警察站在那里。这个警察,因此成了一种喻意,任何一家正常经营的公司,都不能容忍超越法律的行为。逻辑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能够随意突破法律的底线,就一定能够随意突破公司规则。

  回过头,我们再来讨论那个了解土豆市场的b,他的职责边界在哪里?

  领导叫他去看土豆市场,他去了,也看了。可是,他不清楚自己的职责边界,不知道自己应该将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所以,他仅仅只是简单地理解了命令,问清一种土豆的价格,立即返回。在他的理解中,问清一种土豆价格,是他的工作,而尽快返回,是他的额外加分。

  实际上,他的职责边际在哪里?应该是了解菜市场的相关信息,最主要是土豆价格信息。他不能跨越的界线是,没有拍板权。

  在职场中,弄不清职责边界的情况,极其普遍地存在着。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纸媒,实行的是三审制,普通编辑一审,编辑部主任二审,总编辑三审。三审制中,各程序的职责边界是什么?其实只要想一想,就能够明白,一审负责确定稿件的选题、立意,再严格把握字词句,做到文从字顺。一审编辑将自认为好的稿件编辑完成,送给二审。二审的职责是什么?在一审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把握,使得稿件的质量更上一层楼,差错更少。然后送三审。三审的职责,也就只有一个,终审,也就是对二审稿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发表。

  我刚接手某个杂志的时候,有一位编辑部主任,他将编辑送来的稿件审过之后,有些直接退给了一审编辑,有些送给了下一个环节。直到有一天,一审编辑忍无可忍,跑来找我投诉。我把编辑部主任找来谈话,他还振振有词,说,如果自己连一篇稿子都无权否决,那么,这个编辑部主任有什么实际意义?

  他显然没有搞明白,他是没有终审权的。终审权在总编辑。他认为自己对稿件有否决权,这个否决权,其实就是终审权。他没有将职责边际搞清楚。

  仅从执行的角度看,他要这个否决权,对他本人并不利,所有编辑,都会将焦点集中在他的身上,只要他出一点错,就会引起别人的强烈不满。最终,那些编辑一起跑到我这里来告状,恰恰是这一原因引起的。相反,他如果不否决别人,这个矛盾,就交到了我这里。终审权在我,我否决任何人的稿件,都是程序正义。相反,我还可以掌握一定的平衡,为了维护他的威信,只要他建议不用的稿件,我都尽可能不用。

  这个编辑部主任并没有明白这一点。不仅没有好好想明白自己的职责边际,还跑到我这里争取他的否决权,从而让我看明白,这个编辑部主任,实际是不称职的,他是个很容易滥用职权的人。

  我办那个杂志的时候,那个杂志社,实际上是一个媒体的下属部门,也就是说,我是一个部门负责人。那时,我遇到过很多与职责边际有关的事,同单位其他部门有很多人,跑来找我,希望我做这个做那个。既有和我同级别的人,甚至也有比我级别低的人,也还有比我级别高的人。面对这些请求,我真有些哭笑不得。

  某一天,一个业务部门的人跑来找我,希望我给他多少本杂志,他要送业务客户。我对他说,这些杂志,我不能给你。他觉得不解,问我,为什么?我这是为单位开辟业务用的。我说,不错,你是为公,可我也不是为私。正因为为公,才需要必须的程序。这个必要的程序是什么?是你向你的上级主管打报告,你的上级主管,再向我的上级主管打报告。我的上级主管批准后,我才能把杂志给你。

  他说,只不过是几本杂志,就算按杂志的定价算,也只不过五十块钱。而我这笔业务,如果谈成了,那是几十万。我和他解释,部门管理权,属于管理程序,与业务量的大小,没有关系。

  还有些平级的部门负责人找我办事,我同样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严格说来,我对你那个部门,没有任何责任义务,你要找我帮你做什么事,只能有两种途径。

  其一,你将这件事的级别提升,由一个你部门单纯的任务,上升到更高一级,也就是我和你共同的上级那里。最终,这个上级立下了这个项目。这时候,我不得不做这件事。我做这件事,不是在帮你,并不存在你欠我的人情这一问题。我是在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第二,如果还达不到上级立项的程度,你可以直接来找我。

  同部门之间的协作,那就需要对等原则,出面找我商量这件事的,一定要是和我同级别,甚至级别比我高的人出面。你是求人办事嘛,由同级别甚至高级别的人出面,这是对人家起码的尊重,也显示,我是在向你求援。请你积极予以支持。

  可是,在职场中,存在大量错误的做法。

  最典型的错误在于,我要做这件事,让我下面的人打一个报告,我在报告上刷刷刷签上我的大名,然后让这名手下送给你,去找你商量。

  坦率地说,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报告,一看到,我就觉得莫名其妙。

  你这样做的含义是什么?表明你是我的领导,你对我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因为你在报告上签这个字的同时,就表明你是在发号施令。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在报告上签字,是因为这个报告是部门有关人员弄的,我批的是这个部门的报告。

  那我告诉你,你的部门和我的部门没有半点关系,你的部门报告别送到我这里来。

  经常有些人送给我一些报告,相当一部分报告,我直接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就是我上面说的原因,我个人和你个人之间,没有这种报告来往直接关系,我的部门和你的部门之间,也没有这样报告来往的直接关系。可能有些人觉得我这个人很不好打交道,太高傲。其实,我很好打交道,只要你程序正确,我不会有任何问题。

  说到这里,我再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办过一本杂志,这个杂志有关的一切,都由我负责,我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同时,我也利用业余时间写书,因为经常有人找我要书,我会购一些书放在办公室里。

  经常有另外部门的人,因为杂志或者书来找我。你来找我要书,给你,是人情,不给你是交易规则。我的书是我自己掏钱买的。你如果是来要杂志,那么,对不起,我必须遵守规则。你手里如果拿着我的上司的批条,我立即给你。如果没有,抱歉。我不能给。很多部门或者个人找我要过杂志,但没有上级批条的,我一份也没给。这是程序正义。

  再换一个角度,你不是个人,而是部门来找我要书。因为你是部门,我和你个人有感情,却和你的部门没有,那也就是说,你的部门找我要书,只有一个条件,交钱。这是交易。

  但是,有一个部门负责人就做过一件事,他打了一个报告,交给上司,要多少多少我的书去搞活动。请注意,他要的是我个人的书,而不是杂志。我的上司批了。他于是派了个人,来找我拿书。

  我的理解,这是我所供职的单位和我个人做的一笔生意。一切都有批文,程序没有任何问题,于是,我给了书。

  书你拿走了,这件事却没有完。你得找财务部门把我的书钱拿出来,交给我。我没有义务把我自己掏钱买的书,免费提供给单位使用。

  几个月后,他们又送来了一个报告,要我另一本书。我一看那个报告,心里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感觉。倒不是说上次的书款还没有结给我,而是报告打得实在是不伦不类。那个部门的负责人在报告上大笔一挥,签了几个字,报董事长,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最奇怪的是,我的名字,也列在上面。

  他把报告签好后,第一时间,派了一名手下,送到我这里。要我签字。

  上次的报告,他直接打给我的上级部门,由我的上级批准了。报告审批程序上面,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执行程序上,却出了问题。他没有明白他的职责边界,也没明白我的义务边际。我在公事方面,对单位承担职责义务,但他要我的书,是我的私人物品。他的执行程序,是拿钱到我这里来买,就像到新华书店去买一样。因为是同一个单位,我可以网开一面,先把书给你,再由你报销后将钱给我。

  然而,他将报告一交,书拿走,就不再管了。将这件事抛给了我。

  这一次,就更加离谱。首先,我不是你的上司,只是你平级职员,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你既无权将部门报告批转或者批送给我。其次,就算你有这个权利,可你需要的是我私人配合,没有必要在公事报告中,要我签字。再其次,你写的那些名字,全是公司顶层领导,将我的名字列入他们之中,而我根本没有和他们同等的审批权,我又不是你的直接上司,这完全是一种混乱。

  一个员工不懂程序,影响的是个人,估计相当的时间内,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请注意我的用词,我指的是合格员工,还不是优秀员工,那还差得远。如果一个部门负责人不讲程序,那么,他这一个部门的员工,恐怕根本就没有程序正义这样一个概念。这样的部门,如果能够干好工作,我是持坚定的怀疑态度的。

  有关职责边际,我谈了这么多,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复杂问题,你没有弄清楚,只在你没有想清楚,或者根本就没有认真去想。

  第三节 角色错位源于程序非正义

  对于个人来说,最容易犯的程序错误,是角色错位。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观点,对人的多面性的否定。我们如果说某个人很善变,就说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因此,我们会认定,最好的人,是永远保持一副面孔的人,人的面孔一旦多了,肯定就是一个善变的人,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正因为这种观念深入人心,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永远都是一副面孔,一种态度,扮演着一个人生角色。

  我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误解。人不能有多面性或者多变性,应该是指人性。但是,人生在社会生活中,一定是多重角色的,一定是要有多面性的。这种多重角色,或者说多面性,与人性无关,只与你的人生定位有关。

  什么是人生的多重角色?我说出来,你立即就明白了。

  在职场,对于上级,你是下属,对于下级,你是上司。对于其他部门,你们是同事。如果你能够准确地把握这种角色,不错位,那么,你就能处理好职场的各种关系。相反,你若是不能很好地扮演好这些不同的职场角色,你就大麻烦了。

  如果你只有一个面孔,也就是上司的面孔,你怎么对待平级部门的同事?也用这副面孔?谁认你?如果你摆出一副主任的面孔,却又不被其他部门的同事认同,你怎么样?会不会自己被自己气死?

  回到家中,在妻子面前,你是丈夫,在丈夫面前,你是妻子,在孩子面前,你是父亲或者母亲,在父母面前,你是孩子。

  有人或许会说,这种角色,对于我来说,太简单了,这是人的天性,不需要练习,我就会。

  但是,我要告诉你,别把话说得太快太早。

  人生最容易犯的角色错位,就是在工作角色和生活角色转换的过程中。

  不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男男女女。今天,我们已经有非常多的职场成功女性,这些女性,我们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女强人。是不是只要在职场成功的女性,就是女强人?基本上是。如果她不是将事业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如果她不是将大量的工作,放在八小时以外完成,她能够成功吗?不能。她只要忘我地投入工作,就一定得在生活中失去某些东西。

  最容易失去的是什么?就是刚才你们说的那个本能,人的本能,或者说关于妻子、母亲的本能。在单位,她们是老板,是主管,手下领导着一大群人,只要她们说一句话,下面的人会忙不赢。

  可她们遇到难题了,回到家里,她无论说什么话,她的丈夫或者她的儿子,都可能采取软对抗的方式,和她对着干。她明明对丈夫对家庭非常好,因为她成功嘛,赚了很多钱回去,家里的经济状况比她的很多同学朋友要好很多。可是,让她不明白的却是,她为什么不能像其他普通家庭那样幸福地生活着?

  其实,她有一件最关键的事没有想明白,她犯错了,犯了角色错位。

  她在单位是老板是领导,回到家还是老板是领导。在单位,她对下级发号施令,那是一个梯级结构,她处于梯级的最顶端,她的角色,就是发号施令的那个人。可是,回到家以后呢?家庭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梯级结构,或者不是一个如单位般的梯级结构。在家里,她的父母,除了亲情之外,原则上是她的上一级结构。她的丈夫,除了亲情之外,是她的平级结构。只有她的孩子,才是低一级结构。但即使是这低一级结构,也还有一个血缘亲情在内。

  如果她将单位的角色带回来,和家人说话,还是那一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姿态,短时间内,大家不会觉得有什么,时间一长,所有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此一来,家庭就失衡了。哪怕遇到的那个丈夫对她是逆来顺受的,同样失衡了。

  失衡的原因很简单,彼此都找不到自己准确的人生角色了,都错位了。

  不信的话,你们可以去调查一下,那些家庭生活不幸福的女强人,回到家里,是不是也把工作角色带回去了?

  不仅仅是女强人,那些把工作角色带回家的男人,家庭生活就幸福了吗?

  同样不可能。只不过,在这方面,女人的忍耐力超过男人,女人的社会定位有一种逆来顺受的属性。女人哪怕因为丈夫的角色错位找不着北,也还是咬着牙硬挺着。

  当然,我们不是谈生活,主要是谈工作。生活角色错位的事,这里不过多地讨论。

  在职场,最容易犯的角色错位有两种。

  第一种,上下级之间不能错位。

  这种上下级错位,最容易发生的是原来的下级,后来成了自己的上级。

  职场有一句笑话,说是在职场,年轻人你不能得罪,说不准哪一天,他会成为你的老板。年轻的女人,你不能得罪,说不准哪一天,他会成为你的老板娘。

  笑话虽然有点极端,却也说出了一定的道理。

  他如果成了你的老板,你还好想。许多人想不开的是,他成了你的上级。

  比如说吧,你是公司一名有几年工龄的员工,另一个人,是你进入职场几年之后,才刚刚进来的。极有可能,他进来之后,还由上级指派,你带过他出道。不久,你提职了,成了部门副主任之类,而他,也很顺利成为正式员工,或者成为职场的一名老人。

  再过了几年,他也成了副主任,你也还是副主任。因为你算是他的师傅,他的资历又比你浅,在副主任排名上,他在后,你在前。然而,再过了几年,他一跃而成为主任了,你却还是副主任。你这个位子,就难摆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前面讲买土豆的故事中出现的情况。两个人一起进单位,几年后,一个人成了另一个人的领导。从心理上说,这个部下,很难从内心里认同这个领导,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也有可能是伴随整个职场生涯,他不会将对方当成副主任,仍然认定为当初的平级同事。

  这就是角色错位。

  年轻职场人士更容易犯的角色错误是替上级作主。

  我们再次回到那个买土豆的故事。对于乙来说,他确实是非常难做的。领导叫他去市场上看一看土豆。他去看了,也仅仅是看了。他并不像甲那样举一反三,一方面,他有可能是做事不用心,没有职场心态。但也有另一种可能,他并没有完全领会领导的意图,不明白领导仅仅只是让他看一看,还是有别的要求。担心自己自作主张,领导并没有让他看番茄的价格,他回去也汇报一番,领导却会说他不会办事,没叫你做的事,你也去做,越权了。

  他怕自己犯角色错位。

  我们仍然沿着这个买土豆的故事往下说。乙害怕自己犯角色错位的错误,所以,他不敢看别的,仅仅只是看了一眼最好的那种土豆,立即回来了。按说,他是完成了任务的,可领导认为他完成得不好。换了甲去看,领导其实并没有让他看其他土豆,更没有让他看番茄,他却自作主张,替领导作了一回主。难道他这样做,不是超越了领导授权,犯了角色错位的错误?

  大家反复讲这个故事,显然因为甲并没有犯角色错位的错误。他这个位,是没有决定权。他如果替领导决定了,把土豆和番茄买回来了,那就是角色错位了。

  这里还讲两个小故事,这类故事,极其普遍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某一天,一个部门负责人联系到一笔业务,需要得到她的部门主管的配合。恰好,业务方给她来电话,有些细节需要她去进一步洽谈,而她这里,还有好几个方面的工作没有准备好。在这种情况下,她惟一能做的,就是找主管,希望主管在此期间,将这几件事完成,以便她和业务方谈判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

  这原本是一个很正常的工作。可是,她走进主管办公室时,却说:“有这么几件事,我向你交待一下。”然后,不管主管的态度如何,她说了一二三。离开之前,她还不忘叮嘱:“这件事很急,你立即去办一下,然后把结果发到我的手机上。”

  主管几乎想拍案而起,这到底是请求上司协助还是命令上司工作?

  作为她的上司,主管原想置之不理,转而一想,这笔业务毕竟不小,还是努力去做了。可是,她所说的几件事中,有一件事出现了一点小麻烦,其中一个相关领导外出办事,拿不到签字。若是换个人,主管可能直接开车去那位领导办事的地方,让领导现场办公。想到她对自己的态度,主管心里一把火,将此事拖了下来。

  结果,这个合同,当时自然签不下来。原本当天可以办成的事,最终因为这个不在那个没空,前后跑了六七趟。

  另一件事更是直接。某一部门也是谈个合同,为了表示重视,特意请了公司总经理前去助阵。彼此坐下来谈判,其实也不是谈判,仅仅只是为了表示客气,开了个座谈会,各方代表发言。这种发言,肯定是有先后顺序的,职位越低,越先说,最后发言的,肯定是重要人物。这边的总经理,自己是代表着本方最后一个说话。

  不料,总经理说完之后,对方客气,问:“你们还有哪位有话要说?”

  部门主任立即说:“我来补充两点。”

  这话一出,对方尴尬,本方总经理也尴尬。理论上,级别最高的领导已经说了话,表示本方意见已经表达完毕,就算是还有未尽事宜,也应该私下来沟通。现在,本方不仅站出来一个职位更低的人作最后陈词,还站在总经理之上,说了一句颇无分寸的话:“我来补充两点。”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不是角色错位,又到底怎么做,才是角色错位?这个点,真是太难把握了。

  我这么理解这个点:

  下级无论做什么,说什么,只要是向上级建议,他全都是对的。就算他的建议是错的,他的做法是对的。毕竟,我是下级嘛,我的认识不够到位,我的信息不够对称,影响了判断。所以,出错难免。至少,我出错的几率,比领导出错的几率,要大一些。但是,不管我说得对或者不对,我都是在向领导提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所以,只要是向上级提建议,哪怕提错了,行为本身,程序是正确的,是值得肯定的。

  什么是错的?替领导决定,是错的。

  以买土豆为例,甲去市场看了土豆,也看了番茄,可能还看了其他一些蔬菜。他回去给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领导买或者不买,拍板权在领导,建议权在他。

  假若甲不是回去向领导建议,而是看到土豆价格不太好,番茄的价格好,立即掏钱买了回去。那他就是替领导做决定了,自主拍板了,他也就犯了角色错位的错误。

  这样的错误,你犯一次,领导就记一次,你一次又一次地犯,若想取得领导的信任,那恐怕就不是一般的难度。

  除了上下级不能错位之外,职场还有一个容易犯的角色错位,就是情感错位。

  这种角色错位的表现很多。比如说,办公室恋情,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又并不仅仅只指办公室恋情,还包括其他一些类办公室恋情式的情感。

  有些单位不反对办公室恋情,认为你在同一个单位恋爱,会增加你对单位的忠诚度。也有一些单位严禁办公室恋情,为什么?有些关系不好处理。某一个人和这一对恋人之间的任何一人发生哪怕再小的冲突,得罪的是两个人。极有可能将这个人的关系搞好了,另一个人仍然怀有仇恨。还有一种情况,若是一个人对这个单位不满,或者另有高枝,另一个,不太可能再留在这个单位,只要失去了其中某一个,一定走一双。更加上个人情感带进工作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牵累。

  无论是赞成办公室恋情的单位,还是反对办公室恋情的单位,员工在工作中,一定得将个人情感和工作严格区分开来,不能把私人角色带进职场。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极其不容易,这也是很多单位禁止办公室恋情的原因之一。

  除了办公室恋情之外,上下级之间,还容易出现一种情感错位,我叫这种错位为类办公室恋情。

  什么意思?某位女士,人长得漂亮,工作也干得漂亮。当老板的,自然喜欢这样的人。人长得漂亮,爽心悦目嘛,工作干得漂亮的,无论男女,老板都喜欢啊。对于这类女士来说,老板青眼有加,完全可以理解。

  老板对这位女士,有没有某种其他的情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当一部分老板,不愿意在公司里掺杂这类感情。但是,老板不想掺杂个人情感,员工却不一定不这样想。道理很简单,你为什么只对我特别好,而不对张三李四特别好?这难道不是说明你对我除了工作上的好感之外,还有别的好感?

  还有,老板为了搞接待,经常要和人吃饭,某些时候,会带一些人去,比如一些年轻漂亮的女人。老板带这类人去,什么意思?说实在话,这个意思可多了。一来,客户喜欢吃饭的时候有女人,二来,老板也可能考虑,你最近工作不错,让你陪我吃个饭,其实是给你一点鼓励。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老板打着某个女员工的主意,正可趁此机会多接触,进一步发展。

  餐桌上,老板可能和女下属开几句玩笑,甚至有可能是带点意味的玩笑。

  此时,这个女人,就很容易犯角色错位的错误。对于她来说,无外乎两种目的,一,和老板有更亲密的行为,有超越同事情感的亲密行为。这类行为一旦发生,可以给她带来更大更多的利益,升职啊,提薪啊,奖金啊,等等。二,就算和老板没有男女私生活方面的亲密行为,由普通的工作关系上升一点,比如成为一种类朋友关系,也是好事嘛。和老板搞得很亲密,肯定不是坏事,往大了说,提职加薪的时候,老板肯定会优先考虑,平常报销啊什么的,老板也一定会想到我。往小了说,至少和其他底层员工相比,我有比别人更多接近老板的机会。

  如果觉得职场二规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黄晓阳小说全集职场二规则决战江湖二号首长2二号首长3官劫幕僚爱情万岁阳谋高手高手过招二号首长,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